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喻句》微课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3f72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6.png)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喻句的辨识,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并了解比喻句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通过知识讲解,例句解析,能够准确辨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能准确辨识比喻句,了解比喻用的用途并能正确书写比喻句。
三、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喻句这种修辞方法,通过认识比喻句的特点,能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下面请跟随我一起走进修辞的王国来认识一下比喻句吧。
(二)新课过程1. 初识比喻,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东东和豆豆是怎么描述的:①东东说:“树上的苹果又红又大”。
②豆豆说:“那树上的苹果就像灯笼一样又红又大”。
树上明明是苹果,为什么豆豆说是灯笼呢?(引发学生探究)因为这是一个比喻句,通过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能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引导学生明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优美的比喻句,一边欣赏一边看图,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观察比喻句的特点。
①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根香蕉。
②圆圆的月亮宛如一个大圆盘。
③枝叶上的露珠仿佛一颗颗宝石。
2、比喻句的特点及比喻词归纳讲解(引导学生归纳)①、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②、句中本体、喻体必须种类不同,但是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三)、小结方法、判断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三看一比,一看本体,二看比喻词,三看喻体,一比种类不同,只是相似。
①、试判比喻句;②、试写比喻句。
(四)、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比喻句,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二是化抽象为具体,让事物更清楚明白;三是事物生动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四是能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下去以后同学们也试着写写比喻句吧,我的课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通过这个小视频的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再见!。
《认识比喻句》微课程设计方案
![《认识比喻句》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d97fcd19e8b8f67c1cb983.png)
《认识比喻句》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 姓 名 马艳 语文 联系电话 所教学段 mayan_132t@ 深圳市罗湖区仙桐实验小学 136******** 低段所教学科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认识比喻句 比喻的修辞方法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
怎样认识比喻句对 选题意图 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所以我选择从较为简单但却 有条理的认识比喻句入手,让学生先认识比喻句,以后才能用好比喻 句。
小学语文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学段适用对象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比喻句的定义。
2、构成比喻句的要点。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 表达能力。
□课前预习教学用途√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 □其他(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在复习课中用于比喻句的讲解训练。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5-8 分钟)制作方式(可多选) 预计时间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出示图片:满天星空中,一轮弯月挂于天空之上。
那这弯弯的 月亮像什么呢?找出与它相似的事物比一比?接着出示香蕉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渴的图片,找出香蕉和月亮在形状上的相似点,于是就有了:弯 望,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弯的月亮像香蕉。
这一简单但很有代表性的比喻句。
出示比喻句的概念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 通过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什 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喻词 、喻体 。
判断真假比喻句:①这个鸡蛋像一个鸭蛋。
②这孩子长得像他爸爸。
这两个句子虽然有比喻词“像”,貌似有本体和喻体,但仔细 思考:鸭蛋和鸡蛋都是蛋,孩子和爸爸都是人。
微课《认识比喻句》79573课件
![微课《认识比喻句》79573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3a0c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3.png)
效果 通过明喻,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 相似之处,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暗喻的使用方法
定义
暗喻是一种较为含蓄的比喻手法, 它不直接说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 相似之处,而是通过暗示或者隐 喻来表达。
示例
“他是一只老狐狸。”、“这个 城市是一座钢铁森林。”
的脸像一朵花。”
暗喻
暗喻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 较,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例 如:“他是一头猪。”
借喻
借喻是指用一个与本体事物无关的 比喻来代替本体事物。例如:“他 像一朵云一样飘走了。”
比喻句的作用
01
02
03
增强表现力
比喻句能够通过形象、生 动的比较,使读者更深刻 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或情 感。
借喻的实例分析
01
定义
借喻是一种更为间接的比喻手法,不直接描述本体和喻体 的相似之处,而是通过借用与喻体相关的特征或者情境来 暗示本体的情况。
02
示例
他的性格就像春天的雨水,温柔而滋润。
03
分析
在这个借喻中,“他的性格”是本体,“春天的雨水”是 喻体,通过描述“雨水”的特性来暗示“他的性格”的特 点。这里的“温柔而滋润”是借用了“雨水”的特性来暗 示“他的性格”的温柔和体贴。
微《句》 79573 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比喻句的定义和分类 • 比喻句的使用方法 • 比喻句的实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反思 • 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
01
课程背景
介绍比喻句的定义和 作用
引出本微课的主题: 认识比喻句
说明比喻句在语言学 习中的重要性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6a44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c.png)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第一篇: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认识比喻句教学目标:1、学习得体、贴切地说好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二、深入探究1、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2、练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叫作比喻词。
4、练习:(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句话中的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
(3)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说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妹妹,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个类别的,都是人,不构成比喻句。
认识比喻句 微课设计
![认识比喻句 微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666240ad02de80d4d84039.png)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学校:彬县车家庄学区设计者:王玲时间:2015年8月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称《认识比喻句》学科类型及其对象操作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上课时间长度10分钟教学资源与环境电子白板、PPT教学目标让小学生了解比喻句,初步判断一句话是否为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片头(30秒以内)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比喻句的特点、作用,能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请跟随我一起走进修辞的王国来认识一下比喻句。
二、正文讲解(4分钟左右)第一部分内容:认识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并举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大象的身子像一座大山!比喻是一种修辞方式。
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第二部分内容:了解比喻句1.通过举例讲解比喻句的结构特点。
2.知道常用的比喻词。
第三部分内容:比喻句有什么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例: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例子: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第四部分内容:判断哪些句子不是比喻句?并举例讲解。
三、结尾(30秒以内)授课完毕,谢谢聆听!设计理念及特色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比喻句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判断比喻句,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鉴于比喻句教学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
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比喻句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增进理解。
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比喻句的初步理解。
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一篇与比喻句较多的课文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让学生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发现他们相象的地方,对“比喻句”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辨别,明白“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接着指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说“比喻句”的时候出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使“比喻句”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7e353b84ae45c3b358c49.png)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重难点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教学过程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这两句形象地说明了孔雀开屏呈扇形和松鼠的尾巴大而蓬松的特点。
写得特别好,好就好在两句都是比喻句。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1)、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孔雀的尾巴和一把扇。
它们有相似之处,孔雀开屏呈扇形。
(2)、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句中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松鼠的尾巴和一把伞。
它们也有相似之处,形状相似。
(3)、小结:像这样,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做比喻句。
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例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这句话中影子和小黑狗是不同种类的事物,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黑色的,还都会跟着我。
所以这话句是比喻句。
3、比喻句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
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
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本体是影子。
比喻词是像。
喻体是狗。
4、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
例:小刚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这句话中小刚和爸爸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5、总结: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
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微课)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微课)](https://img.taocdn.com/s3/m/8baff99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d.png)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比喻句,初步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句。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句。
教学难点:区分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好!本节我们一起认识比喻句,了解他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初步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句。
二、正文讲解1.什么是比喻句?答:一种修辞方式。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有什么作用?a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b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c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意图:激发同学们学习比喻句的欲望。
)3.怎样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b我们经常用比喻词把比喻句三要素串联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象、犹如、仿佛等。
a比喻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共同点。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本体:耳朵。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喻体:蒲扇。
)共同点: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共同点:大。
)(设计意图:例句讲解有利于更好认识比喻三要素。
)3.课堂练习:弯弯的月亮好像挂在夜空中的小船。
本体:月亮。
喻体:小船。
共同点:弯。
)妹妹的脸蛋犹如红红的苹果。
(本体:脸蛋。
喻体:红苹果。
共同点:圆、红。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本体:孩子。
喻体:花朵。
共同点:可爱。
‘暗喻’)小明长大得像妈妈。
(同类事物不能作比喻)小红好像想家了。
(没有本体、喻体、共同特点)(设计意图:及时练练习能有效认识比喻句,更好的掌握比喻三要素。
)三、总结1.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只要看句子中有没有本体、喻体、共同特点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这节课我们在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去多多练习,下节课再见。
认识比喻句微教案
![认识比喻句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2097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c.png)
认识比喻句微教案认识比喻句微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比喻句微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1、能从学过或未学的课文中,识别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2、能根据比喻句的结构形式特点,认识一些比喻词,从而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3、能造比喻句。
二、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
2、能区分比喻句和“伪比喻句”。
三、教学过程:(一)图片,音乐导入(1)出示图片(2)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3)出示一句常见的比喻句。
(二)出示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并出示例句,让学生通过讨论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四种疑似比喻句的判断。
1、表示比较(1)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
句中的“像”是我的样子和爸爸的样子的比较,不是比喻句。
(2)弟弟好像长高了。
句中的“好像”是弟弟以前的身高和现在的身高的比较,也不是比喻句。
2、表示猜测(1)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新同学。
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测,怀疑,判断。
不是比喻句。
(2)这支铅笔似乎是我的。
句中的“似乎”同样表示猜测,估计,判断,不是比喻句。
3、表示联想他静静地听着,好像面对大海……句中的“好像”是他的想象,不是真的比喻句。
4、表示说明这只小天鹅好像鸭子。
句中的“好像”是说小天鹅像鸭子的情况说明。
(四)练习巩固,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1,老师好像我妈妈一样。
(×)2,天上的星星好像一闪一闪的眼睛。
(√)3,我好像饿了。
(×)4,圆圆的月亮好像碧玉盘。
(√)(五)阐述比喻的作用(六)简介比喻句的注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白云Βιβλιοθήκη 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 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 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 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 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 者描写。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 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 点:
(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 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 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 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 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真心的想 说: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 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 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 目。
再见
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 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 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 要考考你哦!
我会做
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 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喻 体是( );比喻词( )
我会做
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 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孔 雀 );喻体是( 大扇 子 );比喻词( 像 )
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
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 是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 • 那同学们是否了解, 通常一个比喻句应由 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 哪几个方面组成? 和比喻词。
大家学得真快啊!我 再出两道题考考大家! 要认真思考哦!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 是比喻句?说一说理由吧!
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分析: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 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 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 都是人,不能构成比喻句。
•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 那同学们是否了解, 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 通常一个比喻句应由 哪几个方面组成? “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 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 词”。
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弯 弯 的 月 儿 像小 小 的 船。
喻体
本体 比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