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A4 -终极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氯水的性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氯水的性质

2.AgNO3
3.NaBr
气体产生,含H+ 白色沉淀,Cl-
黄色 Cl2
4.紫色纸条
5.石蕊试液
褪色 漂白性
先变红后褪色 酸性,漂白性
思考: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什么? 是氯气吗?
3 、氯气的化学性质 3)氯气与水的反应(漂白性的探究)
0
Cl2 + H2O
-1
+1
HCl + H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2019版)第 二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氯水的性质(共31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2019版)第 二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氯水的性质(共31张PPT)
4. 氯气与碱反应
原理 : Cl2+H2O==HCl+HClO NaOH+HCl==NaCl+H2O NaOH+HClO==NaClO+H2O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2019版)第 二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氯水的性质(共31张PPT)
思考 交流
问题一、漂白液、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书写时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漂白原理 2NaClO+H2O+CO2=Na2CO3+2HClO Ca(ClO)2 +H2O+ CO2= CaCO3 ↓+2HClO
视频:氯气与水
从氯气的物理性质可知: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2体积的氯气(即 氯水,黄绿色),氯气溶于水的这一过程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溶 解过程,还是一个伴随有化学变化的过程呢?新制的氯水当中 究竟含有哪些微粒?如何证明这些微粒的存在呢?你能通过实 验来说明问题吗?
视频:氯水成分的探究
1.Mg
1.镁粉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2章第2节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2章第2节

①饱和NaCl溶液 ③H2O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NaOH溶液 ④浓硫酸
4.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常温下,将Cl2通人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一种漂白液。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C__l2_+__2_O_H__- _=_C__l-_+_C__lO__- _+_H__2O___,该漂白 液的有效成分是__次__氯__酸__钠__(填名称)。 (2)检验该漂白液中是否含有Cl-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检验Cl2
取一个装满氯水的矿泉水瓶(将瓶盖换成橡皮塞),先让学生观 察氯水的颜色。然后用注射器向此矿泉水瓶中注人一定体积 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注人浓氢氧化钠溶液后,氯水黄绿色褪去,同时矿泉 水瓶变瘪。 结论,氯水中含有氯气,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检验H+:
鲜花中也有水,因此鲜 花也被HClO漂白了。
【评价任务一】
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氯水,会有什么现象? 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逐滴滴 加氯水后,红色褪去。
实验中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Cl2与碱发生了反应,还是因为氯 水中含有的HClO起了漂白作用?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哪种猜测是对的呢?
方案1: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加NaHCO3溶液 现象:产生气泡 方案2: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锌片 现象:产生气泡
方案3: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 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探究:检验次氯酸
【思考】为什么在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会先变红,后 褪色?
先变红,是因为含有H+,后褪色,是因为HClO的强氧 化性使石蕊溶液被漂白了。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带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3cl2 点燃 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ca(clo)2+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石英沙)(焦碳) (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f2 + h2 === 2hff2 +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2f2 +2h2o===4hf+o22f2 +2naoh===2naf+of2 +h2of2 +2nacl===2naf+cl2f2 +2nabr===2naf+br2f2+2nai ===2naf+i2f2 +cl2 (等体积)===2clf3f2 (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 ===2if7cl2 +h2 ===2hcl3cl2 +2p===2pcl3cl2 +pcl3 ===pcl5cl2 +2na===2nacl3cl2 +2fe===2fecl3cl2 +2fecl2 ===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 +2nai ===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cl2 +h2s===2hcl+s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2o2 +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 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3c+sio2===sic+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基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n 表示2、意义: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它表示的是物质中所含粒子的多少-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

3.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全称,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当成物质的数量或质量来理解,不得随意增减。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摩尔:含有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的粒子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它表示的是物质中微粒的个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

=粒子数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Nn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单位:mol -1(/ mol )数值:0.012kg 12C 中所含12C 原子的个数(kgkg2610993.1012.0-⨯)近似值:6.02×1023mol -1 (6.02×1023/ mol ) 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应用于宏观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在使用时必须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molH 、1molH+。

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

三、摩尔质量如何由物体质量求出微观粒子个数呢?物质质量−→−?物质的量−−−→−⨯A N 粒子个数 单个粒子质量很难称量,但大量粒子总质量可称量。

(分子质量约10-26~10-25kg ,若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总质量约为10-3~10-2kg ,即1g ~10g ) 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即每摩尔粒子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mM n==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粒子物质的量2、单位:()()mol kg mol kg mol g mol g //,11--⋅⋅或3、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质量。

即:H 2O 分子量为18,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4、相关计算例题1.1 mol 水分子中含有约 个水分子(6.02×1023) 0.5mol O 2中含有约 个O 2分子(3.01×1023)2 mol H +中含有约 个H +(1.204×1024)2. 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 B 、1mol 氯分子的质量是71gC 、0.5mol 硫酸的质量是49gD 、0.006kg 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1mol Cl 2含有2N A 个氯原子C 、摩尔既可表示质量,又可以表示数量D 、32g O 2所含O 2的摩尔数是1mol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02物质的量(基础)知识讲解-高中化学必修一

02物质的量(基础)知识讲解-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量1.【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大量的微观粒子如何计量是化学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一切反应都是以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所以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计量微粒。

数目巨大和看不见摸不着是最大的障碍。

用下面的方法把具有一定质量的微粒规定为一个集体,一切的其他微粒群体都和它进行比较来衡量微粒的多少是很好的一种解决方案。

所以就产生了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化学实验中,取用的药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可以用器具称量的。

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对此,不仅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也难以称量。

国际科学家建议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1).物质的量的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特别提示:(1)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除SI外,物质的量的单位还有kmol、mmol等。

(2)“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

它不具有字面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这些都是错误的。

(3)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六个基本物理量呈并列关系。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就像“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时间”与“秒”的关系一样,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名称的关系。

(4)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等。

不可用其计量宏观物质。

如“1mol铁钉”“1mol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

2、强弱规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能进行,则满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价态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情况下:例如,浓H2SO4中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4.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如果一种氧化剂遇到了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的顾序依次反应。

例如:Zn、Fe同时加入盐酸中,还原性Zn>Fe,则Zn先与盐酸反应。

(2)如果一种还原剂遇到了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属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例如在含有Fe2+、Cu2+的溶液中加入锌粉,氧化性:Cu2+>Fe2+,则锌粉先与Cu2+反应,然后再与Fe2+反应5.归中规律例如:守恒法在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中的应用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O3-)+c(SO42-)=2.5mol/L,取200mL该混合酸,则能溶解铜的最大质量为()A. 12.8gB. 19.2gC. 32.0gD. 38.4g通过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2、锌和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锌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产物有硝酸锌、X和水,则X可能是()A、NH4NO3B、N2OC、N2O3D、NO23、将38.4g铜与1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①NO2的体积为___L.②若铜与硝酸刚好反应完全,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4、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 mol/L5、R2O6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后R2O6n-转变为RO3n-.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6、已知2Fe2++Br2═2Fe3++2Br−往1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3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实验事故处理(1)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抹布擦干,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

(2)浓碱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3)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2.常用危险品分类(1)爆炸品(硝酸铵NH4NO3、黑火药)(2)易燃气体(H2、CH4、CO)(3)易燃液体(酒精、汽油)(4)腐蚀品(浓硫酸、NaOH溶液)3.常用仪器使用方法(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左物右码)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砝码与物体放反)(2)量筒(精确到0.1ml、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读数:读数变小,实际量取体积偏大错误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变大,实际量取体积偏小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过滤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注意事项:(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3)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1除去可溶性杂志:(1)除硫酸盐用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2)除MgCl2用NaOHMgCl2+2NaOH=Mg(OH)2↓+2NaCl(3)除CaCl2用Na2CO3CaCl2+ Na2CO3=CaCO3↓+2NaCl (4)最后用稀HCl调节PH至中性。

注意事项:BaCl2一定要加在Na2CO3的前面2.蒸馏和萃取(1)蒸馏: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1.(2011全国II 卷13)某含铬Cr 2O 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 4·(NH 4)2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 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y2.(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Na 2O 2+2H 2O=4NaOH+O 2↑B .4Fe(OH)2+O 2+2H 2O=4Fe(OH)3C .2F 2+2H 2O=4HF+O 2D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3、(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用F e C l 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 e 3+ = Cu 2+ + 2Fe 2+B .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 :Na 2O 2 + H 2O = 2N a + + 2O H - + O 2↑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l 2 + H 2O = 2H + + Cl - + ClO -D .用浓盐酸酸化的K M n 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MnO 4+ 6H + + 5H 2O 2 = 2Mn 2+ + 5O 2↑ + 8H 2O 4、(2010广东理综卷)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H 4+ 、Ag +、PO 43-、Cl -B .Fe 3+、H +、I -、HCO 3-C .K +、Na +、NO 3- 、MnO 4-D .Al 3+、Mg 2+ 、SO 42- 、CO 32-5、(2010安徽卷)7. 亚氨基羟(Li 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 2NH +H 2=LiNH 2+LiH 。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别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获取的系统,叫分别系。

被分其他物质称作分别质(能够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别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别剂(能够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别系的比较分别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点可否经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牢固能没有NaCl 、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牢固能有Fe(OH)3 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牢固不能够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各样各样的化学变化,依照必然的标准能够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 )依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能够分为: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 )依照反应中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 )依照反应中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点: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相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可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定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其实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 、CO2 )、大多数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本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但表示一个详尽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种类的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1)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1)

一、填空题1.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3)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Cl2泄漏。

若Cl2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为NH4Cl固体生成,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在标准状况下,4g H2、11.2L O2、1mol H2O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质量分数为36.5%。

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1;若20 g 密度为 d g/mL 的硝酸钙溶液里含 1g Ca2+,则3NO 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3)容量瓶上除标有规格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①4.48L CH4②6.02×1022个HCl分子③10.2g H2S ④0.15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关系是(用序号填空):a.体积:___________ b.密度:_________ c.质量:____________ d.氢原子个数:_________(5)18g水中溶解________g的NaOH才能使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离子。

(6)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分子式为S8。

下列关于S8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个这种硫分子的质量为256 g,是硫原子质量的8倍B.在标准状况下,1mol S8的体积约为22 .4 LC.1mol S8和1molH2O所含分子数相同D.1 molS8与N A个H2O所含原子数相同答案:CA.1个这种硫分子的质量为256g,1个这种硫分子由8个硫原子构成,则1个这种分子的质量是硫原子6 .02×1023质量的8倍,A错误;B.S8在标准状态下为固体,1mol S8的体积原因小于22 .4L,B错误;C.1mol S8和1molH2O所含分子数相同,均为6 .02×1023,C正确;D.1 molS8含8mol原子,N A个H2O含3mol原子,1 molS8与N A个H2O所含原子数不相同,D错误;选C。

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C.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2CO3答案:CA.Na2O2吸收CO2产生O2,所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A正确;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可用作透雾能力强的高压钠灯,B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胃酸,一般用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氢钠等,C错误;D.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风化得到碳酸钠,D正确。

故选C。

3、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中只存在两处错误B.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C.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D.若要干燥氯气,可使用碱石灰答案:CA.装置中没有酒精灯加热,尾气未进行处理,使用的是长颈漏斗,收集的时候应该长进短出,A错误;B.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浓盐酸不能全部被消耗,B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淀粉遇碘变蓝色,C正确;D.氯气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2章第3节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2章第3节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内容分析】教材介绍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学生将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概念完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

由于概念的抽象性,教材中穿插了丰富的素材,如图片、探究活动等,不仅丰富了版面,还达到了将抽象概念可视化的效果,直观地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溶液的组成,以及前面已经学习“物质的量”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把物质的量浓度和前面学习的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教材以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并规范解题步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宏观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将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两个环节交织进行,突出定量研究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教学流程】【链接初中,复习引入】【问题】1、什么是溶液?溶液:由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过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是怎样表示的?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展示图片(1)生理盐水、葡萄糖营养液用质量分数表示;(2)白酒、酒精消毒液用体积分数表示;(3)矿泉水中矿物成分、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用质量—体积浓度表示【设计意图】复习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并且了解生活中其它两种常见的表示浓度的方法,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过渡】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由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所决定的。

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是非常便利的,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1.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篇一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2.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篇二乙醇CH3CH2OH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3、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5CH3CH2OH+4KMnO4+6H2SO4=2K2SO4+4MnSO4+5CH3COOH+11H2O3.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篇三甲烷CH4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CH4+2O2→(点燃)CO2+2H2O(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g)+HClCH3Cl+Cl2→(光照)→CH2Cl2(l)+HClCH2Cl+Cl2→(光照)→CHCl3(l)+HClCHCl3+Cl2→(光照)→CCl4(l)+HCl(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4.化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笔记篇四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编辑午夜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一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常温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结论①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加热时:2Na+O2=====△Na2O2,其中O为-1价③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与Cl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2NaCl 。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 4中( ) (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 (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 (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 )(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 答案 (1)× (2)× (3)√ (4)× (5)√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提示 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 一样 第一块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小球 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2.实验结论(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 、Mg 、Al非金属:S 、O 、N酸性氧化物:SO 3、SO 2、P 2O 5等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Fe 2O 3氧化物:Al 2O 3等纯 盐氧化物:CO 、NO 等净 含氧酸:HNO 3、H 2SO 4等 物 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 3、H 2SO 4 、HCl酸 按强弱分弱酸:H 2CO 3、HClO 、CH 3COOH化 一元酸:HCl 、HNO 3 合 按电离出的H +数分 二元酸:H 2SO 4、H 2SO 3 物 多元酸:H 3PO 4强碱:NaOH 、Ba(OH)2物 按强弱分质 弱碱:NH 3·H 2O 、Fe(OH)3碱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 -数分 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 2CO 3盐 酸式盐:NaHCO 3碱式盐:Cu 2(OH)2CO 3溶液:NaCl 溶液、稀H 2SO 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Δ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液溶胶 如: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
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2)硅酸胶体的制备
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 2SiO 3溶液(饱和的Na 2SiO 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AgNO 3=AgI (胶体)+KNO 3
思考:若上述(1)反应中,没有及时停止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若上述(2)(3)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
提示:(1)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生成白色沉淀 (3) KI+AgNO 3=AgI↓+KNO 3 生成黄色沉淀 3、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2)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静电除尘);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胶粒不带电的不会发生电泳现象。

【碘化银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的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的电性不同条件下是不相同的】
(3)聚沉的方法有三种: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③加热或搅拌【胶体粒子不带电的胶体可以用第③方法聚沉】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

原因:少量稀硫酸作为溶液使胶体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过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使沉淀溶解。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⑤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⑥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⑦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4、胶体的提纯净化 :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书写——“三句话” ①强酸、强碱、盐用等号一步到位
②一元弱酸、所有弱碱用可逆符号一步到位 ③多远弱酸多可逆符号分步电离
例:①H 2SO 4 = 2H + + SO 42- NaOH= Na ++OH - Ca(OH)2= Ca 2++2OH - BaCl 2 = Ba 2+ + 2Cl -
BaSO 4 = Ba 2+ + SO 4 2- NaHSO 4 == Na + + H + +SO 42-(在水溶液中) NaHCO 3 == Na +
+ HCO 3- ②HClO H + + ClO - Cu(OH)2 Cu 2++2OH - ③H 2CO 3 H + +HCO 3- HCO 3- H + +CO 32-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碱盐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注意:(1) HCO 3-、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等号或者可逆符号前面:被电离的粒子;等号后面:电离后的粒子。

(4)电子方程式遵守电荷守恒。

(5)“六强酸”:氯化氢HCl、硫酸H2SO4、硝酸HNO3、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四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金属也能导电。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5)物质的溶解性与是否是电解质无关。

(6)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O2、NH3等。

(7)①强碱和盐等化合物:在固态时,晶体内虽然存在阴阳离子,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够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

②酸:酸在固态或液态(熔融状态)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也不导电,如液态HCl、H2SO4、H3PO4等不能导电,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但在水溶液里和水反应生成了新的电解质——碱。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
不拆:难溶于水和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难溶于水的盐、气体、单质、氧化物、水、浓硫酸)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系数最简
①浓硫酸作为反应物时,浓硫酸写成化学式:H2SO4(浓);浓盐酸和浓硝酸要拆成离子形式。

②H3PO4中强酸,在写离子方程式时按弱酸处理,不能拆开,写成化学式。

③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的一律写化学式。

如Ca(OH)2条件是澄清石灰水,则应拆成离子;若给的是石灰乳或浑浊石灰水则不能拆,写成化学式。

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6、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易挥发的物质或者难电离的物质。

7、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优化方案》P57
8、离子共存问题(首先判断题干中的条件)
(1)常见的有色离子:MnO4- 紫色Fe2+ 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Cr2O72-橙色
(2)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的离子
①能与H+发生反应的离子(三类)OH-;
弱酸的酸根:SO32-、CO32- 、ClO-等;
多远弱酸的酸式酸根:HCO3-、HSO3-、H2PO4-、HPO42-等。

②能与H+发生反应的离子(三类):H+;
弱碱阳离子:Fe3+、Fe2+、Cu2+、NH4+等;
多远弱酸的酸式酸根:HCO3-、HSO3-、H2PO4-、HPO42-等。

③因反应生成难溶的物质(记盐的溶解性口诀)
阳离子角度:K+、Na+、NH4+
易溶于水的盐
阴离子角度:NO3ˉ、HCO3-、HSO3ˉ、H2PO4-、HSˉ、CH3COO-
(3)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共存Fe3++3SCN- Fe( SCN)3
(4)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离子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还原性离子或分子还原性强弱的顺序:S2->SO32->I->Fe2+>Br->Cl-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Cl2>Br2>Fe3+>I2>SO2>S
②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在酸性条件下:
A.NO3ˉ与Iˉ、Brˉ、Fe2+、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B.S2ˉ与SO32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C.MnO4ˉ与Iˉ、Brˉ、Clˉ、S2ˉ、HSˉ、SO32ˉ、HSO3ˉ、Fe2+等不能共存
D.Cl Oˉ与Fe2+、Iˉ、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在碱性条件下:
Fe2+与S2ˉ、HSˉ、SO32ˉ、HSO3ˉ、Iˉ等不能共存
五、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实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对概念”《优化方案》P40 “八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剂性一致,反应产物一致。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关系图《优化方案》P41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5)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优化方案》P41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优化方案》P44
6、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优化方案》P4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优化方案》P34
重点是按照物质的分类,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K2O、CaO、Na2O 、
MgO)都是电解质。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