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东津一中2020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第十章极地地区xxx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 xxx 审核人:地理组时间: 2017 年上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课时第二十四课时科目地理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一、1.分别运用教材P92南极地区(图10.1)和P93北极地区(图10.2)的地图,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2.运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了解极地地区的开发和保护。

二、通过读图设置问题,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形成答案。

三、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学生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图片导入] 展示美丽典型的极地风光图片——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北极熊、高大的浮冰、耀眼的极光等。

设问:这些冰天雪地的风光和可爱的动物可能出现在地球的哪些区域呢?这就是我们今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置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范围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北冰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气温最低,海拔最高,降水最少,风力最大终年冰封,气温稍高,降水稍多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知识拓展由于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能够反射大量太阳热量,而北极地区为北冰洋,海洋吸热能力较强,因此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

拓展应用1.济南中考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A.干旱——自然资源“大仓库”B.大风——“风库”C.矿产丰富——“冰雪高原”D.寒冷——“白色荒漠”[解析] B 年平均降水量少,被称为“白色荒漠”。

南极地区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快乐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快乐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十章极地地区快乐学案1一(一) 1. 1983年首次到南极考察。

1987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

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真实地再现了科学家在号称世界“寒极”、“风极”、“冰雪之极”的南极洲徒步科学考察和探险的过程,披露了考察活动中许多的事件。

把横穿队中各国队员不畏艰险,勇敢拼搏,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的实情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也可以从这本日记中领略波状起伏的茫茫冰原,突兀怪耸的冰川,肆虐疯狂的暴风雪等南极大陆的自然风光。

他冒着生命危险。

宁肯把备用的衣物丢弃,也要把雪样一个不少地带上,被同伴戏称为“疯狂的科学家。

”秦大河等穿越南极的有关资料给你什么启示?2.阅读P104的两段新闻报道,看看我国已在南极设立了哪两个考察站?描述两科考站的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过去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主要是以探险为主,而现在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

请大家继续看图10.2想想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4.南极既不是温带,更看不到森林为什么也会有煤呢?5.阅读课文,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看南北极上空来看的地球经纬网,经线呈由极点放射状的直线;纬线呈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同心圆圆圈越小,纬度越高)。

同一条纬线上的点,都指的是正东或正西方向(两点之间是要以两点之间小半圆那一部分来判断)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最低温度能达到-89.50C,有“地球寒极”。

南极地区由于温度低,纬度高,蒸发量小,气候十分干燥,有“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风速大,有世界“风库”之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极地地区》
学习目标:1、从地理位置、 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 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 要性。
学习过程 :
【预 习】
一、独特的自然 环境
1.根据92 页课文说出极地地区的范围
2.根据92页图找出南极地区濒临的大洋,93页图找出北极 地 区濒临的大洲3源自 根据93页课文找出南极地区的别称
4.根据93页94页课文找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气温、降水、风 力上的差别
5、 在94页95页课文中找出极地地区的代表动物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 新人教版

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学习目标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自学交流1.找出南北极圈的纬度(南北纬66.5°)。

2.站在北极点、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不同的。

北极地区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D.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4.南极的典型动物是()。

A.企鹅 B.猩猩 C.长颈鹿 D.袋鼠四、展示点评五、达标检测1. 通过经线最多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3.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以陆地为主B.冰雪覆盖C. 纬度较低D. 气候类型多样4.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A.南极洲B.非洲C.亚洲D.北美洲5.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A.企鹅 B .袋鼠 C.北极熊 D. 大食蚁兽6.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A.南B.北C.东D. 西7.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欧洲B.南美洲C.南极洲 D .亚洲8.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州C.北美洲D.南美洲9.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A.5~9月B.11月~次年3月C.6~9月D.10~12月10.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A.《和平利用南极条约》B.《南极条约》C.《共同开发条约》D.《南极共同体条约》11.在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A.夏至B.冬至C.春分D. 秋分12.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3.我国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六、反馈(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漂市一中钱少锋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比较两极地区,填写下列表格:合作探究活动一:读教材P92—93图10.1和图10.2,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在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在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子,房子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1.南极的气候有何特征(读教材P93文字)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活动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读P92页图10.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我国在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课堂检测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

A.铁、煤B.石油、天然气C.铁、石油D.金、铜2.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B. 6——8月C. 9——11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地区的是( )。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撒哈拉大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1959年12,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

中国加入该条约的时间是( )A .1963年 B. 1973年 C. 1983年 D. 1993年7.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极地地区一、知识目标:1.能在地图上指出两极地区的范围,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

2.知道两极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差异及代表动物。

3.能在图上找出我国的两个考察站,并能说明在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二、知识结构:(一)冰雪覆盖的地区1.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______ ______ ______三洲的陆地和岛屿;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_以及周围的海洋.2._______是南极的象征,________是北极的象征.3.________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二)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已有____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______多年科学考察实验站.(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___________,我国于_______年正式加入.三、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日期是( )A.3月21日左右B.6月22日左右C.9月23日左右 D12月22日左右3.有冰雪高原之称的是( )A.北极B.南极C.青藏高原D.帕米尔高原4.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依次是()A 欧洲亚洲北美洲B亚洲北美洲大洋州C. 欧洲北美洲亚洲D.北美洲亚洲欧洲二、综合题1.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是_________岛,B是_______洲,D是________海峡,E是________洲,F是__________洲,G是______洋.(2)C处石油资源丰富,该地属_________国家,F地是北极地区气候最温暖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比南极温暖B.风力比南极大C.降水比南极多D矿产资源还未得到开发2.读南极地区图回答:(1)图中大洲名称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E是__________,大洋名称B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2)G.H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分别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我国两个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矿产资源分布的信息看,南极洲的_______ ________等矿产丰富.已发现的矿产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南极地区被成为白色沙漠的原因是。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下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下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运用地图,说出极地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2、能运用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两极的自然环境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两极地区的特殊的自然环境。

3、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预习:(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位置和范围(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⑴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⑵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洲,周围被洋、洋、洋包围。

2、自然环境⑴南极地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②淡水资源: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冰层最厚,平均厚度可达多米。

③特殊称谓:“”、“”和“”④自然景观:⑵北极地区(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终年冰封,但气温比南极,降水比南极,风力比南极。

3、代表动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的代表动物是。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科学考察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丰富的自然资源①南极地区:地下丰富的资源、地上大量的固体资源和无数的等资源。

②北极地区:石油、、煤、等资源。

⑵原始的自然环境2、科学考察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南极地区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考规模远远大于南极地区。

⑵中国已建立的考察站:⑴南极地区:站、站和站。

⑵北极地区:站(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人类对极地地区资源的开采和开发,人类的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对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等12国签订了《》;关于北极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 极地地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 极地地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教案极地地区可编辑精品教案年级_ 七__ 学科地理时间_ 6.3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第 1 教时地点办公室成员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难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一.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尝试解决重点基本问题)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五,需要考虑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

集体交精品教案可编辑教 学 过 程三.教师点拨、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1、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 104活动2中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然后再让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气候状况)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

2、分组讨论: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P 103图10.3“南极的暖季”和图10.4“北极景观”景观上的差异。

再让各组1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

然后就两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

人教七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人教七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初中初一地理导学案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记住两极地区的位置及代表动物2、记住主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及建站原因3、知道极地科考及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学习重点】记住两极地区的位置及代表动物【学习难点】知道极地科考及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课堂导学】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自然资源:南极地区主要有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有大量的___________资源和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资源;北极地区主要的资源有________、天然气、煤、铁等。

2.极地考察:极地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在南极的考察站有____站、_____站、______站和泰山站。

在北极地区建有______站。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由于人们的乱捕滥杀,使极地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2.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加入了«____________»。

综合提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以南极为例)(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马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 1.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00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C是______洋。

(3)一名到南极考察的队员,他站在地球的南极点上,这名队员的前后左右都是______方。

人类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和平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____________。

如果你到南极旅游,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时段)最合适。

(4)①大洋: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某次我国科学考察队员从G到H需要穿越南极点,那么,科考队员经过的大致方向是先往_____再往____。

其中G、H两个科学考察站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在右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课堂检测】1.在南极图上,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应是()A.顺时针B.逆时针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2.下列各组大洲中,围绕北冰洋的是()A.北美洲、非洲、亚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3.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南极洲C.北美洲D.大洋洲4.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南极洲C.北美洲D.欧洲5.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A.东方站、南极站、长城站B.远望站、和平站、昆仑站C.太平洋站、北京站、中山站D.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6.当湘潭是12月时,南极洲应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南、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A.企鹅和北极熊B.海象和海豹C.企鹅和沙丁鱼D.磷虾和大马哈鱼8.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有()①太平洋②印度洋③北冰洋④大西洋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9.关于我国的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2月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B.2月为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黄金时间C.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极昼时期D.2月降水较多,气候湿润10.在北极圈上所有的地方都在北极点的()A.南方B.东方C.北方D.西方11.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青藏地区D.撒哈拉地区12.在“爱护和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课后反思:写下你的收获与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极地地区-人教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极地地区-人教版

标、分析教材,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判读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正确识别方向,锻炼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学习能力。
3、 运用图文资料归纳说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并且能简单 分析极地地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 综合思维。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课时
第 1 课时
(共两课时)
课标要求 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这四种能力是地理的核
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的东西,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研读课
学生利用板图
教师点名突破
展示汇报如何辨别 问题的关键点,授
极地地区的方向,其 人以渔。
他同学补充、纠错、
归纳方法。
3、 教师总结:
无论何种角度看地图, 经线永远指示南北,纬线永 远指示东西。
活动三:问题引申:想在地
运 用 学 过 的 知 加深学生对难点知
球上盖一座四面朝南的房 识解决问题:应该改 识的理解。
1、学生就本组内未
给学生展示成
能难题提出质疑,其 果、表达自我的机
他 组 同 学 或 者 老 师 会和平台。
进行答疑突破难点。
2、交流分享学习成 果
活动三:教师就难点提问,
深入探讨学习。
学生针对老师
发挥学生的主
1、 如何在图中快速识别分 提 出 问 题 进 行 头 脑 动性,调动学习热
辨 南 极 地 区 和 北 极 地 风暴,和交流讨论, 情,突破本节难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极地地域》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说出南北极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材分析】“极地地域”是是地球上两个十分特殊的区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区域,却具有超级高的科研价值,因此成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超级关注的地域。

极地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那个地址自然环境十分特殊,是一个冰雪世界,人迹罕至。

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那里留下了丰硕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了科学家研究地球的重要场所。

而科学考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爱惜极地环境,实现可持续进展是咱们必需要试探的问题。

教材将这些知识以三个框题呈现: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域的环境爱惜,内容上呈现出一个递进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通过学习,熟悉到极地环境爱惜与咱们的生活存在关系,从而能够从小事做起,爱惜地球环境。

【学情分析】极地地域是本册讲义的最后一章,学生通过前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具有了大体的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大体的地理现象,而且明白了区域地理的大体学习方式,明白了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有利于学习的方面。

但由于极地地域离咱们较远,咱们对极地地域的了解不是太多,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思维活跃,踊跃性高,因此教师能够提供充沛的图文资料及视频资料,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必要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1.运用南极地域和北极地域图,说出两极地域的位置及范围,培育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运用图文资料,对照说出两极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培育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求真求实、酷爱科学的态度3.通过度组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育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两极的位置及范围2.极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教学难点】:两极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激趣法、图释导学法。

学法:自主探讨、小组合作。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播放有关南北极的视频,让学生谈感受。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大地二中张清泉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比较两极地区,填写下列表格:合作探究活动一:读教材P92—93图10.1和图10.2,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在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在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子,房子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1.南极的气候有何特征(读教材P93文字)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活动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读P92页图10.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我国在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课堂检测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

A.铁、煤B.石油、天然气C.铁、石油D.金、铜2.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B. 6——8月C. 9——11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地区的是( )。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撒哈拉大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1959年12,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

中国加入该条约的时间是( )A .1963年 B. 1973年 C. 1983年 D. 1993年7.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案+学案+课件+练习(共9份)-4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案+学案+课件+练习(共9份)-4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知识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


结束程
讨论极地的科考价值。

第二站: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读书本98到99页的内容,探
究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
了解极地地区的面临的生态环
境危机。

2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
环境,和平利用南极,签订了
什么条约?3. 讨论:“面对着
学生看图讨论得
出结论
展示书本上
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
作、探究能力和读图分
析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第二课时)主备人:时间: 2014 .5.28 审核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走好成功第一步1、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在极地建立的4个科学考察站。

3、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指导】通读教材P96-99,根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用红笔在书上勾画重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和如何在极地地图上辨别方向。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梳理知识、学会自学——我独思,我收获学习任务一:科学考察的宝地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3、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其中,站和站是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2004年,我国建立了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

另外,2009年,我国建立了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站。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我合作,我收获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合作探究二:读课本P92图10.1,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上?作探究三:讨论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梳理知识、学会自学——我独思,我收获学习任务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人们在南极地区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环境。

北极地区的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

2、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于1991年制定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 极地地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 极地地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2)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2)

极地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3、理解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1、学会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2、能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三)情感目标: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重点、难点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思路根据教材内容,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基础知识: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包括的范围,以及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两极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第三部分由于人类的到来必然对两极地区造成破坏,因此要保护极地地区。

教学过程展示“南极考察图片”,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情境创设假如你是一位将要赴两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家,你需要了解有关极地地区的哪些问题呢?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将全班每四个人分成一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回答最好的一组给予鼓励。

教师讲述首先需要对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展示图片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去掉极点)学生活动学生试着自己判断哪一幅是南(北)极地区;并且讨论归纳其不同特点: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周围被大陆所包围;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周围被海洋所包围。

学生活动在老师带领下,在北极地区图上找出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注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地图跟平时所看到的不一样,这幅地图是从极点上空来看的,它有弧线和射线,弧线代表纬线,射线代表经线)板书 1、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范围教师小结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度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教师提问在图上,北极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北极点,它的时间如何?在这一点上每个方向都指向哪里?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板书 2、北极点教师提示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等,那么在经线相交的地方,时间该如何来计算呢?学生思考略情感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在极地工作的各国考察队员保留各自国家的地方时间,遇到外国人时一般不问:“现在几点了?”一位美国考察队员曾这样描述他们在极点举行垒球比赛的情形:“那只小小的垒球一会儿从今天飞到了昨天,一会儿又从昨天飞回今天。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特点,并能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3.运用资料说明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

4.运用地图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5.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联系生活说明低碳生产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2.两地的科考价值。

【教学难点】1.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理解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两极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罗斯海新站奠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了。

我们为什么要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独特之处?让我们走进极地地区考察一下。

2.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中俄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受到热议,与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有哪些优势,又会遇到哪些挑战?讲授新课(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读南极地区图,找出南极地区中心的大洲,周围的海洋,南极地区周围的三个大洲,并观察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2.读北极地区图,找出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周围的三个大洲、格陵兰岛,找出白令海峡。

1.课件出示南极地区图片,概括南极地区的景观特征。

2.阅读教材的材料:南极地区的气候有哪些特征?3.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异同点?(1)阅读教材的内容,列表比较南、北极地区在气温、降水、风力和动物方面的差异。

(2)想一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共同特征?为什么?(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成果。

总结: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远比北极地区更为恶劣,所以北极地区有定居居民,而南极地区没有定居居民。

1.讲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方向判断的方法。

(1)在南极地区图上,靠近南极点为向南,远离南极点为向北;顺时针方向为向东,逆时针方向为向西。

广西贵港市东津一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

广西贵港市东津一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

第十章极地地区(1)自学内容:冰雪覆盖的地区自学目标:1 学会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分析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 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2.怎样看以极地为中心的极地效果的经纬线图,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两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比较通过表格比较完成自学过程:任务一. 冰雪覆盖的地区(一)北极地区位于,是指北纬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区位于,是指南纬(),包括,以及周围的海洋。

(二)1.沿一条经线飞行,一直向北,能否回到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2.沿一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能否回到原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三)1.假如你们现在站在北极点,请你们依次告诉同学们,你们的正前方应该是什么方向?为什么?。

2.要建一座四面向南的房子,你认为可能吗?可将在那里?(四)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什么方向?2.纬线指示什么方向?3.从极点上空俯视,观察所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什么形状?4.以极点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的是什么线?那些圆圈又表示的是什么线?5.下图中,该图中心点是哪极?C点位于A点的什么方向? B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B点位于 A点的什么方向?任务二.1.读课本北极图图10.1: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2.读课本南极图图10.2: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3.完成以下题目:1).极地地区是指纬度高于南北纬______度的区域;2).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是__________;3).南极地区的大洲是____________;4).环绕南极地区的三个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问题:①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②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5、讨论: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6. 读图:“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图” ,参考课文内容回答:气温、降水、风速的概况,并总结极地的自然特征7.读图10.5,比较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分析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8、酷寒的气候对两极的动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极地生物怎样?建构知网;极地地区冰雪覆盖的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景观:气候: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内,周围被_______洋、印度洋和______洋包围。

广西贵港市港南一中2020年春季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广西贵港市港南一中2020年春季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五节:极地地区备课学校: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我要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走好成功第一步!)1.运用地图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重点)2.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难点)一.【自主学习】(我先浏览课本P46-52,在课本上划出重要的知识点,开启智慧之门!)1.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泛指以南的地区,包括大陆及其周边海洋;北极地区泛指以北的地区,以洋为核心。

北极圈穿过的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2.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之称。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南极被称为“”、“”和“风库”。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它跨了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它跨了度。

5.1985年,我国在乔治王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站;1989年,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考站-- 站;2020年,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考站-- 站。

2020年,我国在北极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站。

6.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温室效应”),导致冰川消融........。

而人类排放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导致南极上....、海平面上升空.出现空洞。

二.【合作探究】(一).读南极地区略图P47,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写出图中大洋、大洲的名称:大洋:①洋;②洋;③洋大洲:D 洲;E 洲;F 洲(3)图中A、B、C是我国在南极先后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其中A是站,B是站,C是站。

(4)A、B、C三大科考站中,位于东半球的是(填写字母),位于西半球的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填写字母)。

(5)南极地区蕴含丰富的、等资源。

(6)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探究二:完善思维导图地南极地区:,包括。

理北极地区:以核心。

位世界最大的岛屿。

置极地地区都丰富的矿产有和等。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和。

环北极和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1)
自学内容:冰雪覆盖的地区
自学目标:
1 学会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分析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 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
的差异。

2.怎样看以极地为中心的极地效果的经纬线图,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3.两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比较通过表格比较完成
自学过程:
任务一. 冰雪覆盖的地区
(一)北极地区位于,是指北纬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南极地区位于,是指南纬(),包括,以及周围的海洋。

(二)1.沿一条经线飞行,一直向北,能否回到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
2.沿一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能否回到原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
(三)1.假如你们现在站在北极点,请你们依次告诉同学们,你们的正前方应该是什么方向?为什么?。

2.要建一座四面向南的房子,你认为可能吗?可将在那里?(四)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2.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3.从极点上空俯视,观察所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
什么形状?
4.以极点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的是什么
线?
那些圆圈又表示的是什么线?
5.下图中,该图中心点是哪极?
C点位于A点的什么方向? B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
B点位于 A点的什么方向?
任务二.1.读课本北极图图10.1:
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
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
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2.读课本南极图图10.2:
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
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
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
3.完成以下题目:
1).极地地区是指纬度高于南北纬______度的区域;
2).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是__________;
3).南极地区的大洲是____________;
4).环绕南极地区的三个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问题:
①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②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
5、讨论: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6. 读图:“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图” ,参考课文内容回答:气温、降水、风速的概况,并总结极地的自然特征
7.读图10.5,比较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分析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
8、酷寒的气候对两极的动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极地生物怎样?
建构知网;
极地地区
冰雪覆盖的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景观:
气候: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内,周围被_______洋、印度洋和______洋包围。

2离南极洲最近的是______洲。

3南极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______米,陆面上冰层覆盖平均厚度________ 多米。

4七大洲中,______洲跨经度最多,______洲淡水资源储量最丰富。

5南极洲同北极地区一样,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南极考察最好的时期是 ________ 期。

6南极洲的生物资源也很丰富,著名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7关于南极洲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 )
a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b南极洲比北极降水丰富
c南极洲气候酷寒的主要原因是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d每年4~10月为南极的暖季
8下列关于南极洲自然地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南极洲任一位置来看,世界其他大洲均位于南部
b南极洲大陆被冰雪覆盖,没有裸露的地面
c世界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南极洲
d南极大陆没有动物存在
9在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
a夏季b冬季c秋季 d春季
10关于南极洲的自然资源,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南极的矿产资源只有是煤和铁
b南极周围海洋上的冰山有一万多立方千米,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巨大水库
c企鹅是南极象征
d南极洲原始自然环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11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
a企鹅 b冰山 c考察站 d酷寒12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13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隔着的海峡是()
a麦哲伦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 d德雷克海峡
14关于北极地区在科研和考察叙述错误的( )
a.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b.猎取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c.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
d.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三、综合分析题
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__大陆,以及周围的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的寒冷世界。

(3)南极地区素有“__________”之称。

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__________多米。

(4)南极地区除严寒之外,降水少,风力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_”和“__________”。

(5)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A点位于S的__________方向,C点位于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B点位于北京的__________方向;当A、B、C三地处于昼短夜长的
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是一年中降水比较__________(多、少)的季节。

第十章极地地区(2)
自学内容: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自学目标:1、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2、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了解极地气候条件的恶劣,认识到极地科学考察的艰巨性,树立勇敢进取的精神
自学重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自然环境特征和丰富的资源
自学难点:学会根据“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探究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原因及方向的辨别
自学方法:1.两极地区的价值(从下面两方面分析)有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科考价值
自学过程:
任务一:读106页有关秦大河等科考队“穿越南极”的资料给你什么启示?
2.阅读P104的两段新闻报道,看看我国已在南极设立了哪两个考察站?描述两科考站的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3.过去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主要是以为主,而现在是为了进行。

请大家继续看图10.2想想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
4.南极既不是温带,更看不到森林为什么也会有煤呢?
5.阅读课文,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任务二:
1. 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

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

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

)日本方的辩论中心:
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
2.《南极条约》的宗旨:
3、南极地区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90%的冰雪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淡水资源储量的72%。


建构知网;
1,科学考察的宝地
2,基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
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B.北半球的夏季
C.每年的7月至9月
D.9月23日前后
2.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位于( )
A.南极圈以内
B.南极半岛
C.拉斯曼丘陵
D.乔治王岛
3.横穿南极大陆国际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名叫( )
A.李乐诗
B.秦大河
C.金庆民
D.李华梅
4.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海洋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大江、湖泊
5.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93年
6.北极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于( )
A.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B.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C.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
D.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7.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成群的企鹅
B.皑皑的白雪
C.多彩的极光
D.漂浮的冰山
8.人们去极地的最终目的是( )
A.为了自然探险
B.为了观光旅游
C.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
读图,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用“X”在图中标出。

相反,四面朝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请用“Y”图示说明。

2.南极洲和北冰洋与其他大洲、大洋相比,在所跨经度、气候、动物特性、自然现象等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3.从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请试着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