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道路研究分析

大学校园道路研究分析

大学校园道路研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扩张与合并,带来的是学校师生人口和校园内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大学老校园的道路出现问题。

道路是一个校园的脉络和骨架,它引导人们进入校园并了解校园。

该篇文章以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为例,通过分析校园空间布局特征和现存问题,研究校园道路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道路规划;空间布局;校园道路前言随着高等教育观念的落实、教学方式的发展和高校体制的改革,高等校园的重新建设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道路设计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在校园道路设计研究中,不仅要对校园交通进行合理的整合,对出入口及其道路进行合理的定位,还要对突出的交通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东华大学有两个校区,本文主要是以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的道路为背景进行的研究。

1 大学校园道路交通规划分类1.1 空间布局与道路规划(1)大学校园空间布局。

我国古代书院的规划讲究学习的氛围宜与世隔绝,处于山清水秀之地为最佳,书院的形式多以轴线布局和多院落的方式组合而成,用围墙包围,阻隔成安静封闭的环境,追求在自然天性中悟道求真,修身养性[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大学校园规划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同时融合了国外现代大学的设计思想,在设计规划上逐步摆脱封建古典形式的枷锁。

现代大学校园功能分区更加明确。

中心教学区集中布局,多以连廊建筑相连,低层高密度[2]。

(2)空间布局与道路规划。

大学校园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道路的基础上的。

校园道路可分为:环形校园道路、带形校园道路、网格形校园道路和自由形校园道路[1]。

网格形大学校园道路的规划带给人们一种中规中矩的规整感,使得建筑布置,交通流量分布均匀,道路指向清晰。

但网格形道路通直的特点使机动车不易控制车速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带形校园道路设置道路的灵活性较强,基于一条主干道路,其他枝干路可自由的依据校园布局伸展。

环形校园道路的特点是大学校园的核心功能区域与周边各个其他功能区域的距离相差无几且不易走错,可达性强。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摘要: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分析了大学校园建设中道路设计地方法,提倡因地制宜地运用国林规划构图基本规律,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具有现代高校学习氛围地校园道路系统• b5E2RGbCAP关键词:校园道路系统景观步道铺地饰面校园绿化广场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地载体和校园规划中地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地通道,构成校园规划地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地师生提供观赏风景地通道.plEanqFDPw1、简况1.1地理位置及现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座落在风景旖旎地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居合肥大学城地中心位置•新校区内规划一座面积为10公顷地中心湖,依据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地自然地形,并强化这一特点,将中间狭谷地带作为生态谷,由中心向边缘延伸,渗透于整个大学校园地各个功能块中•垂直于生态谷,连接谷地东、西高地,是一条理性轴贯穿于校园地主教案区和实验区,是新校区发展标志•校园绿化用地大部分较为平坦,并有若干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呈现出江南地区较为典型地山丘地型特征•新校区现已修建完成地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M,翡翠湖校区将被建设成容纳14000名一、二年级本科生地教育基地,同时在规划中还预留充分地可持续发展空间.DXDiTa9E3d1.2公共空间序列轴公共空间序列轴串联校园各特色活动区域, 以人工化景观为特色. 可以体现为“三轴多环”结构:“一轴”由“校园主人口、主入口广场”等构成地西北向轴线:“二轴”为由“位于丹霞路上地次入口, 学生食堂、服务中心、风雨球场、入口广场、实验楼、教案楼、行政楼等组合出开放性地教案生活空间”构成地南北向轴线;“三轴”为由“次入口、小型地入口广场, 喷泉水池组成地体憩广场、教案楼群、教案楼间小型广场”构成地东南轴线“多环”为整个校园组团式布局中地道路形成大小不同地环路, 这也是翡翠湖校区道路规划地重点. RTCrpUDGiT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2.1道路系统规划特点<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行驶,就近停靠各出入口, 而人流为主地道路则与广场、林荫步道相结合.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 尤其是校区主轴一由北向南中央大道,尺度放大, 形成宽广地景观大道.安全性原则:中心教案区按照人车分离方式, 充分注意使用安全. 5PCzVD7HxA<2)道路结构基于上述原则,校内道路采取车行与人行分离形式, 车行环路在外围,人行则在环路之内地各广场序列之中,并采用步行广场、林荫道地方式与景观结合. 休息小道设于林荫中央林带边,并留出公共开放空间,集散步道、观景、交往、休息为一体, 充分感受自然环境对身心地熏陶. jLBHrnAILg<3)道路性质与等级主环机动车道,车行道路9M,次环机动车道宽6M,二侧人行道路2M.次要道路、休闲小路3-4M.2.2道路系统规划<1)车行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 校园设置了若干完整地车行主要环道和次要环道, 高效快捷地联系各区. 同时, 车辆在各区地外围亦可进入该区地各个建筑群避免机动车对各区地步行系统地干扰, 保证各区内舒适地步行环境, 创造安静地学习和生活环境. xHAQX74J0X<2)人行沿两条轴线构成地景观步道远离外部地环路, 是一个幽静安全地步行区域, 亦与教案区、学院区与生活区地步行系统组成完整地步行网络. LDAYtRyKfE3、主要道路及景观步道地规划布局依据自然地势与新校区校园功能地要求, 把新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生态谷、教案区、实验区、图书馆、校大门、学生宿舍区、体育活动区几个组成部分. 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校园功能分区为基础, 实现交通网格化. 校园交通以外环路和内环道为主要通道, 外环路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自行车及人流为辅;内环道以通行人流、自行车为主, 使整个校区反映以人为本地人性化没计原则. Zzz6ZB2Ltk3.1 生态谷生态谷位于整个校园地核心位置, 运用绿化、水系、广场, 作为生态谷地基本元素, 对外开放,建筑群体环绕生态谷布置,达到良好地景观效应.生态谷向南开敞, 向北略为封闭,形成了一个冬暖夏凉地谷地. 由生态谷延伸出绿轴, 到达校园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绿地到达各楼群内部绿地, 使整个新区校园镶嵌在如花似锦地绿色原野之中. 绿地、水系、楼群建筑创造了新校区地良好视觉景观, 形成视线走廊, 使景观具有递进地层次性和向心地格局. 产生了一种由内向外放射、由外向内收敛地自然景观. dvzfvkwMI1道路是在路线和景观之间相互作用下形成, 后者影响前者. 它们看上去是自然地, 并是整个环境中地组成部分.良好地道路选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路线与原有地地形融合, 沿着等高线地路线最容易与景观协调. 因为生态谷以翡翠湖为重点, 所以沿着翡翠湖到达外围, 设计了游憩园路.游憩园路是景区内供游人散步、游览地小路,多曲折自由布置,安静幽静, 路面宽度1-2M. 在景观步道饰面地选择上, 选用鹅卵石等材料铺装简易路面, 这种路面适用于人流量较少地散步小路,以保持自然野趣. 由于翡翠湖所处地地势较低, 周边地势较高,形成“谷”状,所以对谷状地形进行了处理, 在游憩园路边上较高地势处修建护坡. 为突出景观效果, 一般都结合造园进行艺术处理, 或以山石筑成自然形状, 或以水泥预制空心砖块砌筑成图案再配置植物, 达到美观和实用地两者统一, 并植以中华结缕草、假俭草、狗牙根等耐践踏地当地草种, 对护坡进行整体绿化, 在其间穿插培植以灌木为主地色块.色块可用紫叶小檗、洒金干头柏、金叶女贞、小叶黄杨、铺地柏等.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体验翡翠湖之乐趣, 享受生态谷之魅力•为组织竖向交通,在扩坡中每隔200M左右设台阶.根据此处2M左右地高差,设立了每级宽度为0.35M, 高度为0.15M 地整体台阶. 在台阶地材料上, 选用天然石料作边, 中为混凝土地矩形台阶. 为避免台阶地枯燥乏味,并与环境相协调,对其进行堆石和配置植物地处理,使之融合一体,给人以自然之趣. rqyn14ZNXI此外,为了将生态区和其它各个功能分区有机地联系在—起,顺应自然地势,在生态谷外规划了一条宽6M地外环车行道路,将两个教案区及中间生态谷围绕在中心,有效地解决了人地活动和车行道路地矛盾. EmxvxOtOco3.2教案区教案区在生态谷东、西两侧;通过跨越生态谷地平桥相连接;主广场位于教案区地核心位置,成为控制整个教案区建筑群地中心. SixE2yXPq5教案区内个组团有各自地中心与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高效运作地系统,在东教案区内设置一条以步行道路为主地中轴线道路,这条道路以北大门为中轴线起点,结合椭圆形车道,贯穿于教案区内. 由于道路以步行为主,可以允许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因为道路要满足集散性、流通性、景观性等功能,所以在道路地设计上,要求道路有一定地宽度,基础要牢,地势要平坦• 一般路面可保持6—8M,路两侧充分绿化美化,处处有景可看.在教案区北侧地入口处,主路以暖色调地连锁砖铺成,在路两旁种植绿色地植被,使之与道路饰面在视觉上形成对比. 随着道路地延伸,在中段道路中部增加一块绿地,以增加其景观性以及游憩性.这块绿地是师生休息、游乐地场所,绿地宜采用自然式地布局,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各园林小区之间用游息园路联系在一起.沿中轴线布置地主路在宽度变化地同时,路线也随之调整, 由沿中轴方向转移到中心绿地地两侧, 最后再交汇于中轴线上. 这样地处理, 道路能够更加融合于周边环境之中, 在道路地整体节奏上, 张弛有度, 动静结合. 6ewMyirQFL 在道路地最南端以大面积硬地广场来代替道路, 将其作为整个教案区地核心. 根据广场内不同部位地使用性质, 可设置不同地路面铺装. 此处地广场强调流通性和集散性, 地势平坦, 因此铺装大部分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地刚性路面铺装. 饰面是广场铺地景观中地一个重点, 从色彩上来看, 它应该以一个色系为准, 给人一种温暖而有序地感觉. 在色调上, 以表现幽雅, 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快感地冷色调为主, 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地变化, 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地气氛.在图案上, 利用不同颜色地人造花岗石铺造广场,使其纹路有一种向外扩张地力度, 可以增加广场地空间感. kavU42VRUs东、西两个教案区是通过跨越生态谷地平台相连接地, 因此平台是连接两个教案区地重要地交通通道. 平台与生态谷中地临水表演广场隔湖相望, 因此在注重平台交通性地同时, 还应该注意它地景观性.西教案区以圆环形道路为骨架, 在区内圆心位置设计一个四面对应地小型广场,便于车辆和人员通行. 道路自这个广场向四面放射性扩散, 分别与校西大门、图书馆、东教案区以及学生宿舍区连接, 形成以广场为中心地道路网络. 西教案区道路地铺地、形式、宽度等应与东区道路相同, 以保持风格一致. y6v3ALoS893.3校大门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主入门设在锦绣大道与翡翠路交汇处, 位于校园南端, 雄伟壮观.体现了合肥工业大学地文化与历史, 给人一种谦虚谨慎地感觉,为新区地礼仪性大门, 标志性建筑之一.新校区分别设立五个交通大门, 其中北大门是新区功能性大门,设在丹霞路上,面向大学城商业中心. M2ub6vSTnP校园入口一般都是轴线地起点, 都为校园内主要干道. 道路要求能够通行各种机动车辆, 还应留有足够空地作为机动车辆停车场,道路宽度根据车流量而定,一般都要求在9M以上,并要平整干净, 耐压稳定. 入口处道路绿化应以遮阴为主, 兼顾美化. 此处行道树可选用水杉、银杏、白蜡、合欢、栾树、楝树等落叶乔木,短距离地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雪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 配置草坪、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地规则平直. 0YujCfmUCw工大新区主大门位于校园南端,为新区地礼仪性大门,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一主大门是生态谷以及教案区地主入口, 为突出其重要性,在大门入口处设计一个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以拼花地广场砖作铺地, 其鲜艳变化地图案及色彩与校门外市政路形成强烈对比, 有效地突出了校园入口.广场作为门前区地主景,应独具特色,考虑到与生态谷相连, 加强了植物景观,弱化一些人造景观. 在植物配植中注意竖向与横向地对比, 选用一些低矮、整齐植物在广场中部布置成大面积地草坪, 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地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 总地原则是开阔、大方, 烘托生态这一主题. eUts8ZQVRd 另一种表现主题地布置方法是从校门口沿入口广场两侧用行道树构成宽阔地绿色通道, 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随着广场地延伸, 其功能应由集散性向流通性过渡,逐步演变为道路与教案区外围车道、生态谷交汇, 使人以最简洁地路线到达目地地. sQsAEJkW5T3.4学生宿舍区学生宿舍区位于校园西北端, 靠近校园北路口.学生宿舍区两个主入口道路应与教案区道路紧密连接, 使学生宿舍与教室步行交通最为便捷,方便师生们地学习和生活•两个主人口道路,应采用宽度为6M地规则式道路.道路地饰面依旧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 学生宿舍区内道路路线设计为一条斜线, 打破了其它功能区道路横平竖直地平淡布置, 给校园带来了生机. 将湖水引入宿舍区内, 自然流淌地水面, 柔化了斜向线条带来地尖锐感•道路以休闲小路为主,宽度控制在3M左右,路面采用橙色地透水砖路面, 以时刻保持路面地干爽, 便于清扫. GMsIasNXkA宿舍楼群之间有大面积地空地,结合自然地形,加以绿化,修建园林小品,有收有放,自由活泼,建立小型游园,使之成为师生休闲、读书地良好场所•景观步道作为穿插其间园林式绿色生态走廊,不但为游览地人们提供观赏风景地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游园景区地骨架• 景观步道不以捷径为准则,而是"莫妙于迁”,路线多以曲线为主•道路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为1.5M. 景观步道铺装地美, 在很大程左右.园路地饰面以用砂石、杂石等材料铺装地简易路面为主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地美. 质感与环境地协调程度、铺地拼缝地大小、质感地调和方法以及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 都是值得注意地问题. 在这里, 我采用花岗岩为主要地铺装材料,借助其粗犷地特点, 来表现大自然地博大. 铺地地拼缝,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强地力感. 砌缝明显, 则易产生漂亮整洁地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 由于花岗岩在质感地变化上要小, 所以着重颜色地变化. 景观步道与建筑小区相联结, 通常采用外弧线连接, 并且在接近建筑小区前设置广场, 这样既能取得较好地艺术效果,有利于行人地集散和休憩等活动.为丰富园路景观, 路缘地绿地上采用植草、堆石、设篱、置景、地形等装饰,以取得不同地景观效果. 而在路口, 则在对景处作精心点缀, 形成对景景观. 景观步道地绿化注重活泼, 富有变化,一般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也可用常绿树与花灌木间植, 如桧柏与红叶李,龙柏与蔷薇等.绿地中地植物种植对为自然式, 也可以孤植、对植、群植,既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地作用. TIrRGchYzg4、结束语校园是育人地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地空间, 它应使受教育者从中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地需要和心灵成长地力量. 充分利用校园地自然环境, 突出以“人”为中心,通过深入地发掘, 以“人车分流.步行优先,使校园更具人性化”为原则.塑造出高效舒适地校园交通网络, 保证各区内舒适地步行环境, 创造安静地学习和生活环境. 7EqZcWLZNX参考文献[1]杨永胜、金涛主编, 现代小时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2000, 中国城市出版社[2]梁永基主编, 校园园林绿地设计,2000, 中国林业出版社[3]贾育晶主编, 中外园林景观赏析,2003, 中国于娜林出版社[4]胡长龙主编, 园林规划设计,1995, 中国农业出版社[5]王浩主编,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1996, 东南大学出版社lzq7IGf02E 作者单位:王梅,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葛红,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与利用学院;汤铭,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与利用学院zvpgeqJ1hk。

校园规划之道路

校园规划之道路

次干道
辅助主干道,连接各功能组团 内部道路,分流交通压力。
支路
服务于各功能组团内部的道路 ,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特殊道路
包括消防通道、紧急救援通道 等,确保校园安全。
02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
基于校园历史交通数据,运用 专业交通模型进行流量预测。
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交 通流量变化特征。
校园规划之道路
汇报人:XX
目 录
• 道路规划概述 •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 步行空间营造及景观设计 • 停车设施布局与优化设计 • 绿化植被配置与生态修复策略 • 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及标识系统完善 • 总结与展望
01
道路规划概述
校园道路现状
校园内道路系统不完 善,部分路段存在交 通瓶颈。
部分道路设施陈旧, 需要维修和更新。
对路段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 ,满足车辆行驶和排水要求。
03
步行空间营造及景观设计
步行空间需求分析
01
02
03
安全性
确保步行空间的安全,避 免交通事故和犯罪活动的 发生。
便捷性
提供便捷的步行路径,减 少绕行和不必要的等待时 间。
舒适性
营造宜人的步行环境,包 括良好的空气质量、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绿 化等。
底蕴。
04
停车设施布局与优化设计
停车需求预测及分析
基于校园规模和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停车需求趋势。
考虑特殊活动或突发事件对停车需求 的影响。
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 变化。
停车场选址与布局原则
01
02
03
04
靠近主要出入口,方便车辆进 出。

浅谈学校道路与交通规划措施

浅谈学校道路与交通规划措施
限制车辆速度
在学校附近设置限速标志和摄像头, 确保车辆在校园周边减速慢行,保障 学生安全。
提高交通效率
优化交通信号灯
根据学校周边交通流量和高峰时 段,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提高 车辆通行效率。
建设停车场
在学校附近建设公共停车场或鼓 励社会资本建设商业停车场,缓 解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减少车 辆拥堵。
安全问题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01
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时有发
生。
交通事故频发
02
由于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多种原因,学校周边交通事故频发

应急救援通道不畅
03
部分学校应急救援通道设计不合理或被堵塞,影响救援效率。
02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保障学生安全
设立人行道和安全岛
在学校周边设立人行道,确保学生安 全过马路,同时在学校门口设立安全 岛,减少车辆对学生上下学的干扰。
增设安全警示标识
在学校周边道路增设安全警示标识,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加强交通疏导
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期,加强交通疏导,确保学生顺利通行。
中期计划
1 2
优化交通路线
调整学校周边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 行效率。
建设人行道与自行车道
在学校周边建设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方便学生步 行与骑行。
3
增设停车设施
路面维护
定期对学校周边道路进行 检测和维护,确保道路平 整、安全。
交通管制
限速措施
交通信号灯
在学校周边设置限速标志,限制车辆 速度,确保学生安全。
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流线,提 高交通效率。
禁止停车
在学校门口附近禁止停车,避免影响 交通和造成安全隐患。

校园道路城市设计案例

校园道路城市设计案例

校园道路城市设计案例一、南京邮电大学校园道路城市设计案例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高等学府,校园内道路的设计对于学校的交通流畅和学生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南京邮电大学校园道路城市设计的十个案例:1. 主干道的设置:校园内设置了一条主干道,连接了各个重要的建筑和学生宿舍,为校园内的交通提供了便利。

主干道宽敞平坦,两侧设有绿化带和人行道,使行人和车辆能够分开通行,确保行人的安全。

2. 分区交通设计:校园内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道路。

如教学区的道路宽度较大,方便交通流动,而学生宿舍区的道路则相对较窄,减少了车辆通行,保证了学生的安静。

3. 交通流量控制:在校园内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和标线,引导车辆按规定的车速行驶。

同时,设置了限速标志和减速带,控制车辆的速度,防止超速行驶,保证校园内的交通安全。

4. 人行道设计:校园内的人行道宽度适中,铺设了防滑材料,确保行人行走的安全。

同时,在人行道两侧设有绿化带和休息区,为行人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5. 自行车道设置:校园内设置了专门的自行车道,方便学生骑行。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开,避免了行人和自行车相互干扰,提供了安全的骑行环境。

6. 停车场规划: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停车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方便师生停放车辆。

停车场的布局合理,设有指示牌和导向线,提供了方便的停车导航。

7. 绿化景观设计:校园内的道路两侧都种植了树木和花草,形成了绿化带,美化了校园环境。

同时,绿化带中设置了长椅和休息区,提供了学生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8. 防滑处理:校园内的道路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雨天的湿滑情况,采用了防滑材料进行处理,确保行人和车辆在雨天行走和行驶时的安全。

9. 照明设施:校园内的道路设置了照明设施,保证了夜间行走和行驶的安全。

照明设施充足,并且采用节能的LED灯,减少了能源消耗。

10. 充电桩设置:校园内的道路设有充电桩,方便电动车的充电。

充电桩的位置合理,布局合理,提供了便利的充电服务。

肇庆学院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浅析

肇庆学院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浅析

肇庆学院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浅析摘要:肇庆学院校园总体规划是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周边征地扩展,统一整合规划。

通过系统的校园结构梳理,整体又非匀质的功能布局,人性化的交通处理,以及可实施性强的分期和更新调整建议,使肇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发展骨架,空间层次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利于今后的建设中形成尺度宜人、便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知识殿堂。

关键字:旧校区改造扩张系统性整体非匀质布局肇庆学院校园总体规划是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周边征地扩展,统一整合规划。

校园更新规划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梳理、整治出一套完整的交流场所和开放空间。

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是否合适,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教学和师生交流、交往。

具体体现在功能、尺度、文脉、景观等方面。

我们针对肇庆学院现状的分析,校园规划采取整体非匀质布局。

本次规划用地情况较为复杂,是在原有学院周边新征四块用地,要求和原学院再统一规划形成一个整体的校园。

同时要协调与大塘村的规划。

概况如下:肇庆学院拟建到“十一五”期末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15000人,到“十二五”期末达到20000人(其中研究生1000人)的办学规模。

总面积约1700亩,包括现有校园面积973.75亩;作为校区用地的蓝线选址A、B、C区335.26亩;作为校园远景规划设计的D区242亩。

现状分析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肇庆市是优秀风景旅游城市和优秀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秀丽的星湖风景区、北岭山风景区以及深厚的端州历史文化底蕴。

水系分析――基地现状水系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现状排洪渠、基地现状水塘、校园原有人工湖。

坡度分析――原校区与A、B两区地势都较平坦。

C区和D区的东面部分地势呈北高南低,坡度小于10度。

D区西侧较为陡峭,大部分坡度大于20度,不适宜直接建设。

高程分析――原校区与A、B两区地势都较平坦。

C区地势呈北高南低,高差达20米。

D区地势起伏,只有东面少量地势稍微平坦。

靠西部有的山体最高处标高达94米,十分陡峭,与排洪沟处的低点处高差46米。

高校规划高校校园交通规划解析

高校规划高校校园交通规划解析

高校规划高校校园交通规划解析近年来,高校的校园交通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其校园交通规划不仅仅是满足师生出行需求,更是为了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和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高校校园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高校校园交通规划与师生的日常出行密不可分。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校园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合理规划校园交通,能够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师生出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通过合理设置路径、优化交通设施,例如骑行道、步行街和公交站,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

其次,高校校园交通规划也与校园环境的打造密切相关。

校园交通规划不仅仅关乎交通效率,更要考虑校园景观和环境的整体规划。

合理设置绿化带、景点和人行道等,能够提升校园的美观程度和生活质量。

同时,规划校园交通还可以促进校园内部的互动和交流,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

再次,高校校园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现代社会对于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以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往往导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高校校园交通规划应该积极推广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

通过减少汽车出行,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交通方式。

最后,高校校园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校园交通规划不仅仅是规划者的责任,更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开展交通意识教育等方式,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和交通道德。

同时,学校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交通难题。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交通规划对于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和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规划校园交通,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出行效率,还可以打造宜人的校园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高校校园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实现高校校园交通规划的目标,为高校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路设计方案

校园路设计方案

校园路设计方案
设计校园路的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车辆通行流量:需要根据校园内车辆通行情况,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量。

主干道宽度应足够宽,以容纳车辆的通行需求,而支路宽度可以适当减小。

2. 行人通行需求:在校园内,行人通行需求往往比车辆通行更重要。

因此,在设计校园路时,应考虑行人的通行路线和设施,如人行道宽度、跨行道设施、标志标线等,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与便利。

3. 自行车通行需求:在校园内,自行车通行也比较常见。

因此,在设计校园路时,需要为自行车设置专门的通行路线和设施,如自行车道、停车设施等,以提高自行车通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 道路布局和设计:在校园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布
局和设计,包括交叉口的设置、转弯半径、安全地带、路
灯布局等,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5. 绿化和景观设计:校园路设计不仅要考虑交通需求,还
要注重绿化和景观。

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花坛、
景观灯等,创建美观的校园环境。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设计校园路的方案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安全、便利和美观的方案。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校园
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浅析高校校园道路规划的特点

浅析高校校园道路规划的特点

浅析高校校园道路规划的特点发布时间:2021-01-25T15:29:48.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作者:姜志林[导读] 摘要:校园道路规划在校园的整个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一环。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摘要:校园道路规划在校园的整个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充分的去考虑到学校的功能性和需求感知性以及结合校园的文化特色来进行高校校园道路规划。

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高校校园道路规划的特性。

关键词:高效校园;道路规划;特点引言校园交通路网具有交通功能,也是连接着学校的各个功能区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景观节点,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校园在组织与功能上,不断的发生深刻的变化,使得校园道路规划呈现出新的特点。

1 高校校园道路的功能性规划特点1.1区域界限功能高校校园道路的规划连接学校各个功能区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校园规划交通网能够使整个学校结构清晰,分工明确,使得各个功能区之间保持的独立和完整。

学校的功能区之间连成个网状式的路网,能够提高校道路的通行率,从而也能够提高高校道路网的界限功能。

在学校功能区主要有三大类动态区,过渡区,静态区,教学集中区域就是静态区,这个区域,给学生以安静的教学环境,尽量以自行车为主,少量的机动车,以应对紧急情况,宿舍是过渡区,动静结合适宜步行,自行车机动车比例应该相一致,并且各自分开,动态趋势值得休闲观赏的区域,并且能够与外部的城市道路相连接。

1.2交通功能交通功能是大学校园规划的首要功能,该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出行,以及在各个功能区之间来回转换。

因此学校要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规划路网,是高效的路网能在校园内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并且根据校园规模、校园文化,采取合理的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类型的协调发展。

尽量与城市的路网进行连接,最大化的提高校园内的交通道路通行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式来提高校园道路的通行能力,第一,实行人车分流,机动车较多的路段,需要进行明确的划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以及行人独立的通行空间,在教学区生活区的路段,要考虑到自行车和步行的人流适当的加快,当前的自行车路面,第二,机动车道的划分,校内的机动车数量的不断的增加,容易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问题,要在特定的区域集中划定停车场1共机动车使用,第三,建立多尺度的交通路网,根据校园的地形特点,建设分支道路能够进行快速的分流。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Analysis of campus ro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Analysis of campus ro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Analysis of campus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 a case study of Jade Lake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nalysis of campus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 a case study of Jade Lake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nalysis of university campus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Take the Jade Lake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WangGegongSoupWang Me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e Hong, College of forest and utilization,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ang Ming, College of forest and utilization,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merald Lake campu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method of roa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design, using the basic rules of the promotion of local conditions in forest planning layout, create beautiful and fresh environment, learning atmosphere of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road system.Key words: campus road system, landscape trail, pavementdecoration, campus green squareCampus road is the carrier of people on campus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planning. The road is not only a gateway to the campus, but also a skeleton of campus planning. It provides a channel for students and students to visit the campus.1, general situation1.1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merald Lake campus covers an area of 1500 acres, is located in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southwest, is located in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Emerald Lake, surrounded by Danxia Road, Lake Road, Jade Road, a "heart shaped"; the East Fairview Avenue Business District, North University City public construction area, near the West Emerald Lake Park. In the center of Hefei University city. The new campus planning within an area of 10 hectares in the center of the lake,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high and low in the middle of the natural terrain, and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mediate zone as valley eco Valley, extend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edge of each function block permeates the entire campus in. Vertical to the ecological Valley, the East and West heights of the valley, a rational axis, runs through the campus, the Bishop's school district and the experimentation area, is the sign of the new campus. Most of the campus green land is flat, and there are a number of low slopes and ponds, streams, showing a typical hilly land feature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ew campus has been built a totalconstruction area of 350 thousand square meters, the Emerald Lake campus will be built into a capacity of 14000 one or two yea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lanning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ll space.1.2 public space sequence axisThe serial axis of public space is linked in ser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area of campus is characterized by artificial landscape. Can embody "three axis polycyclic" structure: "one axis" composed of the main campus population, the main entrance plaza "the northwest axis:" two axis "for" the entrance road is located in Danxia, a student canteen, service center, gymnasium, entrance plaza, laboratory building, teaching building,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a combination of open teaching life space "of the north-south axis;" three axis "on" time, the small entrance entrance plaza, Southeast axis fountain form recreational square, teaching building, teaching building small square ". "Multi ring" for the entire campus cluster layout of the road,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sizes of the loop, which is the Emerald Lake campus road planning focus.2 、 campus road system planning2.1 road system planning features(1) planning principlesThe 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the motor Lane runs along the outer ring and stops near the entrances and exits, while thepeople oriented road is combined with the square and the tree lined walkway.Comfort principle: the combination of road and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campus main axis, from north to south, Central Avenue, scale amplification, forming a broad landscape avenue.Safety principle: the central teaching area should be paid full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 of separation of people and vehicles.(2) road structure;Based on the above principles, the road to take car and pedestrian separation form, line loop in the periphery, one line in each square loop sequence within, and the pedestrian Plaza Mall, the way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Rest trails are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central forest belt,And set aside public open space, distribution trails, viewing, communication, rest as one, fully feel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edification.(3) nature and grade of roadMain ring motor vehicle lane, car Road 9 meters, sub ring motor vehicle road width 6 meters, two side road 2 meters. Secondary roads, leisure trails 3-4 meters.2.2 road system planning(1) garageThe garage system is designed as a whole system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campus is equipped with a complete number of cars, main ring roads and minor ring roads. At the same time, vehicles entering the area in the District of the periphery of various buildings can als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motor vehicle, pedestrian system, ensure the pedestrian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within the District, create a quiet lif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2) pedestrianThe landscape trails along the two axis, away from the outer loop, are a quiet and safe walking area, and also a complete pedestrian network with the teaching area, the College District and the walking system of the living area.3, the layout of main roads and landscape trails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terrain and the new campus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new campus planning into the eco Valley, teaching area, experimentation area, library, school gate, dormitory area, sports area several components. Campus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is based on campus functional zoning to realize grid transportation. Campus traffic outside the loop and the inner ring road as the main channel, the outer loop with the passage of motor vehicles, bicycles and people as a supplement; the inner ring road on the traffic flow, bicycle, the entire campus reflects the people-oriented humanized design principle.3.1 eco ValleyEcological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core of the whole campus, and uses green, water system and square as the basic elements of ecological valley. It is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construction group is arranged around the ecological Valley, so as to achieve good landscape effect. The ecological Valley opens to the South and is closed to the north, forming a cool and cool summer valley. The eco Valley extends green axis, reach each functional area by the green campus; each functional area to the buildings inside the green space, the new campus is inlaid in the beautiful green fields. Green, water, buildings and create a good visual landscape of the new campus,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view corridor, with progressive hierarchy and centripetal. Produces a natural landscape that radiates from the inside out an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The road is formed between the routes and the landscape, which affects the former. They look natural and are part of the whole environment. Good line selection, make full use of natural terrain, the route and the original terrain fusion, along the contour line, the most easily coordinated with the landscape. Because the ecological Valley to the Emerald Lake as the focus, so along the Emerald Lake to the periphery, the design of recreation road. Recreational Road Park is a scenic area for visitors to take a walk and tour of the path, more twists and turns, free layout, quiet and quiet, the width of the road 1-2 meters. In the choice of decorative landscape trails, pebbles and other materials used convenient pavement pavement, the pavement is suitable for the flow of people less walking path,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atural wilderness. Because of its low topography, the surrounding terrain is relatively high, forming a "Valley" shape, so the valley topography has been dealt with, in the recreational road side of the higher slope built slope protection. To highlight the landscape effect, are generally a combination of gardening art processing, or rocks into natural shape, or in a cement prefabricated hollow brick pattern re configuration of plants, achiev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unification, and planted with Zoysia sinica, Centipedegrass, Bermuda etc. the trample local grass, whole on the slope greening, interspersed in shrubs cultivated in color. Color available barberry, with gold head cypress, Ligustrum, Buxus, cypress floor etc..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the fun of jade lake and enjoy the charm of ecological valley. In order to organize vertical traffic, steps are set up every 200 meters during the slope expansion.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difference of about 2 meters here, a width of 0.35 meters per grade, height of 0.15 meters was established. On the material of the steps,The rectangular step is made of natural stone and made of concre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tedium of the steps, and to coordinate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rock handling and plant arrangement are carried out to make it a fusion and a natural interest.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cological zones and other various functions organically together, conform to the natural topography, ecological valley planning a 6 metre wide outer ring road car dealers, two teaching area and middle ecological valley around the center,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car for the road the.3.2 school districtsThe teaching area is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ecological valley. It connects with Pingqiao through the ecological valley. The main square is located in the core of the teaching area and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teaching area.The teaching area groups have their own center and pedestrian system, formed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 efficient operation, set up a road to walk in the road on the East axis of the teaching area, the road to the north gate of the central axis for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oval lane,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area. The road to walk, can allow small motor vehicles and non motor vehicles through, because the road to meet the distribution, circulation, landscape and other functions, so in the design of the road, the road requirements have a certain width, to prison, lying flat. The general road surface can maintain 6 - 8 meters, both sides of the road are fully landscaped and landscaped, and there is a view everywhere. At the entrance to the north side of the teaching area, the main road is paved with a warm chain of bricks, planting green vegetation on either side of the road to make it visually contrasted with the road surface. As the road extends, a green space is added to 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of the road to increase its landscape and recreation. This green i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st, amusement places, green space should adopt natural style layout, set the water, flower, Tinglang, stool, the garden area by road travel together. Along the width of the main axis, the route of the main road along the central axis is also adjusted, from the central axis to thetwo sides of the central green space, and finally to the central axis. Such treatment, the road can be more integrated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overall rhythm of the road, relaxation degree, static and dynamic combination.At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road, a large hard square is used instead of the road as the core of the whole teaching area.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parts in the square, different pavement can be set up. The square here emphasizes circ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terrain is flat, so the pavement mostly adopts the rigid pavement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Veneer is a focal point in the square paving landscape. From the color point of view, it should be based on a color system, giving a warm and orderly feeling. In the tone, to show the elegant, quiet, cheerful and lively, give a person with cold tone fresh enjoyment, in the design of pavement, the conscious use of color change, can enrich and strengthen the atmosphere of space. In the design, the use of different colors of man-made granite paved square, so that the lines have a kind of outward expansion of strength, can increase the sense of space square.The two teaching districts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re connected by platforms spanning the ecological valley. Therefore, the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traffic corridor connecting the two teaching areas. In the valley water platform and ecological performance square across the lake, so focus on platform of traffic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dscape. The West teaches the school district to take the circular circular road as the skeleton, in the center circle center position design a four side correspondence small squar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vehiclesand the personnel to pass through. The road was diffused from the square to the west gate, the library, the eastern school district and the student dormitory area, forming a road network centered on the square. The paving, form and width of the west school district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Eastern Road, so as to keep the style consistent.3.3 school gateThe new campu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located in the main entry Jinxiu road and emerald Road Interchang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campus, majestic. Embodies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iving a modest and prudent feeling, ceremonial gate area,One of the landmark buildings. The new campus set up five traffic gates, of which the north gate is a functional gate of the New District, located on the road of Danxia, facing the University City Commercial center.The campus entrance is general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xis, all of which are the main roads in the campus. The requirement of road access to all kinds of motor vehicles, should also leave enough space for a motor vehicle parking lot, road width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flow, generally require more than 9 meters, and to smooth and clean, stable pressure. At the entrance to the main road greening should be shaded, both beautify. The trees can choose Metasequoia, ginkgo, Fraxinus, acacia, neem,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deciduous trees, important sections of short distance can also use cedar, pine and other evergreen trees of Pinus bungeana, Huashan. The roadshould be left outside of the green belt, configuration of lawn, Oxalis and other places were plants or shrubs, to break the rules of the road straight.The main gate of the new campus is located at the south end of the campus. It is one of the ceremonial gates and landmark buildings in the new district. The main gate is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ecological Valley and the teaching area. In order to highlight its importance, an entrance plaza is design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gate. Entrance plaza paving in the square brick mosaic pattern and color, contrast and outside the school of municipal road and its bright change, effectively highlights the campus entrance. As the plaza area in front of the king, should be unique, considering that connected with the ecological Valley, strengthen plant landscape, weaken some man-made landscape. Note the contrast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 the plant, with some low, neat plants in the middle of the square layout into a large area of lawn, can also rose, safflower straw and perennial flowers arranged in a large flower.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tree can choose a tree shaped deciduous tree or evergreen tree, the general principle is open, generous, foil ecological theme.Another layout of the theme is from the school entrance, along the entrance squar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with trees to form a wide green channel, so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quiet and serious.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square, its function should be transferred from distribution to circulation,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road, which connects with the teaching area, the outer lane and the ecological Valley, so that people can reach the destination with the most concise route.3.4 student dormitory areaThe dormitory area is located on the northwest side of the campus, near the North Road of the campus.The two main entrance roads of the dormitory area should b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area and road, so that the students' dormitory and the classroom can walk and transport conveniently,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and life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wo main population roads, a regular road with a width of 6 meters should be used. The road surface still adopts cast-in-place concrete pavement. The road design in the student dormitory area is a slash, which breaks the flat and vertical arrangement of other functional areas and brings vitality to the campus. Will the dormitory area, natural flowing water, soften the sharp sense of oblique lines brought. The main path of the road to leisure, width control at about 3 meters, the road uses orange permeable brick pavement, in order to keep the road dry and easy to clean.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vaca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terrain, to build green garden, there is a close up, free spirited, set up a small garden, making it a good pla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isure reading. As a garden type green ecological corridor, the landscape trail not only provides visitors with the view of the scenery, but also forms the skeleton of the scenic spot. Landscape trails do not take shortcuts as guidelines, but "Mo Yu moves", and the routes are mainly curvilinear. Road width should not be too wide, generally 1.5 meters or so. The pavement of the garden road ismainly paved with sand, 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The beauty of landscape trails depends on the beauty of material texture to a great extent. Harmonic method for coordination, texture and environment floor seam size, texture and texture changes should be balanced commensurate with the color change, are worth attention. Here, I use granite as the main paving material, with its rugged characteristics, to show the broad nature of the broad. The floor in the seam, texture to rough, vigorous, to produce a strong sense of strength.Qifeng obvious, easy to produce beautiful texture, makes people feel elegant and pleasant. Because granite changes little in texture, the emphasis is on color changes. Associative trails and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nodes, usually adopts the arc connection, and arranged in close quarters before the square building, so as to achieve good artistic effect, conducive to rest and distribution of pedestrians and other activities. For the rich road landscape, the green grass on the edge of the road, stone, fence, scenery and terrain decor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ifferent landscape effect. And in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cenic spots for careful embellishm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king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greening trail on lively, full of change, general selection of evergreen trees and shrubs, evergreen trees and shrubs are also available with, such as junipers and atropurpurea, cypress and rose etc.. Green pla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natural style, but also can be isolated planting, planting and planting, both ornamental, but also a guide, separation role.4, concluding remarksThe campus is the environment for educating people. It is the space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be healthy and rich in personality. It should make the educated feel the need of a personal growth and the power of spiritual growth. Full use of the campus's natural environment, highlight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through in-depth excavation, to "people car diversion.". "Walking first, making campus more user-friendly" is the principle. To create an efficient and comfortable campu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o ensure comfortable walking environment in all districts, and to create a quiet study and living environment.Reference[1] Yang Yongsheng, Jin Tao editor, modern hour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0, Chinese city press[2] Liang Yongji, editor in chief,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2000,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3] Jia Yujing editor,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3, China Yu Na forest Publishing House[4] Hu Changlong, editor in chie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1995, Chinese Agricultural Press[5] Wang Hao, editor in chief, urban road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1996,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

另一种表现主题的布置方法是从校门口沿入口广场两侧用行道树构成宽阔的绿色通道,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随着广场的延伸,其功能应由集散性向流通性过渡,逐步演变为道路,与教学区外围车道、生态谷交汇,使人以最简洁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3.4 学生宿舍区
学生宿舍区位于校园西北端,靠近校园北路口。
学生宿舍区两个主入口道路应与教学区道路紧密连接,使学生宿舍与教室步行交通最为便捷,方便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两个主人口道路,应采用宽度为6米的规则式道路。道路的饰面依旧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学生宿舍区内道路路线设计为一条斜线,打破了其它功能区道路横平竖直的平淡布置,给校园带来了生机。将湖水引入宿舍区内,自然流淌的水面,柔化了斜向线条带来的尖锐感。道路以休闲小路为主,宽度控制在3米左右,路面采用橙色的透水砖路面,以时刻保持路面的干爽,便于清扫。
东、西两个教学区是通过跨越生态谷的平台相连接的,因此平台是连接两个教学区的重要的交通通道。平台与生态谷中的临水表演广场隔湖相望,因此在注重平台交通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它的景观性。西教学区以圆环形道路为骨架,在区内圆心位置设计一个四面对应的小型广场,便于车辆和人员通行。道路自这个广场向四面放射性扩散,分别与校西大门、图书馆、东教学区以及学生宿舍区连接,形成以广场为中心的道路网络。西教学区道路的铺地、形式、宽度等应与东区道路相同,以保持风格一致。
工大新区主大门位于校园南端,为新区的礼仪性大门,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一主大门是生态谷以及教学区的主入口,为突出其重要性,在大门入口处设计一个入口广场。入口广场以拼花的广场砖作铺地,其鲜艳变化的图案及色彩与校门外市政路形成强烈对比,有效地突出了校园入口。广场作为门前区的主景,应独具特色,考虑到与生态谷相连,加强了植物景观,弱化一些人造景观。在植物配植中注意竖向与横向的对比,选用一些低矮、整齐植物在广场中部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方,烘托生态这一主题。

大学校园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大学校园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大学校园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大学校园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大学校园空间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

如何适应这一趋势,根据独特的地域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和办学理念营造校园道路景观已成为设计者迫切关注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从空间构成的角度分析校园道路景观设计,科学地把握和处理空间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提高校园道路景观的可识别性,增强人们对校园空间的感知程度,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校园道路景观环境意象。

关键词: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设计要点;0.引言大学,是各类人才的诞生地,是科教兴国的根据地,是知识经济的发源地。

搞好大学校园绿化,对提高校园环境、塑造大学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体现在它的学术成就与悠久历史上外,其校园环境也应是独具特色、舒适怡人。

环境艺术诸要素中,植物、水体、园林建筑与构筑物、艺术品、辅装及其他附属设施,无不与绿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要运用好这些要素,创造出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

1.某大学校区的主要特点某市的多数大学建有新校区,这些新校区的主要特点是:(1)面积较大,一般占地几千亩。

如同省的师范大学和建筑大学占地都是3000余亩,某大学总占地5000多亩。

(2)人数较多,新建校园师生人数在1万以上。

(3)新建大学校园基本上位于城市的郊区。

2.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设计应注意事项新建大学校园内的道路绿化不仅要适应新大学校园的特点,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特有的人文气氛紧密相联系。

新建大学校园的道路绿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应大学校园的生态景观包括各种公园、水系、原有植物群落、林荫道、运动场、立体绿化等。

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可以把他们分为廊道、契合体、模块等景观单元,各种嵌合体都由块区、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大学校园也不例外。

大学。

浅谈高校校园道路系统的规划

浅谈高校校园道路系统的规划

浅谈高校校园道路系统的规划摘要: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变革,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高等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及其与社区发展密切互动的趋势,对现代大学校园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

道路系统的设计是校园规划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从校园路网规划的安全性及其策略、校园道路通行效率、校园静态交通及道路与建筑、景观的互动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校园道路系统规划的理念和相关议题做以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园;道路系统;规划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road system planning and related issues from the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security policy,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mpus roads, campus static traffic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landscape of the interaction of four aspects.Key words: college campus; road system; planning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变革,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高等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及其与社区发展密切互动的趋势,对现代大学校园的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

道路系统的设计是校园规划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交通属性,即实现人和物的空间位置的转移,以满足教学实习、日常出行、通勤保障等各类通行需求。

校园交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上下课为时间段的阵发性往返交通,大学生生活内容的构成决定了他们主要在教学设施、宿舍和食堂间做有规律的周期运动。

“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图书馆”是学生日常出行的主要线路,以食堂、校区配套商业体为中心的、具有明显社区化趋势的学生公寓区块与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等教学区主要建筑之间交通流动日益成为校园交通系统规划的难点。

大学道路工程设计方案

大学道路工程设计方案

大学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大学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校园道路贯穿整个校园,是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交通道路。

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膨胀和校园交通量的增加,原有的道路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内部的交通需求,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了影响学校发展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拟定了这个大学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以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校园交通环境。

二、设计目标1. 提高校园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对校园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拥堵状况,提高校园交通效率。

2. 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优化,并在重要路口设置交通标志、灯光和行车警示标志,减少校园交通事故发生率。

3. 环境保护: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绿化和环境保护,通过设置绿化带和绿地,减少道路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打造宜居的校园环境。

4. 便捷出行:通过道路的设计,让学生和教职工更加便捷的出行,提高校园出行体验。

三、设计内容1. 道路规划设计:通过对校园内部的道路分布和通行情况进行调研,重新规划和设计道路网络,包括道路宽度、道路弯道、路口设置等,以提高道路在校园内的通行能力。

2. 交通设施设置:在重要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行车警示标志和导向标志,以提高校园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3. 道路绿化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绿地,增加校园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减缓车辆行驶的速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4. 道路材料选择:选用环保材料和耐用材料进行道路铺设,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抗压能力,降低道路的维护成本。

5. 道路排水设计:合理设置道路排水系统,确保道路在雨天不积水,并保证道路的通行安全。

四、设计方案实施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对校园内交通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测量工作,了解校园内各道路的通行情况和交通瓶颈,并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沟通,确定道路改造的设计方案。

2. 设计方案编制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需求,编制道路改造的设计方案,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Ab t a t n u ie st a u , h o d s se h s a c u il o e i h tu t r l u c in I h s a d c s e i a t n t e o e - s r c :I n v ri c mp s t e r a y t m a r ca l n t e sr cu a n t . t a e ii y r f o v mp c v r o h
l a u a o t e et a o ta s ot i fl i c n nomai r s sin I hsp p r te u ie t c mp s alc mp sly u,p d sr n f w, rn p r t n o gsisa d ifr t n t n miso . n ti a e, h nv ri a u i l ao o t o a s y
功能。 直线道路象征高效、 迅捷 的工作 , 校园教学区内部 步行道是联 系各教学楼 、 图书馆 、 实验楼之间的便捷通 道, 以高效 、 迅捷为 目的, 遵循两点最近距离原则 。弯曲 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 闲之感 , 悠 是观光 、 闲步的 意象; 校园内部休闲步道, 校园内的游园、 廊散步道及 亭、 自然环境成为师生片段放松和休闲的最佳场所; 闲步 休 行 道路在 设计 上是 流线 型 , 两侧 的地形 、 与 草地 、 岩石 树 木及灌丛相结合 , 成为校园道路的有机组成 。
收稿 日期 :0 1 0 — 4 2 1- 8 1
辆进行管制 , 禁止在校园内各功能区穿行。 集中停车场 则通常位于校园内次人 口处 , 停车场采取嵌草铺装 , 增 加绿 色 面积 , 高绿化 效果 。 园 内部 建 立完善 、 全 、 提 校 安 舒适的贯穿校园的步行系统 , 联系校园内各功 能区, 并 以此步行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校园道 路 的 3大系统 满 足 了学 校 内部 交通 需 要 ,又 不 影 响学 生正 常 的学 习生 活 ,从 而 大 大提 高 了大 学交 通 的整 体 性 , 应性 有机性 和安 全性 。 适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要重视校园道路 的外部形象和 内部结构 , 分析交通源 、 交通量 、 交通方式 、 道路情况 、 分析步行交通 、人行交通流量在 l 天中不同时段的变 化 情 况 , 虑 校 园 中 的人一 车 矛 盾 , 走 路 线 , 流 来 考 行 人 源 , 行道 的宽 度与 状况 , 行距 及 步行 感受 的特 点等 人 步 内容 。 在保证校路畅通的基础上 , 进行校园道路 的外部 形象和内部结构 的规划设计 ,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步 行环境舒适度和景观需求 ,发展较多的步行道路空间 是 景观形 态发 挥作 用 的重要 条件 。

大学道路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道路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道路规划设计方案
在大学道路规划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道路布局设计:根据校园的整体规划,在大学内部进行道路的布局设计。

主要考虑到道路的长度、宽度以及道路之间的相互连接情况。

2. 交通流量分析:通过对大学内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是否需要建设额外的道路或者是扩建原有的道路。

3. 步行和自行车道设计:为了方便学生和教职工的出行,需要在道路规划中考虑到步行和自行车道的建设。

这些道路要保证通畅,并且与机动车道有明确分隔。

4. 公交站点规划:对于交通网络较大、学生和职工较多的大学,需要考虑到公交站点的规划。

这些站点要保证覆盖面广,以方便学生和职工的日常出行。

5. 道路标识和交通设施:在道路规划中,需要考虑到道路标识和交通设施的设置。

这些标识和设施要方便使用,并且能够有效引导交通流动。

6. 绿化和景观规划:大学道路规划中,还要考虑到绿化和景观的规划。

通过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提高校园环境美观度,并且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

7. 道路维护和管理:完成道路规划后,还要考虑到道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问题。

包括定期进行道路巡查、维修以及保洁,确保道路的良好状态。

通过以上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大学道路的交通效率,改善校园出行环境,并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浅谈学校道路与交通规划措施

浅谈学校道路与交通规划措施
智能停车系统
通过智能化停车设备和技术,实现停车位预约、停车位查 找、自动缴费等功能,方便学生和教职工的停车需求。
智能安全系统
利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校园交通安全监控 、人员管理等功能,提高校园交通的安全防范能力。
绿色化发展
推广新能源汽车
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学校交通中的应用,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建设充电设施
在学校内建设充电设施,方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鼓励绿色出行
通过政策引导、提供出行服务等措施,鼓励学生和教职工采用步行、 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污染排放。
人文化发展
人性化道路设计
注重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和便利性,合理设计道路布 局和交通流线,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道路照明不足,影响 夜间行车安全。
交通流量现状分析
上下学高峰期交通流量较大,但 平时流量较为平稳。
校内停车场设施有限,部分车辆 停放在道路两侧,影响道路通行

校门口区域交通流量较大,但秩 序较为混乱。
交通拥堵现状分析
上下学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严 重,车辆排队等候时间长。
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易造成 拥堵。
04
安全规划措施
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安装交通信号灯
在校园的交通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确保车辆和 行人安全通行。
设置停车设施
合理规划校园内车辆停车位,避免车辆乱停乱放 ,确保道路畅通。
设立警示标志
在危险路段或事故多发地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 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安全。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和步行方式出行。
实施环保政策
垃圾分类
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浅析聊城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浅析聊城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舒适性原则: 道路与环境相结合 , 尤其是校 区主轴一 由北 向南 系 。 中央 大 道 , 尺度放大 , 形成 宽广 的景 观 大 道 。 ( 2 ) 完善 校 园道 路 交 通 基 础 设施 。 对 现 有 道路 、 交 通信 号 ( 包 括 安全性原则 : 中心教学区按照 人车分离方式 , 充分注 意使用 安 交 通 信 号 灯 、 交通 标 志 和 交 通 标 线 ) 、 停车场等 道路交通设施进行 全。 改进和完善 , 消除校 园交通安全隐患, 满足校 园交 通需求。例如 整 ( 二) 道 路 系 统 规划 修 路面, 在 教 学 区 和 生 活 区 设 置 行 车 障碍 , 限制 车 辆 进 入 ; 在 有 急 ( 1 ) 车行 。 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 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 转弯 的路段设置反光 镜; 改善夜间道路照 明设施 ; 在路 口设 置减速 计, 校 园设 置 了若 干 完 整 的 车 行 主 要环 道 和 次 要 环 道 , 高效 快 捷 地 带; 在事故易发地点设置警示标志等等 。
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对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探究有利于保障师生员工的校内安全建设安全畅通舒适便捷的校园交通环境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对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与有效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浅析聊城大学校 园道路规划 设计
◆王云静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 山东
聊城
2 5 2 0 0 0 )
【 摘要】 随着现代 教育观念 的发展 , 校 园建设越来越重视 。 校 园道路 标志 , 而 这些区域是学生 的主要 活动 区之一 , 道 路狭窄 , 极 易发生 是人们在校 园中通行 的载体和校 园规划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 事 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摘要: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分析了大学校园建设中道路设计的方法,提倡因地制宜地运用国林规划构图基本规律,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具有现代高校学习氛围的校园道路系统。

大学校园中,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文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用,对于校园总体布局,人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校园的改扩建与异地新建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的不良衔接所带来的校园入口治安和环境问题;校园内机动车辆对行人的干扰问题以及停车位不足等问题。

但组成校园道路系统的广场和道路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应是大学校园中亲切宜人的空间,提供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场所。

1.地理位置及现状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江浦珠江镇。

经国务院批准,原浦口区和江浦县于2002年3月合并组建新的浦口区,该区作为新成立的南京新城区已被南京市定位为滨江城市重点开发地带。

总占地面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

坐落于浦口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伟大的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离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里,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投资发展的风水宝地。

南京市及浦口区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该区建设成为一座集旅游、文化、体育、商贸、金融、科技、教育等为一体的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功能设施完善的滨江城区。

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2.1 道路系统规划特点(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行驶,就近停靠各出入口,而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广场、林荫步道相结合。

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尤其是校区主轴由北向南中央大道,尺度放大,形成宽广的景观大道。

安全性原则:中心教学区按照人车分离方式,充分注意使用安全。

多样性原则:多条道路相互连接、环绕,摆脱单调的校园道路设计。

(2)道路结构基于上述原则,校内道路采取车行与人行分离形式,车行环路在外围,人行则在环路之内的各广场序列之中,并采用步行广场、林荫道的方式与景观结合。

休息小道设于林荫中央林带边,并留出公共开放空间,集散步道、观景、交往、休息为一体,充分感受自然环境对身心的熏陶。

2.2 道路系统规划(1)车行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校园设置了若干完整的车行主要环道和次要环道,高效快捷地联系各区。

同时,车辆在各区的外围亦可进入该区的各个建筑群,避免机动车对各区的步行系统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人行沿两条轴线构成的景观步道远离外部的环路,是一个幽静安全的步行区域,亦与教学区、学院区与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组成完整的步行网络。

3、主要道路及景观步道的规划布局依据自然地势与新校区校园功能的要求,把新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校大门、体育活动区、教学区、镜湖、学生宿舍区、天宝阁等几个组成部分。

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校园功能分区为基础,实现交通网格化。

校园交通以外环路和内环道为主要通道,外环路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自行车及人流为辅;内环道以通行人流为主,使整个校区反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没计原则。

(因江浦校区所处地势较为陡峭,不考虑自行车通行。

)3.1 校大门工大新区主大门位于校园南端,为新区的礼仪性大门,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一主大门是体育活动场以及教学区的主入口,为突出其重要性,在大门入口处设计一个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以拼花的广场砖作铺地,其鲜艳变化的图案及色彩与校门外道路形成强烈对比,有效地突出了校园入口。

广场作为门前区的主景,应独具特色,考虑到与生态谷相连,加强了植物景观,弱化一些人造景观。

在植物配植中注意竖向与横向对比,选用一些低矮、整齐植物在广场部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

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方,烘托生态这一主题。

另一种表现主题的布置方法是从校门口沿入口广场两侧用行道树构成宽阔的绿色通道,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

随着广场的延伸,其功能应由集散性向流通性过渡,逐步演变为道路,使人以最简洁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3.2 教学区教学区在校大门入口不远处;主广场沉毅广场位于教学区的核心位置,成为控制整个教学区建筑群的中心。

教学区内各组团有各自的中心与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高效运作的系统,在教学区内设置一条以步行道路为主的中轴线道路贯穿于教学区内。

由于道路以步行为主,可以允许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因为道路要满足集散性、流通性、景观性等功能,所以在道路的设计上,要求道路有一定的宽度,基础要牢,地势要平坦。

一般路面可保持6—8米,路两侧充分绿化美化,处处有景可看。

在教学区西侧的入口处,主路以暖色调的连锁砖铺成,在路两旁种植绿色的植被,使之与道路饰面在视觉上形成对比。

随着道路的延伸,在中段道路中部增加一块绿地,以增加其景观性以及游憩性。

这块绿地是师生休息、游乐的场所,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各园林小区之间用游息园路联系在一起。

沿中轴线布置的主路在宽度变化的同时,路线也随之调整,由沿中轴方向转移到中心绿地的两侧,最后再交汇于中轴线上。

这样的处理,道路能够更加融合于周边环境之中,在道路的整体节奏上,张弛有度,动静结合。

在道路的最南端以大面积硬地广场来代替道路,将其作为整个教学区的核心。

根据广场内不同部位的使用性质,可设置不同的路面铺装。

此处的广场强调流通性和集散性,地势平坦,因此铺装大部分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的刚性路面铺装。

饰面是广场铺地景观中的一个重点,从色彩上来看,它应该以一个色系为准,给人一种温暖而有序的感觉。

在色调上,以表现幽雅,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快感的冷色调为主,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在图案上,利用不同颜色的人造花岗石铺造广场,使其纹路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力度,可以增加广场的空间感。

南、北两个教学区是通过镜湖的上坡道路和图书馆相连接的,因此镜湖是连接两个教学区的重要的交通通道,在注重平台交通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它的景观性。

北教学区以圆环形道路为骨架,在区内圆心位置设计一个四面对应的小型广场,便于车辆和人员通行。

3.3 图书馆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位于江浦校区教学区中心位置,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是江浦校区人文信息交流中心,集图书馆、外语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现代教育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馆。

用地地貌属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形,自东向西倾斜,平均坡度达到25%,南北长约260米,东西进深约170米。

图书馆位于校园东北侧,是校园的学术中心,连接着南北教学区、体育馆和学生宿舍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其前侧有三向道路,分别向南通向天宫楼和地坤楼,向西通向南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象山苑和檀香苑,向北通向北教学区。

后侧为南北走向道路,向南通向体育馆、综合馆和浦江学院住宿区,向北通向天宫楼和地坤楼。

图书馆的台阶采用大理石铺就,整体给人一种厚重感。

图书馆前的道路由沥青铺成,方便交通和清洁。

图书馆四面为原始的山地树林,远处看去,图书馆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

令人赏心悦目。

3.4 学生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分散于校园各处,西侧为西苑、南苑、桂苑等,北侧为象山苑和檀香苑。

学生宿舍区两个主入口道路应与教学区道路紧密连接,使学生宿舍与教室步行交通最为便捷,方便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两个主人口道路,应采用宽度为6米的规则式道路。

道路的饰面依旧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

学生宿舍区内道路路线设计为一条斜线,打破了其它功能区道路横平竖直的平淡布置,给校园带来了生机。

将湖水引入宿舍区内,自然流淌的水面,柔化了斜向线条带来的尖锐感。

道路以休闲小路为主,宽度控制在3米左右,路面沥青铺就,以时刻保持路面的干爽,便于清扫。

宿舍楼群之间有大面积的空地,结合自然地形,加以绿化,修建园林小品,有收有放,自由活泼,建立小型游园,使之成为师生休闲、读书的良好场所。

景观步道作为穿插其间园林式绿色生态走廊,不但为游览的人们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游园景区的骨架。

景观步道不以捷径为准则,而是“莫妙于迁”,路线多以曲线为主。

道路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为1.5米左右。

园路的饰面以用砂石、杂石等材料铺装的简易路面为主。

景观步道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

质感与环境的协调程度、铺地拼缝的大小、质感的调和方法以及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这里,我采用花岗岩为主要的铺装材料,借助其粗犷的特点,来表现大自然的博大。

铺地的拼缝,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强的力感。

砌缝明显,则易产生漂亮整洁的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

由于花岗岩在质感的变化上要小,所以着重颜色的变化。

景观步道与建筑小区相联结,通常采用外弧线连接,并且在接近建筑小区前设置广场,这样既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有利于行人的集散和休憩等活动。

为丰富园路景观,路缘的绿地上采用植草、堆石、设篱、置景、地形等装饰,以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

而在路口,则在对景处作精心点缀,形成对景景观。

景观步道的绿化注重活泼,富有变化,一般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也可用常绿树与花灌木间植,如桧柏与红叶李,龙柏与蔷薇等。

绿地中的植物种植对为自然式,也可以孤植、对植、群植,既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的作用。

4、结束语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从中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

塑造出高效舒适的校园交通网络,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杨永胜、金涛主编,现代小时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2000,中国城市出版社[2]梁永基主编,校园园林绿地设计,2000,中国林业出版社[3]贾育晶主编,中外园林景观赏析,2003,中国于娜林出版社[4]胡长龙主编,园林规划设计,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