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表面现象和胶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G总 = dG表 = d(σA) =σdA + Adσ
式中A—系统的表面积 , σ —比表面自由能: • 在等温等压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 表面自 由能的增量,J· m-2 。(σ> 0)(表面张力:N· m-1)
2.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在两相界面上,处处存在着 一种垂直于表面的边界,指向液 体方向的力。
9. 几种常见表面现象 1)铺展与润湿 一种液体能否在固体表面上铺展形成液膜,可以 通过铺展前后体系的吉布斯函数变化进行判断。 等温、等压条件下,液固界面和液气界面取代了 气固界面,该过程吉布斯函数变化为: ΔG = (σl-s + σl-g - σs-g )A< 0 (变化后 - 变化前) 若ΔG > 0则表明液体不能在固体表面上铺展形成液 膜。 (无法增大气-固表面张力,但可降低液-固表面张 力:加表面活性剂:农药)
(2)附加压力和毛细管液面高度的关系
1.曲率半径R'与毛细管半径R的 关系: R'=R/cos 如果曲面为球面,则R'=R。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s= 2σ/R'=(rl-rg)gh
因rl>>rg, 所以:ps=2σ/R'=rl gh 一般式:2σcos /R=rgh
§9.3 溶液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物质 一、吸附现象 (一)基本概念 1.吸附 物质在两相界面上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 不同的现象。 2.吸附剂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 等。 3.吸附质 被吸附的物质。
5.乳状液的类型 (1)分类 ①水包油型:O/W;(分散相为油,分散介质为水) ②油包水型:W/O;(分散相为水,分散介质为油)
• σ=F/2l
• (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 σ、A和自发过程的关系 dG总 = dG表 = d(σA) =σdA + Adσ (1)当σ一定时(系统组成不变), dG=σdA, dA < 0 →dG < 0, 即表面积缩小过程是自发过程。 (小晶体→ 大晶体雪;小液珠→ 大液珠) (2)当A一定时(固体、液体吸附), dG = Adσ, dσ < 0,dG< 0,即比表面能(表面张力)减小过程 是自发过程。(吸附杂质 → 降低σ) (3) σ和A均变化。(液体黏附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现象: 农药在叶子上铺展:农药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明显 提高利用率 )
M+R-(吸附剂) + N+(溶质离子) N +R- + M+
三、液体表面上的吸附 1.定义
溶质加入液体中,溶液表
面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不
同的现象。
图2 不同溶质水溶液的表面张 力变化
2.类型 两种类型,三种情况,见图2.
(1)无机盐及多羟基有机物: 水的表面张力σ升高, 其表层浓度<内部浓度, 为溶液表面的负吸附。 (2)醇,醛,酸,酯:水的σ缓慢降低;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水的σ先急剧下降,后基本不变。 其表层浓度>内部浓度, 图2 不同溶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变化 为溶液表面的正吸附。
半径r /(cm) 分散后的 水滴数/(n) 总表面积 A/(cm2) 比表面 S0(cm-1) 总表面能 G总/J
1×0.62
1×10-1 1×10-3
1
2.4×102 2.4×105
4.83
3×10 3×103
4.83
3×10 3×103
3.15×10-5
2.18×10-4 2.18×10-2
1×10-5
化学吸附 化学键 有选择性 较大 较慢,升温加速 单层 较稳定不易解吸 高温 较大
2.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吸附剂、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规律 ①极性吸附极性,非极性吸附非极性—相似相亲 原理;
②在溶剂中溶解度小的溶质易被吸附,反之相反;
2.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2)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类型 ①分子吸附 色谱 ②离子选择吸附 某种离子 ③离子交换吸附
液体表面上的吸附
3.正负吸附原因 若溶质存在于液体表面能降低液体的比 表面能σ,则倾向于更多地留在表面; 若存在于表面要升高液体的比表面能σ, 则倾向于更少地留在表面。 根本原因在于→降低系统能量。
4.吸附公式(Gibbs公式):
Г= -
• 式中Г — 吸附量,一定温度下溶液表面单位面 积上溶质量与溶液内部单位面积溶质量之差, mol•cm-2; • (∂σ/∂c)T — 温度一定时,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 的变化率; • 当温度一定时: (1)若加入溶质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即(∂σ /∂c)T < 0,则Г> 0,为正吸附; (2)若加入溶质能升高溶液表面张力,即(∂σ /∂c)T > 0,则Г< 0,为负吸附。
表1
分散相 粒子大 小 分散 系统 类型
分散系的分类(续)
分散相 粒子的 组成 一般性质 实 例
>100 nm
粗分散系 粗粒子 非均相;热力 乳汁、 (乳状液、 学不稳定系统; 泥浆等 悬浮液) 分散相粒子不 能透过滤纸和 半透膜
§9.2 表面张力和吸附现象 不同的相 → 界面 → 界面现象 (表面现象) → 表面自由能 一、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和比表面自由能 (一)比表面积(比表面) ①物质表面现象→表面自由能; ②表面自由能→表面积 ; ③表面积 → 分散度。[买西瓜] 1.分散度 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分散的程度。 分散度常用比表面来表示。
表1 分散系的分类(续)
分散 相粒 子大 小 分散 系统 类型 分散相粒子 的组成 一般性质 实 例
溶 胶粒 胶 1〜 100 nm 胶 体 分 散 系 高 分 高分子 子 溶 液 缔 合 胶束 胶 体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 氢氧化铁、碘 系统 化银等溶胶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蛋白质、核酸 等水溶液,橡 胶的苯溶液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十二烷基苯磺 形成胶束溶液 酸钠溶液
产生表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物质表面分子的受力情况不同于其内部分子。 (三) 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1.定义
图1 分子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受力情况 B A:液体内部, 受力均衡; A → C, C: 表面,受向内合力,
必须克服内部分子拉力对其做功
比表面自由能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对系统所做的非体积功等于 系统自由能的增量, 即 dW′ = dG总 G总 = G内 + G表 在温度、压力、系统组成不变时, G内为常数
3.存在状态
疏水性基团总是避免与水接触, 而其亲水 性基团总是要与水密切接触。 脂肪酸钠盐示意图
存在状态
(1)脂肪酸钠量不大,则倾向于在水面定向排列;
(2)若量大,则进入内部分布;达一定量时,形成 亲水基向外,而疏水基向内的缔合体,即胶束。
由胶束形成的溶液称为缔合胶束。 • 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 10%油酸钠水溶液100mL可溶10mL苯 而不混浊。
CuSO4
火山灰
牛奶
2.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1)分散相: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 CuSO4 、火山灰
(2)分散介质:
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dispersed medium)。水、空气
9.1.2 分散系的分类
• 分散相粒子:分为真溶液、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 表1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 分散系 分散相粒 一般性质 实 例 粒子大 统类型 子的组成 小 <1nm 真溶液 小分子或 均相;热力学 离子 稳定系统;能 透过滤纸和半 透膜 NaCl、 C6H12O6 等水溶液
将含有一边活动边框的金 属线框架放在肥皂液中,然后 取出悬挂,活动边在下面。由 于金属框上的肥皂膜的表面张 力作用,可滑动的边会被向上 拉。
若重力F=(W1+W2)g与表面张力大小 相等,则金属丝不再滑动。
• 这时 F=2σl
• l是滑动边的长度,因膜有两个面, 所以边界总长度为2l,σ 就是作用 于单位边界上的表面收缩力。
二、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吸附与解吸 吸附剂 + 吸附质 吸附 解吸 吸附量Г= V / m or Г= n / m 吸附剂· 吸附质 + Q
(2)郎格缪尔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 表面覆盖度θ =V/Vm,表面未覆盖度1-θ, 吸附速率r(吸附) = ka p (1-θ) 脱附速率r(脱附) = kd θ 平衡时: ka p (1-θ) = kd θ 设 ka /kd =a(吸附系数), 则: θ=ap/ (1+ap ) 或: V/Vm =ap/ (1+ap ) p/V =1/aVm +p/Vm ) 以p/V ~p作图,斜率为1/Vm, 即可求得饱和吸附量Vm。
(3)吸附的热力学特征 ΔG < 0,ΔS < 0,ΔH < 0, ΔG =ΔH -TΔS ∴低温吸附,高温解吸。 (4)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其特点
表3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特点
吸附性质 吸附作用力 吸附选择性 吸附热 吸附速率 吸附分子层数 吸附稳定性 吸附温度 吸附活化能
物理吸附 van der Waals力 无选择性 较小 较快,温度影响小 单层或多层 不稳定易解吸 低温 较小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接触角)
常用接触角来表示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在气、液、 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液-固界面张力之间的夹角称为 接触角,通常用θ 表示。
若θ >90°,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如汞在玻璃表面; 若θ<90°,液体能润湿固体,如水在洁净的玻璃表面。 θ 的大小用如下公式计算:
g s l s cos g l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和毛细管现象 (1)在凹面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示意图
如图:由于环上每点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凹 形的液面相切,大小相等,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合力 ps(p) 。
(1)在凸面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示意图 环上每点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液面相切,大小相等 ,但不在同一平面上,产生一个向下的合力。所有 点产生的总压力 ps(p) 为附加压力。 所有的点产生的合力和为 ps ,称为附加压力。
第9章
§9.1 分散系
表面化学
§9.2 表面张力和吸附现象
§9.3 溶液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物质 §9.4 表面活性剂 §9.5 溶胶
9.1 分散系统
9.1.1 分散系统 1. 分散系统 (1)定义: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 系统称为分散系统(dispersed system)。 (2)示例
2.比表面积 :为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 S0 = A / V 式中S0——物质的比表面积 A——物质的总表面积 V——物质的体积 • 比表面越大,则分散度越大。 问题1: 1g水的表面积大,还是1kg水的表面积 大?
(二)表面自由能 1.比表面和表面能的关系 表面积愈大,则表面能愈大;而对一定体积 的物质,比表面愈大,则表面能愈大。 表2 水滴分散后表面积和表面能的变化
•
二、乳状液 1.定义 ~是以液体为分散相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 的液体中所成的粗粒分散系。 2.性质
乳状液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系统的界 面自由能很高,分散相倾向于由小液滴→大 液滴→分层。
问题:有黄色奶油油滴的牛奶是好牛奶吗?
乳状液
3.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能使乳状液保持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4.乳化剂的作用机制 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动植 物油脂或其它有机物裹在其中形成胶束,其作用 在于增溶。 如肥皂洗衣;胆汁酸盐乳化油脂→极小乳滴→ 肠壁吸收。
1×10-7
2.4×1014
2.4×1020
3×105
3×107
3×105
3×107
2.18×100
2.18×102
2. 表面能和表面现象 • 表1中, • 当半径r =0.62cm水滴→ r = 1×10-7cm水雾,
S0
7个数量级 总表面A 表面能G 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小液珠自发聚集变大;小晶体自发 合并长大;多孔状固体的吸附;(亚麻车间) 问题2:为什么水珠总是球形的?
c (∂σ/∂c)T RT
§9.4 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
1.定义
• 能形成正吸附的物质为表面活性物质,称为表 面活性剂。 (能形成负吸附的物质为表面惰性物质。)
2.结构特征
表面活性分子含有两亲性基团:亲水性基团, 如 -OH, -NH2 , - COOH , -SH , -SO2OH等;亲 脂性(疏水性)基团,如烃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