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绝句》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绝句|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绝句|人教部编版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 美丽的水鸟,白鹭天生丽 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 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 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 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 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岷山)
令含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绝句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绝句》
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
唐 杜甫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
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
Hale Waihona Puke 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
黄鹂 白鹭 停泊 包含 西岭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绝句
(唐)杜甫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及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及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及课后题答案
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湖hú(江湖)(西湖)(湖水)
莲lián(莲花)(莲子)(莲叶)
穷qióng(无穷)(穷人)(穷苦)
荷hé(荷花)(荷叶)(荷包)
绝jué(绝句)(绝对)(绝交)
含hán(包含)(含义)(含水分)
岭lǐng(山岭)(岭南)(大兴安岭)
吴wú(吴国)(东吴)(姓吴)
三、易错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泊bó] [pō
四、多音字
行xíng(步行)háng(银行)
泊bó(停泊)pō(湖泊)
五、近义词
风光—风景别样—特别
鸣—叫青天—蓝天
六、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湖hú(江湖)(西湖)(湖水)莲lián(莲花)(莲子)(莲叶)穷qióng(无穷)(穷人)(穷苦)荷hé(荷花)(荷叶)(荷包)绝jué(绝句)(绝对)(绝交)含hán(包含)(含义)(含水分)岭lǐng(山岭)(岭南)(大兴安岭)吴wú(吴国)(东吴)(姓吴)三、易错字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泊bó] [pō四、多音字行xíng(步行)háng(银行)泊bó(停泊)pō(湖泊)五、近义词风光—风景别样—特别鸣—叫青天—蓝天六、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

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

《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湖水)(莲花)(无穷)(荷叶)(绝句)(含糊)(岭南)(吴国)(拂晓)(毕业)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莲花( lián) 荷叶(hé) 银行(háng )岭南(lǐng ) 绝句(jué) 行走(xíng)三、比一比,再组词。

湖(西湖)莲(莲花)荷(荷花)吴(吴国)胡(二胡)连(连忙)何(如何)呆(发呆)四、近义词。

泊——(停)毕竟——(到底)五、选词填空。

古诗二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古诗二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山行》杜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黄鹂鸟】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 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 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 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 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 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 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音序:W 部首:口 结构:上下
组词:东吴 吴国 造句:孙权建立了三国时 期的东吴。
书写指导: “口”稍小, “天”第二横长,撇捺舒展。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 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 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草堂附近明 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 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 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 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参考答案: ◇刚刚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小黄鹂在欢快的鸣叫着, 远远的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一、在读音正确的苹果上打“√”。




x√iǎo xǎo
√cí chí
yìn yìng jüé √
juÎ
二、拼拼写写。
hú shuǐ lián y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指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指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指南一、课文概述《绝句》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文通过四句绝句的形式,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的欢快心情。

通过描述雨水的声音、色彩和气味,唤起了读者对雨天的美好感受。

二、研究目标1. 了解绝句的特点和结构,学会欣赏和朗读绝句;2. 理解课文描写的雨水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3. 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4. 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创作的灵感。

三、研究重点1. 熟悉绝句的结构和韵律;2. 理解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3. 掌握朗读绝句的技巧。

四、研究方法1. 阅读课文,并注重理解词语的含义;2. 朗读课文,体会诗句的韵律和押韵;3. 跟读课文,模仿诗歌的节奏和语调;4. 创作绝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五、研究评价1. 研究过程中能够准确朗读绝句,理解并表达作者的情感;2. 能够识别和使用绝句的结构和韵律;3. 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4. 创作绝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六、研究资源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 课堂讲解和练;3. 语文课外读物和诗歌选集;七、研究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课文导读,讲解绝句的结构和韵律;2. 第二课时:朗读练,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押韵;3. 第三课时:跟读练,模仿诗歌的语调和情感表达;4. 第四课时:课堂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5. 第五课时:创作绝句,展示个人创作成果。

八、研究延伸1. 在家中观察雨水,写下对雨天的感受;2. 阅读其他绝句,比较不同绝句的特点和风格;3. 参观艺术展览,欣赏与自然美相关的艺术作品;4. 跟读其他诗歌,培养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绝句》学习指南的内容,请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完成相关练习和任务。

祝您学有所获,享受诗歌之美!。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PPT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PPT
15 古诗二首
R·二年级语文下册
jué
绝 句
[唐]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被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著名 现实主义诗人。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源自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ánɡ lí mínɡ
hán lǐnɡ

fǔ hánɡ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两首》

míng
丽+鸟
háng
口+鸟

hán

今 + 口


xí ng 行走 háng 一行
lǐng


山+令

氵+白
单击汉字显示拼音, 单击拼音显示字理。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万里与千秋一样是虚指,指很遥远。 •泊:停、靠,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远景 近景 由远及近
静态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人心情愉悦
请找出诗中的数量词! 请找出诗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含反思第15课《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绝句》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绝句》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窗含西岭千秋雪,
千年,谓年代久远 古地区名
门泊东吴万里船。
停船靠岸 指即将驶往 东吴的船
诗意:透过窗户看得见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远景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近景
含 静态美

由远及近
诗人心情愉悦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背诵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想象古诗画面,抓住重点
字词练习背诵。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的“碧”“红”, 给人呈现出一幅娇艳的画面。那翠绿的莲叶 ,涌到天边,气势宏大;那娇美的荷花,在 骄阳映照下,格外秀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 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窗( 含 )西岭( 千秋雪 ), ( 门泊 )东吴万里船。
3.拓展阅读。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时,把握诗的节奏和重音,读出诗的意 境和作者的感情。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两相 对,在蓝蓝的天空下,白鹭展翅飞行,黄鹂在绿 柳丛中鸣叫,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 彩明丽、清新动人的春景。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 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
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同学们再见!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净慈( cí )寺
倒映( yìn )
绝( jué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二首一、原文及作者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

有《诚斋集》。

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翻译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确实和其他季节不同。

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照射的荷花分外红艳。

2.《绝句》: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冲向蔚蓝的天空。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三、注释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无穷碧:无边的绿色。

●别样红:特别红艳。

2.《绝句》●黄鹂:黄莺。

●翠柳:翠绿的柳树。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西岭:指成都西面的岷山。

●东吴:指古代吴国的地区,这里泛指江东地区。

四、赏析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欢快。

2.《绝句》:(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出处这两首诗均出自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二首》。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件PPT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件PPT

绝 句
自由读古诗
绝 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鹭鸶,一种水鸟,嘴直而尖,颈长,腿长。喜欢栖息在幽深宁静的环境中,近人性,富人情味。鹭鸟品种繁多,有大白鹭、白鹭、中白鹭、牛背鹭、苍鹭、池鹭等。 鹭鸶可以用作江河、水库中的捕鱼工具。
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绝 句
绝 句
说说你的体会
黄翠白青:
千秋雪:
万里船:
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
表现出时空的永恒。
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绝 句
窗含西岭 ,门泊东吴 。
千秋雪
万里船
绝 句
窗( )( )岭( )( )柳( )( )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绝 句
绝 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绝 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绝 句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 句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句
古诗二首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 “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 “李杜”。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绝 句
绝 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鉴赏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5 古诗二首 绝句》示范课教案_10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5 古诗二首  绝句》示范课教案_10
1.出示生字“绝、岭、含、吴“。
2.指导观察“绝、岭“的书写技巧。
3.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4.指导观察“含、吴“的书写技巧。
5.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6.互相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学唱古诗。
2.书写生字并组词。
板书:绝句
唐杜甫
翠鸟鸣
白鹭飞
千秋雪
万里船
贴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了古诗,谁来背一首古诗?
认识了那些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非常美的古诗,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学认生字
1.讨论读古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圈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
3.学习生字
(1)自己认读
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鸣”等7个生字,会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了解古诗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指导朗读。
(4)(4)理解“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板书”万里船’,船驶向哪儿?引导学生理解”万里船“是指虚指,明白路途遥远,春天一片繁忙景象。
诗人从哪里看到船?理解“泊“的意思。
指导朗读
小结:古诗赞美了什么?
四、朗读古诗,升华诗意
1.指导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朗读。
2.学唱古诗,感受古诗的吟唱风格。
五、指导写字
(2)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看图猜诗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 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常 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5、 增 加 阅 读 量,培 养语感 ,积极 发掘规 范使用 虚词的 潜意识 ; 6.这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 说是由 于他是 社会的 一个成 员。 7.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 中孔子 同他的 弟子的 一段对 话。 8.在这条熟悉的林荫大道上,他偶尔 碰到了 自己在 中学时 代的恋 人。
包含 含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山岭 八达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三关:朗读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绝句
杜甫,唐代伟 大的诗人。被今 人誉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绝句课件4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绝句课件4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黄 鹂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近景
远景
由近及远




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相互 映衬




动态美
15 古诗二首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xiǎo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小池》《过扬子江》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 万 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表达了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年,谓年代久远
停船靠岸
古地区名
指即将驶往东吴的船
西岭
千秋

东吴
万里船
诗意:透过窗户看得见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
翠柳
白鹭

千秋雪
门泊
杜甫
3.拓展阅读。
采 莲 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时,把握诗的节奏和重音,读出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完整课本)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完整课本)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完整课本)古诗及日积月累古诗词共九首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文一篇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日月月累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文学常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光彩夺目烂漫无比波光粼粼翩翩起舞顺顺溜溜严丝合缝相提并论和睦相处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无忧无虑忙忙碌碌奔流不息狐假虎威拔苗助长学富五车世界闻名双龙戏珠形态各异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准确无误津津有味夺门而逃耿耿于怀坑坑洼洼玲珑娇软光影零乱清轻脆丽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多种多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恍恍惚惚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大吃一惊各式各样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浑身发抖晕头转向善罢甘休大摇大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描写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西岭、雪、船。
*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绝句》中的景色是黄鹂欢唱、白鹭飞翔,西岭积雪如窗中嵌画,门外静泊远行归船,色彩明丽,清新开阔。
*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
绝 句
“诗歌不厌百回读”,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样才会能更深刻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以及意蕴。
核心问题:
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串珠问题:
*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结构:上下
*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泊:停泊。
千秋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是虚指,指很多年。
万里船:远航万里的船。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
*
诗的前两句:诗人抓住“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这典型的景物来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春光,色彩鲜明,春光融融,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采用了动态描写。 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想象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内心肯定是愉快的。这两句诗采用了静态描写。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泊 漂泊

吴国 姓吴
bó wú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句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美读
绝 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描 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
请你根据这首古诗对对子!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让我们一起体会这首诗的写作顺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近处的景物
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远处的景物
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绝 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绝 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数量词分析
《绝句》数量词分析(数字的虚、实)
有实有虚,使Leabharlann 更有特色。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远处的景物
绝句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近处的景物
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 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 幅完美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2)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赛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鸣叫 鸣谢

柳树 柳枝
mínɡ 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窗户 门窗

包含 含义
岭 chu窗ánɡ含hán西岭lǐnɡ 千秋雪,
山岭 南岭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绝句
——唐·杜甫
绝 句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 首诗中有四句,每句五字称“五 言绝句”,每句七字称“七言绝 句”。
春夜喜雨(杜甫)
望庐山瀑布(李白)
好雨知时节,
日照香炉生紫烟,
当春乃发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随风潜入夜,
飞流直下三千尺,
润物细无声。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的作者是谁?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谢 谢!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 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 国的大好河山。杜甫是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于“诗 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 “李杜”。一生写诗一千四百 多首。
lù hán lǐng bó wú
鹭含岭泊吴
jué
绝句
杜甫

绝对 绝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