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精神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治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从脏腑功能的角度来看,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肾主藏精,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常都可能影响到精神心理状态。

例如,心的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肝气郁结则可能使人情绪抑郁、烦躁易怒。

气血津液的失常也是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气血不足会使心神失去濡养,而气滞血瘀、痰浊内生等则可能阻塞心窍,导致思维混乱、情绪失控。

情志内伤更是直接影响精神心理的关键因素,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会损伤相应的脏腑,进而引发精神心理问题。

中医内科学在诊断精神心理疾病时,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则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情志状态等;切诊通过触摸脉象来判断病情。

综合这些诊断方法,中医能够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

在治疗方面,中医内科学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情志疗法等多种手段。

中药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常用归脾汤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使用逍遥散来疏肝解郁。

针灸推拿则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恢复脏腑功能。

例如,针刺神门、内关等穴位可以宁心安神,改善睡眠;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疏解肝气,缓解情绪。

情志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一大特色。

中医强调“以情胜情”,即通过一种情志来克制另一种情志。

比如,喜悦可以克制忧愁,愤怒可以克制思虑。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志状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引导和调节患者的情绪。

此外,中医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调理。

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病的中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人总是有七情六欲,当人们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各种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可以归纳为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哀、乐、惊、恐、愁"等几种情绪。

当某一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影响到人体内部脏腑的平衡。

比如一个人过度生气或焦虑,初期会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发红等症状,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肝火大动,火灼伤阴,炼液为痰,严重时痰迷心窍,进而出现心烦失眠、坐卧不安、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症状(1)气郁痰结,痰蒙清窍。

【主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语无伦次,时喜时悲,哭笑无常,不知秽洁,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多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方药】顺气导痰汤加减:茯苓9克,法夏9克,陈皮6克,甘草6克,胆星9克,枳实9克,香附6克,郁金9克,菖蒲6克,远志9克。

【方解】由于思虑太过,所求不得,肝气被郁,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神明,故出现种种精神异常的证候。

痰浊中阻,故不思饮食而舌苔薄腻。

痰气郁结,则脉弦细或弦滑。

方中半夏、陈皮、胆星、茯苓利气化痰,香附、菖蒲、枳实、郁金解郁开窍,甘草、远志养心安神。

若失眠不寐者加磁朱丸12克;便结者加生大黄6克;神识不清者加白矾3克。

(2)肝火挟痰,上扰心神。

【主证】素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

突然狂乱无知,语言颠倒,叫骂不休,甚至毁坏器物,不食不眠,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数。

【治法】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方药】生铁落饮加减:生铁落15克,胆南星9克,瓜蒌30克,橘红9克,石菖蒲6克,川军9克,元参12克,川连9克,茯苓9克。

【方解】暴怒伤肝,肝火暴张,火盛痰结,上扰神明,蒙闭清窍,则狂乱无知,胡言乱语,毁坏器物。

肝火暴盛,上扰清窍,故头痛、面红、目赤。

不食不眠,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数、大,均属痰火壅盛,阳气独胜之象。

方中生铁落镇心平肝,胆南星、瓜蒌、橘红清涤痰浊,菖蒲、茯苓宣窍安神,元参、川连养阴清热,川军泻热通便。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自拟通达汤系列方治疗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 出现的闭经泌乳症状
• • • • 通达汤系列1号方(基础方):三棱、香附、川牛膝、鸡血藤; 2号方:1号方加苍术、石菖蒲、炒白术; 3号方:1号方加八月札、绿萼梅、 玫瑰花; 4号方:1号方加枸杞子、山茱萸。
• 本方在活血化瘀调经的前提下,再根据辨证分型, 配以清化湿热,豁痰消脂,理气逐瘀和相应的方 药,标本同治,正本清源,故能取效
• 柴胡桃仁汤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
–能有效缓解患者TD症状 –用柴胡疏肝解郁;龟板滋阴清热生津,濡养筋 脉;桃仁活血行血;疏通经络;胆星清热化痰 通络。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 双通汤在减轻体重的增加、通经、通便等 方面都取得了可重复性的疗效 • 以大黄蔗虫丸和当归芦荟丸为基础,进行 加减组成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什么是根治? • 精神疾病发作一次治疗后再无复发 • 精神疾病复发的比率大约是84%
中医对精神病治疗无效吗?
•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 精神疾病的产生,是一定的内在病理之邪所致
•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一是掌握病机,二是掌握病 理,两者结合起来,即是中医的标本兼治的大法, 也是根本治疗手段
第三代(如氯氮 平、奎硫平)
EPS/TD较少
不升高
疗效较广
精神分裂症
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 肝损 • 肥胖 • 闭经、泌乳、性功能障碍 • EPS • TD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 中医药治疗精神障碍早在公元前3~2世 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木郁达 之”, “生铁落饮”治疗狂证之“热盛”。 后世医家则论述更多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丁瑛 主任医师

现代医学所说的精神疾病、神经症以及部分心身疾病也就是中医所 论的神志疾病。“神志”即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感活动, 是属于人的大脑的特殊机能活动范畴。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中医药结合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是通过阴阳平衡来维持的,而精神疾病往往是阴阳失衡所致。

五行学说则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而精神疾病通常与环境因素有关。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信息传导的通道,而精神疾病可能是由于经络阻塞导致的。

这些理论为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

例如,柴胡、香附等中药可以舒肝解郁,安神定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益智仁、茯苓等中药则可用于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对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调节气血运行,针灸可以缓解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症状。

例如,悬灸、合谷穴针灸可以缓解焦虑症的症状,百会穴针灸可以改善抑郁症的情绪。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药的另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人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舒缓神经,改善精神疾病的症状。

例如,捏脊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推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三、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认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同样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调理中医药在治疗精神疾病时注重整体调理,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调整患者的体质出发,提高患者的整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在现代社会中,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产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情志过激等因素密切相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某个脏腑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影响到情志,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比如说,心主神明,心的功能失常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慌、健忘等精神症状。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如果肝气郁结,就容易出现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可能导致思维迟缓、乏力、食欲不振等。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可能引起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

那么,中医是如何利用中药来调理这些问题的呢?首先,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来选方用药。

中医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属于何种证型,然后针对性地选择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其中的柴胡、白芍、当归等药物可以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对于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归脾汤是常用之方,其中的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等能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其次,中药的运用注重药物的配伍。

通过不同药物的相互搭配,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

比如,在调理肝气郁结时,常将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青皮、郁金等与养血柔肝的药物如白芍、当归等配合使用,以达到气血同调的目的。

再者,中药调理还会考虑到药物的性味归经。

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性味,以及归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作用于相应的脏腑经络。

比如,寒性的药物如黄连、黄芩常用于清热泻火,治疗心烦易怒等症状;热性的药物如肉桂、附子常用于温补肾阳,改善畏寒、精神萎靡等。

除了方剂和药物的运用,单味中药在调理精神心理疾病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等。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在现代社会,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情志内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调理精神心理疾病需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从脏腑功能的角度来看,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肾主藏精。

如果这些脏腑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比如,心脾两虚可能会引起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肝郁气滞可能会导致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问题。

中药调理精神心理疾病,常常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归脾汤。

归脾汤中的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可以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等能够养心安神。

通过调理心脾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精神状态。

肝郁气滞的患者,逍遥散是常用的方剂之一。

逍遥散中的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作用。

服用后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调节气血的运行。

除了方剂,单味中药在调理精神心理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烦失眠的患者;远志能益智安神,常用于健忘、惊悸等症状;茯神能宁心安神,对于心神不宁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中药调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药物的配伍和用量。

不同的药物相互搭配,可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物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辅助调理精神心理疾病。

比如,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可以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可以艾灸太冲、期门等穴位。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节在精神心理疾病调理中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度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近年来,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

本文将就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整合。

首先,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针灸、中草药、推拿和气功等方法。

其中,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功能和平衡的方法。

通过针灸可以调整精神疾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一些研究也发现,针灸可以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中草药在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比于西药,中草药治疗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许多中草药具有镇静安神、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作用,可以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心理状态。

然而,中草药的应用也需要严格的剂量控制和个体化调配,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推拿作为中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也受到一定的认可。

推拿通过按摩和调整经络,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理心脑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推拿可以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压力和疲劳感。

但是,推拿的治疗效果受到操作技术和治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传统的中医技术,气功也被广泛运用于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中。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达到调和阴阳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气功的练习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和专业指导,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减轻症状。

然而,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中医技术的治疗效果主要是个体差异性的,对于一些特定的症状,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其次,中医技术的治疗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疗程和耐心的调理,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中医技术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引言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

传统中医学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或郁火内生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独特而古老,通过平衡人体的阴阳和调整气血运行,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中医草药疗法中医草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症状,中医医师会选择不同的草药配方来治疗患者。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何首乌、黄芪和当归等,它们具有滋补和养心安神的作用。

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冲泡后,患者可以口服。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渗入体内,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

草药疗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并调整气血的运行,针灸能够起到平衡阴阳、舒缓症状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冲、涌泉和神阙等。

在进行针灸疗法前,中医医师会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然后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刺激。

刺激的方法可以是用针刺、轻轻按摩或者灸烧等。

针灸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采用。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且有效的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通过手法的推、拿、揉和按摩,能够刺激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调整气血的运行,达到平衡阴阳、改善精神状态的效果。

推拿按摩疗法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尤为有效。

比如,对于抑郁症患者,医师通过按摩头部的阳明穴和内关穴,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和抑郁情绪。

同时,推拿按摩疗法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帮助消除疲劳。

草药浴疗法草药浴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将中草药加入到热水中,让患者浸泡在其中。

热水和中草药的气味和温度会刺激肌肤,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被患者吸收。

草药浴疗法的特点是安全、舒适且易于接受,因此广受患者欢迎。

中医调理精神疾病的独特方法

中医调理精神疾病的独特方法

中医调理精神疾病的独特方法精神疾病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健康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困扰。

而中医作为一种悠久而独特的医疗体系,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念来调理精神疾病。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精神疾病的独特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首要方法是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辨证分析,找出病因所在,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同的精神疾病,中医有不同的辨证方法,并针对具体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二、药食同源在中医调理精神疾病过程中,药食同源是一项独特的方法。

中医认为,食物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调理精神疾病。

中医倡导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食物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

例如,对于精神疲劳的患者,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人参、枸杞等;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的食物,如山药、酸枣仁等。

通过食物的调理,可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提升治愈精神疾病的效果。

三、穴位按摩中医强调身体的经络系统,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在调理精神疾病时,中医常常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提升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位,该穴位通过调理脾胃,可以缓解焦虑的症状;对于抑郁症患者,可以按摩太冲穴位,该穴位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可以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

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地刺激人体的自愈能力,加速精神疾病的康复过程。

四、精神疗法中医调理精神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就是精神疗法。

中医强调身体与心理的相互关系,认为精神的不良状态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精神疗法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精神疗法包括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

例如,中医认为音乐可以温暖心灵,患者可以尝试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稳定情绪。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方法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治疗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1.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

中药治疗的原则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根据不同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具针对性的药方。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黄连等,这些中药具有舒肝解郁、调节气血的功效。

2. 针灸治疗: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神门穴、心兪穴等,这些穴位与情绪调节、心理舒缓有关。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身体来调整气血流通的方法。

它可以舒缓压力,促进放松,改善精神状态。

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可以通过揉捏掌心、抚摸心脏区域等方法来舒缓情绪,缓解焦虑症状。

4. 草药泡脚:草药泡脚是一种中医常用的疗法,通过泡脚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精神状态。

常用的草药有菊花、熟地黄等,这些草药具有镇静安神、安抚情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即结合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生活调理。

中医认为,精神疾病是机体失衡的表现,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强调预防精神疾病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注意调养身体,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例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合理饮食等都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为基本原则。

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草药泡脚等都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

同时,中医也强调通过心理疏导和生活调理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重要的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整体状态,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精神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精神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常用中药包括柴胡、郁金、香附等,常用 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具有疏肝 解郁、调和气血的功效。
针灸治疗
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抑郁症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刺 激相关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达到疏肝 解郁、宁心安神的目的。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不断 增多,显示中医药在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复 发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加强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
加强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 深入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制,明确有效 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 依据。同时,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推 动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创新发展。
VS
应用研究
在应用研究方面,应注重临床实践的积累 和总结,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开展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加 强中医药在精神疾病康复期的应用研究,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焦虑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焦虑症与心胆气虚、痰火扰心等有关,治疗以益气镇惊、清 心豁痰为主。
常用中药及方剂
常用中药包括人参、茯苓、石菖蒲等,常用方剂如安神定志丸、黄连 温胆汤等,具有益气养心、镇静安神的功效。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焦虑症同样具有显著疗效,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调节脏腑 功能,达到镇静安神、舒缓情绪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 等原则设计临床试验, 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
靠性。
受试者选择
明确受试者的纳入和排 除标准,选择符合要求
的受试者进行试验。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采用中药复方或单味 药治疗,同时设置对照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

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与整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源的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传统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防治结合,以及平衡、和谐的医疗理念使得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整合。

中医技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借助于草药、针灸、推拿和气功等手段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改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中医技术通过调整养生、调理情绪、运动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医草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医师可以配制出不同的中药方剂,如黄连、佛手、五味子等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这些中药具有舒缓神经系统、平稳情绪、减轻焦虑等作用,并且相比于化学药物,中药更加温和,对患者身体的副作用较小。

其次,中医针灸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也有一定效果。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经络和内分泌系统,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针灸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于情绪性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中医推拿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按压身体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帮助清理经络、排除淤血,增强气血的流通,从而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推拿可以缓解焦虑、紧张和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最后,中医技术中的气功也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气功通过各种呼吸法、动作和冥想等方式,调整患者的气机和精神状态。

气功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增强体质,提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通过气功的练习,患者可以达到心静神宁的状态,从而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中医草药、针灸、推拿和气功等技术在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流通,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而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且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在治疗精神疾病中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通过选择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脑部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精神压力、调整情绪的效果。

针灸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进行。

二、草药疗法中草药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药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衡引起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草药配方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草药疗法需遵循中医药的理论,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配方,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规律。

三、气功疗法气功作为中医的一种辅助疗法,对于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修炼人的身心有着独特的作用。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平复心神,增强抵抗精神疾病的能力。

气功疗法需要长期坚持,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四、精神疏导中医治疗精神疾病还注重精神疏导,通过言语、动作或观察等方式引导患者寻找内心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找到合适的排解病因的方法。

精神疏导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于治疗精神疾病同样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起到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的作用。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身体的平衡。

总结:中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且有效,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并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调节作息和饮食,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更好地治疗精神疾病,重返健康的生活轨道。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导言: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疾病。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传统以及其中药、针灸等传统治疗技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以期为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中医治疗传统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传统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中医治疗精神疾病首先要平衡阴阳,调理气血。

1. 中草药疗法中草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例如,菖蒲、柴胡等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黄连、黄芩等草药则常用于治疗焦虑症。

这些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生物化学过程,从而起到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另一种传统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插入细针,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头针、心脾穴等穴位常被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等精神疾病。

针灸疗法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对精神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二、现代医学的进展现代医学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面。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影响人体的化学物质,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心理治疗则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问题,改善精神健康。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现代医学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例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抗焦虑药物则常用于治疗焦虑症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改善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纠正他们的不良思维模式,改变其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此外,其他心理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中医治精神病案例

老中医治精神病案例

老中医治精神病案例引言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病患心理和行为的疾病,现代医学对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但是中医治疗精神病并非没有效果。

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医生可以运用中医药和中医特色治疗手法有效地治疗精神病。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介绍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和效果。

通过对该患者的观察和治疗过程,探讨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案例描述患者张某,女,32岁,初次来就诊时主述“情绪低落、思维混乱、言语紊乱已有半年”,患病期间有过多次幻觉和被迫性思维,曾到多家医院就医,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患者此前无显著阳性体征,情绪波动剧烈,愤怒、激动,有自伤行为,多次出现意识模糊,是高危的临床状态。

在丈夫强烈陪同下,患者来到中医诊所进行治疗。

1.中医诊断根据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患者张某的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腻,脉象弦细,结合患者的言语紊乱、情绪低落、多次幻觉和意识模糊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的“癔病”范畴。

2.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思路是调整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针对患者张某的病情,制定了“疏肝理气、益脾养血、安神定志”的治疗方案。

主要采用针灸、中药、推拿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手段。

(1)针灸疗法:采用神门穴、足三里、心包六等穴位,辅以温针、耳穴埋压等针灸手法,以舒缓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状态。

(2)中药治疗:选用归尾黄精、女贞子、柏子仁、黄连、茯苓等药物,调配成汤剂,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服用。

(3)推拿疗法:采用揉腹、推脊、擦拭心包等推拿手法,帮助患者畅通气血,舒缓情绪。

(4)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引导患者调整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3.治疗过程在治疗的初期,患者张某情绪波动较大,时而兴奋,时而消沉,对治疗态度消极。

医生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引导,逐渐建立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患者开始逐渐接受了中医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张某出现了耐药性的症状加剧,其幻觉和被迫性思维变得更为频繁,出现了自伤行为。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异常的疾病。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理论视角下的精神疾病研究中医药学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基础,注重以防治为主,重视个体的整体健康。

在中医药理论视角下,精神疾病被视为由内因外感、情绪失调、脾胃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的病症。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以及通过药物治疗和针灸等手段,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

二、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经典疗法1. 方剂治疗:中药方剂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小柴胡汤”用于治疗抑郁症,具有温中解郁的作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改善气血瘀滞,调节情绪失调等。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

例如,《素问·移精变气篇》中记载的“足三阳经”的针灸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平衡气血,改善精神状态。

三、中医药在特定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案例1. 抑郁症治疗研究: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某项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方面相对较好。

中医药在调整情绪、促进气血运行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 焦虑症治疗研究:中医药在焦虑症治疗中也有着一定的进展。

例如,针灸治疗在缓解焦虑症状、调节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四、中医药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前景中医药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由于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念和治疗理念,能够根据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药对心身疾病的疗效也得到了很多临床实践的验证。

总之,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其理论基础和经典疗法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与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中医药与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中医药与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近年来,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发病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与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医药理论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中医药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体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认为情志失调是精神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核心思想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可以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恢复阴阳平衡的目的。

二、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气血循环,活化神经系统,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

例如,梁溪封禅疗法可以通过针刺梁溪穴来调整心脾胃肠,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

2. 中药治疗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也有独到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可以开出针对性的中药方剂。

例如,治疗抑郁症可以选用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方剂,通过调节肝气、舒缓气滞,改善患者心情。

三、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在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中,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首先,中医药治疗注重个体的整体调理,将疾病看作是机体失衡的表现,因此更能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中医药治疗疗效稳定,副作用较小,能够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减轻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最后,中医药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理、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策略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具有互补的作用,综合应用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可以作为辅助疗法与西医药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来缓解症状,同时结合西药进行药物调控。

综上所述,中医药与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证施治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类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心神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导致的。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等治疗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辨证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进行的。

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通过辨证可以确定病症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1. 证候分析中医将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类,常见的证候包括心悸、失眠、焦虑、抑郁等。

针对不同的证候,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2. 体质辨识中医注重患者的体质辨识,通过观察舌苔、脉搏等来了解患者的体质特点。

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中医可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

二、施治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灵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白芍、川芎、当归等,它们有活血化瘀、平肝养心等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患者的情绪。

2. 针灸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精神疾病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穴、神经血管反射区等。

3. 推拿推拿是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来调理患者的气血循环,舒缓精神紧张状况。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捏、按、搓、揉等。

4. 气功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调整身体姿势等方式来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

常见的气功有八段锦、五禽戏等。

三、中医辩病案例以下是一个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辨症案例:患者小明,男性,25岁,抱怨头晕、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通过中医辨证,确定其为肝郁气滞、心火偏盛所致。

治疗方案:通过舒肝理气、清心泻火的方法来治疗。

方剂为柴胡泻肝汤加味,同时针灸足三里、内关穴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头晕减轻,睡眠质量提高,情绪稳定。

随着病情好转,治疗方案会有所调整。

总结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精神疾病是指各种由心理、生理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病理状态,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传统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医疗体系,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理论等。

根据中医药理论,精神疾病多与情志、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

因此,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的顺畅运行,可以治疗精神疾病。

二、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主要采用中药方剂的形式。

其中,一些具有镇静、安神、补肾等功效的中药,如黄连、白芍、当归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此外,中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调配,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也被广泛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刺激,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流通,消除瘀阻,从而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

例如,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位来增加人体的体力和抵抗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舒缓患者精神压力,促进气血流通,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

例如,头部按摩可以缓解患者的头痛、失眠等症状;脚底按摩则可以调理患者的心脾功能,缓解焦虑和情绪波动。

三、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的典型方案1.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逍遥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当归、陈皮、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安神的功效。

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失调和情绪波动,逍遥散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 足三里穴位针刺治疗焦虑症足三里穴位位于下肢的胫骨前肌腹内侧,是治疗焦虑症的常用穴位之一。

通过在足三里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焦虑症状的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阴、阳性症 状都有效
第三代(如氯氮 EPS/TD较少 平、奎硫平)
不升高Leabharlann 疗效较广12精神分裂症
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EPS TD
13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精神障碍早在公元前3~2世纪的 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木郁达之”。后世 医家则论述更多
中西医结合运用西医药的特长,疾病的检查、诊 断方法,明确疾病的诊断,再用中医的辨证论 治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气滞血瘀、脏腑归属 等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1
病例:
患者:男性,23岁 主诉:凭空闻声、行为异常5年,近1月夜眠
差,冲动、打人 自18岁起病,曾两次住院治疗
2
一.中医能根治精神病吗?
什么是根治? 精神症状发作一次经治疗后再无复发。 精神疾病复发的比率:大约84%。
3
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
全盘肯定:中医能除根 全盘否定:中医治疗无效
9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
治愈 复发
10
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时间 第一次发作 第二次发作 多次
1~3年 3~5年 长期, 甚至终生
11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EPS/TD
催乳素
第一代(如HPD、 EPS/TD严重 CPZ等)
催乳素升高
疗效
仅对阳性症状 有效
第二代(如利培 EPS(TD)与 升高 酮、齐哌西酮) 剂量有关
4
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
5
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误区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精神疾病的产生,是一定的内在病理之邪所致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一是掌握病机,二是掌握
病理,两者结合起来,即是中医的标本兼治的 大法,也是根本治疗手段
6
三.中医能治疗哪些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神经症
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息风止痛的功效,主 要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神昏.肝阳眩晕.耳鸣头痛. 心烦不寐及癫痫狂燥,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抗 复发作用
18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针灸合并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 选穴:百会穴,听宫穴(双侧),翳风穴(双侧)
19
2.抑郁症
1、抑郁情绪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外在表现:兴趣的下降或缺乏
27
焦虑症
副作用
嗜睡、过度镇静 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 运动的协调性减低
28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
电针加心理疗法治疗 取穴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水沟,用
平补平泻法
29
四.中医对药物副作用的贡献
TD 肥胖
30
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长期慢性治疗过程中发生(数月或数年) 异样的不自主运动综合症
32
EPS及TD的发生率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EPS发生率为50%-70%
新一代药物EPS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对内 分泌系统等的影响已引起关注
TD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 性病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平均于抗精 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
33
% TD发生率
60
50
经典药物的TD发生率
7
1.精神分裂症
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 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8
精神分裂症
通常意识清晰 智能尚好 自然病程迁延,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的过程
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终生患病率:6.55‰ 我国目前患者:近700万 性别比:女:男=1.6:1
特征为口—舌—颊
也可以表现为躯干或四肢舞蹈或指划样动作 可在服药,减药或停药时发生
31
TD
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性病 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
平均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 影响因素: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年龄(老
年人、儿童和青年人更易发生),人种(黑人 >白人;非洲最高,欧洲次之,亚洲最低), 伴发疾病(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个人 敏感性等 急性EPS与以后TD的发生成正相关
---住院病人的患病率22%-33%
22
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分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郁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
23
抑郁症
不良反应
抗胆碱能副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心血管副作用 性方面的副作用 体重增加 过敏反应 过量中毒
24
抑郁的中医治疗
20
抑郁症
思维和行为的抑制---抑郁综合征的伴随症状
焦虑情绪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睡眠
感等)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疼痛)
21
抑郁症
全球有抑郁症患者约1.2-2.0 亿 WHO(1996)在中国的调查发现抑郁症的患
病率已经达到7% 初级保健中的抑郁障碍患病率>10% 躯体疾病中的抑郁障碍
16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改良葛根液 组成:葛根、赤芍、丹参、川芎、冰片、黄芪、
茵陈蒿、柴胡、当归、银杏叶 葛根液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

17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牛黄宁宫片是一种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性 高的治疗精神病的中草药
组成:牛黄、瑚珀、珍珠、蒲公英、大黄、猪 胆膏、黄连、黄芩、朱砂、雄黄等27味中药
14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选用当前确有疗效的西药予以治疗,即急则治 其标
可同时施以中医的辩证论治,即可减少西药的 副作用又可增加疗效
15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
当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一是涤痰开窍 一是活血化瘀 两者合而用之 但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而对一般的精神障碍则多
从心肝脾肾四脏论治,或是疏肝解郁,或是养心安 神,或是清热泻火,或是健脾补肾等等,通过辨证 论治多可收到一定疗效
电针治疗重症抑郁 而电针与氟西丁治疗无显著差别 取百会和印堂穴 电针有明显的抗郁作用
25
3.焦虑症
焦虑障碍患病人数超过15%,其中
约有8-10%的人罹患恐惧障碍 有5%的个体发现有广泛性焦虑障碍 有1-3%的个体患有强迫症(强迫障碍)
26
焦虑症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 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 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多虑平
年轻病人 老年人
56%
40 29%
30
20
10
5%
0 1
15%
3

34
Kane 1988, Jeste 1995
TD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办法,一旦出现应认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