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本理念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理念是教学中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一理念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的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灌输式地讲授生物知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并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应试的学习模式。

二、高效备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效的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生物教学也要重视课前的准备,这既包括备教材,又包括备学生。

首先是备教材,教师要对高中生物教材有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是备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

同时,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前思考,然后带着问题上课,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更好地提高生物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教师要更有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例如,在学习《身边的生物科学》时,老师在备课时,要重点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学生要对教材提前进行预习,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更好地交流互动,这样就能为以后的生物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对生本教育理念很好的体现,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小学数学课堂

让“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小学数学课堂

让“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小学数学课堂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当今社会,这种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而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如何让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将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美丽和实用性。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问题、游戏问题等,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让他们明白数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历史故事,让他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自我反思,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要有着深厚的数学功底和对数学的热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的未知领域。

教师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授课方式,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除了教师的作用,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让生本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小学数学课堂。

家长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社会也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环境,让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和学习数学,培养更多具有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孩子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个体。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生本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本文将从生本教育理念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本教育理念的定义相对简明扼要,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独立、自信、创新、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生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

它不仅要求学生取得知识,更关注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思考和创新。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它提倡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生本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和跨学科融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生本教育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实施生本教育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教育思维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

其次,学校需要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如灵活的教室布局、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等。

第三,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此外,生本教育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评价生本教育的效果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

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来评价。

此外,教师和家长的反馈也是评价生本教育的重要依据。

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生本教育的实施效果。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个体。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生本教育旨在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焦点阅读” 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

“焦点阅读” 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

“焦点阅读”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阅读教学要实施焦点阅读法,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理念。

这里,我只从“主体”的角度谈两个理念。

一是“生本”理念。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当代教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生本”理念)。

教师要坚持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把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

我国中小学设置的语文课,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学习,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就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人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和特殊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成为独立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他们是“活”的思想者而非“死”的模仿者。

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与配合者。

无论是文本还是教师的解读,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和探索,文本的文字就仍然是一堆死的文字,教师的解读语言仍是外在于学生心灵的话语系统,它们都不会转化为学生的语言,也就不可能丰富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只有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都感到自己是自主的、积极的、有趣的。

所以无论是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都应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

“生本”理念体现在思维发展上,就是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上课时学生不喜欢教师在他不懂的地方一带而过,他懂的地方却反复讲解。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剥夺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权。

学生懂了,学习思路本来可以向前走,教师却还在讲解,硬是阻挡他的思路不让走。

对不懂的地方,学生还在想,教师却又往下讲,强行把他的思维活动拉入教师的思路,这就中断了他原有的思维活动。

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积极地思维。

而实施焦点阅读,基本问题能在总体上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保持其良好的方向性,清晰的问题层次与连贯的问题链又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思维点上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有利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分析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师们对于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

在语文教学领域,有一种被称为“生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认可。

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生本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成为“主人”?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理解“生本”教学理念“生本”教学理念最早由国内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苏岩提出。

生本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本源,将学生的先验知识和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本教学理念抛弃了传统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认知为本,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本,以学生的情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二、实践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之一。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讲故事、开展小组讨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生本”教学理念的另一个核心。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阅读理解、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注重语文知识的质量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安全综合管理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安全综合管理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安全综合管理一、引言学校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保障学校安全是保障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

生本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生命的管理理念,主张人的尊严和安全是第一要务。

在学校安全综合管理中,生本理念应成为引领和指导的思想。

二、生本理念对学校安全的重要意义1. 尊重生命,关爱学生生本理念主张尊重生命,关爱每一个学生。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要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有利于学习成长的环境。

2.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意识生本理念提倡预防为主,注重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预防意识。

学校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更应该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师生对安全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生本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关怀。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关爱,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提高整体的安全防范水平。

1. 完善安全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应急预案等,规范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流程,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和权限。

2.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要注重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对学校的安全设施、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的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4. 健全安全监控系统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确保学校的安全设施能够实现全面覆盖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问题。

5. 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和安全管理的能力,确保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处置。

6. 紧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学校的紧急预案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构建以生为本“三化”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明确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校本研修为支撑,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切实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机制创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踏实、高效、灵动的课堂,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二、落实六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2、民主性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3、合作性原则.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4、创造性原则.教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5、灵活操作、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总体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但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讲求实效.6、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为指导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原理并能得到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导、学、练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三、关注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转变思想,摆正角色,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先教后学,以学定教”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其次,课堂结构简洁明了、清晰自然,体现各学科特点.教师精心组织、精当点拨、精细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自信,课堂自主高效.第三,完善学案编制,发挥学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提前发给学生学案,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完成学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做到“先做后学”.第四,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后,有些障碍或自己不敢肯定的内容,课上教师先安排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发挥学生“小导师”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再有不懂的问题或想不到的问题才由教师解决.四、注意解决几个问题1、坚持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了教师的讲授和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因此,要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组织、指导学生自学,使其逐步从依赖中走出来,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相信:堂堂抓、科科抓、人人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必将养成,自学能力必将提高.2、坚持学困生的帮扶.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应该拿出更多精力来指导、鼓励个别学困生的学习,用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用教师的关爱打动他们,用一次一次的成功激励他们,这是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生本教育课堂中能够逐步实现的.3、坚持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但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导致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教材、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督促、多指导,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批注.五、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实验工作指导小组.2、巩固实验班级、实验教师我校在上学年度确立三年级、六年级为实验班级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跟踪研究.3、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落实生本教育理论,借以调整教学思路,逐步改善教学风格、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的教学风貌.4、强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备、讲、辅、改等教学环节,使精细化的教学行为固化为每位教师的工作习惯.5、学校选派在实验中表现积极、素质较高的教师再次外出学习,与青龙一小建立联谊校,实验教师和一小教师结对子,学习并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领悟其精髓.6、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把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放在一起对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通过传、帮、带,大多数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生本教育的形式,班主任将生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六、主要教学模式一通用模式1、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探索3、讲评课教学基本模式探索二学Array案导学模式1、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3.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精讲释疑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5.练习巩固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三自学引导当堂达标模式1、示标导学阶段:1教师积极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可以凝聚学生注意力,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但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2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标准,把握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具体要求,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学习目标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能太长,更不能笼统模糊.3学生自学前教师要进行“自学指导”,做到“三个明确”:a.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b.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c.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2、自学解疑阶段1“自学”不是“自由学习”,是带着具体任务或问题去学习,主动地、有兴致、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学生应当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自主构建较系统的知识结构.2“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合伙学习”,是带着任务去学习,要求具体,任务明确,分工细致,人人有活干,并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任务.避免有部分人在看,另一部分人在干的局面.此环节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各小组研讨,并及时对各组学习情况做出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全部过程要突出“互助”效果,教师要发挥组织职能作用,从实质上形成课堂上有十几个“教师”在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3教师的精讲释疑要做到“三个明确”:a.明确释疑的内容.释疑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和交流学习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坚决不教.b.明确释疑的方式.即“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c.明确释疑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说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免学生走弯路.3、探究提升阶段1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促进优秀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2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后,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学会认真聆听别人意见和建议.3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供点拨时用.4“总结提升”既要将本节所学的主要知识、基本技巧、解题规律、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肯定成绩,矫正错误.4、当堂达标阶段1达标检测题要适量、适度,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2达标题要像考试那样定时、独立完成.3及时评价反馈.检测后,立即出示答案,学生交换评卷,然后举手统计.4对后进生的评价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为中心,注重尊重学生、关
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

坚持生
本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生本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发挥个性特点。

每个人都是独
一无二的,生本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达成自己的目标。

其次,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成长的情感需求。

学生的情感发
展对于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本教育中,学生的情
感需求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会比较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师
生关系,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最后,生本教育理念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生本教育不仅注重
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提高,也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道德修养、
健康意识、动手能力等等。

这些方面的培养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总之,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生本教育的五项核心理念

生本教育的五项核心理念

生本教育的五项核心理念生本教育的五项核心理念一、引言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以个体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对生本教育的五项核心理念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教育理念。

二、核心理念一:个体化培养生本教育强调个体化培养,即将每个学生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注重挖掘和发展其独特的潜能和才华。

这一理念源于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认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展。

三、核心理念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核心理念。

生本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和探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核心理念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生本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调控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

五、核心理念四:综合素养培养生本教育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即全面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实践能力。

这一理念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核心理念五:社会责任意识生本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案。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

将生本理念进行到底

将生本理念进行到底

将生本理念实行到底——观摩课给我的启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的理念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原有的“师本地位”正在逐渐发生转变,“生本理念”正在逐渐占据语文教师的思想,并逐渐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学习完这两节课,本人思考如下。

一、要站在现代学习科学理论及生本教育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以学生为本”这个定位。

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知识,提升水平,提升思想,鉴于此,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情为基础。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实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努力在语文不同课型的实践研究。

在教学中,语文教学实践必须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从而把教师教语文变为学生学语文的过程。

这两位观摩课老师的课堂有生本理念的影子,但我以为,还没有生本理念的精髓。

二、要时刻抓住得研究的生本点:如主动、喜欢、体验、发现、尝试、交流等等。

构建“生本高效课堂”,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好(而非教师教好)。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喜欢、体验、发现、尝试、交流”中学语文。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堂,实行课堂观察,在落实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上探究思考实行语言文字使用的过程。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促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以为,“喜欢”“交流”这样的最高境界在这两节观摩课中鲜见。

三、生本理念的贯彻落实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的素质持续提升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才有利于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的实现。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都应该重视教师的成长,要扎实推动教师的终生学习,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现实情况作出合理的培训计划。

生本教育的五大理念

生本教育的五大理念

生本教育的五大理念生本教育的五大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不仅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下面将介绍生本教育的五大理念。

第一大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生本教育最核心的理念之一。

它强调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以满足每位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

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实践。

第二大理念:多元化课程多元化课程是指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特长和不同需求设置多样化课程内容和形式。

它强调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多元化课程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和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第三大理念: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生本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之一。

它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他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大理念: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素养。

它强调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同时也要注重情感层面的培养。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第五大理念: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实践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实验探究、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的爱心教育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的爱心教育

文理导航 2 0 1 3
予及 时地欣赏 、 肯定和表扬 , 以不断增 强其发展信心和成功 信念 。如此 , 则一定会 收获 良多的。 四是坚持教育为本 , 就要培养学生的 自我 教育能力 。在 学校教育 中, 能力 目标是新课程教育理念 中的核心元素。作 为人 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核心生产 力 的直接缔造者 , 教 师的教育职责是光荣而伟大的。而与一般 课任 教师 相 比较 ,班主任老师的贯彻实施和桥梁纽带作 用 显得 尤为突出。这也是 目前国家在特别强调班 主任工作 同 时提升其地位待遇的主要因素。就普遍现象看来 , 初 中生思 想 活跃 、 乐观好 动 , 且 自我表现 欲 比较强烈 , 但 因其责任 意 识 不强而缺乏一定 的行 为自制能力。因此 , 作 为班集体教育
管理 的主要 责任者 , 班主任老师要展望长远 而立 足具体 , 把 工 作的着重 点放在重 视培养学生 的“ 四 自教育 ” 能力 上 , 即 自我管理 、 自我教育 、 自我提高和 自我发展 。具体而言 , 就是 通过 一定 的途径和形式 ,教育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 自我进 取 意识 、 自自主学习能力 、 实践 创新精神 和团结协作 能力 。
格魅力去赢得 学生的信任 、 尊重 和拥戴 , 从 而建立一种平 等 互信 、 民主合作 、 亲近和谐 的师 生关 系 , 在 随风潜 入夜 之中 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多年前 , 笔者 曾经看过一本 《 班 主 任兵法》 的体会 性书刊 , 从 中深 受启迪 、 受 益匪浅 。 自此 以 后, 面对学生 的有心之过 和无心之 错 , 笔 者总 能循循 善诱 、 晓之 以理 , 授之 以知 , 以行导航 、 以情感化 , 基本不再 向学 生 发火 ( 偶 尔为之 , 只是威慑之或醍醐灌浆 之 ) 。比如 , 遇到环 境不 整洁之时 ,组织值 日生等有关人 员到教师办公 室或先

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发表时间:2013-05-31T11:01:08.32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孙彤[导读] 成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

孙彤(襄阳市实验中学湖北襄阳 441000)【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

围绕学生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快乐成长的学习氛围,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全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引导、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谐成长,从而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生本;尊重;平等;快乐;成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学校作为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具有远大理想、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的事业,是一种心与心的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第一篇: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2010年度新市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010年度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紧紧围绕刘局长在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会上提出的“三个还”(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效益还给学生),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立足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创新教研思路,努力实现了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主题化、常态化、有效化、科学化、反思化、论坛化,使生本教育之花在我校绽放。

2010年4月,我校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奋斗一年,再谱新篇2010年度,我校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在教育科学研究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推出8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欧娅的《走向自主人生》、刘陆军的《综合性学习——竹文化》作为县级示范课“送教下乡。

在2010年11月全县青年教师竞讲中,我校5位参赛教师均获一等奖(即刘陆军、程带风、欧娅、邓玉丽、杨章勇)。

2、全校教师共上“生本高效课堂”实践课100余节,其中达标课90节,达标率90%。

3、全校教师撰写“生本高效课堂”论文、导学案、课件共180余篇。

获奖92个,其中有3篇获国家级二等奖,11篇在国家级刊物《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表,19篇获省级奖,3篇获市级奖,56篇获县级奖。

4、县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结题,国家级校本特色课题《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在我校由专家论证开题,参加特色课题说课竞讲11人,撰写子课题论文12篇。

5、外派武汉、厦门、杜郎口、荆门等地学习15人次,落实了本年度教科研经费和14名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待遇近2万元。

6、精心组织学科竞赛,其中作文竞赛获省级特等奖1个,省市级奖100余个。

7、中考再铸辉煌:“四率”居全县第一,在300余人参考的情况下,有75人过京山一中正取线,500分以上的学生突破100人,其中15人进入全县前一百名,20人超过龙泉中学录取线,重点高中上线数居全县第三。

教学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

教学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

教学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

在当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以生为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第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提高其学习效率。

现在,一些学生厌学、逃学,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不是从学生的需求、爱好出发,而是从家长和他人的需求出发。

这种违背学生本意的教学活动当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这不仅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引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

“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生本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课堂。

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呢?一、想学生所之想做老师的肯定都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心里烦”。

听到这句话,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好好学习,你烦什么烦?其实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正是因为“吃饱了,喝足了”,才会有更高级的需求。

所以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知识、能力、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么教都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

二、急学生之所急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人自身的更为全面的发展和生活更加美好而进行的,但过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已经使教育活动越来越背离教育的目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异化现象。

“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

一是自然能力(是指人健康活着的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

一、以学促改,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学校先后进行了多次主题学习培训。

首先是“生本理念”通识培训。

第二是数学、语文学科围绕课改主题进行了跟进式专题培训。

如《用欣赏的眼光走进生本》培训,除理论知识外还对一节“生本”课例进行剖析解读,引领教师们正确看待生本,学其精髓、为己所用。

通过不同内容的学习,努力使教师们转变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转变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以实现“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二、以生为本,制定学科课改策略考虑到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各学科尝试着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的课改策略定为:依托山海关区教研中心于艳主任名师工作室,以“空间设计与教学指导”为主题,低年级侧重教学空间的开放与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适度拓展教学空间。

中年级侧重探究卡的设计与使用,尝试设置探究环节,使用探究卡。

高年级侧重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使用,探索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以“立足文本,努力实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为主题。

根据课改的要求,我们把《依托文本,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下的课内扩展阅读》作为低年级课改的专题。

中年级着力构建“以文带文”的课堂教学结构。

高段语文的课改主题为“大单元下的生本主题阅读”,立足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以生本为理念,进行主题阅读教学。

三、以研促教,夯实教师集体备课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

我们加大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力度。

选派教学上具有很深造诣的业务领导或学科骨干,安排相应的学科年段任教,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建了研修团队,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全部参与教研组活动中,实现了从任课、集体备课、到教学管理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学科课改的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生本理念,构建学生成长的乐园课题组成员王世观教育是民族震心、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以学生为本。

学校作为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具有远大理想、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里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我校建校十年来,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实现着超越式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和肯定和赞誉,成为襄阳市义务教育的一面的耀眼的旗帜,市教育界名副其实的“窗口”。

2010年5月28日,学校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实验中学,成为我市唯一一所实验中学,开创了我市教育史上的先河,标志着学校的发展又上到一个新层次。

学校特色教育成绩突出,素质教育硕果累累,中考成绩更是连年位居全市榜首,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大赛中获奖,为省市重点高中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学生成绩优异,行为习惯好,综合素质高,社会评价好。

而培养学生的“秘诀”,就在于我校坚持“用精细的管理发展学校,用适应学生的教育打造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

围绕学生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权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一、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教育是充满的阳光的事业,是一种心与心的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从而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一)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因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把赏识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健康和谐成长。

1、欣赏、认可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我们不能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更不能求全责备,而要用肯定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身上都有优点,包括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这样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发现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其次,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相信自己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获得应有的进步。

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认可每一个学生。

2、关爱每一个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得学会热爱学生。

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母亲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里健康成长。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爱学生,关注学生,以所有的学生为本,追求的效率是“人才多样,个个能成才”。

学校的发展不能体现在少数学生发展上,只有所有的学生发展了,才能肯定学校发展了;只有所有学生真正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应本着对社会的责任感,本着对所有学生负责的态度,用爱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满腔的热情与爱心去面对学生,培养教育学生,用爱来平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热爱别人的孩子的是神圣。

”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发之内心深处的爱心,爱生如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们来自何方,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无论他们的成绩好坏,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心,多指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鼓励和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从而在学校内真正形成一种无差别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相信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教师的真情付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举止言行,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情感触动,触及学生心灵。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于喜爱的老师,往往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执教的学科中,爱学,乐学,甚至为博取老师的表扬而努力,进而不断进步。

而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而更加倾心于教育工作。

3、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进行,提倡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因此学校要求教师真正改变观念,逐渐摆脱课堂上的权威地位,由原来的“权威一服从”变成“指导一参与”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从高高的讲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合作、对话,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交流方式。

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把学习变成一种证明自身价值的自觉活动。

4、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还应该科学正确地评价学生。

科学地评价是指全面地、积极地、发展地看待学生,分析学生。

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因此,我校不断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评价制度,评价内容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创新能力、实际能力、个人特长以及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

及时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长与快乐,找到自信,发现不足,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如月的“文明学生评选”,每学期进行的“星级学生”评选,“体育竞技月”、“艺术展示月”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我是星,我能行”。

(二)一切为了学生,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教育必须要对学生负责,必须要对每一位学生的一切负责,因此,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服务全体学生的意识,在教育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中,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和措施,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标,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尽心尽责。

二、优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我校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思想,从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身心健康出发,细致入微,春风化雨,引导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1、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常规教育为抓手,以强化“三为”教育(为祖国、为自己、为父母而努力学习的教育)为手段,形成了学校“一二三四五”的德育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爱国主义)、突出两格教育(高尚的品格、健康的人格)、养成三个习惯(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的心理习惯)、培养四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竞争能力)、优化五条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自主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生活教育)。

要求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渗透到环境优化中,实现环境育人;渗透到教育服务中,实现服务育人。

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营造“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德育氛围。

2、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我校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也是从细处入手,从起点抓起,让良好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一剂良药。

一是抓行为习惯。

学校每学期第一个月为行为习惯规范月,开学用一周的时间抓好入学教育,教育学生从各种细小处做起,如: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上下楼梯应右行;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拾起等。

坚持开展文明细胞、文明班级创建和争当“十好学生”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提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对起始年级,针对学生学习习惯正处于形成期,加强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细化到阅读习惯、解题习惯、思考习惯的养成;对中高年级,针对高年级,针对其习惯处于修正期,加强了习惯指导教育,及时指出不良习惯的症状及修正策略。

通过举办讲座、经验交流会,让成功的学习方法成为共同的学习资源,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植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3、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感。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

我校在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亮化。

美化的同时,要注重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学校无小事,处处受教育”,我校建设了50米的文化长廊,在长廊里宣传每个班的好人好事,好的班风班貌;在学校的花坛中、草丛中和走廊上,配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对老师”,“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集体比关心个人为重”,“生命我们无权选择,人生需要自己创造”等标语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环境似乎随时在提醒着学生: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光荣榜、各具特色的文明教室布置、国旗下讲话、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如今,我校校园环境处处会“说话”,已成为一本能影响学生观念、规范学生行为的无字教科书,同时也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窗口。

4、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干部一律采取竞争上岗,班级管理实行值日班长制,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班约及班干部职责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

如:学生干部根据《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各班每日工作进行检查,量化打分,每天一公布,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培养自己做人的尊严感、责任感、道德感,逐步达到自主管理,学会做人。

5、德育教育活动化。

学生在校期间,每月开展一个德育主题活动,每周坚持选拔伸旗手、护旗手活动,坚持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孝行、雅行教育”、“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比”等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