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看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之间的争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7第6期Journal of Hube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6,2007

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看

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之间的争论

赵 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 510420)

〔摘 要〕 :两种语言的词汇是通过概念层一个层面(单层表征模式)还是通过概念和语义两个层面(双层表征模式)实施共享?这是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研究中的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主要是关于专名、概念词的指称与意义的论述)出发探讨词的概念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认为词的概念不能等同于该词的意义。因此得出结论,区分概念和语义两个层面似乎能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 弗雷格;意义理论;双语表征;心理词库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7)0620120204

两种语言的词汇在双语者的大脑中如何表征?是独立表征还是共享一个表征系统?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过一定的层面实现共享。那么,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过什么层面实施共享呢?这个问题是双语心理词库表征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两类模式:单层面表征模式(one-level rep resentati on models)和双层面表征模式(t w o-level rep resentati on models)。单层面模式认为,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过概念层共享。比如,de Gr oot的DBC M模式(distributed bilingual concep tu2 al me mory)和Kr oll&Ste ward的RH M模式(revised hier2 archical model)。双层面模式承认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过概念层(concep tual rep resentati on)共享。但是该模式还认为,除了概念层以外,两种语言的词汇还通过语义层(se mantic rep resentati on)共享。比如Pavlenko(1997)就认为应该区分概念层和语义层。这样就产生了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有没有必要区分概念层和语义层。透过争论,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即词的概念是否等同于该词的意义。如果概念和意义是一回事,那么单层表征模式成立;如果概念和意义不是一回事,那么双层面模式更有说服力。从哪里寻找答案呢?钱冠连教授曾说,一个人企图知道一切是不可能的,但企图知道那个照亮一切的‘一’(即哲学),却大有可能(It is abs olutely i m possible t o know everything,but it is certainly possible t o know the one thing,phil os ophy,that

illu m inates everything)。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从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这个源头来讨论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之间的争议。本文将首先阐述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中概念和意义层的内涵,然后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主要是关于专名、概念词的指称与意义的论述)出发,探讨词的概念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论述在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中区分概念层和语义层的必要性。

一、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中

概念和语义层的内涵

正如我们在引言中所说的,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之间存在着单层表征模式和双层表征模式之争。单层表征模式认为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过概念层共享;双层表征模式认为除了概念层以外,两种语言还通过语义层共享。所谓的概念层,指的是通过经验习得的概念表征,储存在内引记忆(i m p licit memory)中,在构建说话意图时提取(call upon in“thiking f or s peaking”)。概念表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概念表征是不断变化的。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人们的经验也在不断地增加,不断增加的经验丰富了人们的知识表征。但是随着新知识的吸收,必定伴随旧知识的遗忘。这种记忆和遗忘的过程就是概念表征不断变化的过程。二)概念表征的内容会因人而异。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验

[收稿日期] 2007—07—02

[作者简介] 赵 晨(1968— ),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博士生。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

不同,因此构成每个人的概念表征也有差异。

所谓语义层,指的是词的定义、明示的语法规则和惯用法,储存在明示记忆中。双层表征模式认为,语义层表征知识和语言有关,而概念可以有用语言表达的概念,也有没有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因此应该区分概念层表征和意义层表征。单层表征模式显然不同意这种区分。它认为,既然构建概念层的基石是经验,那么语义层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果语义层指的仅仅是某个词的语义(linguistic meaning),那么,什么是语义呢?也许有人说,语义是定义一个词所包含的语义特征的子集(subset of linguistic features)。很显然这个定义无法令人满意,因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必须能够包括一个词所指的范畴的全部成员,不包括任何非成员(includes all members of the category the word refers t o,at the same ti m e excludes all non-me mbers)。De Gr oot(2000)认为,如果这个语义层存在的话,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还不能确定。既然不能确定,我们就没有必要区分出这个语义层。更为重要的是,语义表征是从每个个体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抽象体。经验就应该涵盖了概念表征和语义表征。既然概念层指的是通过经验习得的概念表征,那么它应该包含语义表征。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概念表征层和语义表征层。

综上所述,单层表征模式和双层表征模式围绕双语心理词库表征模式中是否应该增加一个语义层展开了争论。其实,正如Roel ofs(2000)所说,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两个表征层面之间的争议,而实际上是词的概念(con2 cep ts)是否等同于词的意义(meaning)之间的争论。词的概念是否等同于词的意义呢?既然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那么我们可以从钱冠连教授所说的“那个照亮一切的‘一’(哲学)”中寻找答案。下面我们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探讨词的概念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二、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作为语言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对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意义与指称》(On Sense and Reference)一文被视为意义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对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塞尔甚至认为,意义与指称的区别是弗雷格对语言哲学所做的唯一贡献(陈嘉映,2003:91)。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包括含义理论与指称理论两个部分,而它的前提是:对于任何一个语言表达式,弗雷格区分了它的含义和指称。因此,弗雷格关于含义与指称的区别的论证是他的意义理论的基石(张燕京,2006: 1)。

弗雷格是如何论证含义与指称的区别的呢?是通过论证等同关系来论证的。在《意义与指称》一文中,弗雷格开宗明义地说,等同是一种关系吗?一种对象之间的关系吗?还是对象的名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Fre2 ge,1999:8)。他(1999)认为,相等关系既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对象的名字或符号之间的关系。弗雷格分析了“a=b”与“a=a”这两个句子的认识价值。他认为,如果我们把相等看作是“a”和“b”这两个符号所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如果“a=b”为真,则“a=b”与“a=a”在认识价值上就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表达了每个事物都与自身等同这一关系。就自然语言来说,可以用“晨星是晨星”和“晨星是暮星”为例。按照弗雷格的分析,这两个句子中的“是”表达相等关系,它们在逻辑上与“a=a”和“a=b”相同。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具有更大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晨星”和“暮星”给出它们所共同表达的对象———金星的方式不同。因此就分别理解这两个语词的人们而言,它们识别金星的方式是不同的。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弗雷格关于含义与指称的论证是从句子出发,通过对于句子的逻辑分析来展开论证的;对句子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句子的认识价值的分析上,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明句子具有含义的必要性。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关注的是弗雷格对语词,特别是对专名和概念词的含义与指称之间关系的论证,因为里面隐含着词的概念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弗雷格(1999)研究了专名的含义和指称。在他看来,专名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实际上包括所有单个对象的表达式。比如,它包括“柏拉图”等名称,也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老师”等限定摹状词。只要一个表达式的指称是一个单独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个专名。弗雷格对专名的指称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一个专名的指称是我们通过它的含义而指示的这个对象本身。“柏拉图”的指称就是柏拉图这个人;“晨星”的指称就是它所代表的对象———金星这个天体。因此,每一个专名都与一个对象相联系。当然,弗雷格也探讨了没有指称的专名,比如“最小的收敛级数”这个专名,由于对于每一个收敛级数都可以发现一个更小的,所以没有一个收敛级数是最小的,所以它没有指称。弗雷格也经常提到神话中的专名也没有指称,比如“奥得赛”等等。

关于专名的含义,弗雷格虽然没有明确对此下定义,但是,通过它对专名的有关论述,我们还是可以理解他说的专名的含义。弗雷格指出:

一个专名的含义是由这样的人来把握的,他足够熟悉它所属的语言或标记的整体;如果它有一个指称,那么这仅仅有助于说明指称的一个单独的方面。指称的全面的知识要求我们能够马上说出是否任何给定的含义都属于它。我们从没获得这种知识。(Geach& B lack,1960:59,转引自张燕京,2006:5)

以上论述说明:1)专名的含义与语言有关。对它的理解依赖于理解者对于语言的整体的把握。如果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