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简介课件
合集下载
巴金课件ppt
![巴金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3e689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4.png)
社会影响
巴金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史 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巴金作品
Chapter
小说
《家》
《春》
《雾》
《雨》
《秋》 《电》
散文
《随想录》
01
02
《04
《小狗包弟》
《月夜》
05
06
《废园外》
翻译与编辑
01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如《父与子 》、《处女地》等。
02
编辑《文学丛报》、《文艺月报 》等文学刊物。
巴金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总结词
巴金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广泛的 影响,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
VS
详细描述
巴金的作品如《家》、《春》、《秋》等 被广泛阅读和传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深刻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革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巴金 的作品也影响了后来的作家,为现代文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巴金与其他作家的关系
总结词
巴金与其他作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详细描述
巴金与其他作家如茅盾、老舍、沈从文等都有过合作和交流,他们的作品互相影 响,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巴金的作品也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如 俄国文学、法国文学等,这些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文学观念与批评
坚持现实主义
巴金主张文学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反对虚假和浮夸的文风 ,他的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
强调情感表达
巴金认为文学是情感的载体,应该通过文字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深沉。
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
巴金认为文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作品反映社会问题,引导读 者思考和反思。
小学生巴金读本ppt课件
![小学生巴金读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ebdf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2.png)
小学生巴金读本ppt课件
目录
• 巴金简介 • 巴金的代表作品介绍 •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 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 • 巴金作品的教育意义
01 巴金简介
巴金的生平
01
02
03
04
巴金(1904-2005),原名 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中国现
代著名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早年就读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总结词
巴金的作品中还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详细描述
巴金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斗争、民族危机等。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 和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寻求改变。
05 巴金作品的教育意义
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
01
02
03
培养爱国情怀
情节安排
真实感强的故事情节
巴金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因此情节真实 感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凑的叙事节奏
巴金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发展迅速,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
丰富的情感表达
巴金的情节安排往往充满情感,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故事的发展, 使读者深受感动。
语言风格
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03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立体的人物形象
巴金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通常丰 满、具有多面性,不仅有优点也 有缺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
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深入的心理描写
巴金擅长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 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 动。
社会背景的塑造
巴金在人物塑造时,注重将人物置 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之中,通过人物 的生活和命运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 。
目录
• 巴金简介 • 巴金的代表作品介绍 •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 巴金作品的主题思想 • 巴金作品的教育意义
01 巴金简介
巴金的生平
01
02
03
04
巴金(1904-2005),原名 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中国现
代著名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早年就读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总结词
巴金的作品中还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详细描述
巴金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斗争、民族危机等。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 和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寻求改变。
05 巴金作品的教育意义
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
01
02
03
培养爱国情怀
情节安排
真实感强的故事情节
巴金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因此情节真实 感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凑的叙事节奏
巴金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发展迅速,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
丰富的情感表达
巴金的情节安排往往充满情感,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故事的发展, 使读者深受感动。
语言风格
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03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立体的人物形象
巴金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通常丰 满、具有多面性,不仅有优点也 有缺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
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深入的心理描写
巴金擅长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 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 动。
社会背景的塑造
巴金在人物塑造时,注重将人物置 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之中,通过人物 的生活和命运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 。
海上生明月课件 巴金
![海上生明月课件 巴金](https://img.taocdn.com/s3/m/061f0ff3e2bd960591c677d4.png)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 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 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我到过不少的海滨城市,那些地方,都令人喜爱,然而,我 最喜爱的却还是这儿——威海。
这是一座非常幽美、安静的城市。不,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为合 适。它那独特的美也就在这一点上。它没有一般城市那样的喧嚣吵杂,也没有一般城市 那样灰尘弥漫。它有的只是安静和清洁,幽美与和谐。瞧,它的空气是多么清新,简直 像用甚么过滤似的,一星灰尘都没有,不信,你用鼻子嗅一嗅,香喷喷地甜丝丝地,既 清新而又凉爽。还有,那明净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用水抹洗过似的,一尘不染。即 使在下雨的时候,也使人感到清爽舒畅,而不像南的黄梅天那样使人烦躁、沈闷。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 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 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 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 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 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 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 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 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 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 煞是好看。
这是一座非常幽美、安静的城市。不,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为合 适。它那独特的美也就在这一点上。它没有一般城市那样的喧嚣吵杂,也没有一般城市 那样灰尘弥漫。它有的只是安静和清洁,幽美与和谐。瞧,它的空气是多么清新,简直 像用甚么过滤似的,一星灰尘都没有,不信,你用鼻子嗅一嗅,香喷喷地甜丝丝地,既 清新而又凉爽。还有,那明净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用水抹洗过似的,一尘不染。即 使在下雨的时候,也使人感到清爽舒畅,而不像南的黄梅天那样使人烦躁、沈闷。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 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 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 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 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 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 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 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 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 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 煞是好看。
巴金ppt课件
![巴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8f518bd64783e09122b99.png)
如果说,安那其主义是巴金人生支柱的 话,那么,“爱与恨”的民主主义社会理想 则是巴金的人生目标。“爱”,在巴金的思 想中,外延是宽泛的,内涵也是抽象的,那 就是“对人类的爱”;而“恨”,在巴金的 思想中,内涵与外延都比较明确和具体: “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的进化 和人性发展的人为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 力”。
巴金说,1929年,他在法国的沙城写 作《灭亡》,曾经与一位中国同学巴恩波朝 夕相处,同学之谊颇深。第二年,这位同学 投水自杀了,这件事使巴金很难过,为了纪 念巴恩波,于是,在小说写好取笔名时,巴 金就用巴恩波的姓“巴”,作了自己笔名的 第一个字。“金”字,则是另一个同学从巴 金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 和发展》的最后一个字信手拈来的。
两种说法都有根据,但含义却不一 样。第一种说法的含义很清楚,它鲜明、 直观地显示了青年巴金当时与无政府主 义的关系。第二种说法的含义确实杂乱
的,既包含了对同学的悼念,又包含了
巴金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认可。
哪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呢?更 重要的是,哪一种说法更能有效地 说明“巴金”这一笔名的本义呢?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 也更能有效地解释巴金当时的思想 倾向与理想追求。其证据有三点:
二、巴金笔名的由来
巴金这个名字,是巴金1929年
发表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时使用的笔名。这一笔名是怎样来
的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巴金这一笔名取自巴 金当时所尊敬与崇拜的俄国两位“无政 府主义”(anarchism)的社会活动家和理 论家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名字的“首”、 “尾”。 另一种说法,是巴金自己的解释。 1963年和1978年,巴金曾两次谈到自己 的笔名,他说,他的笔名的由来是十分 偶然的。
4《繁星》课件(共40张PPT).ppt
![4《繁星》课件(共4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07056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31.png)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 明半昧的星”,这部分描述了“我”观星的姿态(躺在舱面 上仰望)以及星的状态(半明半昧),呈现出一种宁静且神 秘的氛围。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 周围飞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眼睛模糊后产生了 幻觉,将星星比作萤火虫,这一比喻既符合海上观星时星星 闪烁不定的视觉感受,又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课堂小结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美的景,美 的人,美的事和美的心灵等等。只要我们学着用 巴金眼光去认真观察大胆想象一定会有收获。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__躺______(站 躺)在舱面上__仰__望____(仰望 凝望) 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_悬___着____(挂着 悬着)无数半 明(看2)半见渐昧无渐的 数地星萤我。火的虫眼在睛我__模的__周_糊_____飞_(模__舞糊___变(飞亮翔)了飞,舞我)。好海像 上的夜是_柔___和____(温柔 柔和)的,是_静___寂____(静寂
汲水的姐姐走进画里来了, 拖着美丽的彩裙; 梳妆的小妹走进画里来了, 小河捧起一块明镜。
打太极拳的爷爷走进画里来了, 垂柳在向他深深地鞠躬; 长跑的哥哥跑进画里来了, 这是山村的马拉松。
迟起的太阳刚一露面, 圆圆的脸蛋羞得通红; 上学的孩子可不想迟到, 山路上,闪过他们的身影……
你觉得山村的早晨美吗?边读边想象第一小节的画面。
词语学习
从前——以前 静寂——寂静 微小——细小 仰望——仰视 渐渐——慢慢 模糊——朦胧
静寂——喧闹 微小——庞大 仰望——俯视 模糊——清晰 沉睡——苏醒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标记出自己不明白的 地方。并想想:巴金写了几 次观察星空?按照什么顺序 安排的?
家 巴金ppt课件
![家 巴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ce09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家》的创作过程与灵感来源
个人经历与情感
巴金在家庭生活中亲身经历了封 建家庭的衰败和家族内部的矛盾 ,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家》的
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
社会观察与思考
巴金在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观 察到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对这 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这 些思考融入到《家》的创作中。
文学借鉴与创新
巴金在创作《家》的过程中,借 鉴了国内外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和技巧,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历和情感体验,进行了创新性的
安排,最终导致悲剧命运。
觉民
追求自由恋爱,勇敢反抗家庭安排 。他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不畏强 权,敢于挑战封建礼教。
觉慧
勇敢地离家出走,投身革命事业。 他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是小说 中最具进步思想的年轻人。
04
《家》的艺术特色
《家》的文学风格
现实主义
巴金在《家》中运用现实主义文 学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封建家庭的腐朽和年轻人的觉醒 。
作家同行评价
许多作家同行也对《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 刻社会意义的文化遗产。它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对中国现代文 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6
结语
《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社会变革的启示
巴金的《家》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朽 和衰败,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不断更 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对现代社会 仍有借鉴意义,强调了家庭教育在个 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提醒家长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巴金(课件)_
![巴金(课件)_](https://img.taocdn.com/s3/m/75b2901bb7360b4c2e3f644e.png)
肖珊
巴金与妻子萧珊
二、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想
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广泛流行的一 种小资产阶级思潮)、为代表的一种政治思潮,
无政府主义,是指以蒲鲁东,巴枯宁(法国、俄
它于20世纪初开始进入中国。 巴金早期就接受并信奉 无政府主义,这一思想对其文学活动与创作也产生了 较大影响。 五四时期 20年代中后期 40年代及其后
《家》的杰出成就
• (-)家的创作动机及小说主题
动机
1.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失败。 2.读者对其新作的呼唤与期待。
3.大哥尧枚的到来与鼓舞。
小说主题
1、对以封建官僚大家庭高家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 度的强烈控诉 2、对于青年叛逆者的莫大同情,表现他们对于未 来、对于理想的勇敢追求。
• 内容梗概《家》描写的是封建旧社会常见的四
《家》中觉慧的形象 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 大胆表现在:他受五四思想影响,以改造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社 会活动,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潮,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 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鸣凤恋爱,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 他极端憎恨这个家庭,第一个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成为封建家 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幼稚表现在:他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是个逐渐 的过程. 觉慧是五四时期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知识青年形象,旧家庭礼 教叛逆者的形象.
1984年10月,巴金來到香港接受中文 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0-1949)
1928年底,巴金回到上海,进入了第 一个创作高峰。从1929到1937年中, 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 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底 梦》、《萌芽》、《砂丁》、《新 生》、《死去的太阳》、《爱情三部 曲》(《雾》、《雨》、《电》)等 小说,极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 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 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 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现、当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生于四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巴金-现、当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生于四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0ec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象征着那些希望能够用一己之力变化现状旳人们.
引用传说结尾是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 想,为了能够变化月光旳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 旳星球再生而奔月旳.虽然作者用旳是疑问语 气,但在姮娥旳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旳人格 理想,体现了作者对生者旳期望--使这个 已死旳星球再生.
对冰冷世界旳憎恶与厌倦 对温暖和光明旳无比向往
度过了我旳童年,在富裕旳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
们旳悲惨生活,在伪 善、自私旳长辈们旳压力下,我听
到年轻生命旳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旳社会出了毛病,
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看成专 制旳王国,我坐在旧礼教旳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旳人在那里挣 扎,受苦,没 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 朽旳封建道德、老式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旳任性杀死旳。我离开旧 家庭就像摔掉一种可怕旳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 旳 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旳路。说救人救世,未免 有些夸张,说救自己, 倒是真话。当初旳情况是这么:我有感情无 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旳苦海 中找不到岸,一颗 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旳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作者以飞蛾、夸父旳追求光和热,象 征志士仁人旳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赞美 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旳 人。
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 艰苦旳相持阶段,全国人民涉及巴金都在期盼着 胜利旳到来,作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文章抒 发内心情感,所以,你就可了解巴金为什么要歌 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 生命旳人。
巴金,现、当著名文学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生 于四川成都一种封建官僚地主 旳大家庭。巴金是反帝反封建 旳不屈战士、热情旳爱国主义 者,文学上取得巨大旳成就。 1927年写成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刊登时始用巴金旳 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
巴金简介课件
![巴金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80e0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7.png)
❖ 三、意境上,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追求,形成了既有浓 厚抒情气氛又带有象征意味的境界,“憩园”显然是当时新旧交替 的中国社会的象征。
❖ 四、语言上,采用了亲切婉转、舒缓自如的散文笔调。 ❖ 《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开始朝冷
静严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
五四新文学时代 最后一位大师走了
《龙·虎·狗》 《爝火集》等。
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度、 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作的作家。他写了大量的三 部曲。他的三部曲数量最多。 他写过“《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而那部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 为《抗战三部曲》。有人把他 四十年代的《憩园》、《第四 病室》、《寒夜》合称为《人 间三部曲》。《家》、《憩 园》、《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现代 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憩园》:由财富酿成的悲剧。
第一,作为一个大家族中最受宠爱的纨绔子弟,杨 老三具有一般“败家子”所具有的寄生本质。
第二,作为一个没有负担家庭责任而导致家长地位 丧失的父亲,杨老三在秩序颠倒的环境里,表 现出深深的愧疚心理。
第三,在向善的愿望与作恶的习惯的内心冲突中, 最终成为封建寄生思想的殉葬品。
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 小说。 ➢ 《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 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憩园》
内容提要
❖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枣成都一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枣 《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 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 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旧主人的悲剧, 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 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作家所写小说的情节(盲琴师与卖唱女子之恋),憩园主人的内忧, 旧主人的悲剧,以及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这四条趣味线,交织进 展,而各得到动人的归结。全书仅十二万字,竟处理得停停当当, 天衣无缝。 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 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 本。”其实,不但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而且是中国现代小说 的典范之作。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 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 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园,从 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可以说,卓然独立,出类 拔萃。
❖ 四、语言上,采用了亲切婉转、舒缓自如的散文笔调。 ❖ 《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开始朝冷
静严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
五四新文学时代 最后一位大师走了
《龙·虎·狗》 《爝火集》等。
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度、 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作的作家。他写了大量的三 部曲。他的三部曲数量最多。 他写过“《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而那部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 为《抗战三部曲》。有人把他 四十年代的《憩园》、《第四 病室》、《寒夜》合称为《人 间三部曲》。《家》、《憩 园》、《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现代 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憩园》:由财富酿成的悲剧。
第一,作为一个大家族中最受宠爱的纨绔子弟,杨 老三具有一般“败家子”所具有的寄生本质。
第二,作为一个没有负担家庭责任而导致家长地位 丧失的父亲,杨老三在秩序颠倒的环境里,表 现出深深的愧疚心理。
第三,在向善的愿望与作恶的习惯的内心冲突中, 最终成为封建寄生思想的殉葬品。
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 小说。 ➢ 《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 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憩园》
内容提要
❖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枣成都一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枣 《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 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 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旧主人的悲剧, 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 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作家所写小说的情节(盲琴师与卖唱女子之恋),憩园主人的内忧, 旧主人的悲剧,以及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这四条趣味线,交织进 展,而各得到动人的归结。全书仅十二万字,竟处理得停停当当, 天衣无缝。 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 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 本。”其实,不但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而且是中国现代小说 的典范之作。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 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 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园,从 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可以说,卓然独立,出类 拔萃。
著名文学家巴金长篇小说《秋》内容介绍好词好句鉴赏中学生必读名著PPT模板课件
![著名文学家巴金长篇小说《秋》内容介绍好词好句鉴赏中学生必读名著PPT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01d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 的翻新几乎影响了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 比亚和奥斯汀经久不衰。但这位伟大的女性一 生只走过了42个春夏秋冬。
YOUR LOGO
PRIDE AND PREJUDICE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一方面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 垂死的封建统治力量疯狂地吞噬着 年轻的生命,另一方面深为革命潮 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开始了觉醒、 挣扎与斗争的悲壮历程
琴
高觉民的妻子,与他举行了新式婚礼并 即将出外工作
肆
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描写了周枚与高淑贞的悲剧以及觉 英、觉群的堕落。在这里,着重抨 击了专制主义假手封建礼教腐蚀、 摧残青少年的罪恶
随着第二代家长克明的死亡,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已经找 不到任何人来承担了,
连长房的承重孙觉新也起来反抗,《秋》的主题可以说 着重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崩溃
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她都将他们写得真实动人
伊丽莎白是一个具有独立灵魂的人物,她因睿智而美丽,她敢于
3
做那个受名利束缚时代的真正的女性.那是不容一丝玷污和污
蔑的
20%
40%
60%
80%
100%
《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 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 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 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 郁而忧郁的嗜好。《傲慢与偏见》克 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
作品简介
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 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 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 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做妻 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 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YOUR LOGO
PRIDE AND PREJUDICE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巴金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向读者展 示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 织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动荡
一方面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 垂死的封建统治力量疯狂地吞噬着 年轻的生命,另一方面深为革命潮 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开始了觉醒、 挣扎与斗争的悲壮历程
琴
高觉民的妻子,与他举行了新式婚礼并 即将出外工作
肆
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描写了周枚与高淑贞的悲剧以及觉 英、觉群的堕落。在这里,着重抨 击了专制主义假手封建礼教腐蚀、 摧残青少年的罪恶
随着第二代家长克明的死亡,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已经找 不到任何人来承担了,
连长房的承重孙觉新也起来反抗,《秋》的主题可以说 着重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崩溃
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她都将他们写得真实动人
伊丽莎白是一个具有独立灵魂的人物,她因睿智而美丽,她敢于
3
做那个受名利束缚时代的真正的女性.那是不容一丝玷污和污
蔑的
20%
40%
60%
80%
100%
《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 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 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 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 郁而忧郁的嗜好。《傲慢与偏见》克 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
作品简介
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 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 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 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做妻 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 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巴金课件
![巴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3fc92ebd64783e09122ba1.png)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安那 其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 和克鲁泡特金两人名字中之一字合 成的。
1931年的《家》是巴金前期的 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因此被鲁迅 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 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 作家”。 巴金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 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 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 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 。一九四四年, 四十岁的巴金与萧珊在贵阳郊外的 “花溪小憩”结婚。
《电》 内容梗概: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 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 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 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 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 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 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 己却遇难。 佩珠父亲在上海突然失踪,她委托吴仁 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 的事业。
巴金前期小说的类型:
描写革命青年社会活动的小说
描写封建家族败落的家族小说
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 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 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他开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 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写“血和 痰”,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由热情奔放的 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 风格冷隽写实 。
二、创作简介
巴金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有 一千万字的著作和四百多万字的译著。 作品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 广为流传。有《巴金全集》(26卷本) 和《巴金译文集》(10卷本)。
前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前期的小说数量多,12部中长篇,60多 篇短篇小说。主要写青年反抗者和革命者 可用 “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 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寻求 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 感汪洋恣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 春型”的创作。
1931年的《家》是巴金前期的 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因此被鲁迅 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 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 作家”。 巴金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 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 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 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 。一九四四年, 四十岁的巴金与萧珊在贵阳郊外的 “花溪小憩”结婚。
《电》 内容梗概: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 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 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 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 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 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 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 己却遇难。 佩珠父亲在上海突然失踪,她委托吴仁 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 的事业。
巴金前期小说的类型:
描写革命青年社会活动的小说
描写封建家族败落的家族小说
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 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 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他开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 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写“血和 痰”,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由热情奔放的 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 风格冷隽写实 。
二、创作简介
巴金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有 一千万字的著作和四百多万字的译著。 作品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 广为流传。有《巴金全集》(26卷本) 和《巴金译文集》(10卷本)。
前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前期的小说数量多,12部中长篇,60多 篇短篇小说。主要写青年反抗者和革命者 可用 “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 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寻求 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 感汪洋恣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 春型”的创作。
一双明亮的眼睛课件(巴金)
![一双明亮的眼睛课件(巴金)](https://img.taocdn.com/s3/m/55528ce581c758f5f61f6792.png)
• 瑞珏几天后就生产了,她痛苦地为觉新生下 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没有能见她最 后一面。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 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夺去了他最爱 的两个女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 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 • 觉慧真的无法在这个家中呆下去了,他终 于逃离了这个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 进步的革命工作。 •
家庭背景(知人)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 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 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 ,他就是我的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家 》,刚写到第六章,报告他自杀的电报就来了。 你可以想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完这本小说 的。” ——巴金
• 鸣凤的死很快被这大公馆里的人忘记,而觉慧 却不能忘,因为他的自私,他没有把他心爱的 人留住。他这时才发现平常老是训斥大哥和觉 民没有胆量,其实他自己跟他们一样,也是一 个没有胆量的人。他对现在的生活已厌倦了, 他有了远离这个家庭的想法。 • 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 向高老太爷提亲,冯乐山要觉民娶自己的侄孙 女,觉民爱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 己作主。为了反抗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 下逃离了公馆,觉新决心在这时听到: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 。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体。烘云 托月的手法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描写别的 人或事物来衬托、对比,使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显 得更加突出。这种写法的重点是选好陪衬物。如果 依照主体事物的相似条件选择陪衬事物,则形成正 衬;反之则形成反衬,主体事物和陪衬事物都必须 主次分明。这种写法的关键是把握适度,陪衬过分 ,造成喧宾夺主,结果将适得其反;陪衬不足,不 提供一个恰如其分的参照物,主体部分的思想意义 及其艺术价值也就不可能充分显示出来
巴金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巴金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a477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c.png)
与老舍的比较及风格差异
相同点
两人都是描写都市生活的优秀作家,都以独 特的讽刺和幽默手法表现人物和情节。
不同点
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为背景,描写市民生活,而巴 金的作品则多以家庭为背景,描写人物情感。
风格差异
老舍的作品以讽刺幽默为主,语言简练明快 ,而巴金的作品则更注重情感描写,语言细 腻温婉。
与沈从文的比较及地域特色
受压迫的女性
巴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经常是受压迫的,她们面临着封建 礼教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压力,如《春》中的淑英。
知识分子
巴金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追求真理 和正义,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秋》中的觉民。
巴金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代文学经典
巴金的作品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 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对人性和人类 情感的深入探索。
相同点
两人都致力于描写中国乡土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 民族风情。
01
不同点
沈从文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和乡土生活 的描写,而巴金的作品则更注重对人物 内心和情感世界的探索。
02
03
地域特色
沈从文的作品充满了湘西地区的乡土 气息和民族特色,而巴金的作品则更 注重对都市生活的描绘。
05
巴金的文学评价与影响
文学评论中的巴金形象及地位
文学大师
巴金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大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名人
巴金作为文化名人,其作品和思想具有广泛的影 响力。
民族文化的代表
巴金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被视为 中华文化的瑰宝。
巴金作品在当代的传播与接受
广泛传播
巴金的作品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巴金《灯》PPT课件
![巴金《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9aea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2.png)
1 象征
概念: 所谓象征,就是 有两种事物,一种较形象, 一种较抽象,用形象的事物 来表现那种抽象的事物, 并能启发人们的联想,以 表达抽象的认识或感情的 方法,且这两种事物要有 相似点,这就是象征 。
2 特点:
3 以物寓情,托物言志
讨论《灯》的主题
文章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 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 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设计了“山”,主要是用 以表现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作者不畏“山” 的阻隔,满怀希望和胜利的自信与乐观。
1
简单理解这句话就是,我们活着就要吃米,但米并不是我们惟 一的需要。那我们还需要什么呢?那就是精神,是人们孜孜以 求的理想,是光明,是超越生物、生理需求的社会的、哲学的 需求。——朴素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鞭策人们奋进。
天暮了,
在这渺渺的河中, 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 远远的红灯啊, 请挨近一些吧! ——— 巴金
01 作业: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以下 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意义
03 绿色--_____;白色-- ______
05 白鸽--_______
02 例:灯光__象征光明\希望和 胜利
04 红色--________;
第四部分(13段):
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 “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
线索
眼前— 回忆—眼前—联想— 眼前— ( 灯)
行 文 思 路
含义 作用
平记 房忆
1哈里希岛
山 2希洛火炬 脚
3友人遇救
带
来
勇
照明 指路
气 温
暖
人 生 导 航 之 灯
高中语文家巴金ppt课件
![高中语文家巴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1b71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f.png)
1
2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 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 家。生于官僚地主家庭,被鲁迅称为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 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解放
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 主席、主席等职。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 外文出版。1982年获得“但丁国际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觉民
20
• 4、家对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毕竟又还有一
种神圣的血缘联系,以及难以割舍的留恋。他
“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
作揖主义”,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都
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
罪恶的泥沼中挣扎。
觉新
21
•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 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 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社的会社地会位地位与悲剧结 局却是相同的
14
(2)压迫者的形象包括冯乐山和高老太爷与克明, 克安,克定两代地主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高府”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 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 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这个 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 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 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 神”。
16
• 六、《家》的感人场景
• 1.鸣凤投湖自尽 • 鸣凤身份卑微却善良纯洁,虽然她与三少爷觉
慧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她仍因为能天天看到他 而幸福不已。知道那个万恶的冯乐山要娶她为妾, 她为了保全清白,投湖自尽,嘴里轻轻喊着“三少 爷,觉慧……”脸上还含着笑。展现了旧社会对人 性的摧残和鸣凤美好的品性。 • 2.瑞珏难产而死 • 高家因为迷信,在高老太爷死后把即将生产的 大少奶奶瑞珏送到条件严酷的乡下待产,引发了这 场悲剧。瑞珏生产时,旧礼教把觉新隔在门外不得 相见,瑞珏痛苦地喊着丈夫的名字直至死去,觉新 悲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2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 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 家。生于官僚地主家庭,被鲁迅称为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 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解放
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 主席、主席等职。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 外文出版。1982年获得“但丁国际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觉民
20
• 4、家对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毕竟又还有一
种神圣的血缘联系,以及难以割舍的留恋。他
“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结果就是奉行“
作揖主义”,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都
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
罪恶的泥沼中挣扎。
觉新
21
•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 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 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社的会社地会位地位与悲剧结 局却是相同的
14
(2)压迫者的形象包括冯乐山和高老太爷与克明, 克安,克定两代地主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高府”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 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 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这个 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 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 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 神”。
16
• 六、《家》的感人场景
• 1.鸣凤投湖自尽 • 鸣凤身份卑微却善良纯洁,虽然她与三少爷觉
慧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她仍因为能天天看到他 而幸福不已。知道那个万恶的冯乐山要娶她为妾, 她为了保全清白,投湖自尽,嘴里轻轻喊着“三少 爷,觉慧……”脸上还含着笑。展现了旧社会对人 性的摧残和鸣凤美好的品性。 • 2.瑞珏难产而死 • 高家因为迷信,在高老太爷死后把即将生产的 大少奶奶瑞珏送到条件严酷的乡下待产,引发了这 场悲剧。瑞珏生产时,旧礼教把觉新隔在门外不得 相见,瑞珏痛苦地喊着丈夫的名字直至死去,觉新 悲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巴金课件
![巴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34c04669eae009581bec3f.png)
• 曾树生: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带着浪漫的情怀 曾树生: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 走向社会,面对理想挫折时作出了重新选择。 走向社会,面对理想挫折时作出了重新选择。在着一 过程中,五四精神传统给她精神支撑, 过程中,五四精神传统给她精神支撑,但现实社会没 有提供物质保证,最终以“出卖自身”的方式, 有提供物质保证,最终以“出卖自身”的方式,赢得 了对自我主体性的忠实。 了对自我主体性的忠实。 • 她说:“我的错处只有一个,我追求自由和幸 她说: 我的错处只有一个, ”“我不是一个坏女人 我不是一个坏女人” 福。”“我不是一个坏女人”。 • 他与曾树生带着五四的思想出发,却最终为社会所吞 他与曾树生带着五四的思想出发, 这里也包含着对五四思想革命的补充性思考。 噬。这里也包含着对五四思想革命的补充性思考。
三、《憩园》(1944年初版)
• • • • • • • 1、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黎德瑞(巴金曾用过的笔名) 黎德瑞(巴金曾用过的笔名) 杨梦痴( 憩园”旧主人,纨绔子弟) 杨梦痴(“憩园”旧主人,纨绔子弟) 寒儿(杨之次子) 寒儿(杨之次子) 姚国栋(憩园新主人) 姚国栋(憩园新主人) 虎儿(姚之子,溺死江中) 虎儿(姚之子,溺死江中) 万昭华(姚之妻,虎儿继母) 万昭华(姚之妻,虎儿继母)
• • • • • • •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抗战三部曲”(《火 “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 灭亡》、《寒夜》、《第四病室》 》、《寒夜》、《第四病室 《灭亡》、《寒夜》、《第四病室》等 中篇小说:《海的梦》、《冬天里的春天》 :《海的梦》、《冬天里的春天 中篇小说:《海的梦》、《冬天里的春天》 短篇小说集:《抹布》、《电椅》 :《抹布》、《电椅 短篇小说集:《抹布》、《电椅》等。 散文集:《随想录》 :《随想录 散文集:《随想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特征
觉新:善良、待人诚恳、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实行“作揖 主义”“无抵抗主义”
觉慧:“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人道主义者,革命者 梅: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抑郁——梅芬病逝 瑞珏:封建迷信的殉葬者,温柔宽厚,贤慧善良——瑞珏身
亡 鸣凤: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鸣凤投
湖 高老太爷:专横、虚伪、腐朽、冷酷
巴金之所以能够写出《家》这样的作品,是和巴金本人的生活 经历具有密切关系的。《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是写巴金个人生活 的写照。小说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大家庭,“有将近20个的长辈,有 30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家庭生活 了19年。这种大家族生活,是巴金文学创作的巨大生活资源和感情力 量。没有对家族生活的体验,巴金创作就无法想象。
1982年 获得“但丁国际奖”,
1983年 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1985年 出版《随想录》。
1991年 写下《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003年 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2003颁奖 词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 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 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 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005年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 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百岁老人)
巴金创作甚丰,主要作品有: 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春天里的秋天》 《第四病室》 《寒夜》 《灭亡》《憩园》《月夜》等。 散文集:《海行集记》《忆》《短简》《控诉》
故事梗概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成都有个官 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 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 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 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 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 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 离家庭,投身革命。
到了30年代,由于文学逐渐成熟,特别是大规模 的叙述的文学样式长篇小说逐渐繁荣。中国社会最典 型的生活方式——大家庭生活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 学的视野。巴金第一个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把大家庭生 活表现出来。为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文 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以感性为基础的。富有特色 的感性生活形态对于读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 普遍追求新奇的感性生活形态。人物、故事、环境都 有巨大的吸引力。《家》第一次把大家族生活展示给 现代中国人。感性的陌生化。
2、人性美。作品重在写人的心灵美。在鸣凤、 瑞珏和梅三个女性形象以及觉新形象上表现突出。
3、主要受《红楼梦》的影响,同时借鉴了外国 文学的艺术。
《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激流三部曲》不仅在思想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激流三部曲》是反映五四运动的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封建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 1、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
2、《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 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 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家》的艺术特点
1、抒情性。巴金前期作品被称为“青春的赞 歌”。作家满怀热情歌颂青年,笔底奔流感情, 表现出巴金式的热情与抒情。
作品风格
巴金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1928年9月写《灭亡》 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前期又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 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 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以《激流三部曲》中 的《家》为其代表。 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作品具有趋向写实,趋 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即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从 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 《春》和《秋》外,还有《憩园》;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 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等。
大家庭的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 小说。 《激流三部曲》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 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憩园》
内容提要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枣成都一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枣 《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 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 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旧主人的悲剧, 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 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作家所写小说的情节(盲琴师与卖唱女子之恋),憩园主人的内忧, 旧主人的悲剧,以及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这四条趣味线,交织进 展,而各得到动人的归结。全书仅十二万字,竟处理得停停当当, 天衣无缝。 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 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 本。”其实,不但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而且是中国现代小说 的典范之作。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 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 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园,从 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可以说,卓然独立,出类 拔萃。
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家》是以封建大家庭为表现对象,属于家族小说, 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大家庭生活的小说。 为现代中国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家族生活。
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 具有决定性影响。它几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五 四新文化运动,对家族制度及其礼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鲁迅的《狂人日记》首先就对家族制度及其礼教进行了猛 烈的抨击。但是,由于新文学刚刚诞生,还没有足够的力 量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写作。所以,大规模的描写家族生活 的小说并没有诞生。
《龙·虎·狗》 《爝火集》等。 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 度、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 流畅。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作的作家。他写了大量的三 部曲。他的三部曲数量最多。 他写过“《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而那部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 为《抗战三部曲》。有人把他 四十年代的《憩园》、《第四 病室》、《寒夜》合称为《人 间三部曲》。《家》、《憩 园》、《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现代 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憩园》的艺术特色
小说在艺术上 地继承和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 民族特色。
一、结构上,以杨、姚两家的生活为线索,双线并运,或平行 发展,或交错扭结,前后呼应,相互映衬,十分得体。且运用了悬 念的手法使故事的叙述引人入胜。
二、人物描写上,作品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交叉进行的手 法,多方面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杨老三的形象就是这样描写 的。
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小家庭。《激 流三部曲》《憩园》是写大家庭的,《寒夜》是写小家庭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品赏析
《家》
家
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1931年完成,最初 是以《激流》的名字在杂志上连载的,后来出版单行本时,才改名为 《家》。《春》《秋》都作于抗战时期,成就和影响远不如《家》。 可以说,《家》是巴金文学地位的奠基性作品。在中国大陆,巴金的 名字总是和《家》连在一起的。
三、意境上,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追求,形成了既有浓 厚抒情气氛又带有象征意味的境界,“憩园”显然是当时新旧交替 的中国社会的象征。
四、语言上,采用了亲切婉转、舒缓自如的散文笔调。 《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开始朝冷
静严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
《憩园》:由财富酿成的悲剧。
第一,作为一个大家族中最受宠爱的纨绔子弟,杨 老三具有一般“败家子”所具有的寄生本质。
第二,作为一个没有负担家庭责任而导致家长地位 丧失的父亲,杨老三在秩序颠倒的环境里,表 现出深深的愧疚心理。
第三,在向善的愿望与作恶的习惯的内心冲突中, 最终成为封建寄生思想的殉葬品。
巴金
巴金的生平简介
20世纪中国文学中, 巴金也是一位影响巨大 的作家。几乎在所有的 文学史中,巴金都被列 为一流的作家。在郭沫 若、茅盾的声誉不断下 降的时候,巴金的声誉 却不断上升。这里可以 看出,巴金是一位具有 稳定的文学精神的作家。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 去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 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 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 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 代文坛的巨匠。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 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 从事创作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