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平均数 PPT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PT含练习 6.3.1 统计表和统计图
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数量情况统计图
60
年月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知识梳理
2.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表
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来表示1957
年~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比较合适。
1957~2050年世界人口变化预测情况统计图。
巩固练习
看图并回答问题。
我国某两个城市2012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8月 份呢?你有什么发现?
答:1月份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差19℃,8月 份相差2.6℃,我发现冬天温差大,夏天温差小。
巩固练习
为了组织球类比赛,学校调查了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
3.统计量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平均数。
(总体水平) 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① 移多补少
②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中位数 有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据。
奇数个数据:直接找“最中间”的一个数。 (一般水平) 偶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1450×(1-34%-38%)=406(人)
406×5.4=2192.4(元) 答:高年级捐款2192.4元。
巩固练习
2020年我国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大灾难,全国 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图(1)是根 据某市某小学“献爱心,抗新冠”自愿捐款活动中学生 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该小学学生人数 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2)该校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与中位数
小学数学六年级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与中位数数学是一门让人们头疼的科目。
尤其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让人望而却步。
其中一个让学生们感到困惑的主题就是平均数与中位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并理解这两个概念,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的算术平均值,它代表了一组数的总体趋势。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这组数的和除以它们的个数。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2,4,6,8,10。
为了找到这组数的平均数,我们首先将它们加起来,得到30。
然后,我们将30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即5。
因此,这组数的平均数为6。
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组数的分布情况。
如果平均数很大,意味着这组数中存在较大的数值。
相反,如果平均数很小,说明这组数中存在较小的数值。
二、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如果这组数有奇数个,那么中位数就是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如果这组数有偶数个,那么中位数就是排列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2,4,6,8,10。
为了找到这组数的中位数,我们首先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2,4,6,8,10。
由于这组数有奇数个,所以中位数是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即6。
通过计算中位数,我们可以获得这组数的中间位置,了解其集中趋势。
如果中位数比平均数大,那么这组数中存在较大的数值。
相反,如果中位数比平均数小,说明这组数中存在较小的数值。
三、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较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的集中趋势的指标,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
平均数反映了数值的总体趋势,而中位数则更关注于数值的中间位置。
当一组数的分布较为均匀时,平均数和中位数通常接近。
然而,当一组数存在离群值或者偏斜时,平均数和中位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采用哪个指标。
总之,通过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与中位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值的集中趋势,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小学六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求平均数来说明问题的例子很多.例如,农民根据平均亩产量看出产量的高低;学校根据同一年级的同一次考试各班的平均分数,比较出各班的差异;等等.因此,学会求平均数是很有必要的.几个数的和,再用它们的个数去除,就得到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叫做平均数问题.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是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例1小宁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数是93分,语文、数学平均90.5分,数学、英语平均97分.问他的三科成绩各是多少?分析:已知三科的平均分数是93分,那么这三科的总分数为93×3=279分,由语文、数学平均90.5分,则知这两科的总分数为90.5×2=181分,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这两科的总分数279-181=98分,即为英语的分数;同样,再由数学、英语平均97分,知道这两科的总分数为97×2=194分,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这两科的总分数279-194=85分,即为语文的分数;最后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语文、英语的分数就得到数学的分数.解:(1)这三科的总分数93×3=279(分)(2)语文、数学的总分数90.5×2=181(分)(3)英语的分数279-181=98(分)(4)数学、英语的总分数97×2=194(分)(5)语文的分数279-194=85(分)(6)数学的分数279-98-85=96(分)答:小宁的语文是85分,数学是96分,英语是98分.例2一个气象站每天早晨测量室外温度,现已知某星期一至星期日这七天的平均温度是25℃,并且知道星期一、三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二高3.5℃,星期二、四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五低1℃,星期六、日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五高2℃,问这七天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分析:由已知我们可以看出有四天的温度与星期五的温度有关,星期一、三两天的温度比星期二高3.5℃,星期二的温度比星期五低1℃,由此可知,星期一、三的温度比星期五的温度高3.5-1=2.5℃,这样七天中有六天与星期五的温度有关,把星期五的温度作为基准数,这六天的温度比星期五的温度共高2.5×2-1×2+2×2=7℃,再用这七天的总度数减去7℃,就是星期五的温度的7倍,这样星期五的温度可以求出,从而问题便可以解决.解:(1)七天的总度数25×7=175(℃)(2)六天比星期五共高的度数(3.5-1)×2-1×2+2×2=7(℃)(3)星期五的度数(175-7)÷7=24(℃)(4)星期一、三的度数24+3.5-1=26.5(℃)(5)星期二、四的度数24-1=23(℃)(6)星期六、日的度数24+2=26(℃)答:星期一与星期三的温度是26.5℃,星期二与星期四的温度是23℃,星期五的温度是24℃,星期六与星期日的温度是26℃.例3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买来之后,甲、乙两人都比丙各多买了9张画片,因此他俩分别给了丙0.6元,问每张画片多少钱?分析:三人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应该买来同样多的画片,但是甲、乙确比丙各多买了9张,一共多买了9×2=18张,如果把这18张平均分配,每人应得18÷3=6张,甲、乙应分别给丙3张就行了.但实际上,甲、乙两人各自给丙0.6元,这0.6元就是3张画片的钱数,于是求出每张画片的价钱.解:(1)甲、乙共多买张数9×2=18(张)(2)这18张平均分给3人,每人应得的张数18÷3=6(张)(3)每张画片的价钱0.6÷(9-6)=0.2(元)综合算式0.6÷(9-9×2÷3)=0.2(元)答:每张画片的价钱是0.2元.例4商店里购进同样钱数的甲、乙两种糖果.已知甲种糖果每千克12元,乙种糖果每千克8元.现将这两种糖果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问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分析:甲、乙两种糖果的总价和总重量都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什锦糖的总价和总重量.但这种什锦糖中含有的这两种糖果的价钱相同,重量不同,所以,如果能确定什锦糖中甲、乙两种糖的重量比值,就可以求出这种什锦糖的成本.假如我们取出一部分什锦糖,其中含甲、乙两种糖果的价钱相同,均为24(12与8的最小公倍数)元,那么24元可购得甲种糖24÷12=2千克,乙种糖果24÷8=3千克,也就是说,48元可购得这种什锦糖3+2=5千克,因此这种什锦糖的成本就可以求出来了.解:(1)12与8的最小公倍数4×3×2=24(2)价值48元的什锦糖中含有甲、乙两糖果的重量甲种糖果24÷12=2(千克)乙种糖果24÷8=3(千克)(3)每千克什锦糖的成本48÷(3+2)=9.6(元)答: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9.6元.。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全
课程界面:展示课程内容的详细信息,包括知识点、例题、解析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练习界面: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方便学生进行针 对性练习。
答案解析界面:针对练习题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比
内容:介绍比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化简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练习:提供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圆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
第六章:百分数(一)
百分数的定义和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场景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第七章: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比较
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
内容概述:数与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重点知识:掌握数与形的概念,了解数与形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解析:如何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章: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定义:分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其定义为将一个分 数除以另一个分数。
分数除法的性质:分数除法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a÷b=a×(1/b), (a÷b)÷c=a÷(b×c)等。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分数除法时,应先将除数变为倒数,再与被 除数相乘。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分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平 均数、比较大小等。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整理与复习—平均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整理与复习—平均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简单的一维数据和二维数据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求平均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平均数的定义理解不深,求平均数的方法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知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及其求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掌握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篮球比赛、考试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是否存在平均数。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实际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然后,通过示例讲解求平均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生活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求出平均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要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六年级第五讲 平均数问题
3、甲、乙、丙三个杯子中各装了一些水,乙杯中 水量等于甲、丙两个杯中水量的平均数。如果在 丙杯中再加入 15 毫升水, 那么甲杯中水量等于乙、 丙两个杯中水量的平均数。 甲、 乙两杯水相比, 哪个杯中的水量多,多多少毫升?
例1 A、B、C、D 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75,A 与 B 的平均数比 C 与 D 的平均数多 2,A 是90,B 是 多少?
1、 小明买了 4 本故事书和 5 本漫画书,共花了 48 元, 漫画书每本 4 元,故事书每本多少元?
2、为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某村积极植树造林, 原计划每天植树 60 棵,实际每天植树 80 棵,结果比预计 时间提前 4 天完成植树任务,则计划植树多少棵?
3、苹果每千克 3 元,梨每千克 4 元,王叔叔买了一些苹 果和梨共 10 千克,一共花了 34 元,那么苹果和梨各买了 多少千克?
1、小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 85 分,如果跳远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 83 分, 小明跳远得了多少分?
3、甲乙两数和是 194,如果再加上丙数,这时平 均数比甲乙两数平均数多 2,丙数应是多少?
例1 六(一)班有 51 人,六(二)班有 49 人, 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81 分, 六(二)班的平均成绩比六(一)班的平均成绩 高 7 分,那么六(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一段山路的长是 400 米,一人上山时每分钟走 50 米,下山时每分钟走 80 米,则该人的平均速 度是多少?
2、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 3 天加工了 148 个, 后 4 天加工了 167 个。价平均是 1.6 元, 已知香蕉比苹果贵 0.2 元, 比柚子便宜 0.5 元, 请你算一算每种水果的单价多少元?
例2 五(1)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 91.5 分, 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 98 分误 作 89 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 是 91.7 分,五(1)班有几名学生?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完美课件2
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 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 1
评委 2
评委 3
评委 4Biblioteka 评委 5平均 分最终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96 ① 96 ②
知识点 平均数的意义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评委 平均 1 2 3 4 5分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95 ② 97 ①
选手3 90 98 87 85 90 90 ③ 89 ③
(3)请你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 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知识提炼
1. 平均数的特点: (1)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具有反应灵 敏、计算简单等优点。(2)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 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或 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葡萄:(4+5+5+5)÷4=4.75 梨:(5+6+7+7)÷4=6.25
桃:(6+7+7+8)÷4=7
菠萝:(6+6+8+8)÷4=7
因为1.5<2.25<3<4.25<4.75<6.25<7=7,
所以苹果>香蕉>西瓜>橘子>葡萄>梨>桃=菠萝。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统计与概率(共28张PPT)人教版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你能 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 (选自教材P96 T3) 这是同学们设计的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9 统计与概率 (共28张PPT)人教版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1)确定调 查对象。(2)确定调查内容。(3)确定调查方 式。(4)呈现调查数据。(5)分析调查数据, 解决问题。 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 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9 统计与概率 (共28张PPT)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统6.计9与统概计率与概(共率28张(共PP2T8)张人P教PT版)人教版
知识点1 统计表 六(1)班同学的几项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如下。
(选自教材P97 T4)
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计9与统概计率与概(共率28张(共PP2T8)张人P教PT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统6.计9与统概计率与概(共率28张(共PP2T8)张人P教PT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统6.计9与统概计率与概(共率28张(共PP2T8)张人P教PT版)人教版
(2)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身高、体重) 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因为它 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统6.计9与统概计率与概(共率28张(共PP2T8)张人P教PT版)人教版
1、根据以上统计图表,你得到哪些信息?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六(1)班男女人数以 及全班人数。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六(1)班男女生 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课件
例4
1.4 1.4 1.4 1.4 1.5 1.5 1.5 身高 0 3 6 9 2 5 8
/m 人数 1 体重 30 /kg 人数 2
3 33 4
5 36 5
10 39 12
12 42 10
6 45 4
3 48 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①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 各是多少? a. 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 计算平均数。 ② 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 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这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严重偏小,会使平均数变小。
名称 平均数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 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 均有关系。
中位数
众数
都是描述 一组数 中位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则 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 据的集 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 中趋势 响。 的特征 数 众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其大 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 关。
六(2)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如下表:
身高 /m 人数 体重 /kg 人数 1.40 1.43 1.46 1.49 1.5
36
10
39
12
42
6
45
3
48
2
4
5
12
10
4
3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什么?
1、什么叫平均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 表示一组数据集中情况。
6统计与概率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1.40+1.43+1.46+1.49+1.52+1.55+1.58)÷7
=10.43÷7
天天
=1.49(m)
小红
六(1)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如下表。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2)六(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分别是多少?
琪琪
小志
去年全年的总产量和总销量的情况。
去年的月平均生产量和销售量各是多少呢?
小红
总产量和总销售量都是20.9万台。 20.9÷12≈1.7(万台)
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六年级同学完成数学作业所需的平均时长。 某同学400米跑步的平均速度。 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某销售公司的一年平均销售量等。
百分比/%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22.89 16.60 17.95 66.85 70.14 63.35 10.25 13.26 18.70
天天
小明
回顾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光凭感觉做判断,要 借助数据来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做出正 确合理的判断。
小红
当一组数据较大时,可以找到一个基准简化计算。
人数
2
4
5
12 10
4
3
(2)六(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分别是多少?
体重总和: 30×2+33×4+36×5+39×12+42×10+45×4+48×3=1584(kg)
总人数: 2+4+5+12+10+4+3=40(人)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求平均数精讲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求平均数精讲小学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求平均数精讲以供大家参考。
★例1一个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红得100分,小明得98分,小兰得96分,小平得90分,平均每人多少分? 解(100+98+96+90)4=96(分)答:平均每人96分。
【解题关键与提示】先求出总成绩和总人数,然后求出平均数。
★例2一辆汽车前2小时每小时行42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42+40)(2+3)=825=16.4(千米)答:平均每小时行16.4千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先求出行的总路程和总时间,然后求出平均数。
★例3某校少先队组织了4个采树种小组,采摘树种支援大西北的绿化。
第一天采到15千克,第二天采到20千克,第三天采到19千克。
(1)平均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2)平均每组采到树种多少千克?(3)平均每组每天采到树种多少千克?解(1)(15+20+19)3=18(千克)(2)(15+20+19)4=13.5(千克)(3)(15+20+19)34=4.5(千克)答:平均每天采到18干克树种,平均每组采到13.5千克树种,平均每组每天采到4.5千克树种。
【解题关键与提示】平均的总数是共采到的树种数,始终不变;按什么单位平均,三个问题的要求各不相同:问题(1)要求按天数平均;问题(2)要求按组数平均;问题(3)要求按每组每天平均。
★例4学校食堂第一周烧煤308千克,第二周烧煤313千克,第三周烧煤288千克。
假设每周按6天计算,这三周内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解(308+313+288)(63)=90918=50.5(千克)答:这三周内平均每天烧煤50.5千克。
【解题关键与提示】此题先求出三周烧煤总数及烧煤天数,然后再求出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例5少先队五一中队,一次数学测验的结果是:第一小队12人,每人平均95分,第二小队12人,每人平均96分,第三小队13人,每人平均97分,第四小队12人,每人平均90分,这个中队的平均分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解(9512+9612+9713+9012)(12+12+13+12)=463349=94.6(分)答:这个中队的平均分是94.6分。
人教版《平均数》PPT精品课件
(2)为了进一步估计果园中苹果的总产量(单位:kg), 果农从这 10 棵苹果树的每一棵树上分别随机摘取 4 个苹 果,这些苹果的质量分布如下表:
苹果的质量 0.2≤x<0.3 0.3≤x<0.4 0.4≤x<0.5 0.5≤x<0.6
频数
4
12
16
8
请你估计出这批苹果的平均质量. 平均每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0.42kg.
12
17
6
分析:抽出的 5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组成了一个 样本,我们可以利用样本的平均使用寿命来估计 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你能确定各小组的“组中值”和 “权”吗?
解:由表可以得出每组数据的组中值,则抽出 的 50 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
从计算结果来看,样本的平均数为 1672,则估计这 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是 1672h.
成绩
组中值
6.(2020·镇江)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
频数(人数)
(2)求该班本次考试的平均成绩.
(1)填写表中“组中值”一栏的空白; (2)该班本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分
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49.5~59.5
载客量/人
1≤x<21 21≤x<41 41≤x<61 61≤x<81 81≤x<101 101≤x<121
组中值
11 31 51 71 91 111
频数(班次)
3 5 20 22 18 15
思考1 表格中的组中值指什么?如何确定呢?
(2)求该班本次考试的平均成绩. 这天 5 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结果取整数)? 1000≤x<1400 (结果精确到个位)是( ) 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满分120分). (1)该班有____名学生; 当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者对考察对象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6.(2020·镇江)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 (1)填写表中“组中值”一栏的空白; (2)该班本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分 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满分120分). 现在你能总结出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一般步骤吗? -10,+5,0,+5,0,0,-5,0,+5,+10. (1)果农从 100 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 10 棵,分别数出10棵苹果树上苹果的个数,得到以下数据:150,157 ,154 ,155 ,152 ,153 ,150 , 159,155 ,155,你能估算出 平均每棵树上苹果的个数吗? 1800≤x<2200 5 m3 D.260 m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PPT
10 11 12 13 14
复式统计表
94 183 137 129 150
93 54 63 65 96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各部 分数量的多少,便于对比。 。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各部 分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 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 和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统计图:
(4)折线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 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级的变化情况,其中六年级时, 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最满意的同学最多。
(5)从统计表中可知男生比女生多4人,从条形统计
(2)A型:50×28%=14(人) B型:50×24%=12(人) AB型:50×8%=4(人) A型:50×40%=20(人)
⑴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⑵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
全装红球
不全是红球
⑶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是绿球。
分别该装什么球?
装红球蓝球
不装绿球
想一想: 任意摸一个球, 从哪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
分别在每个袋中摸球,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⑴
⑵
⑶
⑷
员工工资情况
员工 经理 王师傅 李师傅 陈师傅 张师傅 月工资(元) 3000 1100 900 800 700
(3000+1100+900+800+700)÷ 5=1300(元) 平均数意义:将几个不相等的数量,在总量 (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 们变为相等。 求平均的方法:总量÷总分数=平均数
(2)实从地扇形调统查计、图中测可量以知、道问六卷一班调男查女,生人或数是各收占 集全各班 人种数媒的体百 分上比的。 信息 (3、3)做条一形统项计统图计表示工六作一班的男主生要和女步生骤最是喜欢什的么运?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数学中,平均数是统计数据的一种常见表示形式,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集中趋势。
下面将介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中关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一、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也称为简单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表示方法。
它的计算方法如下:1. 将给定数据集中的所有数值相加,然后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假设有n个数据,记为x1, x2, x3, ..., xn,则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x1 + x2 + x3 + ... + xn) / n2. 举例说明:假设有一组数据集 {2, 4, 6, 8, 10},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平均数 = (2 + 4 + 6 + 8 + 10) / 5 = 30 / 5 = 6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其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将给定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数。
假设有n个数据,记为x1, x2, x3, ..., xn,则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为:中位数 = xi,其中 i = (n + 1) / 23. 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假设有n个数据,记为x1, x2, x3, ..., xn,则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为:中位数 = (xi + xi+1) / 2,其中 i = n / 24. 举例说明:对于一组数据集 {2, 4, 6, 8, 10},计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排序后为{2, 4, 6, 8, 10},中位数 = 6三、众数的计算方法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其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统计给定数据集中每个数值出现的频次。
2. 找出频次最高的数值,即为众数。
3. 如果给定数据集中有多个数值出现的频次相同且最高,则这些数值都是众数。
4. 举例说明:对于一组数据集 {2, 4, 4, 6, 8, 10},计算这组数据的众数:数值 2 出现 1 次,数值 4 出现 2 次,数值 6 出现 1 次,数值 8 出现 1 次,数值 10 出现 1 次。
平均数平均数课件ppt
$(\prod_{i=1}^{n} x_i)^{\frac{1}{n}}$
调和平均数
定义
将一组数据的倒数和的倒数称为调和平均数。
公式
$(\frac{1}{x_1} + \frac{1}{x_2} + ... + \frac{1}{x_n})^{-1}$
03
平均数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财务管理
投资收益
在投资领域,平均数被用来衡量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 资决策。
财务分析
通过计算财务比率、制作财务比率图表等手段,利用平均数对企业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查
在市场调研中,平均数常被用来反映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 整体评价和满意度。
市场分割
通过计算各个市场部分的平均收入、平均消费水平等指标, 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04
平均数的局限与不足
不能反映极端值
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当数据集中存在 极端值时,平均数会受到极大影响,导致结果失真。
例如,在衡量收入水平时,如果一个国家中只有极少数人拥 有极高收入,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较低,那么平均收入会受到 这些高收入人群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全国人民的收入水平 。
平均数平均数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平均数 •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平均数的应用 • 平均数的局限与不足 • 平均数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关系 • 平均数的实际案例分析
01
什么是平均数
定义与计算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 势的统计量。
平均数ppt课件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 简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并会单一地用算术平 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 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 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 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情景 导入
探索 新知
应用 新知
巩固 新知
盘点 收获
教学过程
01 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
评选班长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 统计案例,将此情境作为本节课讨 论的问题主线,不仅能够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 统计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他们能 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重点与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权”的理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让学生参与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策略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 法 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情境--问题教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 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第1 课时.主要内容是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 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 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精品课件8
练习二十三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 数精品 课件8
1. 育民小学四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718 15
12
5
7
2
10
9
3
(1)女生成绩在 1.41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8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2 m ~ 1.48 m 的有 5 人。男生和女生不及格的各有多少人?
合理饮食,多锻炼身体。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 数精品 课件8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 数精品 课件8
(3)有3位男生的身高在137 cm以下,体重在36 kg 以上,根据右边表格的数据,你认为他们的身高、 体重怎么样?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 数精品 课件8
《平均数》PPT—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 数精品 课件8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示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 2008~ 2012 年间,人均住房面积都在不断增加;每一年 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都比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大。
(2)调查本班同学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并根据小 组同学的数据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2)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获得的信息。 ①2006 年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比使用固定电话的用户 多多少户?2011 年呢? 46106-36779=9327(户) 98625-28512=70113(户) ②2010 年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比 2009 年增加多少户? 85900-74721=1117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