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讲评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

备课人:杨红彬

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把握重点,突破试卷中的难点和共性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和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明白错误原因,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典型例题引路,学会规范答题,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辅助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

班:本次考试特优人,优秀人,不及格人。纵观学生的答题情况,正确率高的题目是第一大题的1、3、5、8题,第二大题的8、10、12题和14、16、18题,古诗文阅读除了22题失分较多外,其他题目做的还不错。其中失分最多的题目是第6、11、15和22题。

班:本次考试特优人,优秀人,不及格人。纵观学生的答题情况,正确率高的题目是第一大题的4、8、9、题,第二大题的4、16、18题,古诗文阅读除了22题失分较多外,其他题目做的还不错。其中失分最多的题目是第6、11、15和22题。

二、设疑自探

1、教师公布习题答案(用多媒体出示),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①部分学生的书写较差,卷面不干净占到百分之二十;

②现代文阅读分析题学生理解不深入,不全面,答案不规范:

③作文选材雷同化严重,不能从实际生活中选择生鲜材料,缺乏真情实感;

④一部分学生的阅历和视野面较窄,阅读量少,导致开放性试题不能结合生活实际。

2、学生根据考试情况提出探究重点,师生归纳形成自探提纲:

错误率较高的是:第9、12、14和22题。

3、学生对照答案自探纠错。

三、解疑合探

1、小组内合探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交流纠错心得。时间:5分钟。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讲解做题思路,点评同学对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倡发表不同见解。

4、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教师在学生的点评中相机适当加入讲解,明确: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先让学生自行更正,有难度的可同桌间交流。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讲解。

教师强调病句修改:“防止、避免和杜绝”这三个词和“不”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是错误的,把不删去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

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和失分的原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题目。讨论后看哪些问题还未解决,便进行讲解。并强调做题的方法:

1、记叙文概括故事情节注意事项:

看文章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写人为主的考虑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影响;

记事为主的考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2、题目含义的答题技巧:

a、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b、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线索悬念)

(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c、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等。

《》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先更正,再讨论,然后讲解强调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强调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它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食物就是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作诠释也叫注释说明,它是对概念进行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虹”,课文解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例如: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

•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针对第15题进行方法指导: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特别要注意表示时间、空间、数量、频率、范围、特征、程度等的有关词语。它们往往起修饰限制或补充的作用,平时可用删除法和换词法比较其准确性。

•命题方式:某某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典型题例:“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思路:第一步:表态,不能删去。

第二步:阐释原词表示的意思或内容。(正面说理)

第三步:如果删去,则变成了什么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反面分析)

第四步:该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讲解后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做《说明与检测》上的说明文阅读题进行强化训练。

(三)古诗文阅读:

这些题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不做详细讲解。只强调第22题的答题方法:

•诗词赏析的角度——画面描绘

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绘画面的想象。

答题指导:1、读懂诗歌,理解内容。

2、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扣住画面,发挥联想和想象,加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