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灵活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学生准备课本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巩固1.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回顾如何将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

2.提问学生:如何表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第二步:导入新知识1.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

2.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应该如何操作?3.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方法。

第三步:练习演算1.让学生做适当数量的练习题,加深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第四步:拓展应用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2.鼓励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技巧以及如何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应用,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作业《一个数除以分数》相关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分数:分母、分子•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步骤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需要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掌握透彻。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问题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如地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求解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何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3.学生:提前了解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认识,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请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知识。

(2)激发兴趣: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1)引入:简单解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例如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

(2)示范:通过范例计算,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3)操练: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1)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路。

(2)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解题方法,分享彼此的思考。

4. 训练(1)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订正:批改作业,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下节课将继续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品教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自主预习】1、计算:65÷10= 53÷3= 1615÷20= 4039÷26=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 )=(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 ),求( )?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合作探究】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1、32里有( )个31,32小时走了2 km ,能不能求出31小时走( )千米2、2 km ÷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3、1小时里有( )个31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2÷32=2×21×3=2×23=3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小时行( )千米,该怎么算?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12)7、65×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8、所以65÷125=65×512=29、请观察:2÷32=2×21×3=2×23=3 65÷125=65×512=2a.这儿把除法转化成( )运算来计算,除以32=( ) 除以125=( )b.请你观察上面的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①( )没有变化;②( )号变( )号;③除数变成了它的(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一. 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瓶饮料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除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8除以2/3”等于“8乘以3/2”,并解释其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除以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一个数除以分数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口算。

3.解答应用题。

投影出示:小明步行2小时走了6千米。

他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计算后,说出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1.出示例2。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算出每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2)列式。

提问:怎样求小明的速度和小红的速度?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了2千米”。

提问:1小时行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4.归纳方法。

老师: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完成第32页“做一做”第1-3题。

(2)完成练习七第1-8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学生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

2.学生不太明白算理,计算思路不清晰。

3.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

4.学生在做分数除法时,可能会把被除数转化为倒数,除号和乘号改变出错,除数没有改变成倒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的计算分数的除法。

2、全盘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很好的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小组讨论1、怎么样来计算分数除法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回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1、做课本66的1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做第2题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1) 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4、做66页第4题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做好以后请学生进行板演5、根据方程或算式,将应用题补充完整。

1)、120×3/8(),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2)、3/8x=120(),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3)、120+120×3/8(),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三、布置作业做66页第5~7题1、在计算练习中,可增加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在()里填上“>”“<”“=”4/7×1/3()4/7 4/7×4/3()4/74/7÷1/3()4/7 4/7÷4/3()4/74/7÷1()4/7 4/7×1()4/7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说说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1页教学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感受类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小明和小红走路去学校上学,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预设2:小红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预设3:小明和小红谁走得快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是求行程问题中的什么?(速度)怎么列式?预设:2 ÷ (2/3)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预设:路程÷时间 = 速度2、学生自主试算,交流方法。

①利用分数意义和除法意义计算。

2/3小时就是把1小时(3/3小时)走的千米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表示走了2km。

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

2 ÷ (2/3)= [ 2 ×(3/2)] ÷[(2/3) ×(3/2)] = 3 ÷ 1= 3③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

2 ÷ (2/3)= 2 ÷ (2 ÷ 3)= 2 ÷ 2 × 3= 3④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2 ÷ (2/3)= 2 × (3/2)= (2/2)×[ 3/(2/2)]= 1 × 3= 33、3、结合线段图探究算理: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方法③中的2÷2就是求1份走的路程,再乘3求出1小时走的路程,这个算式和线段图表达的意思一样。

预设2:方法④先求1/3小时走多少千米,因为2个1/3走了2千米,所以1个1/3小时走了2千米的1/2,就是2 × (1/2) = 1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3课《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三课,课题为《一个数除以分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灵活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运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的糖果,小红有1/4的糖果,小明比小红多几分之几的糖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讲解“2除以1/2”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计算“5除以1/3”、“8除以2/5”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例2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迁移类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3.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除以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分数在除法运算中的角色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如果一个小球的重量是整个篮球场重量的1/4,那么这个小球的重量是多少?”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展示一个具体的例题,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这个苹果的重量是三个橙子的重量的2/3,请问一个橙子的重量是多少克?”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并解释如何将除以分数转化为乘以倒数。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运算的步骤和关键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解释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答案:1. 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是将除数取倒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2. 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人数= 40 × 1/4 = 10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我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分析题里所含的数量关系,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教学难点:怎样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列式计算,并口述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1)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2)14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3)1的是多少?()看作单位1。

二、新授1、板书课题:列方程解文字题2、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1)分析数量关系提问①这道文字题与刚才复习时的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只是已知未知不同)②硬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为什么?③单位1所表示的数知道吗?④怎样求单位1所表示的“这个数”?(引导学生用设未知数X 的方法来解决)。

使学生明确: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由已知:一个数的是,得:一个数×=?(2)列方程解文字题。

第一步,设未知数为X。

教师板书解:设这个数是X。

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教师板书X×=第三步,解这个方程。

教师板书:(略)第四步,检验:(略)第五步:作答3、小结(1)怎样设求知数?要求单位“1”的量,设单位“1”的量为X。

(2)样根据题意列方程?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

2、一个数的1倍等于2,求这个数。

四、课堂练习练习九第12、16—19题。

五、作业练习九第13—15题。

六、课外思考练习九思考题。

让学生发现规律:第(1)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分数的。

第(2)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个分数分子的3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优质教案.doc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优质教案.doc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自主预习】1、计算:65÷10= 53÷3= 1615÷20= 4039÷26=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 )=(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 ),求( )?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合作探究】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1、32里有( )个31,32小时走了2 km ,能不能求出31小时走( )千米2、2 km ÷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3、1小时里有( )个31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2÷32=2×21×3=2×23=3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小时行( )千米,该怎么算?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12)7、65×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8、所以65÷125=65×512=29、请观察:2÷32=2×21×3=2×23=3 65÷125=65×512=2a.这儿把除法转化成( )运算来计算,除以32=( ) 除以125=( )b.请你观察上面的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①( )没有变化;②( )号变( )号;③除数变成了它的(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概念。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解决相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举一反三,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相关课本。

2.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问题,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概念•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呈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旁辅导,并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第四步:拓展应用•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五步:总结反馈•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

2.思考并解决下面问题:如果一个苹果被分成4份,每份吃掉1/2个,一共吃了几个苹果?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适当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正确的学习方法。

八、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拟情境中演练分数除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采用课后问答、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 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3 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第3 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 页例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 能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3.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法、分析比较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口算下面各题,再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8÷3= 67÷2= 38÷6= 67÷5= 2. 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如果把整数换成分数,你们知道该怎样计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整数除以分数1.理解题意。

(出示例2)小明23小时走了2 km ,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 。

谁走得快些?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判断谁走得快些,要先根据“路程÷ 时间= 速度”求出两人的速度。

求小明平均每小时走的千米数,列式为:2÷23,求小红平均每小时走的千米数,列式为:56÷512。

2. 探究2÷23的计算方法。

(1)画线段图分析,尝试计算。

师: 怎样计算2÷23呢?请同学们试着画线段图分析。

(学生自主画图,小 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小明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预设1 :先求1 个13小时走的千米数,也就是求2 的12,即2×12。

预设 2 :再求1 小时走的千米数,也就是求3 个13小时走的千米数,即2 ×12×3。

预设 3 :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观察、对比,揭示计算方法。

师:从2÷23到2×32,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被除数不变,“÷”变“×”,除数变为它的倒数。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03课时,课题为《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但是对于分数的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从而能够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例题目、练习题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个果园有3颗苹果树,每颗树平均结10个苹果,那么这个果园一共结了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实例,例如:“计算12除以2/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讨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尝试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

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第31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2.使学生经历用线段图帮助思考的过程,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通过计算和对比,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

这节课,我们学习除数是分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出示例2主题图回答: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

要想比谁走得快,我们可以比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求出什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出算式。

小明每小时走:2÷23小红每小时走:56÷5122.数形结合,探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观察,猜测:这两道算式,与我们学过的分数除法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分数除法,怎样计算呢?(2)尝试:计算2÷23,说说方法和理由。

估计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方法: ①模仿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2÷23=2×32=3 ②利用除法商不变的规律:2÷23=(2×32)÷(23×32) ③2里面有3个23(3)数形结合,探究算理,验证计算。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

②怎么样表示23小时走了2km 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23小时走的路程。

)③已知23小时走了2km ,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 ),再算( ) ④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板书计算思路:先求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km 的( ),算式:( ) 再求3个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 ) ⑤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23=2×12×3=2×32=3(千米) 结合算式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3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我们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第3单元的第3节,也就是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

我们会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除以分数的意义,并且学会利用乘法倒数的方法来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除以分数的意义。

我会让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认为的重点是让大家理解除以分数的意义,并且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大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上,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大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主要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大家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答案,让大家能够检查自己的作业。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理解除以分数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谢谢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除以分数的意义。

这是一个数除以分数,不同于我们之前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它表示的是一个数被多少个相等的部分平均分。

这是我们理解这节课的关键。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小组讨论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讲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的应用,如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几个实际问题情境,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第三单元_第0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_第0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0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主要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分数乘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第三单元第0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Pxx页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册Pxx页的相关题目,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阅读:阅读有关分数除法的数学故事,了解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课堂练习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分数除法的巩固与提高。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分数除法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计算:
65÷10=53÷3=1615÷20=
4039÷26=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求()?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合作探究】
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1、32里有()个31,32小时走了2 km,能不能求出31小时走()千米
2、2 km÷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
3、1小时里有()个31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
2÷32=2×21×3=2×23=3
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小时行()千米,该怎么算?
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
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12)
7、65×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
8、所以65÷125=65×512=2
9、请观察:2÷32=2×21×3=2×23=3 65÷
125=65×512=2
a.这儿把除法转化成()运算来计算,除以32=
()
除以125=()
b.请你观察上面的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
①()没有变化;
②()号变()号;
③除数变成了它的()。

c.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想一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填空:32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判断,并说明理由。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3、完成32页做一做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5题第二排。

5、把43L橙汁分装在容量是41L的小瓶里,可以装几瓶?
6、某饮料厂使用一种自动检测仪来检测饮料瓶是否有缺陷,检测一个瓶子所用的时间为251秒。

1分钟可以检测多少个瓶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