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标准要求】
【设计思路】
关于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和高中必修课中曾经学习过,但内容零散,没有系统性。本课的内容要求将知识分散性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知识的系统性层面,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因此利用图表和资料组织学习成为本课的特色。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读图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二是了解农村生态建设的含义和内容。三是理解城市生态建设的概念、特点及保护措施。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目标】
1.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实例说明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2.结合城市生态和农村生态建设的初步知识,针对某一生态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3.通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加深对资源和生态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强化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结合实例说出资源和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形成环保意识”。
本课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针对不同自然资源的特点,提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二是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掌握城市生态保护的措施。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的资料,根据吐鲁番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提出吐鲁番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课堂活动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自然资源保护。
[内容解析]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土地、气候、水、生物资源等在不同区域的组合与相互匹配,构成了不同的资源类型与资源结构。在自然资源系统外部,存在着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即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本质是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
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表现出的资源问题各不相同。如:我国北方地多水少,而南方地少水多,能源不足;东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地矛盾,西部干旱缺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而华北地区则是人地、水土两对矛盾
的叠加之处,成为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
自然资源问题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数量、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等。
自然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资源因_掠夺性开发而迅速退化甚至枯竭,影响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并危及人类前途及地球命运。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在保护自然资源存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
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对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利用的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目标可以用下图表示:
牧民“愁”是因为牧民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了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造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形成恶性循环,牧民收入越来越低;牧民“乐”是因为甘肃省会宁县的牧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可再生资源草地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实现在保护自然资源存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牧民增产增收。
从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农村生态建设。
[内容解析]农村生态建设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原理,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内容包括:(1)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3)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4)乡镇企业污染管理,(5)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6)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7)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体制建设,(8)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等。
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建设重点,可以选取与江苏有关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江南丘陵区及南方山区作为重点分析。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农
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生态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农村生态型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使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尽可能多地流向人类,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物质养分的利用率,并且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
探究活动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城市生态建设。
[内容解析]
城市生态建设是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工程,对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达到或基本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综合性建设。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它除了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部分是以有思想意识的人为主体,而非生物组成部分,除自然环境外,还有房屋、道路以及生产、生活设施等人工环境部分;
(2)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不完全,大量物质和能量常以废物形式输出,因而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3)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
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有:(1)加强城市生态的建设和保护;(2)做好城市生态的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资源配置等工作。
吐鲁番地处我国内陆的低洼盆地中,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降水极少,地表水和地下水奇缺,城市生态系统简单而脆弱。因此吐鲁番市的发展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控制人口规模。干热的气候条件限制了吐鲁番的物质产出量,因此人口规模也应限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2)小心保护绿洲植被和城市绿地,推广耐旱、固沙树种。
(3)灌溉农业规模适当,地下水合理、节约地利用,推广耐旱作物和节水灌溉技术。
(4)充分利用光、热、风能,减少矿物能源的利用。
(5)提高工业环保门槛。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