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四等水准测量

(18)
后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 (13)=(3)+ K1-(4)=1519 +4687-6207 =-1 前视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 (14)=(7)+ K2 -(8)=2171+4787-6958 = 0
读数差不得超过±3mm。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3)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 黑面高差(15)=(3)-(7) 红面高差(16)=(4)-(8)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00】=(13)-(
后视尺
BM.A
Ⅰ HA
前进方向
前视尺
TP2
Ⅱ TP1
h1
水准路线 大地水准面
B hAC HC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测
后尺
站点
上丝 下丝
编号 号
后距 前后视距差
1743
BM.A
Ⅰ︱
TP1
1292
45.1
-0.5
1113
TP1
Ⅱ︱
TP2
0781
上丝 前尺
下丝 前距 累积差
水准尺读数
方向及 尺号
黑色面 红色面
45.6
(− 102.)5
水准尺读数
方向及 尺号
黑色面 红色面
K+黑-红 (mm)
高差中数
备注
后 前 后-前
1519 6207 2171 6958
(15) (16)
(13) (14) (17)
(18)
前、后视距差(11)=(9)-(10) = 45.1-45.6 =-0.5m
前、后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本站(11) =0 +(-0.5)= -0.5m
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前后车黑红面读数误差之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表7-11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5
≤5
≤2
≤3
±12 L
四 等 ≤100
≤3
≤3
±12 L
四 等 ≤100
≤3
≤10
≤3
≤5
±20 L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测量过程中仪如器有超到过后,尺则的需距要离调整减前去尺仪位器置到或前者仪尺器的位距置离,然后进行重测
表7-11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5
≤5
≤2
≤3±Biblioteka 2 L四 等 ≤100≤3
≤10
≤3
≤5
±20 L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黑面读数:1211
黑红面读数误差为0
红面读数理论值1211 + 红面起点读数4787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水准测量的分类
总结词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详细描述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仪器精度 、视线长度、读数精度和限差等。其中,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施工放样等领域。
0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三四等是最常用的等级,用于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适用范围
三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如城市规划、土 地利用、资源调查等领域。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01
02
温度变化影响
注意控制测量时的温度变化,避 免其对仪器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球曲率影响
在测量时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正。
05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三四等水准测量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相对高程,确保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水利工程
03
测量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使用高 精度水准仪,如电子水准 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以 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观测方法
采用往返观测法,即从两 个已知高程点出发,沿同 一线路进行观测,以减小 误差影响。
测量精度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 求较高,如读数误差应小 于0.5mm,距离误差应小 于0.1mm/km等。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 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 8)这四步观测, 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黑一黑一红一红 ) ”,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 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规范允许采用 “后一后一前一前 (黑一 红 一黑一红 ) ”的观测步骤。
2 、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 7-11 。
① 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 — (2)]X100m前视距 (10)=[(4) — (5)]Xl00m 前、后视距差 (11)=(9) — (10)前、后视距差累积 (12)= 本站 (11)+ 上站 (12)② 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十K — (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 十 K — (8) 三等≯ 2mm ,四等≯ 3mm( 上式中的 K 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 4. 687m 或 4. 787m)③ 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 — (6)或 (17)=(14) — (13)三三等≯ 75m ,四等≯l00m三等≯ 3m ,四等≯ 5m三等≯ 6m ,四等≯ l0rn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100]等≯ 3mm,四等≯ 5mm高差的平均值(18)= [ ( 15)+(16) ±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 ,反之,取—0.100。
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量的重要研究方向,需要发展更为高效和智能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技术。
03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四等水准测量的持续发展动力,需要加强相关领
域的研究和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06
四等水准测量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型测量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无人机测量技术
无人机测量具有高效、灵活、快速等优点,可应用于地形 复杂、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激光雷达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能 够快速获取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为四等水准测量提供新 的技术手段。
通过加强观测者的技能训练, 提高其读数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以减少观测误差。
采取适当的观测方法
如采用往返观测、闭合环观测 等方法,消除或减小误差影响 。
避免不利条件
选择适当的观测时间和地点, 避免不利天气和地形等因素的
影响。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四等水准测量,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高程数据,为各种工程和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对于地形分析、城市规划、水利工程、交通建设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
总结词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几何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原理,通过水准仪和标尺的配合使用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观测误差
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不完全灵敏、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限制 ,以及疲劳、不注意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面震动和大气折射等, 都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2、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以及数据的处理二、实验时间和地点20120616 三号楼北侧三、实验仪器实验设备为DS3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处理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较普通水准测量的精度高,其技术指标见表。
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通常采用木质的两面有分划的红黑面双面标尺,表中的黑红面读数差,即指一根标尺的两面读数去掉常数之后所容许的差数。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等级视线高度(m)视距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基辅分划线读数差(mm)基辅分划时测高差之差(mm)终线闭合差(mm)四>0.2 ≤80≤3.0 ≤10.0 3.0 5.0±L注:标称L为路线总长,以公里为单位,不足1公里以1公里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双面水准尺的顺序为:1.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按视距丝,中丝读数;2.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中丝,视距丝读数;1.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2.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这样的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也可为后—后—前—前(黑、红、黑、红)。
无论何种顺序,视距丝和中丝的读数均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及计算的示例,见表5-3。
表内带括号的号码为观测读数和计算的顺序。
(1)~(8)为观测数据,其余为计算所得。
1.测站上的计算与校核高差部分:(9)=(4)+K-(7)(10)=(3)+K-(8)(11)=(10)-(9)(10)及(9)分别为后、前视标尺的黑红面读数之差,(11)为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K为后、前视标尺红黑面零点的差数;表5-3的示例中,5号尺之K=4787,6号尺之K=4687。
(16)=(3)+(4)(17)=(8)-(7)(16)为黑面所算得的高差,(17)为红面所得的高差。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路线类型
附合路线 支水准路线
150KM
20K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四等 100KM 80KM
20KM
三丝能读数
2)、 三四等水准测量区格式水准尺
①特点:基本刻划1cm;黑红面注记;黑红面读数之差为 4687/4787 mm;成对使用。
19 18
66 65
19 18
67 66
03 02
01 00
50 49
2、测段为偶数测站;
3、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 差/m
前后视 黑红面 距差累 读数差 计/m /mm
黑红面 所测高 差之差
/mm
检测间歇 点高差之
差/mm
三等 DS3 65 3.0 6.0 2.0 3.0
3.0
四等 DS3 80 5.0 10.0 3.0 5.0
5.0
(1) (2) (12) (14) 1 571 1 197 374 -0.2 2 121 1 747 374 -0.1 1 914 1 539 375 -0.2 1 965 1 700 265 -0.2 0089 0020
69 -0.5
前尺
上丝 d 下丝
前距
(5) (6) (13) (15) 0739 0363 376 -0.2 2 196 1 821 375 -0.3 2 055 1 678 377 -0.3 2 141 1 874 267 -0.7 0124 0050
提供水平视线(主条件)
VV∥L’L’
粗平仪器
VV⊥横丝
方便读数
二、误差分析
误差类型
误差
i角误差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
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
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等有关内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
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范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1)收集资料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
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定已知成果可否利用。
(2)图上初步选线在测区已有的地形图上设计拟定的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应尽量选设在地势平坦、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附近,尽量避免通过水滩、沙土、易塌陷易受雨水冲刷的地区。
选线的同时还应考虑水准点的埋设位置。
三、四等水准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小地区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当水准测量作高程控制时,因困难大或无法施用时,这时可考虑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仪器三、四等水准路线用于建立小区域首级控制网和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仪器等级采用DS3级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于普通水准尺,它是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划均为零,而红面尺一根尺底刻划为4.687 m,另一根尺底刻划为4.787 m,这一数值用k表示,称为同一水准尺红、黑面常数。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记录与计算。
表1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红面读数较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360.3 1.0 1.5DS375360.3 2.0 3.0四等DS31005100.2 3.0 5.0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与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和记录见表2,括号中数字1~8号代表观测记录顺序(蓝色底纹),9~18号为计算的顺序与记录位置(棕粉色底纹)。
观测步骤为:(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
(2)转动水准仪,照准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中丝读数,下、上、中三丝读数。
(3)将水准尺转为红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转动水准仪,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
表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时间:××年××月××日天气:晴成像:清晰仪器及编号:DS××××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m黑+K-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黑面红面后视距/m前视距/m视距差d/m∑d/m1BN114后K01 3 8 1318K01:4687K02:4787 TP125前K026714910后-前1516171112BM1 1.8910.758后K01 1.708 6.3950+1.1340TP1 1.5250.390前K020.574 5.361036.636.8后-前+1.134+1.0340-0.2-0.2TP1 2.7460.867后K02 2.5307.319-2+1.8850TP2 2.3130.425前K010.646 5.333043.3-44.2后-前+1.884+1.986-2-0.9-1.1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1.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A.视距计算:根据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下丝-上丝)×100计算前、后视距离。
四等水准测量详解ppt课件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后尺下丝读数-后尺上丝读数]*100 前视距离=[前尺下丝读数-前尺上丝读数]*100
2.前、后视的距离差=[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要求:三等≤ 3m,四等≤ 5m
3、前、后视距累积差Σd=前站前、后视距累积差+ 本站前、后视的距离差 要求:三等≤ 6m,四等≤ 10m
四等水准测量
1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 仪器 前后视 黑红面 级 类型 距之差 读数差
视线 长度
视线 高度
前后视 距
差累计
黑红面所 测高差之差
三 DS3 ≤3.0m 2.0mm ≤75m 0.3m ≤6.0m
3.0mm
四 DS3 ≤5.0m 3.0mm ≤100m 0.2m ≤10.0m
5.0mm
2.548
TP1
2.138
|
BM2
1.284 0.871
后尺1# 前尺2# 后-前
2.338 1.076
7.028 5.864
9
7.平均高差 = [h黑+(h红±0.100)]/2
8.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 ∑前视距
6
四 等 水 准 测 量 的 记 录 表
7
一个测站上的检核
检验: 1.视距部分
∑后视距- ∑前视距=末站视距累积差 2.高差部分
红黑尺面后视总和-红黑尺面前视总和 = ∑ h黑+ ∑ h红=2 ∑平均高差 =2 ∑平均高差±0.100
检测间 隙高差
之差
3.0mm
5.0mm
往返较差符 合或闭合闭
合差
±12 L mm
±20 Lmm
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五(2)四等水准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的限差:前、后视距值≤80m,前后视距差≤±5m,黑红面读数差≤±3mm,黑红面所测量高差之差≤±5mm。
(3)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二、仪器和工具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
三、实验内容用DS3水准仪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测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选定施测路线在地面上选取一点作为高程起始点,选择一定长度、有一定起伏的路线组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该闭合水准路线包含4个或6个测站。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的观测程序(1)安置整平仪器,照准后尺黑面,调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严密居中,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并将数据依次记入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中(1)、(2)、(3)的位置(见表1-2)。
(2)转动水准仪,照准前尺黑面,调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严密居中,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并将数据依次记入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中(4)、(5)、(6)的位置(见表1-2)。
(3)前尺变红面朝向仪器,使符合水准器严密居中,读取中丝读数,并将数据记入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中(7)的位置(见表1-2)。
(4)后尺变红面,仪器照准后尺红面,使符合水准器严密居中,读取中丝读数,并将数据记入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中(8)的位置(见表1-2)。
以上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
3.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的计算与检核在记录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计算及检核,不能等待观测完再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观测员进行补救。
计算内容如下。
•视距部分:后视距离:(15)=(1)-(2)≤80m;前视距离:(16)=(4)-(5)≤80m;前、后视距差:(17)=(15)-(16)≤±5m;视距累积差(18)=本站(17)+前站(18)≤10m。
•高差部分:前尺红黑面读数差:(9)=(6)+K-(7)≤±3mm;后尺红黑面读数差:(10)=(3)+K-(8)≤±3mm;两尺黑面高差:(11)=(3)-(6);两尺红面高差:(12)=(8)-(7);黑面高差与红面高差之差(13)=(11)-(12)±0.1=(10)-(9)≤±5mm高差中数:(14)=[(11)+(12)±0.1]/2。
4等水准测量方法

1528
6315
0
1368
454
4687
615
5302
0
913
163+050左14
32.1
32.3
后-前
913
1013
0
44312
-0.2
6
805
3239
4687
654
5342
-1
503
2940
4787
3089
7877
-1
-2435
ZD
30.2
29.9
后-前
-2435
-2535
0
42790
0.3
若测站上有关限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新测量。
在完成一测段的往返观测后,应立即比较往返测高差,其不符值若在限差内,则取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作为合格的外业成果。
在外业成果进行认真的仔细检查,并确信无误后,便可着手进行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二、内业计算
高差闭合差是指某一段测量高差与其理论高差之差,用fh表示。
2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校核:
1)高差部分:
∑(3)-∑(7)=∑(16)=h黑∑(3)-∑(4)=∑(9)
∑(4)-∑(8)=∑(17)=h红∑(7)-∑(8)=∑(10)
H中=1∕2(h黑+h红)
h黑、h红为一测段黑面、红面所得高差。H中为高差中数。
2)视距部分:
末站(15)=∑(12)-∑(13)总视距=∑(12)+∑(13)
7
1386
2749
4787
1235
6021
1
1085
6章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

视线长度不超过75m。观测顺序应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后一前一前一后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四等水准测量
(1)、 (1)、视距计算
准测量,不得超过3m。 准测量,不得超过3m。 3m 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对于三等水 5m
(3)、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 5mm 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3mm
(4)、 (4)、计算平均高差
8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复习课& 复习课&习题课
重点
国家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 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 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 方法建立的 所以又称国家水准网。 所以又称国家水准网。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也是 采用从整体到局部 整体到局部, 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由 高级到低级, 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 逐级控制的原则。 逐级控制的原则。国家 水准网分为一 水准网分为一、二、三、 个等级。 四,4个等级。
5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 注 :①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 ,其路线的长度 、不应大于表中规 定的0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定的0.7倍;②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 6 站数。 站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
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 视线长度不超过100 每一测站上, 行观测: 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的红面 读中丝读数. 红面, (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的红面 读中丝读数。 红面, (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以上的观测顺序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 后一后一前一前, 以上的观测顺序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在后视和前 视读数时,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 视读数时,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读黑面时读三丝 读数,读红面时只读中丝读数。 读数,读红面时只读中丝读数。
水准测量PPT课件(共53张PPT)

5用-望对远光镜透瞄镜准目6标-或物在镜水对准光尺螺“上旋D读〞数7-,和分均划“以板十S固字〞定丝螺表的丝交示点中为准文。 “大地〞和“水准仪〞中“大〞字和“水〞
精望密远水 镜准具仪有字均良的采好用的汉钢光构学语件性拼,能并。音且的密封第起一来,个受温字度母变化,影通响小常。 在书写时可省略字母“D〞,下标“05〞、
(a)
(b)
水准点
至南湖新村
21号楼
5 号 楼 1号楼
点之记
二 水准测量方法
1.624
0.612 0.713
1.634
1.536
0.615
1.852
0.671
TP3
TP2
TP1
A
HA=29.053
IV
1.214
2.812
TP4
V
B
HB
步骤
〔1〕立尺 〔2〕安置仪器
〔3〕瞄准后视尺
〔4〕瞄准前视尺
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应立即用十字
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读数时应从 小到大,从上到下读取。直接读
取米、分米和厘米,并估读出毫米 ,共四位数。读数后再次检查符合 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
13 14
15 16
1.464m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分四步,即安置仪器——粗略整平— —瞄准水准尺——读数,其中安置仪器、粗平、瞄准与微倾式水准仪操 作方法相同。读数时应注意观察自动报警窗的颜色,假设全窗为绿色可 以读数,假设任意一端出现红色,说明仪器倾斜量超出自动安平补偿范 围,需重新整平仪器方可读数。有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在目镜下方配有一 个补偿器检查按钮,每次读数前按一下该按钮,如果目标影像在视场中 晃动,说明“补偿器〞工作正常,等待2~4s后即可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