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ppt-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人力资本理论第五次课(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第五次课(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0502876f1eb91a37f1115c41.png)
二、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收益
内部收益 市场化货币收益 (人工效应;配置效应;创新效应;道德效应) 非市场化非货币收益
(改善人的心理、行为、认知、情感等能力,如社交 能力,审美能力)
二、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收益
外部收益 市场化货币收益 个人收益(示范效应) 社会收益(技术扩散效应) 非市场化非货币收益 个人收益 社会收益
D/
D e e/ 教决策
影响教育投资需求的因素
预期收益
教育 成本 D(R1)
D(R0)
学生人数
三、个人教育投资决策
个人教育投资最优决策
等边际原理
教育 投资 e2 e1 U2 U1 当前消费值
三、个人教育投资决策
个人教育投资最优决策
供求均衡(供求曲线)
教育投资 边际成本 与边际收 益率 S S/
二、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收益
影响因素 劳动力市场需求 工作岗位匹配程度 (技术和心理)
二、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收益率的估算
运用收益率计算公式的困难: 成本与收益难以确定 (非货币部分;外部性收益;干扰因素) 估算方法(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明赛尔)
ln Y S X X 2 U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
一、学校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
生产力功能
提高工作能力(人工效应) 提高选择能力(资源配置效应) 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应) 完善人格(道德效应)
一、学校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
筛选功能
教育具有发现、鉴别不同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与能力 差别,并据此对其加以分类,因材施教,颁发相应学历 与能力证明。 入学考试 颁发文凭
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ppt课件
![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64e3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1.png)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新古典人力资本模型研究者,运用边际决策准则, 以边际工人为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对象,得出了要不 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数量多少的决定因素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在 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 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一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 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之后, 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 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 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 私人收益率。 西奥多·W . 舒尔茨1960年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 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论》的主题发言最早将人力 资本纳入经济学的正规核心内容。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首先由费雪(Iring Fisher ) 于1906年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提出,由 于受到种种质疑,这一概念并未得到主流经济学家 的认可。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J.R.Walsh) 在《人力资本观》一书中,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阐 释,并通过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计算了 教育的经济效益。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 初期,尤其在舒尔茨(T.W.Schultz)1960年于美国 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之后,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并成为一种学说。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2e457bc00c22590102029d4c.png)
公共教育支出的优化组合 与合理配置
教育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1、总量上的平衡 2、结构上的匹配:金字塔型、谷仓型、圆 柱型
中国教育结构优化的战略思考
中国就三级教育结构来说,应当在继续 巩固初等教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 展中等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以普及 中等教育为重点,逐步形成“谷仓型”教 育结构。就中等教育内部的普通教育与职 业教育的比例结构而言,则应以职业教育 为重点。
边际成本与 边际收益率
s1 s2
d2 d1 O e
教育投资量
教育投资的供给与需求
3、教育的信号功能
有关发信号问题的假设数据资料
组别 边际产品 所占比例 接受y年教育水平的成本
1组 2组
1q 2 1-q
y y/2
工资作为教育水平的函数 w(y) 2
1
O
y1
y
教育的信号功能
c=y 2 a 1 b 1 a b 2 c=y/2
学校教育与人力资本
学校是人才工厂 教育的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 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个人教育投资的最优决策 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校是人才工厂
1、学校是专门生产人力资本的组织
课堂学习、科学实验等 投入各种要素 (校舍、教学设备、 教师等的劳动)
含有特定知识与 技术含量的毕业生
2、学校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一是提高受教育者 的生产功能;二是对受教育者的能力进行识别与 筛选。 3、学校教育的种类与人力资本类别
私 人 支 出
个人捐赠 间接私人成本:即机会成本
学校教育的收益
教育的收益是指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出 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人力资本而受教育者 本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利益或好处。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3-4章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3-4章](https://img.taocdn.com/s3/m/4c444af5f524ccbff12184aa.png)
(三)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 展和生产的最后决定力量。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发展与社会 密切相关,受其制约。其中,社会是上位范 畴,教育是下位范畴。
一定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状 及趋势、立足于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将来 自己可能选择的发展道路。
西方古希腊的罗马时代,一些朴素的唯 物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原是由物质构成的。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 推崇人的精神和理念,把理念和灵魂看做人 的本原。
中国的思想家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 主要反映在人性的善恶之争上。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所谓人的本质,简言之就是指人之所以 为人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 要理论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 主要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代表人物是我国蔡元培)
“教育独立论”的主要观点是: (1)教育经费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2)教育行政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筛选假设理论”的意义在于: (1)对于文凭筛选功能的重视;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就业时获得 比他人更有利的地位; (3)就职后的在职培训能提高雇员的专业 技术能力; (4)教育文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 一些不完善之处; (5)有利于缩小各群体收入差距、实现收 入均等。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的构成要素
社会是由自然环境、
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
物质 生活
【全版】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推荐PPT
![【全版】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推荐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126c7451e79b8969022657.png)
础和前提
2.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1).18世纪中叶 “ 学习是一种才能、须 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 学徒,索菲不少,这样费 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 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 。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 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 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 产的一部分。”
加而增加 (2)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突出资本通知性假设,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2.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亚当斯密《国富论》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殊能力:体力与熟练程度 将对能力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经济的增长以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为主要依托住转为依靠人力资本所有者身上的知识性要素。
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大规模 相适应 从产权理论看,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
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形成“资本追逐知识”态势。
人力资本的生产=知识的生产
1.知识: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 -what)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aw)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
工业社会 与物质资本联系 工业经济
后工业社会 人力资本联系 知识经济
知识资本与普通资本的区别
知识的取得、开发和使用是有偿的 经济的增长以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为主要依托住转为依
靠人力资本所有者身上的知识性要素。 知识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与最强有力的动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6fd5f6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png)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体就业竞争力的必备手段,更是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更体现在塑造人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上。
首先,教育可以提供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教育体系通过学校、大学等教育机构,为每个个体提供了获取丰富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机会。
无论是基础的识字计算能力,还是专业技能与知识,教育都为个体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平台。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从书本中获取知识,通过实践来掌握各类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不仅能够提高个体就业竞争力,也为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教育塑造人的个性和价值观。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于人格的塑造。
在教育的过程中,个体会接受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教会人们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品质,培养出具有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方式,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此外,教育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本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培养和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渠道。
通过教育,国家能够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各类技能人才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
教育还能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同时,教育也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培养出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国家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然而,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这导致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公平,一些地区和群体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是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滞后性,不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
教育还存在一些功利化倾向,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和分数指标,忽视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教育改革的努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加里贝克尔与人力资本课件
![加里贝克尔与人力资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452b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4.png)
数据和方法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数据来源和质量、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等 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一些实证研究 结果未能完全支持贝克尔的理论预测。
遗漏变量和内生性问题
在分析教育和培训对个人生产率、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时, 可能存在遗漏变量和内生性问题,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差 。
政策效应评估不足
贝克尔的理论在政策效应评估方面相对薄弱,未能充分考 虑政策干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也未能深入探讨不同 政策组合的效果。
入不平等和维护社会稳定。
04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
教育投资与个人收入
贝克尔认为教育投资是提高个人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个 人的知识、技能和生产率,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回报。
教育投资的形式包括正规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和自学等。这些投资方式可以 帮助个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力资本理论。
1960年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后,与著名经济学家戴维德卢 卡合作研究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
。
主要贡献与成就
01
贝克尔在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被 认为是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02
他提出的“时间分配理论”和“歧视经济学”等理论,对经济
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贝克尔还因其对贫困和收入分配的研究而获得多项荣誉,包括
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人口迁移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 战。例如,迁移可能导致家庭分离、文 化冲突、适应新环境等问题。同时,迁 移也可能加剧城市人口过密和农村人口
过疏的问题。
05
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的争议与批 评
理论假设的争议
01 02
个人投资偏好假设
人力资本概述
![人力资本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d016a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6.png)
4.人力迁移投资。人力资源也好,物质资源也好, 其经济合理的配置都不是一次性的静态过程,而 是一个不断经历调整或重新配置的动态过程。所 谓人力迁移投资,就是指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支 出来实现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域间或产业间的迁移 与流动,变更就业机会,以便更好的满足人们自 身的偏好,创造更高的收入。
由于人口与劳动力的迁移改善了人力资源配置的 效率,提高了劳动力的竞技状态从而其边际生产 力,便也属于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同 人力资源是将人力作为财富的源泉看待,是从潜
能与财富关系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人力资本是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
结,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收益 问题。
(2)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兼有存量和 流量的性质;
(3)量的规定性不同: 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表现为一定范围内劳动力人
卫生、营养、保健等服务项目进行投资来恢复维 持或改善提高人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的生产 能力。 就微观层面来说,单个人增加其卫生和保健方面 的支出将会增加其健康资本存量,延长器寿命以 及寿命期的“无病工作时间”,并提高单位时间 的工作效率。 就宏观层面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医疗和卫生方 面的投入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增强器人力 资源的生产潜能。
2. 职业培训,又叫非正规教育投资,所谓职业培 训是指在正式的学校以外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为职 工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而举办和提 供的教育与培训,比一般的正规教育更贴近于生 产实践,更侧重于实际生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 养和提高。
3. 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增进劳动者的知识 和技能、文化与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率。
例如,如果掌握了不同卖着对于商品索取的各种 价格信息,那么一个买着就能够以最低价的价格 购买到该种商品。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cfe200a45177232e60a24b.png)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范先佐著(1999年12月第一版)一、目录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教育、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评说第三节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四节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路第五章教育供给与需求第一节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第二节教育供给与需求第三节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及其调节第六章教育与就业第一节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第二节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第三节我国教育结构的改革和发展第七章教育投资的负担第一节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第三节我国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模式的构建第八章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第一节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内部比例第九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含义第二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第三节教育资源的浪费第四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第十章教育成本与效益第一节教育成本概述第二节教育效益分析1963年国际教育经济学召开了首次教育经济学的国际学术会议。
1966年布劳格选编的《教育经济学书目选注》出版。
1969年苏联经济学家冉明出版了《教育经济学》1972年英国出版了,都柏林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希恩的《教育经济学》,同年,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出版了《教育经济学导论》阐述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科斯坦扬出版了《国民教育经济学》6、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被称为“主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美)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英)布劳格等。
教育与人力资本
![教育与人力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326e05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9.png)
教育与人力资本教育与人力资本:面向未来的投资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它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通过接受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
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核心资源。
具有丰富人力资本的国家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提升经济竞争力。
相比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其价值更为重要。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教育的产物,还包括健康、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途径:1. 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
各国应注重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改善教育环境,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只有通过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 发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有力途径。
通过职业教育,人们可以获取实际操作能力和实用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3. 推动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必备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不断涌现,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人们进行终身学习,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4. 优化教育结构教育结构的优化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
除了注重普及教育,还应注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各个层次的优秀人才。
此外,还应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等。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d9d759d15abe23482f4ddf.png)
教育经济学——范先佐著(1999年12月第一版)一、目录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教育、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第四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评说第三节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四节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路第五章教育供给与需求第一节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第二节教育供给与需求第三节教育供求的矛盾运动及其调节第六章教育与就业第一节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第二节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第三节我国教育结构的改革和发展第七章教育投资的负担第一节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第三节我国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模式的构建第八章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第一节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第二节教育投资的内部比例第九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含义第二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第三节教育资源的浪费第四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第十章教育成本与效益第一节教育成本概述第二节教育效益分析第三节教育效益的计量第四节关于探讨我国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的思考第十一章教师的劳动与报酬第一节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教师的职责与任职条件第三节确定教师劳动报酬的理论依据和原则第四节我国现行的教师工资标准第五节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第十二章学生资助制度第一节学生资助制度的含义、来源及其作用第二节学生资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我国学生资助制度分析第四节进一步完善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对策思路第十三章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第一节二元经济结构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第二节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第三节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立所应遵循的原则第四节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二、教材主干内容走近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关系之运行规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中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教育 医疗保健 劳动力迁移 境外移民入境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Adam Smith)
(1723—1790)
于200年前提出 人力资本的思想
简介: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 系的建立者。 1776年 发表其代表作《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和价值的尺度,是他的 一大功绩。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1957年提出教育程度 与经济收益正相关
( Jacob Mincer )
(1922— )
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 亚大学学者,1957年发 表《个人收入分配的研 究》一文,提出了教育 程度的提高与经济收益 提高的关系。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1959年~1962年间全面系 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 并使之获得特定的含义。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分 析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 Gary S.Becker )
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 大学教授,1992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出 版了题为《人力资本》 的著作,与舒尔茨等人 共同创立人力资本理论。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202 020年1 1月20 日星期 五1时27 分57秒 20.11.2 0
谢谢大家!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1月下 午1时27 分20.1 1.2013 :27Nov ember 20,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2 0日星 期五1时 27分57 秒13:2 7:5720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1 时27分 57秒下 午1时2 7分13: 27:572 0.11.20
20世纪,随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全 球范围内被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由滞后跨入超 前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即人力 资本,并萌发出一个新的经济理论,即人力资 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3:27:5713:27: 5713:2 711/20 /2020 1:27:57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01 3:27:57 13:27N ov-202 0-Nov- 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3:27:5713: 27:5713 :27Friday, November 20, 2020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020. 11.2013 :2713: 27:571 3:27:57 Nov-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0年1 1月20 日星期 五1时27 分57秒 Friday, November 20, 2020
“教育与经济增长”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Social Influencing American Education, Edited by N.B.Herry,Chicago,1961)
( Theodore W.Schultz) “人力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
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劳动力质量越高 人力资本提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效率的改善 人力资本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作用增强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事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 个新学派,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流 派。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学家,提出一 套自圆其说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心的人力资 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人力投资及其 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既要 正视它对人类社会及其思想宝库的贡献,也要 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及其错误的一面。这是 正确对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态度。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020. 11.2013 :27:57 13:27:5 7November 20,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 月20日 下午1时 27分20 .11.20 20.11.2 0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1 月20日 星期五 下午1时 27分57 秒13:2 7:5720 .11.20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 大学教授,1972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 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 者。
( Theodore W.Schultz)
(1902-1999)
舒尔茨的代表作:
“人力资本投资”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March,1961)
美国经济学家费希洛所做的研究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应当增加可能产生最佳预期收益率 的人力资本投资
(“Investment in Man: An Economist’s
(1902-1999)
View”,Social Service Review 33,june,1959)
《教育的经济价值》 (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潜力与经济能量的认识 对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为成本——
效益分析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人力政策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将人力投资资本化 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单化
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 本是通过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其中,教
(1930 —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人力资本的定义
所谓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 一种资本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 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 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 的一种资本。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开辟了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身生产
( J. R. Walsh )
1935年首先在论 文中使用“人力 资本” 这一概念
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 学教授,1935年在《经 济学季刊》发表《运用 于人的资本概念》一文, 完成了对人力资本概念 的第一次正式阐述。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亚当·斯密 • 沃尔什 ✓ 明瑟 • 舒尔茨 • 贝克尔
一、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基础
理论基础 经验基础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舒尔茨所做的研究
1900-1957
物质资本
教育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 政府负担的教育费用所占比重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资本投资的重点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大
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舒尔 茨认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 最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三、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