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颌间固定与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颌间固定与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2 0 2 湖 南省衡阳市 , 4 10 解放 军 19 6 中心医院 口腔科
况 、 口度 、 张 颞颌关节 区疼痛 、 口腔牙龈炎等对 比观察 和 x线片定期复查 。 1 统 计 学 分 析 应用 S S 1 . 4 P S1 . 0版统 计 软 件 , 数 对 据 进行 x 检验 。 2 结 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1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 . 2 析。 I 均 期愈合无感染 , 间固定组 和坚 固内固定组 颌 没 有 明显差 异 。 2 拆除颌 间结扎时两组 的张 口度 比较 术后 4周 . 2 拆除 结扎 。颌 间 固定 组张 口度 ≥ 3 m的 比率 为 7m 1%(/ 8 。 0 7 6 )坚固内固定组张 口度 ≥ 3 m的 比率为 7 m 9 %(9 5 ) 4 4 / 2 ,两 组 间 有 显 著 的统 计 学 差 异 ( P< 00 ) 但 3 . 。 5 个月后复查两组张 口度均 ≥ 3 m, 7 m 差异 无显著性。 23 两组颞颌 关节 区疼痛发生率 比较 术后两组颞 . 颌 关 节 区疼 痛 发 生 率不 相 同 , 间 固定 组 颞颌 关 节 区 颌 疼痛比率为 6 %(5 6 ) 6 4/ 8 ,坚固内固定组颞颌关节 区 疼痛比率为 8 4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2 , 24 两 组 口腔牙 龈 炎 发 生 率 比较 术 后 两 组 口腔 牙 - 龈 炎 发生 率 也 不 相 同 , 间 固定组 术 后 牙龈 炎 发 生 比 颌 率为 6 %(4 6 ) 5 4 /8 。坚 固 内 固定组 术 后 牙 龈炎 发 生 比 率为 1%(/ 2 , 2 6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0 5 。 P . ) 0 3 讨 论 颌 间弹性牵引复位 固定对恢复咬合功能及促进 骨折愈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 但其仍然存在着很多 缺点 : 固定时间长 , 可引起颞颌关节退行性变 , 从而导 致关节区疼痛和张 口受限 ; 固定期间易引起 明显的上 呼吸道通气 障碍 , 并且降低 了所有的动态呼吸值及平 均吸气呼气量 ; 患者进食 困难 , 引起营养不 良使体重 下 降 明显 : 口腔卫 生 差 . 而易 发生 牙 周病 及 龋病 。 从 因 弹性 牵引只能颊侧单方牵 引而致使 下颌下缘 向外侧 倾斜从而不能恢复原理想咬合关系。 另外对一端无 咬 合 关 系或 无 牙殆 患 者 将无 法进 行 或 效果 欠 佳 切开复位后骨间钢丝内固定效果较难保证 , 只有 在采取双平行结扎或交叉结扎时才较稳定 , 同时辅以 2 以上颌间弹性牵引或颌 间结扎 , 周 保证 咬合关系的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评价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评价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评价摘要:目的,针对颌骨骨折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坚强内固定术在治疗颌骨骨折时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坚强内固定术在治疗颌骨骨折的中的效果。

结果20例患者中12例患者的软组织均达到了I期愈合,愈合率高达93.33%,通过检测发现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状态良好,咬合力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在术后无任何过敏或者排斥现象。

结论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字:坚强内固定技术;颌骨骨折;治疗评价引言颌骨骨折一般由外伤所致,主要是因为外力过大导致颌骨发生连续性中断,伴随头面部甚至全身部位损伤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颌骨错位、颌骨关节疼痛、粉碎性骨折、呼吸困难及眼球移位等,若不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将会产生口腔溃疡、感染、外耳道流血等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给患者带来痛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坚强内固定术在治疗颌骨骨折的中的效果。

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27.3±2.9)岁。

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统计。

1.2方法颌骨骨折分为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如果按照是否暴露了骨折创伤分,主要分为开放性骨折以及闭合性骨折导致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伤,主要包括:坠落伤、火器伤、击打伤、交通伤以及少部分医源性损伤,基本都是外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颌面部所导致的。

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片以及口腔CT平扫检查,确认颌骨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物体以及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选择合理的入路方式(口内或者口外)暴露出骨折部位,切开骨膜,根据骨折部位与周遭组织的关系进行固定物吐塑形,然后使其紧贴骨面,位置确定为下牙槽神经管与根尖下之前,在骨折线的两侧次用2颗或以上的螺钉进行骨钉,之后缝合伤口,术后4周叮嘱患者饮食仅能食用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在术后1月、3月及一年为时间点,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采用X线进行复查。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形恢复满意度、张口度完全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小切口;内固定;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效果口腔颌面部骨折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主要是因口腔颌面为机体暴露部位,在交通事故,打架、摔伤等事故中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一旦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影响其面部美观及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技术;颌面部骨折;治疗;体会[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Methods:74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surgic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olid internal fixation technology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appearance recovery,complete recovery time of mouth opening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with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is effective,safe and reliable.Key words:micro incision;internal fixation;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therapeutic effect oral and maxillofacial fracture is a common and multiple clinical disease,mainly becaus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re exposed parts of the body,which may be hit in different degrees in traffic accidents,fights,falls and other accidents.Once the patients fail to get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it will affect their facial beauty and function,and reduce their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solid internal fixation;maxillofacial fracture;treatment;experience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外形外貌的要求不断增多,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案,本文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传统结扎固定术治疗相比,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更加安全与有效,弥补了传统术式的不足,现报告如下。

两种入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对比研究

两种入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对比研究
的并 发症 ,同时对 于 医者来 说 ,手术 难度 相对 降低 ,同时也 减少
了患者 的术 中创伤 ,所 以 口 内人 路治 疗下 颌角 位骨 折较 口外 人 路
定方法可选用一四孑 或六孔 的下颌小钛板经塑形满意后沿 L 下颌骨外斜嵴走向放置且与骨面贴附后用钛钉同定 ,同定后观察
有 明 的优点 , 目前发 展来 看有 取代 口外 入路 的趋 势 。因此 如 为 颌 骨下颌 角 区骨折 ,建议 采取 口内人 路方 法行 手术 治疗 。 4 参 考 文 献
术 后瘢 痕影响 面容 美观等 特点优 于 口外 入路治疗 下颌 角 区骨 折 。
[ 词】 关键 坚 内同定 术 ;下颌角 区骨折 ; 口内入路 ; 口外入 路
随 着 交通 事 业 迅 速发 展 ,汽车 、摩 托 车 、 电瓶 车等 普及 , 而且 内蒙 古林 业总 医院 所处 于祖 固最北 疆 高寒地 区 ,冬季 冰雪覆 盖 ,路况 较滑 ,故 车祸较 多 ,致使 口腔 颌 面部创伤 的发病率 呈上
容要求 的 提高 ,颌 面部外 科整 形逐 步 上升到 与功 能康 复 同等重 要 的地位 ,即 “ 功能 与外形 并重 ” 的原则 。这 一理 念 的要求 促进 了 口腔颌 面 外科 治疗 技术 的进 步与发 展 ,所 以坚 固 内固定术 的发 展
121 口内人路 并结 扎颌 外 动脉及 面前 静脉 ,同时要保 护好 面 神 经下颌 缘 支 ,最 后切 开下 颌骨 骨膜 剥离 并翻 起软组 织瓣 ,充 分 露术 野 ,对位殆 合关 系及 骨折断 端 ,然后 用两 四孔 钛板 按骨 折
[]毛天球 . 面外科手术与技巧[ E 人民军 医出版社,0 5 3 颌 M] 京: 20:
醉,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麻醉结果满意后用1号圆刀片 5

两种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对比研究

两种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对比研究

fc a s a n a il aa y i a e p r t n b t e n t o go p .Th r u t nr o a p r a h i b t rta a il c a d f ca r lss f ro e a o e e r u s r p t i w w e g o p wi i t r a p o c s et h n h a l e t e go p w t x ro a p r a h .T e e e n ne t n a d o c u i g r lt n r c v rn r l n al a e t . h ru i e ta r a p o c h l h r w r o i fc i c l d n ai o e o ma y i l p t n s e o n e o e l i Co cu in Ri ma x t n t ru h ita rla p o c e smo utb e t ra n i u a n a tr , n l so d i me l f a i o g r oa p r a h si r s i l ot tma d b l r ef cu e i o h n e a e a r b c u e o o v n e ta d a od n c rat ro e ain e a s fc n e in n v ii g s f f p r t . l e o
t oa po c e.C E Jn—l n ,H u ,I e—l . h tm tl yH si l f l t uhu w p rahs H N u ig a E Yn XA D i ‘TeSo aoo opt i i e t L zo n g aA ad o
Me ia o lg ,Ch n qn 4 0 0,C NA d c lC l e e o g ig 6 6 0 HI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中应用的探讨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中应用的探讨
!"!#
实用医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中应用的探讨
王一敏 刘惟嵩 陈邦干
摘 要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于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 $&! 名实施了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上颌骨或 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例患者中除 ’ 例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局部血供较差而发生创面感染,最终 取出钛板外,其余 $’( 例创口均一期愈合,平均 !’ ) 后拆除颌间牙弓夹板,咬颌关系均正常,颜面部无明显瘢痕、畸 形。" 个月后复查:骨折端对位良好,咬颌关系正常,张口度基本恢复;半年后复查:面部无畸形,钛板周围骨质无吸 收,钛板无移位,骨痂形成。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中所使用的小夹板与人体骨组织和软组织均有良好的相容性,较 低的致敏性,而且无毒,无致癌性,除非感染,一般情况下可长期永久保留在体内。
作者单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何 发尧 王跃建 陈伟雄 ) ,肿瘤科 ( 潘衍基 )
经切除术;在颌下腺则行颌下三角内容切除;在舌下
腺则行口底内容清除术;在腭部则行上颌骨部分切除
术;在上颌窦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全上颌骨切除 术(部分扩大切除术);在鼻咽则行上颌骨外旋鼻咽肿
作者单位:"&%%$& 福州军区福州总医院口腔科
" 结果 本组 $&! 例患者中除 ’ 例软组织损伤 较严重、
局部血供较差而发生创面感染,最终取出钛板外,其 余 $’( 例创口均一期愈合,平均 !’ ) 后拆除颌间牙 弓 夹 板 ,咬 颌 关 系 均 正 常 ,颜 面 部 无 明 显 瘢 痕 、 畸 形。$’( 例患者均于 ! 个月后行张闭口训练;" 个月 后复查:骨折端对位良好,咬颌关系正常,张口度基 本恢复;半年后复查:面部无畸形,钛板周围骨质无 吸收,钛板无移位,骨痂形成。’ 例中途取出钛板的 患者均于 & 周后拆除颌间牙弓夹板,行张闭口训练; " 个月后复查:面部轻度瘢痕,畸形,咬颌关系基本 正常,张口度基本正常;# 个月后复查:骨折断端骨 痂形成。

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

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

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周晓亮;宋萌【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1999(012)006【摘要】颌面骨骼是口腔颌面部支架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部位显露,在交通事故、工伤及斗殴等损伤中,其发生骨折的机会很高。

在临床上此类患者也较多见,目前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对骨折复位固定[1],而手段则有内固定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

笔者结合近年来所收治的病例,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各自利弊,作一回顾。

1材料和方法内固定治疗定义为:通过手术方式将骨折复位,并用钢丝、记忆合金钉、钢板、微型加压钢板等器材直接固定骨折端,使骨折复位固定,达到治愈目的的方法。

可结合单颌结扎、颌间结扎或其它一些辅助手段。

保守治疗定义为:不需通过手术方式将骨折复位,仅通过单颌结扎、颌间结扎、颅颌弹性绷带、窦腔填塞等手段使骨折端复位固定,达到骨折愈合目的的疗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颧弓颧骨骨折通过手术复位,但不用内固定器材的病例也归入保守治疗组。

本研究收集了1993~1998年上半年所收治的,有完整原始住院病史的颌骨骨折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4岁,20~50岁的患者居多,有56例,占80%。

根据原始病历记载,所有71例患者共97处骨折,均通过X光片、CT扫描片确诊。

其颌面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及治疗方法见表1。

表1颌面骨...【总页数】1页(P753)【作者】周晓亮;宋萌【作者单位】兰溪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浙江,兰溪市,32110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骨折118例临床分析 [J], 杨阳;高振然;邹春平2.不同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陈春晖3.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和颌间固定法对颌面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J], 郑鹏4.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和颌间固定法对颌面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J], 郑鹏5.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骨折 [J], 吴振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正畸技术在儿童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固定正畸技术在儿童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1 ae r r ae y f e rh d n i p l c , a e r e td b r dt n l ea n r , n a e r r ae y f a in Re u t N n e t n a d fa t r 0 c s swee te t d b x d o to o t a p i e 7 e s swe e t a e y t i o a ti e s a d 3 c swee t td b x t . s l : o i fc i r cu e i c n a r a i r s e i o o n Wa o n n t e 1 s e r ae y f e rh d n i a p i c t e h a ig o e f c u e s r c a ls Sf u d i h 0 c s s t td b x d o to o t p l e i c n a e;h e n ft r t r uf e w s ca s— A; n c l so l h a a a d o cu in n r 1 I te fl wig tr e o ma . n h o l n h e o
mo t s t W e r , o a n r leu t n a d s c n ay oa —ma ilfea eo i s fu d F u a e u f h a e r ae y t d t n l e an r a fc n h o t O y as n b oma r p i n e o d r r l o xl a ild fr t wa o n . o rc s so to e7 e s ste td b a i o a ti esh d i e - o m y t r i r n t n a d mao cu in. h r e e a n r a r p in h p e e n2 c s st a e yf ai n Co c u in: e f e r e o t p l n e i a r l b ete t n o c i i n lc lso T e e w r b o o m le u t a p n d i a e r t d b x t . n ls o Th x d o h o e i o i t d n i a p i c s e i l r ame tt hl c a a — de rl r n o a —ma ilfca a t r , t e u t fc mpe eh a ig o fa t r u a e n r a c l so , n e sc mp ia i s h ie r o o t p l n e i t eb s xloa il c u e wi r s l o o l t e l f cu s r c , o r f h n r e f m lo cu i n a d ls o l t n .T efx d o h d n i a p i c s h e t c o t c a o t n t ra hl r n o a —ma i oa i a t r . p i o t t i e rl o e c d xl f ea f cu e l l r

两种不同方法在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的对比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在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的对比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在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的对比观察目的:通过对两组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病例的临床观察,评价牙弓夹板和颌间牵引钉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方法:60 例颌骨骨折,32 例坚强内固定后行颌间牵引钉颌间固定,28例行简单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固定。

观察2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和2种操作所需的时间,从咬合关系恢复,操作简易性和对口腔卫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2 种方法均能成功恢复咬合关系,但颌间牵引钉钉使用更快捷,安全,微创,卫生。

结论:颌间牵引钉是一种更快捷,微创,安全,卫生,且效果良好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

标签:颌骨骨折;颌间牵引钉;牙弓夹板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復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

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1],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间固定方法。

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2月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男:女=1.5:1.0,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4.5岁。

其中上颌骨骨折26例,下颌骨骨折18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16例;受伤原因中以交通事故居多。

32例使用植入式钛钉进行颌间固定,其余28例采用传统牙弓夹板,颌间固定时间1~2周。

1.2.固定材料。

颌间牵引钛钉采用美国0ste0Med公司生产的QUICK—FIx,上、下颌固定(QUICK—FIXma)i110~mandibular fixation system)自攻型植入式钛钉直径2.0 mm,长12.0 mm;牙弓夹板和结扎丝(直径0.3 mm)均由上海手术医疗器械厂生产。

1.3.固定方法。

常规牙弓夹板操作方法:上下颌牙列上各安置一条长短合适带挂钩的牙弓夹板,并用细钢丝将牙弓夹板固定于牙齿上,按骨折段所需复位的方向在牙弓夹板上挂橡皮圈牵引,对好咬合关系后行颌间牵引固定1到2周。

骨骼粘固剂与内固定在下颌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骨骼粘固剂与内固定在下颌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骨骼粘固剂与内固定在下颌手术中的对比研究在现代口腔领域中,下颌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矫正下颌畸形、修复骨折,以及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等。

在下颌手术中,恢复骨骼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内固定术和骨骼粘固剂成为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它们在下颌手术中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内固定术。

内固定术是通过使用金属板和螺钉将断裂的骨头固定在一起,帮助骨折部位重新愈合。

内固定术通常需要手术人员进行切开手术,将金属板固定在骨骼上,然后使用螺钉将其安全地固定在位置上。

内固定术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使骨头在修复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

此外,内固定术还可以提供足够的力量来承受下颌的压力和运动,在手术后能够保持口腔功能的正常恢复。

然而,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内固定术需要进行手术切开,这将增加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可能导致手术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由于金属板和螺钉需要固定在骨骼上,术后可能会引起不适感或压力感。

此外,如果需要将金属板和螺钉从骨骼上取出,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相比之下,骨骼粘固剂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无需进行手术切开,因此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骨骼粘固剂可以直接应用于断裂的骨头表面,在短时间内固化,形成刚性结构以支持骨折修复。

骨骼粘固剂的优点是手术简单、痛苦少、恢复时间快,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此外,骨骼粘固剂还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饮食和口腔功能活动。

然而,骨骼粘固剂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粘固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固化的,其固化速度可能受到外界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

其次,骨骼粘固剂在固化后可能会变得脆弱,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运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架或辅助设备来提供额外的支持。

此外,骨骼粘固剂的选择和应用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以确保修复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恢复。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坚固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在坚固内固定术后给予颌间牵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颌骨骨折复位效果。

结果:观察组单发性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发性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颌骨骨折复位采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效果理想,特别是针对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颌骨骨折颌骨骨折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的多发骨折之一,多数颌面骨折因撞击、交通事故等外界暴力所引起,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导致颌面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

临床颌面骨折包括下颌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处骨折,会影响患者面部形象,并且会影响患者正常口腔生理功能,出现吞咽、咀嚼障碍,甚至会对患者呼吸、发音以及视力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临床采用有效地方法使骨折复位,恢复患者颌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

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0.22±4.62)岁;其中单发性38例,多发性27例;交通事故30例,撞击12例,打击伤8例,其他伤15例。

颌间固定与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比较

颌间固定与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比较
内固定可作为颌 骨骨折 的首选治疗方 法。
c 关键 词 ] 坚 固内固定 ; 骨骨折 颌 [ 中图分类号 ] R 7 24 8 . [ 文章编 号 】 17 7 9 ( 0 2 0 0 1 0 6 2— 13 2 1 ) 3—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9 9 ji n 17 7 9 . 02 0 . 0 o:0 36 /.s . 62— 132 1, 0 8 s 3
wi t m∞d a y f c u e c e t d a d te t n O rh p tlw r ii e t r u s a c I i g t xl ma db l r a c u c a d t e l- h U r l t z 8 a c p e n a e i U o i e e d vd i o2 g o p c 0d n ma i o n i ua fa tr n 擅 r d s a d n o l -  ̄ h o
垩医 2 生 月
4 卷—第 3 期
Ju a o M l r Sr o n t e h a V 11 . o3 M y2 1 or l f i a g ni n iyue t I 8C i .o 4N . . a. 2 1 t n w . 0
・ 7・ 41
颌 间 固定 与 坚 固 内固定治 疗 颌 骨 骨 折疗 效 比较
ai n i n t e r u . h u e f e k k n b e te t n p t n swi ma i o n d b lrfa t r s o o tmi d o du a s t n a o rg o p T e D mb ro w a h r f i xl ma i ua c u e , z o a a c s l - l r s n i d

两种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对比观察

两种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对比观察
异有统计学意义 。
蚀性 ,但仍 有其 作为一 种金 属无法 避免 的缺 点,即应 力遮挡效应 , 这种效应常常导致骨折断端 的延迟愈合 、 增加 骨折 术后感 染 的风险 ,同时会 限制d , J h 骨骼 生长 等弊 端 。近 年来 ,生物可 吸收 的骨折坚 强 内固定材 料以 P L L A的应 用最为广泛 ,其主要优 点为 :该材料 能 够记忆 弯 曲;不腐蚀 ;无应力遮挡 效应 ;而 P L L A初期
固定 系 统 的 观 察 组 愈 合 时 间 明显 小 于 采 用 微 钛 板 内 固 定 系 统 的 对 照 组 ,治 愈率 却 明 显 高 于对 照 组 ,且 一 年 后
观 察组 的可 吸收内固定材 料基 本吸收。结论
可 吸收固定系统用于颌骨骨折坚强 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时间短 ,
无 需二次手 术取 出内固定材料 ,医患双方均对疗效满意 。
口 腔颌面部损伤
宋 磊
3 O 例 临床分析
江苏省徐州 市矿物 集团总医院
【 摘 要】 目的
2 2 1 0 0 0
探讨针对不 同类型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 , 观察临床给予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
采用 微钛 板 内固定系 统。其 中男患 7例 ,女 患 8 例,
平均 年龄 4 1 . 2 4岁 ,经 同一 医生 详细 查体及 影像 学检 查 明确 诊 断。上颌 骨颧 骨 折 8例 ,下颌骨 5例,上 下 颌 骨均 骨折 2 例 ,排 除既往 的颞 下颌 关节紊 乱症 、其
他全身系统疾病 、 长 期 服 药 史;吸 烟 、 酗 酒等 不 良嗜 好;
l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常 ,行骨折坚强 内固定手术 。

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观察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接待的颌骨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00%(38/40),对照组则为84.62%(33/39),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患者颌骨骨折复位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临床效果;观察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筑事业与交通事业也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相应的建筑及交通意外事故也随之增加,故而颌骨骨折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

颌骨骨折不仅会对患者语言与外形等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2],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就这些年相关研究[3-4]发现,坚固内固定术在本病的治疗上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加用颌间牵引术治疗后,患者的颌面康复效果将会更佳。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究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期间的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研究79例颌骨骨折患者,皆为我院接待,经常规及CT检查确诊。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男患22例、女患17例;年龄(22~62)岁,平均为(41.3±7.9)岁;10例多发性骨折、29例单纯型骨折;16例交通意外伤、10例摔伤、13例其他。

研究组:40例患者,男患24例、女患16例;年龄18~63岁,平均为(42.1±7.7)岁;12例多发性骨折、28例单纯型骨折;15例交通意外伤、11例摔伤、14例其他。

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

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

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标签:颌骨骨折;固定正畸技术;坚强内固定颌骨骨折是临床口腔科多发病,治疗不当可紊乱口腔的咬合关系和颌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颌骨骨折临床治疗以复位固定为关键,标准是恢复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1]。

传统治疗方法采用颌间结扎固定和不锈钢丝结扎骨内固定术,但存在明显的阻碍颞下颌关节运动的缺陷,已被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替代。

随着坚强内固定的广泛应用,发现坚强内固定也存在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变形、局部感染、手术麻醉风险较大以及不适宜儿童等缺点[2]。

固定正畸技术是将正畸方法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复位固定技术,表现是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适合儿童颌骨骨折治疗。

由于缺乏深入详实的研究数据,目前固定正畸技术能否成为一种成熟的頜骨骨折治疗方法,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13年10月收集的颌骨骨折患者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住院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2~63岁,平均年龄31.9岁,成人91例,儿童25例。

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对比分析

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对比分析

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对比分析范军【摘要】目的观察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9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颌骨牵引金属丝骨间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6(040)004【总页数】2页(P383-384)【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作者】范军【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南通22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4下颌骨会受到外界影响,在外力作用下,如打击、撞击等发生骨折[1]。

一旦患者下颌骨骨折,会对其咬合功能造成很大影响,阻碍正常说话和进食。

常见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为颌骨牵引金属丝骨间内固定法,然而该方法所应用的金属丝固定性较差,应用中不具有普遍性[2]。

我院针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采取钛板坚强内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口腔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5~60岁,平均(28±1.2)岁,单处骨折25例,双处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65岁,平均(35±1.2)岁,单处骨折27例,双处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颌骨牵引金属丝骨间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步骤:(1)对所有患者实行插管全身麻醉,在下颌骨骨折患者做切口。

不同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不同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不同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陈春晖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6(23)11
【摘要】目的比较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坚固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芬兰百优公司的自身增强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系统进行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美国奥尔特劳伦茨公司的坚固内固定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束后随访3~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26例(57.8%),发生感染3例(6.7%);对照组优16例(35.6%),发生感染11例(24.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的效果较坚固内固定系统更为理想.【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陈春晖
【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姜凯丽;杨勇;张莉;左金华
2.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坚强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 薛军; 陈坤利
3.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坚固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J], 杨付田
4.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刘子健;徐颖;李芷萱
5.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齐殿锦;彭德瑞;欧阳怿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与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结果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

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

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标签:颌骨骨折;固定正畸技术;坚强内固定
颌骨骨折是临床口腔科多发病,治疗不当可紊乱口腔的咬合关系和颌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颌骨骨折临床治疗以复位固定为关键,标准是恢复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1]。

传统治疗方法采用颌间结扎固定和不锈钢丝结扎骨内固定术,但存在明显的阻碍颞下颌关节运动的缺陷,已被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替代。

随着坚强内固定的广泛应用,发现坚强内固定也存在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变形、局部感染、手术麻醉风险较大以及不适宜儿童等缺点[2]。

固定正畸技术是将正畸方法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复位固定技术,表现是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适合儿童颌骨骨折治疗。

由于缺乏深入详实的研究数据,目前固定正畸技术能否成为一种成熟的頜骨骨折治疗方法,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13年10月收集的颌骨骨折患者给予固定正畸治疗、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比较治疗效果、咬合关系、治疗时间、感染以及骨折错位发生率,为颌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住院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2~63岁,平均年龄31.9岁,成人91例,儿童25例。

入选研究对象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颌骨骨折,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和咬合错乱,手术治疗患者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

根据患者年龄分为成人组(A组)和儿童组(B组);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固定正畸治疗组(C组)、坚强内固定治疗组(D组)和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组(E组)。

各组患者在性别、受伤时间及骨折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成人固定正畸方法:上颌骨骨折病例采用上颌螺旋缩弓器治疗,其中部分患者配合前方牵引治疗;下颌骨骨折及髁突骨折病例采用全口固定矫治器配合颌间牵引治疗。

儿童固定正畸:按照正畸粘接托槽的方法粘接托槽(包括隔湿、酸蚀、干
燥),注意托槽的位置及槽沟的方向,它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局麻下将骨折复位,复位时手法轻柔,不能用暴力,复位后一手扶持骨折部位,助手协助结扎固定,避免治疗过程中不小心将骨折部位完全断离。

没有准确复位的,借助镍钛记忆方丝的形变力最终达到完全复位固定的效果。

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前进行X线或CT检查,确定骨折线的位置及移位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

根据患者意愿和入院状况选择采用局麻、全麻或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根据颌骨骨折的不同部位及是否带有开放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开放性骨折尽可能从原组织创口进入,充分暴露骨折端,清除肉芽组织、碎骨片及血凝块,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上颌骨骨折、闭合性骨折采用口内前庭沟切口联合眼睑下切口,下颌骨骨折采用口内切口,上颌骨并颧骨骨折则采用口内切口联合眉弓、眼睑下切口技术。

手术后患者给予半流质饮食,抗生素治疗1w,并每日使用洗必泰液嗽口。

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同前所述,颌间牵引术采用牙弓夹板橡皮筋弹性牵引或牵引钉弹性牵引。

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平均治疗周数、感染情况;对患者出院后或术后3~6 个月随访并进行临床检查和X 线检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开口度、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错位发生率。

1.3 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文献报道,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疗效判断标准[3]:①优,伤口I 期愈合,术后3~6 个月颌骨完全恢复为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良好,颜面无畸形,无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②良,伤口I 期愈合,术后3~6 个月颌骨大部分恢复为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颜面基本无畸形,无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③差,伤口Ⅱ期愈合,术后3~6 个月颌骨未恢复为解剖学形态,咬合关系差,颜面畸形,出现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以患者正中咬合关系的恢复和骨折复位评价固定正畸术:①优,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35mm,面部无畸形;②良,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张口轻度受限,面部轻微畸形;③差,咬合关系错乱,张口中度受限,面部畸形明显。

颌面部CT 片及下颌曲面全景片检查颌骨骨折的复位及对位情况:①优,骨折线对位整齐;②良,骨折线对位相对平整;③差,骨折线有台阶,或间隙有宽窄不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临床及X线、三维CT检查确诊,116例下颌骨骨折共有159条骨折线(骨折线为粉碎性的按一条记)。

根据骨折线位置分颏部骨折(双侧颏孔间,包
括颏孔区)26例;髁突骨折23例;下颌角骨折45例;下颌骨体骨折13例;下颌支骨折9例;按照骨折线类型粉碎性11处,线性骨折148处。

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情况,可见固定正畸治疗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吻合的咬合关系,未出现感染和骨折错位病例。

各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中儿童患者多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成人患者(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机动车的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颌骨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颌骨骨折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及颌面形态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如不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生理及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和探索安全、可靠、高效和适宜的临床颌骨骨折治疗方法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追求。

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代表现今主流治疗方法。

许多学者都认为钛合金或其他金属小夹板内固定后不能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必须辅以颌间固定,以有效地防止术后咬合不良[4]。

还有学者提出,为避免长时间颌间牵引带来的不利影响,可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短期颌间牵引的方法,这样既可增加颌骨骨折复位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也有利于咬合关系的恢复[5]。

但并不是所有的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都适用,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移位的程度以及全身状况等决定,如闭合性、简单的线性骨折应先考虑保守治疗[6]。

另外,儿童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固定,也应持保守态度。

固定正畸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尤其是颌骨骨折虽开展时间不长,但已显示出其重要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采用固定正畸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会降低医务人员负担和社会资源浪费,适宜各级医院开展,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伟,孙庚林. 颌骨骨折坚强內固定后应力遮挡效应的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1):72-74.
[2]彭涛. 颌骨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4):328-329.
[3]季陆军.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5):64-65.
[4]何馨.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15-116.
[5]娄晓静,王涛. 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71.
[6]刘奕,张文君,毕玮玮,等.固定矫治器在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1):5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