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患者。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糖尿病药物进行分类汇总和归纳,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一、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
它们直接补充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不同,胰岛素类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快速,可以在进餐前或进餐时注射,以提供及时的胰岛素供给。
常见的快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亚切、胰岛素利素等。
2.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中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相对较慢,可以在进餐前30分钟到1小时注射,以抑制餐后高血糖。
常见的中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吲哚菁、胰岛素维达等。
3. 长效型胰岛素长效型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供持续胰岛素供给,帮助控制空腹和夜间血糖。
常见的长效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格列齐特、胰岛素劳拉等。
4. 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促泌剂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促泌剂药物有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二、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血糖升高的速度。
常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自然GLP-1的作用,促使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有西格列汀、阿利塞普等。
4. 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降糖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降血糖类药物的分类
1、二甲双胍:MET
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3、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营养多肽 (G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双重激动剂:双重GIP/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
4、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5、噻唑烷二酮:TZD
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7、磺脲类:SU
8、格列奈类:GLN
9、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10、考来维仑:COLSVL(可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来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考来维仑还能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
11、溴隐亭:BCR(具有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2009年溴隐亭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2、普兰林肽:PRAML(可用作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普兰林肽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可与胰岛素合用,但不能取代胰岛素)
二、不同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2、心脏不良事件:MACE
3、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4、慢性肾脏病:CKD
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LFD
6、胃肠道不良反应:GI副作用症状。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种类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常见的包括二甲双胍(Metformin)和磺脲类双胍(Sulfonylureas)。
- 该类药物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1.2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格列本脲(Glimepir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和格列美脲(Glyburide)等。
-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1.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肠道糖苷酶酶活性的药物,常见的包括阿卡波糖(Acarbose)和沙格列酮(Miglitol)等。
- 它们通过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起到降糖的作用。
1.4 睾酮受体激动剂- 睾酮受体激动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常见的包括丙戊酸二丁酯(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
- 它们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产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使用能力来降低血糖水平。
1.5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 增强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常见的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似物(Repaglinide)和胰岛素促分泌素(Glinides)等。
- 它们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服用。
-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药效和不适情况。
- 需要注意口服降糖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遇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口服降糖药。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一磺脲类:(一)作用机制:1 胰腺内作用机制: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是胰岛素释放的主要机制,磺脲类药物以及葡萄糖(通过转运、磷酸化、氧化代谢产生ATP)均可通过此机制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 胰腺外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除了对β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还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10%-52%(平均29%)。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相比,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第一代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
3 磺脲类药物的用药特点:磺脲类药物每日使用剂量范围较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超过最大有效浓度后降糖作用并不随之增强,相反副反应明显增加。
4 磺脲类药物的选药原则:(1)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2)老年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4)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5 代表药物有:格列吡秦(迪沙片、美吡达)格列美脲:万苏平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甲磺吡脲):达美康格列苯脲:优降糖甲苯磺丁脲:D860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
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能达标时,可以合并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6 副作用(1).低血糖反应: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2).体重增加: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
(3).其他: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等。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05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
1型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过 程中血糖波动较大者,加用双 胍类药物有利于稳定血糖。
适应症:
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良好控制 的2型糖尿病病人。
对胰岛素不敏感的病人。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02
03
服药时间:阿卡波 糖在吃第一口饭时 嚼碎服用效果较好。
伏格列波糖在饭前 10分钟内服用效果 较好。
演讲完毕,感谢观看
谢谢!谢谢!
禁忌症
因双胍类药物易致胃肠道反 应和高乳酸血症,因此
禁用或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 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 肺部疾病等缺氧血症病人。
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凡不适宜单独用磺脲类药物 治疗的情况,也不适宜单独 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副作用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饭中、饭后服用可以 减轻症状。 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
病人出现水肿的机率为15%,两
者合用可以使一些无明显心脏病
的病人出现心衰。所以对于糖尿
病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年龄在70
岁以上的病人,最好不与胰岛素
合用。
胰岛素增敏药物-格列酮类
常用药物: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服药时间:
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在小肠内抑制a-葡萄糖苷 酶,阻止和延缓葡萄糖的 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4
对胰岛素抵抗或不敏 感,胰岛素每日需要 量虽超过30u,也可 试着加用磺脲类药物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ppt【共71张PPT】
服药次数 (每天)
1~2
2~3 2 1~2
30~180
3
1~8
1~2
作用时间 (h)
肾脏排泄 (%)
16~24
50
12~24
89
12~24
80
12~24
5~8
5
10~20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属长效制剂,作用 最强,价廉,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及肾脏排泄各 占50%,当肾脏受损时体内优降糖清除慢,容易引起低血 糖,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这慎用。有效时间可达20 ~24h,白天口服后夜间仍有降糖作用,对控制空腹血糖 效果比较好。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 组织(肝、骨骼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有报告称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可
减少血小板过高的粘附性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 ,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此外, 格列吡嗪可逆转糖 尿病患者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故上述药物有利于减 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发 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这慎用。
目前除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没有联合应用外,其它任意联用两个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均有临床试验验证。
性 2、疾病的因素:T2D的本身β细胞功能进行性 有报告称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可减少血小板过高的粘附性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此外, 格列吡嗪可逆转糖尿病
隐性感染。
《降糖药的合理应用》课件
病的信心。
THANKS。
1型糖尿病患者
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 可加用双胍类或α-葡萄糖 苷酶抑制剂以辅助控制血 糖。
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 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降糖药。
02
降糖药的合理选择
根据糖尿病类型选择降糖药
总结词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是 至关重要的。
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 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同时可配合使用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 动剂等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首选 口服降糖药,如磺酰脲 类、格列奈类、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等。若 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考 虑联合使用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 对胎儿无害的降糖药, 如胰岛素和部分双胍类 降糖药。
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糖 尿病,如青少年起病的 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 变糖尿病等,选择降糖 药时应考虑其特殊病因 和临床特点。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降糖药
总结词
根据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 糖。
轻度糖尿病
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通常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若效果不佳, 可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记录与反馈
患者应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并 在就诊时将记录反馈给医生,以便 医生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降糖效果与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标准
持续监测
评估降糖效果时,主要关注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血糖水平 ,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并采取相应 措施。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常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1.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腺类降糖药(SUs)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2.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服类(二甲双服)3.抑制肠道葡萄糖汲取的药物α-糖甘酶抑制剂4.胰岛素增敏剂(TZDs)睡哇烷二酮类,双服类1.1胰岛素促泌剂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而产生降糖效果, SUsSU是医治T2DM的主要药物之一。
餐时血糖调节剂新型降糖药一•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磺腺类药物的降糖机制胰腺内作用机制: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胰腺外作用机制: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第1、2代可能继发于葡萄糖毒性作用的改善。
第三代亚莫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1.1.2磺(K类药物适应症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首选);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毗嗪、格列喳酮;轻一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喳酮;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一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胭、格列美胭、格列齐特、格列吐嗪控释片)。
FPGVi3.9mmol/L、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ADA)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胭药物反响良好。
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别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有严峻肝肾功能异常者;对磺胭类降糖药物过敏者;在发生糖尿病急性合并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或并有严峻慢性合并症者;在有应激情况下,如有严峻创伤、大手术、严峻感染等。
1.1.4副作用低血糖:主要因素有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体重增加其他不良反响: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影响缺血预适应。
1.2餐时血糖调节剂Repaglinide(瑞格列奈)Nateglinide(那格列奈)1.2.1适应症团正常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团不能使用二甲双服或胰岛素增敏剂的肥胖或超重患者;团不能固定进食时间的患者;团〃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
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解读降血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不正确的用量和用法,很多患者并未真正受益于这些药物。
因此,了解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降血糖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进行解读,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一、降血糖药物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降血糖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其中,胰岛素主要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而口服降糖药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血糖药物。
二、正确用量和用法的重要性正确的用量和用法是保证降血糖药物疗效的关键。
通过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若用量和用法错误,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出现药物过量或副作用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降血糖药物之前,患者必须了解正确的用量和用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三、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1. 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用药方案。
有些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每日多次服用,而有些则只需要一次或两次。
在用药期间,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并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得擅自调整剂量。
2. 胰岛素的用量和用法胰岛素的用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之前,患者应该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培训,了解正确的注射技巧。
每次注射胰岛素前,患者必须洗净双手并使用专用的针头和注射器。
注射胰岛素时,应轮换注射部位以防止局部皮肤变厚和组织坏死。
此外,胰岛素的用量也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饮食情况进行调整。
四、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注意事项在使用降血糖药物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降糖药物的分类依据: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作用时间及适应症分类
降糖药物的分类依据: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作用时间及适应症分类降糖药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有哪些?降糖药物是指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其他血糖异常疾病。
降糖药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作用机制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机制、非胰岛素分泌机制和离子通道调节机制。
1.1. 胰岛素分泌机制: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
1.2. 非胰岛素分泌机制:这类药物通过其他途径降低血糖水平,如抑制葡萄糖吸收、促进葡萄糖代谢等,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等。
1.3. 离子通道调节机制:这类药物通过调节离子通道来影响血糖水平,如钙通道阻滞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
2.化学结构降糖药物的化学结构主要包括单体成分、复合成分和中药成分。
2.1. 单体成分:如磺脲类药物中的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明确的疗效。
2.2. 复合成分:如一些复方降糖药物,由两种或多种单体成分组成,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降低血糖水平。
2.3. 中药成分:如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等,根据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组方配伍而成。
3.作用时间降糖药物的作用时间主要包括速效、长效、缓释和控释。
3.1. 速效:如速效胰岛素和速效口服降糖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作用,降低血糖水平。
3.2. 长效:如长效胰岛素和长效口服降糖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平稳控制血糖水平。
3.3. 缓释:如一些口服降糖药的缓释制剂,通过技术手段减缓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达到长期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
3.4. 控释:如一些口服降糖药的控释制剂,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剂量,使药物在体内按需释放,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适应症降糖药物的适应症主要包括糖尿病类型、并发症情况和其他因素。
4.1. 糖尿病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降糖药物的疗效反应不同。
例如,1型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降糖药分类与临床运用
双胍类的禁忌症
T 1 DM不能单独用 T 2 DM合并急性代谢紊乱、高热、严重感 染、 大手术、外伤、孕妇、哺乳期妇女 对双胍过敏或者严重不良反应 心、肝、肺功能减退和缺氧者,肾衰肌酐清 除率<60ml/min ,酗酒者 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消瘦者
双胍类的临床应用
T 2DM,伴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 抵抗者首选 单用或者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用 T 1DM与胰岛素联用 一线用药
磺 脲 类 胰 岛 素 促 泌 机 制
磺脲类的适应症
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者,饮食和运动治 疗不能达标者 T2DM与其他降糖药合用
磺脲类的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 体重增加 皮肤过敏反应,与磺胺有交叉过敏 消化系统:腹胀纳差,转氨酶升高,黄疸 心血管系统:尚有争议。可能与SUs关闭 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 KATP,妨碍缺血时的正常反应有关。
二.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 .
① T 1 DM ② T 2 DM 的下述情况时必须:
(1) 合并高渗昏迷,DKA,乳酸中毒昏迷 (2) 糖肾Ⅳ期:特别是血糖又很高者 (3) DM胃肠病变严重致营养不良 (4) 合并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心梗,中 风等
二.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2.
(5)妊娠及辅乳期 (6)口服磺脲类继发失败 (7)同时合并有需糖激素或前叶激素 治的DM者 (8)合肝肾功能不全 (9)显著消瘦者
改善肌肉等周围组织对胰岛素 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 利用,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双胍类的适应症
T 2 DM肥胖者首选 T 2 DM伴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胰岛素血 症首选 可与其他降糖药联用 T 1 DM可与胰岛素合用
双胍类的不良反应
降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与剂量建议
降血糖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与剂量建议降血糖药物是管理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确使用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建议。
一、口服降血糖药物1.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双胍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释放促进剂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适应症和副作用也有所区别。
2. 双胍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双胍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通常,开始治疗时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
同时,患者应在饭后服药,并饭后30分钟内进食,以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磺酰脲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磺酰脲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应在饭前服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同时,饭后应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
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正确使用方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肠道的葡萄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应在饭前服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由于该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和饮食习惯。
5. 胰岛素释放促进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胰岛素释放促进剂可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
患者应在餐前15-30分钟注射药物,在胰岛素注射后应进食,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二、胰岛素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1. 注射胰岛素的类型胰岛素注射剂可以分为快速作用型、中效型和长效型等。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适合不同的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
2. 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计算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每日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结果和饮食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3. 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技术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严格遵守消毒和换针的要求。
此外,注射前应充分摇匀胰岛素,确保均匀注射。
三、降血糖药物的剂量调整1. 减少血糖波动患者在使用降血糖药物时,应注意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以减少血糖波动。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 75% 精蛋白锌赖脯胰 岛素
长效胰岛素
诺和平®
成份:地特胰岛素 规格:笔芯和特充®两种剂 型,均为300IU/3ml /只 用法:皮下注射,本品绝不 能用于静脉注射
口服降糖药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胰腺 ↑非磺脲类 胰岛素分泌受损 ↑磺脲类
肠道
肝脏
↑HGP ↓二甲双胍
2、2型糖尿病约占
95%(非胰岛素依赖性,胰
岛素抵抗基础上的进行性胰
岛素分泌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的
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血浆葡萄糖 (mmol/L)
正常
空腹血糖调节 受损(IFG)
糖尿病(DM)
空腹血糖 3.9~6.0 6.1~6.9 ≥7.0
①胰岛素分泌障碍
高血糖原因
②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的靶器官(主要是肝 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 低,而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 降。
磺酰脲类特性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可出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高胰岛素血症)等不良反应。
磺酰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用量不 应超过最大用量,通常于餐前30min服用,且 一般不能同时服用2种磺酰脲类药物,但可与 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合用。
双胍类药物作用机制
胰腺
减少胰岛素分泌负担
减少肝糖输出 肝脏
4~6h
短效人胰岛素
诺和灵 R®
0 20 42 64 8 6 10 812 1014 1126 1148 2106 2128 242(0 小2时2)24
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 无色澄清溶液 可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点滴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最大作用时间:1至3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8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磺脲类:
(一)作用机制:
1 胰腺内作用机制 :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是胰岛素释放的主要机制,磺脲类药物以及葡萄糖(通过转运、磷酸化、氧化代谢产生ATP)均可通过此
机制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 胰腺外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除了对β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还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 10%-52 %(平均 29%)。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相比,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
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第一代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
3 磺脲类药物的用药特点: 磺脲类药物每日使用剂量范围较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超过最大有效浓度后降糖作用并不随之增强,
相反副反应明显增加。
4 磺脲类药物的选药原则:
(1)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2)老年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4)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5 代表药物有:
格列吡秦(迪沙片、美吡达)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万苏平甲苯磺丁脲: D860
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GAD)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
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
制不能达标时,可以合并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6副作用
( 1) .低血糖反应 : 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 2) .体重增加 : 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
( 3) .其他 : 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等。
7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禁忌证: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单独使用;有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
急性并发症者;有严重的肝、脑、心、肾、眼等并发症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2)注意事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改用胰岛素治疗;老年人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要
酌情调整;不推荐儿童服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酌情使用。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
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
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
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
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 ,DBI );二甲双胍 (Metformin)。
1作用机制:
(1)减少糖异生
(2)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用大鼠做试验证明 , 能使肠葡萄糖的吸收量减少一半。
(3)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4)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5)降低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HDL)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
(6)抑制人动脉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生长,降低缺氧引起的人上皮细胞的增生。
(7)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纤溶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动脉舒缩力和血流量。
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8)抑制糖化终末产物( AGE)的生成。
(9)抑制甲基乙二醛(丙酮醛, Methylglyoxal ,MG)的生成, MG,为一种反应性 a- 二
羧基物,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 MG生成,还可通过降低血糖而间接降低对组织的损害。
2适应症⑴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血糖仍未降到满意水平者。
⑵肥胖的高血糖患
者。
因为这类患者服用这类药物不会使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且还有点减低体重的功效,
有人甚至认为双胍类降糖药可用于糖耐量损害者及肥胖的治疗。
⑶可以与磺脲类降糖
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二酮类和胰岛素合用,加强降糖力度。
同时可以加用双
胍类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⑷年龄不太大、肝肾功能问题不大,而且没有发生
酮症危险的患者。
3二甲双胍副作用:
⑴乳酸性酸中毒。
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的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
当降糖灵的剂量大于每日150 毫克时,就会使体内乳酸的生成量有所增加。
老年人,
或者年龄虽然不太大,但心血管、肺、肝、肾有问题的糖尿病病患者,由于体内缺氧,乳酸的生成增多,而其代谢、清除发生障碍,容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这类患者如服
用较大量的降糖灵,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大。
⑵消化道反应。
表现为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口内有金属味、腹胀、腹泻等,降糖灵引起胃
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比二甲双胍大,其程度也比二甲双胍严重。
⑶肝、肾损害。
对于肝
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或是肾功能不好,尿
蛋白持续阳性,甚至血中肌酐和尿素氮等堆积、升高的患者,双胍类降糖药有使肝、
肾功能进一步变坏的危险。
⑷加重酮症酸中毒。
降糖灵能促进酮体的生成,所以有酮症酸中毒或酮症酸中毒倾向
的糖尿病患者不宜用之。
三a- 糖苷酶抑制剂
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从而减慢碳
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
合用,可以降低病人的餐后血糖。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适应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适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疗。
也用于糖耐量异常(IGT) 者的干预治疗。
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期都有经过IGT 阶段,因此对 IGT 进行干预治疗成了糖尿病人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
2临床应用注意
(1)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特别适用于主要表现
为餐后高血糖的患者
(2)与二甲双胍合用可考虑作为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
(3)宜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4)可出现肠鸣、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5)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慢性胰腺炎、烟酒过度嗜
好者禁用
(6)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7)应避免同时服用考来酰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类制剂,以免影响降糖效果
四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1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胞核受体,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
应性,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的γ - 型受体(PPARγ) 有关。
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子 GLUT-4
的表达。
)
2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但下列病人禁用格列酮类药物:
(1)伴有水肿的糖尿病患者;
(2)伴有严重肝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3)1型糖尿病患者;
(4)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5)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6)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3代表药物:
(1)罗格列酮(文迪雅)
作用特点是: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
还可降低病人体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起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老年人和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此药。
(2)吡格列酮(曲格列酮)(艾汀)
是作用最强的胰岛素增敏剂。
它可以使人体内的胰岛素得以充分的利用,它还能显著降低病人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而游离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具有脂毒性,故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临床研究证明,曲格列酮可以明显改善肥胖患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延缓或防止其向2型糖尿病转变。
五胰岛素促泌剂
1作用机制: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与受体耦联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抑制钾离子从β细胞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开放电压依赖的钙离子通道,使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促进储存的胰岛素分泌。
低血糖较磺脲类药物少见。
2注意事项:
(1)可单独应用或与双胍类药物合用。
(2)宜进餐前 0~30 分钟内服用。
通常为15 分钟,根据用餐次数服用
(3)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低血糖、体重增加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昏迷患者禁用
(5)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6)75 岁以上老年人, 12 岁以下儿童禁用
(7)重度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状态的患者慎用
3代表药物:
(1)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易出现低血糖。
适用范围广,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最佳服用剂量为120 毫克,于每餐前10 分钟服下。
口服30 分钟起效, 60-90 分钟达到高峰,持续时间 <4 小时。
大部分经粪便排泄, 8%经肾脏排泄。
最大的优点是促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曲线的恢复。
(2)D-苯丙氨酸的衍生物(那格列奈):15 分钟起效, 1-2 两小时达最大效应,单次给药作用可维持 4 小时, 83%经肾脏排泄, 10%经粪便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