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身份构建_相关文献回顾_谷小娟

语言与身份构建_相关文献回顾_谷小娟
语言与身份构建_相关文献回顾_谷小娟

o 话语分析

编者按:话语分析不仅是语言学关注的对象,而且是语言哲学、

后现代主义等许多人文科学关注的焦点。目前,话语分析可以区分为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其实,话语分析应该以话语为对象,或者以语言本身为目的,或者以人及人的世界为目的。前者属于语言学,后者属于语言哲学,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人以身份出场,其身份的建构离不开语言,5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6尽管是一篇综述性文章,但它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5语篇对话性与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分析6在书面语篇中探讨对话性。对话性是语言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在完整话语中考察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

*

谷小娟 李 艺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提 要:本文回顾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40年间有关学科对语言与社会身份关系的认识和研究历程。早期变异语言学家认为二者具有相关和共变的关系;语用学揭示社会身份的情景性和行为性,认为身份是人在不同语境中展演合乎规约的语用行为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家阐释个人语体形成的心理原因在于身份认同与排斥;交际社会语言学认为在具体交际活动中,语言时时构筑着主体的社会身份;实践社区模式展示人在言语实践中不断学习,调整言语行为,协商和构建社会身份的过程;发展心理学放眼人生,阐述人生各阶段及各种关系中的生命身份构建、维持和变化;批评话语分析进一步揭示语言与身份的辩证关系,认为人可以遵守或违反话语规范,有意识地选择语体来建构主体身份。

关键词:语言;身份;身份构建

中图分类号:H 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7)06-0101-8

Languag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L iterature Revie w

Gu X i a o -juan LiY i

(N anka iU niversity ,T ian ji n 300071,Ch i na)

T h i s pape r survey s the h istory of research on relati onship bet ween language and soc i a l i dentity .E arly variati on i sts a ttempted to spot t he correlation and covariation bet w een the t wo.P ragm ati cs argues for t he contextuality and per f o r m ati v ity o f soc i a l i dentit y in t hat i den tity co m es as a consequence o f the agent .s i m ple m enta ti on on pragma ti c nor m s .Soc i o -psycho log ists state the fo r ma ti on o f sty listic variation on account o f the psycholog i ca l process of identifi ca tion and distancing .Interacti onal socio li nguists v ie w i n -stantaneous i nteracti ons as t he arena on wh ich l anguag e constructs soc i a l identity .

C 'ommunity o f practice .de m onstrates t hat

practice is constantl y at play w hen one learns and adj usts his li ngu i stic behav i our ,and when he negotiates and constructs h is so -cial identiti es .D evelop m enta l psy cho logy broadens our v isi on to the life l ong pro cess ,dur i ng w hich a ll types o f identiti es are con -structed ,susta i ned and chang ed .Cr iti ca l D iscourse Ana l y sts f urther e l ucida te the dia l ectical relati onship be t w een language and soc i a l i dentity ,declar i ng that the ag ent m akes consc i ous li ngu i sti c choices ,on or aga i nst soc i a l nor m s ,depending on his a i m o f constructi ng his socia l identity .

K ey word s :language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101

2007年第6期总第139期

外语学刊

FORE I GN LANGUAGE R ESEARCH

2007,No .6Seria lNo .13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语言权势与社会和谐:转型期中国机构语言的社会效果研究0(05B YY 042)的阶段性成果。

1引言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人际交流的主要行为。身份是社会关系网络中人是谁及其所处位置的标志。本文目的在于回顾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相关学科领域对语言与社会身份关系的认识和研究历程,厘清不同研究视角的分歧以及他们分别为理解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提供的独特洞察力。通过这样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希望为学界立足我国社会现实,深入研究语言与身份的互构关系,揭示话语对我国社会变革的隐性影响,提供参考。

2语言与身份关系研究概览

上个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获得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发展,同时社会科学、历史科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拓宽了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人们对语言与身份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从认为/无0到认为/有0,从单向影响到双向影响,从群体行为到个体行为,从本质决定到相互构建的、逐渐深入、全面的过程。本文分别从变异研究、语用行为研究、社会心理研究、言语交际民俗学、民族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等角度,综述各相关学科对语言与身份关系的贡献。

这些学科涉及语言与身份的研究时,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的立足于语言,有的立足于个体,有的立足于社会。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互为补充。Labov开创的变异研究立足于语言,探讨折射在语言社区的语言的社会因素。语用学着眼于个体,侧重社会对个体语言使用的规约作用。Ochs和Butler等人通过解析个体对社会规约的展演行为,展示出社会规约的作用过程。同样着眼于个体,G iles,B ell和Le Page等人却侧重于语言选择的心理因素,揭示认同与否是语言选择的关键所在。H y m es和Gu mperz跳出罗列语言变体、社会变量和总结语用规则的樊笼,走入/田野0观察,记录言语交际活动,发现交际过程中语言与社会的互动,从中揭示语言对社会身份的构筑作用。E ckert等人发展言语社区理论,提出/实践社区0理念,认为人的成长是伴随着身份协商和构建的历程。实践社区理论和生命过程身份研究立足社会,着眼于语言动态,结论得自主体作用的发挥,将语言、社会与个体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分析出发,对语言与社会的辨证关系进行更明晰地阐释,突出人通过语言建构社会身份、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作用。

3相关流派反思

3.1变异研究

社会语言学中的变异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L abov等人对纽约市言语社区的考察,它旨在补充结构语言学对言语忽略的不足。结构语言学自Sauss ure之后确立了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本体地位,成为西方语言研究主流。结构语言学认为在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 le)二元对立中,语言具有恒定的结构特征,是主要研究对象;而言语受个体和社会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被排斥在可研究范围之外。因此,语言长期被看作是理想的人所使用的、不因时空而异的同质(ho m o-geneous)体系。L abov开创的变异语言研究范式反其道而行之,以被主流语言学抛弃的语言社会因素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使用的异质性(hetero-gene ity),即认为任何人的语言都充满了思想、历史和借用他人的声音,并因语境而不同,旨在揭示反映在语言变量中的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等社会变量,开始探讨被结构语言学否定的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问题。

除了社会阶层,变异研究在性别尤其是女性语言方面也作了大量研究。如Lakoff(1973, 1975)的早期经典之作5语言与妇女地位6描述了词汇、句式、语调等女性语言特征;同期和后期有很多两性语言和语言使用差异的描述,如嗓音(Sachs1975),语调模式(Brend1975),语言态度(G iles and M ars h1979),称呼方式(F aso l d1990)以及男女对话中插话、沉默的使用倾向(W est and Z i m m er m an1977,1983),男性更易控制谈话倾向(P.F is h m an1983)、女性较多提问倾向(L ako ff 1975),以及女性语言表现为/弱势语言0(K ra m a-rae1982),寻求/合作0、/亲密0、/和谐0,而男性话语却充满/竞争0、/地位意识0和/报告性0 (C a-m eron1998)等。这些研究以个人体验或经验数据为基础,描述反映在语言变量中的性别特征,反映性别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旨在通过/语言反映社会0(C a m er on1990)。

变异社会语言学揭示语言的社会属性,相对传统语言学来说有其重要进步意义,但变异研究无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变异研究的理论建立在语言与社会身份的相关关系基础之上,认为语言变异模式与社会阶层、性别、民族等社会范畴之间存在本质对应关系,这是本质主义思想(es sentia lis m)的体现。受本质主义思想主导,语言变异研究认为,社会阶层、性别和民族等社会身份是区分语言使用的本质变量,社会

102

身份决定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这有悖于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实践操作层面上变异研究强调言语社区内部成员的语言评价和语言使用的一致性,而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个体能动作用,语言变量的选取不能反映个体语言的多样性。

3.2语用行为研究

L abov等人的研究之后,很多语言学家(如H y m es,Ochs,But l er等人)注意到,语言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远比L abov的本质主义归纳复杂,更多的语言实践现象无法用/声望度0或/缺乏社会地位安全感0等理论加以解释,比如,某些社区女性表现出渴求声望度高的语言行为,在其他社区却没有类似表现;同一个人面对不同谈话对象、谈论不同话题或带有不同交流目的时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变量,等等。于是语言学家关注的对象从普遍规律开始转向个体,期望从个体语用行为中寻找答案。

语用学家Verschueren指出,真正的语用学不去研究理想人群的社会变量,而着眼于构成实际说话者社会身份的各种变量,如文化、社会阶级、民族、教育程度等(Verschueren1999:92)。与此相似,Ochs(1992)认为,语言与性别是以复杂的社会语用意义网络为媒介的,即并非某种身份,比如女性身份的人,一定会采用某种话语方式,语言依具体语境而定。例如,B ro wn(1993)观察到,墨西哥南部T enejapa农村社区一次法庭语言事件中,印第安妇女使用了大量愤怒的言辞,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0风格截然不同。又如,幽默的使用技巧往往取决于具体情景中双方性别、彼此关系密切程度等因素(Boxer&Cortes-C onde1997)。与Aust i n(1962)言语行为(Speech A ct)相似,Bu-t ler(1990)认为身份是行为性(P erfor m ativ ity)的结果,所谓/阴柔0与/阳刚0并非女人和男人天生具有的特质,而是按照历史、社会约定俗成的语用规约,反复实施言语行为,不断让自己和别人确认并加以强化,最终认可这种行为,从而成为具有/阴柔0或/阳刚0特质的女人和男人。

语用行为研究改变了人们对语言与身份对应关系的认识,注意到语境在塑造语言和社会意义中的作用,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但是,尽管Bu-t ler(1990)把人看作有意识的主体,认为主体积极地使用语言而不是被动重复符合规约的话语,但是语用行为学说过于强调社会范畴对人语言行为的构筑作用,忽视了人对社会身份的构筑作用,人的主体地位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3.3社会心理研究

对于个体语体变异,L abov解释为:人的语言是一个连续体,随着个体对自己语言注意程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其语言表现为由标准语到地方语的逐渐过渡。这一论断的问题在于,注意程度的标准因人而异,难以确定;更重要的是导致个人语体变化的不仅是注意程度,许多其他社会心理因素都会对语体选择产生影响;此外,L abov也没有考虑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更加复杂的语言表现。于是G iles,Bel,l Le Page等学者试图从社会心理、语言态度等角度解释个体语言多样性的现象。

G iles,T ay l or和Bourhis(1973)提出顺应模式(A cco mm odation M odel),认为人为获得听者的正面评价,往往宁愿改变个人身份,不惜付出努力,采用与对方语言接近的语言变异形式或语码,乃至手势和体态(Dabbs1969)。对方则要综合衡量其语言能力、顺应的努力程度和受外界压力大小等因素,作出与之顺应或不顺应的语言反应。交际顺应模式丰富了语体变异的原因,可以用来解释更多的个体语言多样化现象,但顺应模式的作用有其局限性,它对于个体对收益与代价的权衡考虑不足,不能预测何时个体愿意付出社会身份的代价,何时不愿付出。现实交际中,交际顺应心理与社会身份感(G iles&J ohns on1987)共同对个体语言选择施加影响,个体既可能有顺应对方语言、语音、用词的合作行为,又可能有凸显自己身份的趋异语言行为,很多时候两者兼而有之。研究表明(F errer&Sanko ff2003),身份感往往优先于其他影响语言选择的因素。比如,H il de-brandt&G iles(1983)观察到一个案例,几名在英语国家的日本人拒绝说英语,是因为他们认为英语象征霸权文化;又如,后殖民地时期的某些非洲、马来西亚、南美国家,克里奥尔语的使用一般表现为由高(标准英语)到低(当地语)的连续体,与其对应的是说话者社会地位的由高到低(R ick-f o r d1986)。但研究发现,克里奥尔语不仅与收入、职业等有关,还取决于说话者对英语的社会态度,比如,有人只讲当地语,以此表示拒绝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英语,并认为是否讲英语与个人成就没有必然联系。再如,有关学者对香港回归大陆前后香港居民与来自大陆的人交谈时广东话与普通话切换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回归前(1995-1996)香港居民广东话-普通话的切换行为较少,而且当地居民对其评价不高(T ong et al. 1999);回归几年后,虽然在第一批后殖民新生代心目中汉语的地位仍然低于广东话和英语,但他们与大陆人交际时切换到普通话的行为有所增长

103

(L ai2005),显示出香港居民与大陆的身份认同感在增加。这些研究都表明,在影响语言选择的诸多因素中,身份感居于首要地位。

与顺应模式初衷相似,A llan Be ll提出听众设计(aud i ence desi gn)(B ell1984)和参照设计(re-feree design)(B ell1997)模式,认为说话者为赢得听众或参照方的赞许,会转换语体与听众或参照对象趋同。B ell(1997:248)解释说,这种语体转换行为实际上是与听众或参照对象表示身份认同的行为,是对自己与听众或参照方关系的重新定义。参照设计丰富了听众设计的交际空间,除了听众,谈话中提及的人以及说话者头脑中想到的人等等,都可以成为说话者选择语体时的参照对象。听众设计和参照设计常被用来解释一些语体转换行为。比如,Be ll(1999)发现新西兰一则电视广告里安排了几个来自弱势民族的人如毛利人、爱尔兰人和非裔美国人演唱P akeha民族歌曲,目的在于通过参照其他民族对本民族的身份认同行为来定位自己的民族身份。此外,还有很多根据参照群体身份确立自己民族身份的语言行为,比如韩国电视广告中混用英语,借以表现公司的现代身份,又如香港电视幽默节目中广东话混用英语,用以彰显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双重身份等等。

L e P age和T aboure-t K eller(1985)阐述了与Be ll的身份认同说法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说话者创造多样的语言行为)))与群体语言特征接近或与之相异,动机在于与群体认同或划清界限。T aboure-t Ke ller(1997)对语言行为说进行补充,认为人的身份任何时刻都是多重的,有些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有些是他愿意接受的。人的多重身份构成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网络,人不断地通过语言行为编织、修改这个网络,可以说,人的任何语言行为都是表明身份的行为。

社会心理模式虽然不能反映语言与社会身份关系的全貌,但至少阐明了个体和群体选择语体时的心理过程,揭示语体的选择是个体或群体参照对方社会身份和自己与其社会关系作出的决定,为进一步揭示语言与身份的互构关系奠定了心理分析基础。

3.4言语交际民俗学

始于H y m es(1962)的言语交际民俗学(et h-nography o f s peech/ethnography of co mm unication)是社会语言研究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以来逐步发展完善,尤其对于语言与身份关系的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言语交际民俗学避免研究个体和个体心理,而以交际活动(interacti on)为中心,研究交际双方的语言特征(Goff m an1967:2)。将交际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社会语言学的最杰出代表当数Gu m perz及其/交际社会语言学0。

早期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研究建立了语言与社会身份的联系,但只是将两者静态对应;语用行为学揭示了社会范畴对语言的构筑作用,建立了语言与身份的动态联系。Gu m perz(1982)的交际社会语言学则重点阐释了语言对社会身份的构筑作用,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两者辩证的互构关系。Gu m perz认为,人的性别、民族和阶级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从语言交际中产生的。交际语言学以面对面的实时交际为研究对象,捕捉和分析交际中的/语境化提示0成分(contextualization cues),包括词汇、声调、节奏、句式、话轮接续方式等语言提示,也包括眨眼、皱眉等表情以及耸肩、握手等肢体语言提示。语境化提示成分指示着交际双方表述和理解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双方通过这些提示成分建构自己和对方的社会身份。Gu m perz指出,这一建构过程的成立是以群体内部成员共享文化语码为前提的,即只有在群体内部成员共同认为某种语言或副语言(para li nguistic)形式能够指示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时,说话者的指示行为才有意义,对方才可能对其语言和副语言中指示的意义进行推断和评价。不同民族人之间的交际中,由于文化语码结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误解,于是需要进一步交流、协商,直至所指示社会文化意义被对方理解。Gu mperz 借鉴Bourdieu(1977)的/文化资本0的比喻,认为语言行为可以看作人的象征资本和社会资本,交际活动是其付出与收益的市场,语言资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比物质资本还要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是通过语言行为来建立和维护的。

交际社会语言学聚焦交际活动,认为交际活动中不仅体现着社会范畴,也在构筑着社会范畴,体现了语言与身份的辩证关系,具有理论上的进步意义;它所倡导的研究方法被应用到话语分析中,为研究语码切换、语码混用和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分析模式(如Cas h m an2004)。其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对于人作为交际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不足。

3.5民族语言学

民族语言学(E t hno li nguist ics)始于H u m-bo l d,t20世纪的主要发展在于言语社区理论的逐

104

步成熟。最初人们按地域和语言来划分社区,后来发展到以语言变异或语言使用规则来划分(H y m es1972,Gu mperz1972),Labov(1972)认为,语言社区是对某种语言形式及其使用具有共同的看法的人群。90年代后,Eckert&M cConnel-l G-i net(1992)借鉴社会学家J ean Lave and E t i enne W enger/实践社区0(Co mm unity of P ract ice)的概念,认为语言变异不是先验存在的语言实体,而是一种社会实践,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形成共同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并通过实践结成相对固定的群体(Eckert2000)。Eckert&M c Co-nne l-l G i net(1998)认为传统语言研究试图从个别现象抽象出普遍规律,太多的抽象工作掩盖甚至歪曲了权势关系、社会矛盾,掩盖了价值观和计划的产生或再现过程中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实践社区理论的精华在于,它揭示了社会身份的范畴不是本质或先验的存在,而是在言语实践中随时构建的。

Eckert主要运用实践社区理论阐述性别身份。她认为,/男人0与/女人0的范畴不是自来旧有的恒定变量,不同语言实践社区的男人和女人,在跨社区的交往中逐渐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模式,从边缘成员成长为核心成员,男人和女人的语言特征是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动态完善的。Eckert(1989)曾研究美国某郊区高中/优秀生0 (Jocks)和/差生0(Burnou ts)身份协商和构建的过程,Bucholtz(1999)运用实践社区理论进一步描述/书呆子女生0(nerd g irls)通过语言行为协商和确立自己女性和其他方面身份的过程,有力地驳斥了/天赋0性别身份论,揭示了交际实践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表明要了解语言与性别身份和性征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了解主体间协商的语言行为和思想(Bucho ltz2004)。

借鉴自社会学的建构观日益被民族语言研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语言与性别、民族、阶级等社会身份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例如,Gee等人(Gee,A llen&C linton2001)通过多年观察美国青少年的语言活动,发现上层中产阶级(upper m iddle-class)家庭的青少年试图疏远日常交际,使用抽象、理性的语言来隐藏个人兴趣和情感,并倾向于表述个人成就;而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少年更乐于接近社会交际和对话,使用表述个人观点、情感的语言。在不断的交流活动中强化着彼此语言特点,逐渐分化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群体。传统语言研究认为人们的说话方式取决于他是谁,而民族语言学的实践社区理论认为人的身份取决于他们说话的方式(C a m eron1998:272),人的身份是随时构建和改变的。

3.6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 lop m enta l P s ychology)一般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但是近年来,一批发展心理学家将其含义拓展,开始研究人终生的身份发展问题。传统认为,不同生命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身份特征,即生命身份(lifespan i dent-i ty),每个年龄段的人有共同或类似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受到后现代思想的质疑。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各个生命阶段的更替不是自然而然/发生0的,而是人的经历,并通过人的活动来展现(Coupland&Nuss bau m1993:x iii)。这一观点虽然不免夸大了经历的作用,但它把人推到社会研究的前台,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抓住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G iddens认为,人对自我的定义产生于人对不断改变的环境作出反应、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即通过/反思0定位自我。现代网络媒体打破地理界限,大大增加了生活的流动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G iddens1991:84),使人们更频繁地反思,并有更多的模式可依来建构自我身份。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命身份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研究拓宽了G i ddens社会学研究的视角,G iddens(i bid)认为,人的反思与自我身份构建往往发生在成功、失败、危险等重大时刻,而语言研究(Coup land&Nuss bau m1993)发现,生命身份弥散在话语中,身份构建随着话语的产生随时随刻进行着。生命身份研究范畴也从年龄身份,如青年(Androuts opou los&Georgakopou-l ou2003)老年(Coupland&Coupland&G iles 1989),扩展到性别身份(R.C a m er on2005)、职业身份(Zhang2005)、艾滋病患者身份(J ones1997)等,也包括各种关系,如医患关系(H a m ilton 1996)、母子/女关系(Sc h iffri n1996)、师生关系(Staton1993)、工作关系(F as u l o&Zuccher m ag lio 2002)等,以及教学法(Berstein1996,Kress,Je-w it,t T s atsarelis2000,M iller2000)、旅游(M c C abe &Stokoe2004)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命身份0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观,研究不断发展中的自我及身份的形成、维持和变化规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各种关系的形成与变化,个体与种种经历进行着不断地对话,不断协商自己恰切的身份,并通过恰切的语言表现自我,最终建构各种身份。尽管来自新闻媒体、社会机构以及我们自己讲话的套路等的话语导向共同致力于维护既定规

105

约,使我们安于合乎规约的身份,但是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始终进行着与周围环境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对话、协商,构筑着自我身份,生命不息,构筑不止。

3.7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CDA)以其彻底的批判性和旗帜鲜明的社会性见长,对于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有着清晰全面的认识。它综合了语用学所阐述的社会对语言的构建关系以及其后各学科充分阐明的语言对身份的构筑关系,并揭示了语言中的思想性,同时突出人在构建社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CDA借鉴Bakht i n的语言异质论(heteroge-ne ity),Vo l osinov的意识形态(ideo logy)研究和Foucault的话语权理论,认为社会机构和掌握话语权势的精英人士通过制定话语规范和弥散在生活中的话语本身控制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使人接受并遵守话语规范。但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不总是被动重复某领域的主流话语,也会有意识地遵循或背弃某种话语规范,以建构和彰显自己的某种社会身份。主体对于反映在话语中的社会矛盾的立场取向决定他的话语取向,这种取向在某种意义上策动了社会的变革。

Bergva ll(1999)主张用综合理论来解读语言与性别,我们不妨引申来指导语言与各种社会身份关系的理解。他借用莎士比亚笔下的三种铸就伟人的方式来解释性别身份形成的三种理论:有些人天生就是伟人,有些人通过奋斗成就了伟绩,也有的人被推进伟人行列。首先,有人试图从生理特征、基因、神经学等角度解释性别特征和性别身份,但其科学性受到质疑(B i ng&B ergvall 1996);成就说即实践社区理论,指人通过语言行为学习和构建性别身份;第三种理论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思想意识自上而下的形成过程,尤其通过媒体等机构话语,潜移默化地控制人的思想。因此,要了解身份的形成和意义,既要从微观观察具体话语行为,考察个体如何评价和建构身份,又要宏观把握社会行为的趋同与分化,更要明察弥散在话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思想意识,弄清这些思想意识如何从精英人士中产生以及如何推广。

4结束语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导致分化、异化,全球化经济带来多元文化,社会身份处在分化、多元化进程中;然而身份认同却呼唤同一,认同与分化是一对永远的矛盾,并折射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主体通过语言表达认同与排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势必带来身份的危机,使原有平衡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思想控制会改变话语空间旧有格局,冲击主体思想堡垒,促使主体重新定位,并通过话语行为重新寻求认同,重新建构主体身份。虽然语言形式和社会身份之间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但是身份的抽象社会含义却包含在语言的使用中,主体通过对语用规则的评价、协商和运用不断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某一群体并排斥其他群体,在永恒的分化和排斥中达到暂时的认同和平衡。

参考文献

A ndroutsopoulos,J.K.&G eorgakopoulou, A.(eds.).

D iscourse Constructions of Youth Identities[C].Am ste r-

da m:John Benja m i ns,2003.

A ustin,J.L.H ow to D o T hings w ith W ord s[M].O x ford:

O x ford U nivers it y P ress,1962.

Be l,l A.L anguage S t y le as A ud i ence D esi gn[J].Language in Societ y,1984(2).

Be l,l A.L anguage Sty l e as Audience D esign[A].In N.

Coupland and A.Jawo rsk i(eds.).Sociolinguistics:A Read er and Coursebook[C].London:M ac m illan P ress,

1997.

Be l,l A.Sty li ng T he o t her to D efi ne the Sel:f A Study i n N ew Zea land Identity M ak i ng[J].Journal of Socio lingu is-tics,1999(3,4).

Bergva l,l V.Tow ard A Co m prehensi ve T heory of Languag e and G ender[J].Languag e i n Societ y,1999(28). Bernste i n, B.E laborated and R estr icted Codes:The ir Soc i a l O ri g i ns and Som e Consequences[J].Am er ican A nthro-p olog ist,1964(66).

Bernste i n,B.P e dagogy,Sym bo lic Contro l and Id entit y:The-ory,R esearch,Cr iti que[M].L ondon:T ay l o r and F ran-

cis,1996.

Bernste i n,B.C l ass,C odes,and Control[M].L ondon: R outledg e&K egan Pau,l1971.

B i ng,J.M.&V.L.Bergva l.l The Q uesti on o f Questi ons:

Beyond B i nary T hi nking[A].In V.B ergva l.l et a l (eds.).R ethink i ng Languag e and Gender R esearch:

Theory an d P ractice[C].L ondon:L ongm an,1996. Bourdieu,P.T he Econo m ics o f L inguisti c Exchang e[J].So-ci al Science Information,1977(16).

Box er, D.&Cortes-Conde,F.F rom Bond i ng to B iti ng: Conversa tiona l Joking and Identit y D isplay[J].Journal of P ragma tics,1997(3).

Brend,R.M a le-F e m ale Intonation Patterns I Am er i can Eng-

106

li sh[A].In B.T horne and N.H en l ey(eds.).L an-guage and S e x:D i fference and D o m i nance[C].R ow-ley,M A:N e wbury H ouse,1975.

Bro w n,P.G ender,Po liteness,and Confronta ti on i n T ene j a-pa[A].In D.T annen(ed.).G ender and Conver sa-tional Interacti on[C].N e w Y o rk/O x f o rd:O x ford U n-i ve rsity P ress,1993.

Bucho ltz,M.W hy be nor m a?l:Languag e and Iden tity P rac-ti ces in a Co mmun ity o fN e rd G irls[J].Language in So-ciet y,1999(2).

Bucho ltz,M.T heo rizi ng Identit y in L anguage and Sexua li ty R esearch[J].Languag e i n Societ y,2004(4).

Bu tler,J.Gender T rouble:F e m i n is m and Subver sion of Iden-tity[M].L ondon:R outl edg e,1990.

Ca m eron, D.(ed.).Introducti on.W hy is L anguage A Fem inist i ssue?[A]T he F e m i n ist Cr iti que of Langua g e

[C].L ondon:R outledge,1990.

Ca m eron, D.P erfor m i ng G ende r Identity:Y oung M en.s T a l k and t he Constructi on of H e tero sexua l M asculi n i ty

[A].In J,Coats.(ed.).Languag e and G ender:A

Reader[C].O xfo rd:B lackwe ll Pub lishers,1998.

Ca m eron,R.A g i ng and G ender i ng[J].Language in Socie-ty,2005(1).

Cash m an,H.R.Identiti es a t P lay:Languag e Preference and

G roup M e m be rsh i p i n B ili ngua lT a l k i n Interacti on[J].

J ournal of Prag m atics,2004(37).

Chesh ire,J.L i ngu i sti c V ariati on and Soc i a l Function[A].

In S.R o m a i ne(ed.).Socioli nguistic Variation in Sp eech Co mmunities[C].L ondon:Edward A rno l d,

1982.

Coupland,N.&N uss bau m,J.F.D iscourse and Lifes p an Identity[M].N ewburry P ark/L ondon/N ew D e l h:i In-ternationa l Educationa l and P rofessi onal Publi sher,

1993.

Coupland,N.,Coupland,J.&G iles,H.T e lli ng A ge in La ter L ife:Identity and F ace I mp licati ons[J].T e x t,

1989(2).

D abbs,J.M.Jr.S i m il ar ity o fG estures and Interpe rsona l In-

fl uence[A].Procee d ing of the77t he A nnual Conventi on of t he Am er ican P sycholog ical A ssoci a tion[C].1969. Eckert,P.&M c C onne l-l G i net,S.T h i nk P racti ca lly and Look Lo ca ll y:L anguage and G ender as Comm un i ty-based Practice[J].A nnual R evie w of A nt hrop ology,

1992(21).

Eckert,P.J ocks and Burnouts:S ocial Categories and Identi-ty i n t he H i gh Schoo l[M].N e w Y ork:T eache rs Co-l

lege P ress,1989.

Eckert,P.L inguistic Variati on as Soci al P ractice:the L 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Iden tity in B elten H i gh[M].

M assachusetts:B lack w e ll Publis hers,2000.

Eckert,P.and S.M cConnel-lG ine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426780.html,m un ities o f P rac-ti ce:W here L anguage,G ender,and Powe r A ll L i v e

[A].In J.Coates.(ed.).Langua g e and Gender:A

Read er[C].O xfo rd:B lackwe l,l1998.

Fasold,R.W.Socioli nguistics of Langua g e[M].O x ford: Basil Blackw el,l1990.

Fasu l o, A.and Zuccher m ag lio,C.M y Se l ves and I:Identit y M arkers i n W ork M eeti ng T a l k[J].J 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Fe rrer,R.C.&Sanko f,f D.Iden tity as the P ri m ary D ete r-m i nant o f L anguage Cho i ce i n V a l encia[J].J ournal of Socioli nguistics,2003(1).

F ish m an,P.Interacti on:T heW o rk W om en D o[A].In B.

T horne,C.K ra m arae,and N.H enley.(eds.).L an-guage,Gender and S ociety[C].Row l ey,MA:N ew-bu ry H ouse,1983.

G ee,J.P.,A llen,A nna-Ruth.&C li nton,K.L anguage,

C l ass,and Identity:T eenagers F ashion i ng T hem se l ves

T hrough Language[J].L 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001(2).

G iddens, A.M odernity and Sel f-i den tity:S elf and Societ y in

the l a teM odern Age[M].Ca m bridge:P o lity Press(i n assoc i a ti on w it h Basil B lackwe ll),1991.

G il es,H.&Johnson,P.Ethno li nguistic Identity Theory:a

Soc i a l P sycho l og ica l Approach to L anguage M a i ntenance [J].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 an-guage,1987(68).

G il es,H.and P.M a rsh.P erceived M ascu li n ity and A ccen-

ted Speech[J].Language Sciences,1979(1).

G il es,H.,T ay lor, D.M.and Bourhis,R.Y.T o w ards a

T heory o f Inte rpersona l A cco mmodati on T hrough L an-guag e:Som e Canadian D ata[J].Language i n Society,

1973(2).

G o ff man,E.Interaction R itual:E ssay s on Face-t o-face Be-

havior[M].G arden C ity,NY:Doub leday,1967.

G u m pe rz,J.Introduc tion[A].In J.G u m pe rz and D.

H y m es(eds.).D irections i n Socioli nguis tics[C].N ew

Y o rk:H o lt,R i nehart&W inston,1972.

G u m pe rz,J.J.(ed.).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 y[M].

Ca m bridge:Ca 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2.

H a m ilton,H.E.Intratex tualit y,Inte rtex t ua lity,and the

Construc tion of Identit y as Pa ti ent i n A lzhe i m er.s

107

D isease[J].T ex t,1996(1).

H il debrandt,N.and G iles,H.T he Japanese as Subordi nate

G roup:Ethno li nguistic Iden ti ty T heory i n a F oreign L an-

guage Contex t[J].An t hrop olog ical L i nguistics,1983

(4).

H y m es, D.The E t hnography o f Speaking.j In T.G lad w i n,

and W.Sturtevan t[A].(eds.).A nthrop ology and

H uman B ehavior[C].W ash i ngton, D. C.:A nt hropo-

log i ca l Society o fW ashi ngton,1962.

H y m es,D.M odels of the Interacti on o f Languag e and Soc i a l

L ife[A].In J.G u m perz and D.H y m es(eds.).D i-rections in Socioli nguistics:The E t hnography of C o mm u-nication[C].N ew Y o rk:H o lt,R inehart&W i nston,

1972.

Jones,R.H.M arketi ng the D a m aged Sse l:f t he Constructi on o f Identit y i n A dverti se m ents D irected T o w ards P eop le w it h H I V/A I D S[J].J ournal of S ocio lingu istics,1997

(3).

K rama rae, C.G ender:H ow She Speaks[A].In E.B.

R yan&H.G iles(eds.).A 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Var i ation:Social and App lied Contex ts[C].L ondon:

Ed w ard A rno l d,1982.

K ress,G.,Je w itt,C.&T satsare li s,C.K no w l edg e,Ident-i ty,Pedagogy:Pedagog ic D iscourse and t he R epresenta-

ti onal Env iron m en ts o f Educati on i n L ate M odern i ty [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00(1).

Labov,W.T he Social S tra ti f icati on of E nglish i n N e w York

C ity[M].W ash i ng ton,DC:Cen ter f o r A pplied L i n-

gu i stics,1966.

Labov,W.Socioli nguistic Pa tterns[M].Ox ford:B lackwe l,l 1972.

La,i M.-L.L anguage A ttitudes of t he F irst P ost Co l on i a l

G enera ti on i n H ong K ong Secondary Schoo ls[J].L an-

guage in Societ y,2005(3).

Lako f,f R.L anguage and W om en.s P lace[J].Language and So ciety,1973(2).

Lako f,f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426780.html,nguage and w o m en.s p lace[M].N e w Y ork:

H arper and Row,1975.

Le Page,R B.and T abouret-K e ller, A.A cts of Identit y:Cre-ole-based App roaches to E t hnicit y and Language[M].

Ca m bridge:Ca 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5.

M c C abe,S.&Stoko e,E.H.P lace and Identity i n T our-ists.A ccounts[J].A nnals of T our is m R esearch,2004

(3).

M iller,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426780.html,nguag e U se,Identity,and Soc ial Interac-ti on:M i g rant S t udents i n A ustra li a[J].Research on Languag e and Soci al Interaction,2000(1).

O chs,E.Index i ng gende r[A].In A.Duran ti&C.G ood-w i n(eds.).R et h i nking Contex t:Language as an Inter-acti ve P henomenon[C].Cambr i dge/N e w Y ork:Ca 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1992.

R ick f o rd,J The N eed f o r N ew A pproaches to Soc i a l C lass A-na l ysis in Soc i o li ngu i stics[J].Language and C o mm u-nication,1986(3).

Sachs,J.Cues to the Identifica tion of Sto ries by Ch ildren

[A].In B.T horne and N.H en ley(eds.).Language

and S e x:D ifference and D om inance[C].Row l ey,M A:

N ewbury House,1975.

Sch iffri n, D.N arrati ve as Sel-f portra it:So cioli ngu istic Con-structi ons o f Iden tity[J].Language in Society,1996

(2).

Sta t on, A.Q.T ransitions T hrough t he Student Caree r[A].

In N.Coup l and&J. F.N ussbaum(eds.).D iscourse and L i fespan Identity[C].N ewburry P ark/L ondon/ N ew D elh:i Internationa l Educationa l and P ro fessiona l Pub li sher,1993.

T abouret-K e ller,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426780.html,nguag e and Identity[A].In F, Cou l m as.(ed.).T he H andbook of Soci o linguistics

[C].O xfo rd:B lackwe ll Pub lishers,1997.

T ong,Y.-Y.,H ong,Y.-Y.,L ee,S.-L.&Chi u, C.-Y.L anguage use as a carr i er o f so cia l i dentity[J].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 el a tionshi p,1999

(2).

T rudg il,l P.J.T he Soci al D i fferentiati on of Eng lish in N or-w ich[M].Ca m bridge:Ca m bridge U nivers it y P ress,

1974.

V e rschueren,J.Understand i ng P ra gm atics[M].L ondon/ N ew Yo rk:A rno ld Pub lishers,1999.

W est,C.and D.Z i m m er m an.Sma ll i nsults:A Study o f In-terrupti ons i n Cross-sex Conversati ons bet w een U nac-qua i nted persons[A].In B.T ho rne,C.K rama rae,

and N.H enley.(eds.).Language,Gender and Societ y

[C].R ow ley,M A:N ewbury H ouse,1983.

Zhang,Q.A Ch i nese yupp i e i n Be iji ng:P hono log i ca lV ar i a-ti 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N ew P ro fessi ona l Identity[J].

Languag e i n Societ y,2005(3).

收稿日期:2006-06-19=责任编辑李洪儒> 108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特点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特点。 我们来一起看个小故事: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面对同样的场景,为什么四个人会说不同的话呢, 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 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 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再下三年吃什么呢,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 语言描写,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这就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一把金钥匙。 有了金钥匙,我们要好好验证一下,看一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问题,毛病在哪里, 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4、小丽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下面我们就观其言,知其人。根据这几个人说的话来判断他们的身份吗,并要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

2 2/5页 ? 论一下。 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 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甲锅里碗里厨师 乙针过去线过去裁缝 丙前有车,后有辙车把式 丁见风使舵船老大 掌握了第一把金钥匙,我们知道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等,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同样的身份、地位,相同的年龄,是不是说话语气、方式就可以一样了呢,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俚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第26卷第4期2002年7月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S 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Vol.26No.4J ul.,2002 俚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Ξ 李桔元 (湘潭师范学院 外语系, 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俚语作为一种极不规范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历史,并且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剖析俚语的定义以及俚 语与其他相似变体的关系,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俚语的构成及其功能和价值,得出结论:俚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发展。 关键词:俚语;定义;构成;功能和价值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2)04-0136-03 G ary G oshgarian (1986)指出,不研究俚语的本质和作用,任何有关规范语言和非规范语言的讨论都是不完整的。俚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本文试图从剖析定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入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俚语的构成以及功能和价值作一些探讨。 一、定义及其他1.关于定义人们使用俚语以表示交际行为的非正式性,几乎每个人都在一定场合使用过俚语,但“就语言学而言,即使最周密的定义,也往往不够精当,或失之疏漏,而为俚语下一个不秽之论,更谈何容易。这个问 题极其复杂”① 。李学珍(2000)在讨论俚语时,引用过两则定义:一是把俚语定义为the body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equently used by or intelligible to a rather large portion of the general public ,but not ac 2cepted as good ,formal usage by the majority (Flexn 2er :1975)。另一个则表述为slang is used to denote the frequently vivid or playful lexical usage typical of causal discourse ,usually indicating membership in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Quirk et al :1985)。另外,参 考词典,也许能进一步理解俚语。Webster ’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的定义为:1)Language Peculiar to a particular group ,as a :AR GO T b :JAR GON ;2)an informal non -standard vocabulary composed typically of coinages ,arbitrarily changed words ,and extrava 2gant ,forced or facetious figures of speech.牛津语言 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的定义是:used especially of vocabulary specific e.g to a particular generation of younger speakers ;also as in ordinary usage ,specific to a group or a profession (e.g ‘army slang ’ ),to colloquial style ,etc.上述表述各不相同,但其内容实质却具有高度一致性。综观上述定义,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俚语的一些本质特征:1)以词或短词形式出现;2)不规范语言;3)某个亚文化群体的专用语;4)属于口语体;5)新造词;6)轻松幽默。 2.俚语与黑话、行话、隐语、禁忌语、委婉语俚语、黑话(cant )、行话(jargon )、隐语(argot )、禁忌语(taboo )以及委婉语(euphemism )都是语言的 社会变体,都在特定场合或特定的社会团体中使用。黑话是某一团体(尤其出于保密的目的)的专用语(也叫行话或隐语)。行话是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用的通常外行不懂的语言。隐语是某集体(尤其是犯罪团伙)不欲人知而使用的词语。禁忌语是被人们视为不雅或下流的词语。委婉语是指用一种能使人感到愉快的、间接的或含蓄的说法去代替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②。委婉语和禁忌语是 6 31Ξ收稿日期:20020111 作者简介:李桔元(1965-  ),男,湘潭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的教学与教究。 ①引自罗伯尔?查普曼博士编(粟旺,徐存编审)《美国俚语大全》的序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②这五个定义均引自词典或专著,在此未一一注明。

《中国语言与文化》推荐书目

《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推荐书目(不断更新中) 陈松岑,1989,《礼貌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望道,2001,《修辞学发凡》(第3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程裕祯,2003,《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2006,《中国文化掠影》(英汉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曙中,1993,《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2002,《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国南,1999,《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国南,2001,《辞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漱溟,199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语堂,1994,《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林语堂,2009,《吾国与吾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罗常培,1989,《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明恩溥,2007,《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刘晓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彭增安,1998,《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宏印,2009,《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力,1977,《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1981,《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力,1999,《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 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主编),2006,《中国文化通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朗、朱良志,2008,《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英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游汝杰,2003,《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社会语言学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和解释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 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1.布莱特(美国)1964 (1)说话人的身份; (2)听话人的身份; (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分析; (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6)语言变异的程度; (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2.礼德(英国) (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 (3)语言规、语言发展和规化; (4)语言混合; (5)社会方言; (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 (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 (8)语域和言语能力; (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 (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 (13)语言相对性; (14)话语理论; (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 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 (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 (3)语言政策、双语等; (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

语言与社会身份翻译

语言与社会身份 一个人的语言与其在社会中的身份其实密不可分。记得我在澳大利亚生活时,一位邻居要竞选议员,他便 每天早上起来练习发音,以令自己的讲话让人听起来悦耳、有身份。 的确,语言是一个人社会身份的标志,特别是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所谓“身份”,也是一种知识结构,表明你来自那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程度甚至地理位置等。 语言会影响对于相应文化的认知。例如,有人调查发现,对于讲双语的中国人,在用中文问到其关于文化观念等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显然比用英文问他们此类问题时显示出更多的中国人的做派。有意思的是,当讲广东话的港澳人被用普通话问到关于中国的文化、信仰等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比听到用广东话问到此类问题时的回答更接近西方人的表达方式。 其实,对于学习外语的华人来讲,大部分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双语人”,而是“双语使用者”;后者是在语言与表达层次,而前者则是思维与生活习性。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转换的。 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 In fact, language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one's social identity. When I was in Australia, my neighbor was going to run for a seat in the parliament. So he practiced articulation every morning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feel pleasant, convinced and honorable when he delivered his speech. In deed, language is symbol of one's social identity especially in a multi-national and multi-culture society. When talking about "identity", we are talking about a structure of knowledge in which your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extend even geographical location are manifested. Language is influenced by relevant cultural cognition. For instance,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for the bilingual Chinese, their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about cultural concept, tends to be more like typical Chinese expression when they are asked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More interesting for the people who speak Cantones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their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about Chinese culture,belief and others asked in mandarin tends to be typical western expression than in Cantonese . Actually, the ethic Chinese who study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exactly equal to the so-called "bilingual people" but the "bilingual user". The latter is in the level of language and expression. However, the former is in the level of thinking and living habits. The process is not motionless but switched.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本文是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在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上所作学术讲演的提纲。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第一章语音”参考文献 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3、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版) 4、马琳《普通话语音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伊·克拉姆斯基(捷)《音位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7、郭锦桴著《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8、徐世荣《普通话正音手册》(语文出版社版) 9、侯玉茹《普通话异读词汇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10、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第二章文字”参考文献 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 2、高更生《现行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4、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版) 6、周行健《汉字简繁体字及通用异体字对照手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陈伟湛《汉字古今谈》(语文出版社版) 10、张书言《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版) 11、苏培成《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12、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14、刘志成《文化汉字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 15、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8、冯寿忠魏进路等《汉字规范化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19、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三章词汇”参考文献 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2、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5、周荐《同义词语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周荐《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周荐(周祖谟)《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身份,语言,传媒]传媒语言文化身份探求

传媒语言文化身份探求 人类历史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化总是分不开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也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传媒的加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国的传媒业从兴起到今天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力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话语习惯以及行为规范。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传媒语言的文化身份,传播失误、语言失范、文化缺失等等已经成为当今传媒语言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缺失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用语言进行信息、文化、情感传播,纸质媒体主要用文字记录文化,广播电视以及各新媒体主要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的文化底蕴、媒介素养、道德水平、个人修养等都对传媒语言的文化传播功能造成影响。而大量的传播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当今传媒语言文化功能缺失十分严重。 (一)文化知识不扎实 在实际的传播工作中,文化知识不扎实首先表现在普通话语音方面的失误或错误,一些字词经常被读错,如纤巧的纤,声母应是X,有主持人读成q,还有声调的错误,如嫉妒,的嫉,正确的声调应是阳平,大部分人读成去声等等。这种语音方面的错误应该是最低级的,也是最可以避免地,只要播音员主持人日常生活中多做功课,积累知识,这样的错误是可以不发生的。除了语音错误外,用词不当,语法欠妥的现象也屡有发生,这些都需要传媒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二)工作态度不认真 前段时间,常有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间内的一些非工作状态影响传出,如主持人照镜子的画面,忘词,侧脸看旁边工作人员,补妆,做鬼脸等等,这些都是主持人以及其他媒体工作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的表现,也可能由于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当,对节目进程不了解,业务不熟悉。这些都严重的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影响传播效果。 (三)自身修养不够 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代表着国家形象,也是文化、社会道德的代言人。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时,媒体人的观点、行为、道德水准也会随着信息传递出去,并且迅速扩散,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使是一些不经意之间的自认流露,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情绪,都会对社会造成震动。一些主持人为了标榜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节目中言语过份犀利,甚至由于观点不同而相互对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会造成负面的传播效应。我们国家是传统的礼仪之邦,道德规范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国之根本,是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支撑,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一种道德规范,它不是法律,但是却约束着人的言行,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也反映着一个国家人民的文明程度。而媒体又是公众平台,是标杆、是准绳,因此,当播音主持人的一些个体观念和倾向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时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其负面影响不会轻易地消除,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杨亚丽201322050762 摘要: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汉语教学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各个国家文化相互影响,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传播。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想方法、观念、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只有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才能提高我们有意识的和有志向的交际技能。 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法。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1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2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而是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同样是使用英语或西班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试论语言选择对跨文化交际中身份认同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426780.html, 试论语言选择对跨文化交际中身份认同的影响 作者:刘琳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 摘要:语言内容的选择,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收获身份认同的基本措施,这 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以此,文章从语言文化交流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内容出发,就对话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并对身份条件对语言的影响效果展开讨论,为相关的应用方法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选择身份认同 引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流,不仅是语言运用的学问,同时,也是文化内容的碰撞。在文化的塑造力影响下,使人们展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差异性特点,为了降低这类差异对于身份认同的影响效果,必须充分的了解对方的文化条件,以此更好的斟酌语言,使交流更加有效。 一、语言选择对于身份认同的影响内容 语言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本条件,在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必然会反映出自身在社会、经济、族群等活动中的差异性内容。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又根据具体的表现形式分为对话语言、书面语言以及肢体语言这三个方面。为了得到人际交往中的身份认同,必须在语言的运用与选择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为更好的建立人际关系提供基础[1]。而在跨文化领域的人际交往中,更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对话术与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以此在完成信息有效交互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关系纽带,通过特定风格的语言内容,与交流者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身份联系。因此,为了避免语言交流中出现的误解,必须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进行分析,降低文化差异的影响水平,提高跨文化交流中语言运用的合理性。 (一)对话语言的影响内容 对话语言作为语言内容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信息载体,也是体现不同文化环境提点的关键组成。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活动中,由于明显的差异性水平,进行对话表达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 以问候语为例,在中西方的交流中就有着较为突出的异化特点。在我国的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表示友好,常常会对对方当前的状态进行询问,如“吃了吗?”、“这是要上哪啊?”等内容的对话,使特定的语句在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然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中,这类句

浅谈语言与文化

浅谈语言与文化 经过将近八周的对《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我对语言与文化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老师精彩的讲演,各个生动的希腊神话、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的造词逻辑等等都一一真实而生动地在我的面前被揭开了面纱,这让我体会颇深。下面,我想粗略地谈谈本人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希望能够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作为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其一直未丢失的“华夏之语言”是其文化缔结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种文化的兴衰又切实关乎到这一文化下的语言的存亡,一种文化的性质内涵也同样决定了在此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表现方式。文化与语言的交相影响的关系自语言与文化并存时便存在了的,而且这种关系也将伴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愈发地明显起来。 另外,从文化的范畴来谈的话,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从文化与语言的相互理解上来看: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语言差异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诸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下面,我将就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不同的文化下催生出怎样不同的语言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