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献学概论

合集下载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音乐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音乐学总论一.学科名称的由来1,最早米茨勒1738年德国“音乐学协会”意思为音乐的科学2,音乐学确立于德国克里桑德1863年《音乐学年鉴》:“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历史的研究,应该提高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长期采用的那种严肃而精准的标准上来”。

(音乐学年鉴是一本工具书,用来记录那年发生了什么例如音乐会,或记录发表了什么内容)他还认为音乐学应与实证科学相联系。

3,1885年奥地利阿德勒《音乐科学的范围方法及目的》音乐学这一名称的最终确定二.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对象有特定,范围有时间和空间断层)1,19世纪60 德国赫尔姆霍尔茨认为音乐学属自然科学领域“音乐学应以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对它的感知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以音乐传播的物理过程与人感知它的生理过程为对象”2,音乐学以西方音乐历史为中心课题,这个观点是偏颇的。

这里的西方音乐史指的是西方艺术音乐史,是不包含西方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的。

音乐史是强调时间发展,而民间音乐是强调地域性3,1980 《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学是一种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是把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和文化的现象的研究当做它的对象的。

”4,日本1977 《新音乐词典》“音乐学是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的总称”5,音乐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what 这些音乐是什么样的?要对从古至今的音乐成品进行研究,探索音乐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how这些音乐是怎么成为这样的?why这些音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对人类各种音乐行为进行研究,要求对人类自身(主观方面)进行研究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这里是一般方法论)1,实证性——资料与文献——利用科学手段和器械进行量化测定——或通过经验(人的心理感受)间接获得认识2,思辨性——理论与模型——利用理性与逻辑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思考,归纳,以求得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四,学科的性质(特点,意义)1,音乐学现在属于人文学科2,音乐学分支学科很多音乐学要处理边缘和中心的关系(音乐学中音乐是中心),3.音乐学概论第二节,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是为了便于研究不同的对象角度方法之间的关联)一,古罗马体系——理论,实践部门二,阿德勒体系——1885年《音乐学的范围方法与目的》,提出以纵向时间发展的历史音乐学和以横向学科交叉的体系音乐学。

论音乐文献学

论音乐文献学

论音乐文献学【摘要】音乐文献学是研究音乐文献的学科,包括音乐书籍、乐谱、档案等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接着探讨了音乐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在音乐学研究和音乐产业中的作用。

在文章提出了未来音乐文献学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其对音乐领域的影响和重要性。

通过对音乐文献学的全面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价值,为音乐研究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音乐文献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为音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定义,研究对象,意义,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作用,应用,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影响,重要性1. 引言1.1 音乐文献学的定义音乐文献学是研究音乐文献的学科,其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音乐文献学可以被理解为研究音乐史和音乐文化的学科,它主要关注音乐的历史演变、音乐作品的产生和传承等方面。

音乐文献学也可以被理解为研究音乐学术文献及相关资料的学科,包括音乐书籍、音乐手稿、音乐评论、音乐录音等。

音乐文献学旨在通过对音乐相关文献的研究,揭示音乐的历史、文化、艺术特征,以及音乐对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音乐文献学的定义相对较宽泛,它既包括对传统音乐史的研究,也包括对当代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也正在逐渐扩大,涉及到更多不同形式的音乐资料和文献。

1.2 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对象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手稿、音乐出版物、音乐文献以及音乐史料等。

音乐手稿是指音乐家创作音乐时所写的原始乐谱,反映了音乐家的创作过程和风格特点。

音乐出版物是指通过印刷出版的音乐作品,包括音乐书籍、乐谱集、音乐学术期刊等。

音乐文献是指包含音乐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文献,如音乐评论、音乐理论著作、音乐史书籍等。

音乐史料是指记录音乐发展史和音乐活动的各种历史资料,如音乐会记录、音乐家传记、音乐机构档案等。

通过对这些音乐文献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音乐的历史演变、音乐风格发展,以及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特点,为音乐学研究和音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音乐学概论论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

中国古代乐律学发展(三分损益法到明朝朱载堉)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 为我们能够得知中国古代律学的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证据。

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发现的 16 支骨笛是公元前 6000 年以前的文化遗存.。

贾湖骨笛中有一支保存完整,经过测音后, 其结果表明, 该笛或者为筒音角音的清商六声音阶, 其六声为角、徵、羽、闰、宫、商, 相当于今天的 mi、sol、la、降si、do、re; 或者是筒音宫音的下徵调七声音阶, 其七声为宫、商、角、和、徵、羽、变宫, 相当于今天的 do、re、mi、fa、sol、la、si.后者正是周秦时代中国传统的新音阶。

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公元前 6 世纪已有了七声音阶——至少是在实践中。

当然,如果仅此一例,的确是还不足以证明什么的,所以,也可以先暂且将贾湖骨笛看作是上古时代人具有偶然性的智慧大爆发的产物, 只把它作为在科学史上追寻中国古代的音程和音阶概念起源时的一个参考。

事实上,从贾湖骨笛发明的时候起到春秋时期为止,中国古代已发明创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

由于竹木制成的乐器以及弦线在地下极为容易腐烂, 只有陶制的埙、石制的磬、青铜铸造的钟, 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线索或佐证。

河姆渡遗址的陶埙只有一个吹孔,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埙。

半坡遗址的埙, 已经有了一个音孔,开闭该音孔可以发出小三度的两个音, 而这两个音在商周的乐器中是普遍存在的。

夏、商初, 埙发展到三个音孔, 可以发出四声、五声的音。

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可以发出四个乐音,构成宫—角—徵—羽四声音列。

在山西夏县和襄汾陶寺两地出土的夏代石磬, 以及河南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是绝对音高产生的证明,它们表明了夏商人已经有了绝对音高的概念。

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的两个五音孔陶埙, 都能够吹出十一个高度不同的音,而且两者发音一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殷墟侯家庄出土的五音孔骨埙也都有类似的乐律特点, 这一切表明半音和绝对音高的观念在殷商时代已经相当明确了。

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

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

1985-2010: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述评下面是关于音乐的论文,欢迎借鉴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音乐文献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概念,自1985年由许勇三先生首先提出[1],至今已过去二十五六年了。

期间,围绕音乐文献学相关问题,音乐学界、图书情报学界的专家学者热情参与,对这一新兴学科展开积极研讨,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中国音乐年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于1994[2]、2001[3]、2004[4]年卷中分别刊发相关文章,积极关注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也有一些学术期刊予以了关注。

为系统展示我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成果,使更多人了解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现状,并且从中试图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今后该学科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拟对1985-2010年间国内发表出版的有关论著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基本情况统计本文通过CNKI,利用“音乐文献学”、“音乐文献”和“音乐文献工作”等关键词检索所得,获得高度相关文章共计104篇,图书4部。

论述音乐报刊、工具书的文章不纳入本文的述评范围。

(一)论著主题分布表1显示,过去20多年我国音乐文献学主要围绕一般理论、学科建设、音乐文献工作等多个方向展开。

其中,一般理论、音乐文献工作和古代音乐文献研究三个主题发文75篇(部),占全部数量的70%之多。

一般理论主题发文较多,反映出一个新学科诞生所引发学界积极关注的程度;古代音乐文献研究主题与音乐学研究相辅相成,显示出学人的研究实力和持久热情。

比较而言,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则稍显不足。

(二)论著时序分布表2显示,1985-1989年间共发文10篇。

其中1985年1篇,是许勇三先生的《音乐文献学之我见》[5]。

该文首次提出了“音乐文献学”的概念,这是我国音乐文献学史上有纪念意义的一篇文章。

这一时期有数篇文章主要是对许文的呼应,反映出人们对音乐文献学这一新生事物的关注。

1990年开始,音乐文献学的研究逐渐兴起,十年间发文27篇。

步入新世纪,音乐文献学业已成为我国音乐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参与研究人员的数量还是涌现的学术成果都在迅速增长,共有71篇(部)成果相继问世,显示出这一新兴学科的积极成长态势。

浅析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浅析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浅析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晋征【摘要】音乐文献学在音乐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地位,弄清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对于推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帮助.本文将通过对音乐文献学的界定、研究内容的分析进行学科性质与定位的研究,希望借此提高学界对此学科的关注程度.【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2)004【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音乐文献学;学科性质;定位【作者】晋征【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059一、学科性质与定位所谓学科性质与定位是指一门学科在科学领域里的特性和区块归属,即是探讨该学科具有哪类学科的基本特性,应当被划分至哪类或哪几类学科及其分支门下。

例如,金融学采用观察、统计、归纳、分析等方法,对经济活动中的资本运动过程进行探讨,试图寻找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路径,同时具备主、客观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类别下的应用经济学科范畴。

具体事物一般具备多种性质,但就本质而言,决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性质只有一种。

对于学科而言,亦是如此,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科的整体性质和定位,也是该学科选择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的基础。

传统的学科泾渭分明,根据其研究对象、所选路径的不同,能够清晰地对具体学科进行性质认识和类别划分。

随着当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交叉现象十分普遍,研究对象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对具体学科的定位趋于模糊化。

然而,一门学科如果在其本质属性和定位上都处于混乱的状态,其自身研究方向的拓展和持续性自我发展的实现也不过是句空话。

通常而论,学科性质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所决定的,研究内容的本质属性则是学科性质的基础和载体。

一门学科的确立与发展也都是从基础性研究内容出发而逐渐演变、定型的,著名学者王子舟曾提出,“研究内容不同,决定了认识内容的不同、认识方法的不同,以及认识成果和社会功用的不同”[1]。

音乐学概论论文范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范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范文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思维、情感和表达的体现。

音乐学作为研究音乐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将从音乐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理解音乐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音乐学的定义音乐学是对音乐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音乐的创作、演奏和听觉等方面,还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等多个分支学科。

音乐学的目标是揭示音乐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二、音乐学的历史发展音乐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印度。

古希腊音乐学家对音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音乐的音高、节奏和和声等概念。

古印度的音乐学家创立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形成了印度古典音乐的基础。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音乐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督教的发展推动了宗教音乐的研究,著名的音乐学家布拉赫塔引入了五线谱的概念,奠定了西方音乐理论的基础。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为音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音乐学家开始对音乐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将音乐创作与科学原理相结合。

19世纪以来,音乐学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音乐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等。

三、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音乐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获取音乐的客观数据。

这种方法主要涉及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的研究。

音乐心理学试图揭示音乐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影响,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来探讨音乐的感知、记忆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音乐教育研究则关注音乐对教育和人类发展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来优化音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理论研究是基于理性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涉及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研究。

音乐理论试图总结音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对音乐结构、和声和作曲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来推测音乐的内在规律。

音乐史研究则追溯、分析和评价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音乐作品和实践,以及它们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音乐学概论论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

音乐学概论论文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它的鲜明特性很好的反映了整个人类的思想情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学概论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学概论论文篇1浅析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价值体现1 音乐能够增强舞蹈表演的外在节奏韵律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需要音乐的节奏充分配合来增强表演外在的节奏韵律感,以更好地表达内在感情与情绪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使舞蹈的节奏韵律产生多层次的美感效应。

在我国古代就有“舞者,乐之容也”、“乐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的说法,即把舞蹈看作是音乐的外形,而把音乐视为舞蹈的内容。

舞蹈艺术表演中也是如此,舞蹈大多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产生出来,在音乐的情感中展现出来,并与音乐共生共存。

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是靠乐音有规律的运动变化来构成艺术形象的,节奏是音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必然需要将节奏作为最核心的艺术表现手段。

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的变化组合,构成音乐的节奏形式,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沉重的节奏使人压抑,欢快的节奏使人陶醉。

不同节奏的音乐能够给人给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

因此,舞蹈表演中的音乐节奏,在赋予舞蹈外在节奏韵律感的同时,也将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转移到舞蹈欣赏当中。

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必须紧密结合,完美意义上的舞蹈更要建立在完美的音乐基础上。

而节奏感正是音乐与舞蹈相互结合的最好纽带,它使舞蹈动作富有韵律美。

同时,又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形象地展现出音乐的内在节奏,最终使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成就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舞蹈艺术作品。

例如,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朱红院长编创的傣族民间舞《春的律动》中的音乐,以洒脱、纯朴的音调节奏特征,增强了舞蹈外在的节奏旋律特色,赋予了舞蹈以浓厚而强烈的傣族民间色彩,从而成功的刻画出活泼、可爱的傣家女在赶摆路上的热闹景象,使观者无不印象深刻。

简论_中国音乐文献学_

简论_中国音乐文献学_

18文\赵文静一、“音乐文献学”的界定音乐界关于“音乐文献学”的学科界定,有两种说法:一是继承中国古典文献学传统的音乐文献学。

指运用古典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现存音乐典籍的流传过程进行整理、考证和评判的一门学科。

①相对于古典文献学而言,音乐文献学是在学科整合基础上的学科分立,因为它既继承了文献学的传统,又有音乐学独自的特点。

另外一种“音乐文献学”的准确定义是“音乐图书情报学”,指运用现代文献的管理方法对音乐文献进行科学管理与编录,促进音乐文献的信息化、网络化。

此学科以郭小林、胡扬吉编著的《音乐文献学与音乐文献检索》②为代表,认为音乐文献是“指一切记录有音乐知识信息的载体”,包括乐谱和音像制品。

音乐文献学的具体工作主要是对音乐文献进行搜集、描述、管理、传播与检索利用。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运用古典文献学的中国音乐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评述具有现代意义的“音乐文献学”。

二、音乐文献的整理方法1.建立目录,对文献分类目录学是用书目方式对一定范围的知识与学术的总结。

建立目录,有两个目的:一是记载古籍的存佚,反映一代知识的基本结构;二是如宋·郑樵《通志·校雠略》称“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对古典文献的分类,采用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

“经部·乐类”(如《乐记》、《乐律全书》、《律吕正义》、等),“史部”正史、政书音乐类(如正史中16部乐志、8部律志,十通中的音乐典章制度),“子部·艺术类”(如《琴史》、《溪山琴况》等),“集部·词曲类”(如《乐章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2.文献题解,内容简介对古籍文献的题目做简单释译,或者对文章内容做大致介绍,以方便读者查找相关资料。

3.校勘,纠正错误唐宋是校勘的重要发展期,其繁盛期在清代。

近代陈垣是校勘学开拓性的学者之一,他在《校勘学释例》中提出了“四校法”,即对校、他校、本校、理校。

所谓对校法,即以同一祖本之书对读;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记载互证;他校法,即以他书(指内容和性质相近的书)对校;理校法,是以充足理由为据的校勘法,即推理校勘法。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摘要】中国音乐文献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和演变至关重要。

本文从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其起源与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对音乐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中国音乐文献学在音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文章总结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的深刻启示,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中国音乐文献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其在中国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音乐文献学、起源、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成果、意义、未来发展、深刻启示1. 引言1.1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不仅可以拓宽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启发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激发人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意识。

通过对中国音乐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国音乐的瑰宝,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共融。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还可以激发我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和探索,为传承和创新中国音乐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中国音乐文献学的起源与发展近现代以来,中国音乐文献学在传统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念,如应用数字技术进行音乐文献的数字化整理和研究等。

在丰富传统文献基础上,中国音乐文献学还拓展了研究领域,将研究范围扩大至各个音乐类型和流派,为中国音乐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国音乐文献学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的创新发展,为中国音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文献学方法。

通过对古代文献、古籍、碑帖等音乐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破译和考证,来还原历史时期的音乐风貌和变迁,揭示音乐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考古学方法。

音乐类文献综述范文

音乐类文献综述范文

音乐类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音乐就像是生活中的魔法调料,有时候是激昂的战歌,能让你热血沸腾;有时候是轻柔的摇篮曲,哄着你进入甜美的梦乡。

在这篇文献综述里,咱们就来扒一扒音乐这个神奇的东西在各个方面的有趣之处,看看那些聪明的学者们都对音乐研究出了啥门道。

二、音乐的历史溯源。

#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

古代的音乐那可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就像在原始部落里,人们用简单的骨笛或者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来进行某种仪式。

有文献提到,这些原始的音乐活动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和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狩猎的信号传递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当一群原始人要去围猎一头猛犸象的时候,那有节奏的鼓点声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相互沟通、协调行动的信号。

这就像是最早的“团队协作背景音乐”,要是没这音乐,说不定就乱套了,猛犸象没抓到,自己人还可能撞到一起。

# (二)音乐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

从古老的东方到西方,音乐在各个文明里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在咱们中国,古代的雅乐是一种非常庄重、高雅的音乐形式,主要是在宫廷祭祀或者重大典礼上演奏。

这音乐听起来那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就像古代那些穿着长袍马褂、迈着方步的老夫子一样。

而在西方呢,古希腊的音乐可是和他们的神话故事紧密相连。

那些诗人歌手们弹着里拉琴,吟唱着英雄的事迹,感觉就像是古代的超级明星巡回演出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音乐在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逐渐变得神秘而庄重,再到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又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音乐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 (一)情绪的唤起。

# (二)情感的宣泄。

有时候我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音乐就成了我们情感宣泄的出口。

比如说当你失恋的时候,听着那些悲伤的情歌,就感觉歌词里唱的都是自己的故事,一边听一边哭,哭完了感觉心里就舒服多了。

就像把心里那些苦水都随着眼泪和音乐一起流走了。

有学者认为,通过听音乐和与音乐产生共鸣,我们能够把内心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音乐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音乐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音乐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音乐学是一门研究音乐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音乐的理论、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

本文旨在对音乐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音乐学的发展现状、重要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的成果和挑战。

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为进一步开展音乐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音乐学发展历程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哲学,到18世纪的音乐美学,再到现代的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音乐学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此部分将回顾音乐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各个时期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二、音乐学理论与方法在音乐学研究中,理论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部分将介绍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其中包括音乐分析方法、音乐心理学理论、音乐教育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综述,旨在为音乐学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其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音乐学研究领域与成果音乐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音乐的各个方面。

本部分将综述音乐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相关成果。

包括音乐史研究、音乐文化研究、音乐教育研究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领域和成果的综述,可以了解音乐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四、音乐学研究的挑战与展望在音乐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部分将讨论音乐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其中包括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研究的结合、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等。

通过对这些挑战和展望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结论音乐学是一门富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学科。

通过对音乐学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学的发展历程、重要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和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音乐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参考,促进音乐学的健康发展。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摘要】中国音乐文献学是研究中国音乐相关史料的学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接着详细探讨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

也阐述了中国音乐文献学在传统音乐保护和现代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意义。

结论部分强调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对个人的启发和对这一领域的期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加深对中国音乐史料研究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音乐文献学、初窥、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传统音乐保护、现代音乐、未来发展、意义、展望1. 引言1.1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的重要性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也对于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音乐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挖掘出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和曲谱,有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音乐文献学还可以为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提供灵感和素材,促进中国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初窥中国音乐文献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音乐的传统和文化背景,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音乐的传承和创新。

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1.2 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现状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现状可以说是丰富多样,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随着人们对音乐文化和传统的重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目前,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古代音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代音乐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音乐史料的研究以及民族音乐等多个方面。

在古代音乐文献方面,学者们通过整理古籍文献、考古发掘等方法,对古代音乐的发展轨迹、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古代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现代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也为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音乐文献学在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音乐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为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撑,保护好中国悠久的音乐传统,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20世纪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概述

Sun,eyafthe20cReSearchonChineseMusicPh¨olOgyChenJianhuaAbstract:ThIsthesisinqujresIntothetheore“caIorigins,bu¨ding-upandspeciaIstandardization0fcontempo·rarymusicph¨oIOgy.Furthermore,itaIsOsOnsoutsomeresearchachieVementsincIudingpublishing0fmusicpapersandperiodicaIs,studiesondocumentarycatafogue,musicIexicOgraphyandterminOIOgyandtranslationofmusicdOcumentsanddrawsaclearout|ine0fthe20thcenturyChinesemusicph¨ology.Keywords:music;phjJOJOgy;standardjza廿0n;cataJ09ue;IexjcOgraphy01z》NJ芝D8l^o∞ov20世纪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概述作者:陈建华, Chen Jianhua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3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年,卷(期):2005(2)被引用次数:6次1.边春光出版词典 19922.笙龄老商务出版的音乐书 20023.赵玉卿;郑莲古典音乐文献学漫谈[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4)4.许勇三音乐文献学之我见 1985(01)5.李石根音乐资料与音乐资料学 1990(01)6.王小盾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 1989(04)7.郭小林论音乐文献学 1990(03)8.郭小林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期刊论文]-黄钟 2000(02)9.陈萍;刘惠琴信息时代的文献学[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3)10.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 199711.编者说明 194012.金经言1990年至1992年音乐文献翻译概述 199313.徐山‘圣-桑’与‘圣-桑斯’ 1991(01)14.陈本谦关于歌剧(La Bohéme)的译名 1990(02)15.王昭仁国外重要音乐著作翻译出版情况 198716.常静音乐译著,译文及其有关情况的综述 199017.金经言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对建国以来音乐文献翻译的回顾与思考 1991(04)18.二十世纪我国音乐翻译著作一瞥 1990(02)19.金经言1990年至1992年音乐文献翻译概述 199320.高蕾中国乐器英文译名初探[期刊论文]-中国音乐学 2001(02)21.张伯瑜中国音乐术语的英译问题与解决方法[期刊论文]-中国音乐学 2004(03)1.郭小林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2)2.郑俊晖.Zheng Junhui中国音乐文献目录嬗变的四个阶段[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1)3.单亚莉1985年以来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22(2)4.宋显彪.SONG Xian-biao论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1)5.郭小林.GUO Xiao-lin再论音乐文献学[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1)6.关迪.Guan Di音乐文献学在音乐学中的学科定位[期刊论文]-艺术研究2009(1)7.宋显彪.Song Xianbiao音乐文献学的两点思考——兼与孙晓辉《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商榷[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1)8.孙晓辉.SUN Xiao-hui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9.徐波论古典音乐文献学与现代音乐文献学的融合[期刊论文]-艺术研究2008(3)10.刘玉珺.LIU Yu-jun《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及其体现的音乐文献学方法[期刊论文]-中国音乐学2007(2)1.郭小林再论音乐文献学[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1)2.宋显彪音乐文献学的两点思考——兼与孙晓辉《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商榷[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1)3.郭小林再论音乐文献学[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1)4.关迪音乐文献学在音乐学中的学科定位[期刊论文]-艺术研究 2009(1)5.郭小林再论音乐文献学[期刊论文]-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1)6.雒有仓略论中国音乐文献的分期与特点[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9(3)引用本文格式:陈建华.Chen Jianhua20世纪中国音乐文献学研究概述[期刊论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2)。

音乐文献学概论

音乐文献学概论

音乐文献学概论音乐文献学概论一、“文献”释义:“文献”在英语中为“document”,它源自拉丁语“docere”。

英语的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或“载有原始的、有关某事的官方或法律形式的书写或打印文本、用以提供决定性证据或信息”。

如著名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就用“document”。

中国古代,《说文解字?叙》里“文献”解释为“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商汤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据朱熹的注释,文指典籍,献,贤也。

这里献指乡贤、耆宿,指熟悉掌故的人。

这段话可见孔子对文献的重视,没有根据不乱发言论。

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他对文献的解释是“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为之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献的概念逐渐演化为专指各个领域的各种图书文物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外延也扩大了。

一些新的文献载体相继出现,使得人们对文献作出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的定义。

《辞海》(1999年新版)中给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另外,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对文献的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这是目前对文献的最简单明了的定义。

二、“文献学”概述: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

文献学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

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

论音乐文献学

论音乐文献学

作者: 郭林
作者机构: 成都市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
出版物刊名: 音乐探索
页码: 91-96页
主题词: 音乐文献学;文献利用;音乐知识;现代科学;学习计划;三先生;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
确切的定义;音乐物理学
摘要: 一 什么是音乐文献学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1期上,曾刊载许勇三先生的《音乐文献学之我见》一文中提到:“在一些学院中,音乐文献学已经被确定为一门专业,设置了音乐文献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习计划与要求”。

所以,“现在是正式提出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时期了。

”这个建议是适时的,因为它顺应了现代科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呈现出的进一步细分和学科间广泛交叉渗透的总趋势。

但遗憾的是,许先生为音乐文献学下了一个不确切的定义。

音乐-浅论音乐文献学 精品

音乐-浅论音乐文献学 精品

浅论音乐文献学一、古典音乐文献的分类中国艺术存在的特殊形式致使声音艺术在时间上保存不完整,但中国有保存音乐资料的独特方式,就是将音乐活动用文字记载并随历代文献传承,中国五千年文字魅力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古代文献中。

其实中国古典文献中,并没有专门一本是针对中国古典音乐发展脉络、社会作用的阐述,对音乐文献进行梳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文献”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那么何为“文献学”,文献学就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类型、功能、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

从古代的书籍来看,古人早就对文献有一定的梳理,比如现存最早的一部艺文志《汉书?q艺文志》,艺文志是记录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目录的篇章,按照“分类体制”列出所有的史书,是目录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代人对我国古代文献史料有一种更为快捷的认识分类法,依据史料所存在的情况可将文献分为五大类:皇家正统官方文献、高官文人名士史料、寒士稗官野史小说笔记、文物金石考古以及曲谱集成。

皇家正统官方文献中又可以分为正史、政书、类书;高官文人名士史料包含了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学术流派的文论;寒士稗官野史小说笔记包括出生低微的读书人以及各个地方小官所写的野史、方志、笔记等;文物金石考古主要搜集文物考古方面知识的图书。

对于古代史书文献的分类并非局限于此,也可按照史书的体裁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

那么当我们拿到一本史料时,便可将其归类,以致快速认知文献资料。

二、古典音乐文献的辑录――以《史记》为例中国古典文献资料及其丰富,古典音乐文献的整理收集工程巨大。

根据现五大分类方法寻找需要的文献相对便利,怎样准确从古典文献中寻找音乐的存在值得探究,对于音乐文献的搜集,并非有非常快捷的方式,只有通过阅读原古典文献,才能准确截取与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

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音乐文献是指记录人类音乐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音乐文献学:音乐文献学是音乐学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由文献学和音乐学相互交叉渗透而派生出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音乐文献学是运用普通文献学理论和方法,以音乐文献和音乐文献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形态演变、社会流传和整理利用特殊规律,并为音乐活动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一门专科文献学(郭小林/2008)。

目录学:具体来说,它包括学术研究的目录学和如何编制古籍目录的目录学.版本学;是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辨明其产生与发展的学问。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进行探索,是在长期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

四部分类法:四分法也叫四部分类法,始创于郑默、荀勖。

荀勖《中经新簿》四分法:甲:六艺、小学。

乙: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丙: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诗赋、图赞、汲冢书。

十通:《十通》是十部典章制度通史书的通称。

唐杜佑《通典》、《续通典》、《清朝通典》(《皇朝通典》)。

宋郑樵《通志》、《续通志》、《清朝通志》(《皇朝通志》)。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十二律:中国古代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12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以上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合称¡°六律六吕¡±。

十二律有时称为¡°正律¡±,乃对其半律(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礼记·乐记》;礼记》亦称《小戴礼记》,简称《记》,它是先秦至汉初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戴圣编撰,凡四十九篇。

粗谈中国音乐文献学

粗谈中国音乐文献学

粗谈中国音乐文献学冷秋璇(北京市朝阳区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0)【摘要】音乐文献学是研究音乐文献的学科,而中国音乐文献学与西方音乐文献学与音乐本体联系紧密有所不同,是乃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分支。

因而研究中国音乐文献学离不开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实践。

掌握这些“小学”,方能使中国音乐史学呈现立体的状态。

【关键词】音乐文献;音乐文献学;中国音乐文献学【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在人类历史上,以符号、材料和知识内容等形式承载音乐知识和内容的基本要素,即为音乐文献。

”而音乐文献学,意指关于音乐文献的学问,即带有“ology”,学科的意义。

学术界有两种与音乐文献学有关的主流概念:其一为,音乐文献学源自于古典文献学,属于其重要分支;其二为,借助于现代化文献管理方式,对音乐文献有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特殊化的音乐图书情报学。

在《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中,学者孙晓晖将音乐文献学描述为音乐学研究的全新领域,它是古典和现代两种不同音乐文献学完美融合的产物,音乐学学术必将朝着此方向迈进。

王小盾则在自己的研究著作——《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中,针对上述孙先生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看法:“1895年,在比利时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文献机构‘国际目录学会’。

1938年,又改名为‘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Documentation)。

Documentation 对译中文后称‘文献学’。

其实,documentation一词应该被译作‘文献工作’而不是‘文献学’,亦即定义为‘组织知识的工作’,包括知识组织工作和信息检索两方面的内容。

然而许多人,包括《新编文献学》(1999)的作者,却将这种‘文献工作’也称为‘文献学’。

这就是音乐学界以‘音乐文献学’指代‘音乐图书馆学’的缘由。

”说明王先生主要侧重于音乐作品、乐谱和旋律等音乐元素的研究,将管理这些元素的学科统称为“音乐图书馆学”。

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

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

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讲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音乐和歌唱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而对于讲唱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离不开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首先,在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中,我们需要明确文献学在研究讲唱中的作用。

文献学是一门研究文献的学科,主要关注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评判。

在讲唱领域,文献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讲唱文献的搜集、整理和解读上。

通过文献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还原历史上的讲唱形态,了解传统讲唱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讲唱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类型。

文献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构讲唱作品中的语言、曲调、节奏等要素,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不同流派和类型的讲唱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讲唱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和变异。

同时,讲唱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讲唱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讲唱文献的文字和意象进行解析,我们可以窥探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讲唱作为一种口头传统文化形式,其文献的保存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献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讲唱文献。

通过对讲唱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促进讲唱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此外,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更好地将讲唱文献推广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既探讨了文献学在研究讲唱中的作用,又强调了其在解构讲唱艺术和揭示社会历史信息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文献学的方法和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国传统讲唱文化,传承和发展这一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

因此,深入研究讲唱的名词解释文献学概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讲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文献学概论一、“文献”释义:“文献”在英语中为“document”,它源自拉丁语“docere”。

英语的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或“载有原始的、有关某事的官方或法律形式的书写或打印文本、用以提供决定性证据或信息”。

如著名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就用“document”。

中国古代,《说文解字•叙》里“文献”解释为“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商汤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据朱熹的注释,文指典籍,献,贤也。

这里献指乡贤、耆宿,指熟悉掌故的人。

这段话可见孔子对文献的重视,没有根据不乱发言论。

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他对文献的解释是“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为之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献的概念逐渐演化为专指各个领域的各种图书文物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外延也扩大了。

一些新的文献载体相继出现,使得人们对文献作出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的定义。

《辞海》(1999年新版)中给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另外,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对文献的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这是目前对文献的最简单明了的定义。

二、“文献学”概述: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

文献学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

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

三、音乐文献学:1.定义根据郭小林《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一文(《黄钟》,2000年第2期),音乐文献学指的是:音乐文献学是以音乐文献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形态变化、社会流传和整理利用特殊规律,并为开展音乐文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的一门专科文献学。

音乐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普通文献学,同时结合音乐文献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和发展。

建立音乐文献学和深入研究音乐文献的目的,除了丰富普通文献学的内容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向音乐艺术教育、学术研究、作品创作和演唱演奏实践提供完整、切题、及时的文献信息服务。

缪天瑞主编的《音乐百科词典》对“音乐文献学”(陈应时、李曦微撰写)的定义为:音乐学的分支,研究一切有关音乐的书面材料;如乐谱、理论著作、报刊、通信、日记以致海报、节目单、门票、纸张、印刷手段等等。

狭义的文献学主要是“编目学”,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年代鉴定、编目、辨伪以及着重于形式的分析研究。

2.《音乐文献学》发展简介:音乐文献学在我国成为一门学问还是近几年的事。

1985年,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许勇三先生撰文《音乐文献学之我见》(《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1期),在国内首次提出建立“音乐文献学这门学科”的倡议。

其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目的在于对音乐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直至本科生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了解和掌握音乐学研究的方法、规范,为从事音乐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历史上自古注重音乐文献的编目和汇编工作,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乐书》和《律书》,班固的《汉书》有《艺文志》,后来的其他“二十五史”里都有类似于“乐志”、“律志”的篇目,保存了大量的音乐文献。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总结历代文献的时期,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集中历代音乐文献,分门别类予以摘录,并加按语和注。

《四库全书》专设“乐类”,收有历代音乐文献上百部。

西方的音乐文献学自16世纪即已经有萌芽,发展到今天,与图书馆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学科都有关联。

其英文名称为bibliography of music。

3、《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内容:目前西方“音乐文献”的含义有两种:(1)、广义的音乐文献类似音乐资料(sources),泛指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类形态的资料,可分成文本资料、音响资料、图像资料和实物资料(如乐器)等。

(2)、狭义的音乐文献(Music Literature)指属于“文本资料”范畴内的“第二手资料”(secondary sources)。

这种狭义的音乐文献正是我们在此探讨的对象。

按照美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分类,与音乐相关的“文本资料”主要分成三个大类,即:M (Music),以乐谱形式出现的“文本”都归入此类;MT (Music Theory),指以作曲理论为主的“文本”,例如有关和声、复调、配器、曲式和作曲法方面的图书都划入其中;ML (Music Literature),指“关于音乐的文本”,这是一个内容最为丰富多样的类别,涵盖面极广,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音乐词典与百科(Dictionaries, Encyclopedias)手册、指南与概览(Handbooks, Companions, Compendiums)音乐史与音乐编年史(Histories, Chronologies)学术专著(Monographs)论文集(Collections of Essays)传记(Biographies)主题目录(Thematic Catalog)关于音乐与音乐文献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ies of Music, Bibliographies of Music Literature)音乐年鉴(Y earbooks)音乐期刊(Music Periodicals)杂集(Miscellaneous)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西方的学术传统,博士论文(Dissertations)按出版物来看待。

虽然音乐领域的博士论文另有图书分类编号,但就学术内容的特征来看,它们属于“学术专著”,可以看作ML之外的一类特殊的“音乐文献”。

从这些分类可以看出, 音乐文献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实际上形成了音乐学研究所需的最基本的“学术资源”。

如何接触和运用这些“资源”无疑对研究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严肃的学术研究都是在“科学”精神鼓舞下进行的“智识劳作”, 其最终的成果是经不断积累而构成思想与知识的大厦。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来讲,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阐释、补充、完善或修正。

即使是富于“独创性”的研究,也离不开已有学术成果这一“上下文”。

音乐学研究没有任何例外。

因此,当确定了某一音乐学研究的专题之后,需要马上开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正是接触音乐文献并梳理从中得到的知识与信息。

面对如此众多的音乐文献,我们应该如何作出选择呢? 我以为,这种选择应该是建立在广泛阅读与研究专题相关的各类音乐文献基础上, 对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音乐文献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般来讲“, 学术含量”较高的文献所讨论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 其内容无论是史料的系统梳理或考证, 作品的详尽分析或风格的历史探究, 还是艺术观念的阐释或理论体系的构建, 体现的都是某种思想的陈述、知识的展示或意义的诠释。

相对而言,“学术含量”较低的文献给予我们的主要是信息与常识, 人们在此获取的并不是特定的、有深度的学术资料, 而只是对一般知识的概略说明。

以下我选择几种不同的音乐文献, 对它们的特点与作用进行评述, 并探讨与其相关的“学术性”问题。

(一) 音乐词典和其他“辞书类”文献音乐词典是进行音乐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它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百科性”音乐词典与“专题性”音乐词典。

这类音乐文献通常由音乐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编撰, 内容为音乐的百科知识或音乐艺术中某种专题知识。

一般而论,“百科性”的音乐词典是全面、系统地阐述音乐领域的各门知识,所以往往篇幅较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近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1 年第2 版) , 共由29 卷组成(比1980 年第1 版多了9 卷) 。

“专题性”的音乐词典种类繁多,涉及面极广,这里仅举几例:《早期音乐词典:从游吟诗人到蒙特威尔第》《泰晤士与赫德森20 世纪音乐全书》《美国通俗音乐与摇滚乐词典》《20 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家词典》《简明犹太音乐全书》《歌剧词典》《电影音乐词典》《音乐主题词典》从这些词典的名称就可得知它们不同的“专题”内容。

这类词典的特点就是汇集某个特定领域内的知识, 以便想要查阅相关知识的读者尽快通向“专题”。

毫无疑问,不同的音乐词典各有其特点与作用,适用于人们了解音乐知识的不同目的和要求。

如果是从事音乐学的研究, 那么我以为要尽可能地接触与运用更具学术性的音乐词典。

这类学术性的音乐词典总由著名学者“挂帅”主编, 其中的条目都约请相关的专家撰写。

这类词典有单卷本的编撰,更有多卷本的形式。

学术性的音乐词典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词典的条目以中、长条为主,这在多卷本的大型词典中尤为明显。

在音乐界颇有影响的单卷本《新哈佛音乐词典》就有许多条目在两页以上, 目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第2 版) 更以长篇词条为特色, 例如: 分析(63页) 、中国(64 页) 、交响曲(37 页) 、歌剧(55 页) 、音乐学(45 页) 、贝多芬(67 页) 、瓦格纳(40 页) 和斯特拉文斯基(39 页) 等。

这类长大的条目大都由多位学者联合撰写(各负责其中的一部分) , 它们的篇幅已完全相当于学术专著的分量, 事实上有些长条目已陆续用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更值得重视的是这些长篇词条的内容, 因为条目撰写者在此展示的已不是对某个专题的一般性知识介绍, 而是以研究的姿态和论文的方式对之进行学术性的阐述。

这样的条目内容通常也反映了该条目撰写之时相关专题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第二,词典的条目(尤其是中、长条目) 都附有“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正因为有了“参考文献”的依托,词条的内容更具备学术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在词条后的出现, 一方面表明了该词条的撰写所立足的学术基础, 另一方面也为词条的阅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了方便, 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像《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这样大型的音乐百科全书,为了加强条目(尤其是长条目)“参考文献”的系统性和学术分量, 都邀请一位学者专门编写“参考文献”。

从这一情况看“, 参考文献”实际上作为一个特别的“学术资源”, 已成为整个条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