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里的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概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内膜受损引起的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下肢活动时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注重整体调理,强调的是以“治未病”为主,因此在初期病情时外治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和外敷等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针灸疗法,因为针灸疗法可以通过穴位刺激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一些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阴陵泉、昆仑等穴位,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补益气血、活血通络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推拿疗法也是常用的外治法,通过按摩、揉捏、拨叩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局部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外敷疗法则是通过药物贴敷、热敷等手段来调理患部,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病情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则。
首先是针灸疗法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激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确定。
针灸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及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推拿和外敷疗法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手法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病情时需要进行定期的疗程调整和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家人的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医生的耐心指导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复诊,观察疗效,及时进行疗程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病情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针灸、推拿和外敷等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怎么治动脉硬化?
中医怎么治动脉硬化?
对于患有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全部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手术对于身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因此就有必要找出一些比较保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
今天就会详细的讲解一下关于动脉硬化的中医疗法,大家赶快来看一看需要具体使用的中药方剂吧。
1、扶正补虚法。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本虚标实之证,所以补其不足十分重要。
扶正补虚法针对脏腑亏虚之证,而多采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等作用的方药。
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扶正补虚类中药有:淫羊藿、当归、何首乌、黄芪、党参、白术、桑寄生、牛膝、杜仲、沙棘、刺梨、绞股蓝、灵芝、蜂胶等。
2、活血化瘀法。
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脂斑形成。
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活血化瘀药很多,丹参、川芎、西红花、蒲黄、牡丹皮、桃仁、姜黄。
一些有破血作用的虫类药
如水蛭、蜈蚣等也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还有鸡血藤、大黄、虎杖、姜黄、地龙、桃仁、红花、三七、水蛭、丹参、郁金等。
3、祛痰降脂法。
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采用化痰降脂、利水渗湿等方法治疗。
常用药物如昆布,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
功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实验结果显示,昆布醇提取物能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这些作用有利于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
所以说,能够治疗动脉硬化的中医方法还是非常多的,在选择时就需要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并确定治疗原则,以便能选择最为适宜的中药材进行针对性治疗。
与此同时,患者也要注意多加休息,不能让身体处于过度疲乏的状态。
动脉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
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导致痰浊内生,痹阻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养而变脆,易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痰浊痹阻脉络
情志失调或年老体衰导致肝脾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生痰,痰浊内生,痹阻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养而变脆,易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肝脾功能失调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
动脉硬化可导致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血运行和津液代谢,加重痰浊和瘀血痹阻脉络的程度。
中医注重预防和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疗效相对缓慢,对于急性疾病患者可能无法及时缓解症状。
疗效缓慢
缺乏标准化
专业知识要求高
中医治疗因人而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不同患者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中医治疗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接受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动脉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
2023-10-27
目录
contents
中医对动脉硬化的认识动脉硬化的中医辩证分型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的方法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的优势与不足动脉硬化的预防与调护参考文献
01
中医对动脉硬化的认识
病因
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痹阻脉络,使脉络失养而变脆,易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针刺治疗
通过艾灸特定的穴位,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对动脉硬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艾灸治疗
针灸治疗
局部推拿
针对动脉硬化引起的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进行局部推拿按摩,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血液循环。
全身推拿
通过全身推拿按摩,可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对动脉硬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分析汇报人:日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概述•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认识目录•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调理与预防01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概述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动脉内膜脂质沉积、斑块形成、血管壁硬化为特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AS可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定义与分类分类定义发病机制:A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其中,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主要危险因素。
病因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AS的主要血脂异常。
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发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增加AS的风险。
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AS的发生发展。
发病机制与病因诊断临床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以及医生检查发现的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可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AS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02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认识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病因病机分析01020304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过度,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阻脉络。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功能,痰浊内生。
过度劳累,损伤心脾,导致气血不足;过度安逸,导致气血瘀滞。
年老体衰,肾精亏虚,不能滋养五脏,气血运行不畅。
辨证分型症见胸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等。
症见胸痛如刺、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沉涩。
症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耳赤、口苦咽干等。
症见心悸、气短、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
中医如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如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导读: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痰浊血瘀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饮食失调,脾失健运;五志所伤,情志失调;年高体衰,肾精亏损;气血亏耗,心脉失养有关。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虚、阳虚、阴虚;标实,包括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范畴。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痰浊血瘀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则气血津液运行障碍。
若脾胃受损,使脾不健运,输化失常,则水谷精微变为浊脂,进入血液而使血脂升高;浊脂越积越多,不得清化而变为血中之痰浊。
人之血液流行于血脉之中,脏腑功能失调则血运不畅,易生瘀滞。
痰瘀互结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中风、胸痹、真心痛、痴呆等诸病。
目前,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单味药和成方的研究,主要从活血化瘀、祛痰降脂、扶正补虚法(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治法入手。
活血化瘀法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血管壁受损、脂斑形成,有包块刺痛,舌质青紫等视为血瘀证。
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多种活血化瘀药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对其研究也较深入。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研究发现,三七有效成分能明显升高血清中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内皮素(ET)、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活性水平,拮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保护动脉壁和扩张血管。
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活血化瘀药还有丹参、川芎、西红花、蒲黄、牡丹皮、桃仁、姜黄。
一些有破血作用的虫类药如水蛭、蜈蚣等也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还有鸡血藤、没药、大黄、虎杖、姜黄、地龙、桃仁、红花、三七、水蛭、丹参、郁金等。
中医养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血管
中医养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是一种以大中型动脉内膜发生斑块形成,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的血管病变,严重危害心脑血管的健康。
中医养生在预防和保护心脑血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措施,以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一、防治动脉硬化的中医理念中医养生注重平衡阴阳,调理脏腑,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的中医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畅通是维系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
血液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动脉的健康。
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改善动脉硬化病变。
2. 注重调节情绪:中医注重情绪的平衡对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波动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造成血管病变。
通过调节情绪,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饮食养生:中医饮食养生注重药食同源,强调食材的药用价值。
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食物,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4. 运动养生:中医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调理气血,增强心脑血管功能。
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均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中医养生保护心脑血管的具体方法1. 调理气血中医强调血液的畅通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理气血:1) 食疗: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赤豆、山楂等。
2) 中药调理: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红花等。
2. 调节情绪心脑血管健康与情绪的平衡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节情绪:1) 良好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确保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休息。
2) 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3. 饮食养生中医饮食养生强调药食同源,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护心脑血管健康:1) 控制总热量:合理控制饮食总热量,避免肥胖和高血压。
2) 限制盐摄入: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高血压、血管损伤的风险。
3) 多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类,有助于降低血脂。
4. 运动养生适量的运动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选择以下运动方式:1) 散步:每天坚持散步,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西医病因
AS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所致,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遗传、高脂饮食、吸烟等。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学说有脂质浸润学说;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学说;内皮细胞损伤反应学说;平滑肌细胞单性繁殖学说以及神经、内分泌改变;动脉壁基质内酸性蛋白多糖质和量的改变学说等。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是AS发生的始动因素,而导致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和结构损伤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如血脂过高、载脂蛋白平衡失调, 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血液动力学、流变性改变,吸烟,毒血症等;血小板 粘聚、释放活性物质、血栓形成、脂质沉积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巨噬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脂滴,坏死、溶解则是AS形成的直接原因。
2.气滞血瘀: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养血;柴胡、赤芍、甘草、行气和血;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气机而宽胸;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诸药配合,使血活气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在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抗血小板凝集和对斑块的消退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青皮、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气郁日久化火者,加山栀、丹皮、川楝子以清热疏肝调气。临证若为气虚血瘀,症见疲乏无力,活动后气短,嗜睡懒言,易汗出,面色少华,舌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宜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地龙、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
别名
中医:瘀证,痰证,脉痹,中风,胸痹,坏疽。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的药物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的药物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针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的药物作详细介绍。
一、银杏叶:银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增强血管弹性等作用,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二、丹参: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医认为,运用丹参可以舒经活血,疏通血管,同时还具有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症状。
三、三七:三七是一种中药材,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保肝护肝等多重功效。
中医认为,三七可以清除体内毒素,促进气血运行,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由血管内层沉积物堆积所引起,使用三七可以改善血管状态,达到治疗作用。
四、川芎: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其具有补血、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认为,使用川芎可以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心脑血管病症状。
五、红花:红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解毒等多重功效。
中医认为,使用红花可以舒经活血、疏通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六、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其具有滋脾益肺、安神止咳等作用。
中医认为,痰湿内盛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而五味子可以消化痰湿,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的药物有多种,不同的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功效。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也应该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巩固治疗效果,确保预防复发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戒除烟酒、保持规律生活饮食,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为防止动脉硬化复发的综合治疗措施。
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五大功能,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药物”。
动脉硬化的物理预防要想让我们的血管变得更优秀,就要不停地锻炼它们,而且不同的血管锻炼方式也不同。
人体全身血管主要分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最容易硬化,所以对付动脉硬化最好的锻炼方法就是有氧运动+肌肉锻炼。
跑步、行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血流对血管内壁的冲刷,这样就能有效预防血管内壁的斑块沉积,而且可使血管保持很好的弹性。
肌肉锻炼可以是负重的,也可以是徒手的,比如举哑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
只要持续坚持一定数量。
比如30、50下,就能起到非常好的健身价值。
肌肉的收缩、放松,对血管起到一个很好的挤压作用,可以把血液挤出肌肉,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来得相对轻松,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
静脉血管的锻炼方式也相对安静一些,比如按摩、拍打、冷热水浴、蒸桑拿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体表上的静脉血管得到更多的刺激,一张一缩,从而增加血管的弹性和对刺激的耐受力。
而毛细血管遍布全身,最多也最细,锻炼它们也是最容易的,那就是一切让你身体升温的运动都可以,也就是说,在你锻炼动脉和静脉的同时,毛细血管也跟着“做了体操”,一起变得更健康、更优秀。
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人体全身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
一是心脏动脉硬化,二是脑组织的动脉硬化,三是颈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但全身各处动脉的硬化程度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各个部位动脉硬化对健康的影响也不相同。
人们知道,心脏动脉硬化可导致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溢血,那么,颈动脉硬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许多人可能还不甚了解,可以说,颈动脉硬化的危害不亚于心、脑部的动脉硬化。
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
当颈动脉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时间长了会导致脑萎缩。
若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如何治疗主动脉硬化四大药方供你选择
药物组成
熟地黄
补肾填精、养血滋阴,为君药。
山茱萸
补肾涩精,为臣药。
山药
补脾肺肾,为佐药。
泽泻、茯苓
渗湿利水,为使药。
功效主治
• 补益肝肾法主要用于肝肾阴虚型主动脉硬化,症见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等。
用法用量
• 建议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04
药方四:益气养血法
药物组成
黄芪
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 毒排脓的作用。
熟地黄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 用。
人参
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 津止渴的作用。
当归
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作 用。
龙眼肉
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 用。
功效主治
适用于主动脉硬化患者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神疲乏 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肌缺血。
中医如何治疗主动脉硬化四 大药方供你选择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 药方二:清热解毒法 • 药方三:补益肝肾法 • 药方四:益气养血法
01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药物组成
中药名称:丹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用于治疗瘀血痹阻导致的胸痹心痛 ,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失眠,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02
药方二:清热解毒法
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一:金银花 药物组成二:菊花
药物组成三:茯苓
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四:黄连
药物组成六:丹参
中医在防治老年性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心得
中医在防治老年性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心得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是目前临床最常见和多发性疾病,病程迁延时间长,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性大,也是目前最难治疗和预防慢性病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风险率的“三高征”之称的心血管性疾病,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所引发的临床案发事件,都是非常严重和危险的,已被医学界广泛认为。
它是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头号杀手,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列为医学科不开的重要难题之一,它主要以头痛脑晕,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率高,与年龄、家族史、体质、饮食、职业等都有一定关系,用中医理论对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发现在病理上与西医对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理论颇有相似之处,同时在临床上采用中医理论的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基本治疗法进行辩症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根据多年中医实践谈谈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理论仅供临床参考。
1.病因病机1.1中医认为:根据本病的症候、病程的转归及并发症,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的范畴,“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诸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
中医还认为凡五脏六腑之气血精华,皆上流于头。
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头痛晕眩,其病因很多,概言分为:肝肾阳虚,痰茁雍阻、淤血阻络等。
下面对此进行简述。
1.1.1肝肾阴虚:本病发病年龄多在四十岁以后或有遗传,正如(内径)说:年四十而阴气启半,起居衰矣。
中医认为若先天禀赋不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阴阳逐渐失去平衡,表现为肾阴不足,则肝夫所养,肝阳偏亢,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动、主动主升,如周长期情志抑郁,精神过度紧张,或忧思恼思,则气郁化火,更使肝阴暗耗,肝阳上元导致头痛、头眩晕。
中医认为,则肝火炼液成疾,社会风阳挟痰上扰发髻,肝肾同时互相应影响,一般病在早期,偏于阳亢者居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后期多为阴阳两虚。
但总的说,根据在于肾起病在肝,肝肾阴虚为基本,肝风疾火为期房,正如中医内经锁注“诸风年晕,皆属于肝”《灵枢.海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中医论治动脉硬化
《中医论治动脉硬化》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对动脉硬化的认识•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方法•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优势与局限•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前景与展望01中医对动脉硬化的认识定义中医认为,动脉硬化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外邪内侵等因素导致脉管不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脂质沉积,并逐渐钙化、硬化的一种疾病。
病名中医病名为“脉痹”,意为脉道内的痹阻不通。
动脉硬化的中医定义动脉硬化的中医病因寒邪侵入人体,造成气血凝滞,进而形成瘀血,痹阻脉道。
寒凝血瘀痰浊内蕴肝肾亏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脾虚导致痰浊内蕴,阻碍气血运行。
年老体衰或久病伤肾,致使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脉道失养。
情志内伤,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失调。
1动脉硬化的中医病机23寒凝血瘀或痰浊内蕴,导致脉道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初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脉道失养,病情进一步发展。
中期病情深入发展,出现脉痹疮痍,即血栓形成,严重者可导致脏腑功能衰竭。
后期02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方法益气养阴法通过使用具有补气养阴功效的中药,如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调节患者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缓解动脉硬化症状。
活血化瘀法采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当归、川芎、丹参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壁的压力,使动脉硬化得到缓解。
化痰降浊法运用中药如陈皮、半夏、茯苓等,化痰降浊,软化血管,减轻动脉硬化的程度。
中药治疗头针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脑部供血,从而缓解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体针刺激身体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缓解动脉硬化的效果。
针灸治疗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缓解动脉硬化症状。
局部推拿通过对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推拿按摩,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改善动脉硬化的症状。
全身推拿推拿治疗03中医论治动脉硬化的优势与局限整体调节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节,通过改善患者的整体生理状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肢体动脉硬化 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者两侧。
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期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肿痛,行走多时加重,歇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跌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指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枯燥,毫毛脱落,指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匡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 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 40 岁以上的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3〕下肢动脉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溃疡,坏疽等〕。
〔4〕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
(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0.9〔二〕证候诊断1.痰浊阻络证:四肢困重,肢体发凉疼痛,或者活动艰难、步伐不利、间歇性破行,甚则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而沉迟、沉缓。
2.阳虚寒凝型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病症加重,步伐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歇息痛减甚或者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3.虚损缺乏证患肢皮肤枯燥,脱屑,光薄,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身体消瘦且虚弱,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间歇性破行,甚或者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4. 在上述三型根抵上兼夹瘀血阻络,患者疼痛持续,甚则彻夜难眠,指端,小腿有瘀斑,或者足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者舌质降,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痰浊阻络证:治法:通络和血,化痰降浊方药:当归四逆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当归、桂枝、茯苓、赤芍药、丹皮、桃仁、川芎、半夏、白术、橘红、南星、细辛、炙甘草。
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有妙招
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有妙招众所周知,颈动脉是向人体大脑供送氧气和血液的主要血管,也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
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预测因子,近些年在临床中逐渐受到关注。
很多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没有任何症状,少数人群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等现象,若是持续不关注,症状发展至严重可能会形成缺血性脑卒中。
近些年,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中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硬化病变,主要表现为颈动脉壁增厚、弹性降低和斑块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大类,具体分析如下:1.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血管内膜变得脆弱,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2)性别: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男性较高的胆固醇水平和吸烟率有关。
(3)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1.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症等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壁脂肪沉积,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壁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5)肥胖:肥胖人群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6)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进而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
(7)缺乏体育锻炼: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8)心理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可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颈动脉硬化中医怎么治疗,3种方法见效快【医学养生常识】
颈动脉硬化中医怎么治疗,3种方法见效快
文章导读
颈动脉硬化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危害性极大。
研
究发现,中医治疗此病虽然过程比较慢,但是效果极佳。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肾精不足,髓
海空虚型、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型、阴阳失调,肝阳上亢型,对此因病制宜效果好。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证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梦。
偏于阴虚者,五
心烦热,颧红咽干,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眈白或黧黑,
舌质胖嫩,脉沉细
【治法】填精补髓充脑。
偏于阴虚者滋阴,偏于阳虚者温阳
【方药】偏于阴虚者左归丸加减。
本方重用熟地以填人身阴精之源;辅以枸杞、山萸肉
增强滋阴填精之力;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补阳,龟板胶滋阴,共奏填精补髓充脑之功;菟丝子配牛膝强腰壮骨,山药滋益脾胃。
若虚热较甚者,可加黄柏、知母、地
骨皮滋阴清热。
偏于阳虚者右归丸加减。
本方附子、肉桂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温补肾
中元阳,填精补髓益;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杜仲俱为滋阴填精之品,更加当归补
血益精之功,然方中附桂刚燥,不宜久服,可改用巴戟天、仙灵脾等温润之品,以期助
阳而不伤阴。
若遗精频频,可加芡实、桑螵蛸、复盆予以固肾涩精;若眩晕较甚,无论阴虚、阳虚均可加用龙骨、牡蛎、磁石以潜镇浮阳。
治疗动脉硬化中药方剂
治疗动脉硬化中药方剂
介绍
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可以导致血管堵塞和狭窄,进而引发心脏病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药在治疗动脉硬化方
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动脉硬化。
方剂一:复方丹参片
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防风、桔梗等。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
通络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防风和桔梗具有
祛风活络、消肿散结的作用。
该方剂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血
管壁,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方剂二:川芎茶
主要成分为川芎、当归等。
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能够改
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该方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在动脉中凝聚成块,从而预防
和治疗动脉硬化。
方剂三:黄连阿胶汤
主要成分为黄连、地黄、川芎等。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阿胶具有滋补血液、调理气血的作用。
该方剂可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
方剂四:丹参鞣酸合剂
主要成分为丹参、生晒草等。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功能,生晒草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
该方剂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总结
中药方剂在治疗动脉硬化中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和保护心脏血管健康等作用,可以预防和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
然而,患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动脉硬化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的疗效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中医的疗效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中医的疗效: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血脂紊乱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调节血脂是中医药预防与治疗动脉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中医调节血脂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一、中医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医药拥有丰富的药物资源,通过中药材的选择与组方的调整,可以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
例如,山楂、茯苓、决明子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的治疗中。
山楂以其消食化滞、祛痰、利水的功效而被中医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山楂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发挥降血脂的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的功效。
研究表明,茯苓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还可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
决明子能够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研究显示,决明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二、中医养生调血脂中医强调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调补气血的养生观念,对于调节血脂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中的关键一环。
中医强调合理搭配饮食,推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味为调”的饮食原则。
对于血脂较高的人群,可以选择一些利于降血脂的食物,如苦瓜、薏仁、海带等,适量食用可以达到调节血脂的效果。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调节血脂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坚持锻炼对于预防动脉硬化非常有益。
最后,中医强调心理保健对于调节血脂也有积极作用。
情绪不稳定、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等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注重心身的统一,通过调理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三、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中医药在调节血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单纯依靠中医药可能无法满足病情的需要。
六大动脉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
04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注意事 项
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的优势
整体观念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 通过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 ,改善体内环境,从而达 到治疗动脉硬化的目的。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能够根据个人体质、 年龄、性别等因素,为患 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VS
调和脏腑
动脉硬化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针灸治疗 可调和脏腑,促进整体健康。常用穴位如 中脘、关元等。
推拿按摩
01
02
03
舒缓肌肉紧张
推拿按摩可缓解动脉硬化 引起的肌肉紧张、疼痛等 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调理气血运行
通过推拿按摩手法,如揉 、捏、推等,可促进气血 运行,改善动脉硬化状况 。
刺激穴位
预后与调理建议
01
02
03
04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 效果,定期进行预后评估,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建议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
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 、散步等,增强身体免疫力,
促进血液循环。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 动,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病
辩证
中医认为外周动脉硬化主要为气血不通,经络瘀阻所致。
治疗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常用中药如红花、桃仁等。
肾动脉硬化
辩证
肾动脉硬化在中医中,多因肾虚血瘀造成。
治疗
治疗应以补肾活血为主。常用中药如枸杞子、丹参、益母草等。
肠系膜动脉硬化
辩证
中医看来,肠系膜动脉硬化与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对血管硬化的解释
中医对血管硬化的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中医对血管硬化是咋个解释的!你知道吗,血
管硬化就像是家里的水管用久了,里头长了水垢似的。
咱中医可有着
独特的看法呢!
中医觉得呀,这血管硬化跟咱们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很大关系。
就好比一条河流,如果水流不顺畅了,那泥沙啥的不就容易沉积下来嘛!身体的气血也是这样。
咱平时要是不注意保养,老是熬夜呀、大
鱼大肉地吃呀,这气血能好吗?能通畅吗?肯定不行呀!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大爷,他呀,平时就爱喝点小酒,还特别爱吃
油腻的东西。
这不,有一天突然就觉得头晕得厉害。
去看了中医,中
医就说他这是气血瘀滞导致的血管硬化。
医生就跟他说:“您老呀,可
得注意啦!再这么下去,身体能吃得消吗?”大爷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
重性。
中医还认为,情志也会影响到血管硬化呢!你想想,要是一个人整
天愁眉苦脸的,心情郁闷,那身体能好吗?这就跟那花儿一样,你给
它阳光它就灿烂,你老是不给它好脸色,它能开得艳吗?我有个朋友,那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心情特别糟糕,结果去检查就发现血管有
点不太好。
还有呀,中医强调要适当运动。
你看那些经常运动的人,身体多棒呀!就像汽车,你得经常开出去溜溜,不然零件不都得生锈呀!运动
能让气血活跃起来,就不容易出现血管硬化这种问题啦。
总之呢,中医对血管硬化的解释很有道理呀!咱可得听中医的话,
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
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咱得从现在开始,注意饮食,保持好心情,多运动,让自己的血管一直通畅健康!这就
是我的观点,中医的这些理论真的很重要,咱得重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随着“动脉硬化”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这一疾病。“动脉硬 化是身体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血管疾病,每一个人 都必然会发生。现在这一疾病发生得越来越早,有年 轻化的趋势。这与当前社会状况密不可分。”
动脉硬化离我们越来越近
近年来这类人群显著扩大,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因为现在饮食结构的变化, 吃肉多、食物含糖分高,再加上没时间锻炼、压力大、工作紧张、应酬多等等,这 些都是加速动脉硬化发生的促发因素。 动脉硬化虽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但通常多发生在心、脑、肾,如动脉硬化发生在 脑血管,主要表现为中风。中风是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迅速发展成的脑功能损失, 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是由于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血液供应中断,而脑出 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不正常的血管结构所造成的。80%的中风是由于脑缺血,其 余的是由于出血。 动脉硬化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处于35~55岁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人压 力大、工作忙、应酬多、生活无规律,出现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这些因素往往 引起血脂升高、血压不稳,造成血脂在动脉壁沉积,使得动脉壁越来越厚,动脉越 来越窄,形成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一旦动脉硬化了,治疗起来就很麻烦,所 以应该早下手预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进行干预。 都市人群最好从30岁以后开始关注动脉硬化,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则应从20多岁开始 关注。
治疗和干预缺一不可
米切尔的例子表明,动脉硬化后综合治疗和加强干预缺一不可。很多病人来问我, 我的工作离不开应酬、喝酒,能不能这边吃着药那边接着喝酒?答案是否定的,只 有坚持综合调理才能防止动脉硬化进一步恶化。 有了动脉硬化应该加强积极治疗,在吃药的同时,从饮食控制、减轻压力、生活规 律、加强运动四个方面干预。 必须把血压、血糖、血脂这 ‘三高’控制住。预防动脉硬化要战线前移,越早预 防越好,要从改掉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调节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强运动入手。
中医治疗重在活血化瘀通脉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灵魂,治疗脑血管病也一样。 过去中医的概念里没有动脉硬化这样的词,它是散落在各个病中体现出来的。如表现为头晕头 沉、记忆力下降,就可能是脑动脉硬化了,胸闷、气憋、心绞痛、胸痹等,可能是冠动脉硬化。 “不通则痛,因此我治疗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活血化瘀通脉。”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 脑血管病等很多慢性疾病要从脉络不通、脉络阻滞来治疗,因此用药时多用活血化瘀、通脉络 的药材,如水蛭、蝎子、蜈蚣等。 其次,由于血管病与血脂关系很大,病人往往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 都偏高,因此在活血化瘀通络的同时还加入降血脂药物,如何首乌、决明子、生山楂等等。 此外,中医认为,“气为血帅”,只有气正常,才能推动血运行。“气虚血液运行迟缓,容易 发生血脉不通,因此补气也是治疗脑血管的主要手段。” 临床好用生黄芪,补气、益气而不滞, 能推动和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血压不稳的患者,主张先把血压降下来,因为血压不稳容易损伤血管,使动脉硬化加重、 血液循环受阻,因此方子里常用到调节血压的中药。 对于老年人,还应注意补肾健脑,如采用何首乌(补肾、降脂、健脑)、肉苁蓉(健脑、治疗老年 痴呆)等药物。如果有明显脑昏沉、精神不集中等症状,还需在此基础上用些开窍的药以提高疗 效,如石菖蒲、郁金等。
在动脉硬化的治疗上,西医多采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经过一段 时间可使动脉硬化改善,斑块稳定。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效果不错,但需定期检查 肝功能,关注有无造成转氨酶升高等。
中药降脂作用也不错,如血脂康,由于其中有红曲,即含有天然他汀,因此降脂作 用肯定,且副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他汀类小。还有何首乌、决明子、山楂、绞股蓝、生荷叶等中 药,都有一定降脂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都有不错的效果。
动脉硬化可以逆转
随着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过去认为动脉硬化不可逆 转,但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是可以的,这一点目前西医也认可。 中医采用降血脂来稳定斑块,对改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效果。这一点在临床上有所体现。 2005年,一位名叫米切尔的加拿大人。当时56岁的米切尔身材偏胖、血压高、运动少、血脂偏 高,一紧张就感到胸闷气短。随后他在北京阜外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并不乐观: 米切尔的其中一支冠状动脉堵塞75%、另外两支堵了50%,医生建议立即做心脏支架手术。 由于平时胸闷、气短的症状并不十分严重,米切尔希望尝试中国的中医药治疗。当时他的低密 度脂蛋白4.0多,甘油三酯5.1,总胆固醇6.0多,血压160/100mmHg,按理说已经充分具备下 (心脏)支架的指征了。但米切尔听说中药通过活血化瘀对他的病有一定作用,因此坚持要试试 中药的效果。 在服用中药的6个月时间里,米切尔惊喜地看到了变化:服药半个月,胸闷气短的症状消失;1 个月后,血脂指标下来了,血压也逐渐稳定。半年后,由于准备休假回国,米切尔再次到阜外 医院做了造影检查。拿到检查结果的米切尔兴高采烈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之前堵了75%的 冠状动脉降到了50%,另外两支则从50%降到了30%,各方面化验指标明显好转,西医也认为 他没有必要做支架了。 中医治疗动脉硬化能软化血管,改善硬化程度,使窄的部分变得畅通,斑块缩小。当然,取得 良好的效果与米切尔严格遵守医嘱密不可分,包括严格饮食控制、控制动物油、不能吃过饱、 不能晚睡、逐渐增加运动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