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2019年的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结直肠癌ppt课件
CEA 、 CA242、CA125、 CA19-9
14
辅助检查—内镜
结直肠癌伴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
15
辅助检查—特殊内镜
普通电子肠镜
NBI肠镜
NBI放大肠镜
16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钡灌肠X线检查 气钡双重造影:有助于提高结肠而
非直肠癌诊断率 CT及MRI
了解肠管外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 结或远处转移 核素检查
23
鉴别诊断
右侧结直肠癌须与结直肠阿米巴痢疾、 肠结核、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及阑尾病 变鉴别
左侧结直肠癌则须与溃疡性结肠炎、克 罗恩病、功能性便秘、慢性菌痢和血吸 虫病等相鉴别
24
筛 查—目标人群
50-74岁人群 我国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
75-80岁间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 国外研究建议,不必将76-85岁高龄人口纳入
职业
①农民 ②工人 ③ 个体户
④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⑤其它
说明:请在下述相应的栏目打“√”或填写内容 一、本人有无慢性腹泻史
①有
②无
二、本人有无慢性便秘史
①有
②无
三、本人有无粘液和或血便史
①有
②无
四、本人有无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①有
②无
五、本人有无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①有
②无
六、近二十年来本人有无不良生活事件史
予直指检。 全结肠镜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中诊断必需的方法 不具备全结肠镜检查条件的地区可用乙状结肠镜检查
Meng W,et al. WJG, 2009; 15(48): 6111-6. 张亚历,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 11(5): 640-2. Hilsden R, et al. Can J Gastroenterol 2010; 24(8): 479-80.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横结肠造口 ❖ 局部切除术(+术后放疗) ❖ 放疗 手术切除
直肠 癌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Miles手术
保肛术
Dixon术 Bacon、Parks术 TME手术
直肠 癌
目前直肠癌 金标准术式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优点:根治彻底 缺点: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精神和
肉体上的痛苦; 手术巨大创面是癌细胞种植的“温床” ; 创伤大、手术风险大; 术后并发症多。
概述
“”的一种
--- 70年代排位第7 --- 90年代末升至第3位
男性:女性 ≈ 2:1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 45岁以上年龄多发
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概述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全世界每年以2%速度上升 --- 中国每年以4.3%速度上升
病因
与以下因素有关
--- 腺瘤性息肉恶变:约70%的大肠癌 经由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Dukes’A- B1期结肠直肠癌患者无需辅助化疗, 但应密切随访,Dukes’B2- C术后应接受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
❖ 以CF/5-Fu为基础联合应用L-OHP或CPT-11 ❖ CF/5-Fu + L-OHP方案有效率为51.4%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直肠前切除(Dixon)术 ❖ 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器低吻/结肠肛管
吻合/腹会阴切除术 ❖ 腹会阴切除术 ❖ 后盆腔清扫术 ❖ 全盆腔清扫术
直肠 癌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 Hartmann术+辅助性治疗(+未来的吻合重建) ❖ 病灶及远处转移灶切除术/病灶切除(+吻合)
/横结肠造口 ❖ 乙肠造口 放疗 二期切除病灶及造口灶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略讲 PPT课件

2019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略讲 PPT课件

10. 第66 页,3.2.1.2 潜在可切除治疗组表格中,对RAS 和BRAF 均野生型患者根据原发灶位于左侧结直肠还是右侧结肠进 一步分层;将FOLFOXIRI± 贝伐株单抗从Ⅱ级推荐修改为Ⅰ级推荐(2A 类证据)。在RAS 或BRAF 突变型患者中,也将 FOLFOXIRI± 贝伐株单抗从Ⅱ级推荐修改为Ⅰ级推荐(2A 类证据)。
d. 临床或超声(US)/CT 检查怀疑肝转移时,尤其肝转移有潜 在手术切除机会时,应该行腹部MRI 检查,其包含 T2 加权, DWI 加权以及多期增强扫描序列等多种影像指标能够有效确定 肝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及分布[1];有条件者可行肝脏细胞特 异性造影剂增强 MRI,该方法有助于检出更多的肝内 1cm 以下 的小病灶[2]。
2018
o. RAS 基因突变检测:采用 DNA 直接测序法或 ARMS 法, 检测位点包括 KRAS 和 NRAS 基因的第2、3、4 号外显子。 检测样本采用原发瘤或转移瘤标本均可。
p. BRAF 基因突变检测:检测 BRAF V600E 突变,原发瘤或 转移瘤标本均可。
7. 第52 页,3.1.1.3. 术后辅助化疗,对表格内容进一步修改以明确Ⅱ期低危、Ⅱ 期普危 和Ⅱ 期高危的定 义。在Ⅱ期普危患者中将“观察”从Ⅰ级推荐修改为Ⅱ级推荐。
b. 患者不具备条件,或拒绝全结肠镜检查,或结肠镜不能 检查全部结肠,建议清洁肠道后腹部 /盆腔增强 CT 行结肠 检查。
c. 鉴于颈胸部淋巴结等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推荐增强胸 部 CT;强调高空间分辨率重建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结肠癌 肺转移瘤。
d. 患者存在静脉造影的禁忌证,建议腹 / 盆腔增强 MRI 加 非增强胸部 CT。 e. CT 不能确诊肝转移瘤时,或肝转移瘤存在手术切除机会 时,建议行腹部 MRI,且包含 T2 加权,DWI 加权以及多 期 T1 加权增强成像序列,用于确定肝转移瘤数目、大小 及分布[1];有条件者可行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 MRI,该方法有助于检出 1cm 以下病灶[2]。 f. 有条件者可行肝脏超声造影或术中超声造影,进一步明 确诊断肝脏转移瘤。

结直肠癌讲课PPT课件

结直肠癌讲课PPT课件

早期筛查与诊断
诊断方法: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 直肠癌。
筛查方法: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 检查等。
注意事项: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 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患者管理与随访
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结直肠癌讲课PPT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结直肠癌概述 结直肠癌的诊断 结直肠癌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控制 结直肠癌的康复与护理
定义与分类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学可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类型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升结肠癌、降结肠癌等类型 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结直肠癌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的发生 与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生活习 惯等多种因素有 关。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主要包括腺 瘤性息肉、炎症 性肠病、家族性 腺瘤性息肉病等。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中,细胞凋 亡和细胞增殖的 失衡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素。
结直肠癌的发病 机制还包括一些 新的研究方向, 如肠道微生物群 落与结直肠癌的 关系等。
分期与预后评估
分期:根据结直 肠癌的病情严重 程度,将其分为 早期、中期和晚 期三个阶段,每 个阶段的治疗方 案和预后不同。
预后评估:根据患 者的病情、年龄、 身体状况等因素, 评估结直肠癌的治 疗效果和患者的生 存期,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复查与随访:在 治疗过程中,需 要定期进行复查 和随访,以监测 病情的变化和治 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定期复 查、调整饮食、保 持良好心态
放疗与化疗
放疗:通过放射线杀灭癌细胞,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化疗: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全身性治疗效果较好 联合治疗:放疗与化疗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注意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结直肠癌ppt课件
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疼痛;
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贫 血、消瘦、浮肿、恶病质
34
大便潜血检查
大规模普查时或对一定年龄组高危人群作为结、 直肠癌的初筛 手段。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指检可查出癌
肿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及癌肿的大小、范围、 固定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经动脉灌注、门静脉、静脉途径给药、术后 腹腔置管灌注给药及温热灌注化疗等作为根 治性手术 的辅助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基因治疗、导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疗效尚 待评价。
低位直肠癌形成肠腔狭窄且不能手术者,可 用电灼、液氮冷冻和激光凝固、烧灼等 局部治疗或放置金属支架,以改善症状。
es手术; 2.清扫已转移的两侧腹股沟淋巴结; 3.如无转移,术后双侧腹股沟区施行预防性 放疗。
1.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 2.当肠管部分梗 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 亢进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
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
症状出现频率:便血80%一90%、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型
便频60%一70%、 便细40%、 粘液便35%、
肛门痛20%、里急后重20% 便秘10%
其它
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 血尿;
20
治疗3
结 肠 癌 右侧结肠癌 并 发 急 性 肠 梗 阻 左侧结肠癌 的 手 术
1.病人情况许可‘可作右半结肠切除一 期回肠 结肠吻合术; 2.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则先作盲肠造口 解除梗阻,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3.如癌肿已不能切除,可切断末端回肠, 行近切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远切端 回肠断端造口。
23
第六节 直肠癌 (Carcinoma of rectum)

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PPT课件

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PPT课件
CXC
(14) 帕尼单抗
帕尼单抗6mg/kg静脉滴注超过60 分钟,每2周重复
CXC
分子靶向治疗
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进一步增加疗效.延长了 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CXC
基因蛋白组学的个体化药物治疗
一些影响疾病预后和药物疗效的分子标 记物也可作为治疗的参考指标。
CXC
ERCC1基因参与DNA-铂加合物的修 复,ERCC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导致奥沙 利铂耐药,而低表达则可能提高肿瘤的缓 解率。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C225)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吉非替尼(Gefitinib) 泊尼单抗(panitumumab)
CXC
常用化疗方案
1. 5-Fu/CF
(1)有效率大约20%左右 (2)MST从最佳支持治疗的的6个月延长到 11个月 (3)5-Fu的连续静滴用药方法,除了手足综 合征的发生率增加外,血液系统和消化道副作用 明显减轻,且疗效较前提高。 (4)近年来更倾向于5-Fu全部静脉滴注的用 法。2007版的NCCN指南中,不再推荐使用静脉 推注5-Fu的方式。
EORTC40986研究报告应用FOLFIRI获得 的生存期是20.1个月。
CXC
5-FU/FA+/-开普托一线治疗转移性大肠癌
方案
Douillard 5-FU/FA/开普托
Lancet 5-FU/FA
2000
(LV5FU2/AIO)
Saltz NEJM 5-FU/FA/开普托
2000
5-FU/FA (Mayo)
LV 400 mg/m2与伊立替康同时输注,持续 时间相同, 第1天
5-Fu 400 mg/m2静脉推注, 第1天,然后 2400 mg/m2,输注46-48小时

结直肠癌NCCN的指南解读ppt课件

结直肠癌NCCN的指南解读ppt课件

化疗 (围术期 6月)
不能耐受新辅助
经腹切除术
观察
II,III期,进展期:
*
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is )
仅肝或肺转移
直肠切除+同时或分期转移灶切除术
可切除
新辅助化疗 (2-3月)
放化疗
不可切除
FOLFIRI or 伊立替康
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抗(仅KRAS野生型)± 伊立替康,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FOLFIRI±贝伐单抗or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抗(仅KRAS野生型)
FOLFOX or XELOX
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抗(仅KRAS野生型)
FOLFOX or XELOX,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
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优于5-Fu/Lv方案
X-ACT研究结果:希罗达®组的DFS显示出优势趋势
卡培他滨组显著减少3 / 4级血液学毒性
非劣效P<0.0001
*
3年DFS
5年DFS
7年DFS
XELOX
70.9%
66.1%
63%
FOLFOX
72.2%
66.4%
-
1. Haller et al. JCO 2019;29:1465–71 2. André T et al.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with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stage II or III colon cancer in the MOSAIC trial. J Clin Oncol 2009,27,3109–16.

结直肠癌外科进展ppt课件

结直肠癌外科进展ppt课件
基因治疗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结直 肠癌治疗中处于研究阶段,未来有 望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T 04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未来 展望
REPORTING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前景
精准诊断
通过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 段,对结直肠癌进行精准诊断,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靶向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分子 特征,开发针对性的靶向药物,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机器人手术在复杂结直肠癌 手术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如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等。
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是新兴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或修改肿瘤 细胞的基因来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 疗法等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 用。
详细描述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对 于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需及时、准确,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腹腔镜手术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 的治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对于晚期结直肠癌 也可以进行姑息性减瘤手术。
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高清晰 度、高灵活性和精准控制等 优势,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
性和精细度。
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的治 疗中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 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医疗资源
03
面对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患者的不断增加,医疗资源将面临更
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ISE研究:mCRC无疾病进展期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病人风险, n 雷莫芦单抗 + FOLFIRI 安慰剂 + FOLFIRI 536 536
中位数, mos (95% CI)
结直肠癌2019年的进展
来自2019年ASCO年度会议
目录
• • • •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放疗与手术间隔的时机选择 非手术治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 维生素D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联系
TRIBE3期研究: 一线 贝伐单抗 + FOLFOXIRI 或 FOLFIRI治疗mCRC
分层依据 体力评分 0-1 vs 2, 辅助化疗
FOLFIRI + 贝伐单抗
FOLFOXIRI + 贝伐 单抗
256
252
236
232
9.7
12.3 *风险比: 0.77 (95% CI: 0.65-0.93; P = .006)
4. Cremolini C, et al. ASCO GI 2019. Abstract 657.
TRIBE研究结论
• 当前的分析提供了更新的随访结果[4] • 主要终点: 一线FOLFOXIRI + 贝伐单抗与FOLFIRI + 贝伐单抗相比明 显延长无疾病进展期 [5]
4. Cremolini C, et al. ASCO GI 2019. Abstract 657. 5. Loupakis F, et al. N Engl J Med. 2019;37:1609-1618
• 较长的随访数据 (中位数: 48.1 mos)证实一线 FOLFOXIRI + 贝伐单抗 与FOLFIRI + 贝伐单抗相比明显提高mCRC患者的总生存期
– 总生存期中位数: 29.8 vs 25.8 mos (风险比: 0.8; P = .03) – 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估计5年生存期: 24.9% vs 12.5%
• 随访分析证实明显的延长无疾病进展期 (风险比: 0.77; P = .006) • FOLFOXIRI +贝伐单抗 组3/4级不良事件更常见 • FOLFOXIRI + 贝伐单抗是无手术指征的mCRC患者一线治疗新的选择
4. Cremolini C, et al. ASCO GI 2019. Abstract 657.
1. Tabernero J, et al. ASCO GI 2019. A究:mCRC总生存期
1.0 0.9 0.8 雷莫芦单抗 + FOLFIRI (n = 536) 中位数, 生存时间 13.3 (95% CI) (12.4-14.5) 安慰剂 + FOLFIRI (n = 536) 11.7 (10.8-12.7)
24
53 44
27
34 22
30
22 10
33
12 2
36
4 2
39
0 1
42
0 0
病人风险, n 雷莫芦单抗+FOLFIRI 536 安慰剂 + FOLFIRI 536
497 421 486 400
345 269 329 228
195 114 166 108
1. Tabernero J, et al. ASCO GI 2019. Abstract 512.
TRIBE研究: 更新无疾病进展期
1.0 0.9 无疾病进展期机率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随访时间 (Mos)
随访中位数: 48.1 mos 方案 n 进展 无疾病进展期中位 数,* Mos
*风险比: 0.80 (95% CI: 0.65-0.98; P = .030) 随访中位数: 48.1 mos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随访时间 (Mos)
4. Cremolini C, et al. ASCO GI 2019. Abstract 657.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OS
风险比 (95% CI) 0.84 (0.73-0.98) ( 分层的) P 值 (log-rank) .0219 ( 分层的)
雷莫芦单抗 + FOLFIRI 安慰剂 + FOLFIRI 3 6 9 12 15 18 21 Mos
78 66
TRIBE研究: 更新总生存期
方案
1.0 0.9 总生存机率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n 256 252
死亡 200 174
中位数 OS,* Mos 25.8 29.8
5-Yr OS, % 12.4 24.9
FOLFIRI + 贝伐单抗 FOLFOXIRI +贝伐 单抗
治疗直到疾病进 展或不可耐受的 毒性作用
*FOLFIRI:伊立替康180 mg/m2, 亚叶酸 400 mg/m2, 5- 氟尿嘧啶400 mg/m2 IV推注, 2400 mg/m2大剂量 持续IV滴注46-48 hrs 。 • • 主要终点: 总生存期 次要终点: 无病生存期,总有效率, 安全性, 药物动力学, 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 免疫原性
无手术指征的 mCRC患者(N = 508)
FOLFIRI* + 贝伐单抗 至 12 周期 (n = 256) FOLFOXIRI + 贝伐单抗 至 12 周期 (n = 252)
继续5-氟尿嘧啶/ 四氢叶酸+贝伐单 抗治疗直到疾病 进展
*FOLFIRI: 伊立替康 180 mg/m2, 亚叶酸 400 mg/m2, 5-氟尿嘧啶400 mg/m2 大剂量 followed by 2400 mg/m2 .
RAISE研究: FOLFIRI ± 雷莫芦单抗治疗进展期mCRC 3期试验
分层依据: 地理区域, KRAS突变状态, 一线治疗后到疾病进展的时间
贝伐单抗、奥沙利铂 和 氟嘧啶使用和使用 后进展的mCRC患者 (N = 1050)
雷莫芦单抗 8 mg/kg + FOLFIRI* q2w (n = 525) 安慰剂 + FOLFIRI* q2w (n = 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