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科研设计的五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性对照:将新的干预措施的结果与过去研究结果作比较。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条件下 进行观察。 安慰对照: 空白对照的特殊类型。常用无明显药 理作用的制剂,克服对照组病人由于 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倚。
标准对照 :以正常值或标准值作为对照。 阳性药物对照:研究药物的疗效时,使用公认的常 规有效疗法作为对照。
B B A
B
B A A A
平衡两组例数: 上述A、B两组例数不等,A组为11例,B组为9例,若要使两组例 数相等,可用下述方法: 续查随机数字,得一随机数字36,将其除以A组例数,得余数,如 本例为36÷11得余数3, 原属A组中第三位(即序号为7)的受试者需调至B组。 若两组例数仍不等,依上法继续操作,直至两组例数相等。
四、重复的原则
概念:
要求研究样本对于相应的总体具有代表性:
包含研究样本应具有与相应总体的同质性 足够的样本含量 保证从研究样本所获取的信息、研究结论能外推 及具有同一性质的别的病人。 从研究样本所得到的结论只能推及于与样本具有 相同范围、性质、特征的人群。
目的:
重复的原则 1 同质性要求: 严格按照研究目的规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 2 足够的样本含量: 估算法 公式法 3 重复性大小的表示: P<0.05 CI <0.01 >0.05
排列自然序号,根据随机数字,分配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32 66 44 35 78 43 19 77 48 59 67 72 34 33 56 88 91 61 27 36
A B B B A B A A A B A A
随机分配卡的编制:
序号 2 组别 B 随机数字 32 治疗药物 ****** 不良反应 ******
随机分配卡片用信封密封, 信封上编上号码,信封编 号应与内含之卡片序号相 同。
将内含随机卡之信封按编 号依次排好。 随机分配卡由专人保管。
药品编号: 2
紧急情况揭盲的规定:
分层随机化
根据对疾病的转归、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有关因素或临床特征(如年 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将进入研究的受试者分为若干层次,然后 在层内再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不同组别。 例如,已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预后因素包括起病后至接 受治疗的时间、梗塞部位,是否有合并症等。据此,可作如下分层: ━━━━━━━━━━━━━━━━━━━━
科研设计的五原则
一、对照的原则
概念: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可供相互比较的组别。 目的:是为了抵消非处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确认处理因素的 真实效应。
常用方法: 同期随机对照: (平行对照)
实(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同步,诊断标准一致; 年龄、性别、病情、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一致;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同条件、相同观察期限。
R:随机分配
应用注意:
样本含量较大(例如200以上),简单随 机化常可保证组间的可比性,显然不需要进 行分层随机分配; 样本太小,分层过多,则难以实施。 研究对象在100-200之间,有2至3个 重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又有2-3个水平 时,应用分层随机较恰当。
区组随机化
根据受试者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内含 相等例数的若干区组,而后,区组内的受试者被随机 分配至不同组别。
A—对照组
B—试验组
双盲临床试验的操作步骤
(2)药品准备(试验药、阳性对照药或安慰剂) 药品按处理编码进行分配包装 (3)标签与药盒准备(大包装、分次包装、小包装)
1 1 1 1 1
序号 1 组别 A 随机数字 21 治疗药物 ****** 不良反应 ******* 序号 2 组别 B 随机数字 32 治疗药物 ****** 不良反应 *********
表1 急性心肌梗塞病者分层随机分组示意图
━━━━━━━━━━━━━━━━━━━━━━━━━━━━━━━━━━━━ 合格受试者 发病至治疗时间 梗塞部位 合并症 分组 ──────────────────────────────────── ┌ 试验组 ───┐ ┌ 有─R │ │ │ └ 对照组..... │ ┌ 前壁 │ │ │ │ ┌试验组 ── ┤ │ └ 无─R │ │ │ └对照组 .... │ │ │ ┌ ≤24h│ ┌ 试验组 ─ ┤ │ │ ┌─有─R │ │ │ │ │ └ 对照组 ... │ │ │ │ │ │ 非前壁 │ ┌ 试验组 ── │ └ 无─R │ │ │ └ 对照组 ... │ AMI│ │ │ ┌ 试验组 ─ ┤ │ ┌ 有─ R │ │ │ │ └ 对照组 ..... │ ┌─ 前壁│ │ │ │ │ ┌ 试验组 ┤ │ │ └ 无─ R │ │ │ │ └ 对照组... │ │ │ │ └>24h │ ┌ 试验组 ─ ┤ │ ┌ 有─R │ │ │ │ └ 对照组... │ 非前壁 │ . │ │ ┌ 试验组 ─┘ └ 无─R │ └ 对照组..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 66 44 35 78 43 19 77 48 59 67 72 34 33 56 88 91 61 27 A B B B A B A A A B A A B B A B B A A A
盲法的常用种类
不设盲的试验称为开放试验。 (1)单盲法(single-blihd): 对于研究对象的分组或者所施加的研究因素(如选用药 物),只有研究者知道,而研究对象不知道。 (2)双盲法 (double-blihd): 对于研究者的分组或者所施加的研究因素(如选用药物), 研究者(包括资料分析者)和研究对象双方都不知道。
与随机化有关的问题:
1、半随机化分配 根据受试者的生日(单、双数)、住院号(单、双数)安排 组别。可用于大样本研究,如社区人群的试验,半随机化分配受 试者具有简便,同时也能较好地达到组间均衡。
2、非随机化分配
按病人就诊顺序的单、双数分配至甲、乙组。
3、不等的随机化对照 临床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比例以1∶1为佳。
(1)令每一区组内含4名受试者,则有下列六种排列方式: ①甲甲乙乙 ②甲乙甲乙 ③甲乙乙甲 ④乙乙甲甲 ⑤乙甲乙甲 ⑥乙甲甲乙 (4) (3) (2) (6) (1) (5)
(2)查随机数字表(1-6): 5,3,2,1,6,4,则 最早进入研究的4名病者按上述第5种方式被分配至甲、乙组, 即依次为乙、甲、乙、甲。其余类推。
发病到治疗时间
≤24小时 >24小时
梗塞部位 合并症
否 有
──────────────────── 前壁 非前壁
━━━━━━━━━━━━━━━━━━━━ 上述各层次进行组合,可得2×2×2=8层次
(5)包装后药盒的分发; (6)盲底的保存: 一式二份分别保存; 试验期间不得拆阅; (7)应急信件与紧急揭(破)盲; (8)盲态审核与揭盲规定: 盲态审核:第一次揭盲前,对数据库数据的核对和评价; 揭盲规定:第一次揭盲,列出处理组别,统计分析; 第二次揭盲,明确何组为试验组,对照组。
组间对照: 各实(试)验组相互为对照。 (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 受试对象自身在前、后两个阶段,分别 用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最后对比两种 干预措施的疗效。 配对对照: 根据实验目的,把对实验结果(或效应 指标)有影响的有关条件(如年龄、性 别、病情、病程等)相近似的研究对象 配成对子,再把每一对子中的研究对象 随机地分配到各比较组中去。
同等可能性原则”:在1∶1的情况下,进行组间数据的统 计学处理时,统计效能最高。
试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之比为2∶1、或3∶1、或3∶2时,则 为不等的随机化对照,其统计效能降低。
三、盲法的原则
概念:
指临床研究过程指标的观测、数据的 收集和结论的判断时,应在不知道研究对 象的分组前提下进行。
目的:
在于对提出的假说得到一个可靠的、 无偏倚的论证。
二、随机的原则
概念:
在抽样研究中,抽取或分配样本时,每一个研究对象 或观察单位都有完全均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某一组, 而不受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主观意愿所左右。
目的:
使被抽取的观察对象能最好地代表其所来源的总体人 群,并使各比较组间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
常用方法 : 1.简单随机化 (抛掷硬币、抽签、摸球、查随机数字表 )
双盲临床试验的操作步骤
(1)处理编码(盲底)的产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 66 44 35 78 43 19 77 48 59 67 72 34 33 56 88 91 61 27 A B B B A B A A A B A A B B A B B A A A
2 2 2 2
2
双盲临床试验的操作步骤
(4)应急信封的准备 信封:xxx药物的临床试验的应急信件;药品编号; 紧急情况揭盲的规定(拆阅者、拆阅日期、原 因); 信纸: xxx药物的临床试验;药品标号;分组; 具体药物名称;不良反应处理办法;汇报单位
药品编号
紧急情况揭盲的规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 2 组别 B 随机数字 32 治疗药物 ****** 不良反应 ******
95% 99%
五、均衡的原则
概念: 试(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非处理因素 的一致性。均衡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目的: 各组间齐同对比即均衡可比越好,研究结果 的真实可信程度越高。 常用方法: 分层随机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