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修订版

合集下载

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知识

3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1、原始标准化阶段Ⅰ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和野兽 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工具的相似和 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需要表 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猎物的大小和 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逐渐发展到用比较 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24
推荐性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或非强制性标准
生产、交换、使用等 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 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在我国,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 是一旦被强制性标准引用,或纳入指令性文件 便具有了约束力。 企业明示执行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内部具 有强制性或约束力,并应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
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统 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 广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字印刷 术,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 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准化的原理, 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 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分为: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
27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审定、 统一编号和统一批准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GB、 GB/T)、 发布顺序号(7718)、发布年代号(1994) 如:GB7718-1994、GB/T1.1-2000等。

标准制修订基本知识

标准制修订基本知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符号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1.3 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
1.3.1 要求:
标准规定的条款应明确无歧义
1、范围界限按需要力求完整 2、用词准确、清楚、逻辑性强,内容之间互相协调 3、充分考虑、合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4、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 5、能被标准起草人员以外的执行、管理、检查人员甚至外 行的理解与接受。
1.1.1 标准
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 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 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 准则和依据。
明确了----对象 ----依据、程序、水平、形式、作用
1.1.2 标准化 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 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 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经济、社会、环境)的活动。
2号扁小宋 封面发布
4号黑体
5号宋体
小5号宋体 图题,表题,附录一 5号黑体 二三行 3号黑体 6号宋体 各页标准编号 页码 5号黑体 小5号宋体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次
视需要而定 列出前言、引言、章、附录 列出章下的条目和附录中的章 图表视需要而设,可以联取舍 达到引导阅读和检索的目的
三、前言
1、特定部分的信息:本标准结构、与所采用标准的 关系或差异,与前版标准的变化,历次修订情况及版本 号,双采情况。 2、说明附录的性质: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 料性附录。 3、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归口。 本标准由xxx批准。 本标准由xxx负责起草,xxx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 xxx。 ?不要写成编制说明(任务来源、意义、目的)。 ?不要写技术、管理要求。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1. 标准化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中,为了提高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使得相关方能够通过遵守这些标准来实现互操作性、互联性和互通性。

2. 标准化的目的: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 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互操作性,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

3. 标准化的分类:-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具有强制性;- 行业标准:由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国家可以将其作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用于组织内部管理和交流。

4. 标准化的过程:- 确定标准化需求:对某个领域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制定标准化计划: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计划,确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各方,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范围。

- 研究和制定标准:对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等。

- 审核和发布标准:将制定的标准提交给相关组织或机构进行审查和验证,最终通过后进行发布和公布。

- 实施和推广标准:将标准应用于相关领域,进行标准宣传和推广,促进标准的普及和全面实施。

5. 标准化的影响和作用:标准化对于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贸易和市场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中国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国家标准、推广标准应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中国的标准化工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以上是关于标准化基础必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
二、制定标准的程序
1、标准项目计划的确立 制定或修订标准的项目计划,由主管部门下达。 2、标准的起草 确定制标人:要根据“谁使用谁制定”的原则,属于 哪个部门使用的标准由哪个部门的有关人员起草。编 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产品标准还须编写编制说 明)。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
3、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4、标准草案的审查。 5、标准草案的报批。 6、标准的审批和发布。 7、产品标准的备案。
企业标准代号由汉字“企”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
加企业代号组成。如:Q/LJHB表示龙净环保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一经制定颁发,既对整个企业具有约束性, 是企业法规性文件,没有强制性企业标准和推荐性企业标 准之分。 企业产品标准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号及 标准发布年代号组成。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 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 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的标准。 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由企业制定,并按相关规定备案的标准。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二、标准的性质划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三、标准化的对象
标准化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物”、“事”、“人”三 方面,由于这些“物”、“事”、“人”的多次重复 活动,产生了统一标准的客观需要和要求,从而分别 形成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物”制定 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 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 的最佳解决方案。它的对象既可以是“有形”的物 (如产品、材料、工具),也可以是无形的“物” (如程序、方法、术语、图形符号)。

标准化基本知识

标准化基本知识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企业参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企业采用和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 仅可以促进自身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可以开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最终提 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昆钢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成立昆钢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23日发文成立昆 钢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简称标委会)。 标委会的工作任务是管理昆钢技术标准化工作,贯彻 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运用标准 化的理念和方法促进昆钢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水平的 提高。 标委会的组织结构 标委会主任:公司总工程师担任 标委会副主任:科技创新部/总工办主任担任 标委会委员:由单位委员和专家委员组成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一)标准化法的概念 1、狭义的标准化法:仅指标准化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广义的标准化法:指调整在标准化过 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包括标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 规章及有关法律、法规引用或规定的 强制性标准等。
三、标准化工作法律依据
(二)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和任务 制定《标准化法》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 善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 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标准化法》 (三)《标准化法》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是国家推行标准化,实 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六、昆钢标准化管理模式
标委会的职责 1、组织建立昆钢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保持 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组织落实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有关技术标准化的 工作任务。 3、审议昆钢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年度总结和工作计划。 4、发布昆钢企业标准。 5、审议标委会经费的年度预算和开支总结。 6、审议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提交标委会审议的决定事项。 7、审议专门工作组的设立。 8、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6)制定、使用标准的动力是谋求利益的共同性; 7)最终效果体现为实现社会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具备统一格式 ; 9)经权威部门审批发布; 10)实施一系列动态管理。 二、标准化 1、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主要作用:是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应性, 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3、活动过程:从制定---发布---实施---监检---修订的循环。
七、采用国际标准 1、定义:是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 或修改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 布(简称采标)。 2、意义:1)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 争力;2)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际接轨。 3、采标范围: ISO/IEC/ITU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39个国际组 织发布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4、一致性程度: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5、一致性程度标识方法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第二段为该国际标准的英文名称,第三段为一致性程度代号, 每段之间用逗号隔开。当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的英 文名称相同时,第二段不标。 例:(IEC 60879:1986,MOD)
三、标准性质的变化
1979年 标准化管理条例 标准 即 技术法规 1989年 标准化法 强制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 供企业组 织生产用 条例18条规定: 标准一经发布就是 技术法规,必须严 格贯彻执行。 (新的发布、旧的 作废) 推荐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准化法14条规定: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 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 采用。一但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 相应的行政约束力。(对推荐性标准 新版发布,老版不一定作废) 合格评定程序 WTO关心的以上三 种文件 我国标准中的检验规 则应逐步纳入到合格 评定程序中 准 2001年12月 加入WTO后 技术法规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解(新)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解(新)

内容二 标准化概述

一、标准的相关定义 二、标准的作用 三、标准的分类 四、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定义
标准的定义
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 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 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强制性国家标准比如,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 染物限量》,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砷、锡、镍、铬、亚 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的限量指标。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322种农药2293项最大残留 限量。 再比如GB/T 12706《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这是一个推荐性标准,但如果供需双方把这个标准定为交货标准,那 就必须遵守执行,如果有质量上的纠纷,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仲裁 。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一、定义
艺术品等个性化事物不需要 制定标准,因为这些东西不 需要重复,也不能重复。
工业产品一般都是重复生产 的,需要制定标准
一、定义
对标准定义的理解
我们可以从下面六个层面来理解标准的含义:
(1)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 果
为确保烟花燃放达到预期效果,北京奥组委在选择奥运烟 花时,对烟花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不但要求万无一失的 安全,而且还要达到环保、精确的特定图案和颜色,为此 专门制定了奥运烟花验收标准。在奥运会烟花的公开竞标 活动中,以东信烟花集团为代表的浏阳企业凭借一流的技 术标准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脱颖而出。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一、标准化法律体系(一)法律(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共五章26条,对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标准化的管理体制、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以及违法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行政法规(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4月6日国务院第53号令发布。

对《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特别是其中32条、33条对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即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依法应当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等违法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措施。

二、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一)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卓别林)(二)标准化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三)标准化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

(四)标准化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解决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需要抓好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农业标准化工作,西部地区和东部老工业基地的标准化工作,进而实现全国标准工作的持续、平衡发展。

(五)标准化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的需要。

(六)标准化是维护人民群从切身利益,(七)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较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三、标准化的原理(一)简化原理简化是标准化的最一般的原理,标准化的本质就是简化。

简化不是随心所欲的抛弃,而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把多余的、可替代的、低功能的环简化掉。

(二)统一原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所确立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统一的范围越大,统一的程度越高,标准化活动的效果就越好。

(三)协调原理协调就是指协和一致、配合有力。

标准本身就是协调的产物。

在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指要做好相应的干预、说明、解释和配合工作。

有标准内部、标准之间的协调,还有部门之间、工作之间的协调。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5 标准化工作任务: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 进行监督。
6 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 ISO;IEC;ITU。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 意大利、瑞士、瑞典。
7制定标准的原则、程序及企业产品标准的备 案 8 目的性、性能、可证实性原则;预备阶段、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 布、(复审、废止) 9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0法律责任: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二.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 A.釆购标准化 合格供方;重要度分级A, B,C。 B.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体系;术语、代号 及符号标准化;文件管理。 C.工艺装备标准化 刀具;夹具;量具;模 具;辅具;工位器具。 D.质量检验标准化。 E.设备管理标准化。 F.产品包装标准化。
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
1.我国产品标识的规定 2.产品标识标注的内容 3.生产者、经销者的义务与责任
三、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 企业标准的制定 3. 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 4. 标准的实施 5. 企业标准化的管理
四、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1. 二个文件: a 中国家质监总局、国标委《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 [2009—84号] b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产品标准 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2009—322号] 2. 备案应提交材料(6+3) 见下表
三、标准化形式
1.简化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 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肯定个性同时着眼于精炼; 2.统一化 ——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强调一致性,从个性提炼共性; 3.通用化 ——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 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 式。 以互换性为前提,功能、尺子互换;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统一产品、生产过程、测试等方面的规格、方法、品质的统一体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品质,并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

标准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产品标准和过程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规定产品设计、功能、结构、尺寸、材料等方面的标准,用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过程标准则是规定生产、测试、服务等过程的标准,用于确保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标准化的优点通过标准化,各个行业和国家之间能够实现互相认可和交流,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什么是ISO?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7年。

ISO的成员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政府、行业组织、协会和企业等,其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

ISO的标准种类繁多,包括产品标准、过程标准、管理体系标准和术语标准等。

ISO 9001是最广泛采用的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客户满意度、质量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如何制定标准?标准制定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下是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1.确定制定标准的组织机构和标准的制定负责人;2.确定标准制定的领域和范围;3.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估;4.形成草案,征求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5.修改和完善标准草案,组织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审查和评审;6.发布正式的标准文件,并进行宣传和推广;7.对标准进行定期审查和维护,并进行修订和更新。

如何应用标准?标准化的应用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以下是常用的标准应用流程:1.确定需要应用的标准;2.分析标准的范围和要求,了解标准的主要内容;3.制定应用标准的具体步骤和操作程序;4.开始应用标准,并进行记录和跟踪;5.进行评估和反馈,监控标准的应用效果和影响;6.不断改进和优化标准应用的方法和流程。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第一章标准化概论一、判断问题1.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孕育着现代标准化的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方法和原理。

(√)2.现代标准化的发展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为基础的。

(√)3.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4.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 ×)5.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x)6.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x)7.本标准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其适用性上,这是本标准的自然属性。

标准的适用性可作为标准使用价值的客观衡量标准(√).8.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9.标准的载体是标准的表达形式,是一种文件。

(√)10.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

(x)二、单选题1.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b。

a、服务标准;B)工作标准;C)产品标准;D)图形符号标准。

2.标准是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规范性文件。

a.专利技术;b实践经验;c工艺规程;d先进技术。

3.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c以及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a、多样性;B高级;C国际;D全面。

4.企业标准采取什么形式、规定什么内容,以及标准制定的时机等等,由a决定。

a、企业本身;b、企业主管部门;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d、市场和客户。

5.在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阶段,国家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

a.标准数量太多;b.标准数量太少;c、标准年龄过长,修订不及时;d、标准制备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6.本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来体现,即标准B。

a.人工属性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市场属性。

《标准化基础知识》课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课件
由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 ,适用于特定地区或区域,具
有地域性和实用性。
企业标准
由企业自主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
生产。
中国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标准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 系,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管理和监 督。
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和管理,推动各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标 准化工作。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在经济发展、科技 进步、社会管理和国际贸 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标准化目的
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实施标准 ,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标准化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技术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统一原理
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实现技术 和管理的统一,提高生产和服务
效率。
协调原理
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利益 和需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优化原理
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 进的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 可以推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02
标准化体系与标准
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体系定义
农业标准化
总结词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经济效益 。
详细描述
农业标准化主要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子选择、 种植技术、施肥、农药使用、收获、加工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 高服 务或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基础知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标准化基础知识(二)试卷年份:2016题量:10答题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60分
1【单项选择题】在老挝开展水稻、玉米、果蔬的农业标准化种植技术本地化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3000亩蔬菜、水稻、甘蔗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在缅甸示范推广1万亩。

A.剑麻B.木薯C.香蕉D.西瓜
o正确答案:A
2【单项选择题】2015到2017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提出的重点工作有几项?
A.10B.8C.6D.12
o正确答案:A
3【单项选择题】在柬埔寨开展蔬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重点翻译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广我国等农业技术。

A.农业生产用遮阳网、地膜覆盖、育苗盆育苗B.水稻和葡萄种植C.水稻、玉米、果蔬生产D.木薯种植
o正确答案:A
4【单项选择题】2013年9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全体大会,表决通过中国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当选该组织新一任,任期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A.主席B.秘书长C.副主席D.常务理事
o正确答案:A
5【单项选择题】首次在越南建立等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A.水稻、甘蔗B.水稻、玉米C.水稻、葡萄D.木薯、西瓜
o正确答案:C
6【多项选择题】深化与重点国家互利合作,重点国家是指哪些国家
A.中亚B.东盟C.欧盟D.西亚
o正确答案:A,B,D
7【判断题】标准引领中国产品走出去案例2——从无到有,中国电压力锅技术登上国际舞台,打破贸易壁垒
o正确
o错误
o正确答案:正确
8【判断题】标准化工作关键还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直接的是为多边和双边贸易服务。

o正确
o错误
o正确答案:正确
9【判断题】我们和海外在中医药合作不需要国家标准的外文版
o正确
o错误
o正确答案:错误
10【判断题】“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重点方面是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

o正确
o错误
o正确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