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合集下载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

火山爆发小模型
•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红色食用色素、肥皂 、容器
火山爆发小模型
实验步骤 1. 在容器中倒入小苏打,并堆成小山形状。
2. 在小苏打中滴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
火山爆发小模型
实验现象
红色“岩浆”从“火山口”流出,模 拟火山爆发场景。
原理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推动红色肥皂泡向上运动,模拟火 山岩浆的流动。
性,食用色素则赋予橡皮泥丰富的色彩。
04
实验现象:制作出具有可塑性、可拉伸的橡皮泥。
05 当代社会面临的化学问题 及挑战
白色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白色污染现状
阐述当前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包括塑料垃圾 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解决方案
介绍可降解塑料、生物塑料等替代传统塑料的环 保材料,以及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04 趣味化学实验展示及原理 分析
彩虹牛奶实验
• 实验材料:牛奶、食用色素、洗洁精、盘子
彩虹牛奶实验
实验步骤 1. 在盘子里倒入一层牛奶。
2. 在牛奶中滴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彩虹牛奶实验
实验现象
色素迅速向四周扩散,形成美丽 的彩虹色。
原理分析
洗洁精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破 坏牛奶表面的张力,使色素得以 迅速扩散。
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 并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从而创建了元素周期表。
预测新元素
通过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预测了一些未知元素的存在和性质, 为后来的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
化学理论的推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为化学学科的进步做出了 巨大贡献。
高分子材料
01

初三化学练习册 答案(上海)

初三化学练习册 答案(上海)
32
34
18
74.5
5.略
6.(1)过氧化氢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氧气 (2)加热可以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反应速度 (3)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度
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一)
1.(1)氢元素和氧元素
(2)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3)2:1
(4)1:8
(5)18
反常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冬天水管冻裂
缔合性 分散性
12.CaO+H2O —— Ca(OH)2
CO2+H2O —— H2CO3
(二)
1.无色无味、液态、密度1*10^3 kg/cm3、凝固点0℃结成冰、100℃变蒸气、不良导体
2~8 CDDCDB
9.氧化钙 生石灰逐渐消失 酚酞变红 氢氧化钙为碱性溶液
氢气
化学式
H2O
Mg
MgO
物质类别
化合物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8.(1)钙
(2)铁
(3)硫
(4)磷
9. D
10.(1)Mg O2 MgO
(2)CO2 H2O
11.(1)氯化钠 水
(2)NaOH
(3)Cu(OH)2 CuSO4 H2O
(4)CaO H2O
(6)88.9%
2.(1)NH4HCO3
(2)17.7%
(3)20.1% 大于 假广告
3. SO2 CuO Na2O NaCl Mg(OH)2 CuSO4
4.(1)MgO
(2)Ne
(3)AlCl3

化学笔记整理

化学笔记整理

化学笔记整理1.1化学使世界更加美好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1.分辨自然科学研究对象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矿石粉粹、水的三态变化、碘升华、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汽油挥发、铝压成铝箔……伴随现象:仅形态、大小、形状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伴随现象: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①色、态、味②熔、沸点③硬度、密度④溶解性、挥发性⑤吸附性⑥导电传热性●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①可燃性②助燃性③稳定性④毒性⑤酸、碱性⑥氧化还原性4.体验化学变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大理石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文字反应式:碳酸钙+ 盐酸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CaCO3HCl CaCl2 H2O CO2●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碳酸钙+ 水Ca(OH)2 CO2 CaCO3H2O●镁带燃烧(在空气中)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放出热量。

点燃镁+ 氧气氧化镁Mg O2 MgO5.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反应条件反应物1+反应物2……生成物1+生成物2+……二、化学研究什么①可燃冰②金刚石是八面体的网状立体结构③生物固氮三、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酿酒制陶瓷烧石灰早期炼铜、炼铁练习: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化学的是( D )A.镜子摔破,气球爆炸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冰升华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食物变质D.汽油挥发,白磷自燃1.2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实验室常见化学仪器1、存放药品的仪器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滴瓶(少量)气体:集气瓶2、取用仪器固体:块状、大颗粒——镊子粉末、小颗粒——药匙液体:胶头滴管3、加热仪器酒精灯注意事项:(1)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2优秀课件PPT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2优秀课件PPT

冰 凝固 水 蒸发 水蒸气
状态 固


3. 两者的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 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
生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
实验一: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盐酸:氯化氢HCl和大理石:碳酸钙CaCO3 实验二:向石灰水吹气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和二氧化碳 CO2 实验三:镁带燃烧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 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
_有__其__他__物__质__生__成_的变化
二氧化碳 & 水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 物理变化(physical change): _没__有__其__他__物__质__生__成__的变化
作业: 1. 阅读课本P6~9,感受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感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2. 完成课本P16《思考与复习》 2、3、5、7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板书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板书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或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三、课堂实验观察和记录
实验一: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现象:产生气泡
实验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文字表达式;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三:镁带燃烧。

文字表达式: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五、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气态味,密度,硬度,熔沸点,挥发性,溶解性)
六、性质与变化
变化(过程或现象,动态的)决定了性质;性质(静态的,变化的内因)体现了变化,决定了用途。

苏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册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册答案
8.碳酸钙 产生大量气泡 二氧化碳 木条熄灭
9. B
10. BC
〔苏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册答案〕
1.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
1.(1)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产生大量气泡
2.乙同学。镁带燃烧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能也有发光发热现象 3~7 C B C C BC
8. ①②③ ④⑥ ⑦⑧ ⑤
9.(1)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海水中的水被蒸发导致食盐析出。
(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熔化、汽化并不产生新物质。
(二)
1.银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固体 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白色氧化镁粉末
2. B
3. B
4.(1)用试管夹夹镁带会烧坏试管夹
(2)用烧杯盛石灰水 实验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污染胶头滴管
5. B
6. A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 难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1.炼丹术(alchemy) 化学(chemistry) ,炼丹术是化学的起源2.实验:注意观察1)实验前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等2)变化过程中有哪些现象产生3)实验后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等4)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一:向石灰水吹气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无色透明,液体),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吹入的是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作用生成碳酸钙4.实验二:盐酸滴在大理石上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白色,固体),逐滴加入盐酸(无色,液体)观察到的现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结论:大理石(碳酸钙)跟盐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5.实验三:镁带燃烧取一小段镁带(灰黑色,固体),用砂纸擦亮(银白色),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明亮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结论: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6.物质的运动和变化7.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物质的性质 决定物质的用途8.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9.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1)中国古代化学的贡献• 最早制陶瓷• 造纸、火药• 炼丹术、炼金术• 最早认识和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最早冶炼黄铜和白铜,最早发现锌和砷。

• 司母戊鼎越王勾践青铜剑2)现代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做出巨大贡献。

3)变废为宝,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还得倚重化学。

地球上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概括为:①全球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⑤森林锐减; ⑥土地荒漠化;⑦水质污染; ⑧海洋污染;⑨大气污染; ⑩固体废物污染。

(完整版)01化学的魅力

(完整版)01化学的魅力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什么是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个轻信谣言的世界
【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 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 汽车里的瓶装水,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在一起就会产 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真的, 瓶装水里本来就有氧化氢酸,对人十分有害,大量研究 表明人体浸泡在其中超过五分钟死亡率达到90%以上。 该物质受热后,分子内能剧增,如果直接入口会严重破 坏消化道黏膜,乳腺癌什么的只能算并发症!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有新物质生成 而新的物质与原来的物质在本质上不同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常考的化学变化
常考的物理变化
(1)燃烧
(1)三态变化
(2)腐败 (3)酿造
(2)工业制O2或N2 (3)溶解、析出
(4)生锈
(4)挥发
(5)生命过程
(5)活性炭吸附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取用 1.5液体
保存在细口瓶中 大量液体取用:倾倒。 少量液体取用:胶头滴管。 定量液体取用:量筒。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倾倒
标签向着手心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容器倾斜
瓶塞倒放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倾倒
1、瓶口未紧挨着试管口 后果:溶液溢出 2、标签未向手心 后果:标签可能被污损 3、瓶塞正放 后果:污染试剂
处理原则: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可回收) 实验产生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不回收)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取用
1.2块状固体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0
液化
熔化
汽化
水沸腾
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 外壁有很多水滴
凝华
雪融化盛水
升华
一夜之后树枝上全是霜
湿衣服晒干
干冰升华
晨露
铁矿石
熔化
铁水
凝固 铁锅
樟脑丸升华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本质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变化名称
物理变化
变化前物质 变化后物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玻璃破碎
玻璃
玻璃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瓷器摔碎
陶瓷
陶瓷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纸张燃烧 铁钉生锈

灰、气体等
有新物质
生成

铁锈
有新物质 生成
化学变化
帮我分类
削皮的苹果变色 矿石粉碎




成 桌
面包霉变

镁 带 燃 烧
物理变化
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⑤⑨。⑪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⑦⑧⑩⑫ 。
①蜡炬成灰 ②忽如一夜春分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木已成舟
⑤滴水成冰 ⑥铁杵成针 ⑦百炼成钢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②④⑤⑥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③⑦ 。
物质的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 化学定义
化学作用: 1. 利用化学生产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2.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类健康 3.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的更加 美好
化学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实验
一)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二氧化碳) 2.块状大理石逐渐溶解
二)向石灰水吹气 实验现象: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静置后有沉淀沉于试管底部
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
三)镁带燃烧 实验现象: 1.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的热 2. 镁带较长时有镁融化现象 3.生成白色粉末状氧化镁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3. 化学性质
金刚石
结构
石墨
C60
外观 导电性
硬度
无色透明 不导电
深灰色,不透明 良好
形似足球 不导电
质脆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柔软
用途
钻头、刻刀
铅笔芯、润滑剂
超导体、新材料
Hale Waihona Puke 组成决定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3.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特征 化学变化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可 有新物质生成,常常伴随着发 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 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 发热等现象 产生沉淀等现象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质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 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化学让世界更美好》PPT课件1

【初中化学】《化学让世界更美好》PPT课件1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注】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它不仅研究自 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同时也根据需要创造 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想 想一
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化学 工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 食危机; 2、利用化学生产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类健 康; 3、利用化学生产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 存环境(解决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 4、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加 美好。如:利用化学从石油中得到优质纤维,生产出漂 亮的衣服。
三、化学的发展
1.古代化学(化学的表象阶段)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 存条件。 (2)人类逐步利用化学技术制造出陶瓷、 铁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 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2.近代化学
(1)道尔顿(英国)和阿伏加德罗(意大利) 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 ①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 律可循)
3.现代化学的发展
化学家们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 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
F-117A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突破敌 火力网,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 、重要工业目标,还可执行侦察任务,具有一定空战能力。 F-117A主要以铝合金制造,在机身表面涂有雷达吸收材料(RAM ),其基本的外形上具扁平的表面,即一般人所知的多面体 (faceting)技术,它可影响狭窄波束下的雷达能量,而能达到驱 散能量的效果,使雷达无法捕捉此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复习重点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复习重点

沪教版化学的魅力知识点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铁生锈、鞭炮爆炸、粮食酿酒、火药、造纸术) 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特征、属性):可、易、会、是 变化(过程):怎么样了、变成什么了、怎么了体验化学实验化学变化的条件:常温、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灼伤:浓酸:先用棉布吸,用清水、3%~5%小苏打溶液、清水逐一冲洗 浓碱: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或醋酸反复冲洗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胶头滴管、洗涤仪器洗涤方法:振荡试管,拇食中三指拿,离试管口的1/3处,手腕用力甩动。

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试管放置:倒放晾干搭建装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试剂取用的原则①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未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约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大颗粒: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小颗粒:药匙、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液体试剂的取用取用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法操作要点:先取下细口瓶的瓶塞,倒放在桌子上,再让标签对着手心拿起瓶子,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0

化学的魅力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1课时〕一、教材剖析本节教材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也是学生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第一堂课。

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性质〞;“两个变化〞;说了然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化学研究的内容;利用化学给社会带来的促动作用,感觉化学的魅力。

本节课要让学生意会到化学根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调换学生关于化学学习的踊跃性,为此后的教课打下感情根基。

同时,“两个变化〞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初步,逐渐培育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世界。

知道“两个变化〞的观点和实质差别也是为后边“两个性质〞的学习打下根基。

学生可能会对判断经典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问题,要经过重申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这个与物理变化实质的不一样,来辅助学生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

〔2〕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化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注意自然科学根安分类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会化学的研究对象,感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觉化学的魅力。

三、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课难点: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四、教课用品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实验用品〔火柴、酒精灯、两张纸、镁带、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石棉网、坩埚钳、烧杯〕。

五、流程图创建情境定义“化学〞物质的变化体验化学二者实质差别化学的奉献并判断“两个变化〞总结六、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引入:同学们好,我姓陈,大家能课够叫我陈老师,自然一些同学上学导期就理解我了,本学期大家就要跟入着我来一同理解化学这个新朋友了。

我们生活中随地可见的书包、笔袋、书籍,平常一点叫“东西〞,好听一点呢叫“物件〞,那我们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一点,我们称其为“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计完成时间
3分钟
拓展
二分析题
1.一杯浓盐水放置在日光下一段时间后,杯底有食盐析出。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还是
物理变化?试分析原因。
2分钟
教后记:课内实验学生看得开心,记得不一定全。所以回家整理后再交作业,注意学生语句是否有误。至于反应的表达式,一节课后并没记住,还需经常温故。概念碰到稍复杂的题又不清了,还要多练。
重点难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准确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具学具
药品:镁带,澄清的石灰水,大理石,盐酸或醋酸。仪器:试管,坩埚钳,胶头滴管,砂皮,吸管
投影仪
预习要求
1.化学研究的范畴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要求学生能各举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例)
3.跟据你的观察,准确描述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向大理石滴加盐酸或醋酸时所观察的现象。
Ca(OH)2CO2CaCO3H2O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大理石滴加盐酸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
CaCO3HClCO2H2O CaCl2
现象:有气泡产生。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的区别:如果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易于观察到的现象,如发热,变色,发光等。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内容与
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与
方式
教学预见与
对策
媒体呈现内容与
方式
引入
5分钟
列举生活中的化学
看图片p1

演示
4分钟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实验前,中,后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
归纳
2分钟
表达式、现象
记录
投影仪
演示
4分钟
向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观察实验前,中,后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
归纳
2分钟
表达式、现象
记录
Hale Waihona Puke 投影仪演示4分钟大理石滴加盐酸
观察实验前,中,后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
归纳
2分钟
表达式、现象
记录
投影仪
总结
3分钟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理解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投影仪
追问
3分钟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无联系
思考
启发
4分钟
蜡烛燃烧
讨论
分析事物本质
归纳
2分钟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课题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2006.9.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会能作出明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化学魔术表演,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观察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投影仪
习题
5分钟
讲解
练习
投影仪
板书设计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化学研究的范畴
二.物质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 氧化镁
Mg O2MgO
现象:有银白色光泽的镁带点燃后,镁代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放出大量热,留下白色粉末。
(2)向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课后作业
基础
一.填空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向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大理石滴加盐酸的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
2.水,水蒸汽,冰之间的变化属于-------变化,原因------。铁生锈属于------变化,日光灯通电发光属于------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变化,蒸汽锅炉爆炸属于----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