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1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重要微知识点课件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重要微知识点课件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

商业发展受限原因分析
政治因素
古代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政府通过重农 抑商政策限制商业的发展,以维
护自身的统治。
经济因素
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 主导,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需求 有限,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文化因素
古代中国重视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的发展,轻视商业和商人,形成了 不利于商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城市商业繁荣
唐宋时期,城市商业达到了巅峰。长安、洛阳、扬州等城 市成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聚集了大量商人和手工业者,市 场繁荣异常。
乡村集市发展
唐宋时期,乡村集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在集市上出 售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同时购买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 乡村经济得到了有效促进。
商路畅通与海外贸易
唐宋时期,商路畅通无阻,海上丝绸之路也达到了巅峰。 商人们通过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长途贩运和海外贸易 ,推动了国内外市场的繁荣和交流。
税收制度改革促进市场繁荣
减轻商业税负
01
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改革,减轻商业税负,提高了商人的盈利能
力和投资积极性。
促进商品流通
02
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扩大了市场规模,为商业
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刺激消费增长
03
税收政策的调整也刺激了消费增长,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市场需求。
政府支持民间金融创新举措
在乡村地区,定期集市逐渐兴起,为 农民提供了交易农产品的场所,同时 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地域性市场形成与扩大
区域性市场形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域性市 场逐渐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商 品在市场中交流,促进了区域经 济的互补和发展。
市场扩大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商品流通 的加速,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商 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展,推 动了商业的繁荣。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2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2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19/1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ou!
2019/1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材料二: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与一农工业作争之夺人劳,动即力田亩之中 少一耕稼之人。”
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 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目的:
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 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①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材料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
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利大于弊
促进了农业发展, 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 维护了封建政治稳定。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 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 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 收财货。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 数十项,或数百顷。
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

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②西汉:推行盐铁酒专卖和重征商税等经济政策, 抑制富商大贾;
汉代:商人依然不能做官,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购买 田地,而且需要向政府申报财产,交纳财产税。如果 申报不实,被人揭发,全部财产就要被没收,还要被 罚戍边一年。
③明清:实行专卖制度、加征商税、破坏经 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

合作探究四:海禁、闭关锁国比较
相同 不同
海禁
闭关锁国
原因
经济:自然经济抵制;政治:巩固统治;思想: 天朝上国自居
内容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官方贸易
后果 原因 内容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妨碍了,阻碍了,使近
代中国落伍 抵御倭寇
对付东南沿海反清势 力,防范西方殖民者
允许外人来华(玉米、 禁止外商,广州十
甘薯、烟草等)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经 济 政 概念解读 策
重农


之 分
抑商
重农抑商
也包含其副业:家 庭手工业
农业为本业;重视农业,鼓 励农业发展。
工商业是末业;限制工商业发 展。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 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 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7-18世纪中西不同
政治
经济 对外关

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达顶峰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 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海禁”、“闭关锁国” 闭目塞听,盲目自大
固守重农抑商 政策

重农抑商之展望


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压制民营手工业和商业
——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成为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瓶颈;
固守传统,中国已渐显危机
重农抑商之评价
1、封建社会初期:利大于弊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1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ppt版本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1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ppt版本

山西商帮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 --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 --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 --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 --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 --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以上材料说明了明清商人群体怎样的特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为什么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之下,我国商业 仍旧能够蓬勃发展?
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政 治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西



以上图片反映出政府对商品交易政策怎样的变化?有何 意义?
政府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有利于商业的 繁荣
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经 济
贝币商朝
形状逐渐规范
刀币-战国 时期 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
半两钱秦朝
货币开的元规通宝范-和纸币的出现纸和币-应用促进了商大业清的宝繁荣
唐朝
宋朝
古代货币发展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有何意义?

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通涿发郡展的原因——交
永海
608年 河



长安

洛阳 605年

济渠

在河运方面,有哪些 重要的河道运输?
商人群体越来越活跃,且具有优秀品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谢谢
淮 河
605年 沟
江都
610年
江南
长 余杭 河

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重要微知识点课件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重要微知识点课件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04
历代重农抑商政策变革与调整
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初步形成
秦朝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鞅变法中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通过奖励耕织,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 业活动,奠定了秦朝及以后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基础。
汉朝承袭秦制,进一步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均输法、平准法等加强了 对商业的控制和限制。
商业与农业的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商业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商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存在矛盾,商业 的繁荣往往会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
商业发展的抑制因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抑 制,如交通不便、货币制度不健全、 政策限制等。
重农抑商政策起源及初衷
重农抑商政策的起源
重农抑商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提出“重农抑商”思 想。
促进农业与商业的融合发展
政府可以鼓励农业与商业的融合发展,如发展农业观光旅 游、农产品深加工等,实现农业与商业的良性互动。
06
案例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 事件中的体现
案例一: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措施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 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础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01
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
基础。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02
受技术、工具等条件限制,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出有限

农业税收是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03
古代中国以农业税收为主要财政收入,商业税收相对较少。
商业发展与抑制因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2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22张PPT)

——
此借立国 事端意初 实累比海 大无驱禁 错辜鳄严 黄。,。, 遵 宪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二)“海禁”政策
1.含义: 2.表现:
3.影响:
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②消极(主要):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以极端保守 和封闭的面貌进入近代。 •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小试牛刀
1、西汉初年,政府曾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
时期,更明确指出:“黄金珠玉,机不可食,寒不可衣,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
D 济政策是(
A.工商皆本
) B.农商皆本
C.重商抑农
D.重农抑商
2、《汉书﹒ 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
D 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
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说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小试牛刀
3、清代康熙曾经下令,限令南洋一带商人须三年内回国,
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更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
D 人,不准回籍”。以上政令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重农抑商政策
民农则重(稳定)重,公重则轻少私私、义中,央少集私义权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财安产土丰富重)迁,、其便产于复管则重理(不轻易)徙,重徙则死
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利听于从国号家令安),全不令则不可以守(守卫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doc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教学目的】1. 让学生熟练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并形成正确的评价。

2. 让学生科学认识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评价。

2. ,海禁” iOo【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古代的经济政策整体把握土地制度演变历程,全面掌握“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学会正确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深刻理解“重农抑商”政策能长久得到实行的原因,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緞”政策,知道“闭关锁国”并非禁绝对外贸易,科学认识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二、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1) 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的私有土地。

是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2) 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占有的土地。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居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3)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掌握的土地。

居被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

三、关于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

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四、“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评价1、“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主要表现(1) 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 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1)

“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保持 “真不二价”的诚信传统。(北有同仁堂, 南有庆余堂)
徽商兴起的条件
一、地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 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二、人地矛盾尖锐;
三、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 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 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 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 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概况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从下列古籍中感悟先秦中国古代商业的状况
• 1. 神农氏作……日中原为始市社,会致晚天期下,出之现民物,物聚交天换 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 2.殷人“肇牵车牛,远商服朝贾善于用经,商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1、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2、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4、货币政策(李渊,开元通宝,开元不是年号,是开辟新纪
元的意思)
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融合
唐三彩钱柜
涿郡

济 608年


朝 大
长安

洛阳 605年



605年 沟
6江10余都年杭江南河
运 河 的 开 凿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
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 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 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 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票 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

[新编]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1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测试题(新人教必修2)6

[新编]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1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测试题(新人教必修2)6

第4课 1 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1.徐州汉邦旅游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三国时期D.唐朝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汉朝时张骞通西域,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本题答案应选B。

2.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

“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

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①注重商品质量②制作精细③信誉极好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理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选制之精”、“往易货物……不迟疑”等信息即可回答。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③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④集镇和夜市的兴盛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解析:D。

①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②发生在西汉时期,③出现在明清时期,④发生在宋朝以后,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④③4.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交通发达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C.商业繁荣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材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可知B项正确,依据“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等信息可知A、C两项正确。

D项中的“开始”与南宋的史实不符,故选D项。

5.(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农民拥有所有 权
特点: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
4.土地兼并问题
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府(封建)
限制:只能限制, 无法消除
反抗 授田
地主
反抗
自耕农
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含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
方式:买卖、赏赐、强占
土 影响: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农民起义

影响税收
D 市是
A、扬州 B、泉州 C、福州 D、广州
3、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C
A 4、商周时实行的井田制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5、中国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 不包括
B A.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B.使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C.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A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要解决吃饭问题

并 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应对政策:抑制兼并,分配土地,保证税源
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
2、授予农民土地:北魏→隋唐:均田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3、改革赋税制度:鱼鳞图册(后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无法根除原因:土地私有制,准许买卖
二、“重农抑商”



抑制商业和手工业

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 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商业的发展土地制度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知识经纬知识清单古代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国王将土地层层封授,受封者只可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

(3)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前594年,鲁国规定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时商鞅变法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_①_。

自此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

(4)秦汉到明清基本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社会两极分化。

政府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

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__②__,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2、“重农抑商”(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推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 ___③___”,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西汉:汉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时期,规定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加重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茶、盐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___④___的发展。

3、“海禁”与“闭关锁国”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实行“海禁”,禁止人民出海与外国互市。

清初为镇压东南沿海抗清斗争,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又将沿海居民内迁。

清朝长期实行“___⑤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而日益落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4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且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常考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

这一部分题目,题型较为灵活,除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之外,关键考查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考生需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知识点总结1.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派劳动产品。

(2)夏商西周①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井田制:此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儿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2.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①表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②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影响: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3.“重农抑商”政策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日益严重。

2.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与练【重点讲解】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这种政策既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1.含义: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

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

2.原因: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3.主要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对商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限制商业的规模和影响;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手工业部门和商业种类实行官营制度,独占专利,不许商人染指;对民营商业和手工业征收重税;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精品课件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中国融入世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GDP增长率:2002年-8% 增长率: 增长率 年 % 2003年-9.1% 年 % 2004年-9.5% 年 % 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 外资增加: 年 月 用外资5700亿美元 用外资 亿美元 进出口增口: 进出口增口:2004年9月,进口 年 月 进口416亿美元 亿美元 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 亿美元, 出口 亿美元 增约30% 增约 %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闭关锁国 统治需要: 统治需要:为防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 合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政治根源: 政治根源:统治脆弱导致的外强中干 经济根源: 自然经济较稳定, 经济根源: 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 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解读) 课标要求 解读) 解读
1、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 、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 及其影响, 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的原因。 缓慢的原因。
一、基础知识梳理补充 基础知识梳理补充 1.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哪几种形式?各自地位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哪几种形式?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哪几种形式 如何? 如何? 2.历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有哪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有哪 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些?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3.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闭 如何评价闭 原因 如何评价 关锁国政策? 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积极 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 起了一定自卫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 外来的侵略。 外来的侵略。 消极 这一政策妨碍了我国开拓海外市场, 这一政策妨碍了我国开拓海外市场,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隔绝与落后于世 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隔绝与落后于世 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归纳【拓展延伸】“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异同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井田制的特点:(1)一切土地属于国家;(2)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3)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4)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

实质:国王为代表的奴隶制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

(根本原因)(2)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

(3)各国税制改革和变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直接原因)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确立背景: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①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出现②周王室衰微,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③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2)确立过程:①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弊端及应对:①问题:土地兼并。

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③作用: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1)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直接目的)(2)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4.提出、发展:(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首倡。

(2)发展:西汉时,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以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强化:明清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最新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

(最新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

2021/7/26
4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北魏隋唐
明朝 2021/7/26
基本史实
5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分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基本史实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 公社所有
夏商西周 一切土地属于 奴隶制国家建立 “井田制” 国家
井田制瓦解, 春秋战国 封建土地私有
措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政府专卖制度;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颁布“贱商令”。
2021/7/26
13
材料三 教材第18页“历史纵横”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在明清时期产生 了什么消极影响?
历史现象:在封建时代,政府抑制商业、压制 商人,商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消极影响:破坏了民营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 界潮流。
会的进步。
2021/7/26
17
学习 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 延伸 较有道理?为什么?
第一种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
多于阻碍因素,其中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传统的儒家思想。
有利:如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如儒家
的农本思想,安居乐业、“父母在,不远游”等思想。
第二种观点:明清时期的专制政策,阻碍了自给自足
(1)原因: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 力、影响农业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目的是保护 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 封建统治。
(2)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了封建制度,
维护了国家统一;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影响到明清时期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论重农抑商政策 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论重农抑商政策 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晁错《论贵粟疏》
原因六:商人不事生产,与农民争夺土地和财 产;商人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与王侯交往,威 胁统治
原因分析深入一点:
总结: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 1,经济:农业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农民是封 建国家赋役征收的主要来源,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 力,与农民争夺土地和财产,影响农业生产,危及 封建统治· 2,政治:商人流动性大,不便管理,不利于中央 集权 3,根本: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是自然经济 的必然结果 4,思想:法家“抑商”的主张和儒家“重义轻利 ”观念的影响
材料三: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 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 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 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
原因三:民众从事农业有利于公法的确立(法 治);民众从事农业不易迁徙,便于管理和赋 税的征收
原因分析深入一点: 材料四: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 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 ,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 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 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2,原因: (1)海禁(对内防范):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统治
(2)闭关锁国(对外防御):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认为天朝大国,无需对外贸易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压抑”之下的异变
1,商业领域出现“商业革命” (1)宋朝时期:①时空限制被打破—— 市坊的界限、早市夜市;②政府直接监 管被打破;③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明清前期: ①出现大批工商业市 镇; ②出现商帮 (3)晚晴时期: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 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吕氏春秋.上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1 为什么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我国商业仍能逢勃发展1 徐州汉邦旅游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汉朝时张骞通西域,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本题答案应选B。

2 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

“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

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①注重商品质量②制作精细③信誉极好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④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理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选制之精”、“往易货物……不迟疑”等信息即可回答。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③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④集镇和夜市的兴盛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解析:D。

①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②发生在西汉时期,③出现在明清时期,④发生在宋朝以后,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④③4 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 交通发达B 会子得到广泛使用C 商业繁荣D 长途贸易开始出现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材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可知B项正确,依据“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等信息可知A、C两项正确。

D项中的“开始”与南宋的史实不符,故选D项。

5 (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这说明( )A 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B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解析:C。

北宋允许商人及其子弟参加考试及“榜下捉婿”现象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的结果,故C项正确。

6 (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但是“禁入省会”、“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结果“每岁通市不绝”。

这一现象表明( )A 海外贸易管制相对宽松B 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C 清廷海外贸易占据优势D 海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解析:A。

根据材料“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结果‘每岁通市不绝’”可知,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制还是相对宽松的,故A项正确。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 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 88%。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解析:A。

材料反映出盐商家庭比较注重科举取士,说明这些盐商家庭希望通过科举跻身官宦之家,改变社会地位,故A正确8.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解析:D。

题干中“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说明汉代固守抑商政策,唐代则有所松动,故D 项正确。

9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反映出当时( )A 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B 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C 贱商观念有所改变D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解析:C。

材料没有体现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故A项错误;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得出贱商观念有所改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故D项错误。

10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了社会关注。

某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可看出明政府曾开放海禁,有条件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

A、B、D三项与史实不符。

11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通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 “生民在勤,所宝惟谷”C “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D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解析:C。

题干材料中作者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农商都很重要,故C项与题干相符;A、B两项反映的是重视农业,暗含重农抑商之意,故排除;D项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衣食是人民的根本”,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2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这说明( )A 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B 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C 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D 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解析:A。

汉高祖时期,抑制商业的发展,但到汉文帝时,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政府虽然抑商,但商业仍有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汉文帝对待商业的态度,故B项错误;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说明汉高祖实行抑商政策,故C、D两项错误。

13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这表明北宋( )A 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 抑商政策的执行有所松动D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解析:C。

从材料看出,在北宋时商人从政府部门购置通行证,凭证支盐、销售,由此可直接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材料反映盐业专卖必须征得政府同意,可排除D项。

14 生活于明末的周起元说:“我穆亩(明穆宗)时除贩夷之律。

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

”这反映出他认为( )A 海外贸易会扩大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B 限止海外贸易会导致走私猖獗C 有限度的海外贸易带来了很大的收益D 为防止白银外流应行禁海之法解析:C。

题干材料表明,明朝时期有限度的海外贸易,使海外的“异物”“金钱”纷纷流入中国,这既有利于商人,也增加了政府收入。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5.(2018·景德镇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

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而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部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

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对外贸易的格局。

材料二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

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

——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一“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得出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得出海上交通的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得出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得出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

答案: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二“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得出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防止台湾反清势力的角度进行补充。

答案: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清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岛倭入掠”和“日本……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2)问,由材料二第一段可以看出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由材料二第二段可以看出开禁对贸易、百姓生计、人口迁移和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

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和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