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最新《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word文档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导入。
1.还记得这些城市的别称吗?出示:山城、鸢都、冰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没错,这些别称啊都体现了城市最大的特色!今天,老师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看了这个名称,你能猜出这地方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吗?对啦!这地方的洋槐花肯定又多又漂亮!3.既然槐花是特色,我们就要好好地记住这个字,你会怎么记?说到右边的“鬼”字,大家容易为它按上个刀子头,可千万不要啊,槐树上按刀子,可要吓坏人的,没人敢去了。
4.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槐乡有关,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
1.槐乡的五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快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读出答案了吗?没注意到的同学再快速浏览一下!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让我们先与槐花亲密接触吧!(1)槐乡因槐花而出名,那儿的槐花一定很多很美,快速读读第一自然段,从哪可以看出槐花很多。
出示“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词“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同学们真厉害,从小小的词语中能读懂那么多,相信生字一定也能读好!(指名读、齐读)**** 读出了花多,相信也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2)再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兴趣,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读得真不错,老师帮大家配上图片,相信能读得更好!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老师特意把这段话配成了儿歌,来读读吧!“嗡嗡嗡,小蜜蜂,采走粉,酿出蜜。
啪啪啪,孩子们,挎槐花,装满足”里面藏着很多生字哦,要读准读好哦!大家读得很开心,带着这份心情,再把原句读读。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使学生体会五月的槐乡处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中“抱”、“浸”的用法。
2、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槐花的美,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适度学习比喻句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吟唱儿歌,走近槐乡。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拍手歌,想和老师一起唱一唱吗?出示拍手歌(见下),让学生与老师合作吟唱。
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槐花飘清香。
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蜜蜂把蜜酿。
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人们把歌唱。
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孩子用嘴尝。
五月到,五月到,槐乡的清香传四方、传四方!2、今天学习的课题就藏于其中,你能找到吗?生:(槐乡)3、结合学生汇报板书课题,学生与老师共书写生字“槐”,读课题。
师:恩,槐乡的槐还是本课的生字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生书空,生讲解)槐字与植物有关,所以它是木字旁,右边是一个鬼字,鬼字要注意撇折点不能丢。
师:给“槐”扩词(相机出示槐花、槐树、洋槐等图片),像图上所表现的那样,到处都是槐花,才可以称为──槐乡,引导学生结合现在的感受再读课题。
而五月是槐乡最有魅力的季节。
(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
1、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去闻一闻。
(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字词。
(2)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检查自读情况。
(1)师:这课生字特别多,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难道你呀?生:没有师:这么棒啊,那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出示生字:炒挎摆拌师:谁来读一读?你发现这行字有什么特点吗?生:(都表示动作,都是左右结构。
)第二关:师:这些表示动作的字,大家读得都很好,那接下来的短语就难不倒大家了。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正式)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东台市实验小学翁兰芳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生活中见到过槐花吗?(出示课件)看,这就是槐花!在老师小的时候呀,家乡的房前屋后甚至小河边都长着槐树,每到开花的季节,满树的槐花一朵朵一团团,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走到槐树下,不时会有几朵槐花飘落到头上、肩上,现在想起来呀,仿佛还能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呢!怎么样,你们也想看看槐花盛开的景色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
(板书课题《槐乡五月》)齐读。
二、初读感知。
这篇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认认真真把课文读一遍,做到不错字、不多字少字,遇到难读的地方一遍不行多练几遍,直到读正确为止。
(生自由读课文)大家读得真投入呀,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都能读正确吗?(出示)谁来读一二两行。
一生读一二两行,提醒同学需要注意的读音。
一生读三四两行,提醒同学需要注意的读音。
1、指导字形。
这些生字里面有几个字的写法和意思老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板书“肩”(边写边讲解: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第四笔是直撇,里面月的一竖要直)同学们,用手摸摸你的肩在哪儿,对,人有双肩,左肩和右肩,肩是我们人身体的一个部位。
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曾学过,古文字月有两种意思,哪两种?一种是指月亮还有一种是指肉现在的汉字中,只有少数月字旁的字跟月亮有关,大多数都跟肉有关,用来指人或动物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器官,想一想,类似的字还有哪些?(生说肌、腿、脚、肚等)瞧,我们的汉字多神奇呀!(板书“挎、摆、拌”)轻声读一读,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提手旁。
分别做一做动作,看来这三个动作都与手有关,所以都是提手旁。
汉字不仅神奇,而且还有规律呢,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规律识记生字,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生字会读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更通顺流利了。
哪些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你从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中都知道了什么?(四生分别读四个自然段)生交流:分别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21、槐乡五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人感受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录音、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板书课题目2、针对课题质疑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的字形。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洋槐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2)指名读,齐读(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词语3、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5、理清课文,出示思考题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7、抗看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槐乡五月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 槐乡五月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槐乡五月-[正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槐乡五月》(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这儿叫“槐乡”,课文写的是五月的槐乡)所以课文还可以说成:“五月的槐乡”或者“槐乡的五月”。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1、那课文写了什么呢?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实,这句话中包含两层含义,自己读一读,思考是哪两层含义?(指名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话。
快速的阅读全文,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指名说):第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把字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
检查读书情况2、刚刚我们说了,这节课主要学习“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这段中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教师读)已经能够说明“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了,那中间这么多的内容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用笔在旁边写一写。
学生自读圈划,讨论,交流:写了槐花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槐花的多、白、美、香(教师板书)3、“多”: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哪儿看出了槐花多?划出描写多的句子。
“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这句全是写多吗?用“。
”圈一圈写槐花多的词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挂满、整个、都”理解“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山是一座山,“山山”呢?你怎么来理解这个词?(所有的高山、洼地、土坡、山冈,到处都生长着槐树,开满了槐花)指导朗读,读出“多”这句话中除了能让我们感受到槐花很多以外,你还能看出什么?(白)4、“白”:“白茫茫”“玉雕”“似瑞雪初降”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槐花又多又白。
21、《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浸润在语言的芬芳和光泽里——21、《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梅贺州市钟山县实验小学(542699)【教材解读】《槐乡五月》是教版语文国标本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课文开篇描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接着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用槐花装扮自己,让人体会到槐乡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领略到儿童与自然相处的和谐。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题自然地生发开去。
本课行文如流水,语言如同诗一样的美妙,读起来琅琅上口,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抒情水乳交融,它素洁高雅,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园诗,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中学习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特别是认识并积累课文中“白茫茫”这类叠词。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在读中思考文字中蕴藏的意思,在读中想象文字中蕴藏的画面,在读中感受文字中蕴藏的情感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借助图片,具体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那份喜悦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在读中思考文字中蕴藏的意思,在读中想象文字中蕴藏的画面,在读中感受文字中蕴藏的情感。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介绍: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槐乡五月》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通过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五月天气和风景。
同时,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词语和句子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朗读《槐乡五月》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过程与方法: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五月的美好,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槐乡五月》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准确表达个人对五月的感受。
教学过程安排: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五月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五月的特点,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五月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槐乡五月》课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声音、语调等。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五月的特点,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描写手法。
四、学习词语(10分钟)1. 教师板书生词:桐子、莎草、银蘑。
2. 学生一起学习生词的读音和意义,并做好记忆。
五、操练句子(10分钟)1. 教师逐句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让学生理解意思。
2. 学生跟读句子,练习正确的语音语调。
六、课文表演(1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槐乡五月》课文,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五月的美好以及学习中的收获。
同时,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槐乡五月》课文的美妙之处。
同时,课堂中多次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对课文充满好奇和向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开展类似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的生字词,学写“槐”“挎”“摆”“拌”几个生字,体会叠词的用法;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槐乡的景美,指导朗诵第一自然段。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难点:体会叠词的用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写“槐”字,指名读,并说几个带有“槐”的词语,师顺势写出“槐乡”,槐乡有什么呢?(有槐花)同学们见过槐花吗?哪里见到的?你看到的槐花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作者尹黎笔下的槐乡去看看那的槐花是什么样的?那咱们什么时候去最合适呀?(五月)补齐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五月是暮春时节,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走,咱们出发吧!捧起手中的书,翻到第120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两遍(提出自读要求)。
预设二:“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喜欢这一句的什么?“玉雕的圆球”是怎么看的?“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是怎么看的?细心的孩子会发现,(大屏幕出示)这句话中间有一个分号,分号是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用来分隔并列的短语或重复的单句,所以“有的……有的……”这里只能算是一句话。
再连上前一句一起看,这两句话里有这几个字“似”“像”“如”,什么似什么?什么像什么?什么如什么?你们也想看看这样的槐花吗?出示图片,什么感觉?美?美在哪里?“各种各样”“千姿百态”……。
你也能试着用上“有的槐花_____,远看像_____;有的槐花_____,近看像______。
”来说一说吗?预设三:真是美不胜收啊!听“嗡嗡嗡……”谁来了?(小蜜蜂),它们是怎么知道槐花开了的?(闻到了香味,板书:香)要来做什么?咦?“啪啪啪”这又是谁被香气吸引来了?孩子们来做什么?(摘槐花)这两句话老师要是这样排列像什么?嗡嗡嗡……啪啪啪……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采走了香的粉,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酿出了甜的蜜。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邱学华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槐乡五月。
(板书,引导学生注意“槐”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生字新词的意思。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指点学生要读准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5.理清脉络。
出示思考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
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淳朴。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导入。
1.还记得这些城市的别称吗?出示:山城、鸢都、冰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没错,这些别称啊都表达了城市最大的特征!明天,教员又要为大家引见一个中央——出示:槐乡。
2.看了这个称号,你能猜出这中央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吗?对啦!这中央的洋槐花一定又多又美丽!3.既然槐花是特征,我们就要好好地记住这个字,你会怎样记?说到左边的〝鬼〞字,大家容易为它按上个刀子头,可千万不要啊,槐树上按刀子,可要吓坏人的,没人敢去了。
4.明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槐乡有关,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
1.槐乡的五月终究是一个怎样的时节呢?快去读读课文吧!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读出答案了吗?没留意到的同窗再快速阅读一下!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时节,是槐乡孩子的时节。
〞3.让我们先与槐花亲密接触吧!(1)槐乡因槐花而知名,那儿的槐花一定很多很美,快速读读第一自然段,从哪可以看出槐花很多。
出示〝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词〝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同窗们真凶猛,从小小的词语中能读懂那么多,置信生字一定也能读好!(指名读、齐读)**** 读出了花多,置信也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2)再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哪些句子惹起了你的兴味,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同,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读得真不错,教员帮大家配上图片,置信能读得更好!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教员特意把这段话配成了儿歌,来读读吧!〝嗡嗡嗡,小蜜蜂,采走粉,酿出蜜。
啪啪啪,孩子们,挎槐花,装满足〞外面藏着很多生字哦,要读准读好哦!大家读得很开心,带着这份心境,再把原句读读。
出示:半夜,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幽香、醇香、浓香……这时分,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槐乡五月》教案1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个填空会做吗?(出示课件:五月,是()的季节,是()的季节。
)板书:槐花孩子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尽情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二、新授。
第一自然段1、老师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边听边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2、交流。
3、(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你读出了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教师画图示意。
这说明什么?板书:多。
还有哪个词语说明槐花很多的?“一片”槐花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白”。
画图示意,花多,练习朗读,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你觉得这两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玉雕的圆球”。
怎么像?抱在一起,挤在一起。
看图。
练习朗读。
还有什么样子?(像小辫子)看图,怎么像?(一条条、细长、披散)练习朗读。
板书:美(不管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都很美)板书:美①能通过朗读把你这种赞美之情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交流:“嗡……满足”这两句话很有特点,老师把它们这么一排列,就像是——一首小诗。
“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看,它们在说什么呢?②“啪啪啪”是什么声音?孩子们为什么跑来?看图:白得怎么样?理解“白生生”“喜盈盈”,想象孩子脸上怎么样的表情?为什么这么开心?采花做什么?③师:美丽芬芳的槐花引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和能干的孩子们,他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甜美的生活,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这诗一般的语言吧!齐读。
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感受跟大家分享的?“中午,桌上……香海中了。
”齐读、自读。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槐乡五月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槐乡五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槐乡五月的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1)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拼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4.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如描述、抒情等。
(3)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5.课堂小结(2)强调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家乡五月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地拼读生字词,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在课文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迷茫,需要加强引导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专注度和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书写规范。
3.学习效果:通过测试和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槐花的美、槐花的香,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诱情激趣1、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美丽的槐乡,一起去那儿欣赏美丽的槐乡五月(板书课题)2、让我们带着憧憬读一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五月,百鸟争呜,繁花争艳,五月,更是槐花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的季节,让我们沐浴着五月的阳光,带着五月的欢快和喜悦,一起走进槐乡五月。
捧起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生读书)。
2、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瞧,这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试一试(不会的可以悄悄看看书上的注音)。
3、指名读词(评:字正腔圆!看来同学们已做了充分的预习!)4、结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很不错,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轮读课文,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5、听了刚才的朗读,老师觉得你们读书的能力真强,请再来默读默读,想一想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6、指名回答(引导归纳,结合板书,花美人美)预设:槐乡的五月美,最美在槐花。
美丽的槐花装扮了槐乡的孩子,孩子们变得更俊俏了,他们那么淳朴,那么热情好客,他们和槐花一样的美。
二、赏析文本,沐浴槐香1、师:五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了槐乡——五月,洋槐开花了。
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槐花盛开、美丽迷人的景色吧,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节,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2、师:五月,洋槐开花了,你们看(出示课件:精美的槐花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师:你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见到的槐花吗?(指名交流)3、同学们,都感受到槐花的美,文中有那些句子写了槐花的美?找出来读一读,用心体会体会。
指名交流。
(1)师: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白茫茫”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白槐花的多与白还体现在哪些词语上?读到这儿,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啊,槐乡的每一片山坡、每一座山头都开满了槐花,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
槐乡五月教案第一课时
21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体会槐乡五月独特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活泼可爱、热情好客。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沟通:1、同学们还记得低年级所学的课文《水乡歌》吗?2、老师问,你们来回答,好吗?3.能被称为“乡”的,肯定这个地方有一定的特色,我们说什么地方水多,所以称之为水乡?(江南)4.那槐花多的地方我们可以称为什么?——(槐乡)二、导入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指板书)课题:槐乡五月2、学习生字“槐”,谁认识这个字?(注音)说说你怎样记住它??3、谁能一口气说上几个带“槐”的词语?(指名说)4、孩子们,你们去过槐乡吗?(没有)老师也没有去过5、你们看见过槐花吗?(也没有)老师和你们一样。
不过没有关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
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1、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槐花是什么样儿的?(指名3-4说)2、课文也用优美的文字来描写了槐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能不能把这些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3、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都不错,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不过老师现在有更高的要求了,你们知道吗?4、学生回答(要有感情,要投入……)5、课文怎样才能读出感情?(用心,用情……)看来,你们老师平时就引导得和好啊!如临其境,边读边想象,这是一种读出感情的很重要的方法。
(二)再读课文1、今天,老师请大家做到四个字:“边读边想”,边读书要边想象,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要在脑海里浮现出形象。
现在就请大家用心读书,边读边品味。
2、学生再读3、读完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你的感觉和他的一样吗?4、(多、香、美)说得真好。
《槐乡五月》公开课教案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执教: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刘绪贵教材分析:《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喜爱赞美之情。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1.通过《槐乡五月》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由槐花之美,槐花之香感受槐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4.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网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槐花美、槐花香。
教学难点:感受槐花美、槐花香以及槐乡人的淳朴。
一、由“吃”入手,揭示课题1.师:看我写一个字,相信你们都认识。
(板书:吃)(生齐声念出来,神情有点疑惑)2.师:我很想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生: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师:真会说!让我闻到了米饭的香味。
生:我喜欢吃鸡腿。
生:我喜欢吃汉堡。
……3.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好吃的。
当时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在“吃”后板书“花”)(学生惊讶地喊出来)师:惊讶什么呢?生:花是用来欣赏的,怎么会是用来吃的呢?师:其实有很多花可以用来吃,比如榆树的花叫,还有这样的花———(出示一串洋槐花,学生再一次惊讶)4.师:我知道同学们惊讶于它的美丽,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它的颜色?生:洁白无瑕。
生:洁白如雪。
生:晶莹剔透。
5.师:这才是一串花,如果几十串、上百串花汇集在一起呢?(出示一棵树上一枝密密麻麻的花,同学们再一次发出惊讶的感叹)师:这才是一棵树。
如果是成千上万棵槐树汇集在一起又是怎样的壮观呢?6.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齐读课题(板书:槐乡五月)上课7.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为“槐乡”呢?生:到处种的都是槐树的地方可以称为槐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角度学习“槐”、“蒜”、“浸”等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源,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义,读通课文。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并通过品读、欣赏图片等方式感知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品味槐花多、美、香的特点,初步体会文章谴词造句的精妙。
3、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初步欣赏课文中描写槐花的优美语句,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学习运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水乡歌》:(1)孩子们,我们以前学过《水乡歌》,你还记得吗?你们知道什么叫水乡吗?是的,河流、湖泊多的地方,水多的地方就叫水乡。
(3)那么茶乡和橘乡呢?(是的,茶乡和橘乡盛产茶叶和橘子,也因此远近闻名。
)二、导入新课:1、理解槐乡:(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那地方叫——槐乡。
(板书:槐乡)(2)猜猜看,这地方为什么叫槐乡?(这地方有很多槐树。
)(3)是的,在农村,最常见的是这种洋槐。
它长着椭圆形的叶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五月开出的雪白雪白的花朵。
(4)揭示课题:老师把课题补充完整。
一起美美地读好课题(学生读课题)。
2、走进槐乡(出示课件图片)让我们一起追随作者走进五月的槐乡,去领略那令人陶醉的美。
三、提出自读要求,初读课文:1、从你们的惊叹声(眼神)中,张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被深深吸引了。
想了解这美丽的槐乡吗?赶快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初读词语反馈:1、出示词语或短语:第一组:挎摆拌炒撒2、交流反馈第一组:(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看看这组生字,你会读吗?真不错,不仅读得准确,声音还很响亮呢。
我们一起读好这组生字。
(去拼音齐读)(2)孩子们,读了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动词)再瞧瞧,它们在字形结构上有什么相似?(都是左右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
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板书: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
问:你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香海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出示词语,齐读。
2020-01-08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
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板书: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
问:你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香海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出示词语,齐读。
2020-01-08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
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板书: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
问:你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香海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出示词语,齐读。
2020-01-08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
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板书: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
问:你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香海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出示词语,齐读。
2020-01-08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
检查预习,出示长句子,练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
边听还要边想: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5、学生读,相机正音。
出示词,读。
6、读到这里,你对槐乡五月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7、课文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句,读)(板书: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三、欣赏表达槐乡的美:教学第一小节——飘香的季节过渡: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几小节说的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你从哪里感受到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段中句子,指导朗读:1)、“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 这两句就像一首诗,就是一首诗。
齐读。
2)、体会槐花的香。
第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香”的词?(板:香)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读三个表示“香”的词。
问:你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小结,再读。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 对“浸”字你理解了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读一读?老师来读读好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清香醇香浓香香海指名读,齐读。
4)“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多)从哪儿感受到花开得多?出示词语,齐读。
2020-01-08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04《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无锡市名师乔炜一、聊聊槐乡话题,导入:1、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水乡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槐乡。
板书:槐乡2、课题中的“槐”指的是洋槐。
(出示图,简介)3、补全课题,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怀乡的美:1、槐乡的五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谈初步感受)3、过渡:才听老师读了一遍就有了这么多感受,相信自己读会有更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