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教授-第五版笔记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教授-第五版笔记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一、名词1、行政管理: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问答1、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的两种严重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和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始终体现民主法治的原则精神。

2、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最先创立于美国的原因。

(1)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因而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和影响,不那么保守,容易发挥在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优越于封建社会的创新、进取精神;(2)科学技术和工商业都很发达;(3)美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但在实际运作中,强总统制较为突出,行政权力和行政作用不可低估,人们通常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于行政方面,并在行政方面多下功夫,包括对行政管理改革的研究;(4)美国政治学和法学领域,有一批重量级学者,在酝酿和创立行政管理学的早期,起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3、我们把研究行政管理学的视野放宽一些,需注意的是:(1)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吸收临近、边缘、相关、交叉、渗透学科的知识,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2)在同类即管理类学科中,尤其是管理科学和企业管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颇有可以相通之处,应对他们的发展动态密切留意,从而受到启发;(3)学科的国际化使我们眼界大开,看到各国学者的意见和经验,大可参考借鉴;(4)学科的应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弄清国情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这门学科。

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对象:我们要研究的是行政组织的构成、运作、执行过程和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等的规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大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大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综合》初试考试大纲报考专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综合考试参考书: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六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一、考试目的与要求:“社会保障概论”考试目的,是要检测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内容,掌握社会保障学的理论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实施状况,并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行政管理学”考试目的,是要检测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内容,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我国行政管理实施状况,并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正确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障》部分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1.福利国家理论。

2.福利经济学。

3.凯恩斯主义。

4.贝弗里奇报告。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英国的新《济贫法》2.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3.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4.“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本章复习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一.社会保险1.社会保险的含义2.社会保险的基本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二.社会救济1.社会救济的含义2.社会救济对象3.社会救济的内容三.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含义2.社会福利的内容3.社会福利的形式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经济效应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2.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本章复习重点:社会保险的含义;社会保险的基本项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经济效应。

行政管理学第六版笔记 导论-7章 夏之章

行政管理学第六版笔记 导论-7章 夏之章

行政管理学(第六版要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指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职能及其具体运作过程中,对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的管理活动。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利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全国的中央人民政府。

行政管理必须始终体现民主法治的原则精神,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具权威性的管理。

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管理不上轨道或管理不善: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直接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妨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

行政管理兴起于美国:一是立国晚历史短,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影响容易发挥资本主义创新进取精神,市政运动中积累了经验。

二是科学技术和工商业发达,经济发展强烈呼吁行政管理改革。

三是三权分立建国,总统制突出行政权力作用不可低估。

四是政治学和法学领域有一批重量级学者。

威尔逊开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古德诺创立政治和行政两分法,行政学之父,怀特第一本教科书行政学正式问世标志。

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行政组织的构成运作执行过程和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等客观规律也包括为适应发展需要如何改革。

主体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客体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必须遵守民主法治根本原则,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就是为人民服务。

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行政管理内容:pdca 计划执行核验行动。

方法: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行政系统:行政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社会系统,它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自己的特殊功能,保持着自身运行的和谐。

行政系统的界线的概念、功能和特点概念: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指行政系统用以过滤外部环境的投入与行政系统的对外环境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防止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保持自身独立性的边界。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PPT第六章人事行政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PPT第六章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
狭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 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的 管理,包括对其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 工资、福利等事务进行管理。
主 客 体 体 国家各级政府及其专门的人事主管机构 政府工作人员 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事法律、法规和政策 充分开发和利用政府的人力资源
第六章
人事行政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 二、人事行政的含义 三、人事行政和人事管理 四、人事行政的原则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重点: 人事行政的含义 人事行政的原则 难点: 人事行政和人事管理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1.尚未社会化、不参与或不曾参与社会劳动 过程的人不属人事管理的对象 。
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
2. 现实 中,每个人充当多种社会角色,产生 多方面的关系, 只有以业缘关系为主要内
容的管理关系才属于人事管理 范围。
血 缘 关 系 亲 缘 关 系 地 缘 关 系 师 生 关 系 朋 友 关 系 党 派 关 系 阶 级 关 系
任人唯贤, 德才兼备
四 、 人 事 行 政 的 原 则
反对任人唯亲,但又要举贤不避亲 德,指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才,包括专业技术、文化知识、办事能力、 经验阅历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量才录用,用其所长,不强其所不能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定期考核 能力、业绩和成就作为晋升的标准 有功者上,无功者下 取长补短,团结协作
一、国家公务员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阶段:1833年至1853年 这是英国文官制度基本形成的阶段 其标志是实行了官职考试补缺制度 1833年政府各部开始衽官职的考试补缺制 度,每当职位空缺,便有4个人参加考试, 通过竞争择优录用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夏书章 张国庆)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夏书章 张国庆)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第一章绪论1、行政的涵义(1)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行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形态。

在中国古代,行政是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

如《左传》中的“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在西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理解行政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类。

我国台湾学者将此观点称为“法律执行说”,即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为制定法律,行政为执行法律,司法为维护法律。

2)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不同功能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西方早期学者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活动的领域,主要指国家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指实现国家目的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指国家政策的执行。

美国学者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功能的两分法:认为在所有的政治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即是行政。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释义行政认为凡是管理活动都是行政。

1926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认为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1930年,美国行政学家费富纳在《行政学》一书中,认为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的努力,使政府的工作得以做成。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地概述行政A、(政府组织方面)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或活动。

B、(政治运用角度)行政乃是民意的实行,国家意志的执行,主要表现为一种执行活动。

C、(管理的观点和功能的观点)行政乃是以集体的努力与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活动,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对许多人所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是一种专门艺术。

D、(行为科学观点)行政是由有关行政活动的人的行为构成的,是许多人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

我国台湾学者吴挽澜在《行政学新论》中认为,行政实系指政府机关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为达成工作目标,对有关之人、财、事、物、时、空等作有效运用之施政行为。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
式确立了管理关系的人,作为管理者和 被管理者的物质承担者 事:职务、职责和职位,通常称为工作
2.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 主要对象的人事管理,也是行政机关的 人事管理
管理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管理主体是行政机关 管理原则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
法规为依据
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5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7年1月中组部出台《公务员考核规
定(试行)》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职位分类 录用 考核、奖惩与纪律 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 培训、交流与回避 工资、福利与保险 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义务与权利 管理与监督
范作用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
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四)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 (五)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七)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
录用规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录用的国家 公务员,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 历。按照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安排到基层工作一 至二年。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 取消录用资格。
3.考核
考核内容: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 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六章
人事行政
主要内容
人事行政概述 国家公务员制度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
一、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 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教材配套题库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教材配套题库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教材配套题库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导论第2章行政环境第3章行政职能第4章行政组织第5章行政领导第6章人事行政第7章公共预算第8章行政信息第9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第10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第11章行政伦理第12章行政法治第13章行政监督第14章公共危机管理第15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第16章政府绩效管理第17章行政改革与发展•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新公共管理(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研)答: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2行政道德(南航2018年研)相关试题:行政价值与行政道德(南京大学2017年研)答:行政道德是指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①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系统成员的政治方向。

②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系统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③行政道德影响行政系统成员的社会地位。

3外部性(南航2018年研)答:外部性又称外溢性、溢出效应,是指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

如某人承担了成本,但是没有获得对应的利益;或获得了好处,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夏书章-第四版-《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夏书章-第四版-《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行政环境一、名词1、行政系统:是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社会系统,它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在与后者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保持自己运行的和谐。

2、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间环节。

3、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4、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称.5、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内的,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6、宏观环境:是指广泛影响整个行政系统的环境。

7、微观环境:是指影响个别行政系统的特定环境。

8、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与行为模式等,可归纳为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9、国际社会环境:是指一国在于外国或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国际关系的发展、重大国际事件、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共同关心的其他事务.10、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主权国家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组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11、国家民族:又称“国族”,是一个主权国家中各民族的总称.12、国家民族意识:是一个国家各民族成员对本国共同祖族的承认,包括民族认同感、自尊心和忠诚心。

13、宗教信仰自由: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平等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和拒绝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不得强制、干预人们的自由选择.14、国际意识:是人们关于国际问题的知识、观点、立场及其理论体系的总和。

15、独立自主:就是在任何时候,行政系统都要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地决定自己的政策,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行政0803班第二章行政环境一、名词解释1.行政环境指政府管理的环境,即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2.自然环境指在行政系统外、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事物。

它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两方面。

3.社会环境指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4.经济环境指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次环境,它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经济要素的总和。

二、问答题1.简述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外部环境创造了行政系统,而行政系统反过来又改变了外部环境.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外部环境的需要制约着行政系统及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行政系统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输入。

行政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投入。

行政系统不仅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

2.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经济环境中的各经济要素可概括为生产力(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两方面.生产力发展状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另外,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

3.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①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②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③政党体制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④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⑤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⑥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⑦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补:广义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党、法律、选举和官吏制度等;国家制度包括政体、国体(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系统的民族环境是由民族的人口与分布、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与传统、民族的矛盾与斗争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说明:☆表示重点√表示次重点)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涵义P62。

行政管理与各学科的关系P73。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8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P9—105。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P116.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P13√7.我国行政管理学获得迅速和健康发展的体现P168.行政管理的二重性P18☆9.我国行政管理与封建社会和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相比,有哪些特点(五点)P20☆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四点)P22第二章:行政环境1。

行政环境的内容P262行政系统和行政环境的关系P28-29☆3。

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三点)P30☆4。

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平衡的主要特点P31☆5.行政管理满足的需要有哪些情景(四点)P34概念:行政环境P26 行政生态平衡P30第三章:行政职能1。

行政职能的特点P40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P413。

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P434。

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P45√5。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P48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P507.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P518。

我国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P519.我国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08年论述)P52√10。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社会的弊端及政府社会管理的三个转变P55☆11。

当前发展形势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弱化、强化、增添某些职能)P56 概念:行政职能P40第四章:行政组织1。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P562.行政组织的特性P593.行政组织的类型P62√4。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09年论述有关)P63-645.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P71☆6.编制管理的意义(三点)P72☆7。

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三点)P728。

编制管理的基本方法P73概念:行政组织P58 行政组织结构P63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P63 编制管理P71第五章:人事行政☆1.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的关系/有什么作用(三点)P76—78☆2.人事行政与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异同(对象、管理权、法律规范和宗旨不同)P78-793。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导论1、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A)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发改委D、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章行政环境1、在本质上,决定行政系统产生、发展、消亡的是:(A)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上层建筑的构建C、生产方式的建立D、以上皆不是2、行政系统的首要任务是:(C)A、改善生产方式;B、上层建筑的构建C、为经济基础服务,巩固发展基本经济结构;D、以上皆不是3、行政环境中,在行政系统界限外、未经过人工制作存在的事物的环境:(D)A、政治环境;B、社会环境C、经济环境;D、自然环境。

4、国际社会环境不包括的内容:(C)A、国际关系格局;B、重大国际事件C、各国的国体政体;D、国际组织和国际法。

5、国内的教育因素不包括的内容:(D)A、教育制度;B、教育方法;C、教育层次;D、行为模式。

多选:第一章导论1、行政管理的创建发生在美国的原因:(ABCD)A、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B、美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和工商业都很发达。

C、依照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建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D、美国政治学和法学等领域,有一批重量级学者,在酝酿和创立的早期,都起到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2、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素分别是:(BC)A、核心是统筹兼顾B、第一要义是发展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以人为本第二章行政环境1、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包括:(ABCD)A、树立民主意识;B、树立法律意识;C、树立政绩意识;D、树立双向沟通意识.2、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ABCD)A、坚持民族平等;B、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缩小各民族间的不平等;3、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 (ABCD)A、实行政教分离;B、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当场所;C、加强行政系统与宗教界的双向沟通;D、宗教信仰自由与其他民主权利一样受法律的约束判断。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讨论法:探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案例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二章:行政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理解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2.2 教学内容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环境的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三章:行政组织3.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理解行政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评估3.2 教学内容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行政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评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组织的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四章:行政领导4.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理解行政领导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4.2 教学内容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行政领导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领导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五章:行政决策5.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理解行政决策的方法和影响因素5.2 教学内容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行政决策的方法和影响因素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决策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六章: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6.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了解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伦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七章: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制7.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理解行政法制对行政管理的规范作用7.2 教学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行政法制对行政管理的规范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法制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8.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理解行政管理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8.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行政管理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过程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理解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9.2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公共政策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章:行政监督与行政改革10.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理解行政改革的原因和路径10.2 教学内容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行政改革的原因和路径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监督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一章: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11.1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挑战11.2 教学内容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挑战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政务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12.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2.2 教学内容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三章: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13.1 教学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3.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四章:财务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14.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社会治安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社会治安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五章:行政管理学研究方法15.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了解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5.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行政管理学的导论、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制、行政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监督与行政改革、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行政管理学研究方法等核心内容。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一)“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狭义上,认为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二)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

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自是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政治与行政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两者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

(三)管理与行政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

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

行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

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四)立法、司法和行政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

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

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 导论ppt课件

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 导论ppt课件
40
实践发展
现 代
在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行政管理学也步入了我
国高等院校的殿堂,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各大学 政治学系及培训学校大都开设了行政学课程,并 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 1934年,国民党政府设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 后更名为“行政效率促进委员会”,并发行了 《行政效率》半月刊杂志, 到40年代,我国成立了行政学会,并加入了国际 行政科学学会。
-
41
当 代 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积累了一定的行 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然而,从行政管 理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来说,行政管理学 研究曾一度受到忽视。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时, 取消了行政学专业和课程,社会科学的研究 部门也没有设置行政学的研究机构,行政学 的教学和研究一度中断,不仅影响了我国国 家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也影响了我 国行政管理学的历史积累和发展。
2019
-
36
四、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行政管理学研究既有“硬 件”部分(如行政组织、行政机构), 又有“软件”部分(如行政决策、行政沟通);既要研究“静态” 方面(如行政制度、行政法规),又要研究 “动态”方面(如行 政执行、行政行为)。 1、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 2、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序管理, 3、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 4、行政管理过程的保障。除外部条件外,主要的保障 条件有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财务行政、后 勤和办公室管理等。 5、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 6、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生的前曲。
27


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普 金斯大学校长,以及美国政治 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塔夫托总 统的经济与效率委员会顾问。 古德诺长期教授行政法学。 1893年出版了《比较行政法》 一书,被许多大学视为教科书。 他的最有代表性的名著,是 1900年发表的《政治与行政: 对政府的研究》一书。创立了 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提出“政 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 国家意志的执行。”为行政管 理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奠定了 基础。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与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及政治学、行政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五号宋体)课程目标1: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课程目标2: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目标3: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了解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重难点: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3.教学内容:行政学的相关概念;中西行政学发展史;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4.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行政环境1.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2.教学重难点: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3.教学内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4.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行政职能1.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2.教学重难点: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行政与政治、行政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利益与服务的关系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行为、行政伦理的基本概念1.3 行政管理体系了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探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的相关知识第二章:行政管理过程2.1 行政决策理解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掌握决策模型、决策方法和相关技巧2.2 行政执行探讨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分析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和提高执行力的途径2.3 行政监督与评估理解行政监督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掌握行政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行政效能第三章:行政组织与管理3.1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掌握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3.2 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行政人员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的方法分析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冲突3.3 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理解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过程和策略探讨行政组织发展趋势,适应时代需求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4.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掌握公共政策的类型和制定过程4.2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利益相关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4.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与角色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五章:行政伦理与法治5.1 行政伦理的含义与价值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原则和标准探讨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5.2 行政伦理冲突与解决途径分析行政人员在面临伦理冲突时的困境掌握行政伦理决策的方法和技巧5.3 行政法治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理解行政法治的概念、原则和制度探讨行政法治对行政管理的意义与挑战掌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第六章:公共资源管理与行政决策6.1 公共资源管理概述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公共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6.2 财政管理与行政决策探讨财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6.3 公共投资与行政决策学习公共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共投资决策的因素和程序第七章:行政沟通与协调7.1 行政沟通概述理解行政沟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掌握行政沟通的技巧与方法7.2 行政协调的意义与实践探讨行政协调的含义、原则和目标分析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3 跨部门协调与协作学习跨部门协调的挑战和策略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的方式与途径第八章:行政改革与发展8.1 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动力分析行政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理解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则8.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策略探讨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流程等方面的改革掌握行政改革规划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8.3 行政发展趋势与挑战学习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行政发展的趋势分析行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九章:行政监督与法治9.1 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类型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功能和目标掌握行政监督的类型和主要内容9.2 行政监督体系与法治探讨行政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理解行政监督在法治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9.3 行政问责与政府信任建设学习行政问责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探讨行政问责对政府信任建设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理解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案例选择、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2 经典行政管理案例解析10.3 案例讨论与启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如何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实际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巡视员、副巡视员 调研员、副调研员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 科员、办事员。 不具备行政领导职责。
(2)职位说明书
综合说明某一职位的的工作性质、任务、职 责以及任资格条件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职位名称 所在单位 工作项目 工作描述 所需知识结构和工作标准
录用规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录用的国家 公务员,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 历。按照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安排到基层工作一 至二年。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 取消录用资格。
3.考核
考核内容: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 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5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7年1月中组部出台《公务员考核规
定(试行)》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职位分类 录用 考核、奖惩与纪律 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 培训、交流与回避 工资、福利与保险 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义务与权利 管理与监督
范作用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
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四)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 (五)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七)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
(一)诫勉谈话,限期改进; (二)当年不计算晋升级别和工资年限; (三)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 (四)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一)降一级; (二)当年不计算晋升级别和工资年限; (三)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四)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等的,辞退。
4.奖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 (二)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模
2.录用
录用国家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发布招考公告; (二)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三)对审查合格的进行公开考试; (四)对考试合格的进行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五)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提出拟录用人
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审批。
(3)公务员级别
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 对应关系是: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科员:九至十四级; 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1.职位分类
职位设置:确定职务序列 职位说明书 公务员级别
(1)职位设置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能和人员编制,设 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职务: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职位类别:综合管理类、专业技
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领导职务层次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 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 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
主要内容
人事行政概述 国家公务员制度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
一、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 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
1.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社会各类组织用人以治事的 活动以及规范这些活动的各种制度、法 令、理论、方法、手段和方针等。
法规为依据
3.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
计划和组织功能:对行政系统的人才需 求和可以供选拔的人力资源之间关系实 行宏观调控
使用和开发功能:人事行政最经常的职 责和最大量的活动
激励和监督功能
4.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
职位分类 录用 职务任免 考核、奖惩 职务升降 培训、交流 工资、福利 退职、退休等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 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基础。
考核结果: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四个等次。
考核结果: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 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考核程序
设立考核委员会。 自我总结,在一定范围内述职 主管领导提出考核等次建议 公示 确定考核等次 下考核书面通知书
支柱作用的是: 职位分类 选拔任用 培训和考核制度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公务员指通过非选举程序 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特点:公开考试、择 优录用、职务常任、政治中立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1951《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暂行条例》
构成人事管理的基本要素:人和事 人:处于社会劳动过程中并通过一定方
式确立了管理关系的人,作为管理者和 被管理者的物质承担者 事:职务、职责和职位,通常称为工作
2.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 主要对象的人事管理,也是行政机关的 人事管理
管理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管理主体是行政机关 管理原则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
考核结果的应用
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 (一)连续两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的,晋升一
级工资; (二)连续五年考核称职及以上,晋升一级
职务; (三)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记三等功。具有
晋升职务资格,晋升时优先考虑; (四)年度考核优秀的,当年给予嘉奖(奖
金); (五)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年度考核基本称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