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共25页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转速 :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到电枢电压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U=Ea+Ia(Ra+Rc)……………式1
式1中,Ra为电枢回路电阻,电枢回路串联保绕阻与电刷 接触电阻的总和;Rc是外接在电枢回路中的调节电阻
由此可得到直流电机的转速公式为:
n=(Ua-IR)/CeΦ ………………………式2
式2中, Ce为电动势常数, Φ是磁通量。 由1式和2式得
n=Ea/CeΦ ……………………………式3
由式3中可以看出, 对于一个已经制造好的电机, 当励磁电压和 负载转矩恒定时, 它的转速由回在电枢两端的电压Ea决定, 电 枢电压越高, 电机转速就越快, 电枢电压降低到0V时, 电机就 停止转动;改变电枢电压的极性, 电机就反转。
PWM脉宽调速
PWM(脉冲宽度调制)是通过控制固定电压的 直流电源开关频率, 改变负载两端的电压, 从 而达到控制要求的一种电压调整方法。在PWM 驱动控制的调整系统中, 按一个固定的频率 来接通和断开电源, 并且根据需要改变一个 周期内“接通”和“断开”时间的长短。通 过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电压的“占空比”来 达到改变平均电压大小的目的, 从而来控制 电动机的转速。也正因为如此, PWM又被称为 “开关驱动装置”。
, 软件简单。但每个按键需要占用一个输入口线, 在 按键数量较多时, 需要较多的输入口线且电路结构复杂, 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数码管显示部分 本设计使用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是四位数码 管, 内部的4个数码管共用a~dp这8根数据线, 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因为里面有4个数码管, 所以它有4个公共端, 加上a~dp, 共有12个引 脚, 下面便是一个共阴的四位数码管的内部 结构图(共阳的与之相反)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是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一个重要工程应用领域。

在很多工业领域中,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直流电机的转速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步骤。

一、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一般来说,直流电机的转速与电机的电压和负载有关,转速随电压增加而增加,转速随负载增加而减小。

因此,当我们需要调节直流电机的转速时,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电压和负载来实现。

二、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要求:在设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所需的转速范围、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负载要求等。

这些设计要求将指导系统的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控制器。

2.选择控制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控制器。

常见的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有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控制器来实现转速调节。

3.选择传感器:为了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和位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编码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安装和测量。

4.搭建电路:根据控制器的要求,搭建合适的电路来实现控制和测量功能。

通常需要安装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5.调试和测试:在电路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来验证系统的性能。

首先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得系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转速调节。

然后进行负载试验,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转速调节性能。

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6.性能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和传感器的位置,改善系统的转速调节性能和响应速度。

优化后的系统将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三、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工程应用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步骤。

(完整版)晶闸管可控整流技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完整版)晶闸管可控整流技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

2 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可控整流电源设计简介 (1)1。

3 课题设计要求 (1)1.4 课题主要内容 (2)2 主电路设计 (3)2.1 总体设计思路 (3)2.2 系统结构框图 (3)2。

3 系统工作原理 (4)2。

4 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5)3 主电路元件选择 (6)3.1 晶闸管的选型 (6)4 整流变压器额定参数计算 (7)4。

1 二次相电压U2 (7)4.2 一次与二次额定电流及容量计算 (8)5 触发电路的设计 (10)6 保护电路的设计 (12)6.1 过电压的产生及过电压保护 (13)6。

2 过电流保护 (13)7 缓冲电路的设计 (14)8 总结 (17)1 绪论1.1 课题背景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应用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直流调速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形式.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可调电压的直流调速系统(简称KZ—D系统)和旋转变流机组及其它静止变流装置相比,不仅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

可控硅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它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差,很短时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就会把器件损坏。

为了使器件能够可靠地长期运行,必须针对过电压和过电流发生的原因采用恰当的保护措施.为此,在变压器二次侧并联电阻和电容构成交流侧过电压保护;在直流负载侧并联电阻和电容构成直流侧过电压保护;在可控硅两端并联电阻和电容构成可控硅关断过电压保护;并把快速熔断器直接与可控硅串联,对可控硅起过流保护作用。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大力发展,该方面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能变换效率高,完成相同的工作任务可以比传统方法节约电能10%~40%,因此它是一项节能技术,整流技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1.2 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可控整流电源设计简介该系统以可控硅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构成系统的主电路,采用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本触发电路分成三个基本环节:同步电压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和输出。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1 设计方案论证电流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转速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2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及其原理综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开展,在调速领域中,双闭环控制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相对于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的弱点。

双闭环控制那么很好的弥补了他的这一缺陷。

双闭环控制可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应的分别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其良好的动态性能主要表达在其抗负载扰动以及抗电网电压扰动之上。

正由于双闭环调速的众多优点,所以在此有必要对其最优化设计进展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就是旨在对双闭环进展最优化的设计。

整流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整流主电路采用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它可看成是由一组共阴接法和另一组共阳接法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串联而成。

共阴极组VT1、VT3和VT5在正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正向电流;共阳极组VT2、VT4和VT6在负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变压器每相绕组在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变压器绕组中没有直流磁通势,同时也提高了变压器绕组的利用率。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多用于直流电动机或要求实现有源逆变的负载。

为使负载电流连续平滑,有利于直流电动机换向及减小火花,以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一般要串入电感量足够大的平波电抗器,这就等同于含有反电动势的大电感负载。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a=0°时的工作情况。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机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准控制。

在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一、系统设计1. 电机选择: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直流电机作为调速系统的执行器。

根据需要的输出功率和转速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和规格。

2. 电机驱动器选择: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转速的核心设备。

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电压,选择合适的电机驱动器。

常见的电机驱动器包括PWM调速器、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等。

3. 控制器选择:控制器是调速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来调节电机转速。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PLC等。

4.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现闭环控制,通常需要使用传感器来检测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

5. 调速算法设计: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调速算法。

常见的调速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二、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根据设计需求,将电机、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

确保电气连接正确无误。

2. 软件编程:根据设计的调速算法,编写控制程序。

在控制器上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输出,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

3. 参数调试:在系统搭建完成后,进行参数调试。

根据实际效果,调节PID参数等,使电机能够稳定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的转速和功率输出。

4. 性能测试: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包括转速稳定性、响应速度等。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5. 系统应用:将设计好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应用到具体的机械设备中,实现精准的控制和调节。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系统进行进一步调优和改进。

通过以上设计和实现过程,可以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现对电机转速和功率的精确控制。

在工业生产和机械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精度。

希望本文对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所帮助,让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学号:017115110015学生姓名:陈佳宇指导教师:蒋萍萍老师目录1.绪论 (4)1.1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意义 (4)1.2直流电机调速的发展趋势 (4)1.3本文研究的内容 (5)2.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设计方案综述 (5)2.1.1 H桥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6)2.1.2 调速设计方案 (7)2.2 硬件设计 (7)2.2.1 电源电路 (7)2.2.2 H桥驱动电路 (8)2.2.3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测速模块 (8)2.2.4 LCD显示模块 (9)3.直流调速系统的软件设计 (10)3.1 PWM技术简介 (10)3.1.1 PWM介绍 (10)3.1.2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10)3.1.3 PWM调速原理 (11)3.2 调节器设计 (13)3.2.1电流调节器设计 (13)3.2.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14)3.3 软件设计 (16)3.3.1系统总控制流程图及说明 (16)3.3.2 PWM波软件设计 (17)3.3.3 测速软件设计 (20)4. 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 (21)4.1仿真步骤 (21)4.2仿真分析 (23)5.总结 (26)参考文献 (27)摘要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调速特性,它的特点是启动转矩大,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平滑、经济地调速,转速控制容易,调速后效率很高。

本文设计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主要由51单片机、电源、H桥驱动电路、LCD液晶显示器、霍尔测速电路以及独立按键组成的电子产品。

电源采用78系列芯片实现+5V、+15V对电机的调速采用PWM波方式,PWM是脉冲宽度调制,通过51单片机改变占空比实现。

通过独立按键实现对电机的启停、调速、转向的人工控制,LCD实现对测量数据(速度)的显示。

电机转速利用霍尔传感器检测输出方波,通过51单片机对1秒内的方波脉冲个数进行计数,计算出电机的速度,实现了直流电机的反馈控制。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一、引言直流调速系统是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通常采用双闭环控制结构,即转速环和电流环。

转速环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电流环用于控制电机电流。

本文将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二、转速环设计转速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实现对转速的精确控制。

转速环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和转矩方程,建立电机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转速-电压模型,即Tm=Kt*Ua-Kv*w。

2.设计转速环控制器:选择适当的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比如PID控制器。

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可以使用根轨迹法、频域法等进行控制器参数设计。

确定控制器增益Kp、Ki和Kd。

3.闭环仿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闭环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性能。

4.实际系统调试:将设计好的转速环控制器实施到实际系统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微调。

三、电流环设计电流环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电机的电流,以确保电机输出的转矩能够满足转速环的要求。

电流环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和电流方程,建立电机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电流-电压模型,即Ia=(Ua-R*Ia-Ke*w)/L。

2.设计电流环控制器:选择适当的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比如PID控制器。

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可以使用根轨迹法、频域法等进行控制器参数设计。

确定控制器增益Kp、Ki和Kd。

3.闭环仿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闭环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性能。

4.实际系统调试:将设计好的电流环控制器实施到实际系统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微调。

四、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在转速环和电流环都设计好的基础上,将两个闭环控制器连接起来,形成双闭环控制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1.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将电流环置于转速环的前端,形成串级控制结构。

2.系统建模:将转速环和电流环的数学模型进行串联,建立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设计一、引言直流电机是工业中最常见的电动机之一,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需求,需要设计一个自动调速系统来调整直流电机的转速。

本文将基于PWM控制方法设计一个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

二、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转速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PWM控制方法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实现自动调速。

2.传感器选择直流电机的转速检测一般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实现。

霍尔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电机转子的位置,并根据位置变化来计算转速。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3.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整个自动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转速信号,并通过PID算法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PID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的偏差、偏差变化率和偏差积分值来计算控制量。

在本系统中,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即为PWM信号。

4.PWM控制方法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方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的方法。

在本系统中,PWM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调整电机的输入电压。

当需要提高电机转速时,增加PWM信号的占空比;当需要降低电机转速时,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

通过反馈控制,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转速信号不断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电机的自动调速。

5.电源选择在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中,电源需要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供电机正常工作。

一般可选择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来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执行器选择执行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实际操作的部分。

在直流电机自动调速系统中,执行器可选择光耦隔离器和驱动芯片来实现PWM信号控制。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设计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设计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目录1设计概述 (1)1.1 设计意义及要求 (1)1.2 方案分析 (1)1.2.1 可逆调速方案 (1)1.2.2 控制方案的选择 (2)2主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3)2.1 整流电路 (3)2.2 斩波调速电路 (4)3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3.1 触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6)3.2脉宽调制(PWM)控制的设计与分析 (6)3.2.1 欠压锁定功能 (7)3.2.2系统的故障关闭功能 (7)3.2.3软起动功能 (7)3.2.4 波形的产生及控制方式分析 (8)3.3 延时、驱动电路的设计 (8)3.4 ASR和ACR调节器设计 (9)3.4.1 ASR(速度调节器) (9)3.4.2 ACR(电流调节器) (10)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2)附录 (13)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1设计概述1.1 设计意义及要求有许多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既能正转,又能反转,而且常常还需要快速地起动和制动,这就需要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四象限运行的特性,也就是说,需要可逆的调速系统。

改变电枢电压的极性,或改变励磁磁通的方向,都能够改变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

当电机采用电力电子装置供电时,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单向导电性,需要专用的可逆电力电子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1.2 方案分析1.2.1 可逆调速方案使电机能够四象限运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两端电压的方向,可以改变直流电机励磁电流的方向等等,即电枢电压反接法和电枢励磁反接法。

电枢励磁反接方法需要的晶闸管功率小,适用于被控电机容量很小的情况,励磁电路中需要串接很大的电感,调速时,电机响应速度较慢且需要设计很复杂的电路,故在设计中不采用这种方式。

电枢电压反接法可以应用在电机容量很的情况下,且控制电路相对简单电枢反接反向过程很快,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本设计中采用该方法。

电枢电压反接电路可以采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方式,两组晶闸管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PWM(脉宽调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的有效值和频率,以控制电机转速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设计过程和实施步骤。

一、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原理1.电机: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使用的电机一般是带有永磁励磁的直流电机,其转速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2.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电机转速和转速反馈。

常用的传感器有霍尔传感器和编码器。

3.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反馈信号,并与用户输入信号进行比较来调整电机输入电压。

控制器一般包括比较器、计数器、时钟和PWM 发生器。

4.功率电源:功率电源负责提供PWM信号的电源。

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用户输入转速转化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再将比较结果输入给计数器,由计数器根据输入信号的边沿通过时钟控制PWM发生器,最后通过功率电源提供PWM信号给电机。

二、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过程1.确定电机类型和参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的直流电机类型和技术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转速、功率等。

2.选择传感器:根据调速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常用的有霍尔传感器和编码器。

3.设计控制器:根据电机类型和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控制器,设计比较器、计数器、时钟和PWM发生器电路,并进行连线连接。

4.设计功率电源:根据控制器和电机的电压和电流要求设计适当的功率电源电路。

5.总结设计参数:总结所选器件和电路的技术参数,确保设计完整。

三、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施步骤1.进行电路连线:根据设计图将所选器件和电路进行连线连接,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电机和功率电源。

2.进行参数调整: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如比较器的阈值、计数器的初始值等。

3.进行调速测试:连接电源后,通过用户输入信号和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调速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参数调整。

4.优化系统性能: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系统性能,如改进控制器参数、调整电机参数等。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5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5页)

图2 模型编辑窗 口
■ (3)修改模块参数:
双击模块图案,则出现关于该图 案的对话框,
通过修改对话框内容来设定模块 的参数。
描述加法器 三路输入的 符号,|表示 该路没有信 号,用|+-取 代原来的符 号。得到减 法器。
图3 加法器模块对话 框
图4 传递函数模块对话框
分子多项式 系数
分母多项式 系数
■ 设计要求:系统中各个参数计算过程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ASR、ACR的仿真模型 转速、电流波形图 转速超调量的验证
■ 设计说明书内容 1 目录
2 正文(可分几章来写) 3 总结 4 参考文献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 MATLAB下的SIMULINK软件进行系 统仿真是十分简单和直观的,
例如,0.002s+1是 用向量[0.002 1]来 表示的。
阶跃时刻, 可改到0 。
阶跃值,可 改到10 。
图5 阶跃输入模块对话框
填写所需要 的放大系数
图6 增益模块对话框
图7 Integrator模块对话框
积分饱和值, 可改为10。
积分饱和值,可 改为-10。
(4)模块连接
■ 以鼠标左键点击起点模块输出端,拖动鼠标至 终点模块输入端处,则在两模块间产生“→” 线。
图 SIMULINK模块浏览 器窗口
■ (1)打开模型编辑窗口:通过单击SIMULINK工具栏 中新模型的图标或选择→Model菜单项实现。
■ (2)复制相关模块:双击所需子模块库图标,则可打 开它,以鼠标左键选中所需的子模块,拖入模型编 辑窗口。
■ 在本例中拖入模型编辑窗口的为:Source组中的 Step模块;Math Operations组中的Sum模块和Gain 模块;Continuous组中的Transfer Fcn模块和 Integrator模块;Sinks组中的Scope模块;

单片机课程设计完整版《PWM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完整版《PWM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设计题目 (1)1 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1)1.1 设计要求 (1)1.2 主要技术指标 (2)2 设计过程 (2)2.1 题目分析 (4)2.2 整体构思 (4)2.3 具体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元件说明及相关计算 (5)3.1 元件说明 (5)3.2 相关计算 (6)4 调试过程 (6)4.1 调试过程 (6)4.2 遇到问题及解决措施 (7)5 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8)附录一:电路原理图 (9)附录二:程序清单 (9)设计题目: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本文设计的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主要由51单片机、电源、H桥驱动电路、LED 液晶显示器、霍尔测速电路以及独立按键组成的电子产品。

电源采用78系列芯片实现+5V、+15V对电机的调速采用PWM波方式,PWM是脉冲宽度调制,通过51单片机改变占空比实现。

通过独立按键实现对电机的启停、调速、转向的人工控制,LED实现对测量数据(速度)的显示。

电机转速利用霍尔传感器检测输出方波,通过51单片机对1秒内的方波脉冲个数进行计数,计算出电机的速度,实现了直流电机的反馈控制。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定时中断;电动机;PWM波形;LED显示器;51单片机1 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2,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动机PWM调速控制装置。

1.1 设计要求(1)在系统中扩展直流电动机控制驱动电路L298,驱动直流测速电动机。

(2)使用定时器产生可控的PWM波,通过按键改变PWM占空比,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

(3)设计一个4个按键的键盘。

K1:“启动/停止”。

K2:“正转/反转”。

K3:“加速”。

K4:“减速”。

(4)手动控制。

在键盘上设置两个按键----直流电动机加速和直流电动机减速键。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总4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存档日期:存档编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姓名:徐震杰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 10电51 指导教师:甘良志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摘要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一般都是由转速、电流反馈来完成的,它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都是十分杰出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优点使其使用范围也很广泛。

其主要通过晶闸管可控整流电源来调节电源的大小。

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调速系统一共有两个控制器,它们分别是转速控制器(ASR)和电流控制器(ACR)。

速度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的设计是使用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实现的。

在设计中,首先对总体规划的设计图进行了确定。

之后又对主电路的结构形式以及各个元器件进行了确定和设计。

与此同时,对包括晶闸管、电抗器等元件的参数进行了计算。

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围绕本设计最重要的部分,直流调速系统的转速环和电流环进行设计。

为了使速度和电流两个负反馈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应该使其嵌套连接在速度和电流负反馈之间。

单纯的从布局上来看的话,电流环在转速环的内部,因此电流环被叫做内环,相应的转速环就被称为外环。

这样设计之后,以电流负反馈、转速负反馈为核心的调速系统就这样形成了。

在对所有部分设计都完成了之后,采用MATLAB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转速负反馈电流负反馈AbstractThe speed and current feedback control of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has excellent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most widely application scope. It through thyristor controlled rectifying power supply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power supply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itle, it uses ASR and ACR as the controller of speed control system in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he speed control system of design uses the Sedan fully-controlled bridge rectifier circuit. Firstly, we need determine the overall plan and diagram of this design before the design. Secondly, we need identify and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main circuit and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t the same time, including the parameters of thyristor, reactor, etc. Finally, focus on the design of the most important two parts which are speed loop and current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in the design. In the system were introduced speed negative feedback and current feedback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sted connection can realize the speed and current two kind of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 between the two respectively. On the layout of it simply, current loop is referred to as the inner ring, because it is in the inside. Speed ring is called the outer ring, because current loop i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peed loop. Through this design, the core of the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speed negative feedback and current feedback is formed. After all parts of the design is done,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to do the experiments to the whole system and analyze the data, we can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Keywords: DC motor;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ing; current loop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1.引言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生活中的电气控制系统。

通过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控制策略以及相关技术。

2.设计原理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电压或电流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在直流电机中,电压和电流与转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改变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为了实现精确的调速控制,通常采用反馈控制的方式,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以达到期望的转速。

3.控制策略开环控制是指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直接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开环控制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无法考虑到外界的扰动和电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控制精度较低。

闭环控制是指在有反馈的情况下,测量电机转速,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输出电压或电流。

闭环控制的优点是能够考虑到外界的扰动和电机的非线性特性,提高控制精度。

常用的闭环控制策略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其中,PID控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控制策略,具有调节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4.相关技术在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用到一些相关的技术,如编码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

编码器是一种测量旋转角度和速度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

根据编码器的测量结果,可以对电机进行控制。

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电机的电流、电压和转速等参数,以获得电机的实时状态。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驱动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行的电路,可以根据输入的电压或电流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

5.总结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控制策略和相关技术,以实现期望的控制效果。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直流电动机直流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直流电能的机电能量转换机械;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机械;它与交流电动机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相比,虽然因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故障较多等,目前已不如交流电动机应用普遍,但由于它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和较大的启动转矩,得到广泛应用;本节仅就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分类及在印刷设备中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做一简单介绍;下图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图,图中的N和S是一对固定不动的磁极,用以产生所需要的磁场;容量较大一些的电机,磁场都是由直流励磁电流通过绕在磁极铁心上的励磁绕组产生;为了清晰,图中只画出了磁极的铁心,没有画出励磁绕组;在N极和S极之间有一个可以绕轴旋转的绕组;直流电机这部分称为电枢,而实际电机的电枢绕组嵌在铁心槽内,电枢绕组的电流称为电枢电流;线圈两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而且与线圈同轴旋转的铜片连接,铜片上有各压着一个固定不动的电刷;在直流电动机中,为了产生方向始终如一的电磁转矩,外部电路中的直流电流必须改变成电机内部的交流电流,这一过程称为电流的换向;换向的铜片称为换向片;互相绝缘的换向片组合的总体称为换向器;图1:直流电动机原理图一、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磁极、电枢、换向器三部分组成;1磁极;磁极是电动机中产生磁场的装置,如图2所示;它分成极心1和极掌2两部分;极心上放置励磁绕组3,极掌的作用是使电动机空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最为合适,并用来挡住励磁绕组;磁极是用钢片叠成的,固定在机座4即电机外壳上,机座也是磁路的一部分;机座常用铸钢制成;图2直流电动机的磁极及磁路1-极心 2-极掌 3-励磁绕组 4-机座2电枢;电枢是电动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直流电动机的电枢是旋转的,电枢铁心呈圆柱状,由硅钢片组成,表面冲有槽,槽中放有电枢绕组;3换向器整流子;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特殊装置,其外形如图3所示,主要由许多换向片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换向片中间是绝缘片;在换向器的表面用弹簧压着固定的电刷,使转动的电枢绕组得以同外电路联结;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征,易于识别;图3:换向器1—换向片 2—连接部分图4 直流电机装配结构图图5 直流电机纵向剖视图1—换向器 2—电刷装置 3—机座 4—主磁极 5—换向极6—端盖 7—风扇 8—电枢绕组 9—电枢铁心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U + -ABNSII FFCabd图6 直流电动机原理图图6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若在A、B之间外加一个直流电压,A接电源正极,B接负极,则线圈中有电流流过;当线圈处于图5所示位置时,有效边ab在N 极下,cd在s极上,两边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由安培定律可知,ab边和cd 边所受的电磁力为:F=BIL式中,I为导线中的电流,单位为安A;根据左手定则知,两个F的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形成电磁转矩,驱使线圈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线圈转过180°时,cd边处于N极下,ab边处于S极上;由于换向器的作用,使两有效边中电流的方向与原来相反,变为d→c、b→a,这就使得两极面下的有效边中电流的方向保持不变,因而其受力方向、电磁转矩方向都不变;由此可见,正是由于直流电动机采用了换向器结构,使电枢线圈中受到的电磁转矩保持不变,在这个电磁转矩作用下使电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时电动机可作为原动机带动生产机械旋转,即由电动机向机械负载输出机械功率;在直流电动机中,除了必须给电枢绕组外接直流电源外,还要给励磁绕组通以直流电流用以建立磁场;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可以用两个电源单独供电,也可以由一个公共电源供电;按励磁方式的不同,直流电动机可以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等形式;由于励磁方式不同,它们的特性也不用;他励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分别由两个电源供电,如图7所示;他励电动机由于采用单独的励磁电源,设备较复杂;但这种电动机调速范围很宽,多用于主机拖动中;图7 他励电动机二、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电动机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它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平滑而经济的调速,因此多用于调速要求较高的场合;根据直流电动机调速公式n=ψ+-Ce Rpa Ra Ia U )(可见,当电枢电流不变时即负载不变,只要在电枢电压U 、电枢电路附加电阻和每极磁通ф三个参数中,任意改变一个,都能引起转速的变化;因此,他励直流电动机可以有三种调速方法;为了评价各种调速方法的优缺点,对对调速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通常称为调速指标;下面下面对调速指标做一简要说明;调速指标1调速范围调速范围是只指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调素时,其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比,用D 表示,即 D=m in m axn n不同的生产机械对对调速范围的要求不同,如车床D=20~100,龙门刨床D=10~40,扎钢机D=~3等;电动机最高转速nmax 受电动机的换向及机械强度限制,最低转速相对稳定即静差率要求的限制;2静差率调速的相对稳定性静差率或转速变化率是指电动机在一条机械特性上额定负载时的转速降落△n 与该机械特性的理想空载转速n0之比,用表示,即σ=0n n∆=00n n n -式中,n 为额定负载转矩Tem=TL 时的转速图8从上式可以看出,在△n相同时,机械特性越“硬”,额定负载时转速降越小,静差率σ越小,转速的相对稳定性越好,负载波动时,转速变化也越小;图3-1中机械特性1比机械特性2“硬”;静差率除了与机械特性硬度有关外,还与理想空载转速n0成反比;对于同样“硬度”的特性,如图3-2中特性1和特性3,虽然转速将相同,但其静差率却不同;为了保证转速的相对稳定性,常要求静差率应不大于某一允许值允许值;图9调速范围D与静差率σ两项性能指标是相互制约的,当采用同一种方法调速时,静差率要求较低时,则可以得到较低的调速范围;反之,静差率要求较高时,则调速范围小;如果静差率要求一定时,采用不同的调速方法,其调速范围不同,如果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比电枢串电阻调速的调速范围大;调速范围与静差率是相互制约的,因此需要调速生产机械,必须同时给出静差率与调速范围这两项指标,以便选择适当的调速方法;3调速的平滑性调速的平滑性是指相邻两级转速的接近程度,用平滑系数ψ表示,即Ψ=1 i inn平滑系数Ψ越接近1,说明调速的平滑性越好;如果转速连续可调,其级数趋于无穷多,称为无级调速,Ψ=1,其平滑性最好;调速不连续,级数有限,称为有级调速;4调速的经济性经济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调速所需的设备和调速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另一方面是指电动机调速时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一台电动机当采用不同的调速方法时,电动机容许输出的功率和转矩随转速变化的规律是不同的,但电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和转矩是有负载需要所决定的,而不同的负载,其所需要的功率和转矩随转速的变化的规律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调速方法时,既要满足伏在要求,又要尽可能是电动机得到充分利用;经分析可知,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以及降低电枢电压调速适用于恒转矩负载的调速,而若此调速适用于恒功率负载的调速;电枢串电阻调速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负载运行时,保持电源电压及励磁电流为额定值不变,在电枢回路中串入不同阻值的电阻,电动机将运行于不同的转速,如图3—3所示,图中的负载为恒转矩负载;从图10可以看到,当电枢回路串入电阻R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斜率将增大,电动机和负载的机械特性的交点将下移,即电动机稳定运行转速降低;nnT L T em a +R 1图10电枢串电阻调速机械特性如图10中传入的电阻2R >1R ,交点2A 的转速2n 低于交点1A 的转速1n ,它们都比原来没有外串电阻的交点A 的转速n 低;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调节方便,缺点是调速范围小,电枢回路串入电阻后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变“软”,使负载变动时电动机产生较大的转速变化,即转速稳定性差,而且调速效率较低改变电枢电源电压调速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不串接电阻,由一可调节的直流电源向电枢供电,最高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励磁绕组由另一电源供电,一般包保持励磁磁通为额定值;电枢电压不同时,电动机拖动负载将运行于不同的转速上从图11中可以看出,当电枢电源电压为额定值时,电动机和负载的机械特性的交点为A,转速为n ;电压降到1U 后,交点为1A ,转速为`1n ;电压为2U ,交点为2A ,转速为2n ;电压为3U ,交点为3A ,转速为3n ;电枢电源电压越低,转速也越低;同样,改变点数电源电压调速方法的范围也只能在额定转速与零转速之间调节;改变电枢电源电压调速时,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不变,因此,集市电动机在低速运行时,转速随附在变动而变化的幅度较小,即转速稳定性好;当电枢电源电压连续调节时,转速变化也是连续的,所以这种调速称为无级调速;n0nn nU1U23U NT L T em 图11改变电枢电源电压调速方法的有电视调速的平滑性好,即可实现无级调速,调速效率高,转速稳定性好,缺点是所需的可调电源设备投资较高;这种调速方法在直流电力拖动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弱磁调速励直流电机电枢电流电压不变,电枢回路也不串接电阻,在电动机拖动负载转矩不很大小于额定转矩时,减少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磁通,可使电动机的转速提高;他励直流电动机带恒转矩负载时弱磁调速,如图1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当励磁磁通为额定值ΦN时,电动机和负载的机械特性的交点为A,转速为n:励磁磁通减少为Φ2时,理想空载转速增大,同时机械特性斜率也变大,交点为A1,转速为n1;励磁电流减少为Φ1,交点为A2,转速为n2;弱磁调速的范围是在额定转速与电动机的所允许最高转速之间进行调节,至于电动机所允许最高转速值是受换向与机械强度所限制,一般约为1.2m左右,特殊设计的调速电动机,可达3 nN或更高;弱磁调速的优点是设备简单,调节方便,运行效率也较高,适用于恒功率负载,缺点是励磁过弱时,机械特性的斜率大,转速稳定性差,拖动恒转矩负载时,可能会使电枢电流过大;在实际的电力拖动系统中可以将几种调速方法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得到较宽的调速范围,电动机可以在调速范围之内任何转速上运行,而且调速时的损耗较小,运行效率较高,能很好的满足各种生产机械对调速的要求;n o2n o1n oT L T em图12弱磁调速机械特性三、课程设计内容第四章课程设计内容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如下:P N=6KWU aN=200VI aN=42An N=1500r/minR L=Ω1. 用其拖动通风机负载运行,若采用电枢串电阻调速时,要使转速降至200r/min,试设计电枢电路中的调速电阻;2. 用其拖动恒转矩负载运行,负载转矩等于电动机的额定转矩,采用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时,要使转速降至1000r/min,试设计电枢电压值;3. 用其拖动恒功率负载运行,采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要使转速增至1800r/min,试设计CeΦ的值;内容解析:1.采用电枢串电阻调速:电动机的电枢电阻Ra=U aN - P N I aN/ I aN =200-6000/42/42Ω=Ω在额定状态运行时E= U aN -R a I aN =×42V=CeΦ=E/ n N =1500=C TΦ=60CeΦ/2π=60/2××=T N=60 P N /2πn N =60/2××6000/=. m由于通风机负载的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反比,故n=1200r/min时的转矩为T=n/ n N2T N=1200/1500 2×n0= U aN/ CeΦ=200/min=2100r/min∆n= n0-n=2100-1500r/min =600r/min由于∆n= Ra +RrT/ C T CeΦ2由此求得Rr=∆n CT CeΦ2/T- Ra =600××采用电枢电压调速:由上题求得:Ra=ΩCeΦ=C TΦ=T N =电枢电压减小后∆n=Ra T N / C T CeΦ2=××r/min=minn0=n+∆n=1000+r/min=min由此求得Ua= CeΦn0=×=3.采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由上求得R a=ΩT N=由于恒功率负载的转矩与转速成正比关系,故忽略空载转矩时,调速后的电磁转矩为T= n N T N /n=1500×= 1800=200/ CeΦ×C T CeΦ2得CeΦ=或结论三种调速方法各有优缺点,改变电枢电阻调速的缺点较多,所以只适用于调速范围不大,调速时间不长的小容量电动机中;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调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电力拖动系统中;改变励磁电流调速通常与改变电枢电压同时应用于对调速要求很高的电力拖动系统中,来扩大调速范围和实现双向调速;对容量较大的直流电动机,通常采用降电压起动;即由单独的可调压直流电源对电机电枢供电,控制电源电压既可使电机平滑起动,又能实现调速;此种方法电源设备比较复杂;本设计采用增加电枢电阻启动非常简单,设备轻便,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小型直流电动机中;设计体会经过一周的奋战,课程设计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之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个学科所学知识的总结,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提高;通过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经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不段的学习,努力提高知识和综合能力;设计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还是很多的;在设计中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让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经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理解和消化,使我对直流电机的调速尤其是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串电阻调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次课程设计也许会又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使以后的设计会更好,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提高参考文献1.唐介. 电机与拖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唐介. 控制微电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周绍英.电机与拖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4.李海发. 电机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5.刘起新. 电机与拖动基础.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出版。

直流电机调速方案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方案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方案设计一、直流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的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枢电流、励磁电流等因素有关。

根据电机学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的转速公式为:$n =\frac{U I_a R_a}{K_e \Phi}$其中,$n$为电机转速,$U$为电枢电压,$I_a$为电枢电流,$R_a$为电枢电阻,$K_e$为电机的电势常数,$\Phi$为励磁磁通。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通过改变电枢电压$U$、励磁磁通$\Phi$或者电枢电阻$R_a$,都可以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调节。

二、常见的直流电机调速方案(一)电枢串电阻调速电枢串电阻调速是在电枢回路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枢电流,从而实现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以下缺点:1、调速电阻上消耗大量电能,效率低。

2、机械特性变软,负载变化时转速波动较大。

3、调速范围有限,一般只能实现有级调速。

(二)降压调速降压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来实现调速。

可以使用可控硅整流装置或者直流斩波器来调节电枢电压。

这种调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源电压能够平滑调节,实现无级调速。

2、机械特性硬度不变,转速稳定性好。

3、调速范围宽,效率高。

然而,降压调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需要专用的调压设备,成本较高。

(三)弱磁调速弱磁调速是通过减小励磁磁通来提高电机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通常与降压调速配合使用,以扩大调速范围。

弱磁调速的优点是:1、调速设备简单,控制方便。

2、可以在高速运行时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

但弱磁调速也存在局限性,如转速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电机的换向困难,并且调速范围相对较窄。

三、调速方案的选择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调速范围要求如果需要较大的调速范围,降压调速或降压与弱磁配合调速是较好的选择;如果调速范围较小,电枢串电阻调速可能就能够满足要求。

(二)负载特性对于恒转矩负载,降压调速较为适用;对于恒功率负载,弱磁调速可能更为合适。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对AT89S51单片机的编程;2、掌握负反馈的相关理论和应用;3、掌握设计、实现电路的相关技巧;实验所需硬件及软件〃硬件:1、AT89S51,74LS373,ULN2803APG各1片;2、51单片机最小系统1个;3、4位共阳8段LED数码管1个;4、光电对管集成电路1块;5、10孔码盘1个;6、单面焊板1张;7、按钮4个;8、杜邦线40根;9、40Pin插针2排,20Pin底座2个;10、焊接工具1套。

〃软件:1、Proteus 7 仿真测试软件;2、KeilC for 51 编程环境;3、烧录软件。

实验原理根据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闭环负反馈系统的相关理论,对AT89S51单片机进行编程,并设计相关电路,从而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并在LED管上显示。

①电路图如下:②74LS373:74LS373是一个8位锁存器,其在本实验中的作用为:给共阳管的位选端(P1.0~P1.3)提供功放。

因为单片机的引脚输出电流较小,实际应用中根本无法完全点亮数码管,故才考虑使用74LS373来提高引脚带负载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输出电流,达到了增亮数码管的目的。

本实验中,因为不需要74LS373的锁存控制功能,故OC(1脚)接GND,ENA(11脚)接VCC即可。

③ULN2803APG:ULN2803APG是TOSHIBA生产的8块达林顿管集成功放芯片,其中10脚接VCC和电机IN1,9脚接GND,O6接电机IN2,I6接单片机P2.7;直流电机转速的自动控制实现主要是通过“测速——反馈——调节”的循环来实现的。

①测速模块:本实验使用了码盘+光电对管及整形电路,通过安装在机轴上的码盘的转动切割光电对管,可以从光电对管的输出端获得单位时间周期数与转速成严格正比的方波信号,通过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0口对此方波进行计数,就可以实现测速并将数据保存到单片机RAM中。

②反馈模块:使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中断T1,每1秒查询一次INT0的计数个数,将此数值显示到数码管上,清零计数变量,计算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差值并保存。

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目录1绪论 (1)1.1 直流无刷电动机发展状况 (1)1.2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2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2.1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2)2.2三相绕组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主回路的基本类型 (4)2.3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PWM控制器 (5)3 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3. 1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基本方程 (7)3. 2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10)4 硬件电路 (12)4.1 主电路 (12)4.2换相电路 (14)5 软件部分设计 (17)5. 1软件总体构成 (17)5. 2主程序的设计 (17)5. 3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 直流无刷电动机发展状况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经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电动机主要类型有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三种。

直流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调速系统中。

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均采用机械电刷的方式进行换向,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和由此带来的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以及寿命短等致命弱点。

因此,早在1917年,Bulgier就提出了用整流管代替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电刷,从而诞生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M: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的基本思想。

1955年,美国D·Harrison等人首次申请了用晶体管换向线路代替有刷直流电机机械电刷的专利,标志着无刷直流电机的诞生。

1978年,原联邦德国MANNESMANN公司的Indramat分部在汉诺威贸易展览会上正式推出其MAC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标志着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成绩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Translat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学生王杰学号学院班级信电工程学院13自动化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肖理庆2016年6月14日目录1 ××11.1 ××××××11.1.1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1……1.2 ××××××11.2.1 ××××8……2 ×××××82.1 ××××××102.1.1 ××××10……3 ×××××123.1 ××××××123.1.1 ××××12……参考文献13附录14附录114附录2141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模型1.1 直流调速系统的主导调速方法根据直流电动机的基础知识可知,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的平衡方程为:R I E U a +=式(1.1)公式中:U 为电枢电压;E 为电枢电动势;R I a 为电枢电流与电阻乘积。

由于电枢反电势为电路感应电动势,故:n C E φe =式(1.2)式中:e C 为电动势常数;φ为磁通势;n 为转速。

由此得到转速特性方程如下:φe a C R I U /)(n -=式(1.3)由式(1.3)可以看出,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有以下三种方法:1.改变电枢回路的电阻R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1)1.总体设计方案 (2)(一)方案一:PWM波调速 (2)(二)方案二:晶闸管调速 (3)2.单元模块设计 (4)(一) H桥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4)(二)调速设计方案 (5)(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1.电源电路 (6)2.H桥驱动电路 (7)3.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测速模块 (7)4.LCD显示模块 (8)(四)调速设计模块 (9)1.PWM波软件软件设计 (9)2.测速软件设计 (12)3.系统功能调试 (13)(一)调试软件介绍 (13)(二)直流电机的调速功能仿真 (14)1.调速前的波形图 (14)2.调速后的波形图 (14)(三)电机速度的测量并显示功能仿真 (15)(四)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15)(五)系统的PCB图 (16)4.设计总结 (17)5.参考文献 (17)附录 (17)前言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自动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等方面,直流电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家熟悉的录音机、电唱机、录相机、电子计算机等,都不能缺少直流电机。

所以直流电机的控制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

直流电机,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几相绕组的步进电机、永磁式换流器直流电机、伺服电机、两相低电压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调速特性,它的特点是启动转矩大,最大转矩大,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平滑、经济地调速,转速控制容易,调速后效率很高。

与交流调速相比,直流电机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

随着大功率晶体管的问世以及矢量控制技术的成熟,使得矢量控制变频技术获得迅猛发展,从而研制出各种类型、各种功率的变频调速装置,并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适用范围:直流调速器在数控机床、造纸印刷、纺织印染、光缆线缆设备、包装机械、电工机械、食品加工机械、橡胶机械、生物设备、印制电路板设备、实验设备、焊接切割、轻工机械、物流输送设备、机车车辆、医疗设备、通讯设备、雷达设备、卫星地面接受系统等行业广泛应用。

高性能的交流传动应用比重逐年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用可调速交流传动取代直流传动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尽管如此,我认为设计一个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不论是从学习还是实践的角度,对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都会产生积极地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热情。

1.总体设计方案(一)方案一:PWM波调速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图1—1)。

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

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佳,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我们采用了定频调宽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方式,电动机在运转时比较稳定;并且在采用单片机产生PWM脉冲的软件实现上比较方便。

且对于直流电机,采用软件延时所产生的定时误差在允许范围。

图1 PWM波调速电路其结构图如图1—2所示:图2电机调速系统框图(二)方案二:晶闸管调速采用闸流管或汞弧整流器的离子拖动系统是最早应用静止式变流装置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957年,晶闸管(俗称“可控硅”)问世,到了60年代,已生产出成套的晶闸管整流装置,并应用于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即晶闸管可控整流器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V-M 系统)。

如图1-3,VT 是晶闸管可控整流器,通过调节触发装置GT 的控制电压c U 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即可改变整流电压d U ,从而实现平滑调速。

晶闸管整流装置不仅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放大倍数在410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晶体管来控制,不再像直流发电机那样需要较大功率的放大器。

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上,变流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整流器是毫秒级,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因此,在60年代到70年代,晶闸管可控整流器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V-M 系统)代替旋转变流机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G-M 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它不允许电流反向,给系统的可逆运行造成困难;晶闸管对过电压、过电流和过高的du dt 与di dt 都十分敏感,若超过允许值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器件。

另外,由谐波与无功功率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畸变,殃及附近的用电设备,造成“电力公害”,因此必须添置无功补偿和谐波滤波装置。

图3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V-M 系统)兼于方案二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一。

2.单元模块设计(一) H桥驱动电路设计方案图2-1所示的H桥式电机驱动电路包括4个三极管和一个电机,电路得名于“H桥驱动电路”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字母H。

如图1.1-1所示,要使电机运转,必须导通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

根据不同三极管对的导通情况,电流可能会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流过电机,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向。

图4 H桥驱动电路要使电机运转,必须使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导通。

例如,如图2-2所示,当Q1管和Q4管导通时,电流就从电源正极经Q1从左至右穿过电机,然后再经 Q4回到电源负极。

按图中电流箭头所示,该流向的电流将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

当三极管Q1和Q4导通时,电流将从左至右流过电机,从而驱动电机按特定方向转动(电机周围的箭头指示为顺时针方向)。

图5 H桥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图2-3所示为另一对三极管Q2和Q3导通的情况,电流将从右至左流过电机。

当三极管Q2和Q3导通时,电流将从右至左流过电机,从而驱动电机沿另一方向转动(电机周围的箭头表示为逆时针方向)。

图6 H桥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二)调速设计方案调速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工作原理:通过产生矩形波,改变占空比,以达到调整脉宽的目的。

PWM的定义:脉宽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没有限制。

9V电池就是一种模拟器件,因为它的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地等于9V,而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可取任何实数值。

与此类似,从电池吸收的电流也不限定在一组可能的取值范围之内。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通常只能属于预先确定的可能取值集合之内,例如在{0V,5V}这一集合中取值。

模拟电压和电流可直接用来进行控制,如对汽车收音机的音量进行控制。

在简单的模拟收音机中,音量旋钮被连接到一个可变电阻。

拧动旋钮时,电阻值变大或变小;流经这个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了驱动扬声器的电流值,使音量相应变大或变小。

与收音机一样,模拟电路的输出与输入成线性比例。

尽管模拟控制看起来可能直观而简单,但它并不总是非常经济或可行的。

其中一点就是,模拟电路容易随时间漂移,因而难以调节。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精密模拟电路可能非常庞大、笨重(如老式的家庭立体声设备)和昂贵。

模拟电路还有可能严重发热,其功耗相对于工作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模拟电路还可能对噪声很敏感,任何扰动或噪声都肯定会改变电流值的大小。

通过以数字方式控制模拟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此外,许多微控制器和DSP已经在芯片上包含了PWM控制器,这使数字控制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了。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电源电路(1)芯片介绍78XX,XX就代表它所输出的电压值,能降低电压4-5V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

故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

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有时在数字78或79后面还有一个M或L,如78M12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78M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

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2)电路原理图电源电路采用78系列芯片产生+5V、+15V。

电路图如图2-4:图7 78系列的电源电路2.H桥驱动电路基于三极管的使用机理和特性,在驱动电机中采用H桥功率驱动电路,H桥功率驱动电路可应用于步进电机、交流电机及直流电机等的驱动.永磁步进电机或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励磁绕组都必须用双极性电源供电,也就是说绕组有时需正向电流,有时需反向电流,这样绕组电源需用H桥驱动。

直流电机控制使用H桥驱动电路(图2-5),当PWM1为低电平,通过对PWM2输出占空比不同的矩形波使三极管Q1、Q6同时导通Q5截止,从而实现电机正向转动以及转速的控制;同理,当PWM2为高电平,通过对PWM1输出占空比不同的矩形波使三极管Q1、Q6同时导通,Q6截止,从而实现电机反向转动以及转速的控制。

图8 H桥的电机驱动电路3.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测速模块(1)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霍尔效应:在一块半导体薄片上,其长度为l,宽度为b,厚度为d,当它被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如果在它相对的两边通以控制电流I,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正交,则在半导体另外两边将产生一个大小与控制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乘积成正比的电势UH,即UH=KHIB,其中kH为霍尔元件的灵敏度。

该电势称为霍尔电势,半导体薄片就是霍尔元件。

工作原理:霍尔开关集成电路中的信号放大器将霍尔元件产生的幅值随磁场强度变化的霍尔电压UH放大后再经信号变换器、驱动器进行整形、放大后输出幅值相等、频率变化的方波信号。

信号输出端每输出一个周期的方波,代表转过了一个齿。

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N,因此可求出单位时间内的速度V=NT。

(2)霍尔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图9 霍尔传感器的测速电路4.LCD显示模块(1)1602芯片介绍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因为1602识别的是ASCII码,试验可以用ASCII码直接赋值,在单片机编程中还可以用字符型常量或变量赋值,如'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