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doc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doc外来入侵植物是指从其原产地引进至一个新生态系统中的非本地物种植物,它们在新环境中的生存、繁殖和扩散能力显著高于本地植物种类,形成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类的威胁。
下面分别从危害和入侵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1. 生物多样性破坏。
外来入侵植物对原生植被的侵占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本土植物的数量减少、植物群落构成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失,最终对整个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外来入侵植物往往是具有较强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势植物,会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迅速侵占原有土地和水源,导致生境的破坏和荒漠化的加速。
3. 农业损失节大。
一些外来入侵植物恰恰是农业害草,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它们还能与本地植物竞争土地、水分、养分、阳光等资源,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4. 经济损失节大。
外来入侵植物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如旅游业受损、水利设施损坏、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健康危害等等。
1. 强适应环境能力。
外来入侵植物在其原生境内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而在新生态系统中,由于缺乏天敌和竞争植物等自然限制因素,这些植物会变得更加强势,从而迅速占据原植被的空间和资源。
2. 生理、生态优势。
外来入侵植物往往具有生理、生态上的优势,如短生命史、高速扩张、广泛适应性、一般具有更高的营养水平。
他们具有成团生长等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快速占据原有植物的空间,形成密闭的植物群落,从而排挤原有植被和物种。
3. 人为因素。
人类的活动也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要传播源之一,比如对船只的污染和贸易对外来种的扩散等,都可能带来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
总之,外来入侵植物是一种威胁人类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生物入侵现象,需要我们对其防范和保护生态环境,切实防止其对生态系统、经济损失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
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1.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一个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移动到新的地理区域,并在新环境中建立并扩大种群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没有天敌或自然限制,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范围内,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严重。
以下是当前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现状:1.1生态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破坏、改变或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
入侵物种可能与原生物种竞争食物、栖息地和资源,甚至逐渐取代原生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例如,进口植物可能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威胁到当地植物的多样性。
1.2经济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一些入侵物种会给农业、渔业和林业等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它们可能对农作物、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厂等产生破坏性影响。
例如,特定海洋外来物种可能占据捕鱼场所,减少渔业收益。
1.3健康影响: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疾病或在它们到达的新环境中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是一种常见的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的媒介。
外来蚊子入侵可能导致当地人群遭受更多的传染病风险。
2.控制对策:为了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和降低它们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对策:2.1预防控制:预防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包括加强边境检查和监测,以防止外来物种通过贸易和旅行进入新的地理区域。
2.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保护生态系统免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方法之一、这包括建立检疫措施,对进口生物进行筛查和审查,以及处理和处置疑似入侵物种。
2.3移除和剿灭:对于已经侵入的外来物种,及早发现和移除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移除入侵物种及其栖息地,并通过人工捕捉或其他方式削减种群。
2.4生态修复:在外来物种被控制或消除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这包括恢复原生物种的种群和生境,以及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入侵。
2.5国际合作: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跨国行动来共同解决入侵问题。
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平衡破坏
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平衡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非本地种群在新的地理区域中定居并扩张的现象。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物种造成威胁,竞争力强的入侵物种往往会抢夺资源、猎食本地物种,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2. 食物链扰乱入侵物种的引入会扰乱食物链,可能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现有食物网络,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过度增加,进而影响到其它相互关联的物种。
3. 生境改变入侵物种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它们能够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占领一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这可能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1. 监测、预警和评估建立全面的外来物种入侵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入侵物种,并评估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以便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
2. 控制和管理对于已经入侵并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物种,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这可以包括物理方法(如捕捉和移除入侵物种)和生物学方法(如引入天敌或竞争者来控制其数量)。
3. 种植本地物种种植本地物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机会。
政府和公众可以共同合作,采取种植本地物种的措施,保护生态平衡。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认识和关注度。
只有公众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
结论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了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管理外来物种入侵,同时加强公众意识和环境教育。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文化、娱乐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呈现出不断增多、快速传播的趋势,这就为外来物种入侵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外来物种入侵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破坏生态平衡,离间生命链条,影响到生态和人类的福祉。
本文将探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策略。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1.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引入一些新的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种群密度变化和物种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而野生的侵入物种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会与原有的物种竞争,更可能对珍稀生物种的扰动造成深刻损失。
例如,小龙虾被引入到我们的水产养殖业中,随后从桥洞、渠塘、抽水站等“三农”领域扩散,存在严重侵袭我国东南部湖泊、江河流域的危害。
小龙虾的食性和排泄物能够影响水体生态系统鱼虾类水生植物的物种构成、种群密度和动态,抑制生物生长,激发某些产生新伊始等。
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入侵物种造成的危害对民生、对社会稳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和林业等都受到侵害。
例如,西瓜蝇是亚洲瓜类作物及其他蔬菜的一种专性害虫,它对西瓜、黄瓜、南瓜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同时,这种虫子也会危害别的管理作物如马铃薯、番茄等。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入侵物种在侵入时就占据了一定的生活空间或食物来源,通过掠食或繁殖成功压制本地或原生动植物进而逐渐占据优势,导致了本地或原生动植物种的数量、种群、地域等的严重减少、灭绝或失去方向性和结构性,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例如,假毒芹是世界上最高汞蓝地区中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在吸取水分的同时,还会大量吸收汞元素。
汞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造成化学物质的紊乱,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策略1. 强调规范化管理强化对入境物种审批的严把关和评估,拒绝或限制不利于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入境。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物种、地点和环境而异。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会与本地植物杂交,产生新的物种或亚种。
这些新的物种或亚种可能会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并繁殖,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
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会与本地植物竞争阳光、水分和养分,导致本地植物死亡。
外来物种入侵还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间接影响。
例如,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导致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
生物多样性对外来物种入侵也有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高,那么该地区可能更具有抵抗力,能够更好地抵抗外来物种的入侵。
但是,如果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那么该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影响。
总之,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
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原本非本地生物被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情况的报告。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力强的特点,以及对当地物种的竞争、掠食和捕食,会导致当地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例如,在我国的淡水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物种,如水葫芦、异种鱼类等,对当地鱼类和植物的生存与繁殖造成了巨大威胁。
其次,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值得关注。
生态系统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
外来入侵物种破坏了当地的生境结构和生态位,导致物种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改变。
这可能会破坏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比如,外来植物入侵导致了土壤侵蚀的加剧,影响了土壤的营养循环和水分保持能力。
此外,外来入侵物种还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林业和渔业等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损失。
它们带来的病虫害、生态环境破坏以及限制当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等,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利益。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首先,应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其扩散。
其次,需要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
总的来说,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面的研究、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
1、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案】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如果一个外来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因素制约,那么它很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种群快速扩大,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2.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生物入侵在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的同时,也直接造成社会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
如豚草,原产北美,传入我国(主要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后,不仅危害农牧业,其花粉还对人类健康有害,是引起“花粉过敏症”的致病原,能引起人的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水葫芦大量生长繁殖后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河运,阻碍排灌;在汛期阻碍水流,增大洪水水位,严重影响防洪发电。
牛羊吃了紫茎泽兰很快掉毛、生病,母羊怀不上胎,并接二连三地死去。
据四川省凉山州统计,仅1996年一年就减产6万头羊,畜牧业损失2100万元。
上述生物入侵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或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个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 1 —。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生物种类之间的基因差异。
它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物种的引入和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外来物种的定义和特征外来物种,也被称为入侵物种或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从它们自然的分布地点或生态系统中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建立繁殖种群的物种。
外来物种具有以下特征:其在原分布地无法维持其生存或繁殖的种群,并且能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快速适应和繁殖。
二、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灭绝和减少:外来物种通常会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通过掠夺、竞争、捕食或传播疾病等方式,引起一些本地物种的灭绝或数量的减少。
2. 生态系统功能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关键的生态过程,例如传粉、授粉、食物链等,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损失。
3. 生物入侵链效应:外来物种的入侵通常不仅对局部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还可能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形成生物入侵链效应,引起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三、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影响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竞争:外来物种通常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会与原有的本地物种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
2. 生境破坏和变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本地物种的生境,从而导致生境的改变和退化,进一步影响生物多样性。
3. 基因污染和杂交: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交配、繁衍,可能导致基因污染和杂交,改变本地物种的遗传特征,减少原有的生物多样性。
四、应对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了减少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控,防止其不受控制地传播和扩散。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1. 引言生物入侵指的是外来物种逐渐进入并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繁殖和生活的能力。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是由于人为的活动,例如种植或放养外来物种,或者是通过其他自然渠道进入新环境。
而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带来的一些主要危害。
2. 生物多样性威胁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入侵物种通常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食物和栖息地,进而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甚至绝灭。
例如,某些入侵植物会夺取本地植物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本地植物减少或无法正常生长。
这种物种的减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功能受损除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外,生物入侵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带来消极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其他关键生态过程。
例如,某些入侵动物可能会大量捕食本地物种,导致链式反应,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平衡。
此外,一些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性质,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4. 经济损失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入侵物种通常会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经济部门带来直接影响。
例如,某些入侵昆虫会对农作物进行大规模的破坏,从而导致农产品减产和质量下降。
此外,入侵植物可能会占据土地并抑制本地植被生长,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经济损失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当地社区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5. 健康问题生物入侵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一些潜在风险。
一些入侵生物可能会携带疾病或病原体,对人类造成传染病的威胁。
例如,入侵的蚊子可能会传播疟疾或登革热等疾病。
此外,某些入侵的有毒动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中毒。
这些健康问题对当地社区的居民和游客都构成威胁。
6. 气候变化加剧最后,生物入侵可能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相互作用,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进一步影响气候系统。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生物入侵是指一种外来物种迁移到其非原生地区,并在该地方形成繁殖种群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物种,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竞争压力:入侵物种往往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能够迅速占据生活空间并与原生物种竞争资源,导致原生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2. 生物多样性下降:入侵物种侵占了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导致原生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这会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降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生态位的改变:入侵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会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改变了原生物种的生态位利用方式和互动关系。
这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利用发生扭曲,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肆意繁殖:入侵物种往往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中繁殖迅速,其种群数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这样的大量繁殖会耗竭生态系统的资源,加剧环境破坏。
二、控制生物入侵的措施1. 监测入侵物种:及时了解入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繁殖情况,可以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定期调查并评估入侵物种的威胁程度,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 生物安全检疫:加强对进出口货物和旅行者的生物安全检疫,阻止入侵物种的传播。
这包括检查和清除植物种子、土壤、木材和其他潜在的传播途径,确保不会携带入侵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
3. 物理防御措施:采取物理控制措施来减少入侵物种的扩散。
例如,建立防护网、栅栏或隔离设施,阻止入侵物种的迁移。
4. 生物控制方法:利用天敌、寄生物或疾病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
这些方法需要深入研究,确保对入侵物种有针对性的控制,而不会对原生物种产生负面影响。
5.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入侵物种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参与控制措施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识和行动。
结论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竞争压力、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位的改变以及肆意繁殖等。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那些从其他地区进入本地生态系统、繁殖并扩散的生物物种。
这些物种可能是植物、昆虫、鱼类等,它们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一、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通常都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很容易繁殖和扩散。
这些物种往往会在新环境中大量繁殖,占领当地生态资源,导致原有物种失去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可能会导致局部生态系统的崩溃。
例如,俗称“瘤脚蝎”的外来物种夜行蟹在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它的大量繁殖不仅会威胁到当地的原生蟹类和鱼类,更会破坏海底底质,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变异疾病的传播外来入侵物种有可能传播病原体、病菌等疾病,会给当地动植物带来致命的病害、病毒等,甚至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例如,1999年,我国南方的一个蜜蜂养殖站,引进了蜜蜂种群。
后来,这些蜜蜂携带着的外来病原微生物进入当地,导致了大面积的蜜蜂死亡,这些病菌进一步传播至野生的蜜蜂,对当地的蜜蜂产业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影响。
3. 生态平衡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还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土壤和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垮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例如,美国墨西哥湾的一个小岛曾经是海鸟栖息繁殖的天堂。
但是在上世纪,这个岛屿被引入了一种名为“大蓝蟹”的外来物种,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一下子爆发式增长,压迫了当地鱼类和海鸟,导致当地鸡鸣不再、燕舞不归,景象极为凄惨。
二、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对策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是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立法、宣传、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积极推进。
1. 监测和防范对外来入侵物种实行重点监控和日常巡查等手段。
特别是那些高风险物种需要加强关注,督促各方进行风险防控和防范工作。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类越来越依赖各种外来物种。
但是,这些外来物种在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些外来物种叫做“外侵种”,它们危害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结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化。
1. 外来物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它们没有天敌和适应本地环境的生物物种,它们可以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并占据新的生境。
例如,非洲大陆的尼罗河鳄和亚马逊流域的水葫芦,它们已经入侵了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许多河流和湖泊,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受了破坏,一些本地鱼类和其它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
2. 外来物种对生产力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外来物种可以大量繁殖,占领本地物种的生境和资源池,使得生态系统内的物种数量发生改变。
外来物种还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内的关键生物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3.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
然而,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得原生或者本地物种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常常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和生态稳定性降低。
这也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4. 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方法面对外来物种入侵,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强化检验和监管措施,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同时对于已经入侵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可以采取熏蒸、捕杀、销毁等措施。
此外,为了减少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本地自然物种的保护,保护地球上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不让外来生物产生占领空间的机会。
总之,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切实采取措施,尤其是制定前瞻性的法律和政策,以便防范、控制和消除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美好的环境。
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外来物种的引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外来物种是指被人类意外或有意引入新的地理区域的物种。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本文将探讨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一些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
这些物种通常是入侵性的,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并繁殖。
它们通过竞争、掠夺和破坏来占领本地物种的生活空间,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例如,入侵的外来植物可能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抢夺本地植物的养分和光线。
这样一来,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少数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可能蔓延,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同样,入侵的外来动物也会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例如,猫头鹰作为食肉动物可能对本地鸟类造成威胁,影响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除了直接的生态破坏,外来物种还可能带来新的疾病和寄生虫,进一步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经典的案例是美洲白蛾的入侵。
这种外来昆虫在20世纪初被引入澳大利亚,它们迅速繁殖并且没有天敌。
美洲白蛾所带来的疾病和寄生虫对一些本地植物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导致大量植物死亡,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并不是所有外来物种都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消极的影响。
有些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积极的贡献。
比如,人类在引入一些外来植物时会选择具有观赏性和经济价值的物种,这些物种能够增加本地植物的多样性,并为本地生态系统提供新的资源。
相似地,一些外来动物也可能成为本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蜜蜂在被引入新的地理区域后,为当地植物传粉,促进本地植物的繁殖,从而增加了本地植物的多样性。
因此,正确管理外来物种的引入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鉴于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首先,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代表性和基础性的生物群体之一,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植物物种多样性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外来物种的入侵。
外来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讨论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一、外来植物入侵的概念和危害外来植物是指没有在该地区自然生长的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许多外来植物来自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对原有生物多样性形成严重危害。
外来植物具有复杂的生物学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新环境中迅速扩散并形成生态系统入侵链。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形成多重危害,包括对本土生物的占领、破坏和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换种。
外来植物种类丰富,它们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寻找新型的生态位,代替了本地原有的植物。
2. 破坏。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态结构形成了威胁。
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竞争性,被广泛应用于造林、园林、植被修复等领域,但如果不加管理,外来植物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压缩本地生物多样性,给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3. 病虫害。
外来物种入侵会拓展它们的生态位,对于现有生态系统而言,这个过程将由于生地位的转变而需要重新调节。
在这种调节中,入侵物种可能带来了新的病害和病毒,这极有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二、外来植物对本土植物的危害外来植物的入侵对本土植物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和生态灾害。
缩小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范围,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委内瑞拉的Majagua(Devil's Rope)。
它是一种南美国家的棕树,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严重的入侵。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Majagua占据了接近40%的本地植物生态位,使本地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生物入侵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入侵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即非本地种)引入到某一地区并对该地区的本地生物群落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大,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
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还对经济、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生物入侵威胁地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外来物种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容易快速繁殖并形成种群。
这些物种往往抢占本地物种的生存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
例如,美洲红火蚁在中国的入侵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对原有物种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也可以有效预防生物入侵。
地方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减缓外来物种的入侵速度和范围。
当本地生物种类丰富时,外来物种往往难以获得所需资源并建立稳定的种群。
因此,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
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
首先,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监测体系非常重要。
这包括对外来物种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入侵物种。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特别是对于易受入侵的生态系统,应采取措施防止入侵的发生。
例如,在水域保护方面,可以加强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治理,控制水生外来物种的扩散。
此外,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也是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究生物入侵机制,探索对策和方法,提升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水平。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遗传修饰等,可以更好地应对入侵物种,抑制其繁殖和扩散。
此外,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也是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保护行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共同参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总之,生物入侵对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严峻挑战。
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是减缓和阻止生物入侵的关键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
生物入侵会带来什么后果
生物入侵会带来什么后果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2.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
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3.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4.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非常昂贵。
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今天。
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种类丰富度和遗传差异性的度量。
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入侵物种成为了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入侵物种呢?入侵物种指的是从其原生地区迁移到其他地理区域,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物种。
这些物种往往是由人类活动带入的,例如国际贸易、旅游、农业或园艺等。
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往往没有天敌,也没有受到当地生物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因此会快速繁殖并占据资源,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系统破坏:入侵物种能够改变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功能。
它们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当地物种的种群和栖息地造成一定的压力。
大量入侵物种的引入可能导致当地物种的灭绝、物种数量减少或种群变得更加脆弱。
2. 食物链扰乱:入侵物种的引入可能打破原有的食物链结构,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它们可能会吞食当地物种,导致当地物种灭绝或减少。
而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被当地天敌觅食,进而影响到这些当地天敌的存活和种群繁衍。
3. 资源竞争:入侵物种往往会与当地物种争夺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水源等。
由于入侵物种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它们可能会占据当地物种的生活空间,剥夺当地物种的资源,从而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或灭绝。
4. 疾病传播: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带来新的疾病或寄生虫,并将其传播给当地物种。
这些疾病和寄生虫可能会对当地物种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甚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我们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监测和预防:建立入侵物种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入侵物种的信息和分布状况。
通过加强边境检疫、加强国内市场监管等手段,减少入侵物种的引入。
2. 生物安全控制:加强对入侵物种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加强物种检疫与清除、建立封控和隔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生物入侵物种的生态与环境影响
生物入侵物种的生态与环境影响生物入侵是指人类引入的、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在新的环境中繁殖、生存并扩散。
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在生命世界中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健康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影响。
一、生物入侵的影响1.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给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带来很大的影响,它们往往依靠人类引入的关键环节(如水利工程建设、旅游、贸易等)来入侵。
入侵物种的繁殖能力强,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会占据本地物种的环境和食物资源。
入侵物种一旦占据了新的生境,就会调整本地物种的生存结构,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破坏。
2.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生物入侵会改变生物群落的对比和层次结构,对本地生态系统的专门化程度产生影响。
入侵物种会带来初步生态环节的变化,如物种构成的改变等,这些改变会进一步改变其余层次的生态环节,这种连锁反应的效应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的改变需要长期的时间恢复。
3.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降低生物入侵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造成影响,如养护功能、保障功能、调节功能等。
入侵物种会带来环境破坏和过度捕捞等活动,并向本地生态系统的框架和化学环境中引入负面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导致环境健康的恶化。
4.对农业、林业、渔业产业的影响生物入侵对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入侵物种会吃掉本地生态系统中优秀的植被和动物,对农业、林业、渔业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入侵物种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也是造成了众多的负担。
二、生物入侵物种的防止和管理生物入侵可以通过引入阻止新物种的进食,提高本地物种的生存条件以及强化入侵阻断措施等建复手段,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以上措施的支持需要很长期或短期的、具体的计划和资金支持,这也是环保局对生物入侵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之处。
除了防止新入侵,管理早已成功入侵的物种也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生态修复也可以帮助就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重建,以防止更多的生物入侵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侯晓杰(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摘要:本文从外来入侵生物的定义、研究现状、入侵机制及对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阐述了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的严重影响程度,提出了入侵生物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普遍,它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慢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界明确提出了“生物入侵”这个名词。
外来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农林牧渔和人畜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分析物种灭绝机制时,有生态学家将外来种的侵入列为“灾祸四重奏”之一,最近的一项研究预测,生物入侵将变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首要因素。
除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外,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报道美国每年要花费1370亿美元用来防治由于外来种入侵造成的危害,例如杂草防除、农业病虫害的爆发以及植物病原菌等[1]。
但有关生物入侵的研究在现阶段才慢慢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全球性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展成为与全球变化和生态可持续管理想结合的一个新的领域。
一、外来物种的定义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做外来生物。
外来生物特别是外来物种的引进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然而在迁移过程中,一些外来生物由于缺少了原有生态系统中的制约因素,加上对其疏于管理和控制,导致其快速生长和繁殖,逐步取代或危害新环境中的当地物种,最终改变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演变为外来有害生物。
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称的外来生物入侵。
近些年来,外来生物入侵对各国国民经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威胁与日俱增,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据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CBD)”报告显示:外来生物入侵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是1380亿美元,印度为1170亿美元,巴西为500亿美元,英国为120亿美元,南非为70亿美元。
全球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超过4000亿美元[2]。
外来种对相对于乡土种而言,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案发生分布而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在当地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群的物种。
它是指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闯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种群,这种生物即为外来物种。
外来种与入侵种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入侵种属于外来种,它的引入可以或可能引起对经济、环境或人类健康的损害,但入侵种的范围却比外来种的范围小[3]。
外来物种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扩散能力强、往往对作者简介:侯晓杰(1981-),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农学博士,从事园林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防治。
通信地址:053000河北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
E-mail:houxiaojie23@。
农、林、牧、漁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危害[4]。
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温度、湿度、海拔、土壤、营养等环境条件适宜就会自行繁衍,并形成自然种群,成为外来入侵种,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二、我国外来物种研究现状外来物种主要有入侵植物和入侵动物两大类。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54种,鱼类3862种,高等植物约30000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的种类更为繁多。
根据文献记载和初步调查,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超过600种,其中外来入侵物种(不包括海洋入侵生物)288种:微生物19种、植物188种、无脊椎动物58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10种、哺乳类10种[5]。
在我国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种类中,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就有60多种,一般为杂草,分布广泛已经对本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及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6],危害最大的外来杂草有:紫茎泽兰、普通豚草、水葫芦、空心莲子草、大米草、薇甘菊、飞机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少花蒺藜草等,另外还有马缨丹、仙人掌、藿香蓟、一年蓬等。
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有:哺乳类中的麝鼠、松鼠、海狸鼠等,鸟类中的小葵花凤头鹦鹉、加拿大雁、爪蛙禾雀,两栖类中的牛蛙,昆虫中的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红火蚁等,甲壳类中大瓶螺、褐云玛瑙螺。
我国由外来入侵微生物引发的重要的病虫害有:玉米霜霉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棉花黄萎病、柑桔黄龙病、柑桔溃疡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有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
所以,在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均发现有外来入侵物种,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入侵物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植物,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这表明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势已十分严峻,入侵生物扩散蔓延、暴发成灾,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5]。
三、外来生物入侵机制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自然途径和认为途径两种,自然界中的植物通过自身生长繁殖逐渐侵入其他生态系统,有的通过根、茎、叶的繁殖,有的通过种子的传播。
通过媒介的入侵是种子植物传播中最为常见的,有自然媒介和生物媒介。
自然媒介包括风、水流等,生物媒介有动物、植物通过被其取食或携带,将种子传播到另一个区域。
在两种媒介中,生物媒介更为有效,传播距离也更远,在人类进化史以前,他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人类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生物入侵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为人类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干扰现有生物群落的同时还会成为入侵物种的载体甚至传播者。
人类可能会无意识的引入外来物种,它们通过停泊在港口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轮船的压水舱内,集装箱的包装中,航空运输的过程中进入了我国境内。
另外,人类也可能会有意识的引进外来物种利用,如果不合理控制就会转变成为有害生物,转基因植物在市场中的投入也是一个途径。
外来物种入侵的环节可以划分为三次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进口到引入,成为逃逸,第二次转移是从引入到建立种群,第三次转移是从建群到变成经济上有负作用的生物。
,每次转移的成功率大约是10%,所以总体而言一个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四、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中各自处于食物链相应的位置,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息环境并维持一定的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
但是外来物种的侵入则会破坏掉这中平衡关系,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结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与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给经济社会带来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有害,许多外来物种对人类是有益的,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食物的种类,另一方面成为家禽和鱼类饲料,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对农业、社会和环境有所帮助,而且丰富了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群落类型。
例如固氮演替先锋植物增加了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改善了土壤等环境条件,为后来的植物定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先锋植物在竞争中失去了优势而让位于后来者,植物种类替代加速,从而促进植物群落生物种类多样化和结构复杂化。
我国在大米草的引种驯化方面虽然有一定的争议,但应该正视大米草使潮汐的沉积物沉积固定,减少海岸边崖侵蚀的积极作用[7]。
外来物种,特别是外来有害生物与本土近缘种物种杂交,从而改变本土物种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库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库结构发生变化。
而且有时这种杂交后代由于更强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种面临更大的压力,严重时造成本土物种的消失,从面降低了生物遗传多样性,从而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外来有害生物均可以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从而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长期无法恢复的变化,还会可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灭绝速度,给生物物种多样性带来严重威胁。
外来物种还能够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占据本土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导致生态系统内生物物种减少,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
五、防治措施要解决“生物入侵”这一生物界的难题,使它们不在异国他乡形成危害,首先要谨慎引种,并加强对已引进物种的管理;其次要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第三要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因此,我国应及早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对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的安全管理,鉴于外来物种侵入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1992年在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其中第8条规定:“必须对那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外来物种进行预防引入、控制或根。
”目前该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
为了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问题,已通过40多项国际公约、协议和指南,更多的协约正在制定中[8];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查明我国外来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加强对生物入侵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防范意识;积极寻找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防治技术,以对当前生物入侵的蔓延趋势加以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1]黄红娟,叶万辉.外来种入侵与物种多样性.生物学杂志,2004,23(2):121~126.[2]顾忠盈,吴新华,杨光,等.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范对策.江苏农业科学,2006,6:418~421.[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21.[4]李伟丰.外来有害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81~83.[5]赵宝福,徐震,姚惠斌,等.应对外来生物入侵的几点建议.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25(2):51~55.[6]马冰.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生物学与科学,2004:56~57.[7]吴虹玥,包维楷,王安.外来种入侵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1):40~46.[8]唐丽.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