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不乱扔垃圾》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f021b5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6.png)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
教学目标
1.认识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识别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4.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教学内容
1. 了解垃圾
教师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具,介绍什么是垃圾。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认识到
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2. 分类垃圾
介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并通过图片等辅助教
具让学生识别分类。
3. 掌握分类方法
介绍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利用垃圾分类桶等实际物品,让学生参与到分类中来,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4. 落实到实际行动
通过实际体验,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学生永续性环保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指导和教育,如怎样降低废物的产生,如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1.提问法: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加强互动性。
2.实物展示法:利用实物等实际物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度。
3.模拟体验法:通过让学生模拟相关场景的方式,体验实际生活中的分
类行为。
教学流程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5分钟介绍垃圾及分类标准提问法
10分钟分类垃圾实物展示法
10分钟掌握分类方法实物展示法
15分钟落实到实际行动模拟体验法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学习到了正确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并在实际体验中,掌握了环保的各个环节指导和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逐步培养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53ce0a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6.png)
小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学会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不乱扔垃圾,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地球、垃圾、分类垃圾桶等图片。
2.实物:各种垃圾、分类垃圾桶。
3.视频资料:环保动画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展示地球图片)幼:地球是蓝色的,有很多的花草树木。
师:是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但是,有些人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这让我们美丽的地球变得脏乱不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不乱扔垃圾,保护我们的家园。
2.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垃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吗?(展示垃圾图片)幼1:垃圾会污染空气。
幼2:垃圾会污染水。
幼3:垃圾会破坏花草树木。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
垃圾不仅会污染空气、水和土壤,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垃圾,保护我们的环境。
3.学习不乱扔垃圾的方法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呢?(展示分类垃圾桶图片)幼1:我们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2:我们要学会分类垃圾。
师:说得很好。
我们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还要学会分类垃圾。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视频,了解一下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播放环保动画片)4.实践操作师:看完视频,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了吗?现在,请你们动手试试,把这些垃圾放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发放实物垃圾和分类垃圾桶)幼1:这个是塑料瓶,应该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
幼2:这个是果皮,应该放在厨余垃圾桶里。
幼3:这个是电池,应该放在有害垃圾桶里。
师:你们都做得很棒!通过实践操作,你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也学会了如何不乱扔垃圾和正确分类垃圾。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fc6b46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2.png)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一、教案教学对象:小班幼儿教学内容:不乱扔垃圾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投放方式。
2.增强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掌握简单的环保知识。
教学过程:一、开始环节:1.教师出示一篮子垃圾让幼儿辨认是什么垃圾,从中引出垃圾的分类。
2.教师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到做好垃圾分类和环保对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呈现环节:1.让幼儿观察环保图片,并结合图片进行简单讲解。
2.教师播放环保音乐视频,并请幼儿一起唱一首环保歌曲。
三、练习环节: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内容,让幼儿进行分类垃圾游戏,让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更好的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在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垃圾分类和分类投放方法,并请幼儿对家庭中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
四、巩固环节:1.巩固幼儿对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的理解,让幼儿上传和分享自己做的环保手抄报和画板。
五、结束环节:1.回顾全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环保的理解。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以“不乱扔垃圾”为主题,使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简单环保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垃圾游戏,引导幼儿学会垃圾分类和分类投放方法,并请幼儿对家庭中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
最后巩固幼儿对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的理解,让幼儿上传和分享自己做的环保手抄报和画板。
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义,增强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使幼儿在学习环保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环保知识,培养好习惯和良好的态度,使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
![《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ffec4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一、活动名称:《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乱扔垃圾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4.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垃圾分类图片、垃圾模拟道具、环保手册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配备垃圾桶、桌椅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环境问题。
2. 学习垃圾分类:教师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垃圾分类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 游戏环节:设计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亲子任务,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垃圾分类实践。
2. 校园环保活动:组织校园环保活动,让幼儿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
3. 环保主题绘画: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环保理念。
4. 定期回访:教师关注幼儿在家庭和校园中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垃圾的分类标准,了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别。
2. 探讨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意义。
2. 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3. 利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垃圾分类。
4. 设计游戏环节,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垃圾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3. 演示垃圾分类操作:教师演示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让幼儿跟随操作。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通用14篇)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5f57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4.png)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通用14篇)小班《不乱扔垃圾》篇1活动目标:1、认识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活动过程: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认识、讲述。
提问: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的?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哪里去?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它告诉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2)讨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
还有一些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3、游戏:动手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篇2一、活动时间:班队活动课二、活动对象:全体同学三、活动目的:1、知识和技能: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班学生了解如何将垃圾进行分类和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逐步树立绿色环保,爱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小品、情景剧,展示图片,汇报资料和朗诵诗歌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收集资料锻炼与他人沟通、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从现在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a22481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c.png)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乱扔垃圾》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了解不同垃圾的来源、成分
及危害性;
2.能够正确掌握垃圾分类原则,形成居民习惯;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
1.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2.垃圾分类游戏;
3.课堂互动及讨论,倡导“从我做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教学流程
Step 1:引入
教师通过场景化教学,让学生多角度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例如分享如何将垃
圾进行分类,如何做到垃圾不乱扔等等。
Step 2:垃圾分类游戏
1.材料准备:教材PPT、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图
片及容器;
2.分组:将学生分成四组;
3.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先派出一名选手站在PPT前;
–老师展示垃圾的图片,选手需要说出垃圾的种类;
–答对会得到垃圾容器,将垃圾装进容器中;
–每个小组都依此轮流作答;
–游戏结束后,展示每个小组的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简短评比。
Step 3:课堂互动及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家中分类垃圾、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等话题,并鼓励学生发言。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要突出针对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增强教学的实际性、
针对性、切实性;
2.教学要把握好家庭作业的难度和进度,不能太难或太简单;
3.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耕细作教育,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并完善。
4.经常性的复习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持续推进教学进程。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60b2db1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f.png)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教案名称:《我不乱扔垃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用具:垃圾分类桶、幻灯片、图片、图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描述自己家附近的垃圾堆积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2. 展示图片和图表,介绍不同种类垃圾的名称并让学生尝试归类。
3. 通过问题导入:为什么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二、讲授(30分钟)1. 通过幻灯片和图片展示,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原则。
2. 介绍不同种类垃圾的定义和分类方式。
3. 引导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4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垃圾分类桶。
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类垃圾的过程。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垃圾分类标识,贴在自己的垃圾桶上。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并介绍其中运用了哪些废旧材料。
四、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历的活动,复习垃圾分类的原则和意义。
2. 强调学生要加以实践,不仅在学校,还应在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1. 鼓励学生观察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描述。
2. 学生制作一个垃圾分类知识小抄。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手工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此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幼儿园小班《我不乱扔垃圾》社会教案
![幼儿园小班《我不乱扔垃圾》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c1f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8.png)
幼儿园小班《我不乱扔垃圾》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学会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垃圾图片、垃圾桶模型、垃圾分类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主题,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a) 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让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
b) 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幼儿实际操作,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
c) 组织幼儿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
3. 巩固环节:通过垃圾分类卡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良好习惯养成情况。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周:垃圾的认识和分类基本知识讲解2. 第2周:学习垃圾分类标识和正确投放方法3. 第3周: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小组竞赛4. 第4周: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垃圾分类实践5. 第5周:总结与展示,幼儿分享垃圾分类心得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4. 家庭互动法:与家长携手,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内容1. 第1周:认识垃圾和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2. 第2周:学习垃圾分类的标识和正确投放方法3. 第3周: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4. 第4周:学会在家庭和学校中实践垃圾分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5. 第5周:总结垃圾分类知识,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九、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
![《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f6b8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6.png)
《不乱扔垃圾》小班环保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垃圾的乱扔乱丢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让小班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良好习惯,我们设计了此次《不乱扔垃圾》的环保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需要分类处理。
2.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 学会将垃圾放入垃圾箱,不乱扔垃圾。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三、活动场所幼儿园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四、活动材料1. 垃圾箱若干个2. 各类垃圾图片若干张(如塑料瓶、纸张、果皮等)3. 贴纸若干张4. 音乐播放设备5. 清洁工具(如扫把、畚斗等)五、活动流程1. 主题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需要分类处理。
2. 实践活动: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将各类垃圾图片放入对应的垃圾箱。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垃圾清洁工、环保志愿者等),模拟垃圾处理过程,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让幼儿明白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5. 课后实践: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里做到不乱扔垃圾,并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第三章:活动实施六、活动时间1课时(35分钟)七、活动对象小班幼儿八、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需要分类处理。
2. 实践活动(10分钟):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将各类垃圾图片放入对应的垃圾箱。
3.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垃圾清洁工、环保志愿者等),模拟垃圾处理过程,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4.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让幼儿明白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ca06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9.png)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6篇)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篇1学习目标1、和同伴合作进行接力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2、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事先在活动室内放置一个长方形箱子,里面铺一块蓝色的布,上面放不同的垃圾,如饮料罐、纸盒、瓶盖、吸管等。
2、小鱼网、小筐各两个。
3、音乐。
活动过程学习领域:形式:小组1、向幼儿介绍铺有蓝布的长方形箱子,告诉幼儿:这里就是美丽村里的小河,里面堆满了垃圾,提议大家一起来清除垃圾。
2、在箱子前放两个小筐,内有小鱼网。
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面向一个小筐,前后站立成一条直线。
两队的第一名幼儿都站在事先画好的线上,不能超越这条线。
3、排在队首的幼儿跑到箱子前,用小鱼网在箱子里捞起一件垃圾,放在小筐里,然后跑回起点,请另一位幼儿接力。
4、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看看哪一组能捞到最多的垃圾。
5、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重复进行比赛游戏。
活动评价1、能积极参与游戏。
2、能遵守游戏规则,有合作意识。
活动建议:1、音乐的长度至少要足够每组的幼儿都有一次捞垃圾的机会。
2、每队第一名幼儿站立的线距离大箱子的远近相同,约3—5米。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篇2活动目标:1、幼儿能了解到家里垃圾多了会引来苍蝇和蚊子,还会给人带来许多烦恼。
2、激发幼儿不乱扔垃圾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头饰(两只小白猪,小黑猪),各种工具(扫帚,簸箕,雷达,苍蝇拍,必扑,老鼠夹,神笔)。
活动过程:情景感知――讨论讲述――行为练习:(一)情景感知:1、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家吗?为什么?(广泛地请幼儿来讲一讲,老师听取意见)2、老师也不喜欢这个家,为什么小朋友不喜欢,请大家看一个表演。
3、幼儿和老师共同看情景表演。
(二)讨论讲述:1、小白猪为什么会肚子疼?(吃了苍蝇叮过的蛋糕)(引导幼儿发现苍蝇和蚊子)教师小结:对呀!苍蝇浑身都是细菌,它最喜欢肮脏的地方。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3篇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e525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b.png)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不乱扔垃圾》,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2. 学会正确处理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观念,创造低碳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和对个人行为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习惯。
2. 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 《我不乱扔垃圾》的课文材料。
2. 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
3. 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1. 出示一些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启发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谈一谈垃圾分类对环境的好处和意义。
学习核心内容1. 分发课文《我不乱扔垃圾》,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2. 请几个学生依次读课文,并进行整体理解。
词汇和短语1. 引导学生找出并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分组进行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串讲。
3. 组织学生进行搭配练习,巩固词汇和短语的运用。
情感态度1. 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对本文作者的赞美和鼓励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达标检测1. 出示一些图片,并让学生说出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在家、在学校中如何保护环境和遵守垃圾分类原则。
教学反思1.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2. 准备好下节课的相关教材和教具。
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不乱扔垃圾》精选3篇(二)教案主题: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通过对水果种类和特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名称、外形、口感等。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环保教育《不要乱扔垃圾》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环保教育《不要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0f13604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a.png)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环保教育《不要乱扔垃圾》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垃圾图片、垃圾桶、环保宣传册、环保手偶等。
2.环境准备:清洁的教室、摆放整齐的垃圾桶。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2)教师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处理方法,如回收、堆肥、焚烧等。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①教师分发垃圾图片,让幼儿将垃圾图片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②教师出示环保手偶,引导幼儿扮演环保小卫士,捡拾垃圾并放入垃圾桶。
③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环保接力”游戏,让幼儿将垃圾图片传递给队友,放入垃圾桶。
3.结束环节(1)教师出示环保宣传册,让幼儿观看并了解环保知识。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环保宣誓”,承诺自己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学会了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培养了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将通过互动对话,让幼儿深入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强化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基本环节补充:(1)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去哪里了吗?其实,垃圾是可以分类的。
比如,这些塑料瓶、纸盒子,我们可以回收再利用,它们属于可回收垃圾。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4a6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e.png)
1. 让幼儿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2.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3. 正确的垃圾分类和投放方法4. 实践活动:模拟垃圾分类和投放三、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片、垃圾模拟品、垃圾分类桶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幼儿的思考。
2. 教学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介绍垃圾分类的类别,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 实践活动:模拟垃圾分类和投放。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垃圾模拟品,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垃圾分类和投放。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3. 通过家园互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垃圾分类的表现,巩固教学成果。
1.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的兴趣。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2.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八、家长互动1. 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环保的认识。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垃圾分类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的主题: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3.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家庭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5篇)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f052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6.png)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5篇)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5篇)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创造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2.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2、木偶表演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提问: a、小兔怎么了?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c、是谁扔的香蕉皮?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3、分糖幼儿每人一颗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三)结束部分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篇2】一、设计意图:我们班个别幼儿有这样一些习惯,如将擦过鼻涕的纸又放回纸篮里,吃水果时把果皮和果核扔在桌子、地上,和家人在外一起玩时将纸屑、空饮料瓶随手乱丢。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特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学会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会将垃圾放到垃圾筒里。
2.认识垃圾筒,知道它的用途。
3.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人们将垃圾扔在哪儿,什么地方有垃圾筒。
2.故事《香蕉皮的家》;头饰小猫、小兔、香蕉皮。
3.生活中乱丢垃圾的幻灯片6张。
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故事提问:1.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贴出相应的头饰。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674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e.png)
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教案修订计划
根据反思结果和学生反馈,对教案进 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更加符合学生的 实际需求。
教学方法创新计划
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 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增加课堂 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课堂管理加强计划
制定更加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和措施 ,确保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后续评估计划
PART 03
校园内外环境卫生保持
REPORTING
校园内环境卫生规定了解
学习并遵守学校环境卫生规定
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卫生规定,明确 保持环境卫生的责任和义务。
宣传标语和提示牌
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标语和提示牌,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 不乱扔垃圾。
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关注
关注校园周边环境
教会孩子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 等。
引导孩子节约用纸,如双面打印、废纸回收等。
亲子共同参与环保活动
01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捡 垃圾等。
02
在家中可以开展亲子环保小实验,让孩子了解环保知识。
鼓励孩子在学校或幼儿园分享环保经验,与同伴一起践行环保
03
理念。
PART 06
教育学生关注校园周边环境,发现垃 圾及时捡拾,保持环境整洁。
周边环境卫生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周边环境卫生实践活动 ,如清理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垃 圾。
公共场所卫生习惯培养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公共场所卫生设施使用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如垃圾桶、厕所等。
培养个人卫生习惯
通过不乱扔垃圾的教育,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 换衣等。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https://img.taocdn.com/s3/m/69a6b5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5.png)
小班社会教案《不乱扔垃圾》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分类垃圾4.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和协作意识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首先,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让小班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分别给出相应的例子。
2. 垃圾分类的方法让小班幼儿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分类垃圾,具体包括:•告诉幼儿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桶中•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清理餐桌上的垃圾,并将其分类放好3. 环保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与其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
4. 自我管理和协作意识的培养除了学习垃圾分类等知识,我们还要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和协作意识。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小班幼儿正确的指导,帮助小班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引导小班幼儿协作、协调团队合作,培养相互帮助和体谅的品质。
教学方法1.通用式教学法: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引导小班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示范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并引导小班幼儿模仿。
3.情境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模拟,让小班幼儿体验垃圾分类的情境,并引导小班幼儿学习合作。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导入,让小班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步骤二:学习垃圾分类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将它们分类放在不同的垃圾桶中。
步骤三:学习清理餐桌垃圾的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小班幼儿掌握清理餐桌垃圾并分类的方法,要求小班幼儿模仿操作。
步骤四:环保意识的引导(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小班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61a0f1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4.png)
幼儿园小班不乱扔垃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学会爱护环境》,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习正确投放垃圾的方法以及培养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知道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志。
2. 培养幼儿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投放垃圾,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卡、PPT、垃圾桶模型。
2. 学具:垃圾卡片、小垃圾桶、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捡拾垃圾,让幼儿亲身体验环境污染,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2. 讲解垃圾分类(10分钟)a. 教师展示垃圾分类图卡,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
b. 通过PPT讲解乱扔垃圾的危害,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c. 教师演示正确投放垃圾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分类投放垃圾。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垃圾卡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投放垃圾的过程,给予表扬和鼓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学会不乱扔垃圾2. 内容:a.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b. 乱扔垃圾的危害: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破坏生态c. 正确投放垃圾的方法:分类投放、注意标志、保持环境卫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协助下,为家里的垃圾桶贴上垃圾分类标志,并尝试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正确为家里的垃圾桶贴上分类标志,并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加环保主题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6篇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2803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5.png)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6篇乱扔垃圾小班教案。
严而不苛,宽而不纵,用爱心、急躁、细心陪伴同学。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知道教案是什么,教案可以提升自主学习和竞争意识,他们团结协作、英勇坚韧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进展。
如何让自己的教案质量更上一层楼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这样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连续关注本网站。
不乱扔垃圾小班教案篇1目的要求1、初步懂得保持四周环境干净的重要性。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文明习惯。
预备教育挂图,《不乱扔垃圾》内容与指导1、老师出示挂图《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观看图中的内容,猜一猜:小女孩吃完西瓜,会把习惯皮扔到哪里?2、老师请幼儿连续观看画面的内容,说一说:小孩子为什么摔倒了?后来他怎么样做?(西瓜皮,把它扔到了了垃圾箱不乱扔了)3、老师引导幼儿实地观看并争论:怎么样做才能是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都洁净、干净呢?师:小伴侣想一想我们要怎么做呢?(不乱丢垃圾)。
4、老师请幼儿倾听《窗外的垃圾》让幼儿更加知道乱丢垃圾)是破换环境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习惯。
(1)师:小伴侣们?听完故事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啊?谁把肉丢到窗外了?分别都丢了什么?(2)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
小鸡小狗小猴兔住在一起,他们开头都乱扔垃圾把吃完的东西都丢到窗户外面去,不久发出难闻的味道,原来是他们丢垃圾,(3)他们把垃圾清扫洁净后,公路上都变得非常整洁,空气也好多了。
5、活动总结:小伴侣们!那以后你们要不要丢垃圾拉?小伴侣乱丢垃圾摔交了,小动物们乱丢垃圾空气很难闻了。
那我们是不是不能那样做。
要把垃圾啊都丢的丢垃圾的垃圾箱里对不对!做一个文明的乖孩子。
6、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爱护,假如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非常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当说效果还是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不乱扔垃
圾》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不乱扔垃圾,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幼儿每人一颗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乐游戏:《汽车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