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煤焦油蒸馏作业指导书

煤焦油蒸馏作业指导书

煤焦油蒸馏作业指导书(SJ——019)一、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本公司焦油蒸馏生产装置操作方法。

适用于煤焦油蒸馏作业。

二、引用标准,质量要求(企业标准)原料:煤焦油YB/T5075—93指标名称指标密度(20).g/cm3 1.13—1.22水份,%不大于 4.0灰份,%不大于0.13萘含量(无水基).%不小于7.0三、工艺过程概述:经静置澄清脱水的煤焦油(水份4%以下),由一段泵经蒸汽预热器挽热,预热到110—120℃再进入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到120℃—135℃的煤焦油进入一次蒸发器进行蒸发脱水。

部分轻质组份,由于压力降低迅速蒸发,油水气体从顶部溢出,经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轻油入轻油槽、废水入废水槽,脱水后煤焦油(无水焦油)水份下降到0.4%以下,沉置于无水焦油槽。

无水焦油由二段泵从无水焦油槽底部抽出,送到管式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370——390℃后,进入二次蒸发器(塔)进行汽化分离。

塔底采出炭黑油经汽化冷却后,自流到炭黑油高置槽供炭黑厂用。

二次塔顶用蒽油回流控制塔顶温度。

二次塔顶部混合油气进入馏份塔。

蒽油馏份从塔底溢流采出,经冷却后进入蒽油槽,一部分作二次塔顶打回流用,一部分送往炭黑油高置槽。

馏份塔侧线提取三混油馏份,经冷却后进入三混油槽供下一个工序洗涤。

轻油从馏份塔顶逸出经冷凝冷却,油水分离器进入轻油槽,作塔顶回流用,废水放入废水槽。

四、焦油蒸馏操作规程(法)1、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指标1)焦油蒸馏馏份工艺控制指标:轻油:含酚 <5%初点 81℃——85℃干点160℃——175℃三混油:含酚 4.5——6.5%含荼45——60%初点170℃——200℃干点265℃——285℃蒽油:初点250℃——275℃360℃前馏出≥65%炭黑油:初点:≥230℃,流程24—28%无水焦油:含水≤0.4%碳酸钠溶液浓度10——12%2)焦油蒸馏操作指标:一段出口温度120℃——135℃一次塔顶温度105℃——110℃一次塔压≤(0.04Mpa)二段出口温度370℃——390℃二次塔顶温度290℃——310℃二次塔压≤(0.06Mpa)馏份塔顶温度100℃——120℃馏份塔压力≤(0.05Mpa)三混提取盘温度218℃——235℃一次轻油冷却后温度40℃——60℃二次轻油冷却后温度≤35℃一次轻油油水分离器温度40℃——60℃二次轻油油水分离器温度30℃——50℃三混油冷却后温度 80℃——100℃蒽油冷却后温度80℃——100℃炭黑油汽化冷却温度 180℃——220℃轻油槽温度 30℃——50℃蒽油槽温度 80℃——100℃原料生产槽温度70℃—— 90℃3)、焦油蒸馏中控流样分析:分析项目分析内容分析时间/班次轻油含酚,180℃前馏出1次/班三混油含酚、含萘、馏程4次/班工蒽油馏程4次/班炭黑油馏程1次/班无水焦油水份1次/班4)、公用工程供给指标煤气总管压力≥3kpa DCS显示≥2kpa不小于0.8kpa煤气热值>1600大卡蒸汽压力≥3公斤过热蒸气压力 0.15—0.35mpa (DCS显示)过热蒸汽温度 370℃——420℃循环水压力≥3公斤仪表气压力3—4公斤2、开车前准备。

低温煤焦油标准

低温煤焦油标准

低温煤焦油标准摘要:一、低温煤焦油的定义与性质二、低温煤焦油的质量指标1.密度2.水分3.灰分4.粘度5.萘含量6.甲苯不溶物三、低温煤焦油的应用四、低温煤焦油的国家标准正文:一、低温煤焦油的定义与性质低温煤焦油,又称低温焦油,是指在低温条件下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油状物质。

它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碳量和低含氢量等特性,因此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好的燃料性能。

二、低温煤焦油的质量指标为了保证低温煤焦油的质量,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以下是低温煤焦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密度:1.13-1.22g/ml。

密度是煤焦油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影响其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性能。

2.水分:小于4%。

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煤焦油的热值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3.灰分:小于0.13%。

灰分是指煤焦油中不燃烧的固体杂质,其含量会影响煤焦油的质量和燃烧性能。

4.粘度:小于4.2。

粘度是煤焦油的流动性指标,影响其输送和喷射等性能。

5.萘含量:小于7%。

萘是一种有毒物质,其含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6.甲苯不溶物:小于9%。

甲苯不溶物是指在甲苯中不能溶解的物质,其含量会影响煤焦油的质量和燃烧性能。

三、低温煤焦油的应用低温煤焦油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燃料:由于其高热值和良好的燃料性能,低温煤焦油可以作为锅炉、炉窑等工业设备的燃料。

2.作为染料和涂料:低温煤焦油中的有机物质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和涂料性能,可以用于生产染料和涂料。

3.作为沥青添加剂:低温煤焦油可以作为沥青的添加剂,提高沥青的粘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4.作为碳素制品原料:低温煤焦油可以作为碳素制品的原料,如碳素纸、碳素布等。

四、低温煤焦油的国家标准我国对低温煤焦油的质量有着严格的标准,主要标准如下:1.GB/T 24209-2009:洗油粘度的测定方法。

2.GB/T 24214-2009:煤焦油水分快速测定方法。

3.GB/T 260-77(1988 年确认):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煤焦油水分、密度的测定方法

煤焦油水分、密度的测定方法

焦化油中水分的测定一、原理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质量分数表示。

二、试剂1甲苯:无水;2纯苯:无水;三.仪器1蒸馏瓶:硬质难熔玻璃制成,平底或圆底短颈,容积500ml,瓶颈具有24/29标准磨口。

2冷却管:内管长300㎜、外管长250㎜的直形冷却管,下端具有直径19/26标准磨口3接受管:容积为2 ml,分刻度为0.05 ml,最大误差为0.02 ml,如图2所示:容积为10 ml,分刻度为0.1ml,最大误差为0.06 ml,如图3所示;容积为25ml,分刻度为0.2ml,最大误差为0.1 ml,如图4所示。

每种接受管上端具有19/26标准磨口,与冷却管下端的标准磨口相配,接受支管下端具有直径24/29标准磨口,与蒸馏瓶的标准磨口相配。

4天平:感量0.2g5量筒:容积50 ml 、100 ml6煤气灯或带无级可调电炉四、.试验步骤1在室温下称取均匀试样100g (称准至0.2g )和量取甲苯50 ml ,置于洁净、干燥的蒸馏瓶中,细心摇匀。

2根据被测物质中预计的水分含量,选取适当的接收管,连接蒸馏瓶、接收管和冷却管(水分测定器如图5所示)。

在冷却管上端用少许脱棉塞住,以防空气中水分在冷凝管内部凝结。

3加热煮沸,使冷凝液以每秒钟2滴~5滴的速度从冷却管末端滴下。

当接收管中水分不再增加时,再加大火焰或增加电压,至少加热5min 后,停止蒸馏。

4带接受管里的液体温度降到室温时,读记水层体积。

如接收管内液体混浊时,则将接收管放入温水中,使其澄清,然后冷却到室温读数。

五、结果计算试样水分质量分数(X 1)%按式(1)计算:1001⨯=mv X ……………………………………..(1) 式中:V ——接收管中水分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注:假定接收管里水的密度在室温时为1.00g /㎝3六、结果报告1 使用2mL 和10mL 接收管,报告水分含量,精确到0.01%;使用25mL 接收管,报告水分含量,精确到0.1%。

石油焦质量标准

石油焦质量标准

石油焦质量标准
首先,石油焦的物理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物理
性能包括颗粒度、真密度、堆积密度、电阻率等。

颗粒度是指石油
焦颗粒的大小分布,真密度和堆积密度是反映石油焦密实程度的指标,电阻率则是反映石油焦导电性能的指标。

这些物理性能指标直
接影响着石油焦在冶金炼铁、铝电解、石化催化剂等工业领域的应
用效果。

因此,各国石油焦质量标准对这些物理性能指标都有详细
的规定和限制。

其次,化学成分是评价石油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化学成
分包括固定碳含量、挥发分含量、硫含量、灰分含量等。

固定碳含
量是石油焦的主要成分,直接影响着石油焦的燃烧性能和热值。


发分含量和硫含量则是反映石油焦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和硫含量,对环境保护和生产设备的保护都有重要影响。

灰分含量则是反映石
油焦中杂质含量的指标,高灰分含量会影响石油焦的应用效果。

因此,各国石油焦质量标准对这些化学成分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最后,热值是评价石油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值直接影响
着石油焦的能量利用效率,是石油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来源。

因此,各国石油焦质量标准对石油焦的热值也有详细的规定和限制。

总的来说,石油焦质量标准是保证石油焦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石油焦生产、使用、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根据本国
石油焦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石油焦质量标准,
以促进石油焦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实习生考试试题

实习生考试试题

实习生考试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第一部分(全部实习生必答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企业的安全教育一般由()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和特殊安全教育等部分组成。

A、二级B、三级C、四级2、于2008年7月6日组织大家参观了武钢焦化公司投产的焦炉炭化室高度为:()A、6.63mB、7.53mC、7.63m3、于2008年7月6日组织大家参观了武钢焦化公司新投产的焦炉拦焦车内侧轨道设置在()。

外侧轨道设置在高架的支撑梁上。

A、焦侧操作平台B、地面4、若储气柜有100m3气体,温度为293K,压强106400Pa(1.05atm).现在要把它压缩装罐,装罐的压强为1013250Pa(10atm),温度为313K.每罐容积为0.1 m3,可装()罐。

A、100罐B、110罐C、112罐5、于2008年7月6日上午本集团项目初设审查会上宣读专家组书面意见,同意采用焦炉煤气湿法脱硫方法是:()A、HPF法B、改良ADA法C、栲胶法6、本公司现高压供电电源电压等级为:()A、6KVB、10KV7、本公司现有洗煤厂采用的洗煤方法是:()8、本公司煤气厂粗苯工段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是采用:()A、PLC系统B、DCS系统9、若气体NO的浓度为50PPm,换算成()mg/ m3.NO摩尔质量M=30mg/mol.A、56.9 mg/ m3B、66.9 mg/ m3C、76.9mg/ m310、本公司焦化厂鼓冷工段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是采用()。

A、DCS系统B、PLC系统(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产品的过程。

2、国家对安全标志有统一标准,分为()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3、焦炉煤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主要是()、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饱和烃、硫化物、氮气等物质组成。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YB/T5085—1997
蒽 含 量% 油 含 量 % 水 分%
粗 蒽
特级
≥ 36 ≤ 6 ≤2。0
一级
≥ 32 ≤ 11 ≤3。0
二级
≥ 25 ≤ 15 ≤5。0
Ⅱ 蒽 油
Q/BB430—1998
密 度 ≥1。10 360℃前馏出量:≥10% 水分:≤ 2.0% 注:水分不作质量考核指标,
工业甲基萘

4.0±1。0 13.51—15。00 0。81-1。00 ≤1。9 ≤4。0 ≥88。0—83。0 ≤10。5

3——5 13.51—15.00
≤12% 同上 同上 同上 ≤12。0% 同上 同上
焦 粉
Q/BB421——2001
( 特级 )
≤0。003(透明) 0.876-0。880 ≤0。7 ≤0。15 ≤0。06 ≥5。2 ≤0。005 ≤0.04 中性 无
(一级)
≤0.003(透明) 0.876—0.880 ≤0。8 ≤0。20 ≤0。15 ≥5。0 ≤0。006 ≤0.06 中性 无
(二级)
≤0.003(透明) 0.875—0.880 ≤0。9 ≤0.30 ≤0。30 ≥4。9
(10℃)
≤0.003(透明)0.840—0.870 ≥135。0 ≤145 ≤4。0 中性 无 —
精重苯
GB3062—82
密 度 初馏点℃ 200℃前馏出量 水分 % 古马隆-茚
淡黄色透明液体 0。845—0。910 ≥135。0 ≥ 95% 中性 无
重 质 苯
GB
密 度 初馏点℃ 200℃馏出量 水分
煤 焦 油
YB/T5075——1993
密 度 甲苯不溶物 灰 分 水 分 粘 度 萘 分

各种燃料燃烧值

各种燃料燃烧值

各种燃料燃烧值以下是各种燃料的热值和折标准煤系数:原煤:千焦(5000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千焦(6300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0.9千克标准煤/千克。

其他洗煤:8363千焦(2000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中煤:8363~千焦(2000-3000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0.2857~0.4285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泥:千焦(6800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碳: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原油: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千焦(千卡)/千克,折标准煤系数为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千焦(9310千卡)/立方米,折标准煤系数为1.3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油田天然气:千焦(8500千卡)/立方米,折标准煤系数为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焦炉煤气:~千焦(4000~4300千卡)/立方米,折标准煤系数为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其他煤气:发生炉煤气为5227千焦(1250千卡)/立方米,重油催化裂解煤为千焦(4600千卡)/立方米,重油热裂解煤气为千焦(8500千卡)/立方米,焦碳制气和压力气化煤气无具体数值。

水煤气:千焦(3900千卡)/立方米,甲苯为千焦(2500千卡)/立方米,热力(当量)为千焦(2500千卡)/立方米,煤焦油为千焦(8000千卡)/立方米。

它们的折标准煤系数分别为1.2143千克、0.5571千克、0.5143千克。

煤焦油产品现行质量标准

煤焦油产品现行质量标准

煤焦油产品现行质量标准中文名称:煤焦油英文名称: coal tar中文名称2:煤膏CAS No.: 65996-93-2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相对密度(水=1): 1.18~1.23闪点(℃): <23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可分馏出各种芳香烃、烷烃、酚类等,也可制取油毡、燃料和炭黑。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制备:由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干馏制得.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见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

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

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

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 400余种。

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

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

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

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

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防腐施工验收规范

防腐施工验收规范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不适用于生产维修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建设项目。

1.0.2 本规范适用于钢、铸铁制造的工业设备、管子及管件的防腐蚀衬里和防腐蚀涂料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食品工业、核电工业。

1.0.3 防腐蚀衬里和防腐蚀涂料的施工,必须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

当需变更设计、材料代用或采用新材料时,必须征得设计部门同意。

1.0.4 防腐蚀工程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本规范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资料。

必要时对原材料应进行抽查复验。

1.0.5 各类防腐蚀工程的施工配比,必须经具有二级证书资格的试验机构出具试验合格证明后,方可使用。

已确定的施工配比不得任意改变。

1.0.6 防腐蚀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一般规定2.1.l 防腐蚀工程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进行:2.1.1.1 设计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业经会审;2.1.1.2 完成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了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技术培训;2.1.1.3 设备、管子及管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或工序交接证书;2.1.1.4 材料、机具、检测仪器、施工设施及场地己齐备;2.1.1.5 防护设施安全可靠,施工用水、电、气、汽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2.1.2 设备、管子、管件的加工制作,必须符合施工图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在进行防腐蚀工程施工前,应全面检查验收。

2.1.3 在防腐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领进行中间检查。

防腐蚀工程完工后,应立即进行验收。

2.1.4 设备、管子、管件外壁附件的焊接,必须在防腐蚀工程施工前完成,并核实无误;在防腐蚀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进行施焊、气割、直接敲击等作业。

2.1.5 转动设备在防腐蚀施工前。

应具有静平衡或动平衡的试验报告。

煤焦油含水量标准

煤焦油含水量标准

煤焦油含水量标准一般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国际上常见的两个标准:
ISO 10315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煤焦油中总水分和游离水分的检测方法及测量结果评定。

其中,总水分的极限为5%,游离水分的极限为2%;
GOST 14791-69标准:该标准是前苏联(现俄罗斯)制订的煤焦油质量标准,规定了煤焦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

其中,煤焦油中的总水分不应超过6%,游离水分不应超过3%。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对煤焦油含水量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在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行业中,对于煤焦油的品质与纯度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具体应用场合中,还需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准规定进行具体的检测和评估。

标准煤折算系数表(最新含蒸汽折标系数)20131230

标准煤折算系数表(最新含蒸汽折标系数)20131230

标准煤折标系数表1、能源的实物量单位表1 常见的能源实物量计量单位及采用情况能源形式单位使用国家和地区固体能源吨(t)世界各地液体能源中国、独联体、东欧各吨(t)国原油桶(bbl)西方各国中国、独联体、东欧各升(L)国成品油加仑(gal)西方各国标准立方米(STm3)中国、独联体气体能源标准立方英尺(ncf)西方各国电力千瓦·时(kW·h)世界各地注:1、表中桶是指石油桶,约等于159L。

2、加仑分美国加仑(USgal)和英国加仑(UKgal),1USgal=3.785L,1UKgal=4.546L2、能量单位换算表2 能量单位换算表能量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国际蒸汽表千卡kcal rr热化学千卡K cal th20℃千卡kcal20英热单位Btu焦耳J 1 2.778×10-72.3885×10-42.3901×10-42.3914×10-49.4781×10-4千瓦·时kW·h3.6×10618.5985×1028.6042×1028.6091×102 3.4121×103国际蒸汽表千卡kcal rr 4.1868×1031.1630×10-31 1.0007 1.0012 3.9683热化学千卡K cal th 4.1840×1031.1622×10-39.9933×10-11 1.0006 3.965720℃千卡kcal204.1816×1031.1616×10-39.9876×10-19.9943×10-31 3.9671英热单位Btu 1.0551×1032.9307×10-42.5200×10-12.5217×10-12.5231×10-113、当量单位不同能源的实物量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

煤焦油外观检查方法

煤焦油外观检查方法

煤焦油外观检查方法
煤焦油外观检查是确定其质量和纯度的重要步骤。

外观检查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实验来进行。

以下是煤焦油外观检查的方法:
1. 肉眼观察,首先,将煤焦油样品倒入透明的容器中,用肉眼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和杂质情况。

正常情况下,煤焦油应该呈现为深褐色或黑色,透明度较高,不应该有悬浮物或明显的杂质。

2. 气味检测,用鼻子嗅一下煤焦油的气味,正常的煤焦油应该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如果有其他异味或者变质的气味,则可能存在问题。

3. 密度测定,可以借助密度计来测定煤焦油的密度,正常情况下,煤焦油的密度应该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密度偏离过大,可能存在杂质或者掺假。

4. 溶解性检测,将煤焦油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观察其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正常情况下,煤焦油应该能够完全溶解,并且溶液应该清澈透明。

5. 燃烧性检测,将少量煤焦油滴在火焰中,观察其燃烧情况,
正常情况下,煤焦油应该能够燃烧并产生特殊的火焰,如果燃烧异
常或者产生异味,则可能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煤焦油外观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肉眼观察、气味检测、密度测定、溶解性检测和燃烧性检测。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判断
煤焦油的质量和纯度,但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煤焦油的品质,还需要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

2.2.1.2 硫酸执行GB/T 534合格品标准浓度 92.5%以上。

2.2.1.3 液碱执行GB 209工业用氢氧化钠合格品标准浓度40%以上。

2.2.1.4 洗油执行标准2.2.2 产品标准2.2.2.1 煤焦油按YB/T 5075-93组织生产2.2.2.2 硫酸铵按GB 535合格品组织生产含氮≥20.5%,水份≤1.0%,游离酸含量≤0.2%。

硫酸铵农用时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2.2.2.3 粗苯按YB/T 5022组织生产2.3 鼓冷工序2.3.1 煤气的初步冷却、焦油雾的清除2.3.1.1 操作控制指标1) 初冷前荒煤气温度 80℃~85℃2) 初冷后煤气集合温度≤22℃(夏季)≤28℃3) 初冷前煤气含萘≤12g/Nm34) 初冷后煤气含萘≤0.5g/Nm35) 电捕前煤气含焦油雾≤10g/Nm36) 电捕后煤气含焦油雾≤0.05g/Nm37) 横管初冷器喷洒液含焦油 30%~40%8) 电捕前煤气含氧量(体积) ≤2.0%2.3.1.2 岗位工艺技术指标2.3.1.2.1 温度指标①初冷循环段出口煤气温度 45℃~50℃②初冷低温段出口煤气温度≤22℃(夏季)≤28℃③低温水上水温度≤18℃(夏季)≤25℃④循环水上水温度 28℃~32℃(夏季)≤35℃⑤循环水出水温度≤45℃⑥电捕绝缘箱温度90~110℃⑦电机温度≤75℃⑧泵轴承温度≤65℃2.3.1.2.2 压力指标①上段喷洒泵出口压力0.30~0.35MPa②下段喷洒泵出口压力 0.20~0.25MPa③低温水上水压力 0.30~0.40MPa④循环水上水压力 0.35~0.45MPa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压力≥0.5MPa⑥电捕焦油器顶部清洗喷洒压力0.3~0.5MPa2.3.1.2.3 阻力、流量指标①上段喷洒泵喷洒量(60~120)t/h②下段喷洒泵喷洒量 120~240t/h③横管初冷系统阻力≤1.5kPa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流量 50m3/h~80m3/h2.3.1.2.4 其它①电捕焦油器用氮气纯度≥99.5%②电捕焦油器二次电压>25kV③电捕焦油器二次电流 500 mA~1200mA2.3.2 煤气的输送2.3.2.1 32#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每月化验一次,不合格全部更换)50℃粘度 E=2.95~3.31水分无杂质≤0.005%酸值≤0.02KOHmg/g油2.3.2.2 岗位工艺技术指标2.3.2.2.1 温度指标①鼓风机前煤气温度≤22℃(夏季)≤28℃②鼓风机、电机、轴瓦温度≤80℃③鼓风机增速器轴瓦温度≤75℃鼓风机定子温度≤135℃④鼓风机油冷器润滑油出口油温 30~35℃鼓风机油冷器工作油出口油温 35~45℃鼓风机工作油回油温度≤80℃⑤启动鼓风机预热温度≤70℃⑥鼓风机启动油温≥5℃2.3.2.2.2 压力指标①鼓风机前吸力 1.5~2.6kPa②鼓风机后压力≤22kPa③保证焦炉集气管压力 80~120Pa④鼓风机启动油压≥0.07MPa⑤鼓风机运行中工作油压 0.1~0.25MPa2.3.2.2.3 振动及位移指标①鼓风机电机振动≤0.04mm②鼓风机机体振动≤0.08mm③增速机振动≤0.075mm④鼓风机转子轴向位移≤0.5mm2.3.2.2.4 其它①鼓风机每班按鼓风机运行方向盘1/4转。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附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总则本准入条件适用于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精制生产企业。

(一)炼焦包含常规焦炉、热回收焦炉、半焦(兰炭)炭化炉三种生产工艺。

1.常规焦炉是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

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

2.热回收焦炉是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尾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

焦炉结构形式分立式和卧式。

3.半焦(兰炭)炭化炉(以下称“半焦炉”)是指将原料煤中低温干馏成半焦(兰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

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二)焦炉煤气制甲醇是指以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装置。

(三)煤焦油加工是指以常规焦炉生产的高温煤焦油或半焦炉生产的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蒸馏方法生产酚、萘、洗油、蒽、煤焦油沥青等化工产品的装置。

(四)苯精制是指以炼焦煤化工产品粗苯或轻苯为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装置。

二、生产布局(一)新(改、扩)建焦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二)炼焦项目建设应根据当地资源、能源状况,以及环境容量、市场需求情况,落实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

(三)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

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河流两岸、高速公路两旁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企业。

煤焦油产品质量标准

煤焦油产品质量标准

煤焦油产品质量标准
煤焦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为了保
证煤焦油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煤焦油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外观应无机械杂质,无水分,无异物,无结块,无泡沫,无机械杂质,无色泽、无异味,无沉淀物等。

这些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用户对产品的首要关注点。

其次,煤焦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包括产品的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含量、挥发分、硫含量、灰分、苯系物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另外,煤焦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生产
工艺应先进、合理,生产设备应完善,操作规程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应全程跟踪,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煤焦油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
国家标准,能够有效保护产品的质量,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确保产品的安全运达,避免发生质量问题。

总之,煤焦油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的重要保障,只有严
格执行质量标准,全面把控产品的质量,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生产企业能够重视产品质量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1. 煤焦油的萘分
不作质量考核指标,只作生产控制指标.
2. 粗苯出口指标
90
ZBG18001-0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反应 水分
工业喹啉
zBG18001-90
密 度 馏程℃ 折射率 n 204 水分%
1.086-1.096 4 1.62 1.0
精 萘
外 观 颜 色 结晶点℃ 不挥发物% 灰 分% 酸洗比色
优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 ≥79.8 不深于2号
一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红.微黄 ≥79.6 ≤0.01 ≤0.006 不深于4号
合格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红.微黄 ≥79.3 ≤0.02 ≤0.008
洗 油
Q/BB419-1994
(一等品)
≥99.50 ≤0.50 ≤0.10 ≤0.005 ≤0.30 ≤0.01 ≤0.005
(二等品)
≥99.00 ≤1.00 ≤0.20 ≤0.02 ≤0.80 ≤0.05 ---
初 馏 份
Q/BB426--1998
含苯:≤50% 水分 :无
焦 化 苯
GB/T2283-1993
外 观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结晶点℃ 二硫化炭 噻 吩 反应 水分
(三级)
≤0.003(透明) 0.874-0.880 ≤1.0 ≤0.40 ≤0.40
焦化甲苯
GB/T2284-1993
外 观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反应 水分
(特级)
≤0.003(透明) 0.863-0.868 ≤0.7 ≤0.15 ≤0.10 中性 无
(一级)
≤0.003(透明) 0.861-0.868 ≤0.9 ≤0.20 ≤0.20 中性 无

消防报建说明

消防报建说明

消防报建说明60万吨/年电石项目消防报建说明参加编制人员工艺: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总图: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给排水: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电气: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土建: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目录1 设计依据 (1)1.1 编制依据 (1)1.2 设计执行的要紧规范及标准 (1)2 工程概况 (2)2.1 企业概况 (2)2.2 工厂组成、产品方案 (3)2.3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7)2.4 火灾危险性分类 (23)2.5 工厂占地面积及全厂定员 (24)3 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 (26)3.1 生产装置 (26)3.2 总平面布置 (35)3.3 建筑 (37)3.4 消防给水及灭火器配置 (39)3.5 电气 (42)3.6 自动操纵 (47)4 消防机构配置 (48)5 消防投资 (49)6 运行治理防火措施 (49)附图纸名目总图CZG200917-00 总平面布置图工艺CYG200917-01-00 工艺图给排水CSG200917 厂区给水平面布置图CSG200917-15-00 电机壳(消防图)CSG200917-18-00 机加工车间(消防图)CSG200917-19-00 化验办公楼(消防图)CSG200917-27-00 车间办公楼(消防图)CSG200917-37-00 1#深井泵房(消防图) 电气CDG200917-00-00 电气图(避雷接地图) 土建CJG200917-09 石灰兰炭成品仓CJG200917-10 操纵室、配电室CJG200917-12 电石炉厂房CJG200917-13 冷却厂房CJG200917-15 电极壳CJG200917-16 电极糊CJG200917-17 循环水泵房CJG200917-18 机加工车间CJG200917-19 化验办公楼CJG200917-21 原煤料棚CJG200917-27 车间办公楼CJG200917-28 干馏炭配电室CJG200917-29 水泵房、外表室CJG200917-40 锅炉房1 设计依据1.1 编制依据(1)《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G/T20688-2000)(2) 开发60万吨/年电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 开发60万吨/年电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文件及立项批复(4) 开发60万吨/年电石项目初步设计(5) 开发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支持性文件1.2 设计执行的要紧规范及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4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19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1999年版)《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技术规范》(CECS24-90)《自动化外表选型规定》(HG/T 21981-95)《工业自动化外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4793-8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9 1997版)《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2 工程概况2.1 企业概况xxx开发前身为xxx集团,原为一家专业从事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的贰级企业,通过几年的进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工业生产、矿山开采、水利水电、房地产开发、文化教育及公益事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