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范文
读论语有感1500字3篇_读后感作文_
读论语有感1500字3篇《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论语有感1500字1古人云,今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果不其然,于丹仅仅是写了读完《论语》后的一点心得,就在整个中国好好火了一把!这个暑假,小生有幸能去详尽的阅读一番。
《心得》里的字里行间无不说明——《论语》是为这个世界而生的,其告诉人们的每一个道理,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从一定的方面来说,是具有色彩和温度的,色彩在于它传授给别人的精髓,温度在于它给予给别人的光明。
那么,我即便不知道作者对于“色彩”的定义。
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
所谓“没有色彩”,无非是灰色。
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通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
我也更不知道作者对于“温度”的定义。
但是,任何人不可能没有温度。
所谓“没有温度”,无非是23摄氏度。
即便这是一个模糊的数字,但同时又是人体感觉到最舒适的温度。
无论是色彩也好,温度也罢,但当一个人表现出来时,那是他的激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为之奋斗,是一件“加好佳”的事情,关键在于你如何将你手中的风筝——放飞,让线加长,加长,再加长!中央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名为“我有一个理想!”的公益广告。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积极向上的事情。
人嘛,活着就不要憋着!在《论语》中,孔子问过自己的四位弟子,他们的志向,各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把它大声地说出来,好事啊!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是这样的。
假使有两个朋友,他们平时形影不离,有一天因为一点小矛盾便闹翻了,绝交吗?两个人总舍不下多年来的感情,和好!于是两人都准备向对方道歉。
在途中,两人相遇了,他们笑了,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他们没有说出来?不,心灵的沟通已经将这个不算是理想的理想,完全的化解了。
诚然,我完全同意他们这样的做法,有话,别憋在心里!有些人,每天看着那些经理或是董事之类的人,总是用羡慕的眼光,大家彼此彼此嘛,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们也是经过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人们的认可,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错!我相信只要自己曾经努力过,人生就会有闪光点,留下美好的回忆,成功那只是你路过的一个车站。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精选15篇)
论语读后感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精选1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后感大学篇1刚进高中,对各种新奇的选修课程充满了好奇,看到国学一门科,却丝毫不知这教的是什么,直到发下一本《学庸论语》,才恍然大悟,原来教的是中国古代经典啊!其实,很早就接触过《论语》这本书。
小时候,妈妈听说读《论语》很有好处,就买来一本读。
那时候全然不知读的是什么意思,只管往下读,只觉得顺口。
每天半小时,读着读着,就变得滚瓜烂熟。
再读《论语》,感悟颇深,便写下了这篇作文。
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许多困惑,感觉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愿,太多的烦恼。
也许是因为我们总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心胸不够开阔吧?而《论语》却能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看懂生活,看透一切,不再为生活小事而烦恼。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曾那样兴盛过,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它成为了当时的正统思想。
但在新文化运动时,却有人喊起了“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而今,我们又拿起了《论语》,因为在追求物质的现代,保持一颗宁静深远的心,一颗高洁的心,一颗不因外物而变得浮躁的心,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又拿起了《论语》,因为它对人生的解析、对道的解析,那样精美绝伦,深深吸引了我们。
《论语》告诉我们的知识,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坦然地对待一切,怎样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也许我们一下子感受不到《论语》带给我们的进步,却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那就足够了,《论语》的作用是不会立刻发挥出来的,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心灵的平静更重要的呢?心静下来了,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正确的选择。
既然作为学生,自然最关注学习,不妨就来谈一谈《论语》中讲学习的部分吧!我最喜欢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几句。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17篇)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17篇)《论语》1500字篇1现在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人为光阴而叹。
就像刘禹锡所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也就是说苍山不老,但是人的心中却有很多悲怆。
古往今来,川流不息。
就像《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出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侍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可见,人生是短暂的。
我们应当对人生做一个规划。
可是,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规划呢?孔子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几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人生的坐标,人生的规划。
在这个人生坐标上有几个事情被孔子特别的强调了出来。
“十五而志于学。
”这是说十五岁应该立志学习了。
这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
但今天看来,十五岁才开始学,实在是太晚了。
通常在我们五,六岁时,就已经进入学校了。
但是我们学得怎样呢?孔子给自己,也给他的学生一个要求:“学以致用。
”这个标准我看后非常惭愧。
因为我已经过了十五岁,而且已经学了十一年了。
但学到的可以至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这似乎与现在的教育制度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
我并不知道现在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怎么样了,但我知道我离“向学能为己之学,学以致用。
”还差得很远很远。
“三十而立。
”立的是自己的自信。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正,反,和”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在童年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一切事物都是光明的。
到了少年时,我们会出现逆反心理,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邪恶和黑暗,一切事物都是丑陋的。
而到了三十岁时,我们就应该到了“和”的阶段。
我们应该建立心灵的自信。
“四十而不惑。
”“不惑”即是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应该建立自己的位置,面对太多的选择时能敢于舍弃,使心灵变得淡定而从容。
孔子对“五十而知天命。
”的解释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意思是我要学习上达,让自己合乎大道。
《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1500字(优秀4篇)
《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1500字(优秀4篇)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使我受益非浅。
于丹对《论语》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拆讲与分析。
先我就从作为一名普通的角度就于丹《论语》心得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孔子说:“天人合一”。
于丹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某。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的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某。
我觉得教师很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本书后,我们应该追求的某。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我们作为一名技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扎实的学习功底。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的教育学生,而且要对我们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我们的学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谈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
我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学中也许已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怎么处理的?我在教学工作中有过这样错误的认识我是老师,你是学生。
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让你来干。
现在看到这样的一个“怒”字。
我不仅对自己有这种思想而觉得不该。
这是没有正确理解“教师”这个名词的结果。
而“仁”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当看到这里我不敢问自己我对别人做到“仁”了吗?我只问自己对自己工作、教育的对象做到“仁”了吗?我真的从心里关爱我的学生吗?真的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吗?我认真的审视并认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某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心灵之道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一个老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
于丹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
”因此我们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优质】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论语的大学1500字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一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我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
当我聆听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于丹教授讲授的《论语》心得,心情如一眼清泉流入心间。
于是去书店购回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最近细细品读,她书中朴实的语言、独到的看法、平凡而深刻的理论高度,使我眼界豁然开朗,心中对孔子陈旧古老的认知顿然改变,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但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它,知道它的典故呢?读过或听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于丹《论语》心得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
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通用范文3篇)
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通用范文3篇)写心得需要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
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本文为你提供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写作技巧和示例!论语的读书心得1500字篇1孔子是古代的圣人,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被记录成一部书——《论语》。
《论语》在历史上的享有一定的盛名。
直至今天,《论语》依然为人人所传颂。
而我却很好奇,我里孔子所说的君子到底相差多少呢?于是我打开了《论语》。
读了《论语十则》的第一句,我觉得我做到了“学而时习之”,但却从未感受到那份快乐。
也许,只有真正热爱文学,求知若渴的人才会感受到那份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只是在同学之间玩些文学游戏吧。
“人不知而不愠”对于我来说,让我感到自己是一位“君子”。
这奇妙的成就感,好像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我却没有做到。
以后我也要进行多次的自我反省,像古人曾子那样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总结,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而所谓“温故而知新”,我只是在复习课文的时候,脑海中隐约会出现一些新的理解。
劳动要与休息结合,学习也要与思考相结合。
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邪说的危险。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做人就是要实事求是。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这种力争上游的思想应该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
我们要像一切有优点的人学习。
虽然我没有做到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但我么还要为实现“任”的理想努力奋斗。
而在我所读的所有至理名言中,我最喜爱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是孔子对当时帝王的真心劝诫,可惜当时真正理会并使用的却不多。
他们依然是“己所不欲,施与人”在当时几千年前的思想中能够明白的估计只有像孔子这样的大贤吧。
而再看如今,却依然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论语》是当时思想的巅峰著作,也是我们如今需要学习的做人准则。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下孔子言行的对话录。
这部书以言简意赅、言之有物而著称,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阅读《论语》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的智慧和思想,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论语》中的“学而篇”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快乐和成就。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快乐。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在《论语》中,“为政篇”告诉我们“政之在民,质之在君。
”这句话告诉我们政治的本质是为民务实,政治的根本在于君主的品德。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民生问题,为民众谋福祉。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句话告诉我们政治的本质和根本,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在《论语》中,“子曰篇”告诉我们“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进步。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句话告诉我们反省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不断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的智慧和思想,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
#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1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行我们更多的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
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
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
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总之,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
与友宽容,与同事宽容,与亲人宽容,与生活中一切给予宽容,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
宽容是人生的哲学,但更是一种境界吧。
#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2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人何必那么骄傲呢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3《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精选16篇)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精选16篇)《论语》1500字篇1《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
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3篇)
《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3篇)《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1500字1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
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仅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
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
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
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
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己的心灵。
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学习。
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
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
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
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
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己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己动过脑筋自己思考。
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
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之中。
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
《论语》读后感1500百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1500百字精选5篇《论语》读后感1500百字1《论语》,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新的学期,我们学习了它其中的十二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当我再次读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想起了以前写作业时的场景:放假了,老师总会留一些作业,一开始还认真的在写,过了十几分钟,我就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当我拿起课外书要看时,还在心里对自己说:就看十分钟。
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我仍然还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钟吧!反正作业也不多,我半天就能写完。
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放下手中的书。
直到书的最后一页被我翻过,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抬头看看墙上的钟表,才发觉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我才埋头奋笔疾书,但作业还是没有在一天之内写完。
第二天上午,我又坐到书桌前,下定决心要在上午之前把作业写完,可是我写着写着又想起昨天晚上吃饭时看的电影,里面的搞笑情节让我不禁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才认真地埋头写作业,当我写完作业时,已经是晚上了,本来今天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的,可是因为我写作业时的不专心,这个计划才“泡汤”的。
就这样,周末过去了。
当我学了《论语》中的这句话时,恍然大悟:时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浪费”掉的时间,永远也不会回来的。
想想我看课外书,想电影里的情节时,那些时间用来写作业该多好啊!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有,都是因为我不知道时间的宝贵,做着这件事,想着别的事,时间就是在这不知不觉间流逝。
《论语》,这部书中的一则就可以给我们这么大的启示,别说整部《论语》了!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读《论语》的好处是多么大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吧!《论语》读后感1500百字2《论语》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它。
大学生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大学生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大学生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
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
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我,以行动来做出表率。
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
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
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
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
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
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
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
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
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
大学生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大学生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大学生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如果让你写一篇论语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论语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如何关心和孝敬父母,还让我学到了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道理。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大学生论语读后感1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大学生论语读后感1500字精选篇1《论语》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不过区区万字,语言十分简洁精炼,但含义却十分深刻隽永,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北宋著名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足以见《论语》对当时社会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
而读完这部著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论语》在说理方面的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尤其善于以小见大,常常通过随处可见的日常事物来反映深刻至理。
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方略,小到一个人的处世之道,都被一种十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甚至是接近于口语的语言呈现给读者。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子路篇》)就用寥寥数字向我们阐释了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先立法,同时赦免一些有细小过错的人,同时推举能干的人才。
九个字便点明了从政治国的几大要点:建立司法机构及司法制度,使国家一切有法可依;恩威并重,赏罚分明;广纳贤才,重用人才。
看似极为简单的几点却道出了治国的真谛。
首先,法制是治国的根本,是其他一切制度的根基,这说明孔子注重“仁政”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而“赦小过”则又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仁爱”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法”的辩证性,即两者都不是绝对适用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以仁为主还是以法为主,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孔子在治国方略上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的。
对人才的重视也再次证明了孔子以人为本、爱惜人才的思想。
治理一个国家的政策方针就这样被孔子以自己的方式看似漫不经心简单明了的说出,实则包涵了孔子的深意和苦心以及他治国安邦的殷切期盼,可谓是言至简而理至深。
论语读后感1500字7篇
论语读后感1500字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书中的细节和深意,提升理解能力,写读后感时要抓住书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情节,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语读后感15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1500字篇1暑假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顿悟的感觉,就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一个节目开始,某个晚上看某电视,李连杰给人感觉很沧桑的感觉,他说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辈子,光溜溜的身子来到人间,光溜溜的离开人世,来的时候,需要别人救济帮忙,走得时候也要麻烦人火葬帮忙,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别人的救助下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还是利用在世间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别人,才有意义。
当别人问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说是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解释到比如别人送一个表给他,他每次看表的时候,其实都在想念那个送表的朋友,其实他朋友已经戴在他的身上,他认为,在我们离开世间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够带走,为什么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的存在在世界上。
他把人生归结为助人和爱人,我想就是他的伟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一直以来,很多人在教导我们,要学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个很虚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后生晚辈,总觉得做人好空洞,也许是前人为了回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论语教材,大家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死记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奥运上那么大声的学而时习之,我想实际上十几亿国人,没有几个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实含义。
而且,现代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远古的那些历史上东西上了,必须和西方靠拢,从别人成功的体制中吸收经验去进步。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为了论语而论语的思维使我们认为古文化没什么用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而且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对论语之道也没有真正的体验。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作业【精选3篇】
论语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作业【精选3篇】论语读后感1500字高校生作业【精选3篇】一《论语》,是一本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人性的形成都产生伦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共同的财宝。
在1988年1月巴黎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曾今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需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才智。
“不止我们中国人,就连世界也对孔夫子说的话有着高尚的评价,由于论得勤奋,虚心,热忱……也告知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理论。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让我们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假如你们也仔细读读《论语》,吸取其中的道理,就会让你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论语》告知大家的真理永久是最简洁的,它只是把我们内心的良知激活了。
书中,每一则的篇章不长,但是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论语》,让我们在圣贤的光线下学习成长!论语读后感1500字高校生作业【精选3篇】二从一班级开头,我们就开头学习《三字经》、《》、《论语》……我现在是四班级的学校生,学的是《论语》。
刚开头,我觉得《论语》和其他书没什么两样,到现在,我知道我错了。
在现在,我觉得《论语》比我之前说得要好的多。
它给我带来了许多许多的学问和乐趣。
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吧!一开头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不愿意学,有一次妈妈让我去把功课在复习一遍,当时我以为只是让我是再看看几遍,但,我在复习的'时候却有了意外发觉:原来这道题还有一种好玩的做法。
我才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原来把功课重新复习几遍,就会发觉还有全新的做法在书中等着你去思索。
比如温习已经学习过的东西,可以由此获得的新的熟悉和体会。
新的学问的获得与原有的学问是有关系的,温习旧的学问有助于获得更高的道理。
看完了这本论语书,让我知道了里面的许多文章都有很多大道理,比如孝敬长辈、尊师爱友……等。
我盼望《论语》这本书能够在全世界留传。
大学生读论语心得(精选10篇)
大学生读论语心得(精选10篇)大学生读论语心得(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齐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好处。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我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他的弟子子贡就以前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说教师对自我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样敢当!我只但是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能够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以前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就应抓住不放。
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
这一片绿洲一向点缀装扮着孔子认为,学习务必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透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大学生读论语心得(篇2)君子自古就是被赞颂的对象,他们主忠信,性如菊,居于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洁。
(完整版)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字范文
度米文库汇编之大学《论语》读后有感1500 字范文1 论语读后有感1500 字《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好多地方值得发掘,但有一点仿佛没有波及到——怎样办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
即,几个人相互都是朋友,成群结队。
这里面就不单存在纯真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括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因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
我想孔子应当有好多朋友。
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
一处是“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
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另一处就是上边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据,前者看来不过孔子所“和”之人,并不是所“同”之人。
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可的“知音”呢?仅看《论语》,仿佛没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放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任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抵达一种朋友关系。
我身不由己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以前,我之因此读一本书是因为它到达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候我一口气或分几日读完它。
此后,知道了有公共图书室这等念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不过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顺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此后,经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常常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有时在阅读的网页上遇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体的翻翻,极罕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遇或相违全凭运气。
因此,我读《论语》也不过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室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居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亲母亲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论语》读后感1500 字范文1 论语读后感1500 字《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
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
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
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
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
一处是“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
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
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
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
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
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 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2 论语读后感1500 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 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