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历代帝王(夏-清)

历代帝王表夏朝商朝灭夏前首领:契(约前2096年-前?)虞舜三十三年-?昭明(前?-前?)相土(前?-前?)昌若(前?-前?)曹(前?-前?)冥(前?-前1875年)[38]王亥(前1874年-前1775年)夏杼十四年-夏泄十二年王恒(前1774年-前1771年)夏泄十三年-夏泄十六年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夏泄十六年-?报丁(前?-前?)报乙(前?-前?)报丙(前?-前?)示壬(前?-前?)示癸(前?-前1618年)庚丁(26)→武乙(27)→文丁(28)→帝乙(29)→帝辛(30)[38]周朝春秋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吾国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春秋主要诸侯国世系:齐国田齐世系:战国诸侯世系:韩国姬姓韩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韩景侯韩虔前408-前400 韩烈侯韩取前399-前387 韩文侯韩猷前386-前377 韩哀侯韩屯蒙前376-前374 韩懿侯韩若山前374-前363 韩昭侯韩武前362-前333 韩宣惠王韩康前332-前312 韩襄王韩仓前311-前296 韩釐王韩咎前295-前273 韩桓惠王韩然前272-前239 韩王安韩安前238-前230 燕国姬姓燕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燕简公载前414-前373燕桓公前372-前362燕文公前361-前333燕易王前332-前321燕王哙哙前320-前314子之前316-前314燕昭王职前312-前279燕惠王前278-前271燕武成王前271-前258燕孝王前257-前255燕王喜喜前254-前222其他资料主要资料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赵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前221年秦国妫姓田氏燕国前11世纪—前222年秦国姬姓韩国前403年—前230年秦国姬姓韩氏赵国前403年—前226年秦国嬴姓赵氏魏国前403年—前225年秦国姬姓魏氏卫国前1046年—前209年秦朝姬姓卫氏宋国前1046年—前286年田齐子姓宋氏中山国?—前296年赵国姬姓鲁国前1041年—前256年楚国姬姓越国前20世纪—前306年楚国姒姓巴国?—前316年秦国姬姓蜀国?—前316年秦国秦朝汉朝三国时期晋朝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北朝唐朝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唐尧:约公元前2200年-约公元前2140年黄帝:约公元前2140年-约公元前2060年少康:约公元前2060年-约公元前2005年多奇:约公元前2005年-约公元前1960年大禹:约公元前1960年-约公元前1900年鲧:约公元前1900年-约公元前1840年禹:约公元前1840年-约公元前1799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约公元前1675年-约公元前1646年太丁:约公元前1646年-约公元前1625年仲康:约公元前1625年-约公元前1600年相: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590年苞:约公元前1590年-约公元前1587年桀:约公元前1587年-约公元前1567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成王:约公元前1042年-约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1020年-约公元前996年周昭王:约公元前995年-约公元前977年周穆王:约公元前976年-约公元前922年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年-约公元前900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厉王:约公元前878年-约公元前84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828年-约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约公元前781年-约公元前771年周平王: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720年周桓王:约公元前719年-约公元前697年周庄王:约公元前696年-约公元前682年周和王:约公元前681年-约公元前676年周始平王:约公元前675年-约公元前66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660年-约公元前6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约公元前685年-约公元前643年春秋五霸之一:鲁庄公:约公元前652年-约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约公元前636年-约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约公元前650年-约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卫庄公:约公元前672年-约公元前662年秦穆公:约公元前659年-约公元前621年秦共公: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秦桓公:约公元前608年-约公元前577年秦武公:约公元前576年-约公元前544年秦康公:约公元前544年-约公元前521年秦昭公:约公元前520年-约公元前508年秦穆公:约公元前507年-约公元前502年秦共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501年秦桓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477年秦襄公: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467年秦声公:约公元前466年-约公元前450年秦出公:约公元前449年-约公元前441年秦元公:约公元前440年-约公元前426年秦哀公:约公元前425年-约公元前409年秦悼公:约公元前408年-约公元前386年秦赵公:约公元前385年-约公元前375年秦简公:约公元前374年-约公元前369年秦孝公:约公元前368年-约公元前338年秦恭公:约公元前337年-约公元前311年秦昭襄王: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约公元前306年-约公元前251年秦庄襄王: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秦嬴政(始皇帝):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惠景帝刘启:公元前187年-公元180年孝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157年孝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孝武帝刘贺: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安帝刘祜:公元73年-公元48年恭帝刘宏:公元47年-公元33年章帝刘启:公元32年-公元5年和帝刘肇:公元4年-公元公元2年殇帝刘志:公元2年-公元公元1年宣帝刘询:公元公元1年-公元5年光武帝刘秀:公元公元25年-公元57年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霍光:公元144年-公元144年宣帝刘弘: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冲帝刘炳:公元146年-公元146年开元帝刘歆: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敬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8年光帝刘科:公元189年-公元190年东安王刘绥:公元191年-公元188年孝安王刘保:公元188年-公元234年文帝刘备:公元235年-公元251年文帝刘芳:公元252年-公元254年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公元240年-公元251年蜀汉: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刘氏夫人:公元263年-公元264年吴国:孙策: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孙权:公元252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291年-公元301年晋穆帝司马衷:公元302年-公元316年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3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应帝司马邺: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45年-公元348年东海王司马越:公元348年-公元349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49年-公元352年安帝司马徽:公元352年-公元355年治平三年:公元360年-公元364年乐安王司马炽:公元364年-公元366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7年-公元371年景帝司马文: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宁帝司马继宗:公元372年-公元373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公元396年孝庄帝司马元顼: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孝武帝司马恢:公元419年-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隆: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符: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宋少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前廢帝刘昱: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宋后廢帝刘昙: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勃勃: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宣帝萧詠:公元550年-公元551年南陈:陈宣帝陈顗:公元555年-公元560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60年-公元589年北魏:魏文成帝拓跋濬: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元帝拓跋绍: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240年-公元251年魏文帝拓跋洪: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260年-公元26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265年-公元290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291年-公元307年魏废帝拓跋洋:公元307年-公元310年魏恭帝拓跋衍:公元310年-公元311年魏殤帝拓跋悛:公元311年-公元318年木真(拓跋猗盖):公元307年-公元318年魏武帝拓跋珪:公元318年-公元336年魏惠帝拓跋颢:公元336年-公元349年魏愍帝拓跋浚:公元349年-公元365年魏献文帝拓跋濬:公元365年-公元372年北海王拓跋亶:公元373年-公元377年元恒:公元377年-公元377年安平王拓跋余:公元377年-公元396年北府王拓跋岩:公元397年-公元398年魏顯詐称帝:公元399年-公元400年魏帝拓跋嗣纂:公元399年-公元409年北部䖍爾干甫:公元399年-公元411年魏献文帝南广:公元409年-公元410年北海王拓跋领:公元410年-公元414年魏穆帝拓跋邈:公元409年-公元425年魏熙事拓跋嗣誉:公元425年-公元430年莫贺朱:公元430年-公元435年魏仁文帝拓跋惠:公元430年-公元451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52年-公元465年魏明元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471年-公元500年北魏末帝拓跋燾:公元471年-公元499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500年-公元501年北海王拓跋洪:公元502年-公元531年东魏帝:公。
中国历代帝王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大秦(320-320)句渠知平赵(1) 庚辰(六) 320秦(352-352)张琚建昌(1) 庚申 352汉(370-370)李弘凤凰(1) 庚申(九) 370蜀(374-374)张育黑龙(1) 甲戌 374秦(393-394)窦冲元光(2) 癸巳(七) 393楚(402-404)武悼帝(桓玄) 建始(1) 癸己(十二) 403永始(2) 癸己(十二) 403 桓谦天康(安)(1) 甲辰(三) 404桓振 (1) 乙巳 405蜀(432-437)程养道泰始(6) 壬申(九) 432吴(485-486)唐寓之 ----(1) 乙丑(十二) 485 兴平(1) 丙寅 486秦(524-527)莫折大提 (1) 甲辰(六) 524莫折念生天建(4) 甲辰(六) 524宋(525-525)元法僧天启(1) 乙巳(三) 525大赵(528-530)万俟丑奴神兽(平)(3) 戊申(七) 528汉(551-552)侯景太始(2) 辛未(十一) 551齐(526-528)葛荣广安(3) 丙午(九) 526汉(528-529)邢果天统(2) 戊申(六) 528十六国(304-439)前赵(304-329)前赵建国于304年,初称汉,319年改称赵.高祖光文帝(刘渊) 元熙(5) 甲子(十) 304 永凤(2) 戊辰(十) 308河瑞(2) 己巳(五) 309梁王(~和) (1) 庚午 310烈宗昭武帝(~聪) 光兴(2) 庚午(七) 310 嘉平(5) 辛未(六) 311建元(2) 乙亥(三) 315麟嘉(3) 丙子(十一) 316隐帝(~粲) 汉昌(1) 戊寅(七) 318和武帝(靳准) 汉昌*(1) 戊寅(八) 318秦王(刘曜) 光初(12) 戊寅(十) 318末帝(~熙) (1) 己丑(八) 329成(汉)(303-347)成(汉)建国于304年,初称成,338年改称汉.始祖景帝(李特) 建初(2) 癸亥 303秦文王(~流) 建初(1) 甲子(二) 304太宗武帝(~雄) 建兴(3) 甲子(十) 304 晏平(5) 丙寅(六) 306玉衡(24) 辛未 311哀帝(~班) 玉衡*(1) 甲午 (十) 334幽帝(~期) 玉恒(4) 乙未(十) 335中宗昭文帝(~寿) 汉兴(6) 戊戌(四) 338 后主(~势) 太和(3) 甲辰 344嘉宁(2) 丙午(十) 346前凉(301-376)前凉建国于301年,376年为前秦所灭,386年复国,次年亡于北魏。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

上古帝王世系表
黄帝世系图表
注:①黄帝之父曰少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取代神农氏为帝,国号有熊。
25子有姓14人。
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②帝喾娶娵訾氏生挚,陈锋氏生帝尧名放勋,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简狄生契。
帝挚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尧, 国 号 陶唐。
尧就位年龄不详,立73年令舜摄政,辟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
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于商,传13世至成汤而灭夏。
周后稷名弃,姓姬氏,舜封之于邰,传16世至武王灭商。
③帝舜名重华,国号有虞,故称虞舜,父瞽叟,继母生弟象。
年30举,用事20年,代尧摄政8年,尧崩3年丧毕,61岁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岁。
④禹姓姒氏,名文命,国号夏后,在位10年。
涂山氏生子启,至桀传17世而亡。
⑤禹和尧均为黄帝的五世孙,舜为黄帝的九世孙,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中国远古帝王

中国远古帝王中国远古帝王中国远古帝王谱-0012007年08年23日 17:27:09 作者:西瓜爸爸中国远古史划分为四个时代:1、原始初民时代。
2、氏族联盟时代。
3、王族分封时代。
4、诸侯争霸时代。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
他们是:盘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氏、燧人氏。
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
其中伏羲女娲政权78帝,炎帝魁隗氏政权6帝,炎帝神农氏政权8帝,史皇仓颉氏政权1帝,九黎蚩尤氏政权7帝,黄帝轩辕氏政权16帝,少昊金天氏政权7帝,颛顼高阳氏政权12帝,帝喾高辛氏政权21帝,帝挚青阳氏政权17帝,帝尧陶唐氏政权6帝,帝舜有虞氏政权2帝。
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
其中夏朝19王,商朝31王,西周13王。
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其中东周29王,楚国27王,吴国7王,越国10王,齐国5王,魏国6王,韩国5王,燕国8王,赵国6王,中山国5王,宋国1王,秦国6王。
书中按时代的顺序,以各时期每个独立政权为单元,每位帝王独立一章,主要介绍该帝王的出生地、生卒年、在位执政年数、立都与迁都、纪元年号、主要亲属关系、执政业绩、死亡原因、死于何时、葬在何地、尊号、庙号、谥号等。
每位帝王执政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出现的历史人物也适当加以介绍。
书中所用《中国远古帝王年表》,是笔者根据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参考王大有先生的《三皇五帝时代》和古文献《竹书纪年》、《春秋》、《左传》、《史纪》等综合制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探讨研究,供您参考。
书中每位帝王的年龄和在位执政的时间均为虚记,读者可以参考本书的纪元年号,根据习惯(虚岁或周岁)确定每位帝王的年龄和在位年数。
限于笔者阅读面窄,书中所选帝王和史料如有不当,还望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
远古历史到底有多远何谓历史,历史就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记录。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远古帝王世系表

远古帝王世系表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
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
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部落政权的代称。
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
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
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
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
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
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
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
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7707-前7653年。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

上古帝王世系表
黄帝世系图表
注:①黄帝之父曰少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取代神农氏为帝,国号有熊。
25子有姓14人。
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②帝喾娶娵訾氏生挚,陈锋氏生帝尧名放勋,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简狄生契。
帝挚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尧, 国 号 陶唐。
尧就位年龄不详,立73年令舜摄政,辟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
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于商,传13世至成汤而灭夏。
周后稷名弃,姓姬氏,舜封之于邰,传16世至武王灭商。
③帝舜名重华,国号有虞,故称虞舜,父瞽叟,继母生弟象。
年30举,用事20年,代尧摄政8年,尧崩3年丧毕,61岁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岁。
④禹姓姒氏,名文命,国号夏后,在位10年。
涂山氏生子启,至桀传17世而亡。
⑤禹和尧均为黄帝的五世孙,舜为黄帝的九世孙,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

上古帝王世系表
黄帝世系图表
注:①黄帝之父曰少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取代神农氏为帝,国号有熊。
25子有姓14人。
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②帝喾娶娵訾氏生挚,陈锋氏生帝尧名放勋,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简狄生契。
帝挚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尧, 国 号 陶唐。
尧就位年龄不详,立73年令舜摄政,辟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
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于商,传13世至成汤而灭夏。
周后稷名弃,姓姬氏,舜封之于邰,传16世至武王灭商。
③帝舜名重华,国号有虞,故称虞舜,父瞽叟,继母生弟象。
年30举,用事20年,代尧摄政8年,尧崩3年丧毕,61岁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岁。
④禹姓姒氏,名文命,国号夏后,在位10年。
涂山氏生子启,至桀传17世而亡。
⑤禹和尧均为黄帝的五世孙,舜为黄帝的九世孙,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中国远古帝王谱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伏羲
7724-7707年号罗奉
娶妻女娲。创立八卦。灭燧人氏,自立.
女娲
7707-76前53年号女皇
北伐共工部落。共工部西逃蓄洪水,而淹天下。废除就婚姻制度,实行以女子为主的婚姻.
奕移
768前5-761前5年号奕移
伏羲曾孙女
师奕
761前5-7前569
奕移之女
太昊
7前569-7前527
前5089-5049(在位41年)
终年66岁
轩辕茴芒(女)
前5068
5016
前5049-5016(在位33年)
终年53
轩辕赤哲(女)
5038
4969
5016-4969(在位70年)
终年70建都长安
轩辕大迥(男){少典}
4993
4936
4969-4936在位34年
终年58,建都千阳
黄夷王朝(姬姓)4965-4513
帝起
2224-2186
帝裘
2186-2165
帝密
2165-2128
女婿舜窃取政权
帝舜有虞王朝有虞氏2128-2071
虞舜
2127-2089
美叔
2089-2071
夏姒姓
姒禹
2071-2026
启
2026-1097
已上是黄河流域。
好滴!恭送兰兰退朝……
长昼
3266-3240
帝散
3240-3209
帝千
3209-3178
桑甘
3178-3141
帝没
3141-3117
杜里
3117-3106
帝牧
3106-3067
中国上古帝王表

中国上古帝王表一、盘古:传说在宇宙空间中飘荡的大黑团乃是浑沌神的身体所化,因而在这个大黑团中浑沌的精灵不死,那精灵聚汇在这大黑团正中悄悄地孕育,也不知道孕育了多少万年,终于在326万7000年前孕生出了一个新的神灵盘古。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大神,上古时期连在一起的地球大陆也被后世的科学家称为盘古大陆。
二、天皇: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兄弟一十三人,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
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三、地皇:姓岳名铿,字子元,以火德王。
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
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
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
四、九头纪人皇:又称泰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以土德王天下。
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
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五、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
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岭,布五岳。
六、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七、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
八、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
九、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
十、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
(一)钜灵氏/巨灵氏(二)句强氏/句疆氏(三)谯明氏(四)涿光氏(五)钩陈氏(六)黄神氏(七)拒神氏/巨神氏(八)犁灵氏(九)大騩氏(十)鬼騩氏/鬼隗氏(十一)弁兹氏/掩兹氏(十二)泰逢氏(十三)冉相氏(十四)盖盈氏(十五)大敦氏(十六)云阳氏(十七)巫常氏(十八)泰壹氏(十九)空桑氏(二十)神民氏(二十一)倚帝氏(二十二)次民氏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在位年表(供参考)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前7084(丁巳)……元年……前7083(戊午)……二年……前7082(己未)……三年……前7081(庚申)……四年……前7080(辛酉)……五年……前7079(壬戌)……六年……前7078(癸亥)……七年……前7077(甲子)……八年……前7076(乙丑)……九年……前7075(丙寅)……十年……前7074(丁卯)……十一年……前7073(戊辰)……十二年……前7072(己巳)……十三年……前7071(庚午)……十四年……前7070(辛未)……十五年……前7069(壬申)……十六年……前7068(癸酉)……十七年……前7067(甲戌)……十八年……前7066(乙亥)……十九年……前7065(丙子)……二十年……前7064(丁丑)……二十一年……前7063(戊寅)……二十二年……前7062(己卯)……二十三年……前7061(庚辰)……二十四年……前7060(辛巳)……二十五年……前7059(壬午)……二十六年……前7057(甲申)……二十八年……前7056(乙酉)……二十九年……前7055(丙戌)……三十年……前7054(丁亥)……三十一年……前7053(戊子)……三十二年……前7052(己丑)……三十三年……前7051(庚寅)……三十四年……前7050(辛卯)……三十五年……前7049(壬辰)……三十六年……前7048(癸巳)……三十七年……前7047(甲午)……三十八年……前7046(乙未)……三十九年……前7045(丙申)……四十年……前7044(丁酉)……四十一年……前7043(戊戌)……四十二年……前7042(己亥)……四十三年……前7041(庚子)……四十四年……前7040(辛丑)……四十五年……前7039(壬寅)……四十六年……前7038(癸卯)……四十七年……前7037(甲辰)……四十八年……前7036(乙巳)……四十九年……前7035(丙午)……五十年……前7034(丁未)……五十一年……前7033(戊申)……五十二年……前7032(己酉)……五十三年……前7031(庚戌)……五十四年……前7030(辛亥)……五十五年……前7029(壬子)……五十六年……前7027(甲寅)……五十八年……前7026(乙卯)……五十九年……前7025(丙辰)……六十年……前7024(丁巳)……六十一年……在位起讫:公元前7024——前699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32-6666
骊连氏政权
泰望
6666-6631
施公
6631-6前598
团良
6前589-6前5前54
冠象
6前5前54-6前51前5
团伏
6前51前5-6477
赫胥氏政权
伏义
6477-64前50
口义
64前50-641前5
肆口
641前5-6384
归纹
6384-6367
伏秧
6367-63前52
团口
6前532-6323
正式称帝,剿灭九黎蚩尤政权。武力威胁炎帝皇朝的神农氏第8任皇上姜榆罔交出管理国家的政权。建立北征荤粥,南过长江,西达甘肃东到东夷的大国。死后葬于河北涿鹿.
姬蔡
4506
4437
4476-4437
创二十八星宿.黄帝历(农历).60龟甲纪年法,也就是天干地支.攻打九黎蚩尤氏第五任皇帝姜虫离
姬琢
4467
4413
4258-4219在位40年
炎帝后裔姬贯俞重用外戚,宠信姜恙文,结果他操纵朝政,撺掇政权。从此黄帝政权被炎帝后裔夺取.
姜成契
4246
4184
4219-4184在位36年
炎帝后裔
酉纥谅
4206
4140
4184-4140在位45年
也是炎帝后裔,
祁江阳
4164
4106
4140-4106在位35年
也是炎帝后裔,皇帝王朝混论,斗争严重.少昊部落强大起来.皇帝政权被迫北迁
帝起
2224-2186
帝裘
2186-2165
帝密
2165-2128
女婿舜窃取政权
帝舜有虞王朝有虞氏2128-2071
虞舜
2127-2089
美叔
2089-2071
夏姒姓
姒禹
2071-2026
启
2026-1097
已上是黄河流域。
4609-4558在位51年
终年71建都南天门
姬邦卉
4579
4513
4558-4513在位45年
终年66建都云州.吞并仓颉氏,蚩尤氏,少昊氏,魁槐氏,神农氏
黄帝王朝(姬姓轩辕氏)
共15帝461年国王称黄帝.4513-4053年
姓名
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姬芒
4543
4476
4513-4476在位39年
帝犬
4018-3983
帝磬
3983-3947
帝
3947-3918
帝琨
3918-3885
畅葵
3885-3825
匠敬
3825-3790
传位给外甥
颛顼王朝(高阳氏)3790-3380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颛顼
3790-3380
宥
3748-3695
焙央
3695-3659
上强
3659-3631
苟羿
3631-3596
伏羲氏政权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伏羲
7724-7707年号罗奉
娶妻女娲。创立八卦。灭燧人氏,自立.
女娲
7707-76前53年号女皇
北伐共工部落。共工部西逃蓄洪水,而淹天下。废除就婚姻制度,实行以女子为主的婚姻.
奕移
768前5-761前5年号奕移
伏羲曾孙女
师奕
761前5-7前569
奕移之女
太昊
7前569-7前527
伏羲氏第六政权
风和
前5175-前5151
节氏
前5151-前5117
太河
前5117-前5073
大耀
前5073-5035
社会开始混换
节芒
5053-5008
开始两帝并存,5008年被炎帝部落消灭。
少典王朝(轩辕氏)5114-4936
姓名
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轩辕枪术(女)
前5114年
前5049年
依昌块
4135
4075
4106-4075在位32年
黄帝族后裔。三苗九黎族和少昊部落联合进攻黄帝政权.
祁号次
4101
4053
4075-4053在位23年
炎帝后裔东夷少昊氏攻占中原地区,黄帝族被迫北迁.黄帝政权结束
东夷少昊王朝(己姓金天氏)4053-3790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长清喾
4053-4018
4052率本部25族,联合炎帝后裔共工部,祝融部,夸父,蚩尤九黎,三苗讨伐黄帝政权
师奕之子.
昊婴
7前527-7前52前5
太昊之女,在洪水中被淹死
少昊
7前52前5-7前509
太昊之孙,创十二岁星
风节
7前509--7481
伏泰
7481-7444
进入陶文时代
羲昊
7444-7403
再次发洪水,
印枪
7403-7361
大庭氏政权
新印
7361-73前5前5
贤者得其国,部落有贤人可代代统治部落
広印
尊卢氏政权
秦枪
6323-6288
革池
6288-62前54
枪兰
62前54-6228
三那
6288-6196
革兰
6196-6178
纵欲过度而死
祝融氏
赤禅
6178-6141
洛枪
6141-6124
附前
6124-6110
洛前
6110-6078
伏羲氏第四政权
桑味
6078-6044
混沌氏
伏纪
6044-600前5
随裔
立库
2899-2865
将肃
2865-2836
巴加
2836-2799
帝挚王朝(青阳氏)2799-2357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姜角
2799-2771
姜继
2771-2741
姜裘
2741-2706
姜呛
2706-2680
姜凯
2680-2641
咣口
2641-2600
向妹
2600-2586
山叭
2586-2561
姜孤
面对外族入侵,组织远征团。
象伟
7024-6990
节触
6990-69前5前5
伏案
69前5前5-6931
曲秦
6931-6896
随秦
6896-6871
晁安
6871-68前56
垂涎伏安美色,最终被架空权利,68前56年在狩猎中被伏安推下悬崖摔死.
栗陆氏政权
伏安
68前56-6826
起望
6826-6801
河圭
6801-6732
姬号
4396
4330
4366-4330在位37年
姬本之子,姬常夺位后把他分封到汾水,后他起兵谋反,五路大军讨伐姬常.杀之夺回地位.
姬淦
4354
4303
4330-4303在位28年
编著医学巨著《内经》没编完就累死了..后失传.后人附会编《黄帝内经.>>
姬传茸
4328
4279
4303-4279在位26年
他母亲身体不好,一直住在有熊,他也在有熊长大.又称有熊氏.完成内经.后来他上山采药掉入深渊.只留下部分衣物,百姓痛惜说他飞升上天,成龙而去.并建衣冠冢.
姬贯俞
4306
4258
4278-4258在位21年
重用外戚炎帝皇朝的后裔使姜氏把持朝政,酿成内乱,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纵欲过度而死。
姜恙文
4238
4219
姓名
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姬黄夷(男0
4965
4900
4936-4900在位36年
终年66岁,建都轩辕谷
姬大号(男)
4925
4861
4900-4861在位40年
终年65,建都甘肃镇原
姬节过(男)
4884
4813
4861-4813在位49年
终年72,建都陕西姬塬
姬号泽(男)
4840
4774
4813-4774在位39年
73前5前5-7271
随象
7271-7224
晚年安于享乐被人赶下台.
柏皇氏政权
伏显
7224-7191
励精图治
可塑
7191-71前59
人民公仆
郁
71前59-7143
兢兢业业
佘蓄
7143-708前5
虽然努力,但社会开始混乱,最后抱病而亡。
伏羲第二政权中央氏国都象城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象团
708前5-7024
长昼
3266-3240
帝散
3240-3209
帝千
3209-3178
桑甘
3178-3141
帝没
3141-3117
杜里
3117-3106
帝牧
3106-3067
姗先
3067-3045
森浸
3045-3025
谣
3025-3003
亲义
3003-2971
上施
2971-2952
森辈
2952-2923
山回
2923-2899
终年67,建都雷牙
姬葛应
4793
4741
4774-4741在位34年
终年53建都黄龙
姬回祥
4768
4706
4741-4706在位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