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教学之

合集下载

关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关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关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一、前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教学更是构建其审美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石。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学习乏味等。

本文试从生活化视角出发,就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微,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呈现1. 打破传统教学桎梏小学美术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素材,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创设艺术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参观画展、举办美术作品展等形式,创设多样性的艺术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启发和文化学习的机会。

通过多元的艺术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3. 结合社会现实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通过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发现美的力量,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展示社会现实中的艺术作品、进行社会公益美术创作等方式,将美术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设计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生活化视角下,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如户外写生、城市风景、校园风物等,引导学生真实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和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完成作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无限的乐趣。

3. 多媒体融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绘画、影像处理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融入美术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内容枯燥、缺乏生活化、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为了让小学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愉悦地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一、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要让小学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传统的美术教育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很少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创作和实践操作。

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创作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作品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而情感是美术教育的灵魂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画画、制作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使学生在创作中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体验生活,增加与生活的亲近感和感受力。

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作品、以及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为了使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融入到教学中,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环境中,进行素描写生、场景写生等活动,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的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怀,使学生在创作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生活、表达生活,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传播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热爱。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使美术教学“生活化”。

而生活化一般指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注重与生活的链接,并期待这种注重和联系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共成长的目标。

美术课堂是学生实行美术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时间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实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以此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

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一、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是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编写遵循了“生活的逻辑,试图以学生的眼光看一世界,在内容上彰显“生活气息“,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这个变化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

比方在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寻找校园里印象深刻的景色。

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然后再展示校园全景式的风景照片,学生进一步欣赏体会,教师进而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提炼景物,再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图像表达,学生会自觉地实行观察、感知、思考,理解图像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手绘图像的知识掌握是在自然、自愿的基础上获得的,并且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己,会有一种如梦方醒的兴奋。

学生原有的模糊理解或错误判断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了矫正,所学知识也必将被自觉用于生活。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是小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法和作品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教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一、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创作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静物写生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或者水果蔬菜作为写生对象,让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在彩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家庭生活中的场景或者人物作为创作素材,让学生体验到创作是生活的延伸,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二、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力。

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利用抽象线条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线条的抽象形状来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在色彩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表现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和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制作手工艺品,或者通过校园环境进行写生创作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兴趣。

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可以通过讲解名家名作、举办画展、观赏艺术作品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赏析名作,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五、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手工制作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上引入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享受美术的乐趣。

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经验分享。

一、注重环境营造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场所,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征和年龄特点,打造一个温馨、安全、有利于规律性发展的环境。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我通常会在教室里设置专门的画画区域,放置鲜花和绿植,搭配漂亮的画框,让孩子们有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不应该孤立于教室之中,而是应该联系幼儿的生活,让美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通常会从幼儿熟悉的物品或场景入手,比如教授孩子如何画动物、花卉、水果等。

同时,我还会让孩子们学会观察能力的提高,通过带孩子们去郊外,公园等地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在随后的画画活动中加以表现。

三、多媒体的应用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了现代幼儿教育的主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我会利用现代教育设施,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将艺术作品、名人画展示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学习绘画的技巧和色彩搭配,加深孩子们的艺术素养。

四、活动的组织与策划除了传统的绘画活动,我还会进行创意性的绘画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完成趣味性任务。

比如举行“画画比赛”、“废物再利用”等主题活动,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自身的独特思想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需要环境营造、生活化教学设计、多媒体的应用、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希望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关注幼儿美术教育,从而为幼儿园实现优质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学设计

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学设计

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学设计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将艺术融入生活,以生活为素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感受、观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经验来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

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设计需要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展开,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

在美术生活化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生活化教材选择: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教材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地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素材,比如民间手工艺品、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通过这些教材使学生有机会观察、模仿、感受。

2.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生活化教学方法,比如实地考察、实物展示、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和体验。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中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去文化艺术展览馆观展,或者是到自然界中进行写生等。

3. 心理健康教育:美术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学会通过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 融入素质教育:在美术生活化教学中,还应该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具有适应和竞争力。

基于以上几点,下面给出一份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生活为素材进行水彩绘画创作教学时间:两个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借助校园生活中的场景、人物、物品等,运用水彩绘画技法进行创作,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热身活动:老师出示一些校园生活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情感共鸣。

2. 水彩绘画技法介绍:老师介绍水彩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比如浅色先行、濡染、透明层叠等。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摘要:对于小学美术课程而言,生活化教学法的恰当运用可以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更可以活化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这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必然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推广与普及,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工作受到了重视,为此,美术学科的受关注程度也由此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汲取生活之美,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将会极大地提升美术课堂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现;生活化教学前言:生活是艺术发展的源泉,艺术活动只有和生活衔接起来,才能够促进艺术的时效性。

缺乏专门从事美术教育的专业人才。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美术教师美术教育方面的知识面不够,对于美术活动生活化的开展力不从心。

同时很多的美术工作者的教学经验不足,即便具备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很难将生活素材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对于指导和干预生活化美术活动的途径掌握不足,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造,影响了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开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一、开展生活化实践,促进学以致用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这门课程,并非单纯地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美术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

所以,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适当拓展,给学生创造美术设计、创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锻炼、提升。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紧扣具体教学的内容,开展相应的美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美术实践,让美术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生活实际中绽放精彩。

例如:在教学"千姿百态的帽子"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要想制作一顶实用、美观的帽子。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制作一顶帽子。

让学生在课后根据本组的情况,搜集废旧材料,制作一顶帽子。

当然,开放不等于完全放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向,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这项活动。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活化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创设一种逼真、具体、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展览,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通过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如设计海报、制作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美术技巧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一些个性化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三、艺术创造教学法艺术创造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解释其中的创作思路和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美术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元素的引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色彩配对游戏、线条追踪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美术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表达美术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识、体验、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平台。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往往以学习技法和模仿作品为主,缺乏对学生生活情境和个体感知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和兴趣。

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当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艺术创作。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1.2 问题提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可能存在着如何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困惑。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投入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例谈[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例谈[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例谈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艺术皆来源于生活。

因此生活自然是美术教育的起点,也是美术教育的归宿。

美术教学生活化就是将“美的本身”还原为“生活的本身”进行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因此,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感悟,从而学会运用美术,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才能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呢?一、内容生活化教材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

小学美术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

浙江人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每学期刚拿到美术书,笔者都让学生从头到尾先翻阅一遍,说说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和自己的生活有关,需要提前让学生留心观察。

于是身边的一草一木、人文趣事、星星月亮、蝴蝶蜻蜓、小猫小狗、自己的爸爸妈妈、伙伴、老师……都成为学生热衷观察的对象,学生渐渐地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再加上课前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表现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去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景物,思考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春天来了?上课时,以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学生将这几天观察到的情景一一描述。

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春天就在身边。

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身心参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一、引言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目前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脱离生活、缺乏实践的问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而且还可以培养出对于美的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观察和描绘之中发现新的美和新的灵感,从而培养出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找到美的存在,而美术教学正是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来启发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让他们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并且通过手的表达来呈现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这种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不仅对于美术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享受美术。

相比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绘画技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的魅力,会让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1. 培养教师的生活化意识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的意识,认识到生活是美术教学的灵感来源,教学的过程是生活的延伸。

教师需要注重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美,从而可以将生活中的美和感知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从简单的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中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倪 云幼儿园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幼儿审美鉴赏力、开阔视野及创造美的实践能力的重任。

教师应致力于挖掘幼儿的兴趣点,结合幼儿的生活背景与习惯,开展针对性的美育活动。

本文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探讨幼儿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启发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指导。

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来有效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美术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技巧的传授,更应注重幼儿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情感的培养和真实体验的积累。

对于幼儿来说,每一次的美术活动都是一次对生活的探索和发现,都是一次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这样,幼儿才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达。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探索生活的引路人,成为他们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要组织各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美术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如观察自然、描绘生活、创作故事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独特表达,鼓励他们的每一次尝试和创新。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与心理素质幼儿相对来说认知、经验较少,对于生活的了解和感悟更是甚少,也就意味着美术教育必须相对具象化、形象化,更能够牵引幼儿思维,达到培养幼儿审美的良好效果。

我们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通过对生活事物、生活感悟的总结,引导幼儿深入美术作品中赏析,相信更多幼儿能够看懂真正的艺术作品,感受到经典作品背后的线条美、色彩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美术的兴趣与热爱。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一、研究对象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美术教师以及教育机构。

其中,中小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他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需要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机构则是美术教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们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改革。

二、总体框架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总体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念引领:明确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即以生活为背景,以实践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生活化主题的选取、生活化材料的运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等。

3. 教学实践: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重点难点1. 重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确立和实施,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教学实践的深入和拓展。

2. 难点: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如何选取适合的生活化主题和材料,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等。

四、主要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促进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推动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美术课是初中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偏向理论知识和技法训练,缺乏生活化的情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艺术的真实理解和感悟。

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初中美术课堂更生活化。

一、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造型、构图、设计等。

这些内容往往给人一种理论化、抽象化的感觉,导致学生们对艺术的热情和兴趣逐渐消退。

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该注重生活化,即使是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也要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比如在学习色彩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用丰富多彩的色彩来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在学习构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场景为题材进行构图练习,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还可以将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人物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作。

比如让学生在画室里面搭建一个仿真的市场场景,让他们描绘市井生活中的繁华与淳朴;或者让学生在校园里进行风景写生,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

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作,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艺术体验。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除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之外,教学方法的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个性表达。

为了使美术课堂更具生活化,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集体讨论、协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和激励,激发出更多创造力和灵感。

比如在进行创作任务时,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想法和体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一、引言美术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而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他们对美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也是美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生活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课堂变成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参与观察、思考、创作和表现,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1.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设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例如,了解到学生对动物感兴趣,可以设计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户外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如花草植物、建筑物等,并引导学生用手绘、素描等方式记录所见。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实践操作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需要加强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绘制明信片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4.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和观点美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可以通过观看名画、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色彩、构图、线条等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并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的想法。

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教育环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生活化教学策略成为了一种备受重视的教学方式。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和情感为出发点,将自然、社会、文化等丰富的生活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在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美术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和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往往是学生们喜爱的课程之一,因为它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乐趣。

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美术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思考和表现能力的提升。

3. 强化美术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生活化教学策略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具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施:1. 创设真实的情境和体验。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在教学静物写生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真实的静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来感受艺术的美感。

2.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何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

如何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

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

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

那么,如何使小学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呢?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研究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

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

再加上课前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们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表现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其次,我尤其重视让学生留心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达到物尽其用.如在教学美术第二册时,学生们翻阅了课本后,就发现了这学期要注意搜集一些石子、瓶盖、包纸、纽扣、珠子、彩色塑料管,各种形状的纸盒、塑料袋、图钉、果冻盒、蛋壳,圈筒卫生纸的卷筒……为了激发学生的搜集兴趣,可以在班组中设置几个纸筒,让学生把平时搜集的可以进行分类,并定期展示,对表现积极的同学,可以鼓励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因学生找不到课堂上急需的材料而耽误教学进程,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搜集材料,来创造美好习惯与意识。

二、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美术教学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兴趣.生活化是指来源于生活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情境,是指情景、境地,是在具体场合的情形、境界和情意。

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化等,导致幼儿对美术教育缺少兴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生活化的策略,让幼儿园美术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实际,提出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借助季节变化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孩子对自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每个季节的变化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好素材。

秋季可以让孩子们用落叶、树枝等天然材料进行观察和创作,冬季以雪花、冰块等为素材,春季以花朵、小草等进行美术创作,夏季以海滩、沙滩等为素材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引导他们用美术的方式感受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结合幼儿园日常活动进行美术教育我们可以将美术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比如在生日会上让孩子们亲手制作生日贺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祝福;在家长参观日上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展板,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植树活动中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制定多元化的美术教育内容在美术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绘画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多种形式的美术创作。

可以设置绘画、手工、立体构成、纸艺等多个板块,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还可以加入一些与当下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比如环保、垃圾分类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四、展示美术作品,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在幼儿园里,可以设立专门的美术作品展示柜,每年举办一次美术作品展,让孩子们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

还可以设置美术作品评选,给予获奖的孩子一些简单的奖励,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动力。

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也会更加自信和快乐地参与其中。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案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关注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形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举例:分析生活中的景物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美术元素,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等。
-绘画技巧: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描绘生活中的景物,掌握基本的绘画表现方法。
至于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生活化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思路较为开阔,能提出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未来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对于某些知识点还不够明白。我会在课后关注这些学生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举例:教授如何运用线条勾勒轮廓,使用色彩渲染画面,表现光影效果。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将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融入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举例:引导学生以“我的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
-观察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的美,难以发现细微的美术元素,需要引导和培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生活化》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通过欣赏和分析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形式和色彩的感受力;教授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生活中的景物,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一幅以“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教学内容涵盖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场景和人物,强调观察、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美术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教学之
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2011年九月份我园启动了“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教学研究。

所谓的“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是指,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教学素材,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过程的主体。

在具体的实施上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积极地运用情感体验及经验来创作,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

根据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发掘、靠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从生活中挖掘研究内容和材料,并进行有效的教学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研究中初期,我们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利用各种材料训练孩子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促使孩子掌握美术教学中的各类技巧,为孩子们以后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研究末期,我们加大了孩子们手工技巧的培养,其中“剪贴画”实际运用更好的验证“美术活动的生活化”的理论,是我们的研究达到了更高的阶段。

一、理解儿童剪贴画的定义
剪贴画是一种特殊的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

剪贴画是用各种材料剪贴而成的。

这些材料又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东西,所以有人称剪贴画是“环保艺术品”。

剪贴画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巧
妙地利用材料的性能,充分展示了材料的美感,使整个画面具有浓浓的装饰风味。

在教学前期,我们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欣赏图片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儿童剪贴画”,浅显易懂的让孩子们知道其制作方法,从而增进他们的兴趣,提高其创作热情。

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全面收集素材为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剪贴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剪和贴。

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大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利用晨间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剪刀在废纸上进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正确的运用剪刀,并学会剪纸的多种技法。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大多数孩子剪出的作品线条流畅,图形完美。

创作出了作品《美丽的小树叶》,《小熊的一家》,《花儿开了》等。

同时对各种粘贴材料也运用的得心应手。

在此基础上有了集体创作《美丽的大森林》,《小鸟的一家》,《动物的聚会》等。

孩子们的剪纸功夫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我们思考着对其加大操作难度,决定丰富剪纸素材,因此材料的收集全面展开。

我们利用家园共育的优势,发动家长和孩子们收集各种不同的剪纸材料,如:废旧的图书和挂历、衣布、塑料、纸板等材料。

这所有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选取孩子们随处可见,随处可闻的内容进行教学。

我们的研究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絮。

三、全面实施教学,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儿童剪贴画从创作形式上突出儿童的随意性,材料上都是儿童喜欢又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使用的工具也是儿童常见常用的,可以
说儿童剪贴画是儿童天生喜爱的一种画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善后,我们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裁剪、组合、粘贴。

操作期间老师不加以干涉,让其自由选择、发挥想象。

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发现,大多女孩子都喜欢选择“公主系列”和颜色鲜艳的素材,而大多数男孩子都喜欢选择“武斗系列”和颜色独特的素材。

在思维和创作上,孩子们表现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部分孩子根据剪出的素材图片进行想象粘贴。

一部分孩子除了选择已有的图片外,还能进行画面内容的添画,让自己的故事情节更加精彩,让故事情景更加生动、完美。

这些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是与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儿童剪贴画的“主观性”是支持儿童创作的自信心和创造性表现欲望的动力之源,因此保护儿童剪贴画发展需要谨慎地引导,将儿童剪贴画由主观的任意性变为主观的随意性。

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他们在本能的发展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潜能,开启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专注、坚毅、耐性等素质。

儿童主观上的表现欲望是本能的、自发的,客观上只要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和不受成人影响的环境,使孩子们的活动在“原生态”中充分展开。

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其原生态的材料及独具特色的创作思维,孩子们呈现的作品各有千秋。

陈倩依小朋友展示了《好笑的国王》,可可的《家中的宴会》,古诗也的《森林中的故事》,刘锦源的《我们结婚了钟佳宏的《奥特曼的战争》等等。

孩子们运用的不同的材
料,根据自己的作品需求选取了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表现的形式也很有特色。

小草运用了绿色的塑料瓶剪贴;太阳有的选择了红色的卡纸,有的选择了五彩的挂历;孩子的衣服选折了废旧的衣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具风格。

完美的作品经过创造者生动的讲解会更具魅力。

在孩子们一幅幅作品完成后,我们引导着孩子运用流畅、生动的言语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进行讲述。

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具有极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一系列成功的美术课除了能在美术技能技巧上、动手动脑上促进孩子的发展,还能在语言表达、创新思维、记忆想象、使孩子们得到培养。

同时还能传承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在“美术活动生活化”研究中让我真正的领悟到:美术是人类传统的交往语言,用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是儿童在智能启蒙发展阶段本能驾御的语言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记忆、感知、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用图画进行表现,从而使情感得以宣泄,心里获得平衡,兴趣得以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

”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展幼儿的审美视野,在创作活动中,让幼儿萌发创作的欲望。

总之,现代幼儿美术教育倡导在教学中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认为读懂孩子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尊重幼儿在艺术创造力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

“美术活动生活化”中的
剪贴画教学让我们更多地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进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