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故障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故障](https://img.taocdn.com/s3/m/cd249b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d.png)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故障发布时间:2023-07-11T04:54:34.746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2期作者:蔡晶慧[导读] 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操作回路以及内部回路。
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本体的操作机构和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均设有“防跳”回路,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也设有跳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两者监视跳合闸回路如何协调好防跳回路,若操作不当,则会使断路器产生不可靠动作。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 100840摘要:断路器应用中,应当配备防跳跃闭锁回路,仅允许断路器发生一次合闸的行为,从而避免在合闸期间因机构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断路器反复跳合的情况,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因此,对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故障进行分析,可以保证供电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断路器;防跳回路;应用;故障1防跳回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操作回路以及内部回路。
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本体的操作机构和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均设有“防跳”回路,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也设有跳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两者监视跳合闸回路如何协调好防跳回路,若操作不当,则会使断路器产生不可靠动作。
1.1保护装置防跳原理保护装置防跳原理如图1所示。
保护装置防跳原理是断路器合闸控制把手5、8接点粘死或者将HZJ触点粘死,线路出现手动跳闸或者是永久故障。
BTJ或者是6、7点闭合,跳闸回路接通,TBJ启动跳闸,当控制把手的5接点和8接点在粘死情况下,TBJ点闭合,启动TBJV,维持电压不变,TBJ需要位置自身触点,使闭合回路中的常闭触点TBJV串联断开,切断闭合回路。
断路器在跳开后,纵然断路器合闸控制手柄的触点5接点、8接点粘死,一旦向合闸回路发出指令,断路器不会再次合闸,即消除了断路器的“跳变”。
电网出现故障时,保护防跳装置可防止电气设备因多次冲击增加故障范围。
机构防跳是保证,若机构存在问题,则迫使开关仅能跳一次,防止断路器产生数次合闸冲击。
断路器防跳回路解析
![断路器防跳回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5d75e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7.png)
·以手动跳闸为例:防跳第一步:有跳闸命令(即常开接点叮闭合),整个-跳闸回路接通(图一红色线表示,TBJ圈带电动作,常开接点TB闭-合(有两副接点红框A、B表示,见图二),回路一为跳闸自保持回路,-自保持回路的 用,是为了防止保护出口继电器T叮的触点被烧坏。因为自-动跳闸时,叮的触点可能较断路器辅助触点先断开,以致被 弧烧坏。由-于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的触点叮B-A与它并联,即使T叮的触点先断,也不-会被烧坏。-·防跳第二步 T叮B-I带电的同时,T叮B-B接点也动作,使T叮B-V带电动作,-则T叮BV常开接点闭合,T叮BV常闭接 打开,T叮BV常开接点闭合后起自保-持的作用使T叮B-V带电动作持续动作(见回路二),T叮BV常闭接点打开 -断路器合闸回路断开,也就是说即使由于合闸接点粘死,一直有断路器合-闸命令,断路器不会再次合闸,发生反复分 的情况,达到防跳的目的。
ZD6-27-防跳回路是由防跳继电器来-g41D5-克411-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两个-4119-中4n1 2-线圈-4a1040-操作电源-电压线圈-021-回网回-4n103D17-跳位监视-TBJY-4101 071mC2:17-合将保持-41D10 4mL10-的16-壁合同-即-TBJW-防蚍-41084l12 舞2-手合-311Sg31g-2119-间-手艷-1"线路拉柜1m5-705抱进子-4n108-隔-1王资 P酒-LCP-12L-ILPI-G01-402-D项1粉-里保时-4儿P9-115-1i6-电流线圈-a原 5-31B-保护就铜-31022-1LP6-501-562-日1aR-B-416-始居年承护-502-21 P5-213351331-41D1371Y9-CB21:18-8四必-4nT06-保护动作 -断路器跳闸;若此时断路器合闸命令仍未解除,断路器将再次-合闸,这样断路器反复合分-合分称为断路器跳跃。跳 情况的-发生,可能致使断路器爆炸。所以必须针对断路器可能发生的-合闸跳跃问题装设防止跳跃装置,即防跳装置。 国内断路器的电气防跳,主要通过在断路器分合闸回路中设-置防跳回路。回路是由防跳继电器来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 -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一个是电压保持线圈。电流线-圈串联在跳闸回路中,以便当继电保护动作于跳闸时, 防跳-继电器可靠地启动。电压线圈的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中,-主要作用是在保护动作后可靠地切断合闸回路,防 断路器再-次合上。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79a5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0.png)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断路器是一种电力设备,用于在电路中保护其他电气设备免受过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断路器能够正常运行,一种称为防跳回路的原理被广泛采用,以防止断路器在发生故障时意外地恢复其工作状态。
防跳回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实现的。
当断路器处于打开状态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吸引辅助触头,这样即使主触头在故障恢复后突然关闭,辅助触头仍然保持吸合,从而防止断路器的跳回。
在断路器主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控制电路、熔断器、分断器、触头、保持电路和弹簧机构。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保证断路器的正常运行。
控制电路是断路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或发生短路时,控制电路会接收信号并触发断路器的切断动作。
控制电路还监测断路器的状况,如过温、超载等,以避免潜在的故障。
熔断器位于断路器主体的前端,主要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当电流超过熔断器的额定值时,熔断器内的电阻丝会瞬间熔断,切断电流的通路,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过载电流的影响。
分断器是断路器的关键组件之一,它位于断路器的断口处。
当断路器被触发切断电路时,分断器会迅速分开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从而有效切断电流的通路。
触头是用于传输电流的金属零件,它是断路器打开和关闭的关键部分。
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通过电磁力或机械力紧密接触在一起,在断路器关闭时形成电流通路。
保持电路是为了防止断路器跳回而设计的。
当断路器被打开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将辅助触头固定在位,从而阻止断路器的意外恢复。
弹簧机构是断路器的动力来源,它提供足够的力量来闭合和断开断路器。
当断路器被触发打开时,弹簧会释放能量并将触头分离,同时在断路器关闭时,弹簧会重新压缩并闭合断路器。
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恢复后意外地跳回。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https://img.taocdn.com/s3/m/7f76a1d749649b6648d747ff.png)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
KCF 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关于断路器防跳回路的探讨
![关于断路器防跳回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63fc52c915f804d2a16c107.png)
关于断路器防跳回路的探讨摘要:断路器防跳回路是二次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防跳回路的设计与防跳回路的配合却不尽完美。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断路器防跳失败的现象,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了防跳回路。
关键词:断路器防跳;防跳回路;二次回路;控制回路;事故预防0 引言断路器(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
所谓“跳跃”是指断路器在手动或自动装置合闸后,如果操作控制开关未复归或控制开关触点、自动装置触点卡住,此时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时,断路器将发生多次的“跳-合”现象[1]。
二次回路中,断路器的防跳回路通常有操作箱防跳和断路器机构防跳。
在现场验收中,发现一些防跳回路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2,3],特别是双重防跳回路的情况下,两种防跳回路之间的配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断路器防跳失败或者断路器跳开后无法再次合闸。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防跳回路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1 典型的操作箱防跳回路典型的操作箱控制回路如图1。
图1 典型的操作箱控制回路在该控制回路中,T BJV 为防跳继电器,当控制开关触点或自动装置触点卡住,即1D40 常带正电时,如果发生永久性故障,保护动作跳闸,TJ 接点通,防跳继电器TBJ 励磁,TBJ 常开接点闭合,由于1D40 带正电,则防跳继电器的电压线圈TBJV 励磁,TBJV 常开接点闭合,使防跳回路一直保持,而TBJV 的常闭接点则打开,使得合闸回路断开,从而起到防跳作用。
2 一起配合失败的防跳回路分析与改进与操作箱防跳回路不同的是,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一般采用合闸起动防跳继电器。
110kV 牛湖的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如图2。
图2断路器机构防跳原理图Fig.2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breaker Bodies anti-jumping图中107 为合闸正电,与图 1 中的107 相同。
断路器在合位状态下,QF 常开接点闭合,当控制开关触点或自动装置触点卡住,即107 常带正电时,防跳继电器1KA 励磁,1KA 常开接点闭合使防跳继电器保持励磁状态,1KA 常闭接点打开,断开合闸回路,从而在合闸正电保持的情况下,断路器跳开时起到防跳作用。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5ddea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8.png)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的装设方法以及控制回路的接线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器材•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交流电源•信号发生器•多用电表•电线、插头、万用表等实验原理断路器跳跃闭锁在高压线路中,当断路器需要进行一次充电操作时,必须保证断路器彻底关闭并锁住,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而在断路器没有完全关闭之前,不能允许开关被触发。
因此,利用跳跃闭锁继电器将断路器上的锁执行机构和触发装置相互关闭,可以实现断路器的跳跃闭锁。
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是指控制某个电器的回路,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控制元件组成的。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使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磁阀等元器件来实现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由电源、控制元件、控制装置和电动机等组成。
其中,控制元件用于在控制回路中起控制作用,包括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电磁阀等。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注意接线的正确性。
2.接通实验电源,打开控制开关,检查跳跃闭锁继电器和断路器的装置是否正确。
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调整至50Hz,检查断路器的跳跃闭锁是否正常。
4.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实验电路进行测试,检查电路的各项参数是否达到实验目标。
5.关闭实验电源,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注意电路的安全性,严禁触碰空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
2.实验时应注意正确连接电路,特别是控制回路的接线。
3.实验时应注意电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操作程序,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4.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的装设方法以及控制回路的接线方法。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电路的安全性和正确操作程序的重要性。
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及规范
![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f1378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b.png)
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及规范防跳回路是断路器合闸回路中的重要部分,用于防止断路器跳跃现象。
跳跃现象指的是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或机构问题,导致断路器多次分合或反复合闸分闸。
防跳回路分为操作箱内和断路器就地操作机构内两类。
在操作箱内的防跳回路中,继电器12TBIJa动作后,防跳继电器1TBUJa启动。
若出现保护重合闸脉冲过长、开关机构辅助接点故障或操作把手接点粘连等情况,继电器2TBUJa将启动并自保持,使开关合闸回路不能导通,达到防跳的目的。
操作箱防跳回路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容易受到操作箱内部故障的影响。
断路器就地操作机构内的防跳回路则相对复杂,但不受操作箱内部故障的影响。
其实现原理类似于操作箱内的防跳回路,但需要考虑机构的特殊性质,如机构脱扣等。
总之,防跳回路对于保证断路器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在设计和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跳回路种类,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操作箱防跳回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保护操作箱内的回路,运行环境良好,不容易出现故障。
然而,它的缺点是保护范围受限,只能防止合闸命令接点误导通造成的断路器跳跃问题,无法避免因操作箱以外的寄生回路或二次回路接地引起的断路器跳跃。
此外,当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继电器动作启动跳闸时,操作箱防跳回路无法启动。
还有一个问题是12TBIJa继电器需要与开关的跳闸电流箱配合。
机构防跳的原理是以___3AP/3-F1断路器A相回路为例,如图2所示:当开关合闸至合位后,S1LA开关常开辅助接点闭合。
若就地合闸接点K76粘连或保护合闸脉冲持续保持,则防跳继电器K75LA启动并自保持;合闸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断开,防跳功能实现。
机构防跳的优点是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仅并联在合闸回路中,对分闸回路没有影响,回路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实现就地保护,有效地消除了从保护装置到断路器机构箱间的保护死区现象。
然而,它的缺点是机构防跳继电器安装在断路器机构箱或汇控柜中,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存在受断路器振动影响等隐患,随着年限增长,运行状况逐渐变坏。
断路器的跳跃及防止措施
![断路器的跳跃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4d0e3e4afe04a1b071ded1.png)
断路器的分、合闸回路TBJ1 TBJ5 8 TBJ2 DL1 HQ9 11 LD RSM13 15 HD R6 7 TBJ DL2 TQ6 7BCJ变电站中,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操作通常是在主控制室进行的,主控制室中的控制屏上,装有对断路器进行合闸和跳闸控制的转换开关,转换开关与断路器操动机构之间用控制电缆联系。
1、 合闸状态: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断路器操作机构中的辅助开关(转换开关)的常开接点是闭合的,红灯经附加电阻和断路器常开辅助接点及跳闸线圈形成回路,红灯发平光。
这时虽然跳闸线圈有电流通过,但因回路中串接了红灯电阻及附加电阻,故电流很少,电磁力不足以将跳闸铁芯吸合,断路器不会动作跳闸,灯所以带附加电阻,是防止灯泡两端短接,造成断路器误跳闸。
红灯亮平光,一方面指示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另一方面指示跳闸回路完好。
2、 跳闸操作:断路器跳闸操作时,红灯及附加电阻被操作把手的6、7接点所短接,因而流过跳闸线圈的电流增大,跳闸线圈励磁,断路器动作,实现跳闸。
跳闸后,其辅助开关常开接点断开,使跳闸线圈断电,此时,绿灯发平光,指示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这时虽然合闸线圈有电流通过,但因回路中串接了绿灯电阻及附加电阻,故电流很少,电磁力不足以将合闸铁芯吸合,断路器不会动作合闸,绿灯亮平光,一方面指示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另一方面指示合闸回路完好。
²1V I断路器的跳跃及防止措施所谓跳跃就是断路器合闸后操作把手在未复归状态,若此时发生故障使断路器跳闸,由于合闸脉冲未解除,促使断路器再次合闸,如果合闸脉冲始终不能解除,断路器将出现多次的跳-合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跳跃现象。
长时间跳跃会缩短断路器的使用寿命以致造成断路器的毁坏,因此,在断路器机构内(机械防跳)及二次控制回路(电气防跳)加装防跳装置。
断路器合闸后,如果此时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BCJ接点闭合,使断路器跳闸,与此同时,跳闸电流也流过TBJ的电流线圈,使其启动,常闭接点TBJ2断开断路器的合闸回路,常开接点TBJ1接通TBJ的电压线圈,,此时,如果合闸脉冲未解除,则TBJ的电压线圈将通过控制开关合闸接点实现自保持,使TBJ2接点长期打开,断开合闸回路,只有当合闸脉冲解除,TBJ的电压线圈断电后,才能复归至正常.断路器的非全相运行非全相运行的概念:断路器正常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单相或两相跳闸时,出现缺相运行状态,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加装防止缺相运行的装置。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原理及应用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418c9fa8956bec0875e393.png)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原理及应用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很多, 其灭弧原理、操作机构和控制回路也是多种多样, 各有特点, 尤其是防跳回路的设计更是千差万别。
如何把控制回路和防跳回路很好地结合起来, 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本文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应用实践, 对目前比较流行的防跳回路接线和原理给予介绍, 并就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1防跳回路的作用a1 防止因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未能及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 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粘连) 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设备上, 造成断路器连续合切现象。
b1 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辅助接点调整不当(变位过慢) , 造成保护出口接点先断弧而烧毁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微机保护装置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忽视。
2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线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联式防跳回路、并联式防跳回路、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
国产断路器多采用串联式防跳回路断路器多采用并联式防跳回路。
其中串联式防跳回路最合理, 应用也最广泛, 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 还具有防止保护出口接点断弧而烧毁的优点, 这也是应用微机保护装置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
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功能, 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在执行防跳功能时, 跳闸线圈长期带电有可能烧毁。
2.1串联式防跳回路所谓串联式防跳, 即防跳继电器TBJ 由电流启动, 该线圈串联在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
电压保持线圈与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并联。
当合闸到故障线路或设备上, 则继电保护动作, 保护出口接点TJ 闭合,此时防跳继电器TBJ 的电流线圈启动, 同时断路器跳闸, TBJ 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 另一对常开接点接通电压线圈并保持。
若此时SK (5—8) 或HJ 接点不能返回而继续发出合闸命令, 由于合闸回路已被断开, 断路器不能合闸, 从而达到防跳目的。
浅析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常见的故障
![浅析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常见的故障](https://img.taocdn.com/s3/m/274302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1.png)
浅析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常见的故障发布时间:2021-03-25T06:09:52.055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9期作者:刘如灏[导读] 断路器作为一次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硬件组成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装置,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积极支持。
(海南省海口供电局变电所定安巡维中心海南海口 571200)摘要:断路器作为一次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硬件组成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装置,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积极支持。
断路器防跳回路可以规避断路器出现手动装置合闸与自动装置合闸的情况,如果控制开关触点或触点发生卡顿,则保护动作将会产生反复跳合。
文章首先阐明断路器跳跃危害,然后对防跳回路作用及断路器合闸进行说明,最后基于防跳回路工作原理,讨论相应故障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防跳回路;电力系统;断路器;装置合闸引言电力系统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灭弧结构与断流设备,断路器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切断空载与负荷电流,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断路器就会与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配合作业,切断超负荷电流。
断路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防跳跃闭锁回路,且断路器只能出现一次合闸行为,以此保障合闸期间断路器反复跳合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对断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及故障进行详细分析,能够为电力系统正常供电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1断路器跳跃故障在永久性故障电路闭合中,如果出现故障反复闭合的情况,则故障范围将会持续扩大,并产生相应事故,当保护跳闸信号显示为断路时,故障严重程度会更高,例如断路器爆炸、人生安全事故等。
真空断路器在6kV电压下的主触点约为10mm,真空包装不能承受连续的关闭冲击。
此外,开关线圈符合短时工作系统的工作特征,处于多次分合闸下,极易使合闸线圈出现损坏。
因此,为避免此现象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应制定相应的防跳举措[1]。
2防跳回路的作用和断路器合闸当前断路器生产制备过程中普遍会配备防跳回路装置,并在此装置的作用下,有效提升断路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跳跃故障的出现频率。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c6cb2daef8941ea66e0591.png)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发表时间:2019-01-18T10:23:40.06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山江涛陈刚[导读] 断路器控制回路多种多样,其防跳回路基本设计思路都是断开合闸回路山江涛陈刚(国网安康供电公司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断路器控制回路多种多样,其防跳回路基本设计思路都是断开合闸回路,但其实现方式却不尽相同。
根据多年的二次回路检修经验,对目前广泛采用的防跳回路接线和原理给予介绍,并就实际应用中的故障排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防跳;故障处理一、断路器防跳的概念及作用所谓的防跳,是指“防止跳跃”。
跳跃是指断路器在合闸于故障线路时,如果操作控制开关未复归或控制开关触点、自动装置触点粘连,此时继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发生的多次“跳-合”现象。
断路器防跳,就是利用操动机构本身的机械闭锁或另在操作接线上采取措施,以防止这种跳跃现象的发生。
二、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线及防跳的动作原理常用的防跳回路有两种:串联式防跳回路和并联式防跳回路,比较少见还有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
以下仅就常用的两种防跳回路进行分析。
1.串联式防跳回路串联式防跳,其防跳功能的起动由串接在跳闸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TBJ电流起动线圈实现。
TBJ是一个双线圈继电器,由串接与跳闸回路的电流启动线圈TBJ,和接于防跳回路的电压自保持线圈TBJV组成。
在跳闸过程中,当TJ闭合接通TBJ回路时,防跳回路中的TBJ2闭合,电压自保持线圈启动,TBJV2闭合,TBJV1断开。
如果在保护跳闸期间,HJ发生粘连,HJ->LP2->TBJV2->TBJV这条回路接通,TBJV电压自保持,使得TBJV1始终断开,合闸回路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这也就达到了防跳的目的:将断路器闭锁在跳闸状态。
如果跳闸完成后没有跳令存在,则在断路器完成分闸后,跳闸回路被DL常开接点断开,TBJ电流线圈失电,此时由于HJ是断开的,不能形成TBJV电压自保持,复归。
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
![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https://img.taocdn.com/s3/m/f475d1922cc58bd63186bd71.png)
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组成:断路器的跳、合闸控制回路、“防跳”闭锁回路、位置信号指示回路、启动事故音响回路、预告信号回路、合闸回路及“防跳”闭锁回路。
控制开关和操作机构1)控制开关(LW2-Z型转换开关)有六种位置,“跳闸后”、“预备合闸”、“合闸”、“合闸后”、“预备合闸”。
合闸操作:“预备合闸”宀“合闸”宀“合闸后”。
跳闸操作:“预备跳闸”宀“跳闸”宀“跳闸后”。
2)操作机构种类:手动操作机构、电磁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液压操作机构、气压操作机构等。
te*1刁—闻■* T•:- ' 1314-1!IM p-1'T& 3KM M——!■X—X_J X J L xa X亠—一X:—X K」X―=X一—M—,——X—―X;—MB s'K>——'—X一一—K X—Xn»mm I.JJB——X———'—-「一——1K1X1KID夕―•1—-丄x l1「-^-X1Xtt J JESA#*flLW2-Z-t fll帚6*、40、20 *0丹曲jm艾断路器的自动跳、合闸:1)断路器的自动跳闸:不对应接线:断路器事故跳闸后,控制开关仍在“合闸后”位置,断路器和控制开关的位置不对应。
ft ffl桁彳rr令mtff T- f\~H L~科M云护總厲^WF 4-WC -WC控制幵厌投叫擡点iMfH(1) 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包括:控制保护回路、合闸回路、事故信号回路、预告信号回路、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闭锁回路等。
(2) 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电源由操动机构的型式和控制电源的种类决定。
断路器一般采用电随或弹簧操动机构。
弹簧操动机构的控制电像可用直流也可用交流,电磁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要用直流。
(3) 断路器的控制和偷号回路接线可采用灯光监视方式或音响监视方式。
(4) 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的接线要求:①应能监视电源保护装置〔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及跳、合闸回路的完整性(在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上不允许并接电阻);②应能指示断路器合闸与跳闸的位置状态,自动合闸或跳闸时应有明显信号;③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简称“防跳”)的闭锁装置;④合闸或跳闸完成后应使命令脉冲自动解除;⑤接线应简单可靠,便用电缆芯最少。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资料讲解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135072158fafab069dc027f.png)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
KCF 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断路器控制回路防跳方式分析
![断路器控制回路防跳方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c1ae4d6529647d26285294.png)
断路器控制回路防跳方式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断路器最常见的两种防跳方式,并分析了其各自优缺点,随后得出断路器防跳回路本质,即保证在一个合闸命令过程中只对开关合闸线圈励磁一次,并介绍了基于这种理念设计的防跳回路在FKG型断路器控制回路上的应用。
关键字:防跳;防跳回路;断路器;控制回路;0、引言断路器的跳跃,是指在开关合闸过程中,由于控制开关触点卡涩或者自动装置触点粘连,恰巧此时保护装置动作使断路器自动跳闸后,开关出现的多次合闸-跳闸现象。
断路器的多次跳跃,可能会造成开关设备损坏,降低开关的遮断能力,严重时甚至引起开关爆炸等事故。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采用在电气控制回路加设防跳回路的方法来避免,目前最常见防跳回路有两种,一种为保护操作箱回路防跳;另一种是利用开关机构自身的回路防跳。
1、保护操作箱防跳采用保护操作箱回路的防跳,这是传统上最常用的防跳方式。
图1为南瑞继保CZX-22RR1型操作箱回路图,以A相为例,图中只画出了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图1 南瑞继保CZX-22RR1型操作箱回路图进行合闸操作时,若合闸回路触电粘连或者手合命令一直未解除,在开关合闸后断路器辅助接点DL1断开,此时继电器SHJa线圈、n104(4D113)端子与正电源端等电位。
当保护装置动作后TJ1接点闭合,在切断开关过程中防跳继电器(电流型)2TBIJa动作,对应的常开接点2TBIJa闭合接通防跳回路:防跳继电器(电压型)2TBUJa得电动作后两对常闭接点断开,切换合闸线圈的回路;从图中可以看出,防跳继电器(电压型)2TBUJa通过一对闭合的常开接点实现自保持,直至合闸命令解除/消失后其相应的方才返回到原状态:即恢复合闸线圈回路原状态。
同时我也可以看出在切断开关过程中防跳继电器(电流型)另两对常闭接点2TBIJa动作打开,迅速切断至n104(4D113)端子的合闸回路,可靠起到了防止断路器辅助触点配合不当引起的开关再次合闸的作用。
断路器控制回路-学员
![断路器控制回路-学员](https://img.taocdn.com/s3/m/fee9174d0066f5335a812191.png)
图5由防跳继电器构成的断路 器控制回路
3.事故音响信号起动回路 断路器自动跳、合闸后,不仅指示灯要发出闪光,而且 还要求发出事故音响信号(蜂鸣器HA)。事故音响信号是 利用不对应原则实现的,全所共用一套音响装置。
2
1
断路器的自动合闸是由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 点K1闭合实现的。
图3断路器基本跳、合闸回路
(2)跳闸操作: 手动跳闸是将控制开关SA
打至“跳闸”位,此时其6—7 触点接通,而断路器在合闸位 置时其动合触点QF1是接通的, 所以跳闸线圈YT通电,断路器 进行跳闸。当跳闸操作完成后, 断路器的动合触点QF1断开,而 动断触点QF2接通,准备好合闸 回路。
1.按控制地点分
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地点分为集中(远方)控制 和就地(分散)控制两种。
(1)集中控制。在主控制室的控制台上,用控制开关或按钮 通过控制电缆去接通或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对断 路器控制。一般对发电机、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厂 用变压器35kV以上线路等主要设备都采用集中控制。
1.控制开关的构成
图1是发电厂和变电所普遍应用的LW2-Z型控制开
关的结构图。左端是操作手柄,装于屏前;与手柄 固定连接的方轴上装有5~8节触点盒,用螺杆相连 装于屏后,如图1(a)所示。图1(b)是控制开关 的纵视图.
接线端子
操作手柄
触点盒
面板 操作手柄
表5-1
LW2-Z-1a、4、6a、40、20、20/F8型控制开关触点图表
若线路发生故障,则继电保护装置动作,K2 触点闭合,经KCF1的电流线圈、断路器动合触 点QF1,跳闸线圈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 同时,KCF1电流线圈起动,其动合触点闭合, 使其经电压线圈KCF2自保持,而KCF的动断触 点断开,可靠地切断KM线圈回路,即使SA的 5—8触点接通,KM也不会通电,防止了断路器 跳跃现象的发生。只有合闸命令解除(SA的 5—8触点断开或K1断开),KCF2电压线圈断 电,才能恢复至正常原始状态。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2ce5330b4c2e3f5727633d.png)
五、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利用实验装置,再现断路器的“跳跃”现象的出现。
2、掌握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的“防跳”原理、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3、理解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为实现安全可靠地工作,该电路满足了哪些基本要求?4、掌握电路中所用控制开关的触点图表,学会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接线和实验操作方法。
5、为什么在防跳继电器中有电流起动线圈和电压自保持线圈的在在?如果不在在,电路是否会正常工作?6、什么叫做断路器与控制开关的不对应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有什么信号现象?二、原理说明所谓“跳跃”是指断路器合闸回路中,控制开关的触点在合闸结束后来不及返回而人为地闭合,或自动装置继电器的触点由于某种原因在动作时被卡住不能复归,此时断路器合闸在永久故障的线路上,造成断路器在短时间内多次跳闸-合闸的现象。
危害:断路器如果多次“跳跃”,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并使事故扩大。
因此必须采取“防跳”措施。
措施: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见图5-1,图中的中间继电器TBJ,称为跳跃闭锁继电器。
它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串联于跳闸回路中,这个线圈的额定电流应根据跳闸线圈的动作电流来选择,并要求有较高的灵敏度,以保证在跳闸操作时能可靠地启动;另一个线圈为电压自保持线圈,经过自身的常开触点并联于合闸接触器线圈HC回路中。
另外,在合闸回路中还串接入一个TBJ的常闭触点。
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利用控制开关KK手动合闸或自动装置触点1ZJ进行自动重合闸时,如遇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其触点BCJ闭合,将跳闸回路接通,使断路器跳闸。
同时跳闸电流也流过跳跃闭锁继电器TBJ的电流启动线圈,使TBJ动作,其常开触点接通TBJ的电压线圈常闭触点断开合闸线圈回路。
此时,如控制开关KK的触点5-8或自动装置的触点1ZJ因故未断开,则TBJ的电压线圈始终带电,与HC线圈串联的TBJ常闭触点就始终分开,实现“闭锁”,HC线圈就始终无电,断路器就不能进行多次合闸。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讲解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aa2f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6.png)
远方自动跳闸
步骤: 1. 控制开关S旋至“远方”位
置、遥控压板XB2接通 , (+W)―S― XB2―K2―R―(-W)接 通 2. K2动作,发出可进行操作 信息,通过远方跳闸继电器 K4动作,使其常开触点K4 闭合
远方
远方手动:S旋至“远方”位置、遥控压板XB2 合远上方自动:无人值班的情况,则可由上一级 调度值班人员发出指令,按照预先编好的 操作程序通过计算机自动操作
就地手动合闸
步骤: 1. 控制开关S旋至“就地”
位置、遥控压板XB2打 开 2. 按下控制开关“SA 合”, (+W)―S―SA 合
―KCFV2―K3―QF2 ―YC―(-W)接通,断 3. Q路F器1闭合合闸、触点QF2断开 4. (+W)
3. K1励磁并动作,其常开触
点闭合,(+W) ―K1―KCF1―QF1―YT―(W)接通,断路器跳闸
4. QF1断开 ,切断跳闸线 圈
YT的电源;QF2闭合,绿灯 HG发光,表明断路器处于 跳闸状态,跳闸位置继电器
K6动作发出跳闸信息。
3.防“跳跃”闭锁
按下控制开关“SA合”后,断路器就合闸。如果是合闸 于有予伏性故障的线路上,则在继电保护作用下,断路器 会自动事故跳闸。假若控制开关“SA合”接触时间过长, 或触点被焊住或机械被卡住不能复归,即“SA合”一直 在发合闸信号,则断路器在事故跳闸后会再次合闸。由于 是永久性故障,在继电保护作用下,断路器又会跳闸,造 成断路器多次合闸、跳闸,即出现断路器“跳跃”现象, 这极易造成断路器损坏,必须加以防止。
3. (+W)―S―XB2K5―KCFV2―K3―QF 2―YC―(-W)接通, 断路器合闸 以下与就地手动合闸相 同.
防跳原理
![防跳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15a8bef121dd36a32d8237.png)
“防跳跃”,就是开关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断路器跳跃一般有两种情况:1、主回路没有故障,由于断路器机构辅助触点不良,继电器触点卡住等原因。
2、主回路确有故障,断路器合于故障点,继电器保护动作是断路器跳闸,而这时断路器的操作把手尚未复归或自动装置的触点卡死等,从而使断路器发生多次跳合的现象。
断路器跳跃时,对供电系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断路器本身也容易损坏甚至爆炸。
因此,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应装有防止跳跃的闭锁装置。
其原理如图:当控制开关SA5-8接通使断路器合闸后,如断路器保护动作,将使断路器跳闸,KL电流线圈通电,其触点KL1闭合。
如果此时合闸操作手把未复归或自动装置的触点卡住,则KL的电压线圈通过KL1触电自保持,其触点KL2将合闸回路断开,使断路器不知多次合闸而发生跳跃。
防跳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007-02-26 16:5135kV及以上的断路器,常采用“电气防跳”。
此种防跳继电器有有两个线圈,一个是供启动用的电流线圈,接在跳闸回路中;另一个是自保持用的电压线圈,通过本身的常开触点(TBJ1)接入合闸回路。
当合闸过程中,如正遇永久性故障,因而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BCJ 闭合,断路器跳闸,并起动防跳继电器TBJ。
若控制开关手柄(合闸按钮)未复归或其触点被卡住,以及自动合闸装置的合闸触点被卡住(没有分开),由于防跳继电器的触点TBJ1已经闭合,致使TBJ的电压线圈带电,起自保持的作用。
断路器控制回路知识讲解
![断路器控制回路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ceedd7a77232f60ddcca1b6.png)
二、控制开关
LW12型控制开关
这种控制开关有两个固定位置和两个操作位置(由垂 直位置顺时针旋转45度或水平位置逆时针旋转45度)。 由于具有自由行程,所以开关触点位置共有六种状态, 即:预备合闸、合闸、合闸后、预备跳闸、跳闸、以及 跳闸后,能够把跳、合闸操作分为两部分。 开关触点的六种状态 控制开关触点图表
2019/2/23
9
二、控制开关
控制开关的结构
控制开关的作用
在断路器控制回路中作为运行值班员进行 正常停、送电的手动控制元件
控制开关的构成
操作手柄:安装在屏正面 面板:安装在屏正面
触点盒:与手柄连接,安装在屏内
控制开关采用旋转式,通过将手柄向左或向右旋转一定角度来实现从 一种位置到另一种位置的切换,其中手柄看做成带或不带自复机构两 种类型,带自复机构宜用于发分、合闸命令,之允许在发命令时接通, 在操作后自动恢复原位
14
二、控制开关
小结
本章设计内容及相知识一: 01|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控制开关的使用以及LW12型开关 的接点形式,应该熟记这几个开关位置对应的接点分合情 况,以便在工作中快速判断开关是否正常 02|在工作中不要轻易断定开关是否良好,当出现开关合 不上的时候,先要检查开关相应接点电位是否确实正确, 现场工作中确实出现过控制开关接点时通时断现象为障碍 的排除增加了难度
自动重合闸 开入接口 保护或其他 跳闸开入
控制
开关
2019/2/23
6
一、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 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三
控制回路装设有防跳回路
应能监视控制回路操作电源及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 应对二次回路短路或过负荷进行保护; 应能监视控制回路操作电源及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 断路器的事故跳闸回路,应按“不对应原理”接线;
控制回路说明
![控制回路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c1f075b69eae009581bec35.png)
防跳跃回路说明
自动装置接点卡住,致使跳闸控制回路仍然接通而动作跳闸,这样断路器将往复多次地“跳一合”,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跳跃”。
防跳跃闭锁保护就是利用操作机构本身的机械闭锁或另在操作回路采取其它措施(如加装防跳继电器等)来防止跳跃现象发生。
使断路器合闸于故障线路而跳闸后,不再合闸,即使操作人员仍将控制开关放在合闸位置,断路器也不会发生“跳跃”。
正常情况下,手动合闸(KK的○1、○2接通)或者遥控合闸(HJ接通)时,HBJ线圈带电→HBJ-1接点闭合→合闸保持回路接通→直至断路器合闸结束→QF-1常闭接点断开→合闸保持回路断开,→此时QF-2闭合→跳闸保持回路处于待工作状态。
当引起跳闸的几个条件之一成立时,TBJ1线圈带电→TBJ1-1闭合→跳闸保持回路接通,→直至断路器分闸结束→此时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QF-2常开接点断开→分闸保持回路断开→QF-1常闭接点闭合→合闸保持回路处于待工作状态,等待合闸。
当合闸于故障时,会立即跳闸,如果此时合闸接点粘连,就会出现跳闸→合闸→跳闸→合闸。
的跳跃现象,此控制回路具有防跳功能。
当合于故障时,此时跳闸保持回路正处于工作状态(TBJ1-1、TBJ1-2都闭合),
同时因为合闸接点(KK的○1、○2)粘连,TBJ2带电,TBJ2-1常闭接点断开,合闸保持回路不工作,因此无法进行合闸,当跳闸结束后,TBJ1断电,TBJ1-2断开,但此时因TBJ2带电,TBJ2-2 仍然闭合,形成自锁,防止跳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
KCF 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当手动合闸时SA的5—8触点尚未断开或自动装置K1触点烧结,此时发生故障,则继电保护装置动作,K2触点闭合,经KCF1的电流线圈、断路器动合触点QF1,跳闸线圈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
同时,KCF1电流线圈起动,其动合触点闭合,使其经电压线圈KCF2自保持,而KCF的动断触点断开,可靠地切断KM 线圈回路,即使SA的5—8触点接通,KM也不会通电,防止了断路器跳跃现象的发生。
只有合闸命令解除(SA 的 5—8触点断开或K1断开),KCF2电压线圈断电,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
对于3~1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如果采用室内开关柜,没装自动重合闸,由于开关柜具有机械防跳装置,为了简化接线,此时断路器可不设电气“防跳”装置。
电压回路断线闭锁原理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电压回路断线闭锁的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电压回路断线闭锁;应用1 对断线闭锁装置的要求在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中,电压回路断线闭锁装置是不可或缺的,象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的阻抗保护、发电机的匝间保护等动作的正确与否,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装置动作的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甚至引起误动,因此我们尤其重视电压回路断线闭锁装置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不同的原理。
对断线闭锁装置总的要求是,当电压回路发生各种可能使保护误动作的故障情况时,它能可靠地将保护闭锁并发出信号;当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保证可靠的动作。
2 继电器保护及存在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断线闭锁装置,由于受技术、设备的局限性,多采用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的继电器完成。
如零序电压磁平衡原理的断线闭锁装置,闭锁继电器DBJ采用瞬时动作的磁平衡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W1、W2,分别连接在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Ua、Ub、Uc三个相电压和开口三角绕组上。
继电器DBJ两个线圈W1和W2的匝数比、极性满足:当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而出现零序电压时,使W1、W2产生的磁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在这种情况下DBJ不动作,装置不闭锁保护。
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发生一相或二相断线时,在DBJ的W1就有零序电压,而一次系统是正常的,则DBJ的W2上没有电压,两线圈合成磁通不为零,于是DBJ就动作,闭锁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碰到这样的问题: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一次PT断线(保险熔断),上述继电器两线圈合成磁通仍为零,于是DBJ不动作,但用专用PT实现的发电机匝间保护因一次PT断线也感受到了零序电压,保护因失去闭锁而动作停机。
从机组运行的角度出发,一次PT断线也是异常情况,匝间保护不应该动作停机的。
这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可能地完成各种保护原理,对设备的异常情况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3 微机保护原理及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原理更加完善,而且使用非常灵活,微机得到了广大继电保护人员的普遍认可。
微机保护采用数字继电器,由软件实现,只要列出继电器动作判据的数学表达式,按算法编写程序就可实现继电器的功能。
微机保护中电压回路断线闭锁原理应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1)电压平衡式TV断线原理:比较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压,当某一侧TV失去电压时继电器动作,瞬时发出断线信号并闭锁相关保护。
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此种原理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装置两组PT的断线均可判别并分别报警,既闭锁了相关保护,又有利于分析PT断线的原因,很适合应用于发电机专用PT的匝间保护。
2)无零序电压的单相电压互感器TV断线原理:当三相电压小于8V,且任一相电流大于0.06倍额定电流、三相电流都小于Iset 时判三相断线;当任两相之差大于18V且三相电流都小于Iset时判单相、两相断线。
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后延时80ms发TV断线信号并闭锁相关保护。
此种原理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仅适用于无零序电压的单相电压互感器TV断线。
3)零序电压型单相电压互感器TV断线原理:当三相电压小于8V,且任一相电流大于0.06倍额定电流、三相电流都小于Iset 时判三相断线;计算三相电压的向量和与开口三角电压之差大于18V,三相电流都小于Iset时判单相、两相断线(开口三角电压根据不同的接地方式乘以不同的接地系数)。
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后延时80ms发TV断线信号并闭锁相关保护。
此种原理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仅适用于零序电压型单相电压互感器TV断线。
4)负序电压TV断线原理:正序电压小于30V、三相电流都大于0.06倍额定电流、负序电压大于8V、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后延时9s发TV断线信号,一般不作保护闭锁判据。
此种原理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可普遍适用。
关于断路器跳跃闭锁的几点应用探讨摘要: 介绍断路器电气跳跃闭锁回路的接线、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技术性能要求和跳跃闭锁继电器电流启动回路的构成方式,分析各种构成方式的优缺点,指出传统的改变电流线圈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应用方式,而并联支路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运行经验,逐步完善,再推广使用。
随着并联支路器件可靠性的提高和电路的不断完善,并联支路接线形式的断路器跳跃闭锁回路将逐步代替更换继电器电流线圈形式的断路器跳跃闭锁。
关键词: 断路器; 跳跃闭锁; 分流支路1 跳跃闭锁回路的电路分析电气跳跃闭锁回路通常是由跳跃闭锁继电器实现的。
图1 是适用于具有一个跳闸线圈的断路器的跳跃闭锁回路接线图。
跳跃闭锁继电器TBJ具有一个电流启动线圈TBJ/I、一个电压保持线圈TBJ/U,2对动合触点TBJ1,TBJ 4和2对动断触点TBJ 2 ,TBJ3 ,TBJ/I接于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TBJ/U接于断路器的合闸回路,TBJ1作电流自保持用,TBJ2 ,TBJ3并联后串入合闸回路。
当跳闸继电器TJ 动作启动跳闸时,TBJ/I 励磁,TBJ 动作,TBJ1闭合将跳闸命令保持,直到断路器断开,同时TBJ2 ,TBJ3断开合闸回路,TBJ4闭合,准备好TBJ的电压自保持回路。
若在断路器未断开之前,即TBJ 未返回之前手合继电器触点SHJ 或自动重合闸触点ZHJ 闭合,则TBJ 经已经闭合的TBJ 4 和SHJ 或ZHJ 自保持,即TBJ2 , TBJ 3 继续处于断开状态,保证断路器不会合闸,达到跳跃闭锁的目的。
2 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技术要求2. 1 电流启动值根据电力工业部1984 年反事故措施和电力系统二次回路设计规程的规定,跳跃闭锁继电器的电流启动值应与断路器的跳闸电流配合,其电流启动值不得大于断路器跳闸电流的50 % ,即跳闸时跳闸回路的电流应大于TBJ 启动电流的2 倍,保证TBJ电流的可靠系数大于2。
2. 2 电流线圈的电压降根据上述规定,跳跃闭锁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的电压降应小于操作回路额定电压的5 %。
2. 3 电压动作值按照规程的规定,跳跃闭锁继电器的电压动作值应不大于操作回路额定直流电压的70 % ,保证操作直流电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波动时,TBJ 可靠动作;同时TBJ 电压动作值应不小于操作回路额定直流电压的50 % ,以保证操作直流电源回路接地时,TBJ 不误动作。
2. 4 触点性能TBJ 的触点性能应与继电保护装置中出口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性能相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1 ] ,继电保护装置中出口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返回特性,返回值≥额定值的10 %(对于干簧继电器,要求返回值≥额定值的70 %) ;闭合容量,直流回路220 V ,5 A;机械寿命,不带负载时,动作105次;接触电阻,用毫欧计测量时≤0. 1 Ω;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时≤0. 5Ω;用电流电压法测量时≤0. 1Ω。
2. 5 绝缘性能a. 同一组触点断开时,能承受工频1 000 V 电压,时间1 min ;b. 无电气联系的各导电部分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 V 电压,时间1 min ;c. 所有导电部分对安装架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 V 电压,时间1 min。
3 跳跃闭锁继电器启动回路的构成3. 1 改变继电器电流线圈的参数通常选用具有电流型动作线圈的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其电流线圈电流动作值按断路器跳闸电流选取,以保证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针对这种要求设计的继电器电流动作值规定为标称额定值的30 %~50 % ,只要选取继电器电流与断路器电流一致,就能满足继电器灵敏度的要求。
选用电流型继电器作为跳跃闭锁继电器TBJ 的优点是跳跃闭锁回路接线简单,可以通过合闸位置继电器HWJ 对TBJ 的电流线圈进行监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TBJ 断线,则HWJ 会发出异常告警信号,以便及时处理。
其缺点是当断路器跳闸电流改变时,必须更换相应电流规格的继电器,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