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合集下载

博物馆 (1)

博物馆 (1)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2.博物馆: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3. 博物馆的职能: 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4. 不列颠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79575件,以及藏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馆。

1759年1月15日,该馆在一座17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

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包括钱币、绘画)、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5. 卢浮宫: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

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12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1527年和1546年两次改建,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艺术珍品。

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总量达20000件。

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

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

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6. 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1905年张謇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创立。

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藏品达2900多号、计20000余件。

它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7. 故宫博物院:1924年10月,冯玉祥率部回师北京举行政变,成立临时政府。

1925年1月初临时政府决定驱逐溥仪出宫,1月20日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

博物馆学概论简答概述题

博物馆学概论简答概述题

博物馆学概论简答概述题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运营与管理的学科,它涵盖了博物馆的创建、展览、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博物馆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博物馆的功能、组织结构、展示方法和社会作用等,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和改革。

博物馆的创建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博物馆的创建包括确定博物馆的定位和目标、筹集展品、设计展示空间和展览等。

在创建过程中,博物馆学家需要考虑到博物馆的功能与受众需求的匹配,以及展品的收集、保管和展示等方面的问题。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活动之一,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览的设计和策划需要考虑到展品的选取、展示方式和传达的信息等。

博物馆学家需要研究观众的需求和期望,并通过展览的设计和交互方式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学家需要研究观众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并通过教育活动和展览设计来满足观众的学习需求。

博物馆教育可以通过展览解说、导览服务和教育项目等方式,促进观众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传递。

文化遗产保护是博物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
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需要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及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

博物馆学家需要与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等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总之,博物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博物馆的创建、展览、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博物馆的运营与管理,博物馆学为博物馆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博物馆学发展史一、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1. 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1)起源阶段- 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多为珍奇物品、艺术品和自然标本。

- 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的贵族、教会和学术机构开始建立私人收藏室,展示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珍稀物品。

(2)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博物馆逐渐被视为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场所。

-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向公共展示的转变。

- 此时期,博物馆的职能开始从单一的收藏保存扩展到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

(3)博物馆学理论初步形成- 19世纪,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加,博物馆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

-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国家博物馆,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展览方法和藏品管理。

- 重要的博物馆学著作开始出现,如法国学者阿尔封索·德·贝朗热的《博物馆学原理》。

2. 两次世界大战及以来的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逐渐恢复,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理论得到丰富,如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生态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 美国学者乔治·H·埃尔斯海默的《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2)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 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概念,博物馆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国际间的博物馆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博物馆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

(3)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兴起- 20世纪末,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如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藏品保护等逐渐兴起。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学、博物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古物陈列所、地志博物馆、藏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运动、藏品征集、社会征集、专题征集、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藏品分级、藏品编目、文物总收入登记簿、博物馆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陈列主题、形式设计、辅助陈列品、直接观众、间接观众、博物馆疲劳、博物馆之友。

二、简答、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的。

2、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博物馆的现状。

3、当代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4、从发展历史角度,论述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5、联系实际,论述博物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6、谈谈你对博物馆藏品的理解。

7、国内外对“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怎样?
8、简述博物馆的要素。

9、藏品征集的要求以及途径。

10、简述我国对博物馆的分类。

11、1911年至1937年中国博物馆发展概况。

12、建国以来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13、陈列的基本原则。

14、陈列的步骤。

15、博物馆观众有哪些类型?
16、博物馆馆址选择的原则、类型及其评价。

17、博物馆建筑的构成。

18、博物馆陈列室布局有哪些?
19、陈列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式?
20、博物馆库房布局方式。

04第四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4第四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 (三)藏品备案的方式
• 1.逐级备案制 • 2.“双轨制”备案
第六节 藏品的数字化管理
一、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原理和意义
• (一)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
•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高效低耗地开展藏品保管业务的工作方式或 状态。
• (二)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原理 • (三)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 1.减轻劳动强度 • 2.节省工作时间 • 3.提高藏品安全系数
遗产相关物件的抢救性征集 (五)严格做好科学的原始记录
第三节 藏品征集的范围和政策
• 一、藏品征集的范围
• 藏品征集的范围,主要应根据博物馆的性质、特点来确定。
• 二、藏品征集的政策
藏品征集政策,是指为完成藏品征集任务而制定的可以依据的 标准或原则。
征集政策应包括征集对象和范围、征集条件标准、 征集方式方 法等内容,还要规定征集主体的资格,即实施征集工作的单位 、个人的资格。
• 二、藏品管理的内容和范畴
2012年,《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指引》提出藏品管理的工作程序: “逐步形成了非常系统、非常严谨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作程 序,使藏品搜集、接收与鉴选、藏品登记、 藏品定级、分类、编目 与建档、藏品的注销与统计,藏品的安全利用成为系统的工作链条 ”。
藏品管理的内容和范畴:包括为了实现藏品妥善保藏和充分利用而 做的一 系列工作,包括对藏品所进行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系统 整理和科学研究。
• (二)藏品管理的目的
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 丢失和损坏;
二是研究其内涵,为社会上 的广泛利用提供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
• 四、藏品管理的要求
• (一)制度健全 • (二)账目清楚 • (三)鉴定确切 • (四)编目详明 • (五)保管妥善 • (六)查用方便 • (七)科学保护 • (八)加强研究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 论》-马工程
第九章 博物馆观众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第三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 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 一、观众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博物馆观众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观众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的一种 方法或角度。
• (一)年龄结构 • (二)性别构成 • (三)居住地 • (四)职业结构 • (五)受教育程度 • (六)参观次数 • (七)观众流量
• 二、观众心理学
• 观众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观众心理现象、精神领域进行 的研究。个体观众心理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印象、满意度、 记忆等,群体观众心理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 群体的关系,诸如独立与依赖、顺从与叛逆等。
• (一)观众动机 • (二)观众需要 • (三)观众兴趣 • (四)观众印象 • (五)观众满意度 • (六)观众记忆
• 三、观众行为学
• (一)方位判断行为 • (二)驻足行为 • (三)互动行为 • (四)蹭听行为 • (五)拍照行为 • (六)休息行为 • (七)购物行为 • (八)赞扬行为 • (九)批评行为
思考题
• 1.试论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公众的区别与联系。 • 2.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 3.试述观众人口学、观众心理学和观众行为学的基本内容。 • 4.观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
➢ 两个层次 ➢ 博物馆观众定量研究是以若干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并得出描述性解释。 ➢ 两者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文献法研究 • 三、观察法研究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第一部分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概念:博物馆博物馆学“三性二务”南通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史密松学院大英博物馆虚拟博物馆问题类: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2、构成博物馆的要素有哪些?3、博物馆有哪些特征?4、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5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6 、国际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况。

7、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8 、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原因。

9、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名词类:藏品藏品编目博物馆陈列复原陈列陈列总体设计陈列内容设计陈列艺术设计问题类:1、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则和途径有哪些?2、藏品保护的原则是什么?3、藏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4、博物馆陈列内容的分类及特点?5、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6、博物馆陈列方案的内容以及编写方法。

7、展品说明有哪几种?8、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9、博物馆科研的内容以及体现?10、博物馆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第一部分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实际、研究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学科“三性二务”: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

最早在1956年北京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

1979年安徽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二务”没变,“三性”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

即: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博物苑:是 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私人博物馆,是中国人办的最早最有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整理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整理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整理1.南通博物苑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是1905年张謇创办于江苏南通。

该苑是一所兼有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的集自然、历史、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学校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1.史密森学会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

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遗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截至2012年学会下设19个博物馆、17个研究中心和1所国立动物园。

19所博物馆中有弗利尔美术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肖像馆、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美术和工业大厦、非洲艺术馆等。

其董事会由历届美国副总统、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华盛顿市长、参议院3人、众议院3人、知名人士9人共18人组成。

1.阿什莫尔博物馆近现代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同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

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美术品、动植物标本和其它各种文物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成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

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第一所向社会公开开放的博物馆。

这被认为是近现代公共博物馆设立的标志。

同时也开创了私人收藏公之于众的先河。

阿什莫林博物馆现设古器物部、西方艺术部、东方艺术部、赫伯登钱币室四个部门展出欧洲、古埃及、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出土文物。

还有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内的各国绘画、陶器、雕刻、工艺品等。

该博物馆的版画与素描室收藏有三万多件欧洲版画与素描,包括大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伦勃朗等古典大厦的素描、手稿与版画。

1.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博物馆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试题20XX级本科生第一章习题☐名词解释☐博物馆☐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土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大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博物馆学的一般原理以及博物馆与经济基础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博物馆的性质、作用、特征、社会功能;博物馆展品的征集、鉴定、保管、陈列等业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博物馆的建筑设备及其他设施;博物馆的机构设置、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并且在运作中与传统博物馆学有较大区别的博物馆学。

☐☐简述题☐表述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博物馆发展的一般规律;博物馆的内部规律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矛盾三个方面☐☐内容1.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的内部关系。

2)、研究博物馆和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外部联系。

具体包括:①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②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③博物馆学应用研究④博物馆管理研究⑤博物馆发展史和人才培养研究☐ 2.博物馆学属于社会科学。

☐ 3.博物馆学与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管理学的关系。

☐和☐学科体系一、理论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1、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2、博物馆的基本理论☐二、应用博物馆学研究: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首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是()。

A.2000年《里斯本战略》B.1845年《不列颠博物馆法案》C.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D. 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正确答案:D2、私人藏品向陌生人开放的现象首先在()出现,这一变化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

A.南美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正确答案:B3、1924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A.9月9日B.7月7日C.10月10日D.8月8日正确答案:C4、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先后找到了从440万年到700万年之间的古人类化石,包括(),从而填补了大自然地层之书的缺页。

A.蓝田人B.尼安德特人C.千禧人D.乍得沙赫人化石托麦正确答案:C5、1974年约翰逊(D.C.Johanson)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发现了一具完整性达到40%的古人类化石,他们给这位“年轻妇女”起名()。

A.DaisyB.LucyC.NancyD.Tracy正确答案:B6、就类型而言,以下什么类博物馆展览的单位造价最高?A.历史类B.科技类C.自然类D.艺术精品类正确答案:B7、调查研究/前置评估属于以下博物馆展览营建哪个核心步骤的环节?A.制作规划B.细部设计C.初步设计阶段D.可行性阶段正确答案:C8、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同时提供两套文字说明系统,是()。

A.装置分众B.标签分众C.教育分众D.路径分众正确答案:B9、1897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赫奈尔(G.T.Fechner)首次在博物馆中采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A.跟踪调查B.问答C.小组访谈D.问卷正确答案:B10、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是()。

A.中国西部博物馆B.徐家汇博物馆C.故宫博物馆D.南通博物苑正确答案:D11、()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A.罗伯特·普洛特,《牛津郡自然史》B.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C.彼得·冯·门施,《博物馆学研究的目的》D.威廉·约翰·汤姆斯,《世界民俗学》正确答案:B12、博物馆展览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如果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总结评估就会变成()。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第六章 内容策划
• 一、展览内容策划理论
•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
➢ 定义: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 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 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 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 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 陈列艺术形象序列。
•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委托方式
• 1.公开招标 • 2.邀标议标 • 3.直接委托
• (三)展览设计与制作宜一体化 • (四)博物馆展览工程的质量要求
• 1.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 2.对展览工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工程对形式设计的要求
• (一)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依据 • (二)博物馆展览概念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深化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四)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案的考核
• 二、博物馆展览策划流程
• (一)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的三个环节
• 1.展览学术资料的搜集和梳理 • 2.展览内容的策划设计 • 3.展览及其展品展项的形式设计
• (二)博物馆展览内容文本策划的重要性
•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 (三)博物馆展览策划的依据
• 1.有关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完整的学术研究资料 • 2.有关展览主题和内容的较完整的实物展品资料
• (三)展览内容文本文字的编写
• 1.各级看板说明文字 • 2.辅助展品创作描述和依据文字 • 3.数字媒体隐性信息文字
第二节 展览形式设计
• 一、形式设计的空间与造型理论
• (一)空间的概念
• 一般是指由可度量的长、宽、高限定的有限空间,即展览所赖 以呈现的博览性建筑空间。展览空间又可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 空间。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6、博物馆列方案的容以及编写方法。
7、展品说明有哪几种?
8、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
9、博物馆科研的容以及体现?
10、博物馆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部分 博物馆: 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 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 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实际、 研究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学科 “三性二务”: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最早在1956年北京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 关、文化教育机关、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 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 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 本任务。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 “二务”没变, “三 性”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即:博 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博物馆的性质
1979年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 ,对中国博物馆的 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 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
8、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原பைடு நூலகம்。
9、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
名词类:藏品 藏品编目 博物馆列 复原列 列容设计 列艺术设计
问题类:
1、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则和途径有哪些?
2、藏品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3、藏品鉴定的容有哪些?
4、博物馆列容的分类及特点?
5、博物馆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
第一部分 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和历史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的产生、发展规律,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博物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博物馆藏品的搜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的学科。

2. 藏品征集:藏品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根据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及藏品政策,通过购买、接受捐赠、调拨、交换等方式获取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品,并将其纳入馆藏的过程。

3. 展览设计:展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根据展览主题,对展品进行选择、布局、说明文字编写、视觉传达设计等,旨在有效传达信息,吸引观众并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4. 文物修复:文物修复是对受损或年久失修的文物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处理,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或保存现状的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

5. 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中,教育活动指的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的各种面向公众的知识普及、教育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讲座、课程、工作坊、亲子活动等形式。

二、填空题:1.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收藏、研究、教育。

2. 我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成立于____年。

答案:1925年。

3.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和安全性原则、合法合规原则。

4. 博物馆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温湿度调控、光照控制和____。

答案:空气质量控制。

5.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____机构。

答案:非营利性。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博物馆藏品来源?(D )A. 捐赠B. 购买C. 调拨D. 盗掘2. 在博物馆学中,“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对藏品的哪个方面的要求?(C )A. 研究深度B. 展示方式C. 历史属性和原始状态保持D. 数量丰富度3. 下列哪种类型的博物馆主要以自然历史为主题?(B )A. 科技博物馆B. 自然历史博物馆C. 艺术博物馆D. 历史博物馆4. 关于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需要充分考虑展览空间的需求B. 应注重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和标志性C. 必须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D. 不需要考虑节能环保因素5.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规定,每年的____为“国际博物馆日”。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 (二)空间感
• 空间感是指人对空间的认识与感受,不同的人对一定的空间感 受有差异,我们将这种个体对空间的感受效果叫做心理空间。 人为的空间设计,可以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
• (三)博物馆建筑空间与空间设计原则
➢ 功能需求原则 ➢ 尺度适宜原则 ➢ 组合布局均衡原则 ➢ 风格契合原则
• (四)空间限定形式与空间组合
• 四、展览设备设计
• (一)展览设备的作用
➢ 围护作用 ➢ 展示作用 ➢ 组织空间的作用
• (二)常用展览设备设计
➢ 展柜 ➢ 展墙、展架与展板 ➢ 台座 ➢ 标牌
• 五、采光照明设计
• (一)博物馆建筑的采光方式与照明设计 • (二)文物及其照度要求 • (三)照明的需求设计原则 • (四)照明的艺术设计原则
• 六、展览形式设计的操作步骤
➢ 第一,在深度了解陈列大纲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展品情况。 ➢ 第二,在充分了解展览主题和展品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化设计,
提炼视觉元素,凝练核心意象,建构大体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 、空间布局和各个展示空间氛围塑造的构想。 ➢ 第三,将初步形成的概念化设计与策展人员、研究人员和施工人 员、后期教育推广人员反复沟通。 ➢ 第四,在概念化设计得到全面共识后,进行总体设计,形成总体 设计方案。 ➢ 第五,总体设计方案经论证讨论后,进入单元和专项设计阶段。
第三节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
• 一、博物馆展览工程及其管理流程
• (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工程
• 博物馆展览工程,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和学术研究 为基础,陈列设备技术为平台,艺术的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 助,基于知识传播和公共教育的目的,面向大众的知识与信息 、文化与艺术、价值与情感的传播工程。
➢ 空间限定形式有: • 围合 • 设立 • 覆盖 • 凸起 • 凹入 • 互嵌 ➢ 主要组织方式有: • 并列 • 序列 • 主从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doc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doc

1国际博物馆Fl每年5H 18 U,为国际博物馆廿,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

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5 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向世界宣布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2博物馆的功能收藏,保护,研究,教育,服务,展示,传播交流3藏品鉴定方孑去。

任务: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定名、定级。

方法:凭借长期经验的传统宜观法、考证法、调查法、应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科学检验法对藏品进行分类、比较、辨识。

4博物馆内部环境标准:5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

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

梭戛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特有的头饰,牛角头饰,现在只在妇女中保存完好。

在民俗调查中,已经将这种风俗用视频保存下来,供后人参考。

安吉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博物馆群。

贵州四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胖隆里、花溪镇山6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o 1946年11月,由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C・J・哈姆林倡议创立。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

宗旨1确定、支持和帮助博物馆和博物馆研究所,建立、保护和加强博物馆专业。

%1组织不同国家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员Z间的合作互助。

%1致力于宣传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在促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扩大专业知识面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1983年,•国博物馆学会参加了第13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并组成中国国家委员会, 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

6南通【尊物馆院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马区、晚清状元张春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博物馆,建有植物园、动物园合自然历史艺木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是我国第一•所学校博物馆,推动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概念:博物馆博物馆学“三性二务”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史密松学院大英博物馆虚拟博物馆问题类: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2、构成博物馆的要素有哪些?3、博物馆有哪些特征?4、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5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6 、国际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况。

7、博物馆学研究的容有哪些?8 、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原因。

9、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名词类:藏品藏品编目博物馆列复原列列总体设计列容设计列艺术设计问题类:1、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则和途径有哪些?2、藏品保护的原则是什么?3、藏品鉴定的容有哪些?4、博物馆列容的分类及特点?5、博物馆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6、博物馆列方案的容以及编写方法。

7、展品说明有哪几种?8、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9、博物馆科研的容以及体现?10、博物馆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第一部分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实际、研究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学科“三性二务”: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

最早在1956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

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二务”没变,“三性”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

即: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苑:是1905年謇在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私人博物馆,是中国人办的最早最有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

藏品分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既体现了西方博物馆的科学性,又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博物馆还包含植物园、动物园,并兼作公园,使中国的园圃传统与博物馆的职能结合在一起。

史密松学院:1846年成立于美盛顿,因为由英国人詹姆斯·史密松发起,故称“史密松学院”。

是十九世纪世界大型博物馆的代表。

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群和科研中心,包括14个博物馆和17个研究中心。

虚拟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博物馆的发展中出现了从“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

不再以实物为基础,而以信息为基础向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这就是方兴末艾的数字化博物馆,也称虚拟博物馆。

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六届会议《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1979年,博物馆工作会议: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

2、博物馆的要素:(1)首先是具有藏品也就是实物。

(2)第二要有基本列。

(3)要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4)要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具有这四个要素的法定的永久性机构,才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

3、博物馆特征:(1)实物性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即实物。

这些“物”是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负载着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各种信息,是对某种事物的实物见证。

没有这样的“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第一,是对“物”的收集和保存。

收集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第二,是对“物”的研究。

收藏和保存实物资料,并不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

只有收藏,没有很好的利用,不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

博物馆必须正确处理收藏和利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此,就要正确认识藏品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藏品的涵,展现其蕴藏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判定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

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对藏品的认识程度,影响着各项业务工作的效果,标志着一个博物馆的科学水平。

第三,是对“物”的利用。

即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以各种工作方式和方法,为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研究服务。

这是“物”的收藏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也是博物馆“物”的运动最有意义的阶段。

(2)直观性与博物馆的实物性紧密联系的另一特征是直观性。

博物馆以大量实物组织列展览,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的输送信息。

实践证明,把实物例证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其它文字资料或图象资料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的深刻印象,因而更有助于加强观众的记忆,促进观众的思维和认识。

近年来,现代博物馆许多先进教育手段的实施,使观众不仅可以充分观察展品,并且可以触摸,进行实际操作或实验,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直观性的特征。

(3)广博性博物馆门类众多,收藏品涉及广泛。

从地质、天文到当代的航天科学,从古生物到各个自然学科,从各个门类的科学技术到文学、工艺、美术以至国防军事,从一个、地区的历史到个别卓越人物和各个民族的风俗,都有不同的博物馆。

在一个大型综合博物馆,更是同时具有许多门类和学科的专馆。

总之,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生活;从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从宏观到微观;各种实物例证和资料都是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

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博性,也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一个特征。

博物馆的特征是博物馆本质的反映。

明确博物馆的特征,掌握博物馆的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增强做好博物馆工作的自觉性。

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1.博物馆的性质1979年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中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博物馆的任务“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4、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欧美比较通行的是博物馆的三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e,Entertain,Enrich)。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把本馆的职能标志画在馆徽上:“Education(教育),Expcdition(探索),Resesrch(研究)”。

中国博物馆的功能:“收藏、教育、科研”。

收藏、研究、教育,概括了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容。

任何—个博物馆都必须收集保藏文物和自然标本。

因为藏品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物质基础。

没有藏品,就不成其为博物馆。

所以,从博物馆的部关系来说,收藏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大量藏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

这种研究工作不仅馆专家要承担,馆外专家也可以参加。

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对藏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只有研究工作才能揭示藏品所具有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

从而为充分利用提供前提条件,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目标。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科学研究(首先是藏品研究)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工作基础,发挥着“物”与“人”(藏品与观众)之间的中介作用。

中介不仅包含着联系的意义,而且包含转化的意义,是通过转化而联系的。

所以,科学研究有着中介功能。

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5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进行科学研究;(5)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收集和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基石,也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

只有博物馆最广泛,最全面地保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把它永久地留传给后人。

这是任何其它机构所不能完全替代的—项社会任务。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博物馆不仅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而且提供的知识容也具有多样性。

博物馆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与其它教育设施相比有其特有的长处(3)思想品德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博物馆应当用一切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及法制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作出更大努力。

(4)科学研究。

博物馆的实物资料,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储存形式,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等各种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有价值的资料。

许多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曾受益于博物馆丰富的实物资料。

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科学研究都要从前人的科学研究中吸收、博物馆向社会提供实物资料,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它直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博物馆是科研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实物资料的基础。

从另—方面说,博物馆工作本身也即是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工作。

博物馆工作者要研究藏品及其保存的技术手段,研究有关专业学科,研究博物馆学等等,只有把博物馆业务工作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以高水平的工作满足观众的各种要求。

因此,博物馆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重大任务之一,加强科研工作的规划,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出成果出人才。

(5)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的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迫切希望丰富精神生活,满足他们求知、审美、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需要。

博物馆应当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自己的任务。

健康的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