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定稿1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定稿1

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包括修辞技巧、表达方式、结构方式以及狭义的表现手法。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二、常见表现手法(一)修辞技巧: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偶、夸张、借代、双关、反问、设问、顶真、互文、反复等(二)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A、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倒叙,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记一辆纺车》等。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图画来。

一节,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

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

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

3、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4、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你、你们)。

(1)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的作用(效果):❶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

❷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

【阅读时要注意,“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种常用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这可太常见啦!就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不就是通过描写敬亭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嘛,把自己的孤独寄托在山景中,多妙啊!
2. 托物言志也不少呢!比如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助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哇,这多厉害呀!
3. 还有夸张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这夸张手法用得,那愁绪好像一下子就蹦到你眼前了,你说神不神奇?
4. 对比也很有意思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对比,社会的不公就凸显出来了,杜甫真牛啊!
5. 象征也很常用哦!像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不就象征着那些阻碍嘛,多形象呀!
6. 拟人也很有趣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会裁剪的人,这想象力,绝了!
7. 动静结合也很棒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静静地照着,泉水潺潺地流着,那画面感,哎呀,美极了!
8. 用典也不少见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面的典故让诗句更有内涵了,不是吗?
9. 白描也很有味道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真厉害!
10. 烘托也很重要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环境的烘托,让那种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你能不感受到吗?
总之,古诗中的这些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让古诗变得那么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啊!。

初中语文古诗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3、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4、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

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

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回归课本,教考结合】讲透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回归课本,教考结合】讲透古诗鉴赏【表现手法】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

(一)衬托与烘托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式的表现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

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考点对接教材】01蜀道难(选必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问题】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衬托手法,极写势高危,请加以分析。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极写山势高危 ,蜀道难行,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02念奴娇·赤壁怀古(选必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古诗词鉴赏命题的五种常考题型---表现手法新浪

古诗词鉴赏命题的五种常考题型---表现手法新浪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常考题型及相应的表现手法包括:
1.形象类: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对诗歌中塑造的形象的理解和欣赏。

考生需要分析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语言类: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欣赏。

考生需
要分析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炼字、炼句等技巧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表达技巧类: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欣赏。

考生需要分析诗人如何运用对比、拟人、夸张、借景抒情等技巧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情感类: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欣赏。

考生需
要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意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表现出来的。

5.评价类: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评价和分析。

考生需要分
析诗人如何通过意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来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对整首诗进行评价。

以上五种题型是古诗词鉴赏中比较常见的,而每种题型又都有其相应的表现手法。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这些表现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

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

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一、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景物、某个事件的叙述、描写,含蓄地抒发感情,则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所以往往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比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登岘山凭吊羊祜,抒发了自己的郁积和愤慨。

诗人入京求仕不遇,心情一直很苦闷。

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湮灭无闻”的话,联想到自身处境——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湮灭无闻”正是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泪下。

全诗借古抒怀,把深沉的感慨隐含在看似平淡的描绘之中。

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则是侧面描写。

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当典型: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诗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美好。

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

于是作者笔势一宕,不直接写罗敷本人,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巧妙的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比与兴“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其作用是: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形容那些不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

比如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歌写一个“贫女”的自白,她毫不掩饰地倾诉衷曲,自伤自叹,自矜自持,令读者既同情其遭遇又钦佩她的人格。

初中古诗词曲常见赏析角度归纳(附答题思路)

初中古诗词曲常见赏析角度归纳(附答题思路)

初中古诗词曲常见赏析角度归纳(附答题思路)一、修辞1、对偶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2、比喻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3、拟人表达效果: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

4、夸张表达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示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通过人物的视觉表现雪中酷寒,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漠雪景,写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5、设问表达效果:引起人们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示例:《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赏析: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次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回答了“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6、反复表达效果: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示例:《行路难(其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赏析: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跳跃,运用反复的修辞,表现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7、互文表达效果: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行文简洁。

示例:《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赏析: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答题思路】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诗(词曲)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第二步,结合诗(词曲)句内容解释这种修辞方法是怎样运用的;第三步,结合所用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语境,分析表达的艺术效果(或作者的情感)。

27种诗词的常用表现手法,建议收藏,细细品读,写作不在难

27种诗词的常用表现手法,建议收藏,细细品读,写作不在难

27种诗词的常用表现手法,建议收藏,细细品读,写作不在难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你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就是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嘛!这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会心情愉悦一样。

2. 托物言志呢!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不就寄托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嘛,就如同我们通过一件喜欢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3. 夸张多有意思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瀑布得有多长呀,这就是夸张的魅力呀,好像把我们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极致。

4. 对比也常见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贫富的对比多强烈呀,就好像把两个极端摆在我们面前。

5. 象征也很妙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不就象征着坚韧不拔嘛,跟我们追求梦想时的坚定很像呀。

6. 烘托也不错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广阔的沙漠和孤单的烟不就烘托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嘛,就像我们身处一个特别的环境会有特别的感受一样。

7. 用典也很厉害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用周瑜的故事,多有深度呀,就像我们讲一个有内涵的典故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8. 白描很简洁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描绘出一幅画面,这多神奇呀,跟我们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场景似的。

9. 动静结合超棒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静有动,多生动呀,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有安静的时候也有热闹的时候。

10. 虚实结合也很独特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多有意境呀,就像我们做梦和现实交织一样。

我觉得这些表现手法让古诗变得丰富多彩,就像我们的生活因为各种不同的方式而变得有趣!。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现就古人在诗词歌赋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简单归纳如下:一、用典(一)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常见的用典意思投笔:弃文从武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长城:守边的将士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尺素:书信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五柳:隐者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鸿鹄:人有远大志向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二、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四、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五、渲染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古诗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

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古诗人喜欢用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杜鹃表示感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

2.托物言志、托物喻理,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二、描写手法1.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前一句直接描写了空山的寂寥静谧。

山“空”,是因为杳无人迹。

“但闻人语响”,是用有声衬整体的寂静。

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也不会无声。

“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

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人语”都“响”,更显示了环境的沉寂。

作者以动衬静,将"静''表现得很含蓄,更具韵味。

2.虚实结合。

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3.对比。

白居易《卖炭翁》中将卖炭翁与黄衣使者进行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白居易《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束牡丹的花价就等于十户中等人家交纳的赋税。

通过数量的对比揭露了官僚贵族买花竞相玩乐,挥霍无度的罪恶。

4.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等。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常见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将介绍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其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比喻,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读者更加容易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蕴。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用“霜”比喻月光,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月光的清冷和寂寞。

二、拟人拟人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拟人,诗人可以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让读者在感官上感受到景物的生动和活泼。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中用“江山如画”拟人,表现出大自然的优美和灵动。

三、夸张夸张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夸张,诗人可以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以达到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效果。

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用“一骑红尘”夸张描写荔枝的珍贵和来之不易,让读者感受到荔枝的珍贵和妃子的娇美。

四、借代借代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借代,诗人可以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诗人的意蕴。

比如杜牧的《清明》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用“杏花村”借代酒家,表现出诗人寻找酒家的急切心情。

五、渲染渲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渲染,诗人可以强调某种情感或意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中用“雨疏风骤”、“海棠依旧”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伤感和忧愁。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和渲染等。

这些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和语言,让诗人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蕴。

通过了解这些表现手法及其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优美和内涵。

【诗词鉴赏】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解说

【诗词鉴赏】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解说

【诗词鉴赏】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解说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解说唐惠忠一、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景物、某个事件的叙述、描写,含蓄地抒发感情,则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所以往往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比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登岘山凭吊羊祜,抒发了自己的郁积和愤慨。

诗人入京求仕不遇,心情一直很苦闷。

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湮灭无闻”的话,联想到自身处境——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湮灭无闻”正是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泪下。

全诗借古抒怀,把深沉的感慨隐含在看似平淡的描绘之中。

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则是侧面描写。

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当典型: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诗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美好。

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

于是作者笔势一宕,不直接写罗敷本人,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巧妙的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比与兴“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其作用是: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形容那些不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

比如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歌写一个“贫女”的自白,她毫不掩饰地倾诉衷曲,自伤自叹,自矜自持,令读者既同情其遭遇又钦佩她的人格。

初中古诗词知识与常用表现手法

初中古诗词知识与常用表现手法

初中古诗词知识与常用表现手法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对比,把初春草色和暮春
最是一年春好处,
对比 该手法能使事物特点突出,形
满城“烟柳”进行对比,突出
绝胜烟柳满皇都。
象鲜明;能强烈地表现作者的
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
以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
这两句诗运用象征手法,用
形象,代表某种概念、思想和 欲渡黄河冰塞川,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象征
语言精练,内容 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丰富;可以借古 青青。
用典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
喻今、咏史言志,
的感慨。
还可自比。能鲜
运用历史故事:怀 运用典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
明强烈或含蓄曲
旧空吟闻笛赋,到 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表
折地抒发情感。
初中古诗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表现手法归纳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正衬:利用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 事物做陪衬。 衬托 反衬: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 异的事物做陪衬,或以好衬坏, 或以优衬劣,或以喜衬悲等。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 霜。
蛾儿雪柳黄金缕……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寒鸦”“霜”烘托 出诗人孤寂、悲凉的 思想感情。
结合 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 怜夜半虚前 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
分。其作用是在变化的反 席,不问苍生 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问鬼
差中突出事物,形成起伏 问鬼神。 神”,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
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
不能达到此效果。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对事物景物做动态静态
阔的审美空间。
关关雎鸠,在河之 借雎鸠鸟一声声的互相和鸣
洲。窈窕淑女,君 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
子好逑。
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春风十里”引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
引用古籍中的故
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表现往日扬州
事或词句,使得 引用前人语句:过
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
同时描写静态的松间明月和动态的石上
动静
明月松间照,
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
清泉,让静景与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
结合
清泉石上流。
构成一种情趣。

趣。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丰
虚实 富了诗中意象,开拓了诗 感时花溅泪, 诗人溅泪惊心是实,花、鸟溅泪惊心是
相生 歌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 恨别鸟惊心。 虚,以实写虚,虚实相生。
乡翻似烂柯人。 达诗人内心对世事沧桑、人事已非的怅惘。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
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
反面着笔,加以贬抑、否 宣室求贤访 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
定或褒扬、肯定,而后透 逐臣,贾生才 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
抑扬 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有 调更无伦。可 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
感情,其作用是化抽象为具体,将登太行雪满山。 人生道路的艰难,说明诗人济
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即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 事物。它有起情、营造作品气 起兴 氛、协调韵律等作用,运用起 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
中的家国之痛。
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连用九个名词、九个意象构成一
托地刻画形象。看似平
白描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淡淡哀愁
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
瘦马。
在萧瑟苍凉的暮景中表露无遗。
长。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
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
用元夜的热闹繁华反 衬“那人”的孤寂。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
诗句中用“家家雨”“处处蛙”
物行为、心理等细节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
渲染
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
描写以突出形象,增强 草池塘处处蛙。
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艺术表达效果。
烘托
以乐景写乐情
诗人策马奔腾在春花烂漫的长安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
道上,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 日看尽长安花。
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以哀景写哀情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 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边上生出
旅葵。
了旅葵。烘托出老兵内心的悲凉。
表现 手法
含义/作用
举例
具体分析
“花”和“鸟”都是美好的事
烘托
以乐景写哀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物,但由于诗人此刻已是亡国之
惊心。
人,良辰美景恰恰反衬出词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