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读后感_《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_《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五篇《国家与革命》是191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列宁。《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

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系统阐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革

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

《国家与革命》写于1917年8-9月,1918年5月出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

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加深和激化了资本主义

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和高度集中地垄断经济形势,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正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转变,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加重了对劳动群众的压迫和剥削。战争给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迫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奋起进行反抗对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形势。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提上了日程。

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列宁说,国家是社会

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吧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

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这一段话十分清楚的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

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

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为了捍卫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1916年秋开始,列宁就着手系

统的研究国家问题,《国家与革命》就应运而生了。

在第一章中,列宁依据马克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从国家的产生、特征及其

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国家的本质和消亡等重要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谬论。

第二章,列宁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至1851年革命前后,关于无产阶级必

须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物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批判了机会主义对这一光辉思想的歪曲。

第三章,列宁论述了马克思对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批判了机会主义

分子对公社经验的歪曲,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国家代替旧的资本

主义国家的思想。

第四章,列宁依据恩格斯在几篇著作中对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的补充说明,进一步阐

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第五章,列宁论述了共产主义发展和国家消亡的关系。论证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

义的过度”、“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三个时期的国家的存在,正在消亡和最后消亡的必然性。

第六章,列宁主要揭露和批判了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之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背叛,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关于国家自行消亡这一论断的感想:国家“自行消亡”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这一原理同样遭到机会主义者最粗暴的歪曲。在他们看来,既然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列

宁完整的引述了恩格斯的著名论述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列宁指出,恩格斯说的“自行消亡”

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而是由

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消亡的。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国家

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正压的特殊力量,要使它转变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绝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列宁着重阐述了国家自行消亡与暴力革命之间的关系,强调指出,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作用的论述同国家

自行消亡的理论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的。

最后,在列宁写作这本著作以后的这90余年里,资本主义的这些新的发展、新的变

化是列宁没有估计到的也是列宁不可估计到的,我们要客观的、历史的看待这一论断,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调整就否认20世纪初资本主义曾经出现过的垂死状态。所以,列宁的这一论断在当时是正确的,在现在同样具有伟大的意义。

列宁在他的文章中所谈到的关于国家的功能,主要是指国家在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时

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无产阶级的压迫和俄国苏维埃政权对反革命集团

的镇压等。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的对外功能则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无论是当时的

法西斯联盟还是反法西斯联盟,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形成的,并不是以某个阶级的国际联

合对付另一个阶级的国际联合。换句话说,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对抗,而不是阶级利益的对

抗主导了这场世界大战。可见,国家不仅具有阶级压迫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抵御外来干涉

的对外功能。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他们都没能经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影响最广

泛的战争,因而不可能就国家的对外功能有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注意研究和发挥国家的对外功能和作用。新中

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缺乏认识,

因此对国家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例如在国际交往中,过分强调了以意识形态和阶级斗

争划线,忽视了国家的对外功能与对内功能的差异性。比如说我们过去就没有认识到,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会对外扩张;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会发生摩擦甚至战争。又比如,我们过去总对与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百倍警惕,迟迟不敢对外敞开国门。事实证明,国家间的矛盾与国内的阶级矛盾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并决定了国家的对外和对内功能的不同。

因此,仅仅重视研究国家的某一方面功能是不够的,这将导致我们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出现

偏差。

“二战”之后,联合国诞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逐步成为了调节和解决国际间

冲突(包括贸易冲突)、维护世界正常秩序的国际机构。联合国是以国家为成员构成的,并

通过国际法规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善待,必须成为这个国际大家庭的一员,我国加入TWO,也是这个道理。在我国申请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时,由于我们的认识不够,没有积极要求同时恢复我国在GATT(关税总协定)中

的成员国地位,结果使我国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经过了十几年的艰

苦谈判,我们才得以进入WTO。可见,不重视发挥国家在调节国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就

会付出代价。

在历史上,犹太民族曾遭受过多次“灭顶之灾”,仅在“二战”中就有600万犹太人在纳

粹的大屠杀中丧生,占当时全球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犹太人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社会

的同情,联合国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为建立以色列国扫清了道路,然而也为巴

以之间的“拉锯战”埋下了祸根(目前巴以之间的问题最终也要用分立两个独立国家的办法解决)。以色列国的建立,使犹太人有了自己的祖国,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无家可归的历史,并为永久保持犹太民族的特性和利益提供了保障。可见,国家也是解决民族矛盾的产物和

工具,它具有包涵和延续人类不同民族特性和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

又比如,国家为捍卫民族利益所发挥的作用也生动地体现在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蒋介石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却打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张、杨两位爱国将领出

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而掀起

了全国人民共同抗日的高潮。为了民族利益,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与过

去“围剿”过自己的国民党军队一起,携手抗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功能与民族利益之间的

超乎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