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作业(修改稿)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沥青混合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道路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水、抗压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机场、停车场等道路建设工程中。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而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设计方法及实践经验。
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包括抗水、抗压、耐久性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提升。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沥青与骨料之间的充分结合,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水、抗压能力。
2. 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尽量减少浪费材料,避免配料过多或过少造成的浪费。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施工效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也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包括配料比例的确定、骨料级配设计、沥青用量确定、配制方法等环节。
在实际的配合比设计中,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骨料级配骨料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骨料在一定比例下的混合。
通过对骨料的筛分分析及工程技术要求,确定合适的骨料级配,保证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 确定沥青用量沥青是沥青混合料的胶结剂,其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性能。
通过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合适的沥青用量,使混合料达到最佳的性能指标。
在确定了骨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后,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条件,确定合适的配料比例,保证混合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设计混合料的生产工艺根据配合比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混合料的配制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沥青砼面层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一、前言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深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二、原材料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表二2、矿料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表五备注:视密度一栏为毛体积相对密度。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 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 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 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 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 AC-25C 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 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 积组成分析。
3、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1//J/// J///r/J/ JJ // Z/ 不 /7 fFr r - 1AC-25C 型矿质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级配图459筛孔尺寸(mm )2 级配上限级配下限合成级配规范中值95 5 5 . . *70090wOo o o oooO8765 4 32率过通合成级配规范上限 规范下限 规范中值 0 10 0 10 0 10 0 10 0 010 0 10 010 0 100 98 .3 10 90 95 .084 .3 90 75 82 .5 76 .5 83 65 74 67 .9 76 53 .4 38 .1 27 .4 19 .5 13 .8 65 52 42 33 24 1 57 45 24 16 1 66 .5 55 38 29 22 .516 9. 6. 4.47 13 118. 6 03 O51 O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表表六4、绘图法确定油石比以沥青油石比为横坐标,各项技术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见附图)由图可得相应于密度最大值油石比a1=4.4%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油石比a2=3.6%相应于空隙率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3=3.91%,相应于饱和度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4=4.26%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04^^=335%,OAC max=4.66%所以OAC产(a1+a2+a3+a4)/4=4.04%OAC2= (OAC min+OAC max)/2=4.30%OAC=( OAC1+ OAC2)/2=4.17%鉴于本地区气候分区处于热区,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及参照以往经验确定最佳油石比:4.2%综上所述:AC-25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1#料:2#料:3#料:4#料:矿粉=35:27:8:28:2油石比:4.2%四、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油石比4.2%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半小时及48小时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列表如下: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水稳定性指标(残留稳定度280%)满足规范要求,其它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所以通过验证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o。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全面)
根据对调整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的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分析,和沥青析漏试验 结果,由于在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时,没有考虑纤维的比重和含量,一般这 部分会使VV提高0.3%~0.5%最终选用沥青含量6.2%,按此沥青含量进行肯 塔保飞散试验。此混合料能满足要求,具体数据如下:
1号件:△s=3.63% 2号件:△s=4.56% 3号件:△s=3.95%
所以选择A级配增大用油量能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选择A级配,由于在初试油石比中,由于VV过大,VFA偏小,所以在变化
沥青用量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时,按沥青用量6.2%,6.5%,6.8%来制作马 歇尔试验,并在此过程中,对玛蹄脂部分的性质进行了测试(谢伦堡沥青析 漏试验),来综合考虑选取最佳沥青用量。
上限
100 100 75 34 26 24 20 16 15 12
中线
100 95 62.5 27 20.5 19 16 13 12 10
下限
100 90 50 20 15 14 12 10
9
8
对A、B、C三个级配的VCAdrc进行了测定:
A级配: VCADRC=41.6% B级配: VCADRC=41.7% C级配: VCADRC=41.9%
车辙试件试验 按设计好的配合比制成: 300mm×300mm×50mm试件,并在试件上进行渗水和构 造深度及动稳定的测定,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具体数据如下):
项目
单位
实测数据
Cw
ml/min
基本不透水
TD
mm
1.43
DS
次/mm
9016(>6000)
VCA(间隙率)的测定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 肯塔堡飞散试验 渗水试验 构造深度 车辙动稳定度试验
7.2.22.3.2一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矿质混合料配比设计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3.确定各种集料用量 ① 两相邻级配曲线 重叠,等分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3.确定各种集料用量 ② 两相邻级配曲线 相接,连分;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3.确定各种集料用量 ③ 两相邻级配曲线 相离,平分。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4.混合料合成级配的计算和校核
与试算法相同,按图解法所得的各种集料用 量比例,校核计算所得合成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能符合要求,即超出级配范围,应调整各集 料的用量。
感谢观看
5~15
4~8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2. 计算步骤 ① 计算A集料在矿质混合料中的用量比例
找出A集料中占优势含量的某一粒径i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A(i), 而忽略B、C集料在此粒径的含量,即B集料和C集料该粒径的含 量分计筛余百分率aB(i)和aC(i)均等于零。
aA(i) X aB(i) Y aC(i) Z aM (i) aB(i) 0 aC(i) 0
02
确定最大公称 粒径
矿质混合料的 配合比设计
04
确定矿质混合 料的级配范围
03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1. 试算法
基本原理 设有A、B、C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i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分别为aA(i)、aB(i)、aC(i),拟配置的矿质混合料为M,混合料M在相 应筛孔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要求为aM(i)。设A、B、C三种集料在 混合料M中的参配比例分别为X、Y、Z,则得到下面两式:
X Y Z 100
aA(i) X aB( (mm)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检验报告检验:复核:签发:一、概述AC-20沥青路面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三、原材料本次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矿料为桐柏产石灰岩,采用的沥青为韩国产SK-70普通石油沥青。
表1 集料密度测试结果各种矿料和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本次目标配比设计采用的级配类型为AC-20型。
1、混合料级配表3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2、矿料配合比计算确定AC-20的三种级配A、B、C,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38.0%、35.0%、31.9%,三种级配设计组成见表4。
按油石比为4.4%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MA指标,测试结果见表5。
表4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5初始级配的体积分析由表5的数据可知,级配B、C的孔隙率满足3%~5%的要求,级配B、C的VMA 满足>13%的要求,在两个级配中选择4.75mm筛的通过率较大的为设计级配,因此选择级配B为设计级配。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 =2.663 (2)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密度γsa =2.691 (3)预估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油石比Pa =4.4% (4)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 =2.679(5)按比例称取矿料配制级配B ,采用5种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6。
表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6)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测定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绘制沥青用量与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VMA 、VFA的关系曲线,油 石 比密 度4、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由图可知: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为油石比: a 1=4.9% 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为油石比: a 2=4.4% 相应于空隙率范围中值的为油石比: a 3=4.4% 相应于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为油石比: a 4=4.4%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 OACmin=4.1% OACmax=4.7% 由此可知 OAC 1 =(a 1+a 2+a 3+a 4)/4 =4.53% OAC 2 =(OACmin+ OACmax )/2=4.40% OAC=(OAC 1+OAC 2)/2=4.46%综合考虑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5%5、沥青结合料被集料吸收的比例Pba =0.236% 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用量Pbe =4.080%6、检验最佳沥青用量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的厚度 最佳沥青用量的粉胶比FB =1.544有效沥青膜的厚度SA =5.02m 2/Kg DA =7.89μm五、 配合比设计检验1、动稳定度试验试验条件:在60℃、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检验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好嘞,咱们今天聊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吧,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大家放轻松,咱们轻松聊聊。
首先啊,沥青混合料就像是你做饭时的食材。
你得先准备好各种材料,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沥青、矿料、填料,这些都是咱们的“食材”。
想象一下,沥青就像是那浓稠的酱汁,给整个混合料增添了风味。
而矿料呢,像是大米、蔬菜,增加了混合料的口感。
你得把这些材料搭配得当,才能做出美味的沥青混合料。
说到配合比,这可不是随便加几勺就完事儿的。
得有讲究,有时候多一点少一点,口感就完全不一样。
比如沥青的比例太多,混合料就会像是稠稠的粥,不好铺;而要是矿料多了,哎呀,硬得跟石头一样,根本不行。
你得把握住那个平衡,像调味一样,盐多了咸,少了没味,合适才是王道。
然后呢,咱们还得考虑一下温度,沥青可不是随便加热就行。
你要是温度不够,沥青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根本不愿意融入矿料的大家庭;要是温度太高,又容易变得过于活泼,搞得整个配合比都乱了套。
温度就像是咱们做菜时火候的掌握,太大或太小,都不好。
得时刻关注,别让它过了头。
就是咱们的试验。
这一步就像是做完饭要尝一口,看味道对不对。
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都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你想啊,要是配合比设计出来了,结果一试就塌了,那可真是笑话了。
试验就是为了确保,咱们做的每一锅“饭”都是美味的。
结果出来后,心里总算能踏实些,嘿,算是没有白忙活。
设计配合比的时候,还得考虑环境因素。
不同的地方,气候、交通状况都不一样,咱们得因地制宜。
有的地方下雨多,咱们就得选用排水性能好的混合料;有的地方车流量大,那就得选用耐磨的配合比。
这就像是去不同的餐厅,得根据食客的口味调整菜单,才能讨大家欢心。
设计配合比的过程真是一场智力游戏。
你得不断地试错,找出最适合的组合。
有点像捉迷藏,前面找不到,后面突然冒出一个好主意,嘿,原来这就是答案!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慢慢摸索,总会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款。
AC-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报告日期:************检测编号:***************************检测有限公司第1页,共6页检测报告批准:审核:检测:1材料第2页,共6页1.1沥青材料AC-13C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1.2集料筛分AC-13C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破碎卵石、碎石。
破碎卵石规格有:10-15、碎石有5-10,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1.3集料性能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表3 各种集料的实测性能2AC-13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2.1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13C合成级配选用的AC-13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5-10:10-15=5%:42%:29%:24%。
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2. 2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实验按0.5%的间隔取4.0%、4.5%、5.0%、5.5%、6.0%;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实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实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实验结果第4页,共6页第5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图6 稳定度-油石比图7 流值-油石比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OAC1=(a1+ a2+ a3+ a4)/4=4.58%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实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OAC max,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2:OAC2=(OAC min+ OAC max)/2=4.5%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 OAC2)/2=4.5%结论:AC-13C最佳油石比为4.5% 。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h)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一、基本情况该高速公路工程地处华北地区交通干线,拟采用改性沥青SMA作为抗滑表层,按规范规定,首先铺筑长500m的SMA路面试验段,由于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努力,试验路铺筑非常成功,为高速公路正式铺筑SMA路面创造了条件。
试验路铺筑在邻近的二级公路上,路面宽14m,在旧路面上先铺筑了AC-25(F)型沥青混凝土整平层,然后铺筑SMA-16抗滑表层,设计厚度4cm。
二、材料参数与试验1.沥青结合料考虑到高速公路所在地夏天炎热,基质沥青的标号采用与沥青面层原设计相同的进口壳牌沥青AH-70,沥青质量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的A级标准。
改性剂采用性能较好的SBS,SBS 为北京燕化公司国创一号,星型,经过不同剂量改性效果的比较,选择剂量5%,由北京市国创改性沥青有限公司的LG-8型炼磨式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在拌和厂现场加工制作,改性沥青经显微镜观察分散非常均匀,一般小于5μm,试验结果如表1。
2.矿料试验路全部采用高速公路表面层实际使用的材料铺筑。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质地坚硬,表面粗糙,质量指标如表2。
细集料采用人工砂及天然砂,人工砂是玄武岩碎石厂加工的,规格3-5mm,3mn以下的粉尘已经被抽风机吸走,很干净。
由于加工困难,成品率低,所以价格较贵,为碎石价格的两倍,所以使用量不宜太多。
天然砂为河砂,含泥量几乎为零。
矿粉为磨细石灰石粉,细度见配合比设计表,不过由于时处雨季,矿粉不够干燥,使矿粉添加有些困难,需经常由人工帮助敲打。
各种材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从表中筛分结果可见,材料比较规格,规格筛孔以外的比例极小。
改性沥青材料主要指标表13.纤维使用从美国进口的松散木质素纤维,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纤维投放效率及分散效果,纤维由专用的纤维投放设备直接投入拌和机。
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密度为0.6g/cm3。
粗集料的主要指标表2矿料密度及筛分结果表3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确定矿料级配按照SMA-16的标准级配建议,经过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3组冷料仓投料比例,使4.75mm 的通过率大体上为22%、25%、28%,0.075mm 的通过率为10%左右(相当于固定矿粉用量的13%),3组配合比的合成级配曲线如图1,级配计算如表4,材料的配比如下:甲: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52∶28∶4∶3∶13 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9∶29∶5∶4∶13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5∶3l ∶6∶5 分别按这3组级配测定4.75mm 以上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全部矿料的毛体积相对 密度,如表4所列。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优秀)PPT资料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表3、流量测量采用5min
Hale Waihona Puke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3〕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量 从热料仓中取样进行筛分,通过计算,使合成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
合比相接近〔级配符合性要求见表4〕以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 料比例。 表4、生产配合比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偏差
转速的关系进行标定,并形成关系曲线, 选用相应的电机转速进行送料。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如超出此规依定,据应目分析标原因配,合重新比进行计生算产配冷合比料设仓计,调并进速行电混合机料性转能速检验,。 其计算公式为: 二、沥青对混1合#料、生产2配#合集比料设计仓过程: 1φ#-集冷料料输n仓=送中5容0-.积38m系7m数5石〔G屑φ的/=h1标.*准r 流〔量为粒:径≤2cm〕 二、沥青n=混5合.料8生7产5配φ合G比/h设*计r过〔程 粒径>2cm〕 1205==141798对5kkgg/3m/mi#nin、4#集料仓: 筛二网、的 沥筛青n=分混4能合.力料7〔生5即产6每配G小合/h时比*通设r 过计〔的过集程粒料量径〕≤与2混c合m料〕级配、集料品种、类型、集料的洁净程度、筛孔尺寸、筛子的倾角和振荡力有关。 〔3〕确n定=各4热.7料5仓6集φ料G和/矿h粉*r的用〔量粒径>2cm〕 2二8、=1沥33青G8k混-g集/合m料in料生产参配配合比量设计,过单程 位t 300×1h00-0料/60门×(1开-0. 〔高〕度,单位m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4〕确定最正确油石比〔最正确沥青用量〕 AC型混合料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正确油石比OAC、
建材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作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
试设计湖南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组成
【原始资料】:
1、该设计层为高速公路三层式结构的上面层,为防止渗水宜采用密级配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但要求保证足够的抗滑性能。
据此,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13C。
2、气候条件:最高月平均气温35℃,最低月平均气温-2℃,年降雨量为1200mm。
3、材料性能:
(1)沥青材料可供30号、50号、70号、90号的道路石油沥青,经检验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
(2)矿质材料均符合要求。
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下:
【设计要求】
一、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矿质材料的筛分曲线
(纵坐标为通过率,横坐标为筛孔尺寸d i,其在横坐标位置x=d i0.45)。
2、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和结构层位确定沥青混凝土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3、用图解法确定符合级配范围的各种矿质材料的配合比,并根据气候、公路等级等进行配合比调整。
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气候分区,确定沥青标号。
2、根据规范推荐的相应矿质混合料类型沥青用量范围,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马歇尔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测定结果表
3、设计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
高温稳定性性能检验和抗水损害性能检验的方法,及规范要求。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二)矿料级配
• 确定AC-16类型,关键筛孔为2.36mm,通 过率>38为F型(细型),通过率<38为C型 (粗型),查找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
• 实例选用AC-16C型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级配调整的几条原则
• 1、满足关键筛孔2.36控制; • 2、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
出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 a1,a2, a3 , 取平均值作为OAC1 • OAC1=( a1 + a2 + a3 )/3 • ③ 对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未出现峰值(最大 值出现在曲线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对应的 沥青用量a3 ,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的 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②集料性质试验
• 集料筛分采用水筛法。 • 对粗集料按相应规范进行了各项指标试验,
试验项目及结果见表2 ,细集料及填料试验 结果略。 •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颗 粒含量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0~ 4.75mm)或亚甲蓝值( 0~2.36mm 或 0~0.15mm )表示。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马歇尔试件成型
• ①马歇尔试件成型温度控制,各温度对混 合料性质的影响、对试件成型高度的影响。
• ②拌和要充分; • ③同一油石比,每一个马歇尔试件的成型
样品要尽量保持一致,避免离析,以免造 成每个试件的性质不同; • ④严格控制试件高度,62.2~64.8mm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①根据试件多少,试件放入前可将水浴温 度适当调高,饱水后一定要调回60℃
• ②压头饱水
AC-13沥青配合比设计(完整版)
2.1 AC-13C 沥青混合料初试级配设计 设计成 C、M 和 F 三种不同粗细程度的级配结构,具体见附表 2,示意图见附图 1。
附表 2 AC-13C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料堆比例,%
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百分通过率(%)
料仓
C 级配 M 级配 F 级配 筛孔 C 级配 M 级配
4#(10~15)空隙率,%4 Nhomakorabea5
6
VMA 最小值,%
14
15
16
附表 3 中,三个级配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
为 AC-13C,因此,选 C 级配作为目标级配。
共 4 页,第 4 页
2.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附表 5 马歇尔混合料设计试验结果与混合料特性
试验项目
油石比(%)
要求
/
4.0 4.3 4.6 4.9 5.2
检
测
报
工程名称: / 检测项目: 委托单位: 发送日期:
AC-13C 目标配合比设计 /
/
检测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审批: 批 准:
告
页眉内容
检测报告
样品名称
改性沥青、碎石、矿粉、
样品数量 沥青 20kg、矿粉 30kg,碎石各 200kg
共 1 页,第 1 页
样品规格
0-3mm,3-5mm、5-10mm、10-15mm 碎石
签发日期:
页眉内容
备注
审 核:
主 检:
附:配合比设计及检测
1.送样集料筛分和密度试验结果 附表 1 送样集料和矿粉、沥青检测结果
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百分通过率(%)
共 4 页,第 1 页
am-16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
am-16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am16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一、引言am16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级配组成设计对于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这个听上去挺专业的,实际上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不少关联。
大家想想,我们走在马路上,汽车飞驰而过,那些平坦、光滑的路面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靠沥青混合料辛辛苦苦铺成的。
哎,说到沥青,它可真是个奇妙的家伙,既有弹性又能抗压,这样的特点让它在路面上大显身手。
设计一个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就像做一道美味的菜,得考虑原材料的比例、品质,这样才能做到既好看又好吃。
配合比设计得从原材料入手。
这里面包括沥青、骨料、矿粉,咱们可以想象成做饺子馅儿,饺子皮是沥青,里面的馅儿就是那些骨料和矿粉。
想要馅儿好,得先挑选新鲜的材料,骨料得大小合适,太大了包不住,太小了又没口感。
矿粉呢,起到的作用是填补空隙,让沥青更好地粘合在一起。
选好材料,接下来就是比例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找到那个“最佳”组合。
要不然,光有好材料,比例不对,照样没法用,跟过期的酸奶没什么区别,谁喝谁遭罪。
在这过程中,咱们可得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环境因素,像温度和湿度这种变化,都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就好比人穿衣服,夏天穿单衣,冬天穿厚外套,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
沥青也是一样,太热了可能会流动,太冷了又会变得坚硬。
科学家们可是绞尽脑汁,反复测试,最终才能找出适合的温度范围,才能让混合料在各种天气下都能表现出色。
试想一下,如果一条马路在烈日下融化,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设计好的配合比还得经过严格的实验,像是进行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各方面的测试,确保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这就像是在为一场比赛做准备,运动员们得经过无数次训练,才能在比赛当天取得好成绩。
混合料也一样,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才能有个让人信服的结果。
要是哪个环节出错,那可真是大事儿,可能一条新铺的马路就得重新返工,浪费的可是钱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的配合比设计也在不断进步。
现在的技术手段让我们能更精确地控制材料的比例,甚至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判混合料的性能。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法或计算法,求出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 料用量比例。
3) 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作必 要的配合比调整 a.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 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 mm、2.36 mm和 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 限。
2) 测定物理指标: 为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 用量,需要测定各组试件的表观密度, 空隙率, 矿 料间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3) 测定力学指标: 采用马歇尔稳定度仪, 测定沥 青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即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
4) 试验结果分析: A.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以 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以表观密度, 空隙率, 饱和 度, 稳定度, 和流值为纵坐标, 绘制试验结果的 关系曲线,如下图:
n=0
10
70.
50.
35.
25.
17.
12.
8.8
6.3
4.4
通过量 .5 0 71 00 36 00 68 55 7 2 7
(%)
级配 n=0 10 81. 65. 53. 43. 35. 28. 23. 19. 15. 范围 .3 0 23 98 59 53 36 79 38 08 50 曲线 n=0 10 61. 37. 23. 14. 8.3 5.4 3.3 2.1 1.2 通过 .7 0 56 89 33 36 4 7 7 0 9 量(%)
其他等级公路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13 AC—16
AM—13
一般城市道路及其 他道路工程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5 AC—10 AC—13
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详细)
设计说明1.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指南》.2.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按13.2米米~19米米(1号)、9.5米米~13.2米米(2号)、4.75米米~9.5米米(3号)、2.36米米~4.75米米(4号)、0米米~2.36米米(5号)备料.(2)沥青:XX生产SBS改性沥青.(3)矿粉:自产.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4.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17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55-160(℃).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4%,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油石比宜控制在4.3%-4.6%之间,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7.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进行验证,旋转压实仪的单位压力为600KPa,设定旋转压实次数为125次.2012年7月2日一.原材料试验1.沥青试验结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3)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5) 细集料的砂当量试验结果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1.XX高速公路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2.郴宁高速公路AC-20C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AC-20C 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AC-20C沥青混合料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如下:从上图及表中可知,OAC1=4.50%,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厘米ix~OA厘米ax为4.12%~4.50%,因此:OAC2=(OA厘米ix+OA厘米ax)/2=4.31%.取OAC1与OAC2的中值为最佳油石比,得:OAC=(OAC1+OAC2)/2=4.41%.由上述计算确定郴宁高速公路AC-20C的最佳油石比OAC为4.4%.3. AC-20C型在最佳油石比OAC=4.4%时,其各项体积指标与强度指标如下表:(1)马歇尔试验结果(2)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强度、车辙试验结果(3)AC-20C型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验证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及其相关的验证试验,郴宁高速公路路面AC-20C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取为 4.4%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应根据拌和机的除尘效果,确定矿粉的掺量,以使混合集料的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级配一致.主检:审核:审批:2012 年7月2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
试设计湖南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组成
【原始资料】:
1、该设计层为高速公路三层式结构的上面层,为防止渗水宜采用密级配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但要求保证足够的抗滑性能。
据此,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13C。
2、气候条件:最高月平均气温35℃,最低月平均气温-2℃,年降雨量为1200mm。
3、材料性能:
(1)沥青材料可供30号、50号、70号、90号的道路石油沥青,经检验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
(2)矿质材料均符合要求。
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下:
【设计要求】
一、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矿质材料的筛分曲线
(纵坐标为通过率,横坐标为筛孔尺寸d i,其在横坐标位置x=d i0.45)。
2、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和结构层位确定沥青混凝土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3、用图解法确定符合级配范围的各种矿质材料的配合比,并根据气候、公路等级等进行配合比调整。
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气候分区,确定沥青标号。
2、根据规范推荐的相应矿质混合料类型沥青用量范围,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马歇尔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测定结果表
3、设计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
高温稳定性性能检验和抗水损害性能检验的方法,及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