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ed84db240c844769eaee94.png)
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源自时 , 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低温入模。4 高层建 筑主体结 构厚底 板与 扩大地下 室薄底板 交 )
基础设计需要 降低地下 水位 的, 还应 注意 降水 的时 间要 求 , 3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 设置 变形缝 , ) 当超过 伸缩缝 最大 间距 时 ,
高 层 建筑 应 采 用 整 体 性 好 、 满 足 地 基 承 载 力 和 建 筑 物 容 许 宽 不 宜 小 于 80mm; 浇 带 可 设 置 在 柱 距 三 等 分 的 中 间范 围 内 以 能 0 后
面 积 不应 超 过 基 础 底 面 面积 的 1% 。计 算 时 , 量 偏 心 较 大 的裙 下室外 墙设计应满 足水土压 力及地面 荷载侧压作 用下承载力要 5 质 楼 与 主楼 可 分 开 考 虑 。
求, 其竖 向和水平贯通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 于 0 3 、 . % 间距不
5 l。 l 基 础 应 有 一定 的埋 置深 度 。在 确 定 埋 置 深 度 时 , 综 合考 虑 宜 大 于 10mT 高层 建 筑 地 下 室 外 周 边 回 填 土应 采 用 级 配 砂 石 、 应 建筑 物 的高 度 、 型 、 基 土 质 、 震 设 防 烈 度 等 因 素 。 埋 置 深 度 砂 土或灰土 , 体 地 抗 并应分层夯实 , 压实 系数不应 小于 0 9 。提高和控 .4 可从 室 外 地 坪 算 至基 础 底 面 , 宜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并 1 天 然地 基 或 复 合 地 基 , 取 房 屋 高 度 的 1 1 ; ) 可 /5 2 桩 基 础 , 取房 屋 高 度 的 1 1 ( 长 不计 在 内 ) ) 可 /8 桩 。 制 高层 建筑 地 下 室 周 边 回填 土 质 量 , 室 外 地 面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及 对 地 下 室嵌 固 、 震 、 倾 覆 均 较 为 有 利 。6 有 窗 井 的地 下 室 , 在 抗 抗 ) 应
地下室独立基础(一)2024
![地下室独立基础(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01ede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c.png)
地下室独立基础(一)引言概述:地下室独立基础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支撑结构,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独立基础必不可少。
本文将就地下室独立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基础的作用、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地下室的布局和结构形式、基础设计的要点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一、基础的作用1. 支撑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独立基础承担地下室的重量和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层中,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
2. 分散载荷:通过合理的基础设计,将地下室的荷载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减小地基土层的承载压力,避免土壤沉降或基础沉降引起的结构损坏。
3. 抗震功能:地下室独立基础能够提供地下室整体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地下室结构的破坏风险。
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包括土质、地下水位等,为基础设计提供准确的土壤参数和荷载计算依据。
2. 结构设计:结合地下室平面布局,确定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包括墙体、楼板等,以及地下室与地上结构的连接方式,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3.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地下室独立基础的材料,考虑强度、耐久性、防水性能等因素。
三、地下室的布局和结构形式1. 地下室布局:根据使用需求和地形条件,确定地下室的布局,包括划分房间、通道、出入口等,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域的位置。
2. 结构形式选择:考虑地下室深度、土质条件和建筑物的性质,选择适合的地下室结构形式,包括开挖式、非开挖式等。
四、基础设计的要点1. 荷载计算:根据地下室的荷载特点和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进行荷载计算,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地下室布局和结构形式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包括扩底基础、钢筋混凝土板桩基础等。
3. 基础尺寸和布置:根据荷载计算的结果,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布置方式,包括基础底板的厚度、支撑墙的宽度等。
五、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排水良好,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为基础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建筑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a57bb6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e.png)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的设计要求
1. 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要求: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它承受着建筑物上部 的全部荷载,是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稳定性,以 及均匀沉降,限制地基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 耐久性要求:基础是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维修、加固困难,所以必须使其与 上部结构的使用年限相适应。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地基的设计要求Leabharlann 1. 承载力的要求:地基的承载力应足以承受基础传来的压力,建 筑物的建造地址尽可能选在地基土的承载力较高且分布均匀的 地段。
2. 变形的要求:要求地基有均匀的压缩量,以保证有均匀的下沉。 3. 稳定的要求: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
3. 经济要求:基础工程占工程总造价的10%-40%,所以选择地方材料和合理结构形 式,以降低工程总造价。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设计等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 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 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 用的程度可以将地基基础设计分 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
地下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地下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d8e7a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d.png)
197 2021年第5期工程设计地下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施 好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摘 要:地下室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结构设计内容,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相关人员应高度重视渗漏、裂缝、浮力以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此类问题一旦在建成后显现,便难以根治。
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与预防措施,以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抗渗;抗裂;抗浮;不均匀沉降中图分类号:TU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789(2021)05-0197-02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筑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及体量规模也随之发生改变,对于地下室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地下室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结构设计,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还需面对地下室渗漏、裂缝、浮力等问题,这也促使设计人员在地下室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更为全面。
1 渗漏问题1.1 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常规的地下室结构以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自身的材料特性使结构通常带裂缝工作,因而解决渗漏问题尤为重要。
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1)施工过程原因。
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施工单位难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使其不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2)施工养护原因。
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收缩应力,并且由于内外温度变化引起温度应力,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又难以保证其质量。
(3)混凝土材料特性。
混凝土本身是多孔体,非匀质材料,内部为大小不一的细微孔缝,普通混凝土一般都会渗水。
1.2 渗漏问题的预防措施(1)设置后浇带。
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能释放混凝土初期较短时期内的约束力。
(2)设置膨胀加强带。
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中一般会掺入膨胀剂,膨胀加强带能补偿收缩混凝土早期变形。
(3)增加钢筋。
对于约束变形薄弱部位增设水平温度筋,例如地下室外墙内亦可增设水平暗梁,从而抵抗拉力。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1426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c.png)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基础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还具有诸多重要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房、储物间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地下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震、抗风的作用,增强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水和防潮问题。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潮气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做好防水节点的处理,如阴阳角、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
同时,还要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室的积水。
其次,通风和采光也是地下室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地下室空气的新鲜,减少潮湿和异味。
采光则可以改善地下室的环境质量,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和采光井等设计手段。
另外,地下室的防火设计也至关重要。
由于地下室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较大。
因此,在设计时要按照相关的防火规范,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防火分区和消防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及时扑救。
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
基础的作用是将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因此基础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高层建筑基础形式有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桩基础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中,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
桩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类型(如灌注桩、预制桩)、桩的长度、直径、间距等参数,以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
筏板基础是将整个建筑的基底连成一片的大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不均匀,或者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筏板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板的厚度、配筋以及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6184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地下室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它可用于停车场、储藏室、办公室等各种用途。
在地下室的设计与施工中,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一、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1. 地基条件评估: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评估地基条件,包括土壤类型、承载力、地下水位等。
地基条件的评估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试验得出。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结构设计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 结构类型选择:地下室的结构类型有很多种,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需要考虑地下室的用途、荷载要求、施工成本和工期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地下室周围环境因素,如地震、风荷载和地下水等。
3. 强度与稳定性计算: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强度计算是基于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的,而稳定性计算则是考虑结构的整体平衡和不翻倒的能力。
这些计算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确保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水密性设计:地下室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水密性设计。
水密性设计包括渗漏预防、防水层的选择和施工等方面。
常见的防水层材料有高分子聚合物、沥青和防水卷材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地下室不受积水和渗漏的困扰。
二、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1. 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地下室的施工方法通常包括明挖法和暗挖法。
明挖法是指将地下室的隧道直接掘进地面,然后逐步进行挖掘并加固。
暗挖法是指通过临时围护墙,在地表以上进行地下室的施工,并逐层下沉。
选择适当的挖掘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等因素。
2. 结构施工:地下室的结构施工包括基础施工、墙体施工和屋面施工等。
基础施工需要遵循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或者承台的施工。
墙体施工一般采用模板浇筑的方式,需要注意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屋面施工则需要考虑防水层和隔热层的施工,以及屋面梁、柱的布置。
地下室结构设计
![地下室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9d80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地下室的稳定性、承重能力、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就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论述,以期提供一个合理、安全、经济的地下室结构设计。
一、土壤调查与基础设计土壤调查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了解地下的土层情况、土壤的性质、承重能力等。
通过土壤调查,可以确定地下室建筑与地基之间的适宜关系。
基础设计则是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对地下室的基础进行设计,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到地表荷载、地下水位、地震力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材料,以保证地下室的安全稳定。
二、墙体结构设计地下室墙体结构设计需考虑地下水位、外部荷载、周边土壤压力等因素。
墙体的选择与设计应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理环境进行,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件的数量和工程量。
常见的地下室墙体结构有钢筋混凝土墙、砌体墙、钢柱+钢梁结构等。
设计时需注意墙体的承载能力、抗震性和防水性,确保地下室结构的安全可靠。
三、屋顶结构设计地下室屋顶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到地下室的防水工程。
地下室屋顶应选用耐久、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设计时需考虑到屋面排水、防潮通风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屋顶的防水效果。
同时,还需结合地下室的用途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屋顶结构形式,如平屋面、斜屋面等。
四、通风与排烟设计地下室的通风与排烟设计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和人员的安全。
通风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空间尺寸、功能需求、人员密度等因素。
通风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二者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地下室的空气新鲜和舒适。
排烟设计则是为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排出烟雾,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总结:地下室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问题,它需要考虑到土壤情况、基础设计、墙体结构设计、屋顶结构设计、通风与排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房屋设计及施工中基础和地下室外墙常见问题及措施
![房屋设计及施工中基础和地下室外墙常见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095c26b4daa58da0114a36.png)
依据地下室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加以验证 , 这样就导致地下 室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置及扶壁柱配筋都低于要求的数量 ,而 地下室外墙水平方向配筋数量却高于相关要求的水平。 1| .2 2 在地下室外墙设计方面 ,应确 定底部 为固定支座 , 也就是以底 板作为地下室外墙嵌固端 ,并保持侧壁底部与邻 近的底 板在 弯矩上 的一 致 ,此 外 ,还要注 意在 抗弯性 能方 面 , 板要 强于侧壁 ,并注意配筋量与厚度之间的相配性 , 底 这类问题主要见于地下车道。
鸸 设计及施 工中基 础和 地下室 I =屋 1 外墙常 见问题 要求 的提高 ,建筑 建造大 量采 用框 架 、框剪结构 ,其优点在于可 以减轻建 筑负重 ,增加建筑安 全性 ,加之其间填充层多为轻质砖及空心砖 ,其防 火性 能优
越。从另一方面来说 ,对于建筑框架问题来说 ,近年来 问题 也较为突出 , 以就亟待解决 , 所 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
1房屋结构常见问题分析 .
度 ,忽视砌墙 质量 ,导致填充砌墙质 量严 重下降 ,影响到整 个砌墙墙 体的质量 , 致渗 漏。施 工质 量问题一部分原 因是 导 由于砌墙人员 的素质不 高 , 忽视造成 的 ; 另一方面 由于施工 单位盲 目赶进度 , 对于质量的控制放松 ,从而引起渗漏的发 生 。其次 ,使用干砖砌墙引起的渗漏。干砖砌墙时会吸收水
分 ,导致砖体出现变化 ,这 些变 化引起外墙 涂层改变 从 而
,
进一步影响墙体质量,发生渗漏。另外,砌墙结构不合理,
导致通缝产生 ,进而导致外墙渗水 ,甚至是长期渗漏。 11 浅基础施 工图未对基槽检验 做出明确规定 ,桩基础 .. 4 施工图未对竖 向承载力检验做出明确规定 。对策 :对于浅基 础施工图 ,要明确规定 ,在开挖基槽之后 ,必须对 其进 行严
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616d3343323968011c929f.png)
普通地下室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目前城市建设中建造了大量的地下室及地下车库,由于涉及到工期和投入的建设费用,设计中与地下室相关的不少问题也逐渐变得突出起来。
地下室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普通、人防和平战三类,这里仅对普通地下室设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措施,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字:地下室结构设计1抗震要求地下室如果设计不当,对整体抗震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南京市施工图审查要点,对于半地下室的埋深要求应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的高度,才能不计其层数,总高度才能从室外地面算起。
地下室的墙柱与上部结构的墙柱要协调统一。
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变化处,当标高变化超过梁高范围时则形成错层,未采取措施不应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规范明确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应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结构计算应往下算至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应从地面往上算,并应包括地下层。
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半地下室埋深不够,房屋层数包括半地下室层已达8层,层数和总高度超过要求,违反GB50011-2001第7.1.2条。
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而上部结构为二级,按GB50011-2001第6.1.3条地下室也应为二级等问题。
2荷载取值与组合地下室外墙受弯及受剪计算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对于地面活荷载,同样应乘侧压力系数,许多设计中计算不对。
地下室底板的强度计算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0。
抗浮计算时,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为0.9。
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应为静止土压力,根据土性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砂性土采用水土分算。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设计中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eee5704b73f242336c5fe9.png)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低于规定,如将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在一起的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定为二级,不符合DBJ01-501—2009及GB 50007—2011第3.
0.1条规定。
(2)多、高层建筑物下的浅埋基础高于这些建筑物之间的纯地下车库的深埋基础,而不注明深埋基础先施工,深埋基础的挡土墙亦没考虑浅埋多、高层建筑传来的较大荷载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开发项目的多、高层建筑物先建,而多高层之间的地下室后建,且缺少相关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而在个别项目中已导致了安全质量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率不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
(4)下沉(反)独立基础的周界位于从柱边开始的45°冲切锥体的下底面边线内,导致冲切计算失误。
(5)挡土墙计算中土侧压力系数取0.333而图中未对应说明采取的技术措施。
(6)筏基在剪力墙洞口处的暗梁不经承载力计算按构造设计。
(7)独立挡土墙基础按普通条基设计严重偏小,可能导致倾覆、滑移,且基础板面没有配筋,缺相应的抗弯承载力。
(8)地下室外墙按双向板计算,单向水平分布钢筋不满足计算要求或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简称GB 50010—2010)第8.5.1条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要求。
(9)人防地下室中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满足GB 50038—2005表4.11.7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构件截面较大时更不易满足。
(10)人防地下室底板中地基梁、底板及顶板的纵筋锚固长度应为laf,施工图中经常被错标为la。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05676da26925c52cc5bfce.png)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地下建筑空间的开发因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用地矛盾而受到各方的关注。
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环境及其复杂性,也给地下室工程的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问题。
本文对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设计抗浮设计超长处理1 前言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逐年减少,有限的城市土地已经成为了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建造高层建筑的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环境及其复杂性,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对裙房地下室和纯地下室部分存在抗浮不满足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比地上结构的设计要复杂的多。
通过工程设计实践,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对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如下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2.1 荷载地下室各部位(顶板、外墙和底板)参与组合计算的荷载如下,应按实际工况进行组合。
2.1.1顶板地下室顶板自重(包括粉刷层及管道吊顶重等);覆土自重(有覆土时考虑):根据实际覆土情况确定,覆土重度取18~20kN/m3;均布活荷载:根据建筑功能按荷载规范取值;施工活荷载:室内取5kN/m2,室外取10kN/m2;消防车荷载(有消防车通行时考虑):当符合荷载规范的要求时,可按荷载规范取值;当不符合荷载规范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应注意,消防车对于板、梁、柱的等效均布荷载应分别取值;由武器爆炸产生的垂直方向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核武器爆炸)或qce1(常规武器爆炸),按人防规范第4.7及4.8节规定取值。
有人防要求时考虑。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3da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a.png)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答案一:1. 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周边土壤的情况。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较松软,则需要采取防渗措施,如建立防渗墙和排水系统。
2. 地下室的结构主要由地基、基础和墙体组成。
地基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质条件进行确定。
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地下室的承载和抗倾覆的要求。
墙体的施工应注意加强节点处的连接,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
3. 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应满足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湿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通风窗或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来实现。
同时,还要考虑地下室内部湿度的控制,可以采取防潮和隔热的措施。
4.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是关键的一步。
可以采用材料防水和结构防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室的密封性。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聚乙烯薄膜等。
在施工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5. 地下室的消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分区和灭火设备,保证地下室内及出入口的通道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疏散和扑救。
6. 地下室的照明设计要满足使用需求,并考虑节能的要求。
可以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
7. 地下室的净化处理是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可以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来实现。
同时,要做好防湿、防霉的措施,保持地下室内的干燥环境。
8. 地下室的电力供应和排水系统的规划也是需要考虑的。
电力供应要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安全可靠。
排水系统要设计合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积水。
以上是关于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的练习题答案,涵盖了地下室设计与施工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
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几个问题论文
![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几个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a4b43087c24028915fc329.png)
论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功能和结构本身的要求,大多需要设置单层或多层地下室。
地下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才能使地下室设计的经济合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high building more and more. because of its high building architectur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the requirements of itself, most of the need to set up cutting one layer or layers in the basement.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whole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o more and more big, so how to make the base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words: high building; the basement; design一.地下室的设计1.1 基础的选型:1.1.1《高规》12.1.1 条规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及水位、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施工条件以及邻近建筑的相互影响,以保证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并能满足正常使用功能要求。
还应注意了解邻近地下构筑物及各类地下设施的位置和标高,以保证基础的安全和确保施工中不发生意外问题。
地下室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地下室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3930d0959eef8c75ebfb300.png)
( 2 ) 结构设计人员要注意地下室设计时结构配筋量 由裂缝宽度验算控
制。
渗水潮湿是地下室常见的 问题, 主要原因是防水防潮设计要求达 不到 要求 , 具体措施不到位 , 下面是针对地 下室防水防潮常见 问题 的对策目 : ( 一) 地 下室防水工程设 计应遵循 因地 制宜, 经济合理 , 防水可靠 的方 针, 并应该坚持 以下原则“以防为主, 以排为辅” 。 ( 二) 针对地下室最高水位 高于地 下室地 面的情况 , 采用整体钢筋混凝
1 .引言
分布不均 匀, 上部既有 多层建筑 同时有高层建筑很 容易由于受 力不均匀导 致局部破坏, 一般 首先是出现裂缝 。 此类抗浮问题相对就 比较难处理 , 需要 设计人员充分计算 分析 处理。下列是设计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 [ 3 1 。
我国随着改革 开放之后 , 高楼开始在沿海城市破土 而出。而众多高楼 都会建有 地下室, 因为地下室存在各种 问题 的问题 , 譬如排烟通风 、 防水防 潮 等问题 是设计者面临 的难题 。这些 问题都关乎人们 的生命财产 的安全, 影响着人们的 日常生活 , 而且这些 问题 容易发生 , 设计工程师有 必要对这 些问题抱住 严谨 的态度应对 。 2 . 地下室排烟通风设计注意问题及要求 地 下 室 防护 通 风 系 统 一般 是 平 时 做 好 预 埋 , 下 面是 地 下 室 排 烟 通 风 常 见问题及对 策Ⅲ :
流风机排烟 。 3 . 地 下 室 防 水 防潮 问 题 及对 策
地下室 出现裂缝是 一个常见 问题 。地下室 出现裂缝会 导致渗流等 问 题, 应 该加 以重视 。地下室 出现裂缝原因有多种, 应注 意以下设 计要点 。 ( 1 )地下室的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外墙混凝土收缩 , 但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cf8d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1.png)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地下室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商业、住宅或其他公共用途。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地下室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对地下室所在地的土壤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目标包括土壤的加固、排水和抗渗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挖土与填土地下室的地基处理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挖土与填土的作业。
挖土是为了清除原有土层中的松散物质,确保地基的稳定。
填土是为了填充土壤间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土方加固在地下室地基处理中,有时需要采用土方加固的方法。
比如使用填筑固结土或加固土来增加土壤的稠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地基处理材料在地下室地基处理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地基处理材料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例如,使用地基加固网、地下室防水涂料或防渗材料等。
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下室的结构和土壤条件,设计适合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基础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础类型:1. 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基础类型。
它是在地下室周围建造一道深而宽的基础,以承担地下室的重量和荷载。
2. 承台桩基承台桩基是在地下室的基础上安装桩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并分散荷载到桩和土壤中。
3. 悬挂墙基础悬挂墙基础适用于地下室位于软土或水下的情况。
它是通过在地下室边缘建造一道悬挂墙,将地下室悬挂在墙上以减小地基荷载。
4. 沉井基础沉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建设的深基础类型。
它通过在地下室所在位置挖掘一个深井,并在井内建造基础来支撑地下室。
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以确保地下室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结论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对于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9fd3ccd5bbfd0a7956736d.png)
12.9 12.6
12.4
11.3 11.3
11.3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车库顶部有较厚覆土时,顶板荷载即以恒载为主,此时荷载
分项系数取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的分项系数。
2. 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时,当地下室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无 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
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屈服超强及地下室本身的地震作用,可近
似要求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侧向刚度之比不小于2.0(有人认 为:可取1.85倍,即1/0.54≈1.85),侧向刚度比可用下面的剪切刚度比re1 估计(公式及式中符号的含义见高规JGJ3-2010附录E.0.1,公式E.0.1-1):
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受地下室周边挡土墙及墙外填土影响),将地下一层顶
板和地下二层顶板分别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取 不利值包络设计。此时,地下一层顶板厚可适当降低至160mm,梁可不满 足嵌固部位的要求。 2. 对超高层建筑,宜做嵌固端移至基础顶面的补充计算,对结构取不利值进行 包络设计。 3. 在坡地上建房,应将最低边地面作为室外地面考虑有关基础埋深、房屋适用 高度、抗震等级等,有侧向土压边应将土压力作为水平外荷载参与整体计算。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一般按铰支
座考虑,底板上下钢筋端部没必要弯折,外墙外侧钢筋下端弯折后
直段长度按其与底板下钢筋搭接相连,按此构造底板端部实际已具 有与外墙固端弯矩同值的承载力,见P39图4-5。
2. 为控制温差和干缩引起的垂直裂缝,外墙水平分布筋直径宜细不宜
γe1=G1A1h2/G2A2h1
地下室设计规范
![地下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2b965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4.png)
地下室设计规范地下室作为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对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结构安全、通风采光、防水防潮等方面。
以下将就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结构安全地下室作为房屋的支撑结构,其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在地下室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承重墙、柱和梁,确保地下室的整体结构稳固可靠。
另外,地下室的地基基础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与处理,以确保其承受地面和建筑物的荷载。
二、通风采光地下室通风和采光是影响地下室住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在地下室设计中,需要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采光窗,保证地下室内部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潮湿和有害气体滞留。
同时,考虑到地下室周围环境的限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辅助处理。
三、防水防潮地下室的防水防潮工作至关重要。
在地下室设计中,需要采用防水防潮材料对地下室进行有效处理,包括地下室墙体和地面的防水处理,防止地下室发生渗水和漏水问题。
此外,地下室应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除地下室内部积水。
四、功能布局地下室的功能布局应合理规划,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求。
在地下室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客厅、卧室、娱乐室等功能区域,并设置合理的过道和楼梯通道,方便居住者的出入和活动。
另外,需要考虑地下室内部的隔音和保温处理,提高居住舒适度。
五、灯光照明地下室的灯光照明设计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地下室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灯光的明暗度和可调性,以营造舒适的居住氛围。
可以采用分区域照明的方式,通过灯带、吊灯等装饰灯具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提高地下室的整体视觉效果。
在实际的地下室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结合地下室的实际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进行规范设计,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同时,与专业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地下室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居住者提供优质的住宅环境。
混凝土地下室标准设计
![混凝土地下室标准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7647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9.png)
混凝土地下室标准设计一、引言地下室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扩大建筑使用面积,还可以用于存储和保护贵重物品,同时还可以作为防灾避难场所。
混凝土地下室是目前常用的地下室类型,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地下室的标准设计要求。
二、基础设计1.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要求,且应根据地下室使用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增强设计。
2.地下室基础:地下室基础应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例如钢筋混凝土板基、钢筋混凝土桩基等,应根据地下水位、土层情况等因素进行选型。
3.地下室防水:地下室防水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要求,应选用适当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如聚氯乙烯、沥青等。
三、结构设计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地下室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地下室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强度等级为C30、C35等。
2.柱网结构:混凝土地下室的柱网结构应选择合适的柱跨比和柱径比,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板厚设计:混凝土地下室的板厚设计应根据地下室使用情况和荷载情况进行计算,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
四、通风与照明设计1.通风设计:混凝土地下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应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安装,以保证地下室的空气质量。
2.照明设计:混凝土地下室的照明设计应根据地下室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应选用合适的照明设备进行安装,以保证地下室的亮度和舒适度。
五、安全设计1.防火设计:混凝土地下室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应选用合适的防火材料进行施工,以保证地下室的防火性能。
2.疏散设计:混凝土地下室的疏散设计应根据地下室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应选用合适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器材,以保证地下室的疏散安全。
六、施工与验收1.施工质量:混凝土地下室的施工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应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施工质量。
2.验收标准:混凝土地下室的验收应按照国家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应进行材料验收、构件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竣工验收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质报告矛盾。
2.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 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3.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50mm。
并应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将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距调幅、有的下端按铰接、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等,也不进行裂缝计算,导致违背强条。
4.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不合理;外墙钢筋的搭接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搭接长度的要求。
5. 地下室外墙设计中应考虑楼梯间,车道等支承条件不同的外墙计算与设计,不能与一般外墙相同。
当顶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注意外墙上部支座水平力的传递问题。
6.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特别注意只有地下室部分和地面上楼层不多时的抗浮计算,采用桩基时应计算桩的抗拔承载力。
7. 高层地下室采用独立柱基或条基加抗水底板时,应在抗水板下设褥垫,以保证实际受力与设计计算模型相同。
8.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0.2条进行地基变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