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解读中西方幽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中的前沿课题。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尤其重点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交际原则与方式。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而不注重跨文化能力,忽视了社会意义。不同文化中幽默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学的层面,而且上升到跨文化交际的层面上。文化交流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中西方幽默;跨文化交际;幽默;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它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在人类进入21 世纪以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显得尤为重要,各种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和谐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研究,以使人们能更好的掌握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幽默语言,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中西方幽默的嬗变
幽默来源于拉丁文“humor”,是一个生理术语,指体液。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不同的气质取决于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因此,“Humour”的本意是指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所决定人的思想上、习惯上的倾向、气质、心理、情绪。第一个把幽默引入文学领域的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琼生。17 世纪末,幽默有了现在的含义;18 世纪,有了以幽默为创作风格的文学家、艺术家。当幽默传遍世界的时候,便成为一种智慧的象征。首次把幽默引入中国的是林语堂先生。幽默虽是外来词,但幽默文化却与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国古代的幽默包含了深邃的哲理,巧妙的思辨。近现代的林语堂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智慧。
二、中西方幽默不同的原因
中西方幽默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型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及方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为了说明一个人的愚蠢,便着重描写此人说话、做事是如何蠢,使人在读过后,能马上直观地得出结论。而西方文化属于外倾型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在幽默中,就体现为利用克制陈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阅读幽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曲言,来理解幽默本身。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
三、中西方幽默不同的特征
总体说幽默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幽默的诠释和运用也不相同。中西方幽默在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滋养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特征。西方幽默的底蕴深厚,有句话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可以不做个优秀的人,但绝对不可以做个不懂幽默的人。西方幽默大多充满智慧,含蓄而有思想,懂得自嘲,善于用自嘲的方法展示幽默,同时博取对方的亲切感。相比而言,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中国经历几千年封建体制,人的思想自我约束感很强,顾虑太多,与人交往中更希望展示完美自我,难以自嘲。所以,幽默也是多为针对第三方的,简单而直接的多。因此,中西方幽默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一)幽默的内容和功用不同。
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传统幽默里性是雷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内容却比较多。幽默的功用可分为:批判性(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否定,它只是对日常现象进行富于情趣的反映)。幽默在西方纯娱乐性比较多,这是幽默从起始状态时起便形成的。而中国幽默似乎有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为政治服务,流传到现在的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大多是这类。
(二)对分寸的把握和技巧不同。
中西方幽默受各自文化传统和理念不同,形成的风格、手法也不相同。从幽默创作来看,在对含蓄性的追求上,中国和西方国家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宏观上,西方国家的幽默力求把含蓄化和凝练化、哲理化结合起来,使幽默回味有更大空间。而中国幽默,它善于掌握含蓄与明快的尺度。中西方幽默在技巧上远不如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表现的也十分隐蔽、微妙。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然后又跳跃到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而西方的幽默往往只有一个悬念,但由于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的要求,运用“包袱”的限制很多。
四、中西方幽默的流变与整合
文化的差异无所谓优劣,贵在兼容、互补且点缓世界文明。各种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共存。交流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共存,是文化融合的保证。和而不同是全球化场景下文化发展和文化共生的必由之路,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可以成为消解文化或文明冲突的方法。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表现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文化冲突的未来走向将是人类共识领域逐渐扩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逐渐减少,在全球化背景下演变为相互存在的多元文化体系。幽默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沟通了多元文化系统下的不同民族的人们,使人们在交际中认识到了幽默的力量。它张扬民族特质,表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更从独特角度和各个领域体现时代的风貌和现状。幽默的情致神韵只有共享同一文化的群体成员才能心领神会。因此,无论是分析幽默技巧还是研究其语言艺术,需要首先考察它依托的文化蕴藏。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幽默,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幽默文化折射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融合的变化。它可以从多个出发点,通过多种技巧的运用,含而不露,轻快而不颠狂,巧妙地映象时代文化的精彩。这就幽默魅力的所在。幽默是人类交际过程中能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使整个世界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西方幽默的也在逐渐融合。在中西方幽默逐渐融合同时,应该保留民族的,同时将视野放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既保留民族的,又大胆承认某些共性,产生新的幽默方式。
五、结束语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类的发展是在碰撞和冲突中前进的,人类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跨文化交际获得一定的共识。人类文化需要在差异中实现整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文化交际成为时代的突出特征,这种跨文化的中西方幽默的研究,即有利于中美成功地进行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