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粮食贮藏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粮油贮藏技术

内容提要:

1. 小麦贮臧技术

2. 稻谷贮臧方法

3. 玉米贮藏技术

第八章粮油贮藏技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小麦、玉米、稻谷的贮藏特性与贮藏技术。

2、通过学习掌握大豆、油菜籽的储藏特点与储藏技术

第一节小麦贮藏技术

一、小麦的贮藏特性

1、后熟期较长小麦的后熟期比较明显,新收获的小麦,需要经过几个

星期甚至2〜3个月才能完成后熟期。小麦的后熟作用,主要表现为呼吸能力强。新麦入库后,由于生理代谢旺盛,常易导致粮堆发汗、升温,如不及时检查发现和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粮面结露霉烂。

2、耐热性强小麦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其蛋白质和呼吸酶具有较高的抗热性,小麦经过一定的高温,不仅不会丧失生命力,而且能改善品质。利用小麦耐热性的特点,采取热密闭入库保藏,可以杀虫、防霉。

3、吸湿性强小麦的种皮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相同的相对湿度中,小麦的平衡水分始终高于稻谷。小麦的吸湿性能又因品种不同而异,红皮小麦皮层较厚,吸湿较慢;白皮小麦皮层较薄,吸湿性较强;软质小麦吸湿能力强于硬质小麦。

4、呼吸强度弱通过后熟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都

低,红皮麦比白皮麦的呼吸强度更低。因此,小麦有较好的耐贮性,正常条件下贮藏2〜5年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5、易感染害虫由于小麦无外壳保护,皮层较薄,且新麦入库正值高温

季节,适合害虫繁殖危害。危害小麦的害虫,主要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螟、大谷盗等。

二、小麦的贮藏方法

(一)热密闭贮藏法

1、特点热密闭贮藏小麦,可以防虫、防霉,促进小麦的后熟作用,提高发芽率。

2、操作方法: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注意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

则,在麦温达到42 C以上,最好是50〜52 C,保持2小时,然后迅速入库堆放,平整粮面后,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密闭门窗保温。做好热密闭贮藏工作,其一是要求小麦含水量降到10%〜12%,其二要求有足够的温度和密

闭时间,入库后粮温在46C左右,密闭7〜10天;粮温在40C左右,则需密闭2〜3周。

(二)低温贮藏法

1、特点低温贮藏是小麦安全贮藏的基本途径。小麦虽耐温性强,但在高

温下持续贮藏,会降低其品质。而低温贮藏,则可保持品质及发芽率。据报道,

小麦在低温、低氧条件下贮藏16年,品质变化甚微,并能制成良好的面包。

2、操作方法利用冬季低温,进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降温,然后趁冷密闭,对消火越冬害虫,延缓外界咼温影响,能延缓小麦品质劣变。

(三)自然缺氧贮藏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还是自然缺氧贮藏。对于新入库的小麦,由于后熟作用的影响,小麦生理活动旺盛,呼吸强度大,极有利于粮堆自然降氧。实践证明,只要密闭工作做得好,小麦经过20〜30天的自然缺氧,氧气浓度可

降到1.8 %〜3.5 %,可达到防虫、防霉的目的。如果是隔年陈麦,其后熟作用早已完成,而且进入深休眠状态,呼吸强度很弱,不宜进行自然缺氧,这时可采取微生物辅助降氧或向麦堆中充二氧化碳、氮气等方法而达到气调的要求。

第二节稻谷贮藏方法

一、稻谷的贮藏特点

1、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稻谷的颖壳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2、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3、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二、稻谷的保管方法

(一)常规储藏

常规储藏的主要措施是:

1、控制水分。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

正是高温季节,收获后易干燥,入库水分低,能达到或低于安全水分。但晚粳稻收获时是低温季节,不易及时干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有烘干设备的应在春暖前处理完毕,没有烘干设备的,应利用冬、春季节的有利时机进行暴晒,将水分降到度夏标准以内。

度大,特别是进仓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而易形成杂质区,糠灰等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小,湿热积聚堆内不易散发,这些都是储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入仓前进行风扬或过筛,把杂质降低到0.5%左右可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3、秋后通风降温。秋凉以后及时通风降温,缩小分层温差,是防止稻堆上层结露,中下层发热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早稻入库粮温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入库后就应及时通风,降低粮温,要求使粮温接近气温水平。秋凉后抓紧有利气候条件,将粮温迅速降至15C以下。

(二)低温密闭。利用秋末初冬季低温、将粮温降到0 C -10 C,冷冻降温后,入库密闭储藏,可有效地保持低温。

密闭的方法因仓而异,若仓房隔热性能好,可采用全仓密闭。仓房隔热性能差的可用包打围的方法,禾U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特点,粮堆愈高大,愈能保持有利的低温。如果仓房密闭条件差,则可采用粮面压盖办法,粮面压盖要做到紧、密、实,以利于隔热、隔湿并防止空隙处结露。

(三)低温储藏

稻谷低温储藏可以减少虫害,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延缓稻谷品质下降,通常稻谷水分在16%^下,储藏温度在15C -0 C的条件下储藏为好。取得低温的方法应根据各地条件采用自然低温或机械制冷。

(四)气调储藏。

人工气调储藏。采用人工气调储藏能有效地延缓稻谷陈化,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小、难以自然缺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是充二氧化碳和充氮气调储藏。实验证明,水分低于13%的稻谷在高二氧化碳中储藏

四年以上,生活力略有降低。这说明二氧化碳对低水分稻谷的生活力影响不大。

(五)"双低"储藏

目前进行大量的缺氧储藏,各种方法都只能使粮堆造成低氧状态,不足以抑制仓虫、霉菌的生长。但是利用仓虫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况下,气门启开、

呼吸量大、呈昏迷状态,使用低剂量熏蒸剂可将害虫致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