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市政管道工程,PPT课件,1-2排水管道工程

管;6-总泵 站;7-压力管道;8-城市污水厂;9-出水口;10-事故排出
口;11-工厂
1.2.2 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2.雨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由天沟和雨水斗收集,通过落水管输送到地
面,与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起形成地表径流,然后通过雨水口 收集流入小区的雨水管道系统,经过小区的雨水管道系统流入市 政雨水管道系统,然后通过出水口排放。因此雨水管道系统包括 小区雨水管道系统和市政雨水管道系统2部分,如图1-37所示。
户管;4-控制井;5-市政污水管
道;6-市政污水检查井;7-连接管
1.2.2 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支管承接若干小区主干管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干管中;干管承接若干支管中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主 干管中;主干管承接若干干管中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图1-36市政污水管道系统(Ⅰ、Ⅱ、Ⅲ-排水流域) 1-城市边界;2-排水流域分界线;3-支管;4-干管;5-主干
1.污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包括小区污水管道系统和市 政污水管道系统2部分。
• 小区污水管道系统主要是收集小区内各建筑物
排除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市政污水管道系统
中。一般由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小
区主干管和检查井、泵站等附属构筑物组成,
如图1-35所示。
图1-35小区污水管道系统
1-小区污水管道;2-检查井;3-出
• 污水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 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
• 雨水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排放雨水的管道及其附属 构筑物;
• 合流制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和雨水的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 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包括各种处理构筑物。
口;11-工厂
1.2.2 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2.雨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由天沟和雨水斗收集,通过落水管输送到地
面,与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起形成地表径流,然后通过雨水口 收集流入小区的雨水管道系统,经过小区的雨水管道系统流入市 政雨水管道系统,然后通过出水口排放。因此雨水管道系统包括 小区雨水管道系统和市政雨水管道系统2部分,如图1-37所示。
户管;4-控制井;5-市政污水管
道;6-市政污水检查井;7-连接管
1.2.2 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支管承接若干小区主干管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干管中;干管承接若干支管中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主 干管中;主干管承接若干干管中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图1-36市政污水管道系统(Ⅰ、Ⅱ、Ⅲ-排水流域) 1-城市边界;2-排水流域分界线;3-支管;4-干管;5-主干
1.污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 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包括小区污水管道系统和市 政污水管道系统2部分。
• 小区污水管道系统主要是收集小区内各建筑物
排除的污水,并将其输送到市政污水管道系统
中。一般由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小
区主干管和检查井、泵站等附属构筑物组成,
如图1-35所示。
图1-35小区污水管道系统
1-小区污水管道;2-检查井;3-出
• 污水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 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
• 雨水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排放雨水的管道及其附属 构筑物;
• 合流制管道系统是收集、输送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和雨水的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 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包括各种处理构筑物。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l/s)
式中: Q设-设计污水量(l/s)
K总-总变化系数
F-流域面积(ha)
q-面积比流量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1
第三节 管渠水力计算简介
一、水力计算公式
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水力计算按谢才-曼宁公式
计算:
v
1
2
R3
1
i2
QAv
n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v——流速,m/s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2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工程系统中包括接受、排除、处理、利用 等几部分。其基本组成是:室内排水设施、室 外排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泵站与压力管道、 污水处理构筑物以及尾闾工程等五部分。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3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 进行管道布置时,要考虑下列原则:充分利用 地形,主要干线要布置在地形高程较低的低谷 区,以便最大限度地接入支干管渠。同时要考 虑尽量沿城市街道布置在人行道下或慢车道下, 以减小动荷载和便于检修。当街道宽度较大时, 应考虑在街道两侧各设一条,以减少过街管; 还要尽量避免地上地下交叉。避免小流量长距 离的管道。在布置雨水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 就近排入水体。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34
第三节 雨水管渠系统及共布置
在排水流域面积内,不可能为单一种类的地面,
因此在设计计算时需要按加权平均法求得综合 的迳流系数。
1F1
F1
式中:-设计时所采用的迳流系数。 1 -各种不同各类地面的相应迳流系数。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5
第四节 设计管段与管段设计流量
一、设计管段 设计管段的意义是两个检查井之间的一个管段, 如果设计流量、坡度都不变,则可取同一管径, 称为一个设计管段。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PPT课件

①设计重现期T ▪ 设计重现期是指在一个较长的统计期限内,设计暴雨强度的降雨重新出
现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单位为年。
设计重现期T
①设计重现期T
设计重现期是指在一个较长的统计期限内,设计暴雨强度的降雨重新出 现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单位为年。
②设计降雨历时t 设计降雨所取的某一连续时段称为设计降雨历时,单位以分min计。 ➢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采用管渠中形成最大径流量所需的时间。 ➢ 设计降雨历时包括:地面汇流时间
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1.设计规范及原则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 计。
(2)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 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道路纵坡大于4%时,需分段设置跌水井。
(4) 管道的埋设深度
▪ 最大允许埋深: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7~8m, 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4~5m。
▪ 最小埋深:等于管直径与管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
在车行道下,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m。 冰冻地区,则要依靠防冻要求来确定覆土深度。
4)雨水口的连接:连接干管或串联。一般不超过两个。雨水口连管最小 管径为Φ200mm,坡度不小于1%,长度不超过25m,覆土高度不小于0.7m。
5)雨水口的标高布置:
➢ 立式雨水口:应使雨水口圈框低于两侧路面3cm,箅面比雨水口圈框再 低1cm(联合式雨水口相同);
➢ 平式雨水口:应使雨水圈框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地面坡向 雨水口。
道路排水ppt课件

6 道路排水
与水有关的病害
道路结构 中的水
道路破坏的 主要原因
水是导致道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好的道路排水能够延长道路的 使用寿命。
要维持公路足够的支撑能力,要延长公路 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排水系统。
拥有良好排水系统的现代公路的设计寿命 比没有排水的公路要高出2到3倍。
道路排水系统
1-排水沟;2-其它渠道;3-路基中心线;4-桥涵
6.2 路面内部排水
降落在路面表面的水,会通过路面接缝或 裂缝、松散坑洞等病害处,下渗到路面结 构内。进入路面内的水分,应通过有效措 施,使其尽快向两侧排流出去。
6.2.1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6.2.2 排水基层
采用透水性材料做基层,使渗入水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 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 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
暗沟(管)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
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Q0(m3/(d·m)):
Q0kbiAkbihh
式中:kb—透水基层材料的渗透系数(m/d); i—渗流路径的水力坡度; ib—基层横坡;
A—每延米排水基层的过水断面面积(m2); h—排水基层的厚度(m)。
排水基层的厚度应计算确定,通常在8~ 15cm范围内。作为路面结构的基层,也 可将路面结构设计与排水要求综合起来 考虑
沥青路面 Q kIaB
(7-8)
水泥路面
QkIc(nz
nh
B) L
(7-7)
式中:Ia—沥青路面的表面水设计渗入率,可取0.15 m3/(d·m) Ic—水泥路面的表面水设计渗入率,可按0.36 m3/(d·m)取用; B—单向坡度路面的宽度(m);
与水有关的病害
道路结构 中的水
道路破坏的 主要原因
水是导致道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好的道路排水能够延长道路的 使用寿命。
要维持公路足够的支撑能力,要延长公路 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排水系统。
拥有良好排水系统的现代公路的设计寿命 比没有排水的公路要高出2到3倍。
道路排水系统
1-排水沟;2-其它渠道;3-路基中心线;4-桥涵
6.2 路面内部排水
降落在路面表面的水,会通过路面接缝或 裂缝、松散坑洞等病害处,下渗到路面结 构内。进入路面内的水分,应通过有效措 施,使其尽快向两侧排流出去。
6.2.1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6.2.2 排水基层
采用透水性材料做基层,使渗入水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 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 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
暗沟(管)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
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排水基层的泄水能力Q0(m3/(d·m)):
Q0kbiAkbihh
式中:kb—透水基层材料的渗透系数(m/d); i—渗流路径的水力坡度; ib—基层横坡;
A—每延米排水基层的过水断面面积(m2); h—排水基层的厚度(m)。
排水基层的厚度应计算确定,通常在8~ 15cm范围内。作为路面结构的基层,也 可将路面结构设计与排水要求综合起来 考虑
沥青路面 Q kIaB
(7-8)
水泥路面
QkIc(nz
nh
B) L
(7-7)
式中:Ia—沥青路面的表面水设计渗入率,可取0.15 m3/(d·m) Ic—水泥路面的表面水设计渗入率,可按0.36 m3/(d·m)取用; B—单向坡度路面的宽度(m);
道路排水工程设计ppt课件.pp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八章 道路排水工程设计
截水沟的横断面形式及尺寸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
及边坡情况确定,一般采用梯形断面。
截水沟沟底应具有不小于0.3%的纵坡,当条件允许时,纵坡 应适当加大,亦不宜超过3%,否则应进行加固和铺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8.2 路基排水设施设计
第八章 道路排水工程设计
一、路基地表排水设施
常用的路基地表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 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必要时还有 渡水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
降水量较少或坡面坚硬和边坡高度较低以及冲刷影响不大的 地段,可以不设截水沟;反之,如果降水量较多,且暴雨频 率较高,山坡覆盖层比较松软,坡面较高,水土流失比较严 重的地段,必要时可设置两道或多道截水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排水沟
第八章 道路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沟主要用于排除来自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 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并将其引至桥涵或 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课件

。
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 确保排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 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
03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雨水排放设计
01
雨水排放设计是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核心,旨在确保雨 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避免路面积水 。
02
设计时应考虑地形、降雨量、管道容量等因素,合理规 划排水管道的布局和大小,确保排水顺畅。
断面图等。
确定施工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 料,如管材、检查井等。
编制工程概预算
根据施工图和相关标准,编制详细 的工程概预算。
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前交底
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 交底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单位对 设计意图和要求有准确的理解。
施工中检查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情况进行 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 行调整,以确保设计与实际相符
为保障泵站的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 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水泵 。
设计时应根据泵站的服务范围、流量 、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泵型和数 量。
04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道路排水系统改造项目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市原有的道路排水系统因使用年限过长,存在严重淤积和堵塞问题,导致城市 内涝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决定对老旧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包括清理 和疏通管道、更换老旧设备等措施,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案例二:某新区道路排水系统规划项目
总结词
新区排水系统规划
详细描述
某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确 定排水体制、设计雨水排放方案、划定污水处理厂址等,以确保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都能够有效地应对暴 雨等自然灾害。
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 确保排水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 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
03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雨水排放设计
01
雨水排放设计是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核心,旨在确保雨 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避免路面积水 。
02
设计时应考虑地形、降雨量、管道容量等因素,合理规 划排水管道的布局和大小,确保排水顺畅。
断面图等。
确定施工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 料,如管材、检查井等。
编制工程概预算
根据施工图和相关标准,编制详细 的工程概预算。
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前交底
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 交底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单位对 设计意图和要求有准确的理解。
施工中检查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情况进行 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 行调整,以确保设计与实际相符
为保障泵站的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 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水泵 。
设计时应根据泵站的服务范围、流量 、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泵型和数 量。
04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道路排水系统改造项目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市原有的道路排水系统因使用年限过长,存在严重淤积和堵塞问题,导致城市 内涝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决定对老旧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包括清理 和疏通管道、更换老旧设备等措施,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案例二:某新区道路排水系统规划项目
总结词
新区排水系统规划
详细描述
某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内容包括确 定排水体制、设计雨水排放方案、划定污水处理厂址等,以确保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都能够有效地应对暴 雨等自然灾害。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PPT课件

三.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
❖ (一)概述
❖ 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已经兴建或正着手筹建集中污水处理厂及配 套管网收集系统。这些城市,除开发区及一些新建区采用雨、污分 流排水体制外,其余地区大都采用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通过直 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城市水体。污水直 排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并由此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因此,要 兴建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必须对老城区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进行 改造。
• 2在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上游排水区域内,如果雨水可沿 地面的街道边沟排泄,则该区域可只设置污水管道。只有 当雨水不能沿地面排泄时,才考布置合流管渠。
• 3.截流干管一般沿水体岸边布置,其高程应使连接的支、 干管的水能顺利流入,并使其高程在最大月平均高水位以 上。在城市旧排水系统改造中,如原有管蕖出口高程较低, 截流干管高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只有降低高程,设防潮闸 门及排涝泵站。
3
可编辑 2020/2/22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
4
可编辑 2020/2/22
截流式合流制消除了晴天时城市污水的污染及 雨天是较脏的初期雨水与部分城市污水对水体的 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呢保护环境的要求。但 在暴雨天,有一部分带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 混合污水溢入水体,使水体受到周期性的污染。 另外合流制晴雨天水质水量变换较大,给污水厂 的运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合流制的总投资 比分流制节省,许多城市的旧城区多习惯采用合 流制形式排污。
❖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管渠系统,在修建当时,国内没有自己 的排水管渠计算公式,基本沿用前苏联规范,由于两国在气候、生 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不符合我国实际,设计过水断面普遍偏小, 雨季时街面溢水、积水现象严重;在管渠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由 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存在众多缺陷,如管材质量差、管 道坡度控制不严格、接口不密实、渗水严重等;同时由于缺少城市 统一规划,排水管渠的布置杂乱无章。以上诸多原因,给城市旧合 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增加了较大难度。
5第四~六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排水简介、路面结构.ppt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蓖、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
1)平式雨水口 缘石平蓖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 地面平蓖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式雨水口:立孔式和立蓖式 适用:有路缘石的道路
立孔式适用于蓖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3)联合式雨水口: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 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
城市道路交叉口简介
道路与道路相交,其共同的空间部分称为交叉口。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 咽喉,根据各相交道路在交叉点的标高情况,城市道 路的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口。
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 定车道条数并验算通行能力、视距保证、缘石半径、 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排水 设计等。
一、对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是专指为各类车辆,在规定车速、载重下,安全、 平衡、通畅行驶的部分,它是用坚强、稳定的材料直 接铺筑在路基上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为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对路面的具体要求为: 1、强度:指路面整体对行车荷载引起的变形、磨损与 拉裂、压碎等破坏的抵抗能力。路面强度越高,耐久 性越好。 2、稳定性:路面强度对温度和湿度变动反应敏感,是 路面保持强度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3、平整度
二、立体交叉的类型
按结构物形式分:隧道式和跨路桥式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 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一)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体交叉
根据立体交叉中的主要交叉构筑物对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划分。 上跨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高于地面线,又称跨路桥式; 下穿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低于地面线,又称隧道式。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
1)平式雨水口 缘石平蓖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 地面平蓖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式雨水口:立孔式和立蓖式 适用:有路缘石的道路
立孔式适用于蓖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3)联合式雨水口: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 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
城市道路交叉口简介
道路与道路相交,其共同的空间部分称为交叉口。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 咽喉,根据各相交道路在交叉点的标高情况,城市道 路的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口。
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 定车道条数并验算通行能力、视距保证、缘石半径、 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排水 设计等。
一、对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是专指为各类车辆,在规定车速、载重下,安全、 平衡、通畅行驶的部分,它是用坚强、稳定的材料直 接铺筑在路基上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为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对路面的具体要求为: 1、强度:指路面整体对行车荷载引起的变形、磨损与 拉裂、压碎等破坏的抵抗能力。路面强度越高,耐久 性越好。 2、稳定性:路面强度对温度和湿度变动反应敏感,是 路面保持强度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3、平整度
二、立体交叉的类型
按结构物形式分:隧道式和跨路桥式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 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一)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体交叉
根据立体交叉中的主要交叉构筑物对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划分。 上跨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高于地面线,又称跨路桥式; 下穿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低于地面线,又称隧道式。
《城市排水工程》课件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城市排水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水流方向可以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按处理程 度可以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等。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02
城市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 划
设计原则与标准
设计原则
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经 济、环保和可持续性。
03
城市排水工程的施工与维 护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施工方法
根据排水工程规模、地质条件 、施工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工 方法,如明挖、顶管、盾构等
。
施工工艺
根据排水管道的材质、规格、 埋深等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 如混凝土管、塑料管、铸铁管 的施工工艺。
施工机械
根据施工方法与工艺选择合适 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起重 机、压实机等。
通过污泥厌氧消化、生物气利用等技术,实现污泥的减量 、稳定和资源化利用。
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洪排涝
气候适应性设计
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雨洪管理
采用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技术,增强城市雨水滞蓄和排放能力,减轻洪涝灾害风险。
06
案例分析
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案例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城市排水系统由于设施老化、管网破损严重,导致雨 季内涝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通过全面调查和评估 ,制定改造方案,包括管网更新、泵站升级等措施,提 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案例
总结词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优化
详细描述
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影响周边环境。通过对 现有设施的评估,进行工艺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提 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城市排水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水流方向可以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按处理程 度可以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等。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02
城市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 划
设计原则与标准
设计原则
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经 济、环保和可持续性。
03
城市排水工程的施工与维 护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施工方法
根据排水工程规模、地质条件 、施工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工 方法,如明挖、顶管、盾构等
。
施工工艺
根据排水管道的材质、规格、 埋深等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 如混凝土管、塑料管、铸铁管 的施工工艺。
施工机械
根据施工方法与工艺选择合适 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起重 机、压实机等。
通过污泥厌氧消化、生物气利用等技术,实现污泥的减量 、稳定和资源化利用。
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洪排涝
气候适应性设计
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雨洪管理
采用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技术,增强城市雨水滞蓄和排放能力,减轻洪涝灾害风险。
06
案例分析
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案例
总结词
老旧排水系统改造
详细描述
某城市排水系统由于设施老化、管网破损严重,导致雨 季内涝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通过全面调查和评估 ,制定改造方案,包括管网更新、泵站升级等措施,提 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案例
总结词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优化
详细描述
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影响周边环境。通过对 现有设施的评估,进行工艺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提 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 10.1.1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道路排水设计)
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赵花丽
本章主要内容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教学内容: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排水设计要求、排水 系统分类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的布置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重点解决的问题: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有几种形式? 城市道路为什么需要设计锯齿形偏沟?《规范》有何 规定? 雨水管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雨水管设计应有完成哪些计算项目?
5.广场、停车场地面水排除的规定
(1)排水方式:应根据铺装种类、场地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确定。
集中排水:
分散排水:广场、停车场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或地面纵坡度大于
或等于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时,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广
场、停车场周围的地形较高时,应设截流设施。
(2)广场、停车场宜采用雨水管道排水,并避免将汇水线布置在车辆停 靠或人流集散的地点。雨水口应设在场内分隔带、交通岛与通道出入口汇 水处。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 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10.1 概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1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
(1)合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2)分流制 将雨水和污水分别设置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1)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 (2)只设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
(3)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不得流入树池与绿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6.设计锯齿形偏沟的规定
(1)道路中心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 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锯齿形偏沟,以保证路面 排水。
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雨水口处hg = 18~ 20cm;在分水点处hw = 10~12cm。雨水口处与分 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2)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并在道路两侧
采取截水措施,以减少坡底聚水量。纵坡大于2%的坡段内,不宜设雨水 口,应在最低点集中收水,两边应各设并联雨水口。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3.雨水口的设置
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 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 当增加雨水口。
4.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 (1)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
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分流制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1.设计规范及原则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 设计。
(2)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 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2)缘石顶面纵坡宜与道路中心线纵坡平行。锯齿形偏 沟范围的道路横坡度,随分水点和雨水口的位置而变。条 件困难时,可调整缘石顶面纵坡度。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 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3. 混合式系统 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2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
10.2.1 雨水管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 雨水干管一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宜设在快车道以外,当道路红 线宽度大于60m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发生平交时其它管线一般可用倒虹管的办法,分离相交管线。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3) 管道纵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
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 0.3%。为防止或减少沉淀,雨水管设计流 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米/秒。
(2)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 10.1.1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4)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5)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3)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 (4)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5)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道路排水设计)
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赵花丽
本章主要内容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教学内容: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排水设计要求、排水 系统分类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的布置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重点解决的问题: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有几种形式? 城市道路为什么需要设计锯齿形偏沟?《规范》有何 规定? 雨水管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雨水管设计应有完成哪些计算项目?
5.广场、停车场地面水排除的规定
(1)排水方式:应根据铺装种类、场地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确定。
集中排水:
分散排水:广场、停车场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或地面纵坡度大于
或等于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时,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广
场、停车场周围的地形较高时,应设截流设施。
(2)广场、停车场宜采用雨水管道排水,并避免将汇水线布置在车辆停 靠或人流集散的地点。雨水口应设在场内分隔带、交通岛与通道出入口汇 水处。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 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10.1 概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1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
(1)合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2)分流制 将雨水和污水分别设置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1)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 (2)只设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
(3)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不得流入树池与绿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6.设计锯齿形偏沟的规定
(1)道路中心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 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锯齿形偏沟,以保证路面 排水。
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雨水口处hg = 18~ 20cm;在分水点处hw = 10~12cm。雨水口处与分 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2)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并在道路两侧
采取截水措施,以减少坡底聚水量。纵坡大于2%的坡段内,不宜设雨水 口,应在最低点集中收水,两边应各设并联雨水口。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3.雨水口的设置
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 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 当增加雨水口。
4.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 (1)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
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分流制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1.设计规范及原则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 设计。
(2)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 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2)缘石顶面纵坡宜与道路中心线纵坡平行。锯齿形偏 沟范围的道路横坡度,随分水点和雨水口的位置而变。条 件困难时,可调整缘石顶面纵坡度。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 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3. 混合式系统 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2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
10.2.1 雨水管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 雨水干管一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宜设在快车道以外,当道路红 线宽度大于60m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发生平交时其它管线一般可用倒虹管的办法,分离相交管线。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3) 管道纵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
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 0.3%。为防止或减少沉淀,雨水管设计流 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米/秒。
(2)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 10.1.1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4)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5)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3)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 (4)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5)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