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激光雷达反演技术
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流程
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流程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激光遥感技术精确测量森林的生物量,并提供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信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的流程。
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这项技术需要使用激光雷达设备,通过发射激光束并记录激光束反射回来的时间来测量植被的高度和结构。
激光束的反射时间和强度可以提供关于植被的三维信息,包括树木的高度、枝叶的密度和树冠的形状等。
接下来,采集到的激光雷达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主要包括去除噪声、校正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噪声的存在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噪声滤波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的核心步骤,它包括从激光雷达数据中提取与生物量相关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树木高度、树冠覆盖率、枝叶密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可以得到与森林生物量相关的信息。
然后,需要建立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模型是通过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的,它将特征与实际的生物量数据进行关联。
通过生物量模型,可以根据特征的值来预测森林的生物量。
建立准确可靠的生物量模型是确保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进行生物量反演。
在这一步中,利用建立好的生物量模型,将特征值输入模型中,即可得到森林的生物量估计结果。
这些估计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森林的生态系统状况、监测森林的生长过程,并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lidar森林生物量反演技术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生物量模型建立和生物量反演等步骤。
这项技术通过精确测量森林的生物量,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对于认识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X波段双偏振雷达反演雨滴谱方法研究
X波段双偏振雷达反演雨滴谱方法研究李宗飞;肖辉;姚振东;冯亮【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15(020)003【摘要】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参数能够完成雨滴谱反演,但是由于X波段雷达波长较短,降水观测时存在较大的衰减,本文采用自适应约束算法进行反射率和差分反射的衰减订正.通过对雨滴模型的散射模拟以及对雨滴谱进行Gamma谱拟合,建立了雨滴谱参数与双偏振雷达目标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和雨滴谱参数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于进行雨滴谱反演.将雨衰减订正前后的雷达目标参数进行雨滴谱反演并与实测雨滴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反演雨滴谱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演雨滴谱,并且经过订正后反演得到的雨滴谱在浓度、尺度和谱形上都优于订正前的反演结果,通过对距离高度扫描和平面位置扫描数据进行雨滴谱反演,可以得到雨滴谱参数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可用以进行降水分析.【总页数】11页(P285-295)【作者】李宗飞;肖辉;姚振东;冯亮【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225;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天津30000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225;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2【相关文献】1.X波段双偏振雷达相态识别与拼图的关键技术 [J], 吴翀;刘黎平;仰美霖;马建立;李娟2.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的防雷技术要点 [J], 李和捷;彭彪;蔡君;庞军;刘庆裕;徐启腾3.雨滴谱及双偏振雷达等资料在一次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J], 申高航;高安春;李君4.Ka/Ku双波段云雷达反演空气垂直运动速度和雨滴谱方法研究及初步应用 [J], 刘黎平;张扬;丁晗5.基于激光雨滴谱的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算法应用评估 [J], 曾广宇;郭泽勇;周钦强;张弘豪;陈星登;郭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光测量中的双波长技术与数据处理技巧
激光测量中的双波长技术与数据处理技巧激光测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精度和灵敏度使之成为许多领域的首选测量方法。
然而,由于环境干扰和光学系统误差的存在,激光测量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本文中,将讨论双波长技术及其在激光测量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数据处理技巧,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一、双波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双波长技术是利用两个波长的激光器进行测量,可以消除环境干扰和光学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双波长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两个波长下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两个波长的差值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双波长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测量场景,例如测量距离、速度、位移等。
在测量距离方面,双波长技术可以用于精确测量目标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由于不同波长的激光受到目标物体反射的光信号影响不同,通过计算两个波长的相位差,可以准确计算出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这种基于双波长的激光测距技术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在测量速度方面,双波长技术可以用于测量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
通过测量两个波长的光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与传统的单波长测速技术相比,双波长技术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在测量位移方面,双波长技术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变化。
通过测量两个波长的光信号之间的干涉效应,可以准确计算物体的位移。
这种基于双波长的激光位移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微观尺度下的位移测量,例如微纳米尺度的位移测量。
二、数据处理技巧的应用在激光测量中,数据处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巧,可提高激光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1. 校正算法由于环境干扰和系统误差的存在,激光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为了消除这些偏差,可以使用校正算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校正算法基于事先获得的校准数据,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提高测量精度。
2. 信号滤波在激光测量中,信号可能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稳定。
激光雷达观测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
激光雷达观测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田飞;罗佳;胡大平;叶一东【摘要】目前基于激光雷达测量能见度的反演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演均匀大气条件下的水平能见度,对云雨雾等非均匀大气条件下斜程能见度的准确反演较为困难.为了准确探测复杂大气条件下的斜程能见度,分析了激光雷达探测大气能见度的反演算法,重点针对非均匀大气条件下能见度难以准确反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Collis斜率法与Klett后向法相结合的能见度反演迭代算法,适用于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倾角路径平均能见度的反演.利用车载式激光雷达系统对能见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表明:在均匀大气条件下,该迭代算法与广泛使用的Collis斜率法和Klett后向法完全吻合;对于非均匀大气条件,该迭代算法也可克服Collis斜率法和Klett 后向法的局限,更为快速稳定准确地反演出需要的大气能见度信息.%Present inversion method for atmospheric visibility based on lidar technique is only able to inverse horizontal visibility accurately. Many disadvantages exist for slant visibility inversion in condition of inhomogeneous atmosphere such as rainy, cloudy and foggy. In order to measure slant visibility accurately, the principles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measurement with lidar was investigated, and experiments for visibility measurement with mobile lidar were conducted , especially a new iteration algorithm used for visibility inversion was posed. The algorithm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well-known Collis slope method and Klett backward method, and it is able to retrieve the value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teration algorithm agrees with Collis slope method and Klett backward method completely incondition of homogeneous atmosphere. For inhomogeneous atmosphere,this iteration algorithm can make up the shortages of Collis slope method and Klett backward method and retrieve the value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quickly,stably and accurately.【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2(042)011【总页数】5页(P1239-1243)【关键词】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消光系数;气溶胶;迭代算法【作者】田飞;罗佳;胡大平;叶一东【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88;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四川中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9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8.981 引言能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天文观测以及空间遥感遥测等,快速准确地探测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倾角路径的能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光雷达探测大气参数的可视化反演技术
关键 词 : 光 雷达 ;大气参 数 ;可视 化 激
中图分类 号 :P 0 . 47 2 文献标 识码 : A
V iua i i t i v lTe hn l y o he Li r A t o p rc Pa a e e s s lzng Re r e a c o og ft da m s he r m t r i
工具 。
的飞速发 展 , 作为 现代 新 型 大气 参 数 剖 面 实 时遥 狈 0
技 术 的激光雷 达 , 已经 广 泛 地 应用 于局 地 及 全球 大 气 环境 研 究 、 自然 灾 害 预 警 预 报 及 气 象 预 报 等 领
域 ㈤ 。
利用 计算 机 图像 处理技 术及 颜色 映射技 术可 直 观地 再现 测量数 据 的 等 高 图 , 示 其 时 空变 化 的规 显
o r s d t t d h iu ii g r t e a e h oo y i i nd s a ilv ra l h vo so c u a e d a e u e o su y t e vs a zn e r v ltc n l g n tme a p ca a be be a i r fa c r t l i i amo p e e p r mee . e 2 h u i a a u e n d t b an d b r b n t a n e v l f o e t s h r a a t r Th 4- o r ld r me s r me t aa o ti e y p o i g a n i t ra o n s h u r s d t r c s rt s h iu iig r tiv e hn l g Asa r s l,he v r i g lw ft e a - o r a e u e o p o e s o e tt e v s a zn ere a tc oo y. e u t t a y n a o h t l l mo p r a k c tei a a ee a e o s r e t n 2 o r la l n ie ty s hee b c s a trng p rm tr c n b b e s v d wi hi 4 h u ce ry a d d r cl . s K e r s:ld r t s h rc p r me e ;v s aiai n y wo d i a ;a mo p e a a tr i s iu lz to
星载激光雷达GEDI_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
第47卷㊀第2期2023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47,No.2Mar.,2023㊀收稿日期Received:2022⁃01⁃26㊀㊀㊀㊀修回日期Accepted:2022⁃04⁃07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621,319715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1BA08)㊂㊀第一作者:董瀚元(2406854898@qq.com)㊂∗通信作者:于颖(yuying4458@163.com),教授㊂㊀引文格式:董瀚元,于颖,范文义.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7(2):141-149.DONGHY,YUY,FANWY.VerificationofperformanceofunderstoryterraininversionfromspacebornelidarGEDIdata[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23,47(2):141-149.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201041.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董瀚元,于㊀颖∗,范文义(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㊀哈尔滨㊀150040)摘要:ʌ目的ɔ新一代天基测高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对森林观测及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GEDIV2(GEDI第2版)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利用机载雷达数据验证林下地形反演精度,并探究反演精度的影响因素㊂ʌ方法ɔ分别以美国西波拉森林与中国帽儿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liht及帽儿山高精度机载雷达数据验证GEDIV2数据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下反演地形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光束强度㊁光斑时间㊁坡度及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反演精度的影响㊂ʌ结果ɔ美国西波拉针叶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为2 33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 48m;帽儿山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RMSE为4 49m,MAE为3 33m㊂随着坡度㊁植被覆盖度增大,两种森林类型地形反演精度均降低㊂ʌ结论ɔGEDIV2数据反演针叶林林下地形精度要优于针阔叶混交林,强光束优于覆盖光束,湿润地区白天效果更优,干旱地区黑夜效果更优;平缓地区数据使用效果极好,陡峭地区精度降低;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形反演精度较高,高植被覆盖区域地形测定性能有所下降㊂关键词:星载激光雷达;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林下地形;反演精度;坡度;植被覆盖度中图分类号:S771.8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0-2006(2023)02-0141-09VerificationofperformanceofunderstoryterraininversionfromspacebornelidarGEDIdataDONGHanyuan,YUYing∗,FANWenyi(KeyLaboratoryofSustainableForestEcosystemManagement,MinistryofEducation,CollegeofForestry,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Abstract:ʌObjectiveɔThenewgenerationofthespace⁃basedaltimetryglobalecosystemdynamicsinvestigation(GEDI)systemisofgreatsignificancetoforestobservationandmanagement.InordertoexploretheperformanceofGEDIversion2data(V2data)inversionofunderstorytopography,thisstudyusesairborneradardatatoverifytheaccuracyofunderstorytopographyinversion,andexploresthefactorsaffectingtheaccuracy.ʌMethodɔTakingtheCibolaforestintheUnitedStatesandtheMaoerMountainforestinChinaastheresearchobjects,theperformancesofGEDIV2datainconiferousforestsandmixedconiferousandbroad⁃leavedforestswereverifiedusingG⁃lihtandMaoerMountainhigh⁃precisionairborneradardata.Theeffectsofdifferentbeamintensities,spottimes,slopesandvegetationcoverageontheaccuracyofterraininversionwereanalyzed.ʌResultɔTherootmeansquareerror(RMSE)oftopographicinversionaccuracyintheCibolataigaareaoftheUnitedStateswas2.33m,andtheaverageabsoluteerror(MAE)was1.48m.TheRMSEvalueofthetopographicinversionaccuracyintheconiferousandbroad⁃leavedmixedforestareaofMaoerMountainwas4.49m,andtheMAEvaluewas3.33m.Withtheincreaseinslopeandvegetationcoverage,thetopographicinversionaccuracyofthetwoforesttypesdecreased.ʌConclusionɔTheGEDIV2datainversionaccuracyofunderstorytopographyinconiferousforestswashigherthanthatofmixedconiferousandbroad⁃leavedforests.Strongbeamswerebetterthancoveragebeams,andtheaccuracywashigherduringthedaytimeinhumidareas,andbetteratnightinaridareas.Theaccuracyofsteepareaswasreduced,theterraininversionaccuracywashigherinareaswith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mediumandlowvegetationcoverage,andtheperformancesofterraindeterminationinareaswithhighvegetationcoverageweredecreased.Keywords:spacebornelidar;globalecosystemdynamicsinvestigation(GEDI);terrainunderforest;inversionaccuracy;slope;vegetationcoverage㊀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1-2],高精度的林下地形测量无论在森林经营管理还是大范围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以及测绘工作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是森林制图及林业科学等方面的关键组成部分㊂林下地形测量是林学㊁测绘科学㊁地图学等学科重点研究内容,在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调研利用部分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㊂拥有对地观测能力的星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基于激光雷达的地面高度以及森林高度度量[3],且拥有大尺度㊁多时相的特性,为大范围地面观测㊁森林高度观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㊂现有的星载激光雷达地形高度反演研究大多使用上一代卫星数据,ICESat/GLAS已广泛应用于森林冠层高度以及生物量的观测中[4-7],且在地面高程测量方面也有大量研究[8-10]㊂201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两项新的天基测高系统,分别是2018年9月发射的ICESat⁃2[11]以及2018年12月发射的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雷达[12]㊂ICESat⁃2是以光子计数的方式进行测高的数据,而GEDI则是与ICESat/GLAS相同的线性体制全波形测高数据㊂GEDI搭载了全球首台用于高分辨率森林垂直结构测量的多波束线性体制的激光测高仪,主要用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森林冠层高度㊁垂直结构㊁地面高程等的精准测量㊂与IC⁃ESat/GLAS约70m的足迹大小相比,GEDI的光斑大小为25m左右,光斑密度更大,且在与其他类型数据如Landsat㊁TANDEM⁃X等结合使用时效果较好,更适合于进行森林结构㊁林下地形的观测㊂现今GEDI数据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Qi等[13]使用TANDEM⁃XINSAR与模拟的GEDIV1数据结合进行了森林结构制图㊂Adam等[14]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AirborneLaserScanning,ALS)评价了德国中部图林根自由州两个温带森林研究区GEDIV1数据地面高程和冠层高度估计值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地形高度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55m,冠层高度的MAE为3.10m㊂Guerra等[15]利用ALS数据和GEDIV1数据估计3个快速增长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动态,评估了西班牙地区GEDIV1数据反演地形高度的精度,均方根差(RMSE)为4.48m㊂Liu等[16]利用NEON数据评价了美国地区GEDIV2以及ICESat⁃2数据地面高程及冠层高度估计值的准确性,得出在地面高程方面中低纬度地区ICESat⁃2以及GEDI的RMSE分别为2.24和4.03m,高纬度地区ICESat⁃2的RMSE为0 98m㊂以上研究大多使用V1版本数据,而对最新发布的V2版本数据研究并不充足,且缺少不同森林类型及气候等条件下的对比实验以及影响因素的具体探究,用于验证的ALS数据精度也各有不同,难以充分说明最新版本GEDI数据对于地形的测定能力㊂为充分验证最新版本GEDI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本研究以L2AV2级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森林气候类型及植被覆盖条件区域,探究不同时间下强光束与覆盖光束反演林下地面高程的精度,并研究坡度及植被覆盖率对于反演精度的影响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由于GEDI数据主要用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森林观测,为对不同森林类型㊁气候条件㊁植被覆盖条件下GEDIV2(第2版)数据进行验证,结合机载雷达数据获取情况,选取地区为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西波拉森林,共选取了其中两个站点,其经纬度的范围分别为(106.456ʎ 106.365ʎW,35.156ʎ 35.253ʎN)㊁(108 162ʎ 108.108ʎW,35 103ʎ 35 234ʎN),以及中国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地区(127 424ʎ 127 759ʎE,45 207ʎ 45 486ʎN)㊂西波拉森林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西部和中部,占地面积超过65万hm2,属于半干旱沙漠气候,研究区海拔较高,在2000m以上,植被以道格拉斯冷杉(Pseudotsugamenziesii)㊁美国黄松(Pinusponderosa)㊁西南白松(Pinusstrobiformis)㊁白冷杉(Abiesconcolor)㊁蓝色云杉(Piceapungens)为主,森林类型为针叶林㊂帽儿山森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尚志市,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属温带湿润地区㊂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海拔范围250 805m,研究区植被以珍贵阔叶林㊁杨桦林㊁柞木林等为主的天然241㊀第2期董瀚元,等: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次生林与红松(Pinuskoraiensis)㊁落叶松(Larixgmelinii)㊁樟子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等人工林镶嵌分布,森林类型为以阔叶树种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㊂两组研究区气候条件以及森林类型完全不同,海拔相差较大,光斑覆盖区域地势较为平缓,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植被覆盖度大多在60%左右,而帽儿山森林地区植被覆盖度大多在80%以上(图1)㊂A.基于全球行政区划数据库GADM网站下载的2015年7月2.5版行政区划图制作㊂Basedontheadministrativedivisionmapversion2.5,July,2015,downloadedfromtheGADMwebsiteoftheglobaladministrativedivisiondatabase.B.底图审图号为GS(2020)4619BasedonthestandardmapnumberGS(2020)4619㊂图1㊀西波拉森林研究区站点及帽儿山研究区位置示意图Fig.1㊀ThemapofthesiteoftheCibolaforestresearchareaandthelocationoftheMaoerMountainresearcharea1.2㊀研究数据1.2.1㊀GEDIL2A数据GEDI搭载了全球首台用于高分辨率森林垂直结构测量的多波束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主要用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森林冠层高度㊁垂直结构㊁地面高程等的精准测量(表1㊁图2)㊂GEDI为全波形数据,共有8条光束轨道,分别为4条全功率光束以及4条覆盖光束,每个光斑直径约为25m,光斑中心点间隔60m,跨轨间距为600m,坐标系为WGS84地理坐标系,高程基准为WGS84基准面㊂与ICESat/GLAS约70m的足迹大小相比,光斑密度更大,且在与其他类型数据如Landsat㊁TANDEM⁃X等结合使用时效果较好,更适合于进行森林结构㊁林下地形的观测㊂数据从2019年3月25日开始发布,并在2021年4月16日发布了V2版本㊂其中L2A级别产品提供了每个光斑内的高度指标,可以从波形中提取出地面高程㊁冠层高度以及相对高度指标[17]㊂在本研究中使用最新的V2版本产品,收集了美国西波拉森林两个站点2019年6月至11月㊁2020年3月至6月以及中国帽儿山研究区2019年5月至11月间的GEDIL2AV2级别数据㊂GEDI传感器的运作模式见图2㊂表1㊀GEDI的技术指标参数Table1㊀TechnicalparametersofGEDI项目project参数parameter发射时间launchtime2018年12月5日周期cycle2a探测器detector硅雪崩光电二极管Si:APD脉冲激光波长pulsedlaserwavelengthpulsedlaserwavelength1064nm轨道倾角和覆盖范围orbitalinclinationandcoverage轨道倾角51.6ʎ;覆盖范围51.6ʎN 51.6ʎS轨道track3个激光器共8轨光束beam一束激光分裂为两束覆盖光束;另外两束为全功率,4束光束抖动为8条轨迹功率(全功率/覆盖)power(fullpower/coverage)15mJ/4.5mJ光斑直径spotdiameter25m沿轨间距distancealongthetrack60m跨轨间距cross⁃railspacing600m34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图2㊀GEDI运作模式Fig.2㊀TheGEDIoperationmode1.2.2㊀G⁃liht数据G⁃liht是Goddard航天飞行中心研发的便携式机载成像仪,共包含激光雷达㊁高光谱及热红外成像系统3个主要子系统,可搭载于各种机载平台上,测量包括地面高度㊁植被高度㊁叶片光谱等内容,空间分辨率高达1m[18]㊂本研究使用2018年西波拉森林地区G⁃liht激光雷达数据(https://gliht.gsfc.nasa.gov)根据KeyholeMarkupLanguage(KML)文件以及GEDI雷达的运行轨迹来确定研究的范围㊂G⁃liht数据发布了空间分辨率为1m的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TerrainModel,DTM),数据格式为Tiff,数据使用UTM投影坐标系,水平参考高程基准为EGM96水准模型㊂1.2.3㊀帽儿山地区机载Lidar数据帽儿山地区机载Lidar数据于2016年9月获取,传感器为RieglLMS⁃Q680i,波长1550nm,平均点云密度为5pts/m2,以1m的空间分辨率测量出地面及植被高度㊂坐标系为UTM投影坐标系,高程基准为WGS84基准面,总覆盖范围约360km2㊂1.2.4㊀辅助数据为评估植被覆盖度对于GEDI测高精度的影响,使用多光谱数据Landsat8作为辅助数据进行研究㊂Landsat8是美国陆地卫星计划(Landsat)的第8颗卫星,于2013年2月11号在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由Atlas⁃V火箭搭载发射成功㊂携带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landimager,OLI)和热红外传感器(thermalinfraredsensor,TIRS),其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30m[19]㊂本研究中根据所用GEDI数据时间㊁云量选择使用的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Landsat8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10月13日及2019年10月27日,云量0.02%及0.04%;中国帽儿山地区Landsat8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云量0.57%㊂1.3㊀研究方法验证激光测高数据精度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野外GPS实测点数据验证,利用其他类型高度数据验证㊂本研究为探究GEDI对于林下地面高的测量能力,选取GEDIL2AV2级别数据进行实验㊂提取研究区域内GEDI数据的高程,利用处理后的帽儿山ALS数据及G⁃liht数据验证两个研究区内GEDI数据提取高程的精度,并分析坡度㊁植被覆盖度对于高程提取精度的影响1.3.1㊀数据预处理1)G⁃liht数据:对G⁃liht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数据进行坡度分析,基于1m空间分辨率的高程产品数据生成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地形坡度图㊂2)ALS数据:为生成帽儿山森林地区高精度DEM,研究使用帽儿山2016年机载雷达点云数据,点云去噪处理后利用改进的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分类出地面点[20],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生成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m㊂对DEM数据进行坡度分析,基于1m空间分辨率的高程产品数据生成中国帽儿山森林地区地形坡度图㊂3)GEDI数据:为使GEDI数据能与验证数据结合使用,首先将下载好的GEDIL2A数据按G⁃liht数据的KML文件以及帽儿山机载雷达数据范围进行空间裁剪,并将数据格式转换;其次,按参数quality_flag㊁保留值为1的光斑点为有效光斑点,其余光斑点全部删除,在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共筛选可用光斑点4051个,中国尚志市帽儿山森林可用光斑点共7731个;由于GEDI雷达的位置参数坐标使用WGS84地理坐标,因此按G⁃liht数据及帽儿山机载雷达数据的投影坐标系将GEDI数据坐标系转换为对应的UTM投影坐标系,使数据位置相匹配㊂4)Landsat8数据:为获取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情况,使用2019年西波拉及帽儿山地区Landsat8数据,将Landsat8数据经辐射定标㊁大气校正并重采样为10m分辨率,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法提取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FVC)[21]㊂1.3.2㊀地形高度提取方法利用G⁃liht数据与帽儿山ALS数据对GEDI光斑所测高程进行验证,将转换坐标系后的GEDI441㊀第2期董瀚元,等: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数据与G⁃liht的DTM数据㊁帽儿山ALS数据生成的DEM位置匹配,按GEDI光斑大小对DTM㊁DEM数据裁剪,提取每个裁剪区内平均高程来作为验证㊂为了对高程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高度必须参考相同的垂直基准,GEDI数据与帽儿山DEM数据垂直基准均为WGS84椭球,而G⁃liht的DTM数据垂直基准为EGM96高程基准,因此利用vdatum软件将GEDI数据的垂直基准转换为EGM96高程基准,使数据间垂直基准一致㊂1.3.3㊀地形提取精度验证参数elev_lowestmode代表GEDI光斑内平均高程,利用裁剪区内平均高程对其进行精度评估,将二者绝对高程差值在20m以上的数据剔除㊂由于强光束与覆盖光束穿透森林冠层能力不同,且不同时间的大气效应及噪声情况不同,因此比较分析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光束类型GEDI数据所测高程与G⁃liht数据㊁ALS数据之间关系,根据参数beam_flag㊁delta_time分为白天强光束㊁黑夜强光束㊁白天覆盖光束㊁黑夜覆盖光束进行分组验证,利用验证数据来衡量GEDI数据测地形高度的准确度㊂统计的内容包含:平均偏差[Bias,式中记为σ(Bias)]㊁平均绝对误差[MAE,式中记为σ(MAE)]㊁决定系数R2㊁均方根误差[RMSE,式中记为σ(RMSE)]㊂σ(Bias)=1nˑðni=1(xi-yi);(1)σ(MAE)=1nˑðni=1|xi-yi|;(2)R2=1-ðni=1(xi-yi)2ðni=1(yi- y)2;(3)σ(RMSE)=1nðni=1(xi-yi)2㊂(4)式中:xi为GEDI测定的地形高度值,yi为G⁃liht与ALS测定的地形高度参考值, y为参考值的平均值,n为样本数㊂1.3.4㊀影响因素分析1)坡度㊂为更直观对比分析,提取出裁剪区内的坡度信息,将数据按坡度分组为0ʎ 5ʎ㊁ȡ5ʎ 10ʎ㊁ȡ10ʎ 15ʎ㊁ȡ15ʎ 20ʎ㊁ȡ20ʎ 30ʎ㊁ȡ30ʎ,分别进行测高精度对比,提出坡度对于GEDI测高精度的影响㊂2)植被覆盖度㊂将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及中国帽儿山森林地区植被覆盖度分组为:0% 20%㊁ȡ20% 40%㊁ȡ40% 60%㊁ȡ60% 80%㊁ȡ80%90%㊁ȡ90% 100%,分别进行测高精度对比,提出植被覆盖度对于GEDI测高精度的影响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GEDI反演林下地形高度精度分析㊀㊀对于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将GEDI数据得出的地形高度值与G⁃liht数据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统计了西波拉森林地区强光束与覆盖光束㊁黑夜与白天的不同类型GEDI数据反演出林下地面高程的精度(图3)㊂图3㊀西波拉森林不同条件下GEDI数据反演地形精度Fig.3㊀ThetopographicaccuracyofGEDIdatainversionunderdifferentconditionsofCibolaforest54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㊀㊀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4051个GEDI样本数据的地形高度RMSE为2 33m,MAE为1 48m㊂这个结果相对于文献[18]中研究结果表现出更低的RMSE㊁MAE㊂在分组实验当中,得出结果为:白天强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1 03m,RMSE为1 93m;夜间强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1 09m,RMSE为1 47m;白天覆盖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1 82m,RMSE为2 72m;夜间覆盖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1 89m,RMSE为2 59m㊂可见,夜间强光束测高性能最佳,强光束的能量为覆盖光束的3 3倍,穿透植被的能力更强,但覆盖光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测高性能,而时间的影响相对来说要更小,黑夜的采集效果要稍好于白天的采集效果㊂2.2㊀中国帽儿山地区GEDI反演林下地形高度精度分析㊀㊀对于中国帽儿山地区,将GEDI数据得出的地形高度值与帽儿山ALS数据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统计了帽儿山地区强光束与覆盖光束㊁黑夜与白天不同类型GEDI数据反演出林下地面高程的精度(图4)㊂图4㊀帽儿山地区不同条件下GEDI数据反演地形精度Fig.4㊀TopographicaccuracyofGEDIdatainversionunderdifferentconditionsinMaoerMountainarea㊀㊀中国帽儿山森林地区7731个GEDI样本数据的地形高度RMSE为4.49m,MAE为3.33m㊂在分组实验当中,得出的结果为:白天强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2.86m,RMSE为3.90m;夜间强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4.66m,RMSE为5.96m;白天覆盖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2.85m,RMSE为3.81m;夜间覆盖光束所测地形高度MAE为5 38m,RMSE为6.72m㊂由中国帽儿山森林地区实验可知,白天强光束与覆盖光束效果几乎相同,且要明显好于夜间对地形高度的测量性能,在夜间的分组来说,强光束的测量效果要明显好于覆盖光束㊂2.3㊀坡度对于反演精度的影响由于GEDI为全波形数据,类似ICESat/GLAS数据,坡度是引起误差的重要因素,按GEDI地形高度残差与分组坡度绘制箱线图(图5)㊂统计出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以及帽儿山地区不同坡度条件GEDI反演高程精度(表2)㊂表2㊀西波拉森林与帽儿山地区不同坡度下GEDI反演地形高程的精度Table2㊀AccuracyofterrainelevationinversionbyGEDIunderdifferentslopesinCibolaforestandMaoerMountainarea坡度/(ʎ)slopeMAE/mR2RMSE/m0 50.59/0.971.00/1.000.83/1.74ȡ5 100.98/1.751.00/1.001.42/2.59ȡ10 151.40/2.821.00/1.001.89/3.78ȡ15 201.94/3.641.00/1.002.64/4.66ȡ20 302.91/4.681.00/1.003.77/5.74ȡ304.24/5.801.00/1.005.37/6.95㊀㊀注:表格中数据分别为美国西波拉森林/中国帽儿山地区的精度统计数据㊂下同㊂ThedatainthetablearetheaccuracystatisticsoftheCibolaforest/MaoerMountainarea.Thesamebelow.㊀㊀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坡度0ʎ 5ʎ分组地形反演精度MAE为0.59m,RMSE为0.83m;ȡ5ʎ 10ʎ分组MAE为0.98m,RMSE为1.42m;ȡ10ʎ 15ʎ641㊀第2期董瀚元,等: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分组MAE为1.40m,RMSE为1.89m;ȡ15ʎ 20ʎ分组MAE为1.94m,RMSE为2 64m;ȡ20ʎ 30ʎ分组MAE为2.91m,RMSE为3.77m;30ʎ及以上分组MAE为4.24m,RMSE为5.37m㊂图5㊀不同坡度下GEDI反演地形高度统计Fig.5㊀StatisticsofterrainheightinversionbyGEDIunderdifferentslopes㊀㊀中国帽儿山地区:0ʎ 5ʎ分组地形反演精度MAE为0.97m,RMSE为1.74m;ȡ5ʎ 10ʎ分组MAE为1.75m,RMSE为2.59m;ȡ10ʎ 15ʎ分组MAE为2.82m,RMSE为3.78m;ȡ15ʎ 20ʎ分组MAE为3.64m,RMSE为4.66m;ȡ20ʎ 30ʎ分组MAE为4.68m,RMSE为5 74m;30ʎ及以上分组MAE为5.80m,RMSE为6.95m㊂可见,随着坡度增大,RMSE呈线性上升趋势,坡度对于GEDI数据地形测高精度影响较大,在平缓的地形下,GEDI提供了相对较为精确的测高效果,在坡度增大时测高的效果会出现较多的误差,在进行高精度测量时尽量避免坡度较大的区域,或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地形校正后再使用数据㊂2.4㊀植被覆盖度对于反演精度的影响由于植被覆盖会对GEDI光束造成影响,按GEDI地形高度残差与分组植被覆盖度绘制箱线图(图6)㊂统计出美国西波拉森林地区以及帽儿山地区不同坡度条件GEDI反演高程精度(表3)㊂由表3可见,在中低植被覆盖度范围内,GEDI能较好测量出地面高程,在植被覆盖度达到60%后,其精度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在80%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出现了较高的RMSE,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植被覆盖密集区域GEDI地面波形中会混杂较多低矮植被,导致测高精度下降㊂图6㊀不同植被覆盖度下GEDI反演地形高度统计Fig.6㊀StatisticsofterrainheightretrievedbyGEDIunderthedifferentvegetationcoverages74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表3㊀西波拉森林与帽儿山地区不同植被覆盖度下GEDI反演地形高程的精度Table3㊀AccuracyofterrainelevationinversionbyGEDIunderthedifferentvegetationcoverageinCibolaforestandMaoerMountainarea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coverageMAE/mR2RMSE/m00.90/ 1.00/ 1.19/>0 201.24/1.151.00/1.001.73/1.26>20 401.25/1.321.00/1.001.99/1.46>40 601.07/1.401.00/1.001.64/1.91>60 801.38/2.171.00/1.002.21/3.13>80 901.57/2.841.00/1.002.50/3.91>90 1001.69/3.851.00/1.002.60/5.00㊀㊀注:表格中数据分别为美国西波拉森林/帽儿山地区的精度统计数据㊂ThedatainthetablearetheaccuracystatisticsoftheCibolaforestintheUnitedStates/MaoerMountainarea.㊀㊀综上,在影响因素方面,平缓的地形以及中低植被覆盖度的条件下,GEDI有着较好的地形高度测量能力,而陡峭的地形以及较高的植被覆盖度会明显导致精度的下降,在进行高精度测量时,要进行地形校正以及波形分解处理后再使用㊂3㊀讨㊀论对比西波拉森林与帽儿山森林的结果,GEDIV2版本数据在针叶林地区测量精度误差RMSE为2 33m,在以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地区RMSE为4 49m,可见针叶林区域地形测定效果要明显好于以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在时间与波束对比的实验中,美国亚热带地区的针叶林实验结果与Liu等[16]研究结果类似:强光束性能要好于覆盖光束,且夜间采集数据精度要好于白天所采集数据㊂帽儿山针阔叶混交林地区的实验结果与美国西波拉森林的结果有明显的不同,实验中白天强光束地区植被覆盖度为91 6%,白天覆盖光束地区植被覆盖度为86 7%,黑夜强光束地区植被覆盖度为90 73%,黑夜覆盖光束的植被覆盖度为90 35%,结合其他研究情况考虑原因为白天覆盖光束轨道所经区域植被相对稀疏引起,与针叶林地区结果不矛盾,因此出现白天覆盖光束精度略微高于强光束,而夜间强光束精度优于覆盖光束的情况,GEDI探测器的本底噪声要高于太阳噪声,因此太阳背景噪声不会成为白天与夜间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帽儿山为温带湿润气候,美国西波拉地区为亚热带干旱到半干旱沙漠气候,原因考虑为湿润与干旱气候造成白天及黑夜不同云量及温差㊁雨水等因素引起误差,GEDI数据白天与黑夜的性能并非固定,要具体视当地气候因素来确定,湿润地区白天性能更佳,干旱地区黑夜性能更佳㊂坡度因素以及植被覆盖度均为影响GEDI数据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坡度20ʎ以下及植被覆盖度60%以下的区域,地形反演的精度很高,随着坡度增大㊁植被覆盖度增加,GEDI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会变弱,原因为陡峭地区全波形数据由于地面回波与植被回波信息混合在一起造成波形混淆,因此会出现坡度增加㊁反演精度降低的情况,高植被覆盖度区域GEDI激光能量会在穿透冠层时有所损耗,且多层级的冠层会更大程度地影响精度,因此出现植被覆盖度增加反演精度降低的情况㊂4㊀结㊀论1)GEDIV2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效果为针叶林要优于针阔叶混交林,强光束要优于覆盖光束,湿润地区白天效果更优,干旱地区黑夜效果更优㊂2)随着地面坡度提升,GEDIV2的测高精度会出现线性下降趋势,平缓地区数据使用效果极好,陡峭地区地面回波与植被回波混叠造成精度降低㊂3)GEDIV2数据在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形反演精度较高,在高植被覆盖区域对于林下地形高度的测定性能会有所下降㊂参考文献(reference):[1]蒋有绪.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综述[J].林业科学研究,1995,8(3):314-321.JIANGYX.Onstudyofstructureandfunctionofworldforestecosystem[J].ForestRes,1995,8(3):314-321.[2]LONGTF,ZHANGZM,HEGJ,etal.30mresolutionglobalannualburnedareamappingbasedonlandsatimagesandgoogleearthengine.[J].RemoteSens,2019,11(5):489.DOI:10.3390/rs11050489.[3]李然,王成,苏国中,等.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导报,2007,25(14):58-63.LIR,WANGC,SUGZ,et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sofSpaceborneLiDAR[J].Sci&TechnolRev,2007,25(14):58-63.DOI:10.3321/j.issn:1000-7857.2007.14.010.[4]LEFSKYMA,HARDINGDJ,KELLERM,etal.EstimatesofforestcanopyheightandabovegroundbiomassusingICESat[J].GeophysResLett,2005,32(22):L22S02.DOI:10.1029/2005gl023971,2005.[5]DOLANK,MASEKJG,HUANGCQ,etal.RegionalforestgrowthratesmeasuredbycombiningICESatGLASandLandsatdata[J].JGeophysRes,2009,114(G2):G00E05.DOI:10.1029/2008JG000893,2009.[6]BALLHORNU,JUBANSKIJ,SIEGERTF.ICESat/GLASdataasameasurementtoolforpeatlandtopographyandpeatswamp841㊀第2期董瀚元,等:星载激光雷达GEDI数据林下地形反演性能验证forestbiomassinKalimantan,Indonesia[J].RemoteSens,2011,3(9):1957-1982.DOI:10.3390/rs3091957.[7]HAYASHIM.ForestcanopyheightestimationusingICESat/GLASdataanderrorfactoranalysisinHokkaido,Japan[J].ISPRSJPhotogrammandRemoteSens,2013,81:12-18.DOI:10.1016/j.isprsjprs.2013.04.004.[8]SHUMANCA,ZWALLYHJ,SCHUTZB.E,etal.ICESatAntarcticelevationdata:preliminaryprecisionandaccuracyas⁃sessment[J].GeophysResLett,2006,33(7):L07501.DOI:10.1029/2005gl025227,2006.[9]DONGCHENE,SHENQ,XUY,etal.High⁃accuracytopo⁃graphicalinformationextractionbasedonfusionofASTERstereo⁃dataandICESat/GLASdatainAntarctica[J].SciChinaSerDEarthSci,2009,52(5):714-722.DOI:10.1007/s11430-009-0055-6.[10]JAWAKSD,LUISAJ.SynergisticuseofmultitemporalRAMP,ICESatandGPStoconstructanaccurateDEMoftheLarsemannHillsregion,Antarctica[J].AdvSpaceRes,2012,50(4):457-470.DOI:10.1016/j.asr.2012.05.004.[11]ABDALATIW,ZWALLYHJ,BINDSCHADLERR,etal.TheICESat⁃2laseraltimetrymission[J].ProcIEEE,2010,98(5):735-751.DOI:10.1109/JPROC.2009.2034765.[12]DUBAYAHR,BLAIRJB,GOETZS,etal.Theglobalecosys⁃temdynamicsinvestigation:high⁃resolutionlaserrangingoftheEarth sforestsandtopography[J].SciRemoteSens,2020,1(C):100002.DOI:10.1016/j.srs.2020.100002.[13]QIW,DUBAYAHRO.CombiningTandem⁃XInSARandsimu⁃latedGEDIlidarobservationsforforeststructuremapping[J].RemoteSensEnviron,2016,187:253-266.DOI:10.1016/j.rse.2016.10.018.[14]ADAMM,URBAZAEVM,DUBOISC,etal.Accuracyassess⁃mentofGEDIterrainelevationandcanopyheightestimatesinEu⁃ropeantemperateforests:influenceofenvironmentalandacquisi⁃tionparameters[J].RemoteSens,2020,12(23):3948.DOI:10.3390/rs12233948.[15]GUERRAHJ,PASCUALA.UsingGEDIlidardataandairbornelaserscanningtoassessheightgrowthdynamicsinfast⁃growingspecies:ashowcaseinSpain[J].ForEcosyst,2021,8(1):14.DOI:10.1186/s40663-021-00291-2.[16]LIUA,CHENGX,CHENZQ.PerformanceevaluationofGEDIandICESat⁃2laseraltimeterdataforterrainandcanopyheightre⁃trievals[J].RemoteSensEnviron,2021,264:112571.DOI:10.1016/j.rse.2021.112571.[17]DUBAYAHR,HOFTONM,BLAIRJ,etal.GEDIL2AelevationandheightmetricsdataglobalfootprintlevelV002[R].NASAEOSDISLandProcessesDAAC,2021-05-07.DOI:10.5067/GEDI/GEDI02_A.002.[18]COOKB,CORPL,NELSONR,etal.NASAgoddard sLiDAR,hyperspectralandthermal(G⁃liht)airborneimager[J].RemoteSens,2013,5(8):4045-4066.DOI:10.3390/rs5084045.[19]ROYDP,WulderMA,LovelandTR,etal.Landsat⁃8:scienceandproductvisionforterrestrialglobalchangeresearch[J].RemoteSensEnviron,2014,145:154-172.DOI:10.1016/j.rse.2014.02.001.[20]柳红凯,徐昌荣,徐晓.基于渐进加密三角网机载LIDAR点云滤波改进算法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3):50-55,60.LIUHK,XUCR,XUX.Studyonimprovedalgo⁃rithmofpointcloudsfromairbornescannerbasedonprogressiveencryptionTIN[J].JJiangxiUnivSciTechnol,2016,37(3):50-55,60.DOI:10.13265/j.cnki.jxlgdxxb.2016.03.009.[21]佟斯琴,包玉海,张巧凤,等.基于像元二分法和强度分析方法的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5):737-743.TONGSQ,BAOYH,ZHANGQF,etal.SpatialtemporalchangesofvegetationcoverageinInnerMongoliabasedonthedimidiatepixelmodelandintensityanalysis[J].EcolEnvironSci,2016,25(5):737-743.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5.002.(责任编辑㊀李燕文)941。
多次散射影响的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
多次散射影响的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多次散射影响的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能见度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行车环境的判断和事故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反演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成为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
然而,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面临着多次散射的干扰。
多次散射是指激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大气中的颗粒物和分子多次发生反射、折射等作用,导致激光信号被分散,增强了散射现象,降低了能见度的测量精度。
因此,如何解决多次散射对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一项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次散射模型的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
该方法基于散射机理,考虑了多次散射对信号传输过程的影响,通过建立散射模型描述了多次散射的特征。
针对不同的散射情况,将散射模型应用于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实现了对多次散射影响的定量分析。
具体而言,该方法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原始反射信号进行多次散射模型的参数估计。
通过对多次散射模型参数的计算和拟合,得到了多次散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然后,利用多次散射模型计算得到的散射特性,对激光雷达的斜程能见度进行反演。
最后,通过对反演结果的分析和验证,评估了多次散射对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考虑多次散射模型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次散射对激光雷达斜程能见度反演的影响。
相比其他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交通环境的能见度情况。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扩展性,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能见度反演研究。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多次散射模型的参数估计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和计算资源,对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多次散射效应与大气条件、激光器参数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多种影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机制。
激光雷达风场矢量反演算法
激光雷达风场矢量反演算法
激光雷达风场矢量反演算法是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风场矢量反演方法。
该算法通过对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分析,得到风向和风速的信息,从而反演出风场的矢量场。
具体来说,激光雷达风场矢量反演算法是通过测量激光雷达发射和接收回波信号的时间差、频率差等参数,来计算出风场的矢量信息。
其中,风速的计算基于多普勒效应,即通过测量回波信号的频率差来确定风速;而风向的计算则是基于激光雷达发射和接收回波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风向。
激光雷达风场矢量反演算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分辨率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复杂地形和大气流场的测量。
目前,该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气象、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等领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1 -。
激光测风雷达VAD反演方法的数值优化
激光测风雷达VAD反演方法的数值优化任鹏;王玉兰;康大勇;陈涌;周鼎富;伍波;杨泽后;童静【摘要】为了提高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反演风场的速度和精度,采用Newton-Gaussian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风场反演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Newton-Gaussian法的步长和初值进行讨论和调整,使得此算法的鲁棒性更强,同时也降低了传统速度方位显示反演方法中固有缺陷的影响.将其应用到研制的全光纤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系统中,实现了对低中空局部风场的反演.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提高了风场反演的速度和精度,而且反演结果更稳定,适合实时计算.【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09(033)006【总页数】4页(P664-666,669)【关键词】激光技术;风场反演;速度方位显示法;Newton-Gaussian法;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作者】任鹏;王玉兰;康大勇;陈涌;周鼎富;伍波;杨泽后;童静【作者单位】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都,610059;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1部队,洛阳,471003;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8.98引言风速是气候学研究的重要参量之一,大气风速的测量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高天气预报精度,监测机场气流,优化飞机、轮船航行路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局部风场特征也在火箭发射、航天飞机起飞和着陆以及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气象组织声称全球风场的主动观测是最具意义和挑战的气象观测之一。
现阶段可利用的风场探测手段也有很多,如微波气象雷达、风廓线仪、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等等。
其中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以其“晴空”探测能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等特点占有重要地位,这种优势对于数值天气预报研究、航空安全预警和军事气象保障等都有显著的应用前景[1-3]。
遥感资料反演海面风场的新方法研究
其 中 K 为共振 波 数 , 为 电磁 波数 , 为 0 入射角 。 海面粗 糙度 与 海 面厘米 尺 度 表面 波紧 密 相关 , 面粗糙 度与局 部风 大小有 关 。当风 而海 速较小 时 ,风区 内海洋表 面首 先生成 短波 , 但 是数 量较 少 , 随着风 速 的增 大 , 一些 短 波逐 渐 发展 为尺度 较大 的波 , 与此 同 时 , 成更 多 的 生 短 波 ,其数 量远 多 于 已发展 成 尺度 较 大的 短 波, 从而后 向散射 系数增大 。 因此 , 向散射 系 后 数 的 变 化 间 接 反 映 着 风 速 的 变 化 。 对 于 C LPO激 光雷达 来说 ,一 定范 同内风 速 越 A IS 大, 海面越粗糙 , 雷达 能接受 到 的信 号 就越 弱 , 反 之亦成立 。 3地球 物理模式 函数 针 对 E S/携 带 的 c波 段/. H R1 2 5 G Z的散 3 射 计 ,人 们 发 展 了 C D ,MO IR MO 4C D—F 2及
多次散射的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反演方法研究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6月V bl.37Suppl em em I n触r cd蛐d Las er Engi n∞r i ng Ju n.2007多次散射的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反演方法研究李颖颖,孙东松,沈法华,周小林,董晶晶(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给出了在考虑多次散射时大气消光系数、后向散射系数的激光雷达反演方法。
用半解析M ont e—carl o方法对大气多次散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进行了模拟计算。
讨论了激光雷达接收视场角(F O V)以及光学厚度对多次散射回波信号的影响。
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数据反演的结果表明,在反演含有云、雾等大气消光系数廓线分布时,需要考虑大气粒子的多次散射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激光雷达;云;多次散射;M ont e ca no模拟;消光系数中图分类号:TN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7)增(激光)一0176.04St udy of m ul t i pl e scat t er i ng i nnuence on l i dar ext i nct i on coem ci enti nver s i on m e t hodU Y i ng—yi ng,SU N D ong—song,S瑚三N Fa-hua,ZH O U)(i ao—l i n,D O N G J i ng-j i ng(A n嘶hl s吐nl t cof opt i cs and Fi∞M∞h觚i cs,C I l i∞∞A∞dc m y of Sci锄∞s,H ef ei230031,C hi】阻)A bs t I act:T he l i da r i nv er s i on of ann os phe r e ext i nct i on and backsca仕锄g pm f i l es i s des cdbcd.L i darm ul卸l e scat te曲g r et um s舶m ci r m s cl o uds a r e si m ul a湖by s em i aIl al yt i c M ont e—C砌o m em od.皿ei nfl uen ce of m e r ecei V er FoV觚d n砌i um opt i ca l d印t l l on m ul卸l e s cat t eri ng is di sc us sed.1'l l e l i d arm e嬲ur em ent s a r e dea l t w i血.T h e r e sul t s show m at t I le pr es ence of m e m ul t i pl e s cat t eri ng caI l l ead t o an under es t i m at i on of山忙ex缸ct ioI i co哪i ci ent s and w hen det e ct i ng cl ouds aI l d f og s tl li s i nnu ence s hou l d be cons i der e d.K e y w or I I s:L i dar;C l oud:M ul卸1e scat t c血g;M ont e C al l o s洫ulati锄;Ex缅c曲n coe m ci e ntO引言激光雷达已成为测量大气气溶胶和云雾粒子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大气辐射、光传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多波长激光雷达的CO浓度分层反演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多波长激光雷达的CO浓度分层反演方法及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舸,史天奇,徐浩,梁艾琳,马昕,龚威
申请号:CN201810228035.9
申请日:20180320
公开号:CN108267725A
公开日:
201807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的多波长激光雷达的CO浓度分层反演方法及系统,包括:S100根据气候和碳循环对CO浓度的影响程度,在竖直方向对CO浓度反演的积分路径进行分层;S200对每一层分别构建对应的CO浓度多波长反演模型及权重模型,获得各层的CO柱浓度计算模型;S300根据各层的CO柱浓度计算模型进行线性方程集合,获得以各层的CO柱浓度作为待解算参数的观测方程,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解算各层的CO柱浓度,根据CO柱浓度计算获得各层的CO浓度。
本发明考虑了大气层中CO 的真实分布状态,可获得精度更高的CO浓度反演结果。
申请人:武汉大学
地址: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
国籍:CN
代理机构: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火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高度反演中的研究进展
第44卷第2期2019年3月林 业 调 查 规 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4 No.2Mar.2019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9.02.006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高度反演中的研究进展邱世平(崇左市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中。
区别于传统光学遥感技术的是激光雷达(Lidar )属于主动遥感,对森林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对森林高度的探测能力有着巨大的优势。
文中介绍了激光雷达测量树高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对激光雷达在测量树高上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对激光雷达森林高度的测量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激光雷达(Lidar );森林高度反演;测量树高;冠层高度;森林结构参数中图分类号:S757;TN95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9)02-0026-04引文格式:邱世平.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高度反演中的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9,44(2):26-29,35.QIU Shiping.Research Progress of Lidar Technology in Forest Height Inversion[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19,44(2):26-29,35.Research Progress of Lidar Technology in Forest Height InversionQIU Shiping(Chongzuo Institute of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Nanning 530001,China)Abstract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optic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Lidar is active remote sensing,which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detect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especially the height of fores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lidar in meas⁃uring tree height,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lidar,and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is technology.Key words :Lidar;forest height inversion;measuring tree height;canopy height;forest structure pa⁃rameters收稿日期:2018-10-08.第一作者:邱世平(1983-),男,广西梧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监测和3S 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1引言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其强烈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1]。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
激光雷达物理参数的反演及其应用[摘要]目前,激光雷达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大气和气象环境监测的仪器。
它在大气的垂直结构和成分构成观测方面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
通过对激光雷达信号的物理参数的反演,可以得到一系列我们需要的物理量。
在气象方面,可以应用在气溶胶,大气边界层,云物理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中。
[关键词]激光雷达后向散射气溶胶大气边界层0前言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0多年来,激光雷达技术从最简单的激光测距技术,逐步发展了激光跟踪、测速、扫描成像、多普勒成像等技术,陆续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激光雷达,使激光雷达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
激光雷达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具有极高的角分辨率、具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高、测速范围广、能获得目标的多种图像、抗干扰能力强、比微波雷达的体积和重量小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下降,其他领域陆续引进了激光雷达,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激光雷达的结构和原理一般情况下,激光雷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激光发射单元,信号探测控制单元和光学接受单元。
激光发射单元发射出激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粒子会产生一个向后的反射信号,光学接受单元接受到这个信号并进行处理,把光信号放大转化成电子信号输出。
根据反馈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所研究粒子的浓度,粒子所处的高度可以由从发射到接受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
激光雷达的方程为:P(Z)为激光雷达接收到的高度Z处的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的能量,E 为激光雷达的发射能量,C是激光雷达常数,和发射频率,接收灵敏度等有关;Z是到激光雷达到目标粒子的距离;βtotal是总的后向散射系数,βmol是空气后向散射系数,βpart是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ζtotal是总的消光系数,是激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衰减产生的,ζsmol是空气散射系数,ζspart是气溶胶散射系数,ζAmol是空气气吸收系数,ζApart是气溶胶吸收系数。
双波长布里渊激光雷达同步测量海水温度
双波长布里渊激光雷达同步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研究周波,余寅,马泳,李皞,梁琨5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武汉,430074)摘要:布里渊散射的信号检测技术能够被用来监测海水温度等重要参量。
目前已有通过建立海水布里渊散射频移与温度的单值(monotropic)函数来反演海水温度的方法。
然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影响着布里渊频移的测量值,该模型将盐度固定为已知量,用忽略盐度变化测10 量出来的布里渊频移反演温度会导致测量的不准确。
为了进一步提高海水温度反演的准确度,精确获得海水的盐度信息是必须的。
文章将盐度也设置为待反演量,并利用波长与布里渊频移的单值关系,建立了一个以不同波长下的不同布里渊频移量作为自变量的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方程组,并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获得了温度和盐度的同步反演模型,实现了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同步测量。
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的误差在±0.10℃内,最大不确定度为±0.13℃;15 盐度的误差在±0.06‰内,最大不确定度为0.21‰。
这说明该模型能够稳定而且准确地获取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环境监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洋光学;布里渊散射;双波长模型;温度;盐度中图分类号:P733.320 Research on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Ocean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ased on Dual-wavelengthBrillouin LidarZHOU Bo, YU Yin, MA Yong, LI Hao, LIANG Kun(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25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Abstract: The Brillouin backscattered signal of Lidar can be used in remote sensing of the ocean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etc. Currently,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ocean temperature is based on monotropic function between the Brillouin shift and the ocean temperature while the effect of ocean salinity on Brillouin shift is neglected. However, the Brillouin shift is the function 30 of both the oce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Utilizing the Brillouin shift measured by neglecting thevariation of the ocean salinity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will lead to an inaccurate result.Therefore, an accurate salinity is needed for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ocean temperature. A retrieval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odel, Brillouin shifts measured by dual-wavelength laser a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n multi-valued equations of this 35 variables and the ocean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With a data fitting procedure the ocean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can b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s of the retrieval model fo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in ±0.10 ℃and ±0.06 ‰, and the measuring uncertaintie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0.13℃and 0.21‰.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ce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can be simultaneously obtained by the dual-wavelength 40 retrieval model.Key words: Brillouin scattering; Brillouin shift; Dual-wavelength; Temperature; Salin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1078062 ,6110807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00142120012)作者简介:周波(1976-),男,讲师,主要从事激光与红外遥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研究工作通信联系人:梁琨(1981-),主要从事激光与红外遥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cn0 引言近年来,利用激光雷达的布里渊散射回波信号检测技术遥感海洋物理参数被广泛的研究45 [1-4]。
双波长荧光雷达探测大气生物气溶胶的性能分析
双波长荧光雷达探测大气生物气溶胶的性能分析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王强;乐静【摘要】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扩散极易传播和发生各种流行疾病,也是生物武器投放的主要形式,实现生物气溶胶实时、远距离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了一台双波长荧光雷达用于大气中生物气溶胶的预警和识别.该雷达系统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基频1064 nm、四倍频266 nm作为工作波长.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雷达探测原理,对红外波段的弹性散射信号和紫外波段诱导的荧光信号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探测误差小于10%的情况下,距离为1.0 km时,单激光脉冲测量得到白天和夜晚细菌孢子的最小探测浓度分别为15100个颗粒·L-1和8386个颗粒·L-1;当脉冲数累加到10000时,白天和夜晚的细菌孢子最小探测浓度显著改善,分别为144个颗粒·L-1和77个颗粒·L-1.分析结果还表明,通过红外波段确定细菌孢子云团位置后,为了提高系统对细菌孢子的探测性能,可增加紫外激光脉冲数量,延长荧光信号采集时间.%Biological aerosols widely spreading in the atmosphere will easily result in various epidemic diseases,meanwhile,bio-logical aerosol weapons pose a severe threat to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military forces and civilians.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remotely detect biological aerosols at real-time.In this work,a double-wavelength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dar was construc-ted for atmospheric bacterial spores'identification and thus the early warning.The device employed a Nd:YAG laser operating at 1064 and 266 nm,with a repetition rate of 10 Hz.Based on lidar detection principle,a seri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measurement range of the elastic scattering signals in the infrared band and the fluorescence signals in-duced by ultraviolet laser.In the ultravioletband,the signals were analyzed with a spectrograph to evaluate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s of bacterial spores at different pulses.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10%,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within a range of 1.0 km,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a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l spores at about 15000 and 8400 particles·L-1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with the single laser pulse excitation.With an integrated pulses of 10000,the detectable abilities of the fluorescence lidar greatly improves,identifying a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l spores at 144 and 77 particles·L-1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respectively.In the lidar operation,when bacterial spores are located by the infrared e-lastic signals,one could actually extend the collected intervals in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o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which may lose acceptable temporal resolution.【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7(037)009【总页数】5页(P2804-2808)【关键词】荧光雷达;双波长;信噪比;最小探测浓度【作者】饶志敏;华灯鑫;何廷尧;王强;乐静【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65.9大气气溶胶是均匀分散于大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所构成的稳定混合体系,其中粒径介于10-3~102 μm之间的微粒统称为气溶胶粒。
一种基于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的方法
一种基于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的方法说实话基于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激光雷达是个挺神奇的东西,能探测大气层里的好多信息。
我最开始就是看书看论文啊,研究那些个原理公式啥的,那简直就是看天书。
什么转动拉曼散射,那些个式子可复杂了。
我就想能不能把它给简化一下理解,就像把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拆成好多道简单的小题目一样。
我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先从一些简单的假设入手。
我假设大气是均匀的,虽然我知道这肯定不完全对,但就是想先看看这整个计算流程。
哎呀,结果那算出的温度啊,和实际偏差大得很,这就是一次失败的教训。
后来我才明白,大气的复杂性是不能这么轻易就忽略掉的。
然后我又开始捣鼓那个数据采集的过程。
这个就像是在大森林里找特定的蘑菇一样。
用激光雷达采集数据的时候,我得确定采集的高度范围、时间间隔这些。
有一次我采集数据的时候,时间间隔没调好,数据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多的时候杂乱得不行,少的时候又不够用来做准确的分析。
慢慢的,我开始摸到点门道了。
在反演大气温度的时候,这个转动拉曼散射系数的处理很关键。
这就好比是做菜的调料一样,放多放少味道都不对。
你要是把这个系数算错了一点,那最后的温度结果就错得离谱。
我好多次因为这个系数的不准确,算出来的温度完全不合逻辑。
还有校准这一块。
这个激光雷达啊,就像一个很精密的尺子,得经常校准。
不校准的话就好比你的尺子刻度都不准了,量出的长度肯定不对。
我刚开始老是忘记校准这个事儿,得出的温度数据是忽高忽低的。
我还以为是我的反演算法有问题,折腾了好久才发现是因为设备没校准。
再一个就是对噪声的处理。
测量环境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噪声,这就像你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想看书,周围却有人在叽叽喳喳说话一样。
我最开始不会处理这些噪声,导致最后算出的温度波动很大。
后来我学习噪声滤波,模拟不同噪声下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滤波方法,就像把那些打扰我们看书的人请出去一样,这样最后反演出来的温度才准确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波长激光雷达反演技术John F. Potter提出一种用于反演激光雷达回波的数据分析技术并用模拟数据进行测试。
这种技术需要同时有两个频率上的雷达回波,且满足以下假设:()1在激光光束路径上后向散射与消光的比值不随空间发生改变()2在激光光束路径上,两个不同频率脉冲的消光因子之比也不随空间发生改变。
当雷达脉冲路径上大气分子的散射可被忽略,且气溶胶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时,这些假设可以成立。
模拟数据对应的是激光雷达探测1km内光学厚度为1的均匀分布的气溶胶的探测数据。
通过分析能确定的物理量有透过率T,两个频率的消光因子之比k及两个频率上的消光廓线。
这些量中的误差严重依赖于数据中的噪声水平。
当用100个激光脉冲平均来减少噪声时,T和k的有效误差分别为1.93和1.54%,消光廓线中的最大误差为6%。
附录将会对考虑大气分子三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扩展。
βⅠ.介绍()Rα之类的大通过数学方法反演激光雷达回波以获得例如后向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R气光学特性系数廓线是激光雷达研究中长期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够有独立探测雷达脉冲路径上某些点的消光系数或整条路径上的总透过率的探测方法那我们就能够得到反演数据,但是通常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探测方法。
在没有辅助数据的情况下,为了得到结果许多方法被开发出来。
它们都涉及到对大气的物理性质的假设。
在时下最流行的斜率法中通过假设α是在一定间隔内围绕雷达脉冲路α。
Klett已经详细地讨论过这种方法及径上距离为R的某一点的常数以估计这一点的()R其相关的方法。
Spinhirn e等人提出了一些稍微不同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雷达回波通过对不同仰角的探测而获得,例如斜径,且这些反演是在基于假设大气在水平方向上是一致的情况下做出的。
上述的方法都依赖于一些假设假设,即假设气溶胶有某一特定密度分布。
由于气溶胶的分布可变性很强,因此对不使用这些假设的方法的研究是一热点问题。
本文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需要两个频率上的模拟雷达回波,并且基于以下假设:()a在激光光束路径上后向散射与消光的比值在空间上平均分布。
()b 在激光光束路径上,两个不同频率脉冲的消光因子之比也在空间上平均分布。
当雷达脉冲路径上大气分子的散射可被忽略,且气溶胶是由同一种粒子组成时,这些假设可以成立。
这意味着在任意一点气溶胶粒子都有相同的形状,尺度及折射指数。
这种方法也能被用于以下方面,例如:把雷达射线分为许多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对应的气溶胶种类都不同,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反演。
然而,这样一来,结果的精确度便会下降。
本文给出了关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并且测试了一种简单的大气气溶胶模式下的模拟数据。
附录将会对考虑大气分子三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扩展。
Ⅱ.方法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写为:式中()P R 是在时间t 接收到的瞬时功率,0P 是时间0t 时的发射功率,c 是光速,τ是脉冲宽度,β总的大气后向散射因子,R 是距离,A 是有效接受面积,0T 是光学透过率,α是大气总的消光因子。
通过假设()a ,我们可以得到:式中S 是一个未知常数,激光雷达方程可以写为。
式中我们假设我们有两个波长上的雷达回波,我们把其中消光因子较大的波长称为L ,它对应的物理量会带上一个下标L 来表示。
同样的我们把其中消光因子较大的波长称为S ,它对应的物理量会带上一个下标S 来表示。
对于波长L ,方程()3可写成:通过假设()b ,我们对于所有的R 可以得到:对于波长S ,方程()3可写成:通过方程()6和()8,我们可以得到:其中i R 和j R 是任意两个距离。
通过求k 的值我们可以得到:式中k 的下标i 和j 对应的是距离i R 和j R 。
关于方程()6中透过率的解可以由以下方程得出:其中式中0R 和m R 分别是待分析的第一点最后一点。
L T 是波长为L 时从0R 到m R 的透过率。
L T 定义为:显然01L T ≤≤。
一般的,当L T 的值没有给出时,我们并不能得到方程()()11,12的解。
当我们的假设满足时,可由两个波长的数据资料估计L T 的值。
如果数据中没有噪声且方程()12中L T 的值是准确的,我们使用方程()11中的得到的()L R α带入方程()10时,对于任意的i R 和j R 我们都能得到ij k 准确值。
然而,若是方程()12中使用的L T 的值并不准确,那么不同的点得到的ij k 的值便会不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大量不同的L T ,把其中使不同的(i R ,j R )对应的ij k 差异最小的L T 值作为L T 的估值ˆL T 。
我们将会在第三部分介绍一种回归方法来得到这一估值,这种方法同样用来计算k 的估值。
当我们得到L T 和k 时,我们就能通过方程()11和()12得到波长为L 时的估值ˆ()L r α,同理利用方程()7我们可以得到估值ˆ()s r α。
Ⅲ.L T 和k 的估值这一部分将会介绍两种方法来估算L T 和k 的值。
A. 直接法第一步是选择一个试验值X T 作为L T 的值,选值应尽可能接近真实值。
对于每一组(,i j R R )我们能得到一个ij k ,其中i R >j R 。
这些可以被认为是一具有N 行(ⅰ=1 ... N ),和N 列(J =1,...,N )的矩阵M 的对角线以上区域。
为了简化后续运算,我们可以用c N 行c N 列的格子来存放ij k 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记为IJ k 作为11N N ⨯矩阵M '中的元素。
其中1/c N N N =。
在以下的模拟中,N 为500且c N 为25,矩阵对角线以下区域的元素值为零,因为我们只计算j >i 时的ij k 。
当然,对角线上的元素值也为零。
如果数据中没有噪声且用于计算ij k 的L T 的值是准确的,那么矩阵M 中所有的ij k 和矩阵M '中所有的IJ k 都是准确的值k 。
当X T 的值小于正确值L T ,则当I 和J 的值增加时IJ k的值将会增加。
当L T 偏离正确值时将会影响到方程()11和()12的解,所以X T 的值小于L T 时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麻烦。
当的X T 值大于L T 时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当I 和J 的值增加时IJ k 的值会减少。
此外,大量的样本的计算结果表明, IJ k 的值或多或少沿着一条垂直于对角线的任意直线。
鉴于此问题,适当的表达IJ k 的变化的方式是把IJ k 用()/2I J +回归。
当用于计算IJ k 的X L T T =是正确值时,回归线的斜率应为零。
当X T <L T 时,斜率大于零,当X T >L T 时,斜率小于零。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不断地选择更加合适的X T 的值并通过插值法得到L T 的估计值。
把这个估值记为ˆL T ,k 的估计值ˆk 是ˆLT 对应的IJ k 的平均值。
B .最快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速度比方法一更快,并能得到相似的结果。
方法二中首先得到距离为R 上间隔为c N 的平均值()L L R 和()s L R 。
1L L 是()L L R 在第一个c N 点的平均值,2L L 是下一个c N 点的平均值,以此类推。
用这种方法我们定义1N 个平均值()1,...,1LM L M N =,类似地我们定义1N 个平均值()1,...,1SM L M N =。
接下来和方法一的步骤一样,只不过用LM L 和SM L 替换()L L R 和()s L R ,然后我们能在不计算N N ⨯矩阵M 的情况下直接得到11N N ⨯矩阵M '。
由于这种方法计算要快得多,我们接下来的计算结果都是用方法二计算得出的。
Ⅳ.计算中的误差()L R α的计算中,误差主要来源于()L L R 和L T ,()L R α的方差可以近似地表达为:其中()L L R σ是()L L R 的标准差,()L T R σ是L T 的标准差,2L L L T C 是变量()L L R 和L T 的协方差。
若L T 的值是由所有R 上的()L L R 和()s L R 计算得出的话,那么2L L L T C 可以忽略,因此()L L R 在任意的R 上对L T 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方程()14中的导数项为:其中用2()L R α分裂方程()14并利用方程()()15~17我们可以得到:、我们可以注意到方程()18右边的两项对应了产生误差根本的两部分。
第一项对应的是()L L R 产生的误差,对于一个信号脉冲来说它以随机地沿着光束线或正或负地变化。
方程()18右边第二项对应的是与L T 有关的系统误差()/()(,)/L L L L L d R R F R T dT T αα=-,对于一个特定的脉冲这一误差随着R 系统地变化,并且所有R 对应的误差符号一般是相同的。
当对于所有满足条件的的R 和()0,01.L L T R Rm T ≤≤≤≤(),F R T 的值都大于零时,误差的符号与L dT 的符号相反。
另外,若是忽略大气的散射作用,由于(),L F R T 的绝对值会随着R 单调递增,因此误差的绝对值也随着R 单调递增。
Ⅴ. 模拟数据使用用模拟数据来测试这一方法。
L 和S 对应的波长分别是0.53和1.06m μ(使用倍频钕激光)。
激光雷达的系统参数已经在Table Ⅰ中给出了。
我们假设0250,1250m R m R m ==,且在0R 和m R 之间()L R α和()s R α是常数。
波长为L 时总的光学厚度取为1.0,对应在所述间隔内每0.001m 的()L R α的值。
k 的取值为0.5。
在这一波长内,这是大陆霾类型下气溶胶的合理取值。
在在0R 和m R 之间的任意一点上,对于两个波长的在激光光束路径上后向散射与消光的比值我们定为0.03,后向散射因子为()511310L m sr β---=⨯和()5111.510S m sr β---=⨯。
通过这些参数,方程()1被用于计算由检测器的每个积分周期发射的电子的平均数目,相关的噪声的标准偏差可通过这一电子平均数的平方根计算得出。
因为信号中的光电倍增管放大期间会产生额外噪声,所以以这种方式计算的噪声还需乘以噪声系数1.5。
由背景辐射和暗电流产生的噪声由于被视为模-数转换产生的噪声而被忽略。
噪声进使用一个随机数发生器行模拟。
由于在激光雷达运用中对大量的激光脉冲平取均值以削减噪声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模拟数据使用了四种处理手段分别对1,4,25,100道激光脉冲取平均值。
在一道以上的激光脉冲平均中,脉冲实际上并不产生和平均。
相反,由于噪声由因子1/2N 而减小,因此对一道激光脉冲取平均是由噪声的标准差产生的,其中N 是激光脉冲平均次数。
当不同激光脉冲之间没有相关性时,1/2N是数据平均产生的理论预测的降噪因子,这是我们这一模式中的假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