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样本总汇及其对中国养老的经验借鉴 图
美国养老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养老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ac57f0d9b89680202d82543.png)
美国养老模式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养老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养老模式总体上比较成熟。
从整个国家的养老模式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市场的参与和作用要大得多,“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基本模式,其基本的制度设计、组织和管理方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的中国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美国人靠什么养老和如何养老(一)美国人靠什么养老辛辛苦苦工作30年,每一个人都期盼能够老有所养,在退休后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养老的成本也大大提高,理财专家认为一个人退休后收入要达到退休前收入的80%才能保障生活水平不下降。
在中国许多人退休后是单纯依赖退休金生活,而退休金一般占退休前收入的60%,高收入者的退休金可能只占退休前收入的1/3。
通常,美国公务员工作20~40年退休,退休后其退休金依据工作年限可相当于在职收入的45%~70%,但一般规定不能超过在职收入的80%。
退休金并不是美国人养老的唯一经济来源,1975年美国65岁以上退休人员每年平均领取的退休金只占其退休后收入的18.8%,2008年上升到22.9%,但还不到退休前收入的1/4。
根据美国国会有关美国65岁以上人员收入状况报告,美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四大方面,即社会安全金、金融房地产等财产性收益、退休金、工作收入。
2008年,在65岁以上人群中,平均算起来他们的收入有39%来自社会安全金(Social Security),19.5%来自退休金(Pensions),12.8%来自金融房地产等财产性收益(Asset Income),26%来自延后退休继续工作的收入(Earnings),2.1%来自其他收入(Other Income),0.6%来自公共资助(Public Assistance)(见附图-1)。
附图-1 65岁以上人群主要养老资金来源(2008年)从图和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人养老主要依赖三大退休体系,一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即领取社安金。
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实践探索
![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652f1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1.png)
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实践探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提供更优质、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我国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本文将从国内外养老服务创新经验的借鉴、实践探索的成果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内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借鉴的经验在国内,随着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探索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活需求。
例如,上海的“东湖乡村养老模式”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将居民参与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相对经济实惠的养老服务。
2. 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是目前国内养老服务领域的一种创新模式。
通过将医疗、养老和社区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教育培训、情感关爱等服务。
例如,江苏常州的“百龄苑养护中心”引入医疗资源,通过医疗专家、医护人员的常驻,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紧密结合,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3. 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互联网+养老服务是当前养老服务创新的热点领域。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健康咨询、社交互动、智能化设备等服务,使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例如,北京的“亲子养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健康管理、社交活动等在内的多种服务。
二、国外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借鉴的经验不仅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养老服务创新的先进经验,以下是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1. 老年共居社区模式老年共居社区模式是国外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养老服务模式之一。
通过建立老年共居社区,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与其他老年人共同生活并互相照顾。
例如,日本的“共生型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健身养生等。
2. 技术辅助的养老服务模式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广泛应用技术辅助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为方便的养老服务。
国外养老模式及我国养老地产经典案例
![国外养老模式及我国养老地产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3bf222c6edb6f1aff001fce.png)
国外养老模式及我国养老地产经典案例1、老年住宅70年代初创于北欧,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盛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不少规模的老年住宅。
从国外的情况分析,老年人住宅可以看作是一些社会老龄化的先进的国家,在某种特定状况下的老年人的居住形态。
2、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划分理想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该是允许老年人自由且独立的生活,并提供必要的协助,而不应该一切包办,否则反而会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加速老化过程。
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划分的依据是老年人所需社会服务支援的程度。
19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制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分类标准:a类:非老年专用或用作富有活力的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
他们有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可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寓所中。
b类:可供富有活力,生活基本自理,仅需要某种程度监护和少许帮助的健康老人居住的住宅。
c类:专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老人建造的住所,附有帮助老人基本独立生活的设施,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公用设施。
d类:专为体力衰弱而智力健全的老人建造的住所。
入住者不需要医院护理,但可能偶然需要个人生活的帮助和照料,提供监护和膳食供应。
e类: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的老年人所建的住所。
入住者可能需要某些个人生活的监护和照料。
公用设施同d类,但可按需另增护理人员。
f类: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的老人所设。
入住者中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因而住所不可能是独立的,可为住者提供进餐、助浴、清洁和穿衣等服务。
g类:入住者除同f类外,还有患病、受伤的,临时或永久的病人,这类建筑中所提供医疗和护理的应是注册医护机构,住房几乎全部应为单床间。
除此之外,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相应规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的划分标准。
3、国外老年人典型居住模式1)美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主要有3种类型:独立式老年人住宅满足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一般为普通住宅和老年人专用住宅,后者多数是带厨卫的一室户,平面紧凑,采用标准构件,造价经济,总体布局上注意将老人住宅群布置在社区中心附近,结合社区服务设施、社交场所、医疗中心及交通设施。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实践及模式借鉴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实践及模式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1e5c3aefd0a79563c1e723e.png)
其相关 服务 由医疗保 险基 金支付;
家庭 的赡 养和经济支 持是 E t 本 老年
人 居家养老 的重要资金 来源 ; 志愿
的一 个 为体 弱多 病的 老人 提
供 长期 照 顾 的 创耨 项 B。在
障和 养老相关 的法律 , 把家庭 和家 庭赡 养关 系作为前提 条件 。 一种是 强制家庭 和亲属进 行赡养 的法律 ,
称P AC E 。P AC E 计 划是 在 老年 医疗保 险基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规 定参 加者 必须 5 5 岁以上 , 居 住 在P A C E H [  ̄ 务 区内, 被州政 府 的相关 机构鉴 定为
历 管理 、 成 人 日间照顾 、 家庭 健康 扶助 、 个人 照料 、 杂 务 服务等方 面。 社 区普 遍设 立家庭 保健 中心( 为在 自己家 中
家养 老非常受欢 迎 , 重要 的原因就
是社 区服务周 到细致 , 相对 完善 ,
要 内容 。 政 府支持 的友爱 访问员派
遣制度 , 通过 社 区的志愿者 ( 健康的 老 年人) 提 供长期志愿 服务, 每周几
次探视 居家 老人 。 0 资金来源
能够让 老人发 挥余 热 。 与西 方 国家 比较 ,日本 的养 老 制度重 视 家庭作
日本 :家庭福利+ 护理保 险
因老龄化 问题 严重而有 “ 银发 之 国”之称 的日本 , 居
基于 医疗保 险的P A C E 项 目形成一个全方位
固I — U R B A N — D E V E L O P M E — N T 2 理 0 1 5 3 。
之 社 区 养 老 篇
如生 活保 护法 、老人福 利法 、 儿 童 福利 法 、 老人保 健 法 、 残 疾人福 利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24674f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2.png)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养老服务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各国纷纷探索和实践养老服务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本文将探讨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并对中国的实践进行借鉴。
1.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丰富多样,既包括公共养老服务,也包括市场化的养老服务。
其中,北欧国家的养老服务以其先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闻名于世。
1.1 公共养老服务公共养老服务是指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目标。
在北欧国家,公共养老服务由政府全额承担,并提供全面的医疗、照顾、居住等服务。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体系来筹集资金,确保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社区养老,通过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院等设施,提供社交和康复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 市场化养老服务市场化养老服务是指由私人部门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
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市场化养老服务得到了广泛发展。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倡导企业提供各类养老服务,如养老院、居家护理等。
市场化养老服务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灵活满足老年人的个别需求。
2. 中国的实践借鉴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挑战。
在国际经验的启发下,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的养老服务模式。
2.1 公共养老服务的建设中国政府意识到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公共养老服务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例如,实施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护理保障;加大对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推动智慧养老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等。
2.2 发展市场化养老服务中国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加大改革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推动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3. 综合发展的路径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9f124709ec3d5bbfc0a74ae.png)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案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经典案例:英国老年社区特点:配套设施齐全的全龄化大型老年社区英国的老年社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
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是集合了居住,商业服务,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经典案例——丹麦老年住宅特点:环境优美,设计精当乡村城市——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庄园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村教堂,独具丹麦风味的小餐馆,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
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
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
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
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
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
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2)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
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世界各国养老政策 国外养老模式综述 图
![世界各国养老政策 国外养老模式综述 图](https://img.taocdn.com/s3/m/d40e95d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0.png)
世界各国养老政策国外养老模式综述国外养老模式综述图老年住宅70年代初创于北欧,目前在兴旺国家已盛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不少规模的老年住宅。
西方人在养老方面更追求"独立",倡导社会养老。
老年公寓追求规模化,追求个性化,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效劳。
东方人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医养生网提倡家庭赡养老人,鼓励年轻人赡养老人。
通常情况下采取老年人和子女住在一起或者住在距离较近的不同住宅。
在效劳方面除了公寓提供的各种医疗,文体娱乐等效劳外,还能享受到子女的照顾,享受到天伦之乐。
美国养老产业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在美国的养老社区中,盈利性投资机构占比到达90%,并且美国养老公寓投资机构近80%为上市公司,而且美国养老公寓投资机构近70%与保险机构对接。
亚洲养老产业做得比拟好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养老产业也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每个单体养老社区的规模都比拟小,效劳非常精细化。
以美国佛罗里达太阳城中心老年社区为例,该社区是闻名世界的最为成熟的老年社区之一,社区坐落于佛罗里达西海岸,位于坦帕和萨拉苏达之间,距佛罗里达最好的墨西哥海湾海滩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社区太阳城中心共有10500个住宅单元,目前入住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住户1.6万户。
社区自1961年开始建设起,便定位佛罗里达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社区各项活动一直由开发商运营,不久却成为开发商的沉重负担。
1987年,开发商与业主首次成立了独立的非盈利机构一一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各项活动的组织,同时委员会收取参与各项活动业主的年费。
以维持机构的运营。
该社区中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建筑进行了规划:通过无障碍设计,来强调方便平安,比方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在所有区域布置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设置低按键、高插座。
通过极强的空间导向性。
来应对老年人的记忆力感知力下降,比方对方位感、交通的平安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391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2.png)
养老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验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压力的增大,各国政府面临着养老金制度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保老年人的养老福利,成为了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养老金的国际比较进行探讨,并提出对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借鉴经验。
一、养老金制度的国际比较1. 美国养老金制度美国养老金制度基于个人账户的模式,被广泛认为是养老金制度的典范。
在美国,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金保险费,并将资金存入个人账户。
到了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养老金,以补贴退休生活。
该制度强调个人的自主和选择权,同时也给予了个人充分的资金支配权。
2. 瑞典养老金制度瑞典养老金制度的特点是全民参保和追求公平。
该制度实行积累制度,即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金保险费,政府会将这些资金进行投资,并在退休时将资金以每月养老金的形式支付给个人。
瑞典养老金制度注重于公平分配,确保每个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养老福利。
3. 德国养老金制度德国养老金制度是一种基于代际公平原则的制度。
在德国,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养老金保险费,同时雇主也会为其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
到了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养老金。
该制度注重代际公平,即年轻人的缴费可以养老金可以养活现役老年人。
二、国际养老金制度的借鉴经验1.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养老金制度。
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包括国家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样的体系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金保障方式,提高养老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引入强制性养老金制度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许多国家都引入了强制性养老金制度。
强制性养老金制度要求雇主和雇员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保险费,并提供基本的养老金保障。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减轻国家负担,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福利。
3. 加强投资运营管理国际养老金制度的成功借鉴经验还包括加强养老资金的投资运营管理。
6个国外养老中心设计案例和4个国内养老地产案例
![6个国外养老中心设计案例和4个国内养老地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4019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5.png)
6个国外养老中心设计案例和4个国内养老地产案例题图为蜗牛养老产业俱乐部LOGO| 6个国外养老中心设计案例1、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2、WoZoCo老年公寓——MVRDV作品3、葡萄牙奥埃拉什老年中心4、斯洛文尼亚Hodo?老年中心5、德劳丁老年公寓6、奥地利老年人公寓一、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1、太阳城选址于阳光明媚的凤凰城郊区太阳城是美国著名的养老社区,它位于亚利桑那洲,凤凰城西北12英里,那里全年312天能够接收到日照,因住在其中的老年人活跃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太阳城拥有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所以又被称为“高尔夫爱好者的天堂”。
在它周边有Lake Pleasant地区公园,White Tanks地区公园以及亚利桑那原始人生活历史博物馆。
社区于1961年开始建设,已经成为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之一。
这里的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不能超过30天。
社区提供货品齐全的购物场所,包括餐饮、邮政和宗教服务在内的完备服务,以及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和丰富的娱乐休闲服务。
太阳城占地37.8k㎡,其中陆地37.6 k㎡,水域0.2 k㎡。
太阳城由Del Webb公司于1960年开始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基本建成。
太阳城不仅阳光明媚,气候干燥少雨,适合于老年人居住,而且拥有方便老人生活的一切设施和法规2、太阳城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史1959年,Del Webb公司开始建造社区,首先建起来的是一个商业中心,然后是个高尔夫球场以及一个娱乐中心。
这个模式——建造一个小社区紧邻商业及娱乐设施,也成为了所有养老社区规划学习的对象。
在开盘之前,Del Webb 做好了五件事情:价格适当的样板房,娱乐、工艺设施,拥有好餐厅的宾馆,一个邮局,以及一个商业中心。
Del Webb公司将娱乐设施、高尔夫球场、商业设施作为太阳城发展的关键。
3、太阳城住宅产品以独栋和双拼为主•住宅全是平房或别墅,不用爬楼•新开发的西南部新区,专供退休的公司主管和老板居住,栋栋别墅立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周围,不仅空气新鲜,赏心悦目,更是出门就可以打球•房价便宜,由于这里没有学校,很多税赋得到减免。
世界各国养老金运营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世界各国养老金运营模式及其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ea1921d6b4daa58da1114a36.png)
世界各国养老金运营模式及其经验借鉴一、美国——多样化的投资策略美国养老金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保险信托基金(OASDI);二是以 401K 计划为代表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三是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承担的储蓄性养老保险(IRA)以及用于养老的住房、储蓄或投资等计划.美国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险信托基金(OASDI)制度的同时,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信托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
OASDI 信托基金的投资受严格限制,只能投资于特种国债,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美国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401K"计划,采取市场化投资策略,看重投资的长期性与分散性。
员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股票型、债券型、平衡型等不同的投资方式,企业将按照员工选择的资金委托金融机构进行代客理财运作.二、英国-—鼓励养老金市场化三支柱养老金体系:1.国家基本养老金,由政府通过国家保险体系强制征收并以相同待遇发放,以满足基本养老需求;2.职业养老金,由雇主负责征缴,2012年改革后变为强制实施,以减轻国家基本养老负担;3。
个人养老金计划,由个人选购保险公司及金融中介的养老金投资方案.2015年增设养老金债券并给予管理养老金储蓄的高自由度,鼓励养老金投资市场化。
除第一支柱外,第二和第三支柱都可以投资到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甚至可以投资于艺术品和国外期权合同。
为了实现高收益,不仅可以投资于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的大公司,还可以投资于不动产、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等。
为此,英国1995年成立养老金管理署,负责养老金入市,保护受益人利益。
英国就业和养老金部委托独立的国家养老金信托委员会管理国家养老金的收入、投资与配发事务,并在投资分配中仅将约30%的资金投入于市场;对于何种证券可以投资,以及养老金/退休金中对其他政府债券、包括房地产等他类投资和现金持有量均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三、德国——投资注重实体经济养老金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618f6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8.png)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经验1、德国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其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典型性。
德国实行的是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覆盖了大部分就业人口,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的缴费。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则由企业自愿提供,旨在提高员工的养老待遇。
私人养老保险作为补充,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代际公平。
通过调整缴费率和养老金待遇,保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同时,德国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
2、美国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也较为完善,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社会保障养老金、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
社会保障养老金是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通过对工资收入征税筹集资金。
雇主养老金计划包括确定给付型和确定缴费型两种模式,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则鼓励个人自愿储蓄养老资金。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多元化和灵活性。
不同支柱之间相互补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此外,美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3、日本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等。
国民年金是基础养老金,覆盖全体国民。
厚生年金主要面向企业雇员,共济年金则针对公务员和私立学校教职工。
日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如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给付水平等,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日本注重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
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提高养老保障的质量。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904bcf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2.png)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互助养老,是指由一群人共同长期储蓄,预先存取养老金,并通过相互帮助和支持来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互助养老模式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这一过程中,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可为中国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阐述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并从中发现对我国养老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一、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基本模式1、社区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社区基本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基于本地志愿组织、社区团体及居民自主性的互助养老保障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互助基金,这些基金由居民共同出资,组成一个共同资金池,用于赡养当地需要养老福利保障的人群。
养老社区模式是在普通居民社区中组建的小型老年人自助互助组织。
在这种养老社区中,老年人会形成一个互敬互谅的社区,并能够为老人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的帮助,同时还能够为中国的养老事业提供一种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3、家庭互助养老模式:家庭互助养老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以确保老年人获得足够的健康和精神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们可以通过定期资助,共同支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和其他生活开支。
4、志愿者养老服务模式:志愿者养老服务模式是基于志愿者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
志愿者可以提供一些社交服务,如社交活动、娱乐活动等,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1、多样性、专业性互助养老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养老方式,也可以是一种养老生活方式。
各种类型的养老模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老年人需求和资源分配来选择最合适的养老方式。
这也是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之一:多元化和专业化。
2、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互助养老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
社区要发挥它的力量,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网络,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并制定老年人扶助计划等,以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模式,是互助养老模式的其中一个核心。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国外经验及我国借鉴探究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国外经验及我国借鉴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fdc6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c.png)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国外经验及我国借鉴探究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可以为个人未来养老提供保障的保险产品,同时可以在纳税时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实行了这种类型的商业养老保险,然而在中国,这种模式却还在探讨和借鉴中。
本文将就国外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经验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中国推广这种模式。
我们来看看国外一些国家是如何实行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
美国的401(k)计划就是一种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通过这个计划,参与者可以将一部分薪水在个人账户中进行投资,并且在退休时按照较低的税率逐步领取。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都有类似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实施可以帮助个人积累更多的养老金,同时也可以调节社会的养老金支出压力,是一种具有双赢效果的制度。
在国外的经验中,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广和实施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中国,尽管国家也已经开始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但是整体的推广还相对较慢。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政策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的风险意识不足以及市场的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不过,瑞士的养老保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瑞士的养老保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瑞士是一个典型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国家,他们的养老保险体系被认为是全球最佳之一。
瑞士的养老保险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人的责任和自主。
在瑞士,每个雇员都必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同时政府也会对低收入者提供一定的补贴。
瑞士政府还鼓励个人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在纳税时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
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通过一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中国,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加快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广和实施。
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为个人的未来养老生活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5acc7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2.png)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养老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国纷纷探索和实践不同的养老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需要积极面对养老挑战,并从国际经验中获取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中国养老模式进行国际比较,并分析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
一、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在养老领域有着较为先进的模式。
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家实行的“总入不总出”养老制度,即工作人员每月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而退休后则享受终身养老金,无论其个人财产多少。
这种模式保证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了个人养老压力。
2. 日本养老模式日本的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基础,重视社区的支持和关爱。
日本实行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模式,通过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全方位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日本还鼓励民间的居家养老模式,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 美国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依靠个人储蓄和私人养老金计划。
美国实行的401(k)计划,鼓励个人在工作期间进行养老金储蓄,以支持退休后的生活。
此外,美国还有丰富多样的养老康复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提供养老人员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二、经验借鉴与适应中国情况1.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养老模式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可以学习北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全民养老保障,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同时,还需要鼓励个人进行养老金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以增加个人的养老保障。
2.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本的社区养老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可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居家养老支持。
3. 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美国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可以为中国提供启示。
“以房养老”保险国内外经验借鉴
![“以房养老”保险国内外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0267e8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a.png)
“以房养老”保险国内外经验借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以房养老”保险这一新型养老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以房养老是指将持有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获得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并在被抵押的房产所有权转移给保险公司的同时享受一定期限的居住权利。
这个新型的养老方式在国内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来更好地推进“以房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一、国外“以房养老”保险的经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以房养老”保险制度,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
1. 美国的借鉴美国在“以房养老”保险方面较为成熟,主要有两种形式的“以房养老”保险。
一种是反向抵押贷款,即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银行提供给老年人一定金额的养老金,这笔养老金最终会通过出售房产来偿还。
另一种是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可以通过房产获得长期护理保险,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
美国“以房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注重保险产品的选择多样化和创新性,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以房养老”保险产品,这种多样选择有助于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美国“以房养老”保险制度有相应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支持,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我国在推进“以房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 英国的借鉴英国也有较为完善的“以房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倒置房产供养抵押(Home Income Plan)和便利贷款计划(Equity Release)。
倒置房产供养抵押是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一笔养老金,而且可以继续居住在房产中。
便利贷款计划是老年人可以不用偿还贷款,在房产出售时将贷款本息一并偿还。
二、国内“以房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以房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在一些地区开展了“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整体发展尚不够完善。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42c3a4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9.png)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做法20 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逐渐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这些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国特点的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做法,对于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引导,构建多元参与、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业是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的行业,其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原则,通过规划引导、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志愿者参与等多种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一是制定规划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
法国政府2005 年启动了家庭服务业促进计划,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业等行业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2007年,法国政府通过了《安度晚年2007―2009》、《高龄互助2007―2012》两个全国性的与养老相关的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集中在鼓励设立养老机构和推动发展养老服务券两个方面。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
在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委托和招标的形式,将80%左右福利设施交由民间社会福利法人具体经营和管理,土地由当地免费提供,国家直接经营的福利设施仅占20%左右。
在英国,私人部门兴办的养老机构占到养老机构总数的60%左右,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从事着社区的日间养老照料服务。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法国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如果企业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服务,可减免企业为护工缴纳的社保,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增值税降为5.5%。
法国还对在营利性机构养老的老人,政府每年评估后给予相应的补贴。
同时,法国在全国推行包括养老服务券在内的通用服务券特别是预付定值通用服务券。
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样本总汇及其对中国养老的经验借鉴图
![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样本总汇及其对中国养老的经验借鉴图](https://img.taocdn.com/s3/m/fa6b6ca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3.png)
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样本总汇及其对中国养老的经验借鉴图国外先进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
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
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
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一)国外养老社区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对老年人采取的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这一模式,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现在,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370万。
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71岁,女性更是增至77岁。
如今英国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城市中老龄人口已占20〜50%。
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的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
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样本总汇及其对中国养老的经验借鉴图国外先进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
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
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
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一) 国外养老社区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对老年人采取的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这一模式,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现在,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370万。
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71岁,女性更是增至77岁。
如今英国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城市中老龄人口已占20~50%。
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的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
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
如,地方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
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
另外,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第五,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
如,由英国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则由中心定期派专车接送。
同时,为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促进心智健康,适当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钟点场所——老年人工作室。
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的原则,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年人过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国外社区养老的六种模式样本国内的养老地产刚刚兴起,但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步入老龄化社区,并有着丰富、成熟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近几年,中国的各种养老机构、开发商纷纷走出去参观、学习,于是,国外的一些经典项目也成了中国养老地产的样本。
通过这些“样本”,我们也许能感悟到“中国养老地产”未来走向。
经典样本1:美国太阳城年轻人1年最多住1个月说起太阳城,很多北京人都不陌生。
在北京就有两个:北京太阳城和东方太阳城。
但多数人不知道,太阳城的“鼻祖”在美国,美国太阳城是世界知名的养老地产项目,毫不夸张地说,各个国家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几乎都去美国参观过太阳城。
让人佩服的是,尽管很多人学它,但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没有一个项目能超越它。
在美国,人们不把老年人称做夕阳,而是叫做太阳。
太阳城中心(Sun City Center)因此而得名。
太阳城是美国较大的老年社区之一。
该中心始建于1961年,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现有来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户1.6万户,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
美国太阳城整个社区由包括“太阳城中心”(独立家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和“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六大居住社区。
以上各社区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
在太阳城,无论那种年龄段的老人,选择哪种住宅,都会享受到积极活跃的老年生活方式。
每人每年缴纳一定费用,就能享受室内和室外游泳池、网球、推圆盘游戏场、草地保龄球、健身和娱乐中心等设施。
另外,在社区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是老年大学的组成部分,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包括木匠活、缝纫坊等,甚至还有中国画儿。
太阳城的建筑、管理、经营一切以老人为中心。
这里还有个规定: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经典样本2:日本港北新城“镶嵌式”养老住宅日本港北新城把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活泼多彩。
港北新城把老少户住宅(二代居)、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镶嵌在普通住宅中。
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
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
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
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如救护车出入方便,另一方面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另外,在日本,现在并不主张盖大型养老院,而是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的互动。
目前,日本的养老服务已在主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
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院中,床位在20至30张左右,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类似于养老地产的“7-11”。
经典样本3:美国The Terraces:老旧小区升级的护理小区The Terraces是亚利桑那州唯一一个满足了900多项护理标准的社区,护理是它的特色。
这里的护士都是最高级别的注册护士,差一步就变成医院。
前身为建于1964年的老旧社区,过去五年中分两期进行改建。
其中98%的建筑推倒重建,但保留了花园和绿地。
Terrace由美国浸信会兴建,属于“保障型”老年住区。
入住率达到82%,每月约有四户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从而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公寓。
目前,上述养老地产模式也成为国外大城市养老地产的主流。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太阳城”模式,其他模式还很少见。
全联房地产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土地越来越稀缺的市场行情下,“镶嵌式”养老住宅和老旧小区的升级将来会在国内多起来。
特色样本4 美国大学村:返回母校度晚年近年来,美国的养老地产开始走另类化趋势,比如有人把养老社区搬进了大学。
婴儿潮出生的一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针对这个特点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参与养老,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热潮。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里就有一个名为“大学村”退休社区,招收本学校的校友,目前住户平均年龄77岁,老人们住在自己的公寓里,每天在酒水减价的时间里和年轻时代的校友们一起聊天,偶尔还去看球赛、听课。
在“大学村”里生活,让老人们觉得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周围都是同龄人,没有压力,每天都是开心的欢聚。
样本5 日本幸朋苑老人院: 与幼儿园为伴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在日本十分常见。
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
从规划角度来看,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设施较为类似,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结合,从而较好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样本6 日本“京都老人之家”:建在医院上的养老院日本的第一家都市型的老人公寓是“京都老人之家”,设计结构多样, 而且大楼的下层是一所中型公立医院, 方便老人就医, 以解除他们最担心的“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 老人之家的公共使用面积大约占设施的三分之一, 是老人们娱乐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这里可以下围棋、练气功、作茶道、打网球等。
另外, 为了让这些老人的技术和才能进一步服务于社会, 设施内设有“高科技人才中心”, 向社会开放, 帮助老人进行再就职。
各国养老产业经营模式、服务特点借鉴之处:美国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
日本日本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
提供无障碍设施的老龄人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人住宅产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二代居)的住宅产品。
代表楼盘:港北新城。
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突出自助自理。
欧洲国家政策倾向于让老年人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
建筑将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城市意味、社区功能和生态目标。
代表楼盘:荷兰弗莱德利克斯堡老年人公寓。
建筑元素的集合处理,让老年公寓不显孤独。
新加坡一般兴建在成熟的社区中。
公寓户型一般分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为一位或两位老年人提供生活空间。
住宅的户型设计及内部结构设计标准的特殊化考虑。
从国外的以上产品来看,它们建造养老社区的理念、人文关怀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借鉴。
在建造中国特色的养老社区上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区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另一方面,提出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为老年人配套的软性服务。
(二) 其他养老模式在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
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月要1000欧元。
旧的养老方式的打破,意味着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些国际大公司已经嗅到了世界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
一家大型投资(Sanyres Mediterrane)公司计划沿西班牙海岸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将配套建设商场、剧院、医院、24小时安保等,每月费用在2000欧元左右,将于2008年正式开业,建成后不仅能吸引西班牙老年人,而且能吸引北欧国家众多喜欢阳光的老人。