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课
七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一)科技方面。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图说北京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案例反思
图说北京——《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案例反思一、案例背景(一)教材地位《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整本教科书中的地位很重要,可以看作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终结篇,让学生对中国各具特色区域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个基本认识,并掌握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思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在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中选择了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富有人文特色的区域(城市)代表,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课突出深受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城市生活。
综合这三个区域,基本上体现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课标: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②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地图《北京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北京地形图》来了解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提高读图分析能力;②通过《北京天安门鸟瞰图》等来理解北京的职能——政治中心;③通过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课前资料搜集、课堂的上台展示,让学生感悟北京文化的悠久,多样性与包容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通过小组合作“为北京设计城市名片”来感悟北京的城市魅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北京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过程本课从六个环节来探究首都北京的城市特色。
在导入阶段播放了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片》,整体上向学生展示北京的城市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图寻位置”、“图说气候”、“图看地形”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接着通过“图认职能”来了解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通过“模拟导游”、“为北京设计城市名片”两个环节来深入感悟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最后通过图片感知北京发展背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使学生对北京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518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
2.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3.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5、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隋朝大运河分为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7.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8.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9.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0.对后世的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1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末农民起义。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907年唐朝灭亡2.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3.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当“贞观之治”。
4. 唐太宗统治措施:1)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3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赋税):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民族关系):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七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七下历史第三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的笔记,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出现与特点
1.出现时间:商周时期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2.特点:青铜器是由铜、锡、铅等金属混合铸造而成的,具有熔点低、硬度
大、易于铸造等特点。
二、青铜器的分类与用途
1.礼器:用于祭祀和宴饮,如鼎、尊、簋等。
2.乐器:如钟、铙等,用于演奏音乐。
3.兵器:如戈、矛、钺等,用于战争。
4.工具和其他:如车马器、农具、货币等。
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1.制模:先用泥土制作出青铜器的模型。
2.雕刻纹饰:在模型上雕刻各种精美的纹饰。
3.翻制泥范:将模型分解成若干块范,然后制成内范和外范。
4.合范浇铸:将内范和外范合在一起,注入青铜溶液,冷却后取出青铜器。
四、青铜器的影响
1.青铜器作为礼器,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
2.青铜器上的纹饰和图案,反映了古代中国的艺术审美和工艺水平。
3.青铜器作为工具和兵器,推动了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五、青铜器的代表作
1.司母戊鼎: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王祖庚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出土于河南安阳,代表了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巅峰。
2.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
大的一件,但不是最重的。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二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92页 0178页 0222页 0274页 0376页 0428页 0530页 0632页 0684页 0686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 史第二册(部编版五·四学制)
历史七下第三课笔记
历史七下第三课笔记
《历史七下》第三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秦朝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了中国的
疆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以下是该课的笔记:
1. 秦朝的建立,秦国是战国时期六大国之一,在秦昭王和秦穆
公的统治下逐渐壮大。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
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2. 统一战争,秦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如巴蜀、韩赵、楚魏等
国的征服,最终统一了中国的疆域。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灭掉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
3. 统一措施,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统一国家,如推行郡
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法家思想,大力发展农业、工商业,修筑了万里长城等。
4. 秦朝的成就,秦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为后来的汉代和隋唐等朝代的统一和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秦朝的衰落,然而,秦朝的统一并不长久,由于秦始皇统治
下的暴政和苛刻,导致社会不稳定,加上后来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总的来说,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秦朝的学习,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封建社会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的笔记,主要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
1. 兴修水利:唐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如黄河、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农具改进:唐朝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如犁、耧车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作物种植:唐朝时期,作物种植多样化,如水稻、小麦、粟、棉花等都有种植。
二、手工业
1. 丝织业:唐朝时期,丝织业发展达到了巅峰,技术先进,品种繁多。
2. 陶瓷业:唐朝的陶瓷业也有很大发展,如越窑、邢窑、唐三彩等,产品精美绝伦。
3. 造纸业:唐朝时期,造纸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纸张质量好,产量高。
三、商业
1. 商业城市:唐朝时期,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如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2. 海外贸易: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3. 货币流通:唐朝时期,货币流通逐渐普及,铜钱、银钱等货币开始流通。
四、文学艺术
1. 诗歌:唐朝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绘画:唐朝的绘画也有很大发展,如山水画、花鸟画等,技法高超。
3. 音乐舞蹈:唐朝时期,音乐舞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秦王破阵乐》等音乐作品和霓裳羽衣舞等舞蹈作品。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4—21课)知识总结
【部编历史·复习干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4—21课)知识总结裴云慧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政治——全面改革官制目的: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强化皇权。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从而分散行省的权力;(二)思想教育——八股取士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格式:“八股文”影响:弊:①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②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③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特务机构——设锦衣卫和东厂目的:为了监视官民,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
措施: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合称为“厂卫”。
影响: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明朝强化皇权的表现。
※※明朝强化皇权的影响:①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②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表现。
※※戚继光的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抵抗、捍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①抗倭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②人民支持,各军队配合;③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背景:16世纪,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侵略我国沿海地区概况: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五、艺术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清入关后以北京为首都,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17页 0174页 0258页 0333页 0398页 0436页 0458页 0545页 0616页 0676页 0730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人教版多篇
2020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人教版多篇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人教版第一篇: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目标: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炎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复习重点:识记以上内容复习难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复习方法:先学后练,当堂训练复习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一、由世界史人类的形成复习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
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学生默写《开卷有益》“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5分钟时间完成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1、人类的形成: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三大人种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2、中华文明: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会人工取火母系: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父系:炎帝、黄帝: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七、当堂效果检测: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足迹”活动,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台湾的宋楚瑜祭拜何处的祭文( )A、炎帝陵B、黄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八、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九、教学后记: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浅析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进行历史教学创新的前提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程,只要学生们产生了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好的多。
初一下册历史第三课笔记
初一下册历史第三课笔记English: In the third lesson of the first semester of history for the first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we learned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 Dynasty. The lesson began with a review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ere seven powerful states were in constant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It then moved on to the rise of the Qin stat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Qin Shihuang, who ultimately united all of China under one ruler. We also learned abou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of the Qin Dynasty, includ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canal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unified writing system. The lesson also highlighted the oppressive and authoritarian nature of the Qin Dynasty, as well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laborate tomb for 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China.中文翻译: 在初中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的第三课中,我们学习了秦朝的建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兴衰和轮替,以及帝国的形成和统治方式的变化。
以下是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一、夏、商、西周与东周1. 夏朝:相传由禹治理洪水,建立了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家族部落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2. 商朝: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建立了以商王为中心的王朝统治制度。
商朝时期,商王通过分封来控制贵族,中央集权得以发展。
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封爵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了诸侯分封的制度。
东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各个诸侯国开始崛起。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周朝统治衰落的时期,也是诸侯割据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进行了频繁的战争和外交斗争。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延续,战争更加激烈,地方势力更加强大。
七雄之间的竞争导致了战国崛起。
3.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兴起: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思想学派,如孔子创立的儒家、老子创立的道家、商鞅创立的法家以及墨子创立的墨家。
三、秦朝与汉朝1.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制度。
2. 秦朝的改革:秦朝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铸币等,使国家更加统一和强大。
3.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王朝制度稳定,东汉时期王朝日渐衰落。
四、三国时期与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的动乱时期,分成魏、蜀、吴三个政权,互相争夺天下。
2. 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南北朝政权相继兴衰,北方由北魏、东魏等政权统治,南方则由刘宋、南齐等政权统治。
五、总结与思考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兴衰和统治方式的转变,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不同朝代之间的制度、思想和社会风貌都有所不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二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 二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 第二册(部编版006页 0066页 0152页 0196页 0282页 0326页 0380页 0402页 0424页 0426页 0438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知识体系
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知识体系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与农业文明在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中,第三课的内容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文化和农业文明。
这一阶段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之一,其深远影响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
一、青铜文化的璀璨篇章青铜,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金属冶炼技术之一,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经历了商、周两个辉煌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青铜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载体,如鼎、簋、爵、戈等,它们的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细腻,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记载着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社会信息,为后人研究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例如,司母戊大方鼎的发现,展示了商朝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权力结构的象征。
二、农业文明的奠基基石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农业文明也在不断发展。
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到长江流域的大汶口文化,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种植五谷,驯养家畜,掌握了简单的农具和灌溉技术。
农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向定居生产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同时,这些早期农耕社区的社会组织形式,如氏族、部落,也为后来的国家形成打下了基础。
三、礼乐制度与早期社会秩序青铜器的使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早期社会的礼仪制度形成。
比如,青铜礼器的规格和数量反映了贵族的身份地位,而祭祀活动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宗法关系的重要手段。
《周礼》中的规定,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构建。
这些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科技与文化交融这一时期,除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和文化也有显著的进步。
例如,陶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得日常生活用品更加实用且美观;天文历法的初步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时间指导。
同时,文字的出现,如甲骨文和金文,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记录了历史,传播了知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2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 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说的是中原人学习少数民族音 乐、骑射、打扮等,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相互学习,D符合 题意。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答案】C 发机构。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4.下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9.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C.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汉人胡人共同演奏乐舞,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开放,D可以从文物中获取;
别是( C )
A.颜真卿 柳公权
B.柳公权 欧阳询
C.颜真卿 欧阳询 D.阎立本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九成宫醴泉
(局部)
碑铭》(局部)
6.新下图题文精字节题选自·在培藏族优人民提中能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7.—下1广列.东图省片当博中物的当馆文《物同梦(遗回址学大)唐反搜—映—了集盛唐唐朝到艺时术期以与的生( 下)几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活展是》解( 说词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宋代的一首诗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 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 B )
A.耧车
B.筒车
C.耒耜
D.曲辕犁
【点拨】结合题干中信息“水轮”“筒”“注”分析,这是
灌溉工具筒车。
初一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
盛世经济的繁荣
• 手工业表现: • 丝织业: • 丝织品的()很多,()高超。 • 陶瓷业: • ()()和()最为有名。 • ()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
工艺的珍品。
盛世经济的繁荣
• 商业表现:
• 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 长安城:
• 城内分为()和(),坊是()区,市为 繁华的()区。长安人口()万。长安及 时当时()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 市。
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 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原因①
② ④
措施①
③
② ③
④
女皇武则天
•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谁的皇后、国号。
• 女皇帝: 武则天 • 谁的皇后:唐高祖 • 国号: •周
• 2、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措施)有哪些?
1、发展农业生产
2、选拔贤才 3、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3、它的统治评价。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唐朝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 建立时间: 618年 • 都城: 首都长安、陪都洛阳 • 李世民的庙号:唐太宗 • 李世民的年号: 贞观
贞观之治
• 1、贞观之治的原因(李世民吸取的哪 些教训?)。
•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 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 榨农民;
•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 ②()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水稻广泛采用 (),产量大大增加,()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 产地。
• ③()有很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
• ④()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 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茶神:陆羽 《茶经》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背景及目标 •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演变 •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与成就 •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及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概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是中国初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涵 盖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盛世皇帝,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则因安史 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他的改革措施包括整顿吏治、改革税制、兴修水利等。
03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与成就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业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 改进,水利设施大量兴建,耕 地面积扩大,农作物产量提高 。
新罗
唐朝与新罗之间的友好关系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唐朝曾多次出 兵帮助新罗平定内乱和外患,同时新罗也积极向唐朝学习文化和制度。
05
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代表人物及作品欣赏
诗歌
书法
绘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一 ,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其 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 作品广为流传,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异 ,有的豪放洒脱,有的深沉含蓄,有 的平易近人。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在当 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南海
隋唐时期通过派遣使节、加强海上贸易等方式,与南海诸国建立 了友好关系。同时,唐朝还在南海地区设立了市舶使,管理海上 贸易事务。
唐朝与日本、新罗等东亚国家友好往来
日本
唐朝与日本之间的友好往来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唐朝的文化 和艺术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和僧侣来到唐朝学习。
七下中国历史第3课的重点知识
七下中国历史第3课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七下第3课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儒家学说、秦朝和秦始皇、秦汉时代的统一国家与差序制度,汉武帝的改革与外交政策。
一、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封建制向统一制发展的过渡时期。
春秋时期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晋八个诸侯国的时期,各诸侯国互相争霸,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战国时期则是诸侯争霸的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二、孔子与儒家学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者爱人"、"君子"等思想。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说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秦朝和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的货币制度、度量衡等标准,加强了对各地的统一管理,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秦汉时代的统一国家与差序制度秦始皇实行了差序制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货币等制度,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在汉朝时期,刘邦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国家的地位,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对外的政策。
五、汉武帝的改革与外交政策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皇帝,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行了土地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修筑了一些大型工程,加强了对外的政策,扩张了中国的疆域,并且对外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七下第3课的重点知识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儒家学说、秦朝和秦始皇、秦汉时代的统一国家与差序制度,汉武帝的改革与外交政策。
这些知识都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单元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1、辽阔的疆域(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黑龙江省)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面积相等。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英国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海洋岛国。
蒙古的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典型内陆国。
美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5)濒临的海域——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2、行政区划(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见书本P7)(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西藏自治区(拉萨+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4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3个省:山西(太原+晋)、河北(石家庄+冀)、陕西(西安+秦)、青海(西宁+青)甘肃(兰州+甘)河南(郑州+豫)、湖北(武汉+鄂)、安徽(合肥+皖)湖南(长沙+湘)、广东(广州+粤)、山东(济南+鲁)福建(福州+闽)、浙江(杭州+浙)、江苏(南京+苏)、江西(南昌+赣)云南(昆明+滇)、贵州(贵阳+黔)、四川(成都+蜀)海南(海口+琼)、台湾(台北+台)3、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