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由 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 的重大飞跃。
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 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 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 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 的革命。
对比两个图表,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相对减 少,工业比重日益增多,工业逐步取代农业在国 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史料四: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蒸汽机的 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业的 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 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 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 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 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资本。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三 (英国)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 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 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第7课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史蒂芬孙
新课标: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 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2013年德国 汉诺威世界博 览会上提出了 工业4.0的概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
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珍妮机纺出的纱线比较细, 容易断。1769年,英国钟表匠阿 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 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
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
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 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 现了。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 就不能运转了。
假设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那 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背景: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中,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 变世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⑴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 ⑵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⑶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⑷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 “蒸汽时代”。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思考:英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贵族地主实行集体统 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 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 ——岳麓版· 必修一
制度保障
材料二: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 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 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 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 纺织业…… ——《大国崛起》

格局】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双重影响(破坏性、建设性)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 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有利于社会进步;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一 个飞跃,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 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 科技革命。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促成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水力
所有发明在使用动力方面有何相同特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
的革新)
促进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 1807 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名为 在英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条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被称为“铁 业革命 “克莱蒙特号”。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路之父”。
3、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 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 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
前方有辣辣
对!还是卫
新冲生鸭!产!!组织形式工厂出龙牌现!卫龙!
经济结构中工业逐渐成为主导
城市化进程加快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要阶级
统治阶级政策转向经济自由主义和殖民掠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王东华
工业革命
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生产取代 个体工场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 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the Age of Machines)。
为什么要发明机器?
省力气?提高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或者随便发明着玩?
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交换把世界各国市场紧密 联系起来的总体。
它始于开辟新航路地理大发现, 基本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①西方积极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立, ②机器大生产需要世界的原料和市场,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哈格哈里格夫里斯夫后斯来由不一断个改纺进织技工术人,从申此请了珍 妮机的专利走,上张据了珍统人妮计生纺后的纱来巅机大峰。概!卖了20000
工业革命背景(条件)
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 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当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 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 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由于 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地主 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 地,去工厂做工。很多人把在殖民地掠 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 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500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农业革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等多方面因素。在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重要发明如珍妮机、蒸汽机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变革。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城市化、人口迁移、工人阶级的形成和贫富差距扩大等。此外,工业革命还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和贸易发展。
2. 当堂检测(1000字)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以下检测题:
(1)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2. 下列哪项发明不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电脑
3.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影像资料: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纪录片、电影等,如《工业革命的故事》、《蒸汽时代》等,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氛围和变革。
(3)实物资源: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模型、图片等,如珍妮机、蒸汽机模型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展。
2. 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详细情况,提高历史素养。
(1)课堂提问(5分钟)
1.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
经济: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 “天朝上国”的梦幻破灭了
建设性
政治: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工业产生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
英国工业革命
确立。
的背景条件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面貌
练习
1.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①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重商主义
成长中的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完成 经济自由主义
成熟的资产阶级
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 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 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 (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 性使命”分别指什么? (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② 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 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③ 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使得无产阶级日益 贫困。
2.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①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 荡涤了封建时代遗留下的旧制度、 旧观念,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推 动了社会变革。
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前提)
资本(丰厚)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工业革命的影响
➢ 1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 2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
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 们的生活。
➢ 3 第三,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
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第一小节
0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0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
03/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 发生在英国?
01/国内政治环境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03/市场需求
城市化的浪潮
历史纵横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 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本课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目录 contents
1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生产工具的变革
2 从工场到工厂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源自3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
概念 解析
什么是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车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 资 经济: 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本 主 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资产阶级建立 义 政治: 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国 阶级形成并日益壮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与资 家 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D
6、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 • A 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 • B 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 • C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D 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C
下列事件中,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 是 A 珍妮机的使用 B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C 工厂代替工场 D 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标志: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 水力织布机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珍妮纺纱机 (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提高纺纱速度,且细而结实) (提高纺纱速度,但粗而结实)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瓦 特 改 良 的 蒸 汽 机
珍妮纺纱机
时间? 发明者? 影响?

1769年
水力 纺纱机
阿克莱特 在曼彻斯特最 早开办棉纺厂
骡机
• • • • 1779年 水力 克隆普顿 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水力织布机
• 1785年 • 卡特莱特 •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大规模的织布厂出现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A 生产力发展空前迅速 B 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C 生产工具和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形成 C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 D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3、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 标志是 A”圈地运动“结束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完成 D”日不落帝国“形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工业革命如何增进 世界市场的发展

需 求
生 产

珍妮纺纱机(1770年款)复原图
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进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
如果要纺织100磅的棉花,印度手 工纺线工需要用50000个工作时,而一 台装有100个纱锭的骡机需要1000个工 作时;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骡机只需 300个工作时。
交通运输工具
工业革命的影响 增进世界市场发展
社会关系变革
国际关系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双重影响
结合材料和所学, 你如何评判工业革命?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历史 必修2 经济史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蒸汽时期”
——李雄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工场 WORKSHOP
工厂 FACTORY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把近代生产的全部设备包含在墙垣之内并把近代生产原则本身表现为显著情势的特 有建筑物,就是工厂。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我国某工厂安装了机器生产,辅助的工人不超过2500 人,而生产的产品则相当于苏格兰现在人口用五十年以前 通行的生产方式所生产的总量!大不列颠现在具有若干个 这样的工厂。”
运用二 交通运输业
1829年英国史蒂芬孙父子制造的蒸汽机 车
“火箭”号
(美)富尔顿“克莱蒙特”号 1807年在美国哈德逊河上试航成功
1776 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英格兰具有极强的连贯性,从11或12世纪一直绵延至今,英格兰的 现代性是一道横亘一千年的“长长的拱弧”没有任何中断。
—— 艾伦·麦克法兰 《现代世界的产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历史 必修2 经济史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和他制成的蒸汽机
史蒂芬孙
火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年 代 内 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骡 机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改良蒸汽机 1807年 轮 船 1814年 火 车 国 别 发 明 人 英 哈格里夫斯 英 阿克莱特 英 克隆普顿 英 卡特莱特 英 瓦 特 美 富尔敦 英 史蒂芬孙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 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 先发生在英国呢?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1)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可能性 (2)劳动力:圈地运动 (3)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4)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 (必要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 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 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
19世纪中期
2
材料4: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 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 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 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 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 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 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成为工厂 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 —齐世荣《世界历史》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一、历史背景(一)必要性(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动力)(二)可能性(条件)1、制度: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前提)2、资金: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劳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4、技术:长期的手工生产,技术得到积累二、基本概况(一)工业革命的开始1、标志: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初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分纺与织两个环节。

1733年,飞梭发明,导致棉纱供不应求,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叫“珍妮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行1、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动力部门:蒸汽机改良3、交通部门:汽船、火车(三)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其他地区(四)工业革命的完成1、标志:机器生产完全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实现了机器生产)标志了工业革命的完成2、时间: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实质(一)生产力的变革(二)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三)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取代工场四、历史影响(一)经济方面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生产和商品输出3、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形成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工业化成为历史潮流5、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政治方面2、进一步冲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扩展(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4、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走向衰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内部)(三)思想关系方面: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1、自由主义:工业资产阶级(1)政治上:自由平等――体现了反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要求(2)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现了商品输出的要求对内: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产,要求由市场调节生产对外:反对贸易保护,要求开放市场2、社会主义:工业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民族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孙中山三民主义4、近代意识兴起: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近代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 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
——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8
美国学者 杰里﹒本特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1851年,英国首开万国博览会版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 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 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 形成。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一、市场的需求
材料二:设无广阔的国外市场, 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 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 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第7课 ,《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年1月,总第457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从珍妮机到 蒸汽机
但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 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 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 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世界文明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2张PPT)
现代工厂制
(3)社会经济结构(文明史观):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了日
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是人类由农业文
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点。 概念:又叫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巨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
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
(4)城市化(近代化史观):推动城市化进程。 社会结构(阶级斗争史观):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政治民主化(近代化史观):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 进程。
(3)思想方面(近代化史观) 资本主义思潮:产生了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主张自由经营、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思潮: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诞生。 生活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拜金主义盛行。
(4)国际关系方面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1.什么叫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从英国兴起?工业革命
的过程怎样? 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新史观解释)?
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2.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新史观解释)? 资本主义制度(文明史观):通过晚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加速人类由封建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过渡。
(5)环境保护(生态史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过渡消耗。
(6)社会问题(社会史观):工人阶级贫困化;城市人口压力加 大;特殊群体(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问题突出。
(2)政治方面
社会结构(阶级斗争史观):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 的阶级。
资本主义制度(文明史观):通过晚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 统治得到巩固,加速人类由封建文明向资本主义文明过渡。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 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
(4)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五Biblioteka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的阶 级——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材料六:
在《国富论》中,亚当· 斯密认为在 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 己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 获得最优配置。
成 就
①生产领域(纺织,冶金,采煤等) ②动力突破(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领域(蒸汽机车,汽船等)
①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影 ②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响 ③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本节小结: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背 景
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②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③科技: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 ②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环顾当时的 世界, 法国 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俄国 彼得大帝建立专制帝国; 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 日本 封建幕府制度束缚; 中国 康熙王朝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 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 之为“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1、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①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③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④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⑤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进一步影响)①形成条件:A.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世界市场。

(英国: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法国和美国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拓展世界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C. 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变,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便捷D.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

②基本形成:A.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亚非拉地区)B.发达国家主动扩大世界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C.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推进新课】探究一: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指点迷津: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
在辛苦劳作的无产阶级 在进行交易的资产阶级 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四: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 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 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 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 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 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807年 1814年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法国、美国 等后,世界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请阅读教材“从工场到工厂”和“世界 市场的基本形成”,思考第一次工业革 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思考: 同学们根据所学地理经济学 知识, 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 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容易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仅交通 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限制了工厂的发展。
3、机器动力的革新
——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影响: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 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时代”。
使用; (3)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的发明是:英
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气机。 (4)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小结: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使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并成
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 (3)促使社会关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那么,英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条件:
A、资本: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B、劳动力:圈地运动
C、技术:手工工场的积累
D、原料:殖民掠夺
• 材料一: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 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 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 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 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 织业……
2、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 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 蒸 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 人 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 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 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动力的革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 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 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 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5)社会意识: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第三层织布
第二层纺纱
手工工场(WORKSHOP) 第一层分拣棉花 手工劳动 技术分工
工厂(FACTORY)
机器生产 技术分工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770年和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资料来源:依据《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数据所绘
利用材料观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引起学生对工业革命原因的思考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 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查尔斯·辛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
【问题探究】
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有了哪些潜藏多年的“种子”?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
前提 条 可能
性 件
必要性
资金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地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飞梭
凯伊 1733年,纺织师

明,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 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
教师引领,强化连锁反应,体现时空观念
需求是发明之母
世界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正在进行改良蒸汽机实验的瓦特
交通运输业发展: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 1、生产力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英 国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影响,感悟工业文明不仅 给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急剧提升,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甚至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和轮船发明于什么时候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还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

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

(板书第一标题)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提问: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
互促进的。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
引导学生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理解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从三方面总结认识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
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工业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拓展思考,小组讨论: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那社会发展与技术革命之间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