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福建省上杭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上杭县人民政府

二○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2)

第一节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

第二节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 (3)

第三节形势与要求 (11)

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 (14)

第一节指导原则 (14)

第二节规划目标 (15)

第三章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 (18)

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总体部署 (18)

第二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19)

第三节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24)

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7)

第一节调控开采矿种与开采总量 (27)

第二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27)

第三节开采规划区块设置 (32)

第五章规范砂石矿资源开发管理 (35)

第一节建筑用砂石开发现状 (35)

第二节建立差别化管理模式 (35)

第三节优化资源开采布局 (35)

第四节建筑用砂石矿山规划设置 (36)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39)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39)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39)

第三节严格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41)

第四节建立健全政策措施 (42)

第七章绿色矿业发展 (44)

第一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44)

第二节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45)

第八章规划实施管理 (47)

总则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全面统筹上杭县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活动,加快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和矿山企业转型升级,深化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打造“中国绿色矿都”,促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上杭建设,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办法》、《福建省矿产资源条例》、《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文〔2014〕141号)、《福建省设区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龙岩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和《上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福建省上杭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未来5-10年上杭县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维护矿产开发利用秩序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规划》适用范围为上杭县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附件中所列的上杭县分布的所有矿种。

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5年。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和气候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龙岩市域中南部,汀江中下游。东接新罗区,西连武平,北倚长汀,东北毗连城,东南邻永定,西南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6°15′50″~116°56′47″,北纬24°46′02″~25°27′47″。面积约2879平方千米。

全县丘陵山地占79.9%,耕地占8.9%,水面及其它土地类型占11.2%,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地势为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大部分属中低山,最高峰为梅花山海拔1778米。水系主体为汀江,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河流之一,在县境内汀江长85千米,流域面积为273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5%,流程112千米,支流有旧县河、黄潭河、才溪、元丰溪、濑溪、安乡溪及下都溪等。

境内交通便利,厦蓉、长深、永杭高速,国道205、319线和国道357、358线贯穿境内,赣龙铁路及其复线建成通车,上杭正式迈入动车时代。县城距厦门机场220公里、连城机场80公里,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上杭县处于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2℃,极端高温39.5℃,极端低温-7℃,年有短期霜冻。年平均降雨量1606.3毫米。4~6月为梅雨季节。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上杭县辖17个镇、5个乡,344个村(居)委会,2015年户籍人口51.8803万人。

全县林业资源丰富,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动植物。“十二五”期间,上杭紫金山、罗卜岭等金铜矿山为目前福建省金铜矿的主要生产基地,矿业开发有力地带动了本区矿业勘查开发的逐年快速发展,上杭金铜产业为主的“有色金属”列入龙岩市“四大天王”产业龙头。

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五年年均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3.1亿元,增长18.6%,五年年均增长24.3%;财政总收入30.95亿元,增长12.2%,五年年均增长16.8%;地方财政收入20.79亿元,增长8.6%,五年年均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2亿元,增长28%,五年累计759.8亿元,年均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增长20.9%,五年年均增长17.2%。

2015年,上杭县三次产业调整为11.8:59.1:29.1,非农比重明显增加,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9%。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52.9亿元,增长4.2%,五年年均增长4.3%;第一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4%,五年年均增长4.2%。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383亿元,增长18.5%,五年年均增长22.9%,金铜产业和建筑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分别实现总产值337.9亿元和348.6亿元,增长20.9%和15.4%。紫金矿业、紫金铜业突破“百亿”产值。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11.8%,年均增长8.6%。旅游和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行业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坚持做大总量、提质增效,把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产业转型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两次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节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和主要特点

上杭县是中国重要的贵金属生产基地,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稀有、有色和贵金属重要矿产地,资源相对丰富、矿种较齐全,远景储量较大。至2015年,已发现有金、铜、铀、稀土、钼、铁、锰、铅锌、石灰石、白云岩、矿泉水和地热等43个矿种。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发现有矿床(点)355处矿产地,其中金属矿床(点)122处(大型矿床2处、中型4处、小型5

处、矿点50处、矿化点61处),非金属矿床(点)22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3处、矿点205处、矿化点16处),能源矿产8处,已初步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床(点)53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铜、稀土),中型矿床6处(铁、铜、铀、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瓷土),其余均为小型矿床。列入2015年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14种,金属矿产8种,主要有铁矿、硫铁矿、锰矿、铜矿、锌矿、钼矿、金矿和银矿;非金属矿产6种,主要有轻稀土矿、普通萤石、冶金用白云岩、长石、饰面用花岗岩和饰面用大理岩;已探明资源储量并上报登记在福建省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总数共27

上杭县矿产资源呈以下特点:

1、矿产资源总量较大,铜、金资源尤为丰富,居全省前列;缺少可采的煤炭资源。

2、上杭县矿产资源优势矿种主要有金矿、铜矿、萤石和稀土矿等。

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一)主要探矿权现状

从查明的矿产资源量看,上杭县的金、铜、银和稀土矿为县内主要优势矿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上杭县的铜、金、稀土等资源储量在福建省、龙岩市均具较大优势,且大部分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现有金铜矿1处重点开采区。此外,黑色、有色金属的成矿条件好,矿点、矿化点分布与各种异常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同时,县境内花岗岩分布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建筑用石料资源丰富。

截止2015底,我县目前现有的探矿权12个,总面积188.29平方千米,其中:金属矿8个,非金属矿4个。登记的矿种有:金、铜、锰、钼、砂岩、冶金用脉石英、轻稀土和地下热水等8种。已有探矿权按照工作程度分,处于勘探阶段的1个,详查阶段的3个,普查阶段的8个。

(二)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情况

截止2015底,全县已探明资源储量并上报登记在福建省资源储量表的矿区总数共17个,大型矿床主要集中于紫金山地区。

1、金

位于紫金山地区,探明的矿产地1处,为大型矿床。岩金资源储量金属量329116.14千克,品位0.3590克/吨;伴生金资源储量金属量168.62千克。

2、铜

主要分布于紫金山地区。探明的矿产地3处,其中勘探1处,普查2处。矿床规模有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资源储量金属量3289148.95吨,品位0.51%~0.59%。

3、银

主要分布于紫金山地区。探明的矿产地2处,其中勘探1处,普查1处。矿床规模有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伴生银资源储量金属量507.02吨。

4、铁

铁矿有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铁矿主要分布于紫金山、庐丰扶

洋铁峰一带,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经畲组中;资源储量矿石量200.91万吨,品位38.17%~43.89%,。

5、锰

锰矿主要产于旧县麻坝一带,有小型矿床1处。旧县麻坝锰矿属层控—淋积型,矿物成分为软锰矿、硬锰矿,品位Mn23.18%,资源储量矿石量1.90万吨。

6、锌

主要分布于古田大源一带,矿床类型属热液型。有小型矿床1处。锌资源储量金属量6258千吨,品位1.83%。

7、稀土

本县稀土矿属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较集中分布于湖洋、白砂和南阳、通贤一带。发现有稀土矿产地3处,其中勘探1处,普查1处,检查1处,矿床规模有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轻稀土矿资源储量轻稀土氧化物量13.89万吨。

8、大理石

见于官庄朱堡,有小型矿床1处,工作程度为普查。矿石有白色和灰色两种,CaO≥52%,MgO≥26%,资源储量矿石量133.00万立方米。

9、白云岩

主要产于临城镇。有小型矿床1处,资源储量矿石量1721.00万吨。

10、萤石

萤石矿主要分布于泮境乡望梅亭和蛟洋乡定坑,属热液型。有小型矿床3处,矿点1处,资源储量矿物量341.15千吨。

11、建筑用石料

县域内岩浆岩广泛分布,可用作建筑石料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石料质量甚佳,资源量大,可供建筑用石料矿点很多,其次是早白垩世火山岩及晚泥盆世安砂群石英砂岩建筑石料也很丰富。县境内建筑用石料资源量达2710.48万立方米以上。

三、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至2015年底,全县持证矿山总数29个,大型矿山12个,中型矿山7个,

大中型矿山比例66%,其中生产的矿山有13家,正在筹建矿山3家,停产矿山13家,产值36.0755亿元。全年合计矿产品实际产量约3829.18万吨,原矿工业总产值达360755.80万元(专栏二)。其中,紫金山金铜矿属国家级特大型金铜矿床,是全省重要的金、银、铜主产区,也是上杭紫金铜业的原料基地,有一个金矿露天采矿场、三座金矿选矿厂、一个铜矿井下采矿场和一个铜矿选冶厂,金矿年采选综合处理能力3745万吨,铜矿采、选、冶综合处理能力1万吨/天。

(1)金矿矿山1个,大型正在生产矿山。

(2)铁矿矿山3个,均为小型停产矿山。

(3)钼矿矿山1个,小型停产矿山。

(4)普通萤石矿山2个,均为小型矿山(正在生产1个,停产1个)。

(5)冶金用白云岩矿山1个,小型正在生产矿山。

(6)冶金用脉石英矿山1个,小型停产矿山。

(7)制灰用石灰岩矿山1个,小型正在生产矿山。

(5)轻稀土矿矿山1个,小型停产矿山。

(6)建筑用花岗岩矿山16个,大型矿山10个(正在生产5个,停产2个,筹建3个),中型矿山6个(正在生产3个,停产3个)。

(7)建筑用砂矿山2个,大型停产矿山1个,中型正在生产矿山1个。

四、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015年底,上杭县金铜原矿工业总产值359439.00万元,占原矿工业总产值(360755.80万元)99.63%,金铜制品精深加工技艺进一步升级,金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实现金铜产业总产值33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83.00亿元)的88.22%,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产值320亿元的目标。全县产值亿元以上金铜业企业11家,其中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十二五期间,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主的采选区、以蛟洋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的冶炼区、以上杭县工业园区为主的金铜制品精深加工和金铜产业配套服务区等四个产业区的产业集群已基本成型,其功能优势日益显现。上杭金铜产业已形成金铜矿采选和冶炼、铜板(带)、铜管、铜杆(线)、铜箔、3D硬金、电线电缆、水暖卫浴等金铜产业链,以20万吨铜冶炼副产硫酸为主要原材料的磷化工、氟化工系列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五、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成效

上杭县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福建省上杭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实施以来,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做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状况的动态监测,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批准立项,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基本完成了第二轮规划制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专栏三)。

1、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显著

第二轮规划实施期间,加大了重点矿区和重点矿种及公益性地质工作

的地质勘查力度,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找矿战略行动取得重大突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新发现上杭罗卜岭铜(钼)矿和上杭洋坡坑稀土矿2个大型矿产地,全县现有探矿权证12个(金属矿产8个,非金属矿产4个)。期间,铜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84.32万吨;钼矿新发现矿产地2个,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3.29万吨;稀土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3.89万吨。

2、金铜产业转型升级有成效

在“十二五”期间,作为龙头产业的金铜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快速发展。2015年金铜产业实现产值337.90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其中矿业总产值约35.94亿元,带动了其他矿种产业的发展。2015年全县开采矿石量约3829.18万吨,矿业总产值约为36.0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约为9.42%,矿业及后续加工业产值约为326.1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约为85.16%。

3、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

全县逐步优化调整了原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布局,严格执行矿山准入条件,实现了禁采区内不设立矿业权,做好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状况的动态监测。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稀土、萤石等矿种,其年采矿总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年开采总量指标以内,严格依照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审批、管理矿业权的投放,建立并制定年度实施制度;所有已建、新建矿山生产规模,均达到省定的最小开采规模。进一步优化了矿山结构调整,第二轮规划期内到期关闭矿山7个。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和综合采选回收率有所提高,20万吨铜冶炼项目建成试产。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紫金山等矿山企业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上杭紫金山金铜矿被列入全国42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4、全面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

全力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水平,在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绿色矿业发展理念,统筹考虑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矿业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所有持证矿山均已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生态保证金缴纳工作有序进展,历年累计收缴保证金867.82元,其中已有9个矿山生态保证金缴纳比例为100%。已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面积23.07公顷,占全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6.19%;新增需治理面积5.99公顷。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大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了矿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上杭紫金山金

铜矿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的建设进展顺利。

(二)存在问题

结合本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目前本县矿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矿山经营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2015年度全县拥有矿山企业29家,仅紫金山以金、铜优势矿产资源为基础形成了矿业集团化生产,其他矿山未能形成矿业集团化生产,影响了规模化、集约化效益的发挥。

2、部分矿山综合利用水平不平衡,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全县仅紫金山和少数矿山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省同类矿山的标准之外,多数的小型矿山因技术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导致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的整体水平落后,共伴生有益组分回收少,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健全,恢复治理工作相对滞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虽已实施,但仍存在个别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缺乏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矿山植被恢复见效缓慢。全县矿山植被恢复程度差的矿山居多,有19座,占调查矿山总数的58%;植被恢复程度一般的矿山有4座,占调查矿山总数的12%。植被恢复程度较好的矿山有10座,仅占调查矿山总数的30%,历史废弃遗留矿山需治理总面积63.75公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率还待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仍比较严峻。

4、受政策的调控影响,全县已开发矿山的稀土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我县的稀土资源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资源储量己面临枯竭危机,需做好资源接续工作。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虽整体有所优化,除金铜业以外大部分矿产资源深精加工不够,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第三节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期间,“再上新台阶、建设新上杭”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旋律,

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一、建设“生态美”新上杭要求加快绿色矿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县建设的推进,给我县深入实施生态县战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矿业转方式调结构,逐步构建与矿产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体系,加快绿色矿业建设,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最大限度的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县将立足实际,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绿色环保、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延伸金铜业产业链、进行跨界合作,实现“矿业+”,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改造矿产行业,促进县龙头企业实现“互联网+”,全力构建“2+8”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金铜小镇建设,加快打造“中国绿色矿都”,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保护好上杭的绿水青山。

二、建设“百姓富”新上杭要求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十三五”是我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对普通建筑用砂石的需求,以及重点产业和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城市化、现代农业化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不断加大。我县部分资源禀赋不佳,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金铜、稀土等矿产保有储量虽有增加,但随着找矿难度不断增大和勘查投入下降,发展中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支撑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三、建设“产业优”新上杭要求加快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我县矿产开发总体上尚未摆脱小、多、弱的格局,部分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因矿山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有待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尚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非常规能源、稀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逐步凸显,亟需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延长产业链,增强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充分挖掘运用好紫金矿业这艘“大船”的行业影响力与渗透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矿业+”板块,强化与我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对接,实现跨界协作,打造中国绿色矿都。

四、建设“机制活”新上杭要求加快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矿业经济下行,矿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同时资源开发约束趋紧、生态问题突出、民生诉求多元等相互交织,矿产资源管理领域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矿产勘查开发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矿业权退出程序还不规范,因政策性退出或关闭的矿业权补偿制度缺失,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亟需深化改革,加快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管理方式转变,增加矿业发展活力动力。

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从严从紧,有保有控,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符合绿色矿山示范区要求的节约、高效、绿色、和谐、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新格局,努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总体要求,将我县打造成为符合绿色升级、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三大发展方向的“中国矿都”,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发展

贯彻实施生态省战略,坚持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和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以“绿色环保、产业集聚、精深加工、配套升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统一,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

(二)坚持服务发展,增强资源保障

巩固金铜等重点特色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的矿产资源基础,以加强金铜矿等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推进地质工作多元化服务,严格做好稀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做好资源接替和储备为重

点,充分发挥矿业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协调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地质勘查水平,实现找矿新突破;依靠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采选技术与设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突出差别化管理政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矿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和集约化发展。

(四)坚持节约集约,提高综合利用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加强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金铜、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强化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切实做好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第二节规划目标

到2020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一、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

本规划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如下:

1、《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2、《龙岩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3、《上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上杭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上杭县矿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供需和开发利用现状等。

二、确定规划目标的方法与程序

1、根据确定规划目标依据,提出初步规划目标;

2、对初步目标进行可行性论证;

3、通过多方结合,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地方和公众意见,最终确定规划目标;

4、若需调整上级规划目标要求,应提出调整的理由和依据,向上级反映,征得上级同意后,才能调整。

三、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详见专栏四。

(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

完成1:5万福建才溪地区重点调查评价,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完成该区1:1万地质矿产检查;完成1:5万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面积100平方千米,地质资料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地质工作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二)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更加有力

在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和大中型矿床外围重点开展金、银、铜、铁、稀土和地热等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力争提交大中型矿产地2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在新能源调查和勘查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强化重要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

(三)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

不断优化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推进上杭县紫金山矿产资源产业基地建设,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持证矿山总数控制在34个以内,小型矿山明显减少,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68%;严格优势矿种保护和开采管理,稀土、萤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严格控制在国家和省确定的目标内。

(四)绿色矿业格局基本形成

力争建成2个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工程(上杭紫金山外围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和上杭县洋坡坑大型稀土矿)。完成上杭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大中型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绿色矿山比例达到35%以上。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15公顷以上。

到2025年,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明显增加,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