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磷的测定方法

磷的测定方法

磷的测定方法1.原理食物中的有机物经酸氧化分解,使磷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铵结合生成磷钼酸铵。

此化合物经对苯二酚、亚硫酸钠还原成兰色化合物--钼蓝。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0nm处测定钼蓝的吸光值,以测定磷的含量。

反应式为:H3PO4+12(NH4)3MoO4+21HNO3→(NH4)3PO4·12MoO3+21NH4NO3+12H2O2.适用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93-90,此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及保健品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3.仪器722可见分光光度计4.试剂(1)硝酸(G.R),高氯酸(G.R) 硫酸(A.R)(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3) 15%(V/V)硫酸溶液:取15ml硫酸缓慢加入到80ml水中,并定容至100ml。

(4) 5%(W/V)钼酸铵溶液:取5g钼酸铵,用15%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5)对苯二酚溶液:取0.5g对苯二酚于100ml水中,溶解后加一滴浓硫酸。

(6) 20%(W/V)亚硫酸钠溶液(注:此溶液需在每次实验前临时配制):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即可。

(7)标准质控物:猪肝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质控物需室温干燥保存。

(8)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磷标准储备溶液,浓度为1000μg/mL(9)标准中间液的配制:吸取1ml磷标准储备溶液,然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浓度为10mg/L5.操作步骤5.1样品消化:实验操作需在无元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

准确称取样品干样(0.3-0.7g左右),湿样(1.0g左右),饮料等其他液体样品 (1.0-2.0g左右),然后将其放入50ml消化管中, 加混酸15ml(油样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可多加些酸),过夜。

次日,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消化开始时可将温度调低(约130℃左右),然后逐步将温度调高(最终调至240℃左右)进行消化,一直消化到样品冒白烟液体变成无色或黄绿色为止。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颜色比法:该方法根据总磷的含量与生成的酸性溶液中还原剂(例如钒酸铵)和缓冲液(例如亚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深浅程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2. 重铈滴定法:该方法采用重铈酸钠作为滴定剂,将样品中的总磷与重铈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用盐酸滴定剩余的重铈酸钠,通过计算滴定所需的盐酸体积来测定总磷的含量。

3. 自养藻类法:该方法是通过培养水中的自养藻类来测定总磷的含量,藻类会利用水中的磷元素生长繁殖,通过测定藻类生物量的变化来推算总磷的含量。

4. 光度法:该方法根据总磷与莫尔比酸钠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的具有吸收特性的复合物的光吸收程度来测定总磷的含量。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并按照相关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测定。

实验室总磷测定方法

实验室总磷测定方法

1、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钼酸盐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总磷与钼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磷酸钼酸盐络合物,其吸光度与总磷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即可确定总磷的含量。

钼酸盐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水体中总磷浓度较高的测定。

2、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
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温消解将样品中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然后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无机磷的吸光度。

高温消解-分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准确测定水体中总磷的含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尤其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磷的样品。

3、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总磷与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总磷浓度较低的水样测定。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实验仪器和试剂:1.射线消光法浊度计2.吸光光度计3.超纯水4.配制的酸(硫酸和盐酸)5.工业纯级磷酸盐标准品6.精确铝砂秤实验步骤:1.校准浊度计和吸光光度计a.使用超纯水校准射线消光法浊度计和吸光光度计。

b.校准射线消光法浊度计:用超纯水调零,并按照标准曲线检查消光法浊度计的工作范围。

c.校准吸光光度计:使用超纯水调零,并用标准磷酸盐溶液检查吸光光度计。

2.校准试剂a. 用精准电子秤称取约1g的工业纯级磷酸盐溶于1000mL的份质量的超纯水中,得到磷酸盐的500mg/L的工作溶液。

b. 用工业纯磷酸盐标准品配制100mg/L、200mg/L、300mg/L、400mg/L和500mg/L的工作溶液。

3.样品的处理a.选择代表性的水样品,如自来水或其他水源。

b.取适量的水样溶液,用超纯水稀释至合适的浓度范围,使浓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4.标准曲线的制备a. 载取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工作溶液,如100mL的100mg/L、200mg/L、300mg/L、400mg/L和500mg/L。

b.将每个溶液分别用超纯水稀释至1000mL。

c.使用射线消光法浊度计即可得到稀释后的溶液的相对浓度。

d.在被测定总磷量与相对浓度之间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曲线可得知任意相对浓度下的被测量的浓度。

5.总磷的测定a. 使用吸光光度计设置所需的波长,通常设置为880nm。

b.通过射线消光法浊度计和吸光光度计分别测量样品的浊度和吸光度。

c.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浓度。

d.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测量样品的2个或更多平行样品。

6.结果的计算和表达a. 将样品中总磷的浓度(以mg/L为单位)乘以稀释倍数,得到样品中总磷的浓度(以mg/L为单位)。

b.如果需要将结果以其他单位表示,可以进行相应的换算。

备注: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国标的总磷测定方法,具体实验条件和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或组织而略有不同。

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阅读和遵守该地区或组织的相关指南和规定。

总磷测定方法及步骤

总磷测定方法及步骤

总磷测定方法及步骤
嘿,你知道不?总磷测定那可是相当重要呢!测定总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步骤嘛,先采集水样,这就像去菜市场挑菜一样,得挑个好的水样。

然后进行消解,把那些顽固的磷给“逼”出来。

消解就好比给磷来个大改造,让它露出真面目。

接着进行显色反应,哇,这时候就像变魔术一样,颜色出来啦!最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嘿,这就知道总磷的含量啦!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采集水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弄混了。

消解的时候温度和时间得控制好,不然结果可就不准啦!显色反应的时候试剂的加入量要准确,不然颜色可就不对喽!
测定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哦!消解的时候会产生高温和有害气体,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就像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操作的时候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保护好自己,这可不能马虎。

稳定性方面呢,只要严格按照步骤来,结果一般都比较稳定。

总磷测定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知道水体的污染程度。

在污水处理厂,可以监测处理效果。

这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通过总磷测定来判断水体的健康状况。

优势嘛,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

而且结果准确可靠,能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吧!有个污水处理厂,通过总磷测定发现处理后的水总磷含量还是超标。

于是他们赶紧调整工艺,加强处理效果。

最后,总磷含量达标啦!这就说明总磷测定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

总磷测定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体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总磷测定哦!。

水质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质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质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是水体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中总磷测定方法: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总磷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加入反应试剂,使得总磷与试剂反应生成可比色的化合物,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生的颜色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总磷的浓度。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可以用于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

样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总磷的浓度。

3.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可以用于测定水中无机磷的含量,通过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磷酸根离子和其他无机磷化合物。

4.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敏感的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总磷含量。

总磷会与特定荧光试剂反应产生荧光物质,荧光强度与总磷浓度成正比。

5. 自动分析仪法:还有一些自动化的水质分析仪器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水中总磷的含量,这些仪器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在进行总磷的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取决于实验室设备、分析要求和样品特性。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质的优劣。

因此,对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

一、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总磷与铵钼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黄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体和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二、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色谱仪对水样中的总磷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重现性的特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成本较高。

三、自动分析仪法。

自动分析仪法是利用自动分析仪对水样中总磷进行自动分析和
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适用于水质监测站和实验室中总磷的常规监测。

四、原子荧光法。

原子荧光法是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水样中总磷进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适用于各
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但是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
合考虑。

在进行总磷测定时,应根据水样的特点和实验室条件选择
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定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要不断关注和学习新的测定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总磷测定的水平和能力。

有机磷的国标检测方法

有机磷的国标检测方法

有机磷的国标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中有机磷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下面列举50条关于有机磷的国标检测方法,并对其中几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1. GB/T 5009.6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 GB/T 5009.65-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 GB/T 5009.29-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硫化蒽醌法4. GB/T 5009.116-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5. GB/T 5009.2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测定气相色谱法6. GB/T 17848-1999 建筑和装饰材料用有机磷阻燃剂质量分析方法7. GB/T 10830-1989 铝细镜反射层——有机磷分析方法8. GB/T 22571.11-2008 精细化工产品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酸酯的方法9. GB/T 17975-2000油墨及涂料中有机磷量测定方法10. GB/T 17976-2000胶黏剂中有机磷化合物量的测定方法11. GB/T 17977-2000吸音材料中有机磷含量测定方法12. GB/T 17978-2000胶黏剂中有机磷化合物量的测定方法(介质液色谱法)13. GB/T 17979-2000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塑料软质泡沫中有机磷测定法14. GB/T 17980-2000合成橡胶中有机磷量测定方法15. GB/T 17988-2000建筑和装饰材料用有机磷阻燃剂质量分析方法16. GB/T 19853-2005 液体煤焦油单独有机磷化合物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17. GB/T 21166—2007 工业用化工产品中有机磷酸酯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8. GB/T 22147-2008 工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19. GB/T 23174-2008 工农-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残留量的方法20. GB/T 21078-2007 工业用乙酸丁酯中有机磷残留量的测试方法21. GB/T 3664-2013 焦油工业用抽提物有机磷酸酯含量测定法22. GB/T 38880-2020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工业废气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23. GB/T 18975—2003 绝缘电线电缆用有机磷酸酯类型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4. GB/T 17205.2011 特种油品有机磷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5. GB/T 8883-2007 烟花爆竹中有机磷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6. GB/T 24184-2009 六氯苯厂重氯6笨残留有机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7. GB/T 29112-2012 染料中有机磷酸酯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8. GB/T 20715-2006 淀粉胶粘剂有机磷残留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9. GB/T 33488-2016 提取液体或固态废弃物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物质的气相色谱法30. GB/T 33479-2016 液态化学产品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酸酯含量的方法以上是其中的30条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下面对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度法进行详细描述。

总磷测定仪的测定方法

总磷测定仪的测定方法

总磷测定仪的测定方法总磷作为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方法一般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包法三种,目前,水质总磷的测定主要采用《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其原理是将水样中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然后用分光法进行测定。

01、适用范围《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的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

(地下水可采用《HJ 776-2015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

)02、水样的采集、保存及量取1.水样采集①浅水采样:可用容器直接采集,或用聚乙烯塑料长把勺采集;②深层水采样:可使用专制的深层采水器采集;③采样位置: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

当水深大于1m 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2.水样保存水样采集后,加硫酸酸化至pH≤1保存。

溶解性正磷酸盐的测定,不加任何保存剂,于2℃~5℃冷处保存,在24h内进行分析。

03、试剂配制配置过硫酸钾溶液时可以加少量的氢氧化钠(优级纯,浓度约为4g/L),可以提高消解效率。

过硫酸钾在消解条件下会生成硫酸氢钾,硫酸氢钾会电离氢离子。

04、测试水样前,预判水样总磷的含量范围总磷的量程分段为:低量程0-2mg/L、高量程2-20mg/L1.客户水样COD不超过2mg/L,可以直接取5mL,按照操作流程检测即可。

案例1:某企业的排放标准为0.5mg/L以下,现有一排放水样,不知是否达标,直接量取5mL 待测水样检测即可,如检测结果在0-2mg/L之间,则结果准确,如读数超过2mg/L,需选用高量程或稀释后测定具体值。

污水样国标法测定和仪器法数据误差大,检测对比方法。

1.判断取样的一致性,是否同一个水样,同时间段测定,都摇匀或过滤后测定的结果。

2.判断水样稀释的线性关系、偶然误差等。

案例5:某客户水样总磷含量检测结果为8mg/L,将水样分别稀释5倍、10倍、20倍等,观察3组数据的平行性。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一、引言土壤中的有效磷是指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磷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有黄铵法、NaHCO3法和Bray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二、黄铵法黄铵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水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氨水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氨水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三、NaHCO3法NaHCO3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碱性的NaHCO3溶液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NaHCO3溶液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NaHCO3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四、Bray法Bray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酸性的Bray提取液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酸性的Bray提取液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Bray提取液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五、方法比较1. 精度和准确性:黄铵法测定结果较为精确,但受到土壤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大;NaHCO3法测定结果相对较稳定,但对土壤中的铁和铝等元素有干扰;Bray法测定结果相对准确,但对于pH值较高的土壤不适用。

2. 操作简便程度:黄铵法和NaHCO3法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土壤样品测定;Bray法操作稍微复杂,适用于小规模的土壤样品测定。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

总磷的测定方法国标

《水质全磷的测定 GB/T 14408-1993》是国家标准,采用了含磷酸根物质与磷酸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然后用高精度计量秤测定沉淀重量来测定总磷含量。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处理:将样品量取适当量加入容量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并加热至90℃,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pH接近7,再加入氯化钠溶液至有轻微澄清现象;
2. 磷酸根物质的富集:将样品加入磷酸钠溶液中,加热至80~85℃,在温度保持40~45℃时去析出磷酸根物质;
3. 磷酸根物质的沉淀测定:将磷酸根物质沉淀收集,用足量磷酸钙溶液把沉淀溶解,过滤,用精密天平测定沉淀重量;
4. 计算:根据沉淀重量和样品的质量计算总磷的含量。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土壤有效磷是土壤中肥力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增产,并且它是植物的营养元素,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测定土壤有效磷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一、测定土壤有效磷的常用方法1、硫酸盐法:硫酸盐法是测定土壤有效磷的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测定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硫酸盐法是通过适当的pH 值,将土壤中的有效磷转换成硫酸盐,然后将硫酸盐用酶法测定。

2、溴化钾法:溴化钾法是研究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溴酸盐缓慢溴化土壤中的有效磷,然后测定溴化产物中的钾含量。

3、比析分离法:比析分离法是基于土壤有效磷分子类型的不同,利用不同比析剂,将土壤中的有效磷分离出来,然后根据不同的分离方法测定有效磷的含量。

二、测定土壤有效磷的方法的特点1、硫酸盐法:硫酸盐法的特点是,该方法的测定灵敏度较高,可以探测低含量的土壤有效磷,同时该方法对环境友好,容易操作,成本也较低,但是精确度较低。

2、溴化钾法:溴化钾法的特点是,该方法可以测定出较高含量的土壤有效磷,同时它的精确度较高,可以用于高质量的测定,但是该方法的操作较复杂,测定周期较长,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3、比析分离法:比析分离法的特点是,该方法可以根据土壤有效磷的分子类型,将有效磷分离出来,并可以探测出低含量的土壤有效磷,但是该方法的操作复杂,测定周期较长,成本也较高。

综上所述,硫酸盐法、溴化钾法和比析分离法都是主要的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三种方法,各有特点,有时还需要结合不同的测定方法,以获得更可靠的测定结果。

由于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对农田土壤肥力的评价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应用起来的测定方法要准确、可靠,才能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总之,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正确选择会有助于获得更精确的测定结果。

另外,在应用测定方法的同时,要正确使用,以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磷的测量方法

磷的测量方法

二、磷含量的测定(HG 2636-2000)——磷钼酸喹啉重量法1、方法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根与喹钼柠酮试剂反应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定其磷含量。

2、试剂2.1 硝酸(HNO3):1+1水溶液(V/V);2.2 钼酸钠Na2MoO4;2.3 柠檬酸(C6H8O7·H2O);2.4 丙酮(CH3COCH3);2.5 喹啉(C9H7N)(Ouin oline)2.6 喹钼柠酮试剂:溶液1:溶解70g钼酸钠于150ml水中;溶液2:溶解60g柠檬酸于150ml水和85ml硝酸的混合液中;溶液3:搅拌下将溶液1缓慢加入溶液2中;溶液4:加5ml喹啉于25mL硝酸和100ml水的混合液中;溶液5:将溶液4加入溶液3中,摇匀,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280ml丙酮(4. 4),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置于带塞聚乙烯瓶中,存入于暗处。

3、仪器3.1 坩埚式过滤器:孔径15μm;3.2 电烘箱:能控温180±5℃4、分析步骤准确移取溶液A10.0ml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2.1),用水稀释至100ml,加热煮沸,加入50ml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皿,在水浴或电热板上加热煮沸1min取下,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中搅拌3-4次。

用预先在180±5℃干燥至恒重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上层清液,用倾泻法洗涤沉淀6次,将沉淀转移至坩埚中,继续用水洗涤烧杯及沉淀3-4次。

将坩埚置于180±5℃的烘箱中干燥45min,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2楼同时作空白试验。

5、结果计算:P%={(m1-m2) ×0.01400×250/m×10} ×100 (2)式中:m1……试液生成沉淀的质量,g;m2……空白溶液试验生成沉淀的质量,g;m……试样质量,g;0.01400……磷钼酸喹啉沉淀与P的转换系数。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引言:土壤中磷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是评价土壤肥力和施肥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一、青蛙法青蛙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的速效磷与加入的青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铁磷化合物,通过测定可溶性磷的含量来间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青蛙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需要耗费较多的试剂和时间。

二、Bray法Bray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的速效磷与加入的酸性提取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磷酸盐,通过测定可溶性磷酸盐的含量来间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Bray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土壤类型对于酸性提取液的反应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液。

三、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法是一种新型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土壤中的速效磷进行选择性吸附,然后通过酸溶解膜上的磷酸盐,最后测定磷酸盐的含量来间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离子交换膜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以快速测定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四、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水热反应将土壤中的速效磷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通过测定可溶性磷酸盐的含量来间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水热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热反应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五、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新兴的土壤速效磷测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速效磷的电导性差异,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电导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导法需要专业的电导仪器进行测定,且对土壤性质有一定的要求。

结论: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实际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数据,为农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摘要:土壤中的有效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关键养分。

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至关重要。

本论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引言土壤中的有效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

磷是DNA、RNA、ATP等生物分子的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非常重要。

第一部分: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1. 离子交换树脂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它利用带电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土壤中的磷,并测定吸附在树脂上的磷含量。

2. Bray法:这种方法使用Bray试剂溶解土壤中的磷,然后通过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磷的浓度。

3. Olsen法:Olsen试剂与土壤中的磷反应,生成可溶性磷,然后使用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磷的浓度。

第二部分:测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1. 离子交换树脂法原理: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土壤中的磷进行吸附,并通过浸泡树脂样品后测定吸附在树脂上的磷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2. Bray法和Olsen法原理:这两种方法都基于酸性溶液与土壤中的磷反应,将磷从土壤中溶解出来。

然后,使用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磷的浓度。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pH值的土壤。

3. 应用:这些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中的磷含量,指导农业生产中的磷肥施用和土壤管理决策。

它们有助于确保植物获得足够的磷以支持生长,同时减少过度施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论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至关重要。

离子交换树脂法、Bray法和Olsen法是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它们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pH值条件下。

通过这些方法,农民和土壤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的磷含量,以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提高农产品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磷元素测定方法

磷元素测定方法

磷元素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比色法来测定磷元素不?就像我们通过眼睛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一样,比如在检测土壤中的磷时,把样本处理后加入特定试剂,颜色一变,嘿,磷元素的含量就大概知道啦!
2. 重量法测磷元素听说过没?这就好比称体重知道胖瘦一样呀!比如测矿石里的磷,把其他杂质去掉,剩下的就是磷啦,一称重,不就清楚磷有多少了嘛!
3. 分光光度法也是很厉害的一种磷元素测定方法哟!就如同用特殊的“眼睛”去分辨磷的存在,像在水质检测中,通过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就能找到藏在水里的磷元素呢!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呢,哇哦,这可神奇啦!就像专门找磷元素的小侦探,比如在分析金属材料中的磷含量时,它能精准地把磷给“揪”出来!
5. 还有滴定法呢,这就像一场和磷元素的较量,慢慢滴加试剂,看什么时候反应刚刚好,然后就能算出磷的多少啦,比如在测定磷肥中的磷含量时就会用到呀。

6. 离子色谱法也超棒呀!好比是在一群离子中准确找到磷离子哦,像在复杂的溶液中要找出磷元素,它就能大显身手啦!
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听着就很高端吧!它就像一个全能高手,无论多复杂的体系,都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磷元素,在一些高精度的分析中可少不了它!
8. 荧光分析法也很有趣呀!就好像磷元素会发光告诉你它在那儿一样,有时候在检测一些微量的磷时,它能发挥很大作用呢!
我觉得这些磷元素测定方法都各有特色,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磷元素呢!。

总磷常用检测方法

总磷常用检测方法

总磷常用检测方法总磷是指在水体中存在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

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水体水质的重要参数。

因此,准确测定总磷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总磷检测方法。

一、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总磷与钼酸铵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黄色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溶液在660nm 处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

二、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转化为可离子化的磷酸根离子,利用离子色谱仪分离并测定磷酸根离子的浓度来确定总磷含量。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总磷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转化为可挥发的磷化氢,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磷化氢的发射光谱,从而确定总磷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四、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确定总磷含量。

电化学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五、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荧光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与荧光染料结合,利用荧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总磷含量。

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总磷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劣。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样品特性综合考虑。

同时,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失去活性。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测定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是指水体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
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

一、银酸铵镁离子法。

1. 原理,将样品中的总磷与银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然后用铵盐使沉淀
转化为银磷,最后用镁离子使沉淀转化为镁银磷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总磷含量。

2. 操作步骤,首先将样品酸化,加入银酸铵和镁离子,形成蓝色络合物,然后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磷含量。

二、分光光度法。

1. 原理,总磷在酸性介质中与钼钨酸根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钼钨酸黄色络合物,
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总磷含量。

2. 操作步骤,将样品酸化,加入钼钨酸试剂,形成黄色络合物,然后用分光光
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磷含量。

三、离子色谱法。

1. 原理,将样品中的总磷离子在离子色谱柱上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根据磷的峰面积来计算总磷含量。

2. 操作步骤,将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然后通过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根据
磷的峰面积来计算总磷含量。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是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
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验室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总之,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土壤有效磷测定 标准

土壤有效磷测定 标准

土壤有效磷测定标准土壤有效磷是指土壤中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磷,是土壤磷素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对于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标准及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 采集土壤样品时,应避开施肥、农药等区域,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地块进行采样。

每个样品点应均匀采集土壤,深度一般为0-20cm。

2. 采集的土壤样品应进行空气干燥,去除杂质,并打碎成细颗粒状。

3. 采集后的土壤样品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免影响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结果。

二、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1. 布氏法。

(1)取0.5g土壤样品加入50ml0.03mol/L盐酸溶液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静置20分钟。

(2)用滤纸过滤,取上清液10ml加入玻璃烧杯中。

(3)加入10ml氯化镁铵镁铵混合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静置30分钟,用滤纸过滤,取上清液10ml。

(5)加入5ml铵钼酸铵混合液,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6)放置10分钟,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 布氏法的测定结果应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和干扰因素。

3. 测定结果应根据标准曲线进行计算,得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三、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1. 根据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合理制定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

2. 结合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等因素,科学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3. 结果的解读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

四、注意事项。

1. 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 实验室条件下的测定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分析。

总结,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准确测定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可以为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各种磷的测定方法(学术论文)

各种磷的测定方法(学术论文)

SMT〈常用〉一 NaOH-P和HCl-P①称取200mg干样,置于离心管中;移取20mL NaOH(1mol/L);盖上盖子,震荡16h(220rpm/min,25℃);离心(10000rpm)10min。

②收集上清液,移取10mL上清液至试管中;加入4mL HCl(3.5mol/L);剧烈搅拌20s,盖好,放置16h;出现褐色沉淀且逐渐沉降,离心(10000rpm)10min;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的NaOH-P(Fe、Al、Mn-P)。

一般取2mL上清液定容到50mL③用12mL NaCl(1mol/L)洗涤上步离心残渣;搅拌5min;离心(10000rpm)10min,弃去上清液;重复一遍;移取20mL HCl(1mol/L)加入其中;盖好,震荡16h;离心(10000rpm)10min;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的HCl-P(Ca-P)。

一般取5mL上清液定容到50mL 二总P①称取200mg干样于瓷坩埚中;450度灰化3h。

②冷却后,移至离心管中;移入20mL HCl(3.5mol/L),可以直接在坩埚中加入HCl以便于转移灰烬;盖好,震荡16h;离心(10000rpm)10min。

③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的浓HCl-P(总P)。

一般取2mL上清液定容到50mL三 IP和OP①称取200mg干样于离心管中;移取20mL HCl(1mol/L);盖上盖子,震荡16h(220rpm/min,25℃);离心(10000rpm)10min;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的IP(无机磷)。

一般取2mL上清液定容到50mL②加入12mL去离子水洗涤上步离心残渣;震荡5min;离心(10000rpm)10min,弃去上清液;重复一遍;让残渣在通风干燥箱(80度)中干燥;然后超声浴10s,转移至瓷坩埚中;450度灰化3h;冷却后,移至离心管中;移入20mL HCl(1mol/L),可以直接在坩埚中加入HCl以便于转移灰烬;盖好,震荡16h;离心(10000rpm)10min;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上清液中的O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 668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1、GB 603的规定制备。

4.1 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4.1.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膦酸盐和亚磷酸在硫酸和过硫酸铵存在下,加热,氧化成磷酸。

利用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和磷酸反应生成锑磷钼酸配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锑磷钼蓝”,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酸盐(以PO
4
3-计)的含
量。

然后再减去磷酸(以PO
43-计)和亚磷酸(以PO
3
3-计)的含量,计算出
膦酸盐含量。

4.1.2试剂和材料
4.1.2.1磷酸盐(以PO
43-计)标准储备液:1ml,溶液含有0.500mg PO
4
3-
称量0.7165克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GB1274),精确至0.000 2g。

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2磷酸盐(以PO
43-计)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020mg PO
4
3-
吸取20.00ml磷酸盐标准储备液(4.1.2.1)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3钼酸铵溶液:称量6.0g钼酸铵(GB657)溶于约500ml水中,加入0.2g酒石酸锑钾及83ml硫酸(GB625),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储存期6个月;
4.1.2.4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g抗坏血酸溶于约50mL水中.加入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1401)及8ml甲酸,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储存期15d;
4.1.2.5硫酸(GB625): c(1/2H
2
SO4)=lmo1/L溶液:
4.1.2.6过硫酸铵(GB656):24.0g/L溶液,贮存期7天。

4.1.3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4.1.3.1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nm
4.1.3.2可调电炉:800W
4.1.4 分析步骤
4.1.4.1 试液制备
4.1.4.1.1 称量约3.0g试样,精确至0.0002g,用水溶解后移至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4.1.2 吸取试液(4.1.4.1.1)10.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4.2 测定
4.1.4.2.1总磷酸盐(以PO
4
3-计)含量的测定
吸取20.00mL溶液(4.1.4.1.2)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硫酸溶液(4.1.2.5)、5mL过硫酸铵溶液(4.1.2.6)。

在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10min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取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全部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入5ml钼酸铵溶液(4.1.2.3),3mL抗坏血酸溶液(4.1.2.4),用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25℃~30℃下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在710nm 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4.1.4.2.2 正磷酸盐(以PO 43-计)含量的测定
吸取10.00mL 试液(4.1.4.1.1)于50mL 比色管中,加入20mL 水,5mL 钼酸铵溶液(4.1.2.3)、3mL 抗坏血酸溶液(4.1.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25℃~30℃下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在710nm 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

4.1.4.3 磷酸盐(以PO 43-计)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7个50mL 比色管依次加入0.00、1.00、2.00、3.00、4.00、
5.00、
6.00磷酸盐标准溶液(4.1.2.2).各加入20ml 水、5mL 钼酸铵溶液(4.1.2.3). 3ml 抗坏血酸溶液(4.1.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30℃下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在710nm 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测定其吸光度。

以磷酸盐(以PO 43-计)的毫克数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1.5 分析结果的表述
4.1.5.1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总磷酸盐(以PO 43-计)含量X 1,按式(1)计算:
X 1= 10010002050010m 10m -31⨯⨯
⨯⨯=
m 250m 1
…………………(1) 式中:m 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总磷酸盐(以PO 43-计) 的量,mg 。

m---试料的质量,g 。

4.1.5.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正膦酸盐(PO 43-计)含量X 2,按式(2)计算。

X 2= 100500
10m 10m -32⨯⨯
⨯=m 5m 2
………………………(2) 式中:m 2---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总磷酸盐(以PO 43-计)的量,g 。

m---试料的质量,g 。

4.1.
5.3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正膦酸盐(PO 43-计)含量X 3,按式(3)计算。

X3=X1-X2-X4×1.203………………(3) 式中:X 4---从第4.2条测得的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亚磷酸(以PO 33-计)的含量。

1.203---由亚磷酸(以PO 33-计)换算成磷酸盐(以PO 43-计)的系数。

4.1.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4.2 亚磷酸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pH值为6.5—7.2条件下,亚磷酸被碘氧化成正磷酸,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碘,从而测出亚磷酸的含量。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硼酸铵:饱和溶液。

4.2.2.2 碘(GB675):c(1/2I
2
)=0.1mol/L溶液
4.2.2.3 硫酸 (GB625):1+4溶液。

4.2.2.4硫代硫酸钠(GB625),标准滴定溶液c(Na
2S
2
03)=0.1mol/L
4.2.2.5可溶性淀粉:5 g/L溶液
4.2.3 测定步骤
4.2.3.1 称量2.5 g试样,精确至0.0002 g,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加入约20 mL水、12mL硼酸铵饱和溶液(4.2.2.1),15.00 mL 碘溶液(4.2.2.2),立即盖好瓶塞,水封。

于暗处放置10-15min,然后加入15 mL硫酸溶液(4.2.2.3),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时,加入3 mL淀粉溶液(4.2.2.5)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4.2.3.2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料外,须与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溶液的用量除外)。

进行平行操作。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亚磷酸(以PO
33-计)含量X
4
按式(4)计算:
X 4=
()
100
m
03948
.0
c
V
-
V
0⨯


=
()
m
948
.3
c
V
-
V


(4)
试中:V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滴定试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3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的浓度,mo1/L;.
0.03978---与1.00 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
l.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亚磷酸(以PO
3
3-计)的质量;
m---试料的质量,g。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